越野山野探險
A. 最後一個月!巴丹吉林紅海子季,「最美沙漠」越野探險
這個夏天,
匯客廳開啟 「穿越生命禁區計劃」 ,
而巴丹吉林的紅海子 探索 季,
便是我們穿越生命禁區 第二站 !
全網獨家的 10+紅海子 探索 、
6天5晚的沙漠越野、沙峰徒步、
紅海子 天幕下午茶 、 沙漠篝火晚會
……
這,就是全網最好的沙漠路線!
有的地方,去一次,就會記一輩子,
巴丹吉林,就是這樣的地方。
那些充滿魅惑的沙漠紅海子,
看一次,便心動一次,
每一次相見,都如初見。
當小夥伴縱穿這片 中國最美沙漠 ,
抵達最深處的「沙漠千湖」,
躺在 那些瑰麗鮮艷的海子邊緣,
感到一種夢幻和恍惚,回去之後又念念不忘,
都讓你的第一次穿越巴丹吉林旅途,
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首席策劃師說:
「 正是為了解放心靈、追逐自由的靈魂,讓我們一同踏上中國巴丹吉林沙漠的挑戰之旅。 」
這句話的 分量 ,背後的 底氣 ,
你只有參加一次穿越巴丹吉林,才會明白。
如果這一生,只能去一個沙漠,
那一定是匯客廳文旅的 穿越巴丹吉林 。
理由,有以下四點:
NO.1
巴丹吉林,官方認證,擁有最完美的沙丘沙線沙山;
NO.2
140個海子,五顏六色,巴丹吉林,重新定義傳統意義上的沙漠;
NO.3
巴丹吉林,非越野不能進入,而越野沙漠的刺激和暢快,一生難忘;
NO.4
匯客廳文旅的穿越巴丹吉林或許是市面上最好的沙漠路線,匯客廳文旅擁有最出色的巴丹吉林沙漠運營團隊和最靠譜的運營經驗。
下面,為小夥伴一一細說。
01
為什麼說巴丹吉林
是官方認證的最完美沙丘
首先,這是因為,
中國最頂級也最專業的地理雜志
《中國國家地理》 把它評為
中國最美五大沙漠 第一名
圖源:《中國國家地理》
其次,
哪怕是旅行經驗十分豐富的 老玩家 ,
也曾這樣寫道:
「巴丹吉林的美,是全中國其他所有沙漠都完全見不到的。沙丘的曲線,沙山的高大,斑斕的海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哪怕你去過其他任何沙漠,都一定得再看看巴丹吉林。」
02
為什麼說巴丹吉林
重新定義傳統意義上的沙漠
即使你問過一萬個人,
沙漠是什麼樣的?
可能得到的答案只會是一種:
「綿延連亘的沙丘,一眼望不到邊的荒蕪,
孤獨的藍天,孤獨的沙粒,孤獨的風」
傳統意義 上的沙漠,
是漫漫黃沙組成的世界,
最大的亮點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然後在此基礎上發展一些玩法,
比如 沙漠駱駝 , 滑沙沖沙 ,
還有現在新興的 沙漠露營 。
但巴丹吉林腹地,卻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漫漫黃沙,只是它最基本的配置。
(更何況就算只談「沙」,就像前面說的,
巴丹吉林的沙丘和沙線也是最完美的!)
海子 ,絕美的兩個字,
意思是「在沙漠中形成的湖泊」,
是上帝賜予巴丹吉林的寶藏。
除了擁有絕美曲線的漫漫黃沙,
巴丹吉林最吸引人的,是那140個湖泊,
每一個,都是人間難得一見的至幻至美。
這些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海子,
像極了上帝的一滴淚,一共掉了 140多滴 。
最終贈給我們一個這樣,美得讓人心碎的巴丹吉林。
有的湖 ,是驚艷的紅粉色
有的湖 ,竟然深達60米
有的湖 ,與綠洲相連,
旺盛與鮮活呼之欲出
有的湖 ,是極致的藍色,
有的湖 ,在鹹水之中
忽然蹦出一汪淡水的神奇,
有的湖 ,黛紫的色澤如同幻界
有的湖 ,竟然有兩種色彩
03
巴丹吉林,非越野不能進入
越野疾馳在無邊的沙漠里,
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大沙丘,
起起伏伏,上上下下,走走停停
這種快樂,是別的任何玩法都比不了的。
你,一定要去體驗一次。
在一座又一座
高達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沙丘之間,
旋轉跳躍閉上眼,
就像在海上沖浪一般,心跳加速,
忍不住想要尖叫,
這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每時每刻都在提醒你——
這,是在巴丹吉林!
很多人可能去過沙漠越野,
或許是在庫木塔格,或許是在塔克拉瑪干,
但大多數是一小時、兩小時,或者半天。
但在我們的穿越巴丹吉林紅海子 探索 季,
越野,是 常態 ,是三個整日的全程越野,
一整個巴丹吉林沙漠,都會任由小夥伴馳騁。
04
市面上最好的沙漠路線
這里絕對堪稱荒野里的極致,
紅海子的 探索 ,全網獨家,
沙丘、沙線、沙山的光影,
美得好像從夢里長出來似的。
那140多個湖泊,數十個鹽湖,
在每年5月至8月的豐水期,
顏色會變得鮮艷奪目。
每一天都是極致飽滿的:
越野沖沙
整個沙漠都是巨大的游樂場,
在其中做一個飛馳人生的孩子;
沙漠徒步
世界最高沙山必魯圖,
當小夥伴手腳並用,戰勝疲憊登頂的時候,
落日正好降臨在遠處的地平線,
我們渺小,而世界美麗;
篝火晚會
篝火點燃,煙花點燃,
孔明燈點燃,浪漫也就被點燃;
天幕下午茶
紅海子旁,搭起桌椅,
面前是粉色的波光粼粼,
遠處沙線連著沙線,沙丘接著沙丘。
只有巴丹吉林,
可以將你對沙漠的想像, 全部刷新和顛覆 ,
讓你欣喜若狂,讓你刺激尖叫,讓你回味無窮。
讓你忘了累,忘了熱,忘了外面的世界,
讓你牢牢記住 巴丹吉林 這幾個字,
讓你明白,什麼才叫 中國最美沙漠 。
詳細路書
D1 張掖全天集合日
今日,來自各地的小夥伴匯聚古絲綢之路重鎮,有著」塞上江南「美譽的 「張掖」 。開啟中國第三大沙漠 「巴丹吉林」 探險穿越之旅,張掖有著悠久的 歷史 、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 既有半城蘆葦的自然美景,也有半城塔影的 歷史 風貌。
到得早的小夥伴可以去逛逛市區內的 大佛寺、山西會館、民勤會館、黑水國遺址 等眾多名勝古跡。張掖的西北 美食 也是不容錯過的,當晚小夥伴一起聚餐小酌,相互認識。
D2 張掖-馬蹄寺-平山湖大峽谷-阿拉善右旗
早餐後前往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1600多年 歷史 ,作為和莫高窟、榆林窟並稱的河西佛教聖地三大藝術寶窟之一的 馬蹄寺石窟 ,擁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馬蹄寺遊玩結束,小夥伴繼續前往 平山湖大峽谷 ,被《中國地理雜志》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這里峽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一條深不見底的峽谷,卓顯出無比的蒼勁壯麗。
D3 巴丹吉林沙漠穿越-粉色湖泊-淡水湖
早餐後,小夥伴將踏上國內終極越野之路,被譽為越野探險界第一聖地的 巴丹吉林沙漠 ,今日我們與所有探險家一樣,站在了巴丹吉林沙漠之上,開啟自我挑戰模式,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真正的沙漠越野穿越是非常刺激的,每一個沙丘背後都是未知的景觀,或是連綿起伏的沙丘,亦或是緊密相連的湖泊。
當晚抵達淡水湖畔扎營,吃一頓純正地道的手把肉,味美絕倫。
寂靜無人,唯有微弱的燈火,幕天席地,舉杯暢飲,喧囂的城市外,有這樣一方凈土讓小夥伴完全失聯,隨心暢飲。這樣的星空這樣的夜,久違的平和,這會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次體驗與夜晚。
D4 巴丹吉林沙漠穿越-各種美麗湖泊依次穿越
早餐後小夥伴繼續啟程向腹地深入,穿越過程中不斷呈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廣袤無垠的大漠景觀,每天沿途有數不盡風光絢麗的湖泊,人類對於未知的 探索 從未停止,也正是這種刺激與好奇,不斷驅使我們走向遠方。
午飯後小夥伴先洗個淋浴,下午繼續啟程,傍晚抵達 巴丹吉林醉美湖泊扎營 。
今晚主題, 沙漠BBQ ,想想都很美味,配上香甜多汁的瓜果,生氣篝火,嗨起來!,漫天繁星,小夥伴跳著唱著擁抱自然,喝酒吃肉,談天說地,無兄弟不越野,在這片寂靜的沙漠腹地內,盡情釋放自我。
D5 巴丹吉林沙漠穿越-七彩丹霞-張掖市
早餐過後,小夥伴繼續啟程穿越,欣賞完最後兩個湖泊美景,我們將在下午穿出巴丹吉林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告別,除了美好的記憶與腳印背影,我們什麼都不會留下,傍晚前將抵達七彩丹霞,欣賞七彩丹霞絕美日落。
探險不能缺少儀式感,傍晚小夥伴在張掖舉行慶功宴,分享這一路的點點滴滴。
此時,大家對「無兄弟不越野」這句經典詞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段特殊的探險旅程,這段難忘的巴丹吉林越野探險經歷,無論每個人最終收獲多少,都已然書寫了自己最難忘的篇章,演繹了自己最獨特的人生。
D6 張掖市-溫暖的家
一次悠久文明與挑戰自我,征服大自然完美結合的探險之行,一次向骨灰級越野探險達人的進階之旅,沙漠腹地內彼此相依、朝夕相處,讓大家的情誼遠比普通 旅遊 來的更加直接與刻骨銘心,早已是兄弟姐妹的我們,今日就要相互擁抱分別。
無兄弟不越野,共同相約下一次的探險計劃。
夏天,去一趟伊犁,我瞬間放下了對瑞士的執念
B. 在荒山中探險時可能遇到的哪些困難
(1)如何避免雷擊
野外活動中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性。但是通過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可以顯著地降低這種危險性:①預知打雷和雷擊。先看到亂積雲變大,不久即變成雷雲,趕緊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機中有刺耳的雜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預兆。②跑 向低地。③遠離高樹或密葉樹林。④遠離鐵塔,去除身上的金屬物,裝入塑料袋中。⑤如在水域活動,要趕緊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應分散開。⑦小屋內、汽車內、岩背陰處或凹處也是很好的躲避之處,但注意不要靠牆。
(2)應對落石、雪崩
由高處掉落的一塊小石頭有時也會嚴重傷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間行走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標志,要仔細觀察,分辨浮石,一般講在多石頭的地方,浮石的顏色比周圍石頭新;通過易發生落石區域時,應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頭,快速通過;盡量提早發現落石,及時避讓,避免意外傷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頭時,要立刻喊出聲,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脅非常大。因此,進行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時,首先要向當地住戶打聽哪些地方有潛在危險,以避開經常發生雪崩的地區。由地貌特徵也能判斷雪崩常發地區,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懸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雪崩前,有雪塊、冰片落下,這時要確認冰落的方向,然後再決定逃離方向。一旦來不及逃脫而捲入雪崩,手腳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樣運動,盡量使頭部浮在雪上,同時拋出身上攜帶的一些物品作為標識物,以便別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體位置,及時營救。
(3)迷路時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時,稍不留神就會發生迷路,這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然後採取適當的措施。①回到認識的地方。平時在行進的休息間歇要多注意周圍的風景和標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認識的地方,用羅盤和地圖確定所處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開始行走。折返時不要直走下坡路,因為下坡路視野小,方向不易確認,這是很危險的。②做好山路標志。在山野行進時要注意曾經走過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帶、樹枝或石頭作的記號。走在前面開路的人,遇到特殊狀況時,要做標志通知後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時天色已晚或從山崖落下受傷,動彈不得,無法按照預定時間到達目的地,這時應做深呼吸,保持鎮靜,不要冒然離開,在原地露宿,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想辦
法發出求救信號靜待救援。
(4)溺水時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復雜水情而無法駕馭時,千萬不要慌張著急,想辦法讓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沖流,並注意水波流向,再一點一點由水平方嚮往岸邊移動。在拯救溺水者時,首先考慮用竹竿、樹枝、繩索拖拉,或者用大木頭、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於水面的物體作為浮具實施間接救護,實在無法解決問題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護。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採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復甦術(CPR)。
2. 野外傷病的急救
在野外生存生活實踐中,常會遇到一些意外受傷和突發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傷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感到身體不適時
身體不舒服,感到頭昏腦脹時,應放鬆心情,躺卧下來,解開束縛身體的衣物或包袱。告訴同行者自己的症狀是發冷還是發熱、何處發痛?然後再考慮處理辦法。如果臉色發紅,呼吸急促,不出汗,這很可能是中暑,應將不適者抬到樹蔭下休息,並將頭部墊高,身體平卧,保持安靜,注意降溫,同時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鹽開水等。有嘔吐症狀時,要取俯卧姿勢,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頭,放鬆身體,嘔吐後應漱口,並安靜休息,如症狀加重,則趕快送醫院。打噴嚏、發寒、頭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狀,使用普通感冒葯,多休息即可治癒,如果在野外露營時患感冒,應注意多吃溫熱食物,保暖,早睡,讓身體出汗,症狀就會有好轉,如果遲遲不退燒,可服用解熱劑。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斷,左下腹部發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體受涼,服用正露丸這類葯品,並注意保暖腹部,放鬆靜躺休息即可痊癒;右下腹部發痛,有闌尾炎的危險,可先服用止痛劑,並迅速送醫院治療;胃部發痛、發燒、惡心時,可服用腸胃葯治療。
(2)被昆蟲叮咬或蜇傷
一般情況下,被蚊子、跳蚤、臭蟲等叮咬,野蜂、毛毛蟲等蜇傷,蜈蚣、螞蟥等咬傷,塗上風油精、萬金油,或口水、肥皂,即能起到消炎、止癢作用;被野蜂蜇傷後,會產生劇痛、眼花惡心等症狀,如果發現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針還留在傷口上,應該用小鑷子或小鉗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隨後用醋酸塗擦傷口,消腫止痛,也可用野菊花葉、夏枯草搗爛敷傷口;遭到螞蟥叮咬時,不要使勁往外拉,以免拉斷而將螞蟥的吸盤留在傷口內,引起傷口發炎、潰爛。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邊拍擊,螞蟥受到驚嚇會自動調下來,也可用風油精、食鹽灑在螞蟥身上,或用煙頭燙;人的皮膚受到毛毛蟲身上毒毛的侵害,會感到辣、癢、痛,並伴有紅腫症狀。這時應小心地將毛毛蟲從身上清除,再用膠布粘在皮膚上,揭下時可以將毒毛去除。還可以采些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熱解毒的草葯搗爛後塗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現皮疹,可服用撲爾敏等抗過敏葯;由於毒蠍子、毒蜈蚣等的毒性比較大,遭到襲擊後應採用對付蛇傷的方法處理。
(3)被蛇咬傷
①如何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從外表看,無毒蛇的頭部呈橢圓形,尾部細長,體表花紋多不明顯,如火赤練蛇、烏風蛇等,毒蛇的頭部呈三角形,一般頭大頸細,尾短而突然變細,表皮花紋比較鮮艷,如五步蛇、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但眼鏡蛇、銀環蛇的頭部不呈三角形);從傷口看,由於毒蛇都有毒牙,傷口上會留有兩顆毒牙的大牙印,而無毒蛇留下的傷口是一排整齊的牙印;從時間看,如果咬傷後15分鍾內出現紅腫並疼痛,則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②被毒蛇咬傷後的急救。咬傷後不要劇烈奔跑,以減慢人體對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體內的傳播速度,減輕全身反應;記住傷口的形態,詳細告知急救的醫務人員,如果把蛇打死,則帶上死蛇,以便醫務人員及時、正確地給以治療;被毒蛇咬傷後,應立即用柔軟的繩或帶結扎在傷口上方,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液的迴流,減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擴散;應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開水或泉水沖洗傷口,有條件的話可用生理鹽水、肥皂水、雙氧水、千分之一的過錳酸鉀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沖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潔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針或其它干凈的利器挑破傷口,不要太深,以劃破兩個毒牙痕間的皮膚為原則,或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用小苗刀挑數孔,刀口如米粒大小,這樣就可防止傷口閉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後應馬上清洗傷口,從上而下向傷口不斷擠壓15分鍾左右,擠出毒液。如果傷口裡的毒液不能暢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採用拔火罐、針筒前端套一條橡皮管來抽吸毒液,無工具時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須注意安全,邊吸邊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內服、外敷葯物,具體用什麼蛇葯,應根據當時當地能立即採到為原則,靈活運用。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時,不要隨便將手插入樹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處,手中持一小棍或樹枝,行走時「打草驚蛇」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4)損傷出血的急救法
在野外,有時因意外而造成身體某部位損傷出血,小的出血無需特殊處理可以自行癒合,而嚴重出血常會危及生命,須採用緊急的止血措施。如果是一點傷口,用手指或清潔布塊直接壓在傷口上面即可止血,血滲透布塊應反復替換,直到出血減弱,這時才用消毒紗布蓋好,綳帶固定。如果是切傷或砍傷,血流不止,這是動脈出血,危險性很大,必須用止血帶止血,但注意止血帶扎緊後應有間隔的松開再扎緊,以免被捆紮處以下的肢體血液循環完全中斷而引起肢體壞死。另外還可用清潔的紗布或止血棉等止血劑填塞在傷口內,再用加壓綳帶固定。
(5)骨折及扭傷
野外生存生活實踐中,腳滑倒或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很容易發生骨折、脫臼或扭傷。發生骨折或扭傷時,首先應保持安靜休息,不要勉強走動,使傷口惡化。接著可用河水、冰、雪等冷卻患部,千萬不要按摩。然後用木板或代替物夾住患部,用綳帶加壓固定。抬高患部,超過心臟。最後送往醫院,搬運時應小心謹慎,一般可採用兩人做手椅、單人背負、兩人攙扶、擔架搬運的方法。對於脊椎受傷的患者,一定要放在平坦而堅固的擔架上固定後送往醫院,身體不能彎曲,否則可能會造成脊髓損傷而導致癱瘓。
3. 求救信號的發放與識別
遇難時獲救的首要前提是與外界取得聯系,使他人知道你的處境。SOS(Save Our Soul)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可以在地上寫出或通過無線電發報,也可用旗語通訊方式打出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發出代碼。另外,幾乎任何重復三次的行動都象徵著尋求援助。如點燃三堆火,製造三股濃煙,發出三聲響亮的口哨、槍響或三次火光閃耀。如果使用聲音或燈光信號,在每組發送三次信號後,間隔1分鍾時間,然後再重復。
(1)煙、火信號
燃放三堆煙、火是國際通行的求救信號。將火堆擺成三角形,間隔相同最為理想,可方便點燃。在白天,煙霧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要添加膠片、青樹葉等散發煙霧的材料,濃煙升空後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易受人注意。在夜間或深綠色的叢林中亮色濃煙十分醒目。添加綠草、樹葉、苔蘚和蕨類植物都會產生濃煙。黑色煙霧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膠和汽油可產生黑煙。
信號火種不可能整天燃燒,但應隨時准備妥當,使燃料保持乾燥、易於燃燒,一旦有任何飛機路過,就盡快點燃救助。白樺樹皮是十分理想的燃料。為了盡快點火,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直接傾倒於燃料上。要用一些布料做燈芯帶,在汽油中浸泡,然後放在燃料堆上,將汽油罐移至安全地點後才能點燃。切記在周圍准備一些青綠的樹皮、油料或橡膠,以放出濃煙。
(2)地對空信號
尋找一大片開闊地,設置易被空中救援人員觀察發現的信號,信號的規格以每個長10米,寬3米,各信號之間間隔3米為宜。「I」——有傷勢嚴重的病人需立即轉移或需要醫生;「F」——需要食物和飲用水;「II」——需要葯品;「LL」——一切都好;「X」——不能行動;「→」——按這一路線運動。
(3)其他信號
①光信號。利用陽光和一個反射鏡或玻璃、金屬鉑片等任何明亮的材料即可反射出信號光。持續的反射將產生長線和圓點,這是莫爾斯代碼的一種。②旗語信號。左右揮動表示需救援,要求先向左長劃,再向右短劃。
4. 組織實施時的安全措施
在組織野外生存生活綜合訓練過程中,作為組織實施者應有考慮周詳的安全措施。
(1)作好縝密完整的訓練計劃和充分的物質准備,包括活動目的、路線、日期、分工、紀律、裝備、物品、學生檔案、如何總結等,並讓每位學生徹底了解。
(2)健康管理。長距離和高難度的教學訓練,出發前應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對那些平時運動較少的學生,更需認真檢查,如有不適宜的情況,則應停止野外生存生活訓練。
(3)組織必要的體能、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訓。
(4)組織者與保險公司的業務部門直接商定參加普通意外傷害保險或特種意外傷害保險事宜,從而使組織者和參與者獲得較大的風險保障。
(5)組織隊伍。將隊伍分成5~12人一組,安排有經驗、有責任感的教師或學生擔任組長,整個隊伍不可拉得太長,應經常保持前後呼應的狀態,要約定一些聯絡信號。還應安排有責任感、對活動計劃十分了解、有經驗的人擔任留守。配備醫務人員。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中遇到安全問題時,至關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如果你冷靜地把你能做的安全措施都做好了,很有可能會轉危為安。否則,把時間用於無謂的害怕和恐懼上,可能會帶來本不應有的災難。另外,本文所述及的是一些處置安全問題的基本常識,是否能靈活運用,在遇險時採取最為適當措施,就要看臨場經驗和意志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措施只是臨時的應急辦法,最終要請醫務人員或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C. 上山越野、探險必備的三樣東西,你知道嗎
#如果你到大山裡去探險,你想帶哪三樣東西#
進入大山探險要帶什麼東西比較合適呢?
這里有三個重點:大山、探險、帶什麼東西。
既然是探險,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自己沒去過的地方,也就是不熟悉的地方,那麼這時候帶什麼東西是屬於必備的呢?
以我的經驗來看以下三樣東西是屬於必備的:通訊工具(電量充足)、保暖物資(急救毯之類的)、水和食物。
1、通訊工具(電量充足)
通訊工具在大山裡面有可能沒信號,但是很好用。不僅可以給我們看時間,還能在緊急情況之下讓我們撥打急救電話,尋求幫助的工具。
進入一座大山之前一定要做好通訊工具的准備,並且還要保證電量充足,實在不行就把充電寶帶上。當然不管是在大山裡面還是去到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環境當中,通訊工具是非常之重要的。
以前電子信息產品還不是那麼發達的時候,老一輩的人進入大山會帶上指南針或者觀察周邊的環境,以此來判斷自己所處在的方位。
中國徒步第一人,余純順當年進入羅布泊的時候,孤身一人,因高溫等各種因素的發生,最後方位判斷失誤,沒有找到埋物資的地方,不幸離世。
2、保暖物資(急救毯之類的,如果有條件帶上急救睡袋)
為什麼保暖很重要?
因為我們進入的是大山,深山老林裡面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是我們人為無法預估和判斷的,因此這個急救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深山老林海拔一般都比較高,氣溫無形當中就下降很多。加上如果是雨季的話,還有可能出現狂風暴雨之類的,場面很容易出現失控狀態。
還記得2021年522事件嗎?
5月份,按理來說天氣正是好時候,初夏時節,陽光正好,也不容易下雨。加上主辦方根據前三年的天氣來判斷,應該是不會有雨,於是乎,越野強制裝備當中,連沖鋒衣這么重要的保暖物資都沒列出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氣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是我們凡人能掌控的,說變就變,狂風暴雨,在那黃河邊上漫天飛舞,眾人無處可躲。連國內越野圈的頂尖高手也無法倖免,著實可惜,如果有沖鋒衣,如果有急救毯或者急救睡袋,是不是損失會更小一些呢?
前些日子,南方城市也有一波氣溫驟降的時節,資深越野圈的人上山一定會帶上沖鋒衣和急救毯之類的,可惜偏偏有一些小白狂妄自大,不僅要跑快,還敢短褲短袖上山。一不小心迷路了,找不到路,深山老林里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孤身一人往前沖,不僅凍得瑟瑟發抖,還差點失溫了。
回想522事件,難道還不應該引起重視嗎?
上山請帶好保暖物資,防風防雨防凍,珍愛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3、水和食物
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喜歡上山鍛煉了,如果離家近;如果距離短,可以考慮帶一部分水就好了。
如果離家遠,距離又長的話,那麼請帶足水和食物。這樣不至於我們在山上因缺乏食物而導致身體出問題,也不至於出現生命危險,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去年夏天,和兩個越野小白一起上山,我是一個向來出門都要備足食物和水的人,因此一路上我的物資保障還是妥妥的。相比較起來,另外兩位越野小白就差很多了,水準備不充足,食物也准備不充足,對於線路的距離和時長沒有做更深的了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到最後一段路程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出現低血糖的現象,還好我包里備有糖份高的食品,解救了當下的困難。如果是獨自一人上山呢?很有可能出現難以意料的事情,萬一出現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總結:
有這樣一句話: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因此,心懷敬畏之心,是人生存必備之法則。特別是我們出門融入大自然,更需要心懷敬畏之心,千萬不要與大自然抗衡,人類太渺小了,我們是無法與大自然抗衡的,出門的時候請帶好戶外必備物資,保證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安全回到家!
關於越野或者進入大山探險必備物資,我將會用更加詳細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個參考。
D. 青藏公路旁有座神秘峽谷,沉寂千萬年鮮有人知 被譽為越野探險天堂
車輪承載時光,峽谷間承載傳奇。
在一個幽深狹窄的峽谷中,一輛越野車瀟灑駛過,水花四濺,絕塵遠去。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會不會熱血沸騰、心生嚮往?
這個峽谷就是青藏公路旁的秘境-昆侖山大峽谷。
昆侖山大峽谷位於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境內,青藏公路G109國道2812公里附近,是一處新晉的越野穿越網紅聖地。
長時間以來,昆侖山大峽谷隱匿於巍巍昆侖雪山下,距青藏公路主路約15公里。由於人煙稀少,未被開發,因此很少有人踏足,且遠不如分布在青藏公路兩旁的昆侖山門、玉珠峰、昆侖聖泉、可可西里保護站出名。前幾年,地質勘探隊在勘探地質時,偶然發現了這一地質奇觀,從而被世人所知曉。
昆侖山大峽谷是昆侖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記錄了昆侖山億萬年的地貌變遷,是一座活的「地質演變史博物館」,擁有大峽谷、羚羊谷、雪山峽谷等奇觀。大峽谷全長約12公里,最適合越野沖浪;羚羊谷最適合徒步穿越;雪山峽谷最適合平湖望雪。
沿著青藏公路出格爾木一路向西南,70公里後,路邊左側可見昆侖山大峽谷的指示牌。下了國道,駛上一條土路。行駛20分鍾後,彩虹水電站躍入我的眼簾。駛過彩虹水電站來到了一片開闊地。
遠處,是巍峨屹立的雪山群,寸草不生的開闊地延伸至雪山下,簡易的土路通往遠方。車輛駛過,揚起滾滾塵土。這是昆侖山大峽谷么?是不是走錯了?小魚心中不免萌生疑惑。
朋友看出了我的擔心,笑著說:「放心,沒走錯。別著急,好戲在後頭。」
車子繼續向前駛去,又顛簸了20分鍾左右,終於停下來。不遠處,一個碧綠的湖泊躍入我的眼簾。四周山脈岩壁裸露著粗礪的紋理,遠方雪山泛著銀色的光亮。
朋友告訴我,這兒就是昆侖山大峽谷景區三大景點之一的雪山峽谷。再往前的的道路未修好,我們只能遠望。
在湖邊放飛無人機。湖的另一側,湖水在平靜開闊的大地上沖刷出一條狹窄的縫隙,用大地的裂痕來形容最為恰當。那條裂痕便是我們今天的另一目的地-大峽谷。
大峽谷幾乎都隱沒於草原之下,極易被人忽視。因此,誰也不會想到,茫茫荒原上,竟然會隱藏著一條長12公里、深數十米峽谷。
關於大峽谷的形成,有這樣一個說法。
昆侖雪山雪水融化形成舒爾干河(格爾木河的正源),將嶙峋的巨石切割開來,活生生在昆侖山腳下形成了這道峽谷。
這是億萬年雪山融水沖蝕雕刻的蒼桑,這是昆侖山刻下的年輪,其景觀奇特,震撼人心。
從空中視角來看,是一段很不起眼的距離,但是真正置身其間行走起來,才知道路有多險峻,有多崎嶇,有多折騰。
繼而,我們離開雪山峽谷,後沿峽谷上方戈壁向左方山中疾駛。開始還有簡易土路,跑了一會兒,路也沒了,前面一片蒼涼,連遠方的雪山也不見了,前方的山體光禿禿的不見一絲生命。此處海拔約3500米。
我們小心翼翼順著水聲緩緩而下,駛入谷底。
站立於峽谷之下上仰視險峻的斷崖,小夥伴們無不感慨大自然的偉岸與神奇。
谷地是乾涸的河床,有一道道水流沖刷的波痕,是下雨時山洪瀉下留下的印記。光禿禿的石山沒有植被,雨水瞬時便會流走。與其說是大峽谷,其實就是蘇爾干河沖蝕形成的裂縫。與其說是河床,其實就是亂石灘。
凸凹深邃的大峽谷有寬有窄,最寬處約十米左右,全長12公里左右,兩側高聳峭壁,據說最深處落差近50米。
河底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經億萬年雪水沖刷,呈現出各種顏色和形態,精彩紛呈。這里很安靜,彷彿能聽見大地的低語,輕輕訴說著億萬年來的變遷。仰望藍天,感覺心靈都被凈化了。
越野車溯谷而上,時而輾過石灘時而跨過溪流。越野車駛過濺起高高的水花,我們就像幾只大峽谷中蠕動的甲殼蟲,在這孤獨的天地間爬行著,只有發動機的轟鳴聲在山谷間回響著。
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全新體驗,其神秘和震撼使語言的表達貧乏和蒼白。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神跡,這是昆侖屹立天地的崇拜。穿河而過的驚險暢快,太刺激太過癮!
越往前開,峽谷變得愈窄,涉水路越來越深,且到處都是尖銳的鵝卵石,稍不留神就會陷入險境。彎過幾道河谷後,谷底收窄,越來越難走,且行且停,漸漸不見有人活動過的痕跡。
再往前,一塊巨石攔在谷地中央,於是立即停車。然而,小夥伴們愈加興奮,幾次三番地來回在峽谷中穿梭急馳,感受著億萬年雪水奔騰的刺激。
我們調頭又行駛了一會兒,來到了大峽谷旁的分支-羚羊谷。
羚羊谷與美國的羚羊谷、陝西靖邊的波浪谷、新疆庫車的天山大峽谷有些類似,都是流水的侵蝕形成的。羚羊谷全長約800米,是美國羚羊谷長度的2倍多,而且更獨特更壯觀,只是局部發育沒有羚羊谷成熟。
朋友叮囑我們,遇到下雨的時候,一定不能進谷。羚羊谷所在的山體極度乾燥堅硬,吸水性很差,湍急的水流和攜帶著一路沖下的砂石幾乎無堅不摧,而且沒有躲避的地方,因此非常危險。
整個羚羊谷就只有我與小夥伴們,安靜得只有自己走路的聲音。最狹窄處僅可一人通過,在陽光下可幻化出奇異的色彩。突然間,覺得分外刺激。
目前,昆侖山大峽谷景區正在開發。羚羊谷與大峽谷為第一期,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體驗越野摩托、自駕四輪越野、 騎馬、徒步穿越、峽谷漂流、星空露營地等。據說景區還將配有世界上最有個性的咖啡屋,有玻璃觀光平台和步道,有品茗閱讀雪山的茶吧,有休閑飲品和燒烤等。雪山峽谷為第二期,將來不接散客,只對專業的徒步團隊開放。
文圖/納蘭小魚 小午
E. 重慶有哪些關於定向越野的比賽
縱難輕履探險俱樂部
地址:渝中區聚興村13號
電話:023-63615905
一九九八年在重慶市探險協會的關懷下成立了「山野活動部」,後易名「山野探險俱樂部」,在廣大會員的幫助呵護下健康成長,其成長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活動內容逐步完善到「登山、峽谷穿越、溯溪、溪降、定向越野、拓展、攀岩、漂流......」二零零二年再次更名並注冊為「重慶縱難輕履探險俱樂部」,一板定終身。喜歡流動的生活,我們熱愛這座城市,我們隨時進入這個城市,又隨時離開,我們喜歡各種音樂、繪畫和書籍,我們喜歡被藝術包圍著,我們喜歡喧鬧,我們喜歡簡單的生活,我們喜歡獨處,我們享受忙碌,熱愛工作、我們享受閑暇,我們喜歡旅行探險,我們有我們的選擇。
F. 野外探險需要帶什麼東西還有注意什麼
旅行備用物品應簡單、多用途、輕便。一般應備:氣體打火機一個(防風火機更好) 燈籠蠟燭數支,用於照明、取暖、點火、野外生火煮食; 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細尼龍繩5~10米,捆綁物品、晾曬衣物、扎營等; 小型指南針一個,荒野山林失向用; 手電筒一個哨子一個,遇險發信號聯絡用; 高猛酸鉀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 葯棉若干, 擦洗和包紮傷口用,也可作引火物; 絲巾一塊,既可防風保暖用,又可用於包紮傷口和作止血帶; 有蓋鐵皮罐一個(形狀不限),能作為飲具煮食,還可用其蓋反射日光發信號。 物品不宜繁雜過多,要注意實用和攜帶方便。 野外險情的預防和處置 (1)如何避免雷擊 野外活動中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性。但是通過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可以顯著地降低這種危險性:①預知打雷和雷擊。先看到亂積雲變大,不久即變成雷雲,趕緊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機中有刺耳的雜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預兆。②跑 向低地。③遠離高樹或密葉樹林。④遠離鐵塔,去除身上的金屬物,裝入塑料袋中。⑤如在水域活動,要趕緊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應分散開。⑦小屋內、汽車內、岩背陰處或凹處也是很好的躲避之處,但注意不要靠牆。 (2)應對落石、雪崩 由高處掉落的一塊小石頭有時也會嚴重傷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間行走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標志,要仔細觀察,分辨浮石,一般講在多石頭的地方,浮石的顏色比周圍石頭新;通過易發生落石區域時,應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頭,快速通過;盡量提早發現落石,及時避讓,避免意外傷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頭時,要立刻喊出聲,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脅非常大。因此,進行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時,首先要向當地住戶打聽哪些地方有潛在危險,以避開經常發生雪崩的地區。由地貌特徵也能判斷雪崩常發地區,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懸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雪崩前,有雪塊、冰片落下,這時要確認冰落的方向,然後再決定逃離方向。一旦來不及逃脫而捲入雪崩,手腳要快速地像游泳一樣運動,盡量使頭部浮在雪上,同時拋出身上攜帶的一些物品作為標識物,以便別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體位置,及時營救。 (3)迷路時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時,稍不留神就會發生迷路,這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然後採取適當的措施。①回到認識的地方。平時在行進的休息間歇要多注意周圍的風景和標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認識的地方,用羅盤和地圖確定所處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開始行走。折返時不要直走下坡路,因為下坡路視野小,方向不易確認,這是很危險的。②做好山路標志。在山野行進時要注意曾經走過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帶、樹枝或石頭作的記號。走在前面開路的人,遇到特殊狀況時,要做標志通知後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時天色已晚或從山崖落下受傷,動彈不得,無法按照預定時間到達目的地,這時應做深呼吸,保持鎮靜,不要冒然離開,在原地露宿,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想辦法發出求救信號靜待救援 (4)溺水時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復雜水情而無法駕馭時,千萬不要慌張著急,想辦法讓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沖流,並注意水波流向,再一點一點由水平方嚮往岸邊移動。在拯救溺水者時,首先考慮用竹竿、樹枝、繩索拖拉,或者用大木頭、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於水面的物體作為浮具實施間接救護,實在無法解決問題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護。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採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復甦術(CPR)。 2. 野外傷病的急救 在野外生存生活實踐中,常會遇到一些意外受傷和突發疾病,掌握一些常用的傷病急救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感到身體不適時 身體不舒服,感到頭昏腦脹時,應放鬆心情,躺卧下來,解開束縛身體的衣物或包袱。告訴同行者自己的症狀是發冷還是發熱、何處發痛?然後再考慮處理辦法。如果臉色發紅,呼吸急促,不出汗,這很可能是中暑,應將不適者抬到樹蔭下休息,並將頭部墊高,身體平卧,保持安靜,注意降溫,同時可服用人丹、十滴水、淡鹽開水等。有嘔吐症狀時,要取俯卧姿勢,右手放在下巴下作枕頭,放鬆身體,嘔吐後應漱口,並安靜休息,如症狀加重,則趕快送醫院。打噴嚏、發寒、頭痛是感冒初期的症狀,使用普通感冒葯,多休息即可治癒,如果在野外露營時患感冒,應注意多吃溫熱食物,保暖,早睡,讓身體出汗,症狀就會有好轉,如果遲遲不退燒,可服用解熱劑。腹痛的原因很多,依部位判斷,左下腹部發痛,可能是食物中毒,或者身體受涼,服用正露丸這類葯品,並注意保暖腹部,放鬆靜躺休息即可痊癒;右下腹部發痛,有闌尾炎的危險,可先服用止痛劑,並迅速送醫院治療;胃部發痛、發燒、惡心時,可服用腸胃葯治療。 (2)被昆蟲叮咬或蜇傷 一般情況下,被蚊子、跳蚤、臭蟲等叮咬,野蜂、毛毛蟲等蜇傷,蜈蚣、螞蟥等咬傷,塗上風油精、萬金油,或口水、肥皂,即能起到消炎、止癢作用;被野蜂蜇傷後,會產生劇痛、眼花惡心等症狀,如果發現蜂尾部的毒腺及螫針還留在傷口上,應該用小鑷子或小鉗子拔除,不要用手掐。隨後用醋酸塗擦傷口,消腫止痛,也可用野菊花葉、夏枯草搗爛敷傷口;遭到螞蟥叮咬時,不要使勁往外拉,以免拉斷而將螞蟥的吸盤留在傷口內,引起傷口發炎、潰爛。正確的處理方法是,用手掌在旁邊拍擊,螞蟥受到驚嚇會自動調下來,也可用風油精、食鹽灑在螞蟥身上,或用煙頭燙;人的皮膚受到毛毛蟲身上毒毛的侵害,會感到辣、癢、痛,並伴有紅腫症狀。這時應小心地將毛毛蟲從身上清除,再用膠布粘在皮膚上,揭下時可以將毒毛去除。還可以采些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熱解毒的草葯搗爛後塗擦或外敷。如果全身出現皮疹,可服用撲爾敏等抗過敏葯;由於毒蠍子、毒蜈蚣等的毒性比較大,遭到襲擊後應採用對付蛇傷的方法處理。 (3)被蛇咬傷 ①如何判斷是否被毒蛇咬傷。從外表看,無毒蛇的頭部呈橢圓形,尾部細長,體表花紋多不明顯,如火赤練蛇、烏風蛇等,毒蛇的頭部呈三角形,一般頭大頸細,尾短而突然變細,表皮花紋比較鮮艷,如五步蛇、蝮蛇、竹葉青、眼鏡蛇、金環蛇、銀環蛇等(但眼鏡蛇、銀環蛇的頭部不呈三角形);從傷口看,由於毒蛇都有毒牙,傷口上會留有兩顆毒牙的大牙印,而無毒蛇留下的傷口是一排整齊的牙印;從時間看,如果咬傷後15分鍾內出現紅腫並疼痛,則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②被毒蛇咬傷後的急救。咬傷後不要劇烈奔跑,以減慢人體對蛇毒的吸收和蛇毒在人體內的傳播速度,減輕全身反應;記住傷口的形態,詳細告知急救的醫務人員,如果把蛇打死,則帶上死蛇,以便醫務人員及時、正確地給以治療;被毒蛇咬傷後,應立即用柔軟的繩或帶結扎在傷口上方,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液的迴流,減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擴散;應急排毒。立即用冷茶、冷開水或泉水沖洗傷口,有條件的話可用生理鹽水、肥皂水、雙氧水、千分之一的過錳酸鉀溶液、四千分之一的呋喃西林溶液沖洗。施行刀刺排毒,用清潔的小苗刀、痧刀、三棱針或其它干凈的利器挑破傷口,不要太深,以劃破兩個毒牙痕間的皮膚為原則,或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用小苗刀挑數孔,刀口如米粒大小,這樣就可防止傷口閉塞,使毒液外流,刀刺後應馬上清洗傷口,從上而下向傷口不斷擠壓15分鍾左右,擠出毒液。如果傷口裡的毒液不能暢通外流,可用吸吮排毒法,採用拔火罐、針筒前端套一條橡皮管來抽吸毒液,無工具時可直接用嘴吸吮,但必須注意安全,邊吸邊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內服、外敷葯物,具體用什麼蛇葯,應根據當時當地能立即採到為原則,靈活運用。③避免被蛇咬,在山野中行走時,不要隨便將手插入樹洞或岩石空隙等蛇在白天的休息之處,手中持一小棍或樹枝,行走時「打草驚蛇」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避免被蛇咬的方法。 (4)損傷出血的急救法 在野外,有時因意外而造成身體某部位損傷出血,小的出血無需特殊處理可以自行癒合,而嚴重出血常會危及生命,須採用緊急的止血措施。如果是一點傷口,用手指或清潔布塊直接壓在傷口上面即可止血,血滲透布塊應反復替換,直到出血減弱,這時才用消毒紗布蓋好,綳帶固定。如果是切傷或砍傷,血流不止,這是動脈出血,危險性很大,必須用止血帶止血,但注意止血帶扎緊後應有間隔的松開再扎緊,以免被捆紮處以下的肢體血液循環完全中斷而引起肢體壞死。另外還可用清潔的紗布或止血棉等止血劑填塞在傷口內,再用加壓綳帶固定。 (5)骨折及扭傷 野外生存生活實踐中,腳滑倒或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很容易發生骨折、脫臼或扭傷。發生骨折或扭傷時,首先應保持安靜休息,不要勉強走動,使傷口惡化。接著可用河水、冰、雪等冷卻患部,千萬不要按摩。然後用木板或代替物夾住患部,用綳帶加壓固定。抬高患部,超過心臟。最後送往醫院,搬運時應小心謹慎,一般可採用兩人做手椅、單人背負、兩人攙扶、擔架搬運的方法。對於脊椎受傷的患者,一定要放在平坦而堅固的擔架上固定後送往醫院,身體不能彎曲,否則可能會造成脊髓損傷而導致癱瘓。 3. 求救信號的發放與識別 遇難時獲救的首要前提是與外界取得聯系,使他人知道你的處境。SOS(Save Our Soul)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可以在地上寫出或通過無線電發報,也可用旗語通訊方式打出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發出代碼。另外,幾乎任何重復三次的行動都象徵著尋求援助。如點燃三堆火,製造三股濃煙,發出三聲響亮的口哨、槍響或三次火光閃耀。如果使用聲音或燈光信號,在每組發送三次信號後,間隔1分鍾時間,然後再重復。 (1)煙、火信號 燃放三堆煙、火是國際通行的求救信號。將火堆擺成三角形,間隔相同最為理想,可方便點燃。在白天,煙霧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要添加膠片、青樹葉等散發煙霧的材料,濃煙升空後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易受人注意。在夜間或深綠色的叢林中亮色濃煙十分醒目。添加綠草、樹葉、苔蘚和蕨類植物都會產生濃煙。黑色煙霧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膠和汽油可產生黑煙。 信號火種不可能整天燃燒,但應隨時准備妥當,使燃料保持乾燥、易於燃燒,一旦有任何飛機路過,就盡快點燃救助。白樺樹皮是十分理想的燃料。為了盡快點火,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直接傾倒於燃料上。要用一些布料做燈芯帶,在汽油中浸泡,然後放在燃料堆上,將汽油罐移至安全地點後才能點燃。切記在周圍准備一些青綠的樹皮、油料或橡膠,以放出濃煙。 (2)地對空信號 尋找一大片開闊地,設置易被空中救援人員觀察發現的信號,信號的規格以每個長10米,寬3米,各信號之間間隔3米為宜。「I」——有傷勢嚴重的病人需立即轉移或需要醫生;「F」——需要食物和飲用水;「II」——需要葯品;「LL」——一切都好;「X」——不能行動;「→」——按這一路線運動。 (3)其他信號 ①光信號。利用陽光和一個反射鏡或玻璃、金屬鉑片等任何明亮的材料即可反射出信號光。持續的反射將產生長線和圓點,這是莫爾斯代碼的一種。②旗語信號。左右揮動表示需救援,要求先向左長劃,再向右短劃。 4. 組織實施時的安全措施 在組織野外生存生活綜合訓練過程中,作為組織實施者應有考慮周詳的安全措施。 (1)作好縝密完整的訓練計劃和充分的物質准備,包括活動目的、路線、日期、分工、紀律、裝備、物品、學生檔案、如何總結等,並讓每位學生徹底了解 (2)健康管理。長距離和高難度的教學訓練,出發前應對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尤其是對那些平時運動較少的學生,更需認真檢查,如有不適宜的情況,則應停止野外生存生活訓練。 (3)組織必要的體能、技能和心理方面的培訓。 (4)組織者與保險公司的業務部門直接商定參加普通意外傷害保險或特種意外傷害保險事宜,從而使組織者和參與者獲得較大的風險保障。 (5)組織隊伍。將隊伍分成5~12人一組,安排有經驗、有責任感的教師或學生擔任組長,整個隊伍不可拉得太長,應經常保持前後呼應的狀態,要約定一些聯絡信號。還應安排有責任感、對活動計劃十分了解、有經驗的人擔任留守。配備醫務人員 野外生存生活訓練中遇到安全問題時,至關重要的是保持冷靜,如果你冷靜地把你能做的安全措施都做好了,很有可能會轉危為安。否則,把時間用於無謂的害怕和恐懼上,可能會帶來本不應有的災難。另外,本文所述及的是一些處置安全問題的基本常識,是否能靈活運用,在遇險時採取最為適當措施,就要看臨場經驗和意志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措施只是臨時的應急辦法,最終要請醫務人員或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G. 夏季戶外出遊、登山探險,必備裝備之選,全天候戶外沖鋒衣推薦
隨著戶外運動的一股熱潮,帶動人們戶外出行,還帶動了戶外的必備品-沖鋒衣,現在市面定製沖鋒衣的廠家是非常的多,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下手,怎麼在裡面挑到性價比高的沖鋒衣是關鍵,所以一定要擦亮眼睛,才能找到性價比最高的沖鋒衣廠家。
最重要的是按照不同的季節去挑選沖鋒衣,考慮自身的需要是用於冬季還是夏季的,如果冬夏兩季都需要參加戶外運動,建議購買兩套不同季節的沖鋒衣。因為不同季節的沖鋒衣是完全不同的,夏季注重的是透氣排汗,冬季注重保暖防風。
炎熱的夏季已經來臨,30度以上的高溫,也很常見。夏季這么熱,戶外出遊穿沖鋒衣合適嗎?
對於這個問題, Darcy哥 的建議是戶外出遊,特別是登山、野外探險,最好還是准備一件沖鋒衣。現在很多品牌的沖鋒衣都有夏季款。
無論是城市休閑一族、還是普通的周末郊遊愛好者;無論是中長距離的遠足和登山、還是專業的探險、攀冰;甚至攀登四、五千米的雪山,一件適合自己的"全天候"沖鋒衣都是你的必備之選。
沖鋒衣能夠有效抵禦外物剮蹭、防水,避免很多意想不到的傷害。
夏季款沖鋒衣的重量往往比較輕,可以捲成一團攜帶,在低負重、簡單地形的快速行軍、定向越野或徒步穿越中,這類沖鋒衣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完全可以勝任。
下面 Darcy哥 就給你介紹幾款適合夏季穿著的沖鋒衣。
Asynja輕薄沖鋒衣一共四個顏色:灌木綠,午夜藍,烏黑色和亮黃色。是夏季防雨外套的最佳選擇。它輕便,可包裝,但經久耐用且可靠。主要面料是我們經過嚴格測試的Cutan ,帶有膠帶接縫,可確保完全防水。Asynja非常適合夏季徒步旅行。
重量:347克;材料:3升Cutan 103克/平方米,100%再生聚醯胺,Bluesign 批準的面料,無氟碳。
Klatter musen攀山鼠軟殼沖鋒衣Vanadi面料不僅防水,防風效果突出,關鍵是透氣效果更好。Light WindStretch可不是蓋的,不管是在爬山的過程當中,還是城市街上行走,迎風吹來的風可能會讓眼睛眯起來,但是身體並未感受到有一絲絲風吹進去,在防風的同時,且不會覺得悶熱,相反還會覺得裡面蠻清涼的。在這一點上,硬殼沖鋒衣也是沒法和軟殼相比的。
這是一款實力與顏值並存的戶外沖鋒衣。
實力值——「硬核」的Mont X,Goretex防水壓膠,22米暴雨突擊,滴水不漏。
顏值——無論是在6000米的雪山攀登、攀冰、滑雪還是城市、徒步,都會成為最美的焦點。
夏季徒步遠足可能會遇到不可預知的山地天氣。這款Zeta SL夾克是專為徒步設計的應急外套。它壓縮後體積很小,能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暴風雨。這款超輕薄可壓縮的應急防水夾克採用了GORE-TEX面料,且結合了Paclite Plus產品技術。
簡約設計和全拼接剪裁,非常合身,活動自如。設有WaterTight 防水前拉鏈、兩個帶RS?拉鏈頭的插手口袋。這款非頭盔兼容型StormHood?兜帽,使用一個環狀調節扣進行固定。可調節袖口和下擺有助於防風擋雨。
重量:310g;刺綉LOGO;2L GORE-TEX面料結合了NEW PACLITE Plus產品技術,可壓縮,並且更加貼身。
H. 野外探險需要注意的事項
探險,意為從事沒有多少人嘗試過的活動(任何新的探索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不管是出於個人的內在追求,還是出於工作的需要,或者科考的目的,這樣一種行為,本身就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這是對人類探求未知世界的原始沖動的繼承與發揚,也是人類文明更加發達的內在動力。那麼,野外探險需要注意什麼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野外探險需要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一、野外探險需要注意的事項
(1)如何避免雷擊
野外活動中存在遭受雷擊的危險性。但是通過採取科學有效的 措施 可以顯著地降低這種危險性:①預知打雷和雷擊。先看到亂積雲變大,不久即變成雷雲,趕緊到安全地方躲一躲。收音機中有刺耳的雜音、忽下大粒雨滴也是打雷的預兆。②跑 向低地。③遠離高樹或密葉樹林。④遠離鐵塔,去除身上的金屬物,裝入塑料袋中。⑤如在水域活動,要趕緊上岸。⑥不要聚集在一起,應分散開。⑦小屋內、汽車內、岩背陰處或凹處也是很好的躲避之處,但注意不要靠牆。
(2)應對落石、雪崩
由高處掉落的一塊小石頭有時也會嚴重傷人,甚至致人死亡。因此在山間行走時,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落石標志,要仔細觀察,分辨浮石,一般講在多石頭的地方,浮石的顏色比周圍石頭新;通過易發生落石區域時,應戴好安全帽或用厚衣服蒙住頭,快速通過;盡量提早發現落石,及時避讓,避免意外傷害;行走中不小心踏落石頭時,要立刻喊出聲,通知下面的同伴。
雪崩的威脅非常大。因此,進行野外生存生活訓練時,首先要向當地住戶打聽哪些地方有潛在危險,以避開經常發生雪崩的地區。由地貌特徵也能判斷雪崩常發地區,如山坡上有雪崩大槽,山坡上方有懸浮的冰川,山脊上有雪檐等。雪崩前,有雪塊、冰片落下,這時要確認冰落的方向,然後再決定逃離方向。一旦來不及逃脫而捲入雪崩,手腳要快速地像 游泳 一樣運動,盡量使頭部浮在雪上,同時拋出身上攜帶的一些物品作為標識物,以便別人知道你被雪埋的具體位置,及時營救。
(3)溺水時
在江河湖海中遇到復雜水情而無法駕馭時,千萬不要慌張著急,想辦法讓自己浮在水面上,保持浮姿,任水沖流,並注意水波流向,再一點一點由水平方嚮往岸邊移動。在拯救溺水者時,首先考慮用竹竿、樹枝、繩索拖拉,或者用大木頭、塑料桶等能很好地浮於水面的物體作為浮具實施間接救護,實在無法解決問題了才入水施行直接救護。如果被救上岸的溺水者神志不清,就要採取急救措施,施行心肺復甦術。
(4)迷路時
在山野,尤其是在深山密林中行走時,稍不留神就會發生迷路,這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然後採取適當的措施。①回到認識的地方。平時在行進的休息間歇要多注意周圍的風景和標志,一旦迷失方向,最好回到自己認識的地方,用羅盤和地圖確定所處的位置及目的地方位,重新開始行走。折返時不要直走下坡路,因為下坡路視野小,方向不易確認,這是很危險的。②做好山路標志。在山野行進時要注意曾經走過的人留下的用塑料帶、樹枝或石頭作的記號。走在前面開路的人,遇到特殊狀況時,要做標志通知後面的人。③如果迷路時天色已晚或從山崖落下受傷,動彈不得,無法按照預定時間到達目的地,這時應做深呼吸,保持鎮靜,不要冒然離開,在原地露宿,減少體力消耗,同時想辦法發出求救信號靜待救援。
二、探險的意義
增長見識
外出旅行必然要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自願不自願的都要接觸新的事物及環境,這就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閱歷、增長了見識。有些見識可能是從書中、電影電視上見過,但不親自行動你將永遠只是粗淺認識。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這個道理。而且有不少知識及經歷是不可能從書本中得到、學到的。我們在旅行之中增長了見識、豐富了人生的經歷不是件極好的事嗎,有豐富的人生才沒有虛度一生,才有可以向後輩們吹噓的“材料”。不能到了白頭尚不知木耳從腐木上所生。
身心放鬆
在我們的現代生活中,由於生存與發展的驅使,人們總是在為生計而忙碌,快節奏、高效率的現代生活將人的神經及生活變得高度緊張。長期這樣的生活,人們的目光變得淺浮,心理畸形發展,身體則易患各種現代都市綜合症,健康狀況日下等。人們渴望一種徹底的身心放鬆,及保持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況。
雖然都市裡有不少類似的行業為此服務,如什麼桑拿浴、各種按摩及一些康樂運動等,它們多是一種外表的、暫時的放鬆,治表而不治里。真正的身心放鬆及心理調整最好就是回到大自然中去,站在高山之巔,極目世界,“盪胸生層雲,一覽眾山小”,那種油然而生的心情應是廣泛的,人世間的世事紛爭、功名利祿、榮辱得失等就會變得淡薄,體會到什麼是“澹泊”,什麼是“無為、無不為”,體會到什麼樣的生活及人生觀才能保持一個真正的自我,當達到這種境界時才是本質意義上的身心放鬆、達觀處世。再回到都市時,你會更多一些微笑,少些煩惱。當然,我們投入自然的懷抱不是逃避都市中的一切不順,應當是積極的調整自己、認識自己、改造自己,並從自然中汲取新的思想、新的能量,投入到時代和生命更有意義的步伐中去。
廣交朋友
外出旅行,一個人獨思尋古式的旅行有其特有的意義,但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旅行更有意義。多數的合夥外出旅行並非是朝夕相處的同事、同學,而是來自各不同單位的興趣相投者,這不僅提供了一個廣交朋友的良好機會,擴大了自己的社交面,同時也可通過這種機會交流和研討各種相互感興趣的問題及信息。由於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總是戴著“面具”,一旦到了一個沒有利害關系的環境中時,相互都會敞開心扉,毫不拘束的相處,真情真意真面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中結交的朋友總是長久的,真摯的。如果再通過一段相對艱苦的野外旅行,在相互幫助、共同克服各種困難的過程中,友誼的火花,甚至愛情的火花都會迸發出來。就會“上演”出各種“廬山戀”、“黃山戀”。
當然也可能有少數有各種“毛病”的人加入進來,成為旅行中不和諧的“火花”,大家應盡力幫助他改進,當然,如果他“執迷不悟”,只好請他去看心理醫生啦。
陶冶情操
當我們帶著回歸自然、探訪自然、親近自然、廣交朋友、鍛煉體質、增長見識等願望外出旅行的,同時也是陶冶情操、修行品位,這是不言而喻的。古人雲:“仁者樂其山,智者樂其水”,借山水陶制情操早就是古人的一種人生追求。古人如此,今人更應發揚。
野外探險需要注意的事項相關 文章 :
1. 戶外運動知識
2. 野外旅行需要帶哪些應急物品
3. 出境旅遊安全注意事項
4. 登山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I. 國內有哪些適合進行野外求生、探險的地方
國內適合進行野外求生、探險的地方有神農架、長白山、秦嶺、昆侖山脈、伏牛山。
1、神農架
神農架林區地處湖北省西北部,1970年經國務院批准建制,是中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劃,由湖北省直轄。
神農架林區地處武當山,長江三峽組成的旅遊帶上,湖北省西部,東與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南依興山、巴東而瀕長江三峽,北倚十堰市房縣、竹山縣,遠眺武當山風景區。
2、長白山
長白山脈主峰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長白山脈的「長白」二字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即為長相守,到白頭,代表著人們對忠貞與美滿愛情的嚮往與歌頌。
長白山最早見於中國4000多年前的文字記載中,《山海經》稱「不咸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稱「長白山」。
3、秦嶺
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陝西境內嶺脊海拔約2000米,高峰都在2000-3000米,如華山主峰海拔為2400米,太白山主峰為3771.2米,高出漢水及渭河河谷超過3000米之多。
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4、昆侖山脈
昆侖山脈(昆侖山),又稱昆侖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
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5、伏牛山
伏牛山,位於南陽盆地北部,是南陽盆地的靠山。是中國河南省西部山脈。伏牛山主峰雞角尖歸屬地為河南省南陽市。東南與南陽的桐柏山相接,為秦嶺東段的支脈。
西北-東南走向,長約400公里,為淮河與漢江的分水嶺。海拔1,000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別為雞角尖、玉皇頂、老君山,其中雞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南陽伏牛山是著名暴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