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61皮卡德
1. 皮卡德父子的深海潛水器創造了什麼記錄
1933年,瑞士著名的氣象專家奧古斯特?皮卡德,認為有必要在深潛器上加一個壓力艙,以避免在水深2000米以下受到難以禁受的水壓。他設計出一種獨特的「水下氣球」潛水器,分為鋼制的潛水球和像船一樣的浮筒。浮筒內充滿比海水比重小得多的輕汽油,為潛水器提供浮力;同時又在潛水球內放進鐵砂等壓艙物,以助它下沉。潛水器完全拋掉系纜繩,在海洋里自由沉浮和航行。
1953年9月,皮卡德父子駕駛著新設計出的改進型深海潛水器「的里雅斯特」號潛入3150米深的海中,又一次創下了人類深海潛水的新紀錄。1958年「的里雅斯特」號以高價轉賣給美國海軍。在皮卡德父子的直接領導下,美國海軍從德國購置了一種耐壓強度更高的克虜伯球,建造新型的「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
1958年,新的「的里雅斯特」號首次試潛就潛到5600米的深度;第二年又潛深到7315米。1960年,美國利用新研製的潛水器首次潛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海溝——馬利亞納海溝,最大潛水深度達到10916米。
2. 陽光動力2號太陽能飛機的發展歷史
1999年,出生於探險世家的皮卡德,發起了環球飛行計劃,他的祖父奧古斯特·皮卡德(Auguste Piccard)早在80年前便和助理搭乘自己製造的熱氣球到達1.6萬米高空的大氣平流層,創下世界最高的記錄,而他的父親雅克·皮卡德(Jacques Piccard)則是第一批潛入海底最深處——太平洋西北部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潛水者之一。皮卡德說,祖輩父輩上天入海,創下了他難以超越的記錄,好在沿著地球表面移動也可以是一種探險。
1999年,皮卡德用不到20天的時間乘坐熱氣球環游世界,刷新了歷史記錄。然而,這次冒險卻在皮卡德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憂慮:燃料終究是要用完的,自那開始,他就為自己定下了一個新的目標:要來一次不消耗化石燃料的環球旅行。
坐在熱氣球的皮卡德眺望著上空,幻想著將取之不盡的太陽能用於飛行:白天積累能量,夜間再把白天儲存的能量慢慢釋放出來,飛機就可以晝夜不停地飛行了。
環球旅行結束後,皮卡德便開始著手尋找團隊來製造他夢想中的這架太陽能飛機。幾經周折,他找到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並認識了曾在瑞士空軍服役的前飛行員波許博格。波許博格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多項航空記錄的保持者,同時也是力學和熱力學工程師、麥肯錫咨詢師、投資人和企業家。
2003年,皮卡德和波許博格共同啟動了陽光動力項目,這架天方夜譚般的太陽能飛機終於進入了可行性研究階段。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是重重困難。為了能安裝足夠多的太陽能板,這架飛機需要龐大的機翼;為了降低能量消耗,它又需要非常非常輕。為了製造這樣一架飛機,他們找到了一家又一家的飛機、滑翔機製造商,得到的都是同一個答案:不可能造出來。
不過他們還是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皮卡德游說了政府機構和多家公司出資支持,波許博格招募了90多名各領域的頂尖專家,建立起自己的工程師團隊;在團隊之外,他們還獲得了80家公司在技術上和財務上的支持。
2014年,在陽光動力核心技術團隊的努力和80家技術合作夥伴、100多名外部專家的支持下,歷時13年,耗資1.6億瑞士法郎(約1.6億美元),原型測試機「陽光動力號」和正式的產品「陽光動力2號」先後建成了。 2014年4月9日
正式亮相的「太陽驅動」2號是「太陽驅動」號的升級版,它超越「太陽驅動」號成為全球體積最大的太陽能飛機。它的翼展達72米,堪比波音747-800型客機,重2.3噸,最大飛行高度可達8500米,最高時速為140公里。
2014年6月2日
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2號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訥成功首飛。飛行持續1小時45分鍾,最高飛行高度為2400米,在飛行過程中飛機各項技術指標正常。
2015年2月26日
當地時間2015年2月26日,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上空飛行,為3月開始的環球飛行做准備。
2015年3月
兩名瑞士探險家將駕駛「太陽驅動」2號從海灣地區出發,開啟環球飛行之旅。共有兩名飛行員,途中輪流單獨駕駛飛機。
貝特朗·皮卡爾是一名醫生,精神病學家,探險家和氣球駕駛員。他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熱氣球環球之旅。是陽光動力的發起人和主席。
安德烈·波許博格
陽光動力的CEO,共同創立者及飛行員以工程師身份畢業於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持有MIT斯隆學院的經營管理學碩士學位。專攻創業公司的企業家,曾接受瑞士空軍的飛行員訓練,持有8項太陽能飛機方面的國際航空協會(FAI)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