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越野車前橋硬
㈠ 【歐瑪馳】硬的不能再硬的硬派越野車——途樂Y61
大家好,我是王小易,今天咱們嘮一嘮這個日產途樂Y61雖然有「六、一」的加持,但是它並不是兒童樂,這可是正兒八經,硬的不能再硬的硬派越野車
最後提一下越野車的硬體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呢,是駕駛員的技術和折騰能力走到最後的永遠都是技術流。
好了,那麼這期我們就嘮到這里,你有什麼觀點與看法可以留言在下方,我是王小易,下期見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搜索?「王小易說車」添加關注了解更多,感謝您的觀看,記得點贊轉發哦!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21.38萬元就能擁有兩把鎖的硬派SUV WEY 坦克300購車手冊
WEY坦克300即將上市,在之前的預售中WEY公布了坦克300的3款配置,分別是2021款越野版2.0T探索者、2021款越野版2.0T挑戰者和2021款越野版2.0T挑戰者。3款產品的預售價格分別是17.58萬元、19.58萬元和21.38萬元。對於想要購入一款硬派越野車的消費者來說,WEY坦克300給了他們一個很有誠意的價格。
WEY坦克300的出現填補了中國品牌豪華硬派越野車的市場空白,也給那些喜歡硬派越野車的消費者們帶來了全新的選擇。以往,這一類消費者或是需要花費高昂的價格來購入進口產品,或是購入一些相對較老的產品。作為中國豪華品牌的WEY來說,不僅僅是發現了這一市場區間內的空白,更是再一次實踐了其「引領中式豪華」的品牌理念。近期有想要購入硬派越野車的消費者們不妨考慮一下WEY坦克300,花不到22萬元的價格就能收獲一台豪華硬派越野車,還是一個很精明的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北京越野講干貨,BJ40到底硬在哪
當然,得益於技術的進步,與從前只適合橫行荒野的越野車相比,如今的新生越野力量已然進化了許多,在維持通過性的同時,兼顧了一定的日常通勤屬性,越野生活的門檻正在日益降低。頭條君也期待著能有更多的朋友能夠享受越野生活,給自己的生活加點料。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你開過越野車嗎性能究竟有沒有傳說中的強大
自從前幾年進了一次西藏,回來後就愛上了越野,這幾年在圈子裡斷斷續續玩過幾次,開過的越野也基本都是"老炮兒"級的,我自己手裡有兩款,一款是牧馬人(盧比肯),一款是FJ(酷躍澤),其他的"老炮兒"越野車也玩過一些,像老車系列(LC80、切諾基、老途樂)、進口皮卡系列等,這些車在國內越野圈裡都比較常見。
四、皮卡系列
好多理論派只看參數,會把皮卡歸為頂級越野車,其實不然,有些東西不實踐體會不到的。實際上,皮卡是一類有很大局限性的越野車,軸距太長,不適合復雜地貌;體量太大,適合大開大合的越野地形,在一些狹窄復雜的小結構地形就倒騰不開了。一句話,只有實地去越野才明白軸距多麼重要,皮卡最致命的缺點就是軸距太長。如果你只想買一輛越野車,請慎重,國內那些皮卡越野愛好者家裡很可能還停著一輛牧馬人、LC之類。
評價:進口皮卡如坦途、猛禽、RAM等,在國內的地位明顯高於國外,而且多數被改得高大威猛,虎虎生風,也算是有顏值的越野車,能很好地迎合國人喜歡高大的審美觀。尤其玩越野的皮卡,動力強悍,裝載力強,有蠻勁,能拉能拖,4.0的普拉多都自嘆不如;但短板也十分突出,不夠全面,大體量,適合做救援車和後勤保障車,不適合在前面沖鋒陷陣;適合長途穿越,但遇復雜地形、小結構地形就得慎重,攀爬就更不要想了。國內最常見的就是猛禽和坦途,道奇RAM之類倒是偶爾也能見到。猛禽顏值要比坦途高一些,但可靠性正好反過來,符合日系車和美系車給人的一貫印象。據說猛禽出門自備減震和半軸。另外,其實皮卡設計的初衷並不是豁車越野,而是裝載拖拽,國內很多人都弄擰了。
㈤ 自駕游進藏的十大「神車」!牧馬人公認第一,看到最後一輛淚目了
西藏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心中的聖地,遙遠又美好。很多人都有一顆自駕游西藏的心,但是去西藏的路無比艱辛,並非隨隨便便的小車都能挑戰的。今天來聊聊十款公認的進藏神車,為一場裸辭進藏的朝拜做准備!它們都有誰呢?
JEEP-牧馬人
被大家公認的進藏神車,除了售價不菲,性能逆天的進口或合資車型之外,還有一款蜚聲海外的入門級車型,它就是有著「秋名山之神」之稱的五菱宏光。前置後驅外加手動擋,注重扭力還帶大梁的車體,完全就是跑車和越野車的結合體。在藏區,它簡易好開又好修,隨處都能小修小補,還能拉貨載人順便收車費補貼一下油錢。曾記得有人就買了輛門都關不上的五菱闖入西藏。簡直是「用生命在玩耍」!
好啦,以上就是公認的十款進藏神車,是不是覺得只要自家車庫足夠大,把它們全買回來都不嫌多呢?你有進藏的夢想嗎?如果你進藏,會選擇哪款車型呢?留言探討下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