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款軍用越野車
1. 最初接觸的幾款軍用越野車
我親歷美吉普,是入伍後的1977年,在北後汽校學習完汽車修理的基礎理論,開始實習給我們區隊安排的小車科目就是一輛福特1952生產的威力斯換代產品。給我們帶課的一位年近五十的在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俘虜的國民黨兵,因為他有技術一直留任,因為有歷史問題又不能被提拔,所以,一直是最高級別的義務兵。說真的他的技術確實一流,但是脾氣和秉性也實在難容。當時我們剛完成一輛國產解放10B卡車的大修任務,剛接觸小型汽車,就被該車產品的小巧和安裝便利性所吸引,為美國三十年前的技術水平而乍舌。汽校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部隊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該車型。在每次竣工時,我們有意將安裝軟蓬的工藝擱置在試車後,就是要體驗敞棚迎風的快感,當一把電影中的英雄。說到嘎斯69,那是我的初戀情人。由於本人不太笨,所以在同年兵里第一批放單,我的裝備就是一輛1963年產的嘎斯69。從年齡上她小我兩歲,那年頭不興早戀,但是在內心深處她就是替代品。在部隊紀律的嚴格約束下,俺幾乎每天為她梳妝清洗。怕她累著,每天第一次啟動絕對不能使用電打火,得用我單薄的身體去反復搖車。就是車輛技術狀態調整得好,也絕不能一次就搖著車,而必須按照章程空搖5圈後,再打開點火開關。剛開始,我還羨慕加嫉妒那些開新車(國產212)的老兵,幾次長途任務下來,從付出的體力看我開嘎斯69要比開國產212的老兵輕松的多。無論是轉向、油門、制動還是轉向控制。論勞動強度,嘎斯69絕對占上風,但是論動力和速度我樂觀不起來。
2. 有一款又寬有扁的軍用越野車叫什麼有圖最好特別寬
是這個不?美國軍用悍馬
3. 解放軍六十年代軍車主要是什麼車型吉普,軍用卡車都可以
北京吉普212
六十年代初,中蘇關系走向破裂,蘇聯方面停止了對中國提供嘎斯汽車,為了保證軍隊和國家建設的正常運轉,國家決定自行研製一款軍用越野車取代嘎斯69。1961年1月,總參、國防科委、一機部將研製軍事指揮用輕型越野車的任務下達給北京汽車製造廠,6月北汽試制出BJ210C樣車。在試制期間,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多次為BJ212提出改進意見。BJ212與1966年正式定型生產。
4. 老款軍用吉普
樓上說的是2020s,比212要時尚一些。
「老款」的說法,說明你對吉普文化還沒入門,老式軍用越野車,有美國的威利斯吉普,前蘇的嘎斯,二戰期間的德國寶馬也很搶手。
北京212還沒拿到吉普品牌,合資切諾基之後,北汽才能使用吉普商標,後來212系列陸續出了212a,2020S(寬胎鋁輪轂)2020A,戰旗等。
後來212的車型全國遍地開花,中原大地號稱「中國三汽」,新的也就是兩萬多。
改車要專業人士,否則有生命危險。
5. 國產軍用越野車
應為俄羅斯的有配套的裝備。而且是根據地形來使用的。
就像直升機,中國自己能造,但沒有高原直升機,所以四川就在的直升機,除了美軍的,就是俄羅斯的。
6. 中國的軍用越野車是什麼牌子的
東風猛士是一個系列化、多用途、全新三代高技術的基型戰術平台
由來
東風1.5噸級高機動性軍用越野汽車為輕型4X4,總質量5噸,裝載質量1.75噸,牽引質量2噸的軍用越野汽車,是一個系列化、多用途、全新三代高技術的基型戰術平台,它的官方名字為「猛士」。
美軍對高機動性有明確的定義,要求非常規的動力性、越野通過性,最突出的是壞路、無路面的平順性而得到的快速。Humvee是美軍唯一稱為高機動性的第三代,被國際評為當代最優秀的軍車。從2002年開始奧、俄、日、法、意這些軍事工業強國也先後推出同類產品。
為提高我軍裝備技術水平,打贏現代化戰爭,2002年部隊決定研製這種最先進的車型,2003年初東風爭得這一研製任務。
相對於目標樣車Humvee,東風猛士在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7. 中國軍用越野車都是什麼型號的
中國共有四種類似悍馬的軍用越野車,分別是:東風鐵甲、沈飛獵鷹、北汽勇士、獵豹飛騰。
此前,我軍團級以上幹部,作戰訓練用湖南長豐獵豹(中國版的三菱帕傑羅);團以下指戰員用北京吉普212型,其中,東風鐵甲、沈飛獵鷹完全按照美國悍馬仿製。
8. 中國六七十年代進口的軍用汽車
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於1961年6月批准成立的軍用輪式車輛專業組統一制定了軍用汽車發展規劃,組織研製、試驗、定型,協調生產。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擬定出《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經中央軍委賀龍、聶榮臻、羅瑞卿等領導同志審批,於1963年5月1日頒發實施。方案確定研製生產0.5噸、1噸、2.5噸、3.5 噸、5噸和7噸級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以這6種車型為基礎,可發展20多種變型車,改裝成若干種專用車,基本達到軍用車輛裝備系列化、通用化和標准化要求。
1963年開始,一機部按照軍用車輛系列化方案,分別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和南京汽車製造廠組織1 噸、2.5噸和3.5噸級越野汽車的生產。1964年確定了在三線新建以生產越野車為主的第二汽車製造廠、四川(重慶紅岩)和陝西汽車製造廠,生產0.5 噸、5噸和7噸級的越野汽車。60年代後期,由北汽製造的BJ212輕型越野車和南汽的NJ230先後投產;洛陽拖拉機廠研製的5噸級東方紅665重型牽引車也開始裝備部隊。1974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建成EQ240汽車生產線,開始生產3.5 噸級EQ245越野汽車。到1980年,國產第一代軍用輪式車輛的6種基本車型(0.5噸級4-4型BJ212、1噸級4-4型NJ230、2.5噸級6-6型CA30、3.5噸級6-6型EQ245、5 噸級6-6型SX250、7噸級6-6型JN252和CQ261)全部實現了批量投產的預期目標。與此同時,70年代初期研製的6-6型 延安SX250、黃河JN252、紅岩CQ261越野汽車與東方紅DFH665一起構成了我國軍用重型越野汽車的第一代裝備,扭轉了重型武器牽引車不相匹配,小車拉大炮的狀況,滿足了部隊的部分急需,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並對我國整個汽車工業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你說的這些無史可查,六十年代中法剛建交就算那時有進口也是少數,沒有批量裝備部隊而且武器進出口屬於國家機密沒超五十年是不會解凍的,那時法國能給我們的也只能是二戰後期的裝備,我查了二戰法國軍車沒有在我軍車中找到它的雛形
9. 80年代中期軍用重型越野車的生產廠家有哪些
20世紀80年代中期,軍用重型越野車的主要生產廠家濟南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四川汽車製造廠等已成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的重要成員,共同參與了奧地利斯太爾91系列車型的國產化工作,分別生產斯太爾系列中的不同車型。
陝西汽車製造廠在消化吸收斯太爾系列車技術的基礎上,研製生產了第二代陝汽(6×6)7噸級重型越野車SX2190。
該車在1996年北京汽車博覽會上正式亮相,目前已裝備部隊,作為重型火炮牽引車。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行動中,SX2190和SX2150新老兩代「陝汽」一起出現在人民解放軍抗洪部隊的行列中。
SX2190大量採用了斯太爾的技術。它所使用的WD615·77廢汽渦輪增壓水冷柴油發動機,屬斯太爾WD615系列,在我國軍用汽車首次採用;與之匹配的RT11609變速器,是斯太爾91式系列車型所使用的、引進美國福特技術的產品,有9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並配有機械式副變速箱和液壓助力轉向裝置。
這些先進技術的採用,顯著地改善了驅動系統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性,提高了車輛的越野能力;車輛的運載能力和牽引力也有了顯著提高。車輛採用了經改進的斯太爾駕駛樓,使駕駛員的視野更加開闊、乖座條件更加舒適。
10. 解放軍現有幾款軍用越野車
最老的2020 ,213 (北京吉普)長豐獵豹系列的作戰勤務車(型號很多),現在的猛士多功能作戰勤務車(變形太多)還有部分,豐田和三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