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長距離越野跑訓練

長距離越野跑訓練

發布時間: 2021-05-14 02:45:38

⑴ 誰知道定向越野怎麼練習

體能
需氧訓練(Aerobic training)
一般的需氧訓練可以透過不同的運動進行。除了定向以外,只要令到心臟加速跳動的游泳、踏單車、健康舞,都可以訓練中心能力。這樣可以減少對跑步、定向常用肌肉的壓力,從而降低受傷的機會,提高訓練量。
周邊能力的需氧訓練最好就在野外進行,越是崎嶇不平越好;若在公園訓練,那就跑小路旁邊的草地、泥地,務求令雙腳好像在樹林中跑一樣。在野外跑得越多,越野跑技巧就越好。記不記得先前提到肌肉運作機制,提高越野跑技巧後,身體就知道使用那一條肌肉,減少對抗肌工作,消耗能量減少;那步伐就會更加輕松,好似在野外浮游,而不是掙扎。這同時讓你更專注讀圖,減少受傷機會。
持續訓練
耳熟能詳的長距慢跑(LSD)。目的就是令身體習慣長時間運動(超過九十分鍾,青少年可縮短時間),同時作為日後的訓練基礎。強度為低至中,可以邊跑邊說話就很適合(Talking test)。這種訓練可以結合幾種運動,不單止可以鍛煉心肺能力,而腿又不會太疲勞;訓練最好在平緩的地方進行,避免爬山時造成乳酸積聚。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同時可以鍛煉周邊能力。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主要集中在基礎訓練時期。
強度:輕松——10~13 ,中等——12~15
持續快速訓練
快速的意思是接近比賽速度,訓練時間為30-60分鍾。雖說是接近比賽速度,但應該是可以收放自如;若在野外進行,就必須有浮游的感覺。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強度:15~17
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主要集中在訓練/比賽期間,減少長距離慢跑次數,多進行快速練習。
長距間斷訓練
這個速度更快,訓練的好處就讓你長時間劇烈地跑動,而不會有太多乳酸積聚。劇烈的 意思就是每跑完一段,你都會感到乳酸出現,而每段之間的休息一定要足以帶走乳酸。訓練通常跑2~10分鍾,休息就是一半跑的時間,休息最好是動態慢跑,幫助身體帶走乳酸。慣常的做法有4-2分鍾(跑4分鍾,休息2分鍾),三至六次。記住,間斷訓練盡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開始不要跑太快。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主要集中在基礎訓練時期。
強度:15~17
短距間斷訓練
訓練時間、距離縮短,慣常的有90-30秒、70-20秒、45-15秒、15-15秒。記住,間斷訓練盡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開始不要沖得太快。每次訓練時間是二十至四十分鍾,如果是15-15的話,就可能是十至十五分鍾(不過當然要加上熱身和整理運動)。由於15-15跑的時間太短,不足以令脈搏升得很高,所以休息時間會縮短,以提升訓練效果。若在野外進行,就能訓練定向所需的紅肌和白肌,不過要避免受傷。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主要集中在比賽訓練時期。
強度:15~17
加速跑(Fartlek)
一種郊野的間斷訓練,瑞典語「Fartlek」的意思是加速的意思,所以訓練是十分有趣的:-)。訓練最好在跟定向比賽接近的地形進行,沒有指定的路線,最重要是跑的地形多變,上下山、沿高度、軟地、碎石地...跑不同的速度。跑速應是比賽速度,不過有時要加速,有時就要減速,避免過多乳酸積聚。要訓練定向跑技巧,就只能在跟比賽地形相似的地方進行,時間是二十至六十分鍾,最好能加插技術訓練。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越野跑技巧,同時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一旦練好越野跑技巧,那可保持較長時間。在基礎訓練時期,加速跑可以像長距間斷訓練;而在比賽期間,則可提升強度,縮短時間,但加快速度。這是最具效益的方法。
強度:10~17
缺氧訓練
雖然上述的訓練會帶給你酸痛,但都是需氧訓練。而缺氧訓練就是鍛煉肌肉在高乳酸水平下運動,提升身體帶走肌肉乳酸的能力。你無需為缺氧訓練的強度傷腦筋,全都是最高。
缺氧訓練全都針對每種運動而制定,而且只是參與訓練的肌肉收惠。定向運動員就只能在野外訓練,利用山坡、沼澤等自然阻力去訓練。缺氧訓練所得的體能是很快流失,就像太陽底下的雪糕,若一個月沒有訓練,基本上就重回起點。訓練最好在重要比賽前一至兩個月進行,但緊記這是十分劇烈的訓練,身體需要較長時間復原,所以不要在臨近比賽時進行。由於十分劇烈,訓練中受傷機會提高,一定要非常小心,熱身、整理運動就不可或缺。雖然訓練劇烈,但卻是令身體進入體能顛峰的好方法。
沖山(Hill sprints)
這是最容易做的缺氧訓練,以最高速度沖上山坡,大約30~90秒。沖到山坡近頂時,雙腿應該乏力和酸痛。在下次沖刺之前,你需要較長休息時間,可能三至四分鍾,令肌肉中大部分乳酸都被帶走,動態的慢跑十分有效。除了在同一個山坡進行,更可以擬定一條路線,沖上山頂然後慢跑下另一個山。每次訓練可進行一至兩組,每組三至五次。
強度:17~19
乳酸間斷訓練
將短間斷訓練調轉,30-90、20-70、15-45。跑的一段是全速,然後慢跑。在野外進行的話,就全速上山,慢跑下山。
強度:17~19
技能
4定向越野的技能--怎樣選擇比賽路線

「既果斷又細心,能夠迅速選擇最佳的行進路線」,這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勝的重要手段。當競爭對手之間實力比較接近的時候,能否掌握這個技能就成了關鍵問題。由於選擇最佳行進路線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其他定向越野技能,尤其是識圖用圖能力基礎之上的,是體能與技能在比賽中的綜合運用,因此可以這樣說:選擇路線是更高一層意義上的技能或稱「尖端」技能。
選擇路線需要考慮許多因素。有些因素已在前面章節中提及,為避免重復,這里只補充下述幾點有關的問題:
1.選擇路線的標准:
什麼是最佳行進路線?簡單地說應該是:
——省體力;
——省時間;
——最安全;
——便於發揮自己的技能或體能優勢;
2.選擇路線的基本問題:
當遇到高地、陡坡、圍欄之類的障礙時,是翻越還是繞行?
當遇到密林、沼澤、水塘之類的障礙時,是通過還是繞行?
3.不同地形對運動速度的影響(概略值):
每公里用時(分鍾) 公路 空曠地 疏林 山地或樹林
走 9 16 19 25
跑 6 8 10 14
4.因此,選擇路線要遵循下述原則:
有路不越野。應盡量選擇沿道路行進,這是因為:
--在道路上容易確定站立點,使運動員更具信心;
--地面相對光滑、平坦,有利於提高奔跑速度;
走高不走低。如果不得不越野,應盡量在高處(如山脊、山背)行進,避免在低處(如山谷、凹地)行進。這是因為:
--地勢高,展望好,便於確定站立點和保持行進方向;
--高處通風、乾燥,荊棘、雜草、蟲害及其它危險少;
--人們都習慣在高處行走。因此,象在山脊這樣的地方,常常會有放牧、砍柴的人踏出的小路,利用它,便於提高運動速度。
5.選擇路線的方法(舉例):
實際上,依靠上述一般原則決定路線的選擇是很不夠的。只有讓自己的"感覺"或"估計"變得更有科學根據,才有可能更快的提高定向越野成績。分析與解決選擇路線基本問題的方法有多種,下面僅介紹其中的一種--經驗法:
某人以自己在道路上奔跑300米需要的時間2分鍾(近似值), 作為一個標准,通過多次實踐,對自己奔跑的速度有了如下了解:
地形類別 每300米用時(分鍾) 倍率 每2分鍾的距離(米)
大路 2 1 300
雜草地 4 2 150
有灌木的樹林 6 3 100
密林或荊棘叢 8 4 75
那麼,他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假定穿過密林的距離為1(75米),沿大路跑的距離為4(300米),則兩種選擇所用的時間相等;如果他的體力好而定向本領差,那他就應該選擇沿大路跑。
對於其他選擇,可以參照同樣的方法進行。

⑵ 長跑如何訓練

中長跑的訓練應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身體素質:一般耐力——堅持長時間跑的能力;速度耐力——長時間保持高速度的能力。
發展一般耐力的方法就是採用較長距離的勻速跑、變速跑、越野跑等。發展速度耐力最好的訓練方法就是間歇跑。怎麼樣練習間歇跑呢?
間歇跑的方法很重要,特別是400米、800米的作用較好。
第一,有節奏的交替,有相對的間歇。此方法雖可使運動員身體得到一定的恢復,但不能完全恢復。
第二,訓練強度不同。有與比賽速度相同的,也有大於或小於比賽速度的。
第三,運動量大。世界優秀運動員一次訓練課中,跑同一段落可達20-40次。
間歇跑間歇訓練的休息時間短,體力不能充分恢復,而且間歇時間相同,也不允許完全恢復。例如:6×200米27秒,每個之間慢跑200米,當脈搏恢復到120-130次/分就開始下一次練習。
間歇中的主要手段是:有氧-無氧混合訓練。
間歇訓練的內容包括:A距離、B強度、C重復的次數、D間歇的時間與內容。
A距離:要短於比賽距離。如800米運動員可進行200米、300米、400米的間歇訓練,當然也有長距離的間歇跑,可達3000米。傳統方法的范圍在100-400米之間。
B強度:可根據任務(如發展一般耐力或專項耐力)而定。如:800米成績為2分的運動員,可選擇下列安排:4×200米,30秒+200米慢跑;4×200米,25秒+200米慢跑;4×200米,35秒+200米慢跑。
在傳統的間歇訓練法中,強度要逐步提高。
C重復次數:通常一次課中,間歇跑訓練的問題不宜過多地超過專項距離的長度。
D間歇的時間與內容:間歇時間取決於運動員的水平。高水平運動員的間歇時間要准確。間歇時間可以用時間或脈搏來控制。各個不同專項的不同段落間歇跑的間歇時間。

⑶ 負重20公斤,越野跑過障礙5公里以上怎麼練

中國特種部隊的魔鬼式訓練(參考):

1:早晨5: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
2:8:00訓練掛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鐵絲網來回300趟。
3:10:00上健身房:15公斤啞鈴舉150下,拉力器100下,臂力棒100下。
4:13:30抗暴曬形體訓練:平舉著ak47,槍口用繩子吊著一塊磚頭,一動不動曬2個小時。
5:16:00訓練射靶1個小時,之後練倒功《高高向後躍起1。5米,用背重重的砸向水泥地》散打,硬氣功等。
6:飯後半個小時,繼續負重20公斤跑5000米《相當於正規400米跑道的12。5圈》
7:3天一次游泳訓練:穿著厚厚的軍裝,和解放鞋一口氣游完5000米《相當於100米正規游泳道的50個來回》
8:5天一次中國式鐵人三項:負重跑步2000米,游泳2000米,騎自行車2000米。
9:7天一次25公里負重30公斤越野行軍訓練。
10:15天一次跳傘訓練:從8000米高空一躍而下。
12:30天一次野外生存訓練,帶上3天的食物在野外生存7天,行軍一千餘公里,還要背上槍支彈葯和生存用品,途中還要執行上級准備的突圍,反突圍,偵察敵情,攀登懸崖等演習任務。
13:平時訓練增加全能訓練方案。如:從手槍到筒式火箭炮,從摩托車到坦克車,陸軍中的大部份裝備都得一一掌握。

■選拔一名特種兵,體能是基礎,其要求是:一天之內要完成下列課目。
負重長跑25分鍾內跑完5公里;
做單雙杠一二練習各200個以上;
400米障礙不超過1分45秒;
投擲手榴彈數百次,每次須超過50米;
一分鍾內,俯卧撐100個或70斤杠鈴手推60下。
■如果你能做到這些,僅僅是剛跨進特種兵門坎,要想成為真正的特種兵,還有進行下面的專業訓練。
特種兵,由於執行的任務各異,在日常訓練上也有所不同,但基本科目都體現了一個「嚴酷性」。其內容包括:
(一)戰鬥技能訓練。要求每一個特種兵熟練掌握本軍和外軍的各種武器,包括各種槍械、手榴彈、槍榴彈、小口徑火炮和反坦克武器,徒手格鬥更須技藝超群。每個特種兵都能適應巷戰、夜戰,並能搜捕、脫險逃生。
(二)機動技能訓練。各種車輛的駕駛固然不在話下,熟練地排除故障和使用機動工具上的設備及武器更是基本要求。
(三)滲透技能訓練。跳傘、攀登、穿越雷區、識圖標圖及遠距離越野行軍,這方面優秀的特種兵與同職業的運動員相比,其能力當不相上下。
(四)偵察諜報技能訓練。主要有觀察潛伏、竊聽、捕俘、審俘、照相等多種獲取情報的手段,必要時還須使用密碼通信聯絡。

海軍陸戰隊隊員是在優秀的現役海軍官兵中選拔的!

希望加入中國海軍陸戰隊的隊員首先必須在陸戰隊的野外訓練基地接受「獸營」式訓練的考驗,散打、擒拿、格鬥、剌殺、硬氣功等軍事科目,是每個陸戰隊員必須掌握的。經過嚴格的訓練和選拔,合格者才能跨入海軍陸戰隊的行列。

海軍陸戰隊的新兵還必須經過各種形式的嚴格訓練,比如耐高溫、耐嚴寒、抗眩暈等。耐高溫訓練的標準是在烈日下能頂住3到4個小時的暴曬;耐嚴寒訓練是在零下30攝氏度的野外,僅靠一床棉被一件軍大衣過一夜。在泅渡訓練中,每人要游3000米到5000米,全副武裝負重20公斤要游500米。在越野訓練中,每人全副武裝負重20公斤奔走5公里不超過20分鍾。

新兵在完成第一年的體能和基礎科目訓練後,第二年開始特種專業訓練。每年在氣溫最高的時節,海軍陸戰隊都要將部隊拉到北部灣,接受長達25周的戰術基礎訓練和海上武裝洇渡訓練,陸戰隊將這一訓練計劃統稱為「海練」。在參加「海練」的最初幾周,陸戰隊員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完成30個引體向上、200個俯卧撐、200個仰卧起坐、200次馬步沖拳,在夢中還會隨時被一陣急促的緊急集合哨聲喚起。此外,陸戰隊員每天還要進行一次10公里武裝越野。

除了鍛煉超過常人的體質,更要培養堅強的意志。在海軍陸戰隊戰術訓練現場,記者看到,軍事教練將陸戰隊員趕下壕溝,然後用機槍向他們頭頂掃射,用的是具有一定殺傷力的空爆彈,隊員們必須本能地趴在地上,聽著耳邊的巨響。教練說,這是為了讓陸戰隊員切身體驗戰場上「槍林彈雨」的感覺,在未來實戰中可以泰然面對。

潛水訓練是鍛煉陸戰隊「蛙人」的特殊訓練課目。在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營地20米×40米的游泳池中,「蛙人」要根據要求潛入5米深的水下,在一根繩子上按要求的尺寸精確地繫上6個結,而後再按教練給的信號將其解開。只有順利完成這一項目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水下求生」的訓練。

水下求生訓練目的主要是使受訓人建立生存信心,培養「蛙人」在險惡環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行為自控能力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氣等。訓練時,「蛙人」被綁住手腳扔進水裡,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浮出水面呼吸氧氣。在進行攜帶氧氣瓶潛水訓練時,教練常常會拔掉「蛙人」的氧氣管,或關掉供氧旋鈕,或扯掉氧氣罩。這是訓練「蛙人」在水下換氣的技巧,「蛙人」們必須自己解決在無氧條件下的生存問題。就是這種殘酷的訓練使中國「蛙人」練就了超凡的水下求生本領。

在陸戰隊員整個服役期間,除了掌握海、陸、空、警多達上百件武器外,還要掌握跳傘、爆破、潛水、攀登、滑雪、車舟駕駛、擒拿格鬥、方位判斷、地圖識別等本領。此外,還需掌握偵察、捕俘、審俘、照相、錄像等獲取情報資料的手段,以及用密碼通信聯絡等多渠道傳遞情報的技能。

兩棲偵察隊是海軍陸戰隊的「隊中之隊」,他們擔負著潛入敵島偵察、突擊等特種任務,比起其他一般隊員來,他們的身手更加不凡。而在這個尖刀的刀鋒上,也閃耀著中國女性特有的風采——1995年6月,海軍女子陸戰隊正式成立,隸屬於兩棲偵察隊。從此,在海軍陸戰隊充滿陽剛之氣的男性世界裡,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訓練場上,女隊員同男隊員一樣跳台階,跑樓梯,練單雙杠,越野拉練;她們同樣要學會擒拿格鬥、潛伏捕俘、搶灘登陸、荒島生存。如今,她們已經贏得了「兩棲霸王花」的美譽。

⑷ 怎樣訓練1500米長跑

長跑主要靠你的能力. 當然也有一些簡單的速成方法略微提高一下跑步成績. 以下是我的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第一, 長跑是一個有節奏的運動項目, 跑步步伐的大小, 步頻和呼吸的相互協調都是很重要的. 我的習慣是一步一吸兩步一呼, 至於頻率, 你可以在每天晚自習結束以後跑步回家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頻率和步伐大小.

第二, 調整你的跑步姿勢. 大多數女生跑長跑特別是400米以後都會選擇叉腰,這個是最錯誤的方法. 跑步的手臂擺動特別重要, 要有力而且方向要和前進方向一致, 前後臂成垂直角度, 不要橫向擺動. 上身可以前傾但不要搖頭晃腦, 邁步的時候頭要抬起不要盯腳. 跑步的騰空階段小腿是處於放鬆的, 蹬地的時候則是發力的, 就是一張一弛, 也是一個節奏. 保持好這種節奏能夠最低限度的消耗體力.

第三, 短期訓練方面, 主要是提高你肌肉的無氧呼吸能力, 比較好的辦法是300米700米和900米的沖刺, 能沖多塊沖多快. 一般300米沖刺之後休息1分鍾馬上進行700米沖刺再休息90秒進行900米沖刺. 這里說的沖刺不是要求高速度, 而是盡你所能, 也可能700沖刺的最後100米都跟慢跑一樣了,而900米的沖刺更是全程都似乎在走路, 這個不要緊, 重要的是竭盡全力, 這樣對於肌肉五氧呼吸能力非常有好處, 第一次訓練可能第二天你就會覺得全身酸痛, 那就是因為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堆積所致. 每天一次這樣的訓練就夠了. 其他的訓練可以少量進行深蹲和卧推訓練,提高上肢和腰腿的力量.

第四, 跑步的時候注意策略, 一般領跑的人需要多消耗30%的體力. 因此一般情況下不要領跑, 除非你有很大的優勢把對手甩開.照你說的情況, 建議你有實力的話可以在第一集團跟跑, 一般位置保持在2.3.4位都比較好, 這樣是很有希望折桂的. 等5圈之後再看情況是否發力. 當然看情況而定, 比如有人一開始就跟跑400米一樣的, 這種人可以不跟, 總之不要被別人把自己的節奏大亂為限, 視自己的能力而定了.

比賽前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要吃得比平時少一點.比賽那天,使用跟隨戰術,保持在第3或第4,最後一個彎道加速沖刺!(1500米冠軍的原話)前300米,試探著跑,主要是感受一下整體隊伍的速度。
第一個400米和第二個400米的前200米採取跟跑戰術,你要是強一些就跟住三四名,要弱一點就跟住五六名。最後600米在平穩中超越,超越2-3人為最理想,不要沖太猛,因為人家也在沖刺,如果太猛你會在終點前被反超的

⑸ 馬拉松訓練和長距離越野訓練有何不同

馬拉松訓練是以LSD+變速跑+坡道訓練為主。
越野跑對山地訓練+台階訓練+下坡訓練更依賴。
尤其大角度下坡時候,你小心翼翼的用40分鍾磕磕絆絆的下去了,高手用5分鍾就夠了,山地越野跑,比拼的就是上下坡。
但是,路跑是基礎,北京跑友「鐵翼橫空」,據說平時就沒什麼花哨的訓練方法,就是每天25㎞拉練,各項比賽成績相當好。

⑹ 部隊里的武裝越野十公里真的是跑幾個小時不停的跑嗎

武裝越野十公里不可能是幾個小時不停的跑。

1、首先,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一般可以達到4~5公里每小時,而奔跑的速度更快,10公里不可能跑幾個小時。軍隊10公里越野全副武裝的及格線為71分鍾。

2、「絕竅」:腳尖要先落地,不能整個腳掌落地,不然,腳容易受傷;同時,前3公里要勻速,第4公里做調節,第5公里再「沖刺」,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3、一開始在操場上跑圈,而來就要到外邊的馬路上跑。我說的數據是平原地帶,一般優秀的16-18分鍾就能跑完,高原地帶的數據我也忘記了。

(6)長距離越野跑訓練擴展閱讀

(一)跑前注意事項:

1、跑前應檢查武器、裝備的背帶是否牢固,防止跑時脫落丟失。

2、攜帶武器、裝具和服裝、鞋帶的著裝松緊要適體。

3、裝束過於鬆散,在跑進中會出現上下、左右晃動,增大阻力,影響跑速。

4、過於緊綳會造成身體不適,動作緊張,體力消耗大,過早出現疲勞,影響跑的成績。

(二)武裝越野跑的訓練

1、武裝越野跑的訓練應以中長跑和徒手越野跑作為耐力訓練基礎。

2、訓練初期以簡單地形的徒手短程跑(2~8)公里為主,以走、跑相結合為宜。適應性訓練後,逐漸增加跑的距離(3~10公里)和跑進速度,然後再復雜的地形上,由徒手跑到武裝越野跑。

3、每周可安排兩次越野跑的訓練,以保持訓練的連續性。訓練中要逐步增加訓練量、難度和強度,提高武裝越野能力。

⑺ 長跑運動員每天的訓練項目是什麼

長跑運動員小周期訓練計劃
星期一:准備活動:3次50m加速跑;200~600m變速跑,總距離3~5km,80%~85%的速度,間歇休息1~3min;整理活動是慢跑2~3km。
星期二:6~8km長距離越野跑~40分鍾(有氧性);一般發展練習。
星期三:准備活動;5~6次30m加速跑;85%的速度300~500m間歇跑,總距離3~5km,間隔休息時間2~4min;每一組訓練練習之間休息5~6min;1km慢跑。
星期四:勻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發展練習。
星期五:准備活動:加速跑5次60m;1~2km的反復跑,總距離3~5km,85%~90%的速度:訓練課快要結束時,1~2次短距離全速跑(練習沖刺):整理活動的慢跑1~2km。
星期六:星期六:2——3個專項跑

⑻ 孩子從多少歲可以開始練習跑步或者長距離的越野呢

近日,主持人樂嘉帶4歲女兒參加沙漠76公里徒步的新聞,就在社交網路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對於孩子從多少歲可以開始練習跑步或者長距離的越野的問題,也是大家非常不明白的。專家表示目前對於兒童幾歲可以跑步和徒步沒有絕對值的標准。建議是三歲以內的幼兒不進行訓練,畢竟兒童在這個階段時,髕骨和膝蓋骨包括其他軟骨韌帶等還未長全。如果想訓練長跑的話,四歲左右可以開始,不過量要控制在幾百米。

增強抵抗力、幫助身體發育、刺激感官……距離合適的兒童越野賽包含了運動能帶給孩子們的好處。

如果孩子沒接觸過系統鍛煉,建議家長們先帶孩子從越野徒步開始,感受、適應不同的路況,培養運動的興趣。

但是一定切記:循序漸進。



⑼ 如何練習超長耐力越野跑

如果目標是完成一次超長距離越野跑,並不要求馬拉松成績有多好,需要鍛煉的能力大抵有這么幾種:肌肉力量、機體供能、持續補給。

1、肌肉力量

越野跑有大量的山路爬升,一定的肌肉力量可以保證上山時維持一定的速度,不至於機體能量有大量的消耗。

肌肉力量中,大腿的肌肉最為重要,可以使用靠牆靜蹲、深蹲、高抬腿、爬樓、登山等方式訓練。

上肢力量在使用登山杖或者雙手扶腿方式輔助爬升時有一定幫助,啞鈴、俯卧撐等一些簡單的家用器械就可以達到訓練效果。

核心力量可以有效的應對復雜路況中身體重心頻繁調整的問題,可以讓你跑的更順暢,練習方式很多,不再贅述。

2、機體供能

有氧運動中身體使用糖原和脂肪功能,持續時間越長,脂肪功能比例越高。

正常情況下,糖原在運動3小時就會消耗殆盡,機體主要依靠脂肪功能。

1克脂肪在人體內完全氧化能釋放37
kJ的能量,約9卡路里,一個75公斤,體脂15%的男士,脂肪含量11.25公斤=11250克=101250卡

理想狀態下(不考慮基礎代謝、脂肪轉化效率、機體對脂肪的最低要求),按照每小時500卡的熱量消耗估計,可以支持有氧運動200個小時。

所以,每個人身體都是一個能量寶庫,足夠支持一場超長距離耐力跑的能量消耗。

之所以出現跑時渾身沒勁,跑完還是一身肥肉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機體沒有學會如何的從脂肪中獲取能量。

練習的方式別無他法,就是足夠的練習時間,注重練習持續的時間而不是速度,英文稱作LSD(long slow distance)。

練習選擇在血糖指數比較低的時間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空腹晨練。需要注意的是,空腹練習開始時會比較不適,隨著時間的延長會大大緩解。

北京跑圈有名的鐵翼橫空,每天的訓練就是晨起路跑25公里,沒有花哨的訓練方式,但是越野跑的成績非常好。

可以用月跑量這個指標來簡單衡量訓練強度,以個人經驗而言,第一次完成門頭溝100時月跑量大約240公里,第一次完成hk100時月跑量大約300公里,當然,在身體和時間可以承受的范圍內,越多越好。

超馬明星關家良一在書中提到,如果每月可以輕松完成600公里,那麼馬拉松就能進3小時,他平時利用上、下班的碎片化時間訓練,訓練的同時也不影響家庭生活,我最近正在學習。

3、持續補給

越野跑比賽往往要持續超過24小時的時間,人體內的各項營養元素均被大量消耗,需要通過飲食補充。

比賽時我們無法像一日三餐一樣做到膳食平衡,只能選擇必須補充的營養,包括維持運動能力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維持電解質平衡的電解質。

1)碳水化合物即糖,是優質的能量來源。上面提到了脂肪供能的重要性,但純粹依靠脂肪的能量完成比賽是不可能的。

人體的機能決定,讓血糖水平低於一定水平就會產生低血糖的症狀,虛汗;腦暈;心跳加快;眼冒金花;顫抖;飢餓感;無力…………

這種情況下走路都成問題,更別提跑步、爬山了,所以比賽時維持血糖水平至關重要。

想達到這個目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補給品,讓血糖水平維持一定的水平。

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於各種食品中,營養學上用GI指數來衡量血糖的升高速度,指數越高,血糖升高的速度越快。可以根據身體狀況靈活選擇。

2)電解質,影響最大的是鈉和鉀,他們隨汗排出體外後,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會導致低鈉血症、或低鉀血症,誘發抽筋、嘔吐等症狀。

含有鈉和鉀的食物也比較多,一般鹹味的食物里儲量都比較高。

看起來只需要饅頭和鹹菜就可以完成比賽了,哦,忘了最關鍵的點,長時間運動會讓人的胃口變得很差,平時可口的食物會突然變得難以下咽。

不能進食導致血糖水平持續降低,誘發嘔吐,嚴重時喝水都喝不下,機體缺少能量供給,導致無以為繼。

想找到自己糟糕胃口下合適的食物,最好的辦法還是實踐,推薦賽前進行一次或者多次的長時間訓練,時間4-8小時,保證1-2頓飲食在運動中解決。完全使用比賽時計劃的補給品,如果不合適及時調整。

熱點內容
摩卡色配米色內飾 發布:2025-05-15 10:55:37 瀏覽:460
長城皮卡15年銷量 發布:2025-05-15 10:31:00 瀏覽:915
三一攪拌車c8內飾 發布:2025-05-15 10:24:43 瀏覽:414
車里內飾是木頭 發布:2025-05-15 10:18:48 瀏覽:299
內飾豪華10萬 發布:2025-05-15 10:04:49 瀏覽:788
外地人在北京能買皮卡嗎 發布:2025-05-15 09:59:13 瀏覽:12
車子內飾白色 發布:2025-05-15 09:50:50 瀏覽:55
雙子座適合開什麼豪車 發布:2025-05-15 09:48:43 瀏覽:583
安徽二手豪車 發布:2025-05-15 09:48:37 瀏覽:503
台灣旅遊的最佳季節是幾月份呢 發布:2025-05-15 09:35:51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