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發展史
Ⅰ 越野摩托車國內的什麼牌子比較好
越野摩托車牌子推薦:華陽T4、X6、正林250、濟南輕騎戰獒、鑫源X1。
1、華陽T4
國產風冷場地車里性能最好的一輛車,全國統一價12580元,車輕,軸距短,操控起來很舒服,動力減震都很不錯,車架強度高,經得起場地的大飛大跳。是一款專業的場地賽車,口碑也很不錯。
5、鑫源X1
相比濟南輕騎戰獒,鑫源X1相對更加袖珍一些,排量也略小。有了它,表明越野車並不是高個子才能玩的,只要有技術,只要有勇氣,越野摩托車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著。別看它小巧,也別看它排量較低,但是對於新手來說已經足夠聯系技術了。如果你不是很高,並且剛剛中毒越野車的話,買它你不後悔!
Ⅱ 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的發展歷史
汽車運動及汽車拉力賽在國外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從1985年國際汽車拉力賽事進入中國舉辦分站賽,到1997年中汽聯自主舉辦國際和國內系列汽車賽事以來,中國的汽車運動快速發展,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形成了隸屬於中汽聯的20多個省市、自治區汽車運動協會和近50個地方汽車運動協會,並產生了近百個汽車運動俱樂部、車隊等參賽組織。
自2003年8月中汽聯推出首屆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以來,參賽車隊、賽事規模在逐年擴大。
首屆共有6站比賽,參賽車輛88輛;到第二屆2004年全年總共9站比賽,共有來自全國的24支車隊、23家廠牌的越野車參與到了全年的比賽;2010年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賽站更擴大到11站,每站比賽報名車輛超過100輛。參賽門檻低,賽事爭奪激烈、觀賞性強應是它持續火爆的一個重要原因。2011年更是吸引了來自全國20個省市的21支車隊80輛賽車83名車手在此角逐。同時,舉辦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的城市中從最初的內蒙古、北京、廣東、鄭州,發展到了山東臨沂、黑龍江雞西、山東青島、遼寧大連、甘肅嘉峪關、福建廈門,許多城市都對舉辦汽車場地越野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其中不乏像青島、大連、嘉峪關、廈門、江蘇栗陽、浙江海鹽、四川成都、雲南昆明、廣西南寧等這樣的旅遊城市。隨著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在這些城市的舉辦,汽車越野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是由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及舉辦地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全國性汽車拉力賽事。拉力,是其英文Rally的中文譯音,是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是在一個國家內或者跨越數國舉行的既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考驗駕駛員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比賽在規定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設置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數個測試速度的賽段交替進行,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公里。比賽採用單個發車方法,每個車組由1名駕駛員和1名副駕駛員(領航員)組成。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時間短者名次列前。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Ⅲ 哪本書上有具體的摩托車發展史要書名
《摩托車信息》雜志上《世界摩托車技術發展史漫談》系列文章 楊力斌
《摩托車百年發展史》(圖冊版)
Ⅳ 中國嘉陵的歷史
2005年1、1月,嘉陵提出並實施「價值回歸和品牌提升」策略,全面提升嘉陵產品品質。2、4月7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第一輛大排量高檔摩托車――嘉陵JH600型摩托車正式起航,標志著嘉陵在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家掌握了大排量高檔摩托車的研發生產技術。3、4月15日,嘉陵摩托車全面達到國家二期排放標准(相當於歐II標准)。4、5月,嘉陵再次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卓越企業」稱號。5、6月,制定嘉陵集團2007-2009三年滾動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並細化了嘉陵622發展規劃的思路、目標和措施。6、7月1日,嘉陵整合兵裝集團原成都興光機器廠,組建成都嘉陵興光工業科技有限公司。7、8月,「嘉陵」品牌再次躋身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列,品牌價值由2004年的59.2億元升值為61.96億元。8、2005年,集團產銷摩托車突破130萬輛,銷售總收入51.73億元,創歷史新高。2004年1、3月,嘉陵制定了集團2004—2009年六年中長期發展規劃。2、3月,嘉陵在摩托車行業內率先推出了第一個服務品牌——嘉陵「藍色風車」。3、9月,嘉陵牌100cc以上排量摩托車再次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4、「嘉陵」品牌躋身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列,品牌價值由2002年的33.05億元升值為59.2億元,列全國第89位。5、5月,嘉陵集團資源整合取得重大進展,完成了對兵裝集團原308廠資產重組和整合,成立重慶嘉陵華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嘉陵特種裝備有限公司華光分公司。6、2004年,摩托車主業整車、發動機產銷量和出口、零部件銷售實現歷史性突破,整車達銷量122萬輛,創歷史最高水平。2003年1、3月18日,嘉陵獲得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的行業首張「摩托車生產准入證書」。2、4月24日,兵裝集團對嘉陵領導班子進行調整,以靖波總裁、趙海強書記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3、6月,嘉陵提出並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為嘉陵的可持續性發展明確了方向和目標。4、7月18日,嘉陵投資近2億元的成都奧晶科技公司——塑料非球面鏡頭項目投入試生產。5、8月23日,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紀委副書記何勇一行蒞臨嘉陵視察,並欣然題詞「百年嘉陵,再創輝煌」。6、是年,嘉陵集團全面推進改革改制工作,實施「瘦身計劃」。7、是年,嘉陵摩托車生產經營實現持續增長,整車產銷量突破95萬輛;外銷發動機27萬台以上,出口創匯4500萬美元。2002年1、9月1日,嘉陵榮獲「2002年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成為全國首批九家、摩托車行業唯一一家獲得該稱號的企業。2、9月26日,嘉陵獲得中國摩托車行業首張「CCC」認證證書,成為摩托車行業首家通過「CCC」認證的企業。3、12月,嘉陵全面啟動600cc大排量摩托車開發項目,標志著嘉陵由引進開發向聯合開發、自主開發的轉變。4、2002年,嘉陵集團實施「多品牌」戰略,啟動了「嘉鵬」和「大江」兩個新品牌。
2001年1、4月24—26日,嘉陵集團獨家冠名贊助2001年度「嘉陵集團杯全國越野摩托車錦標賽」,並提供JH125GY越野摩托車賽車。2、9月,「嘉陵」JH125系列摩托車被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3、10月,嘉陵集團新建車體機器人焊接生產線建成投產。4、12月15日,中國嘉陵集團舉行「嘉陵-本田合作20周年」慶典,日本本田公司社長吉野浩行率40多人的代表團出席了慶典活動;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了《加強合作關系協議書》和《通用汽油發動機合作協議》,嘉陵與本田展開了第二個領域——通用機械產品的合作。5、2001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再次位居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位。2000年1、3月22—24日,嘉陵集團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2000年度營銷工作會議,1000餘名嘉陵主要經銷商參加了會議。2、4月,嘉陵集團為保護知識產權,與關鍵崗位技術、管理人員簽訂了《保密協議》。3、7月10日,國務委員吳儀視察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1999年1、4月,嘉陵集團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12月20日,嘉陵集團參加重慶市「千車巡遊迎澳門回歸」活動。3、12月28日,「中國嘉陵」獲財政部、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為首批國有股配售試點企業之一,配售國有股1億股,「中國嘉陵」國有股股份降至53.66%。4、12月31日,嘉陵集團組織2000輛摩托車,舉行了迎接「新千年」摩托車巡遊活動。1998年1、2月26日,嘉陵集團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2月28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9804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本田公司TACT50二沖程踏板車和CH125水冷四沖程踏板車技術。3、3月,嘉陵集團在印尼建立嘉陵-薩克迪摩托車有限公司。4、7月16日,嘉陵集團開始實施為期3年的戰略調整。5、12月11日,嘉陵集團博士後工作站正式掛牌。1997年1、4月9日,「嘉陵」商標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枚全國馳名商標。2、5月,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合作舉辦「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並提供JH125L型越野摩托車賽車。3、6月30日,嘉陵集團組織1997輛嘉陵摩托車巡遊,喜迎香港回歸。4、6月30日,嘉陵集團舉辦的「嘉陵摩托中華行」迎香港回歸活動,歷時一年圓滿結束。5、8月3日,嘉陵集團調整摩托車價格體系,並在摩托車行業率先實行延長「三包」期。6、是年,嘉陵集團兼並兵裝集團原成都華西光學儀器廠。7、是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連續第3年達到100萬輛。1996年1、3月,嘉陵集團投資近5億元的第二條發動機生產線建成投產。2、4月,「嘉陵」品牌被評定為1995年度「中國最有價值品牌」,價值為25.72億元,成為摩托車行業品牌價值最高的品牌。3、5月,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視察嘉陵集團。4、9月,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聯合舉辦「嘉陵杯紅軍長征路」(南昌—延安—北京)女子摩托車拉力賽,嘉陵集團提供全部賽車。1995年1、2月3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設備供貨合同》,引進本田公司摩托車發動機生產關鍵設備66台(套),合同價值41億日元。2、3月22日,嘉陵集團榮獲 「全國優秀企業金馬獎」。3、3月31日,嘉陵集團支援哈爾濱龍江電工廠生產「嘉陵」CJ50型和JH70型摩托車。4、3月,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視察嘉陵。5、4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視察嘉陵。6、7月1日,「嘉陵摩托世界屋脊行」正式出征,嘉陵JH125L、JH145兩款摩托車從重慶出發,歷時1個多月,經川藏、青藏公路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摩托車穿越世界屋脊的壯舉。7、8月,嘉陵集團被國家統計局技術進步評價中心授予「中國摩托車之王」稱號。8、8月8日—27日,嘉陵集團與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舉行「嘉陵杯北京—拉薩女子摩托車拉力賽」,嘉陵提供JH125L型摩托車全部賽車,完成了摩托車編隊穿越世界屋脊的壯舉。9、9月15日,嘉陵集團在上海舉辦CIS導入新聞發布會,全面導入企業形象識別系統。10、10月13日,「中國嘉陵」股票(股票代碼600877)5200萬股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開盤價23.23元/股。11、12月1日,嘉陵集團在上海創辦的「上海嘉陵車業有限公司」成立。12、是年,嘉陵集團摩托車產銷量達110.85萬輛,銷售收入達46.53億元,利稅總額突破10億元,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量首家突破100萬輛大關的企業。1994年1、4月29日,日本國前首相海部俊樹及夫人一行參觀訪問嘉陵,並題寫「日中合作發展無限」。2、5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D70型低梁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3、10月18日,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成投產。4、12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D90型彎梁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5、是年,嘉陵集團榮獲 「全國安全生產先進單位」;被中國馳名商標保護組織《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中國名牌企業」。1993年1、1月11日,嘉陵在廣東三水市合資組建的「三水嘉陵摩托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3月,嘉陵集團開發的TA55踏板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3、3月,嘉陵集團成立「打假辦公室」。4、5月,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吳學謙視察嘉陵。5、6月,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視察嘉陵。6、6月,嘉陵集團在美國建立「嘉陵摩托美洲有限公司」。7、9月,嘉陵集團開發的JH90型摩托車通過國家鑒定。8、是年,嘉陵榮獲 「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 「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全國現場管理先進單位」稱號。9、是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50萬輛,達59萬輛。10、是年,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實施股份制改組。
1992年1、1月,嘉陵集團榮獲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稱號。2、2月,嘉陵集團在海南省創辦的「海南嘉泰摩托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3、9月,嘉陵集團組隊參加三亞—北京「全國女子摩托車遠征拉力賽」,並為賽事提供了JH70、JH125全部比賽車輛。4、9月30日,日本國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及夫人一行參觀訪問嘉陵集團,並題詞「日中友好永遠」。5、11月,「嘉陵」摩托車榮獲全國最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6、12月5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嘉陵-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合同》。7、是年,嘉陵榮獲全國「名優產品售後服務最佳企業」。1991年1、4月,嘉陵集團榮獲「國家級企業技術進步獎」。2、5月24日,嘉陵集團與日本京濱精機製作所簽訂摩托車化油器《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京濱精機化油器生產技術及設備。3、9月,中國嘉陵集團成為國家首批55家試點企業集團之一。1990年1、3月,「嘉陵」JH70型摩托車獲「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稱號。2、12月,嘉陵集團自主開發的JH145型摩托車通過國家定型鑒定。3、12月,嘉陵集團晉升為「國家一級企業」。1989年1、4月,嘉陵集團自主開發的JH125型摩托車通過國家技術鑒定,投入批量生產。2、10月21日,嘉陵集團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903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本田公司125cc公路越野型摩托車技術。1988年1、5月,嘉陵集團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先進集體稱號。2、8月,嘉陵向社會公開發行5200萬元「嘉陵」股票。3、9月,嘉陵集團被授予「全國模範職工之家」。1987年1、2月21日,嘉陵引進日本本田公司關鍵技術設備、年產60萬台(套)70—125CC發動機生產線建成投產。2、11月,經國家計委、經委、體改委批准,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正式成立,並實行企業集團試點和股份制試點。1986年12月,「嘉陵」CJ50型摩托車獲「國家銀質獎」。1985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20萬輛,產銷摩托車26.44萬輛。1984年1、1月1日,「嘉陵」CJ50型摩托車通過技術改造,產品質量達到日本本田同類車型水平,採用「嘉陵-本田」聯合商標。2、1月15日,嘉陵與洛陽北方摩托車廠簽訂《CJ50-II型摩托車技術轉讓協議》。3、9月15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引進70—125cc摩托車發動機生產線《設備供貨合同》,引進關鍵設備77台(套),合同價值30億日元。4、11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李鵬視察嘉陵機器廠。1983年1、4月,嘉陵引進日本本田公司專用設備建成摩托車檢測站;並成為重慶市和四川省摩托車及小型內燃機質量監督檢驗站。2、10月29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302技術合作合同》,引進日本本田公司70型四沖程摩托車技術。3、1983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10萬輛。1982年1、4月,嘉陵成為國家摩托車定點生產企業。2、是年,「嘉陵」CJ50型摩托車在春季廣交會參展,經香港客商代理出口國際市場,成為中國摩托車最早進入國際市場的摩托車產品。1981年1、12月10日,嘉陵與日本本田公司簽訂《JH8101技術合作合同》。2、是年,嘉陵摩托車產銷量突破5萬輛,成為中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量最大的企業。1980年9月26日,組建「嘉陵摩托車經濟聯合體」,走上了大批量、專業化、社會化協作生產摩托車的模式。1979年1、2月,黨委書記孫壽彭率團考察日本摩托車生產技術。2、4月20日,嘉陵組建摩托車研究所,正式啟動摩托車研製。3、9月15日,嘉陵成功研製出第一輛「嘉陵」50型二沖程輕便摩托車。1978年1、8月,嘉陵貫徹國家「軍民結合」方針,作出了開發生產民品摩托車的重大決策。2、10月21日,嘉陵接受四川省交給的摩托車研製任務。1963年12月,工廠研製成功獵槍彈產品。1958年6月,工廠第二名稱定名為國營嘉陵機器廠。1956年12月,工廠研製成功14.5號產品。1953年1、4月1日,工廠第一名稱定名為國營第四五一廠。2、9月,工廠研製成功12.7號產品。1949年重慶解放。12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慶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工廠。1938年廠從湖南株洲內遷重慶,定址重慶市西北郊雙碑嘉陵江畔。1932年日本侵略中國、進犯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此後數年,工廠輾轉搬遷河南鞏縣、湖南株洲。1875年清政府曾國藩、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於1875年在上海龍華鎮創辦龍華製造分局,是為嘉陵前身。
Ⅳ 2011年全國越野場地賽第一站雲南景谷
2009-03-13 21:18:00 中國汽聯官方網
全國各俱樂部、車隊:
2009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雲南景谷站將於4月14日-16日在雲南省景谷縣舉行,賽事總部設在景谷縣雁林酒店。為便於各俱樂部車手參賽,現將有關賽事安排事項介紹如下:
一、比賽名稱:2009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雲南景谷站
二、比賽時間: 2009年4月14日-16日
報到時間:2009年4月12日-13日
報到地點:雁林酒店
三、比賽地點:景谷縣賽車場
四、組辦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
雲南省體育局
雲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景谷縣人民政府
雲南省群眾體育指導中心
北京摩托運動發展公司
五、參賽資格:
1. 車手報名
凡加盟俱樂部的車手可通過俱樂部報名參賽。
1)國內車手需持有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頒發的當年有效的D級(含D級臨時)越野或拉力比賽執照。
2)香港、澳門及台灣籍車手參加比賽可持香港、澳門及台灣汽車會頒發的當年有效的比賽執照,及所屬汽車協會的同意函或蓋有該協會章的報名表。
3)不接受外籍車手報名。
4)僅無限改裝組允許領航員報名,領航員必須持有當年有效的E級(含)越野以上執照。
5)新秀組車手資格:
a.持有D級(含D級臨時)越野、拉力執照的車手。
b.2008年度總成績排名汽油20名、柴油組20名以後的車手; 2008年度中國汽車越野系列賽全場總成績、2008年度全國拉力錦標賽各組別前16名以後的車手;女子車手。
c.擁有汽油組、柴油組車手資格的車手不得報名新秀組的比賽,擁有新秀組資格的車手可以報名汽油、柴油組比賽,但在本賽季內不得轉回
提問人的追問 2009-12-28 18:21 我說的是2010年的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2-31 19:07 2010年中汽聯、中摩協賽歷(12月22日暫定版) 時間:2009-12-24 來源: 作者:365賽車網
12月22日至23日,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中國摩托運動協會2009年會在廣東省肇慶市召開,2010年賽歷也隨即公布,共有100場賽事,其中汽車賽事73場,摩托賽事27場。
汽車賽事73場,其中錦標賽及系列賽共9類68場,單站賽事5場,賽事名稱分別如下:
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 共8站
全國汽車房車錦標賽(CTCC) 共9站
全國汽車越野系列賽(CCR) 共6站
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COC) 共12站
全國汽車短道拉力錦標賽(CSR) 共10站
全國卡丁車錦標賽 共6站
全國飄移系列賽 共9站
全國汽車越野俱樂部聯賽 共3站
中國汽車技巧職業聯賽(AMA) 共5站
世界車王爭霸賽(ROC)1場
中國車王爭霸賽1場
中國蕪湖新能源汽車集結賽1場
海南島汽車集結賽1場
東盟9+1 集結賽1場
摩托賽事27場,其中錦標賽3類18場,單站賽事6場,賽事名稱分別如下:
全國摩托車公路錦標賽 共6站
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 共10站
中國超級摩托車錦標賽 共5站
亞洲杯公路摩托車賽 1場
亞洲公路摩托車錦標賽 1場
亞洲公路摩托車錦標賽 1場
全國摩托車越野大獎賽 1場
全國摩托車越野挑戰賽 1場
環塔克拉瑪干摩托車越野拉力賽 1場
以下為2010年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中國摩托運動協會賽歷(12月22日暫定版):
序號 競賽名稱 階段 - 比賽時間 比賽地點
1 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 共6站 第1站 3月13-14日 黑龍江漠河
2 第2站 6月19-20日 山東薛城
3 第3站 10月初 雲南東川
4 第4站 11月初 浙江龍游
5 第5站 12月初 廣東佛岡
6 備選 待定 北京
7 備選 9月初 貴州
8 備選 待定 福建邵武
9 全國汽車越野系列賽(CCR) 共6站 第1站 5月1日 雲南東川
10 第2站 5月初 內蒙古庫布其(U2)
11 第3站 5月20日 新疆環塔
12 第4站 6月底 寧夏銀川
13 第5站 8月15日 內蒙古巴丹吉林
14 第6站 10月 新疆羅布泊
15 全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COC) 共12站 第1站 4月11日 雲南景谷
16 第2站 4月23日-25日 福建晉江
17 第3站 5月上旬 山東薛城
18 第4站 5月下旬 山東淄博
19 第5站 6月上旬 吉林長白山
20 第6站 6月下旬 遼寧鐵嶺
21 第7站 7月上旬 北京懷柔
22 第8站 7月23日-25日 內蒙古鄂爾多斯
23 第9站 8月初 河北張家口
24 第10站 10月初 浙江武義
25 第11站 10月中 廣東陽山
26 總決賽 12月初 福建廈門
27 全國汽車短道拉力錦標賽(CSR) 共10站 第1站 10月9日 廣東陽山
28 第2站 10月 廣西荔浦
29 第3站 待定 江蘇蘇州
30 第4站 待定 安徽肥西
31 第5站 待定 待定
32 第6站 待定 待定
33 第7站 待定 待定
34 第8站 待定 待定
35 第9站 待定 待定
36 第10站 待定 待定
37 全國汽車房車錦標賽(CTCC) 共8站 第1站 4月11日 STC天馬
38 第2站 5月2日 SHIC上海
39 第3站 5月23日 ZIC珠海
40 第4站 6月27日 CIC成都
41 第5站 8月22日 CIC成都
42 第6站 9月12日 BIC北京
43 第7站 10月24日 SHIC上海
44 第8站 12月5日 GIC肇慶
45 備選 8月29日 NIC鄂爾多斯
46 全國卡丁車錦標賽 共6站 第1站 3月 深圳
47 第2站 5月 上海
48 第3站 6月 山東 維妨
49 第4站 9月 北京
50 第5站 10月 貴州
51 第6站 11月 三水
52 全國飄移系列賽 共9站 第1站 4月4日 上海天馬山賽車場
53 第2站 4月27日 天津民園體育場
54 第3站 5月8日 惠州
55 第4站 7月18日 廣州
56 第5站 8月15日 武漢
57 第6站 9月19日 廈門
58 第7站 10月24日 肇慶
59 第8站 11月21日 上海
60 第9站 12月5日 深圳
61 全國汽車越野俱樂部聯賽 共3站 第1站 待定 內蒙古烏海
62 第2站 待定 山東萊蕪
63 第3站 待定 廣西防城港
64 中國汽車技巧職業聯賽(AMA) 共5站 第1站 5月 待定
65 第2站 6月 待定
66 第3站 7月 待定
67 第4站 8月 待定
68 第5站 9月 待定
69 世界車王爭霸賽(ROC) - - 10月5日-6日 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70 中國車王爭霸賽 - - 待定 浙江杭州
71 中國蕪湖新能源汽車集結賽 - - 待定 安徽蕪湖
72 海南島汽車集結賽 - - 待定 海南
73 東盟9+1 - - 9月-10月 東盟十國
74 全國摩托車公路錦標賽 共6站 第1站 4月24日-25日 廣東三水
75 第2站 6月18日-20日 澳門
76 第3站 7月24日-25日 貴州貴陽
77 第4站 8月14日-15日 山東
78 第5站 9月4日-5日 四川成都
79 第6站 10月16日-17日或30日-31日 廣東江門
80 全國摩托車越野錦標賽 共7站 第1站 5月7日-9日 北京海淀
81 第2站 6月11日-13日 內蒙鄂爾多斯
82 第3站 7月30日-8月1日 內蒙阿拉善左旗
83 第4站(國際邀請賽) 9月24日-26日 陝西西鄉
84 第5站 9月2下旬 山東薛城
85 第6站 10月22日-24日 廣東連州
86 第7站(國際邀請賽) 11月5日-7日 浙江武義
87 備選站 9月 福建邵武
88 備選站 11月 福建廈門
89 備選站 待定 山東日照
90 中國超級摩托車錦標賽(CSBK) 共5站 第1站 4月24日-25日 珠海國際賽車場
91 第2站 7月17日-18日 成都金港賽車場
92 第3站 8月21日-22日 上海天馬賽車場
93 第4站 10月16日-17日 廣東國際賽車場
94 第5站 12月11日--12日 珠海國際賽車場
95 亞洲杯公路摩托車賽 - 中國站 待定 待定
96 亞洲公路摩托車錦標賽 - 中國站 12月11日-12日 廣東珠海
97 亞洲公路摩托車錦標賽 - 中國站 10月 廣東珠海
98 全國摩托車越野大獎賽 - 選拔賽及總決賽 4月---10月 待定
99 全國摩托車越野挑戰賽 - 3天 待定 待定
100 環塔克拉瑪干摩托車越野拉力賽 - 10天 5月23日-6月3日 新疆
Ⅵ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的歷史沿革
2010年
柳弘之出任第8代社長;
發表以結構改革和成長戰略為支柱的中期經營計劃;
電動踏板車「EC-03」上市;
退出生命科學事業;
3年連續獲得世界摩托車大獎賽MotoGP組廠商、車隊、車手的3冠王;
船用發動機事業50周年。
2009年
戶上常司出任第7任社長;
隨著預期業績的修正,發布針對「2010聯結營業利潤黒字化」「2012年聯結營業利潤率5%」的目標的工作措施;
本公司與雅馬哈船舶株式會社合並;
機動腳踏兩用型摩托車的自動無級變速機構 「Y.C.A.T」投入實用;
連續2年實現世界摩托車錦標賽MotoGP組廠商、車隊、車手「3冠王」。
2005年
開始在印度尼西亞開展植樹活動-雅馬哈株式會社與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共同開展的活動。
成立負責向中國·上海市進出口及國內銷售的新公司。
在印度成立二輪車銷售公司。
在俄羅斯成立銷售公司。
舉辦了由來自世界17個國家的20名雅馬哈維修服務人員參加的雅馬哈二輪車維修技能比拼世界大賽「YAMAHA World Technician GP 2005」。
發布2006年將亮相「巴黎車展」的海外版雅馬哈新車型及其技術理念「GENIC」。
發布採用最新技術研發的東盟版戰略車型「T135」。
發布性能不斷成熟的雅馬哈燃料電池二輪車「FC-me」。
全新推進以蝦青素為核心的雅馬哈發動機·生物工程事業
雅馬哈發動機(株)成立50周年紀念典禮
發布雅馬哈電動通勤車「EC-02」(輕型摩托車的一種)。
發行雅馬哈發動機組的「CSR報告2005」。
通過股份交換使創輝株式會社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發表建設新零部件供給中心的聲明。
2000年
擬為「2001年福岡第9屆世界游泳錦標賽」水球賽增造一個玻璃鋼游泳池;
雅馬哈發布2000年環境報告;
雅馬哈四沖程船外機「F225A」榮獲美國「革新獎」;
雅馬哈全地形四輪越野摩托車總產量突破二百萬台;
世界最強勁馬力四沖程船外機——雅馬哈「F225A」開發成功;
雅馬哈500cc「TMAX」運動型通勤摩托車投放歐洲市場;
雅馬哈船外機產量突破六百萬台;
四沖程F4船外機在歐洲投產;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增大其在印度摩托車合資生產企業的股份並將於2000年6月1日起全面接管該企業;
賽阿姆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收購新建泰國摩托車合資企業的多數股權;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與洋馬柴油機株式會社簽署船艇產品互供協議;
豐田公司與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加強彼此間的貿易關系;
學校用游泳池總發貨量達4000個;
發布雅馬哈「24 Siesta」家庭用遊艇,該產品具有同類產品無以媲美的豪華適居配置;
雅馬哈「JW-II」輪椅電動輔助裝置榮獲第七屆「Mellow Grand Prix」一等獎;
完成了GHP(燃氣熱泵空調器)事業部的清算與退股、CV及ATV事業部的強化以及電氣零部件子公司的合並整合工作。
1999年
雅馬哈開始在越南生產摩托車;
雅馬哈9個生產廠全部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推出擁有360度視角、可快速捕捉所需圖像的「水下監控系統」;
推出雅馬哈「PAS Royal Raku-matic」電動自行車,該產品配備自動變速系統,騎乘更加平穩;
推出雅馬哈「F115」小型四沖程船外機,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外形最緊湊、重量最輕,並具有性能卓越和環保兩大優點;
以環保與激情相統一為主題的「2010年環保行動計劃——雅馬哈生態基地」落成;
雅馬哈推出世界首個配備HPDI系統的「Z200N」二沖程船外機,具有運行清潔經濟、性能卓越的特點;
推出雅馬哈新型踏板車「皇家公主」,該產品為最暢銷250cc踏板車的全面改型產品,設計新穎,性能卓越,品質超群;
雅馬哈游泳池被「2001年福岡世界游泳錦標賽」選用,成為世界上首個被國際錦標賽選用的比賽用玻璃鋼游泳池;
成功開發出帶PAS裝置的比賽用電動混合助力自行車「Keirin PAS」;
推出「JW-II C」輪椅電動輔助裝置,成為癱瘓殘障人士單臂推動輪椅前行的首選產品;
產業用機器人產量達到50,000台;
推出「UF-21 Cuddy」新型船舶,採用令人賞心悅目的船體設計,配備多種捕魚功能;
開始以OEM方式為三家歐洲公司供應輪椅電動輔助裝置;
推出配備有史以來產量最大的1.6升OHV V型雙缸發動機的全新雅馬哈XV1600「公路之星」運動摩托車;
推出雅馬哈運動型「Jogstar1100」 「Jogstar1100」、與雅馬哈在日本國內連續三年(1996-1998)最暢銷的400cc型「Jogstar1100」採用同一設計、並投入了最新技術的1100cc型的新產品。
1998年
同步推出5款配備電子燃油噴射裝置的全新雅馬哈二沖程船外機。
推出「MJ-800TZ(逐浪者WB800)」汽艇。
推出「F100A」四沖程船外機。
推出「F80A」四沖程船外機。
雅馬哈「YZF-R1」超級摩托車贏得美國「年度十佳摩托車」稱號。
推出「FC-26」巡航摩托車。
雅馬哈摩托車摘取「日本年度摩托車比賽」七項大獎中的四項桂冠。
雅馬哈發動機(台灣)株式會社(YMT)獲得ISO14001質量體系認證。
為飛利浦生產的貼片機總產量達到2000台。
成功開發新型「JW-III」輪椅電動輔助裝置。
推出「New PAS MH Super」電動混合助力自行車。
中野真矢榮獲全日本公路賽250cc級別的桂冠。
推出「Grand AXIS」踏板車。
雅馬哈宣布對日本本土船艇業務進行重組。
推出「捕魚伴侶23 Cuddy」捕魚船。
Doug Henry駕駛YZ400F在AMA全國摩托車越野賽中奪冠。
推出「YZF-R6」超級運動摩托車。
推出「Vino Sports」踏板車。
雅馬哈通訊中心落成。
Simon Crafar贏得其運動生涯中首個世界GP500冠軍。
推出「PAS LittleMore」電動混合助力自行車。
日本國內銷售公司合並。
「Exciter」噴氣快艇投入市場。
雅馬哈獲得越南政府正式批准,在越合資建設摩托車生產與銷售企業。
正式制定摩托車「自主回收行動計劃」。
雅馬哈連續第四屆囊括巴黎至達喀爾拉力賽全部九項桂冠。法國車手S. Peterhansel六次奪冠,創下單人奪冠次數最多的新紀錄。
雅馬哈發動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YMAP)在新加坡成立,成為雅馬哈亞洲業務中心。
1997年
家庭型GHP「生活伴侶」上市銷售;
雅馬哈摩托車銷售合資企業——雅馬哈發動機秘魯公司(YMDP)在秘魯共和國成立;
雅馬哈開始向海外供應PAS電動混合助力自行車電動輔助系統裝置;
機動雪橇總產量達到一百萬台;
與馬來西亞訂立共同發展摩托車合資企業的協議;
成功開發汽車懸架系統——互連緩沖器系統(REAS);
GHP空調總產量達到十萬台;
推出四檔越野摩托車「Bronco」;
推出制動型踏板車「Vino」;
活塞用鋁合金的新材料開發成功,實現了世界第一次粉末金屬燒結法制活塞的批量生產;
在台灣成立摩托車研發公司;
雅馬哈互聯網主頁開通;
在印度尼西亞成立凈水器生產與銷售公司。
1996年
推出新型PAS電動自行車;
雅馬哈推出全球首批輪椅電動輔助裝置;
雅馬哈成功開發出可改善發動機性能的新型「接合閥板(BVS)」技術技術;
雅馬哈摩托車事業部、采購事業部、AM事業部通過「ISO9002」認證;
合資企業雅馬哈發動機阿根廷株式會社成立;
雅馬哈船艇九州公司與雅馬哈志度製造株式會社合並,更名為雅馬哈船外機有限公司;
船外機總產量達到五百萬台;
合資企業艾斯庫次雅馬哈發動機公司在印度成立;
贏得第七屆巴黎至達喀爾拉力賽冠軍;
合資公司賽阿姆雅馬哈發動機公司在泰國成立。
1990年
雅馬哈「Jog」系列踏板車總產量達到一百五十萬台;
贏得世界公路賽車錦標賽500cc與250cc級別的個人與製造商冠軍;
日本首批配備ABS系統的摩托車FJ1200A上市銷售;
頭盔總產量達到一百萬只;
1992年美洲杯挑戰賽比賽用艇「日本號」建成;
參與北海道小樽市政系船池的規劃與管理;
雅馬哈發動機葡萄牙公司成立。
1989年
雅馬哈士別測試中心開業;
R-50實用型無人駕駛直升飛機上市銷售;
7家工廠榮獲日本設備維護研究院頒發的「1989年PM優秀事業部門獎」;
雅馬哈琵琶湖遊艇基地開業;
首次打進F1世界錦標賽。
1986年
雅馬哈第一輛水上摩托艇上市銷售;
雅馬哈發動機台灣有限公司成立;
雅馬哈發動機美國製造公司在美國亞特蘭大成立;
法國摩托車製造商MBK工業公司並入雅馬哈集團;
搭載OX66發動機的雅馬哈賽車在全日本F2錦標賽中首戰告捷。
1980年
雅馬哈工程技術株式會社(現Y.E.C株式會社)成立;
臻葉拉深製作所株式會社(現創輝株式會社)並入雅馬哈集團;
雅馬哈發動機公司新辦公大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賽普雷斯市落成。
1973年
首度獲得世界越野錦標賽中250cc級別製造商冠軍;
首次贏得全日本障礙越野摩托車錦標賽冠軍;
雅馬哈首批發電機ET-1250上市銷售;
雅馬哈首批卡丁車RC-100上市銷售;
蒲郡港開發株式會社(現雅馬哈蒲郡製造株式會社)正式投產;
雅馬哈大船渡製造株式會社正式投產;
雅馬哈發動機加拿大公司成立;
摩托車指定培訓所「磐田雅馬哈駕駛技術中心」(現雅馬哈駕駛技術中心)開業。
1970年
雅馬哈發動機巴西公司成立;
全新的摩托車組裝流水線在磐田工廠全面投入使用;
天草工廠落成(曾更名為雅馬哈船艇九州公司, 現為雅馬哈船艇製造株式會社);
雅馬哈首款四沖程發動機摩托車XS-1上市銷售。
1969年
MT100多功能發動機上市銷售;
三信工業株式會社加盟雅馬哈集團;
雅馬哈在袋井建成試車跑道。
1968年
首家海外子公司——雅馬哈發動機歐洲公司(荷蘭)成立;
雅馬哈首款機動雪橇SL350上市銷售;
玻璃鋼多用途船上市銷售。
1964年
首度獲得世界盃公路賽車錦標賽250cc級別製造商冠軍;
二沖程發動機用分離給油潤滑系統——「Autolube」開發成功。
1963年
全日本雅馬哈會(特約經銷商)啟動;
召開首次海外銷售機構會議;
Pearl雅馬哈(印度)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輕便摩托車;
首次奪得WGP世界公路摩托車錦標賽(比利時錦標賽)250cc組冠軍;
PD56型摩托車在美國戴通納錦標賽上奪冠並刷新了紀錄。
1962年
奪取首屆全日公路賽車錦標賽250cc和350cc級別的桂冠。
1961年
首批搭載回轉圓盤閥發動機的125cc YA-5型摩托車投產。
1960年
玻璃鋼摩托艇及船外機投產並上市銷售。
昌和製作所株式會社(現創輝株式會社)並入雅馬哈集團。
1959年
首家海外生產基地——墨西哥雅馬哈正式成立。雅馬哈技術研究院建成天龍測試賽道。
1958年
首次參加美國Catalina摩托車錦標賽並獲得第六名(這是雅馬哈首次參加國際車賽);
1957年
在第二屆淺間登山賽中,同時奪得125cc和250cc兩個組的冠軍(自第二屆開始更名)。
1956年
在第四屆富士坡道賽上,同時奪得125cc和250cc兩個組的冠軍;
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浜松研究院正式成立。
1955年
脫離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雅馬哈發動機株式會社成立;
日本樂器製造株式會社(現雅馬哈株式會社)浜北工廠成立並開始生產雅馬哈第一代125ccYA-1型摩托車;
YA-1型摩托車包攬了第三屆富士坡賽道前幾名;
YA-1型摩托車包攬了第一屆淺間高原賽前四名。
Ⅶ 關於越野摩托車說說
在中國,對摩托車越野的認識也在逐年提高,愛好者的數量在急劇地增加。
為了提高摩托車的越野水平,很好的理解摩托車越野賽競技,並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了解摩托車越野賽的定義
摩托車越野是車手在跑道上有起伏、上下坡、各種彎道及各種土坎等障礙組成的封閉路線上進行的摩托車競賽。
二、 摩托車越野賽的歷史
一九二四年三月在英國舉行的南部斯托克波特摩托車競賽被稱為真正的摩托車越野賽的開始。在天然地帶進行的這一競技,不久就擴展到歐洲各地,由於是用摩托車越過原野的比賽,所以被稱為"摩托車越野賽"。
在中國,從事摩托車運動比賽是在一九五二年,當時是部隊與外國友軍之間進行的小規模的比賽,正式比賽是在一九五九年中國第一屆全國運動會。
對於摩托車越野賽運動員來說,世界上最高的大顯身手的場所是世界錦標賽,即摩托車越野大獎賽。一年之內需要轉戰歐洲各國和美國、加拿大等國,進行12場比賽(24輪),根據這12場比賽的得分,決定這一年的成績,以確定名符其實的世界冠軍。
三、 近年來摩托車越野賽傾向
最近的摩托車越野,隨之市場競爭,競賽摩托車向高性能化、高速度化進展的同時,加速了比賽水平的提高,有比賽激烈的傾向。為贏得比賽的勝利,不僅要有高超的駕駛技巧,還要有操縱高性能摩托車所需的體力和毅力。
Ⅷ 摩托車運動的起源和發展
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了比較各自製造的摩托車的性能質量,曾舉行過一些非正式的國際摩托車比賽,從而逐步形成了運動競賽項目。1904年在巴黎郊區舉行了一次國際比賽,競賽路線為周長54公里的環行路,行駛 5周,共270公里。參加這次比賽的5個國家發起成立「國際摩托車運動俱樂部聯合會」。1907年,這個聯合會解散。5年之後,經英國汽車聯盟提議,又重新恢復。總部設在倫敦。1949年改名為國際摩托車運動聯合會,1959年總部遷移到瑞士日內瓦。1979年10月,在瑞士蒙特勒國際摩聯75周年代表大會上,中國被接納為會員國。
摩托車競賽既是運動員駕駛技術的比賽,又是各種新型摩托車的較量。摩托車產品質量是通過競賽不斷改進的。而優質賽車又促進人們駕駛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最初的摩托車競賽活動以檢驗和比較摩托車的性能質量為主要目的。在競賽實踐中,由於駕駛技術對發揮車輛的優良性能作用很大,人們開始重視摩托車手的技術訓練,逐步形成了摩托車競技所特有的專門技術。為適應這種技術和運動競賽日益發展的需要,生產了各種新型的競賽摩托車。國際上舉行的各種大型摩托車比賽,項目繁多,比賽內容驚險、緊張、激烈。重大比賽的觀眾,有時多達幾十萬人。歐美許多國家的摩托車運動很普及,有的國家每年舉行幾百次國內、國際比賽。
世界上摩托車運動水平高的國家,大多也是摩托車製造工業發達的國家。從國際摩聯創始至今,世界摩托車錦標賽的地點一直在歐洲,技術優勢也在歐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許多國家如英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國家擁有發達的摩托車製造工業。義大利全國約有60多個工廠生產摩托車,國內共有各種類型的摩托車700萬輛,全國人口的10%喜愛摩托車運動,每年組織國內、國際比賽 700餘次,運動員技術水平很高,多次獲世界冠軍和歐洲冠軍。總的來看,亞洲水平不如歐洲。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摩托車製造工業高速發展,年產摩托車數百萬輛,為開展摩托車運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使日本的摩托車運動有很大發展。他們每年集中上萬名摩托車手進行活動,舉辦各種國內比賽達 200多次。日本摩托車運動水平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1979年日本運動員獲 125車型越野世界冠軍。
摩托車運動在中國作為一個體育項目是從1952年開始的。最初在北京市和幾個大城市開展活動。1956年,各大城市相繼建立了摩托車運動俱樂部。
中國開展摩托車運動的主要形式是開辦摩托車訓練班。按照國家體委頒發的普及訓練大綱向自願參加訓練的愛好者進行訓練。普及訓練分普通摩托車手和特等摩托車手。普通摩托車手普及面廣,訓練時間短,主要使參加者了解有關內燃機基礎知識,學會一般駕駛技術;特等摩托車手是在普通摩托車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摩托車的駕駛技術,學會摩托車保養和維修技能,在普及訓練的基礎上,組織各種競賽活動。第 1次全國性的摩托車比賽是1958年在北京舉行的。1959年、1965年在第1、第2屆全國運動會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都派隊參加了比賽,水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