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凌志470改裝皮卡

凌志470改裝皮卡

發布時間: 2025-08-05 15:43:07

㈠ 豐田御用改裝品牌介紹 TRD和TMG

豐田,一個誕生於棉紡廠的民營汽車企業。1937年成立至今歷經75個春秋,豐田從模仿到突破再到成為全球十大汽車公司前列。豐田雖中庸,但一步步走來,也有年少輕狂的一面,打造過令無數車迷歷歷在目的經典運動車型和賽車。
從1957年參加賽車運動開始,豐田已經走過50多個年頭,當中有拉力賽最高地位的喜悅也有F1賽事的低調離場。當中不得不提作為豐田運動部門的兩家御用改裝公司:TRD和TMG(前身叫TTE)。
豐田從1957年便投身於賽車運動,其響當當的改裝部門TRD估計每個車迷都知曉,我們就先介紹TRD吧。
TRD作為豐田的100%獨資的改裝公司,出品的改裝件種類繁多:包括高性能減震器、渦輪增壓器和高強度輕量化輪圈等,負責對豐田、雷克薩斯、Scion品牌汽車進行性能的改裝提升。TRD不但負責改進豐田旗下市售車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各項高水平賽事上為豐田提供技術支持。
圖:TRD在日本的商標。
圖:TRD在北美的商標,設計稍有不同。
TRD主要分為兩大板塊:TRD日本和TRD北美。TRD日本主要專注於日本國內的賽事,包括Super GT Series(JGTC)、全日本F3冠軍賽、ESSO豐田方程式和Netz杯等。TRD北美分部則在越野錦標賽(CORR)、NASCAR大賽、Drag拉力、Baja100和Indy賽事中表現得異常活躍。而Toyota?Australia在2007將TRD引入澳洲,發布了搭載高性能V6發動機的Aurion車型,接下來又在2008年4月推出了TRD版海拉克斯(HILUX皮卡)。
TRD從剛開始到發展成現在的規模,主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1954年6月7日,豐田技術開發部成立,主要負責維護和修理各種事故車輛和二手車和特種車輛、展示車輛的製造。
1957年,豐田為參加在澳大利亞的賽車賽事,試探性的創立了最初的豐田賽車運動部門,職責專為豐田打造賽車,這也是豐田賽車活動的開始。
1965年,豐田正式確立了賽車運動部門的地位,開始為「日本大獎賽」派遣賽車和技師參與賽事運動,這也是TRD的前身。此外,由於賽車運動的特殊需求,在當時的芝浦工廠單獨設立了一處辦公地點。
1973年由於爆發的石油危機對世界汽車產業影響巨大,導致日本豐田公司的特別發展部於1975年解散,並重新設立了專門開發和銷售賽車專用零部件的部門——TOSCO(Toyota?Sport Corner),次年,豐田為了擴大對汽車運動的投入程度,便將原來的TOSCO部門更名成TRD(Toyota?Racing Development),從此,豐田的賽車專用零部件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規模便壯大起來。
1979年,TRD在美國加州Costa Mesa子公司成立,主要負責北美地區的細分市場以及為豐田在北美的賽車運動提供技術支持。此後,TRD便活躍在北美的各項汽車運動之中。並幫助豐田征戰NASCAR立下了汗馬功勞。
1996年:開設湘南工場。
2003年:增資到17億日円,並完成芝浦新社屋。
2006年:開設湘南技術開發中心(舊湘南工場)/開設愛知工場/橫濱工場/設立TRD ASIA CO.,LTD.。
2011年:芝浦工場更名為東京雷克薩斯服務中心。
圖:TRD在日本已經開設了多家工廠。
得益於TRD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專業的技術提供,在被稱為世界上最激烈的廠商車隊間的鬥智斗勇、不僅在日本國內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深受歡迎的「SUPER GT」錦標賽中,TRD新開發的凌志SC430成績斐然。與其它廠商車隊採用分別由不同的公司開發底盤和引擎的情況不同,凌志SC430的底盤和引擎都由TRD進行開發,並在比賽中不斷進行改進使之日趨完善。這些由TRD開發、製造的車輛提供給各參賽隊,各隊再自行變更調整,並最終裝配後參加比賽。另外,GT500級的所有車型都裝配TRD開發的引擎。TRD不僅負責引擎調校,還對賽前的引擎裝配、比賽間隙現場的引擎維護、賽後的拆卸檢修提供整套服務。
圖:TRD活躍於各大賽車活動,但TRD僅作為使用豐田車的車隊提供服務。
TRD並不組隊參加比賽,而是作為後台的開發團隊、支援團隊為所有豐田用戶車隊提供服務,一年四季為豐田GT賽車的性能提高傾注著熱情。這些努力開花結果,從全日本GT冠軍賽到現在的SUPER GT,以Supra、凌志SC430為代表的賽車車輛一次次地創造輝煌。
此外,在2009年SUPER GT系列GT500/GT300兩個級別賽車比賽中,同時獲得了系列賽冠軍。
1966年豐田以Jaguar為藍本,由豐田技術研發部打造經典跑車豐田2000GT發布。並將當年這款熱銷的2000GT跑車改裝成為賽車,該車花了78小時以206.04km/h的時速完成了長達15000km的耐力測試,2000GT的測試成績建立了3項新的世界記錄並且刷新了13項時間記錄。
圖:1955年,1.5L排量的CROWN(皇冠)車型誕生,名為皇冠RS。憑借卓越的性能參加當澳洲的汽車拉力賽。標志著豐田正式開始參與汽車運動。
圖:1966年豐田以Jaguar為藍本,由豐田技術研發部打造經典跑車豐田2000GT發布。並將當年這款熱銷的2000GT跑車改裝成為賽車,該車花了78小時以206.04km/h的時速完成了長達15000km的耐力測試,2000GT的測試成績建立了3項新的世界記錄並且刷新了13項時間記錄。被譽為日本第一跑車的豐田2000GT。
圖:為加大TRD在賽場的地位,1981年豐田創辦了Toyota Starlet Cup,由家用車Starlet統一系列賽車的比賽。由豐田提供車型,TRD提供技術支持。眾多車手以及車隊報名參加,一舉帶動了平民賽車運動,開創了單一車型競技的新型競技模式。
左上:豐田Starlet杯比賽盛況。
右上:1985年由TRD改裝的豐田Corolla?Levin首次參加JTCC(The Japanese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便獲得了A組的冠軍,該車是TRD的代表作品之一。
左下:1990年由TRD獨立完成設計、開發和製造的Toyota 90CV奪得日本原型車錦標賽500km耐力賽錦標。
右下:由TRD部門開發並製造的Toyota TS010作為新的C組賽車亮相日本原型車錦標賽。
圖:1992年,Toyota TS010配備3.5V10引擎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並取得了第二的成績。
圖:1994年,TRD研發的SUPRA(JZA80)GT賽車,開始出戰日本SUPER GT賽事,第一次參加此項比賽即取得第二名,憑借其優異性能,在GT500組別中多次奪得冠軍(1997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除了在日本本土取得傲人成績之外。另一邊廂美國的TRD分部,憑借著TRD多年積累下來的豐富賽車經驗以及技術,在2000年採用賽利卡作為藍本改裝,參加NASCAR比賽。並在2001年和2002年就取得了年度亞軍打響頭炮,2003年便站上了最高頒獎台,取得年度總冠軍。
除此之外,TRD北美分支在越野錦標賽(CORR)、拉力、Baja100和Indy賽事中表現也非常活躍。
圖:2000年參加NASCAR賽事的Celica賽車。
圖:不僅僅是斗平路,越野豐田也不甘落後,越野錦標賽(CORR)。
圖:2007年拉力賽場上的Corolla TRD戰車。
TRD設計的改件包羅萬象,上至動力系統升級,下至外觀套件和飾品樣樣俱全。渦輪套件、機械增壓套件之類不在話下。憑借多年來的賽車經驗,動力升級絕對難不到TRD。連凱美瑞舒適取向的中級車都有推出機械增壓套件就知道TRD對動力有多瘋狂。
以豐田GT-86為例,TRD Performance Line性能提升部件清單包括了外觀空力套件、底盤強化、制動系統升級、行走系統和其它等部件,覆蓋度高,顧及到整車提升的需求,相當全面。
圖:豐田86(ZN6)TRD Performance Line安裝套件圖。
圖:豐田86用TRD絞牙避震,具備全長式調整功能,可在改變車身高度的同時保持最佳的筒心行程。另外,軟硬阻尼為40段可調,阻尼覆蓋范圍較廣。
圖:前頂吧、防傾桿以及底盤強化套件可使底盤結構更加緊湊,剛度更高。而TRD防傾桿與TRD避震配合駕控感更佳,車身穩定性高。
圖:這個就是TRD最新研發成果——強化車門鎖,目前該部品僅為86車型專用。從上圖可以看出,安裝強化門鎖後,豐田86的轉向更為敏捷,偏航率更接近理論值。
圖:豐田86用TRD制動系統套件是由Brembo代工生產,前制動卡鉗為對向6活塞設計,配355mm制動碟,後卡鉗為對向4活塞設計,配345mm卡鉗。該制動套件需與18寸輪圈配合安裝。
圖:TRD SF2輕量化輪圈,採用了鍛造工藝生產,配合多幅細輪輻設計,輕量化性能出眾,有效降低簧下質量,顯著提升運動性能。而該輪圈可匹配8用TRD制動系統套裝。豐田86用SF2輪圈規格:18×7.5J,PCD:5×100,INSET:46,推薦輪胎規格:225/40R18。
TMG全稱Toyota Motorsport GmbH,也就是豐田在歐洲設立的競技部門。主要為豐田歐洲市場開發而設立的。豐田TMG主管Yoshiaki Kinoshita更表示要將TMG打造成為與AMG和寶馬M部門齊名的公司。
看到這里,估計已經有讀者迷糊了,TMG究竟是何方神聖。其實自1979年開始,TTE(Toyota Team Europe)作為TMG的前身,在70至90年代一直活躍於WRC的賽事。1998年和1999年參加24小時勒芒耐力賽,當時參賽的GT-One賽車於1999年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而2002年開始參加一級方程式賽事,不過到2009年豐田宣布退出一級方程式賽事。8年期間豐田F1車隊一共13次登上了領獎台。隨著退出F1賽事,豐田正式將TTE更名為TMG。TMG與TRD套件升級的方式不一樣,主要傾向於賽車研發、歐洲市場和整車研發的工作,而TRD則側重於北美市場以及日本市場的開發。
TMG接下來的工作主要負責生產和開發豐田品牌、雷克薩斯等旗下品牌車型的高性能版本。
圖:豐田TMG的logo,Toyota Motorsport GmbH。
TMG發展歷程:
1970~1990年:TTE一直負責豐田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的賽事。
1993年:TTE(Toyota Team Europe)正式更名為TMG(Toyota Motorsport GmbH)。TMG大約200名員工,在3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共同研發豐田汽車的技術和客戶服務工作。
1994年:TMG開始開發市售車零部件升級業務,提供各種汽車升級套件。除此之外,TMG也有提供整車銷售業務。
1998~1999年:TMG進軍勒芒24小時耐力賽,豐田GT-One賽車憑借出色的發揮,在1999年奪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1999年:TMG決定退出WRC舞台。
2000年:豐田車隊在科隆工廠建立了研發中心,製造了第一款V10引擎。
2002~2009年:TMG以「松下豐田車隊」之名參加F1方程式大賽。8年期間,豐田在F1賽場上,並沒有獲得如同其他比賽中的光環。慘淡的戰果下,黯然退場。

Corolla Levin(TE27):1973年、1975年
Celica(RA63):1982年
Celica Twincam Turbo(TA64):1983-1986年
Celica GT-FOUR(ST165):1989-1992年
Celica GT-FOUR(ST185):1992-1994年
Celica GT-FOUR(ST205):1995年
Corolla WRC:1998-1999年
豐田Celica遠比家用車Corolla更適合運動,但考慮到市場宣傳的原因使用了Corolla上場作戰。但後來因為Celica擁有更為強大的改裝潛能,更能適應B組的新規定,改用Celica賽車應付WRC的戰斗,並多次奪冠。
圖:1975年豐田為了配合市場,使用Corolla Levin(TE27)出戰WRC。
圖:Celica GT賽車。
圖:1993年TTE車隊大合照。
TMG與TRD套件升級的方式不一樣,主要傾向於賽車研發、歐洲市場和整車研發的工作,所以目前TMG的升級零件還不算多,TMG還沒大規模生產改裝部件。
圖:能找到的改裝部件,大多還是停留在外觀層面。
圖:適合3SGTE引擎用的2手TTE鍛造連桿。
估計有很多讀者會疑惑,一直為人熟悉的TOM』S為什麼沒有被歸納到御用改裝品牌之列呢?因為御用改裝品牌需滿足兩個條件:一、與車廠有隸屬關系,車廠持有股份;二、有開發改裝部件供應市場。
大家別誤認為TOM』S中的T代表Toyota,其實非也。因為TOM'S是由原豐田試車手Nobuhide Tachi和Kiyoshi Oiwa兩人共同建立的。而兩位創始人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再加上Motor Sport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Tachi +Oiwa+Motor Sport=TOM'S),屬於一家獨立的改裝公司。只不過後來得到了豐田認證,簽約成為合作關系。可以說,TOM'S是專業改裝豐田的公司,但不屬於御用改裝品牌。當然,TOM』S為豐田也推出過許多經典車型。
圖:TOM』S Toyota 90C-V賽車。
圖:TOM』S官網羅列了大量改裝零部件。
編輯點評:豐田作為世界大廠,為迎合最大眾的口味,以中庸之道製造出眾多全球熱銷車型。當大家記住豐田的中庸之後,其實豐田一樣有實力製造出極具個性和性能玩味的汽車。豐田旗下的御用改裝品牌更具有獨立研發賽車的能力。在強大的技術支持下,只要你想玩,豐田車一樣好玩,甚至玩得更出色。
圖:TTE始祖Corolla Levin(TE27)賽車,英姿不減當年。
圖:看拉力賽最喜歡的就是飛速沖過時揚起的塵土和水花。
圖:豐田TS030 Hybrid Le Mans戰車。
圖:Starlets 杯賽車,旨在市場推廣。
圖:TRD官網有許多漫畫版本的牆紙供車迷下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求一張各種車型的剎車片通用車型表

你好 現有頂賬來的各種車型剎車片2000套 有意收購清回復

㈢ 豐田suv車尾標srs是什麼車子

4Runner,2010款,中國並沒有正式進口。

㈣ 「hummer」這種車的簡介!!!

悍馬家族

一提起悍馬(HUMMER),你立即會想到那一種具有越野之王稱號的車輛,尤其是在去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及戰爭後,你總能從電視中看到美國大兵駕駛悍馬軍車巡邏於巴格達街頭,或者被襲擊後的現場。但在電視上看到的是軍用悍馬,你不可能買到,你出再高的價錢也只能買到民用版悍馬。性能及外形最接近軍用悍馬的民用版悍馬是H1型,這是一款真正的越野車,它在美國的基本售價為10.5萬美元。如果你出不起這個價,可以買悍馬H2型,這是一款現在正在中國流行的SUV,它的基本售價為48800美元(在亞運村市場曾標出150萬元RMB,現在標價為118萬RMB)。從今年夏天開始,悍馬H2 SUT也將開賣,它的價格至今還是個秘。SUT是什麼?那是「運動型多功能卡車」的意思。在美國,卡車(Truck)一般是指我們中國人根本不正眼看的皮卡。在美國開皮卡就像是穿牛仔褲一樣,不分貴賤和貧富,誰都可以開,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駕駛一輛皮卡比開轎車或SUV都更具「美國精神」。然而,悍馬那高昂的價格把許多悍馬迷拒之門外,它那寬大的車身也顯得太霸道,它那「油老虎」式的大排量發動機也讓不少人負擔不起。

H3T——悍馬小弟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產品。專為年輕人設計的小型悍馬H3T概念車最近亮相,驟然間喚起了眾多悍馬車迷們的希望。H3T是一款單排皮卡車型,它雖是最小的悍馬,長寬高僅為4443×1893×1795mm,但它繼承了悍馬H1的反叛造型特徵,也擁有美國軍車的DNA。H3T的兩門兩座式皮卡設計,是當今美國最為時尚的車身造型。

悍馬H3T的外形就是皮卡,與它的三個哥哥H1、H2和H2 SUT都不同。它的頂篷可以電動打開,後窗也可以隱藏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駕駛室。H3T的機蓋仍像它的哥哥們一樣是向前打開,而是是半自動的。它的通過性極強,配用34英寸的輪胎,離地間隙高達11.5英寸,從而使其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51度和50度。雖然你一眼就可看出H3T是悍馬家族成員,但由於車身尺寸要小些,線條也稍柔順些,因此比它的哥哥們看起來更親切些,至少沒有H1那麼野蠻,也沒有H2那樣張揚。同時,較緊湊的車身尺寸也讓H3T顯得更具動感和靈敏。

H3T的輪胎和內飾設計是與世界運動服裝名牌耐克合作的產物。耐克將它在運動鞋上的製作技術應用在H3T輪胎上,使其不論在何種路面上都具有很強的抓地力;耐克在運動衣上的製作技術則運用在H3T的座椅面料上,這種面料不僅輕質,而且不需機械手段即可達到溫暖如春或清爽宜人的效果。

以往的悍馬車都是在通用全尺寸卡車平台上開發的車型,而H3T則是在通用中型卡車平台上設計的車型。它的四輪都靠近車身四角,採用四輪盤式剎車,前盤上設置了6活塞式卡鉗,後盤則是4活塞式卡鉗。

H3T配用通用的新型Vortec 3.5升直列五汽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350馬力,升功率達到100馬力/升。最大扭矩為474Nm。

悍馬H3T概念車技術參數

高(mm) 1795

長( mm) 4443

寬 (mm) 1893

軸距 ( mm) 3012

輪距( mm) 前1650/後 1664

車重 (kg) 2109

發動機 3.5L 增壓 I-5

排量(cc) 3460

功率 (hp / kw @ rpm) 350 /260 @ 6000

扭矩(lb-ft / Nm @ rpm) 350 / 474 @ 3600

變速 4速自動,AWD

懸掛 前:扭力桿,後:5連桿帶螺旋彈簧

輪胎 285/65R19

制動 15英寸剎車盤, 6活塞卡鉗

H1——悍馬老大

4×4車迷們用「世界越野之王」來形容悍馬H1一點也不過分。它是悍馬車型中最接近美國軍車的車型。

從哪開始介紹H1的越野性能呢?它406.4mm的最小離地間隙,幾乎是任何其它4×4車的兩倍。它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高達72度和37.5度,更是其它越野車型無法比擬的。它17英寸的車輪穿上37英寸的輪胎,也只有大卡車才能有這么大的腳。H1的最大爬坡度為60% (31°),最大側傾度為40% (22°),涉水深度762mm。

悍馬H1裝備一種名為TorqTrac 4技術的四輪驅動系統。它可以自動通過向打滑車輪施加制動而降低打滑輪胎的轉速,同時差速器自動將四個車輪的驅動力進行重新分配。如果你還嫌這些不夠,你可以選配一種「越野冒險包」(Off-Road Adventure Package)。這套裝置包括多種越野用裝備,如前後伊頓(Eaton)鎖止差速器,當你駕駛H1攀登岩石、爬大坡、過深溝時,可以按下一個按鈕,前後差速器立即鎖止,幫你渡過障礙。「越野冒險包」還包括一套12000磅的絞盤、越野專用輪胎等。

H1上的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可以讓駕駛者在需要時調節輪胎氣壓,如在冰雪路面、散沙或泥濘地段,你按下車中一個鈕,便可將輪胎氣放掉一些;再按一下這個鈕,便可恢復原來氣壓。

H1的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也不含糊,2004車款中標配有六碟CD,電加熱風擋、輪胎氣壓監測(CTIS的一部分)、速降車窗、電加熱外後視鏡及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等。

2004款H1仍配用6.5升V8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205馬力(152 kW) /3400rpm,在1800rpm時即可發出596Nm的最大扭矩,著實嚇人。此指標分別比2003款高出7 kW和14Nm。

H1採用四輪獨立懸掛並配可變比重載螺旋彈簧,前懸掛還配有穩定桿。剎車系統為四輪盤式及四通道ABS。

H2——SUV終結者

悍馬H2的靈感來自2000年底特律車展上悍馬H2概念車。當時人們把H2叫小悍馬。其實,H2根本不小。只不過是悍馬的原型車即H1的強大的功能使H2顯得小而已。

H2繼承了H1的優良越野性能,同時增加了一些舒適的功能。它是一款對悍馬的大膽和年輕的演繹。在越野方面,H2能在50厘米深的河水中行駛,跨越40厘米高的台階或岩石,或在沙漠中長時間穿越。

H1的車主一般包括有錢又有閑的人群,他們平均擁有6部以上汽車,從標準的轎車到勞斯萊斯和皮卡,他們買悍馬是為了其特殊的形象和無比的功能。

H2是面向那些更年輕、更主流的消費者的。H2可做日常車輛使用,更可以用來做最極端的越野活動。H2主要面對以下兩種人群:獨立的硬漢們和成功人士。

對這兩種人來說,H2都有吸引力。首先,那大膽的設計足以吸引人們的視線。而且品牌認知又特別明顯,誰看見H2都會把它看成一部強大的越野車。H2看起來,感覺上都傳達了一種力量感、權力感和控制感。這些都是以上說的那兩種人群所追求的。具體地說,那些硬漢們更願意開著H2去越野,去體驗它那各種功能的極限。而那些成功者們則更願意開著H2在公路上跑以顯示他們的大膽和成功。所以根據這兩種傾向,H2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配置。

H2的標准動力配置是通用汽車的VORTEC 6.0升 V8引擎。變速箱則是加重的4L65-E四速自動變速箱。 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25馬力,最大扭矩為385磅英尺。變速箱的四驅高速模式同時是H2的拖車模式。四驅模式為一體式的兩速電控全時四驅系統。必要時,這個系統可以使減速比達到2.64:1。用這個減速比可以有效地翻越比較大的障礙。通過對減速比的控制,H2的變速箱用一檔時的拖拽能力達到 6500磅。H2的前後扭力分配為 40/60。當前後差速器鎖死時,可達到前後50/50 的扭力分配。變速箱的電控系統可以提供5種模式選擇,包括後軸差速器鎖死這一越野車在惡劣地形上最常用的模式。

H2繼承悍馬的衣缽,前後懸都很短,為H2提供了幾乎最大化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在通用汽車的卡車里,H2的這兩個角度都是最大的。底盤上的岩石護板更增添了H2的粗獷個性。護板包括一個大型的厚厚的防撞板、燃油箱下板和固定在車架上的搖臂護板。如果選裝空調的話,還可以裝上壓縮機護板和擋泥板。

悍馬H2技術參數

車型 2003悍馬H2 SUV

車身型式 四門運動型多用途車

驅動型式 前置、全時4WD

發動機型號 6升、V8

排氣量(cc) 5967

壓縮比 9.4:1

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扭矩 (Nm @ rpm): 488 @ 4000

變速 四速電控自動

軸距(mm) 3118

輪距 前/後 (mm) 1763/1763

總長(mm) 4820

總寬(mm) 2063

總高(mm) 1977-2080

接近角 40.4°-41.7°

離去角 39.6°

最小離地間隙(mm) 255-267

最大爬坡度 60%

最大側傾度 40%

前懸掛 獨立懸掛

後懸掛 五連桿、螺旋彈簧

轉彎直徑(m) 13.5

制動 四輪盤式

輪胎 285/70R17

基本凈重(kg) 2909

H2 SUT——頂級皮卡

悍馬H2 SUT是H2的變型車。H2是一款SUV,即運動型多功能車輛,而H2 SUT則是SUT,即運動型多功能卡車(Sport Utility Truck)。它與H2在車身外形上的主要區別是後半部分,它的後半部分是敞開式的貨箱,而H2則是完全封閉的廂式車身。H2 SUT的外形完全是悍馬風格,方方正正的形狀,輪廓分明的外表,堅強有力的線條以及幾乎垂直的風擋玻璃等,都是悍馬的顯著特徵。

2005款H2 SUT比H2更具多功能性,或者說它的功能更多。除了H2的一般功能外,它還可以在乘載四人的情況下裝一些貨物,此時貨箱的容積高達30立方英尺。如何貨物較大或較多,還可以將後排座後面的後車窗打開,並把後排座放倒,從而形成一個4英尺寬6英尺長的「床」。

按下一個按鈕,駕駛者即可將所有四個側窗和後窗隆下。再按下另一個開關,你還可以將車頂篷打開。此時你就像駕駛一輛敞篷車一樣與自然完全接觸。

悍馬H2 SUT的前後懸都非常短,這樣可以保證它擁有較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前輪採用獨立懸掛,後面為五連桿式懸掛。很有特點的機蓋下面是6升的V8發動機,在5200轉/分可產生316馬力的最大功率。在4000轉/分時產生360 lb.-ft的最大扭矩。變速器為四擋自動變速,並配合全時四驅系統。

悍馬H2 SUT最早作為概念車在2001年的紐約車展上由施瓦辛格隆重推出,經過不斷的改進後,定於2004年二季度開始銷售。

悍馬H2SUT技術參數

車型 運動型多功能卡車

車身形式 四門硬頂

車輛級別 全尺寸運動型多功能卡車

競爭對手 陸虎, 凌志LX 470, 林肯航海家

發動機類型 6.0L V-8

排量 (cc) 5967

缸徑×沖程 (mm) 101.6 x 92

壓縮比 9.4:1

最大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最大扭矩(lb-ft / Nm @ rpm) 360 / 488 @ 3600

變速形式 四速電控自動

最小轉彎直徑 (m): 13.2

制動 四輪盤式

輪胎 315/70R17 全地形式

軸距 ( mm) 3118

總長 (mm) 5170.2

總寬(mm) 81.2 / 2063

總高(mm) 不帶行李架1977; 帶行李架2080

輪距( mm) 前: 1763; 後: 1763

最小離地間隙(mm) 254.7

凈重 ( kg) 2909

最大爬坡度 40%

接近角 42.8°

離去角 36.5°- 39.0°

HMMWV——美軍的腿

上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軍方對各種軍車漸漸不滿意,決定研製多用途高機動性四輪驅動車(High Mobility Mutlpurposc Wheeled Vehicle-HMMWV,現在美軍方昵稱為Humvee),除了運送人員外還可以架設機槍、救護傷員、發射導彈等老吉普車無法擔當的軍事任務。

當時有三家公司向軍方投標,並提供了HMMWV的設計藍圖。經過十年的激烈角逐,美國汽車綜合公司(AM General)率先將樣車送到全美最大的車輛測試中心——內華達汽車測試中心進行全面測試。最後的車型設計採用V8型 6.5升柴油機,四輪獨立懸掛系統,常時四驅系統,低車身,寬車體。1984年通過各種嚴格的測試而成為新一代的多用途越野車,正式命名為HUMVEE,並獲得55000部的美軍采購合同。

在1990年海灣戰爭爭中,HMMWV 出盡風頭, 並進而促使廠家推出民用版式悍馬。至今悍馬軍用車已生產超過14萬輛,美軍裝備了十萬輛,並出口到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美國海軍和空軍裝備外,美國陸軍大約每十個人就擁有一輛「悍馬」。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軍用悍馬又戰功卓著,但從5月初美軍在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後,HMMWV戰車的處境卻有些難堪,美國從政客到民眾都在指責由於HMMWV缺少必要的防護措施,許多美國士兵的生命本來是可以挽救的。這些較輕的 Humvees 和其他的軍用車輛已經變成反美國游擊隊選擇的最佳目標。從路旁的炸彈、地雷、火箭彈,甚至一個簡單的 AK-47 步槍子彈,都能穿透這種非裝甲車輛。後來戰死的美國兵大多數是死在悍馬軍用車上。速度很高、氣勢洶洶的Humvees,其防護性能幾乎為零,這也是今後 Humvees 面臨的最大難題。

㈤ 日本豐田有那幾種車型

最可靠的31種車型中,有15款車型來自豐田和雷薩克斯(Lexus),8種來自馬自達

在Consumer Reports最近一次年度調查中,日產汽車公司(Nissan Motor Co.)參評的汽車在可靠性方面遭到沉重打擊:該公司密西西比州坎頓工廠生產的5款汽車中,有4款被列入可靠性評估結果最差名單。

Quest、Armada、Titan和Infiniti QX56這4款車在Consumer Reports雜志網路版和印刷版100多萬訂戶參加的調查中得到的評價很低。這次調查中,歐洲車商的得分也不如人意,在最可靠車型名單中,沒有一款歐洲品牌的車。美國車商同樣成績不佳,在這項在業界具有很大影響的評比中,可靠性最高的31款車中只有兩款美國車。在表現最差的48個車型中,有22款美國車和20款歐洲車。
Consumer Reports雜志每年都要進行一次車輛可靠性評選,這一指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該雜志的車型推薦名單。該雜志擁有620萬訂戶,其中三分之二為印刷版訂戶,三分之一為網路版訂戶。最新調查結果及車型推薦已經面市。
對美國車商來說,這次評比結果喜憂參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rp.)有幾款車型入選推薦名單,比如
雪佛萊Malibu Maxx、Pontiac G6和別克LaCrosse,但雪佛萊Silverado 1500和GMC Sierra 1500兩款皮卡卻因可靠性差而落選。
福特公司(Ford Motor Co.)的Five Hundred轎車受到肯定,但其Freestyle的可靠性評分低於平均水平,落選推薦名單。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 AG)的道奇Magnum、克萊斯勒 Crossfire和6缸克萊斯勒300也入選推薦名單,不過克萊斯勒Pacifica、道奇Durango和克萊斯勒Town & County及道奇Grand Caravan因可靠性不佳落選。
不過,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和馬自達公司(Honda Motor Co.)在車型推薦名單及可靠性排名上繼續盤踞大片領地。在最可靠的31種車型中,有15款車型來自豐田和雷薩克斯(Lexus),8種來自馬自達。其中,當選2005年可靠性第一名的是豐田的Prius混合動力車,這款車只有4%的用戶有過維修記錄。排在最末位的是Infiniti QX56,這是該系列車型里體型最大的一款,用戶的維修率為40%。豐田的其他車型排名也都很不錯。豐田Tacoma連續當選1998、1999、2000款車型可靠性第一名,維修率不到25%。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的帕薩特在1998年車型中排在最後,維修率高達72%。
日產汽車已經充分意識到2003年投產的密西西比工廠存在的質量問題。一年多以前,該公司曾向該廠短期派駐了一支有2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隊伍,該廠發言人弗里德

熱點內容
房車集結賽方案 發布:2025-08-06 07:32:27 瀏覽:812
超級房車賽ios翻譯 發布:2025-08-06 06:52:42 瀏覽:168
花生越野淘寶 發布:2025-08-06 06:38:52 瀏覽:6
奇瑞老式商務車 發布:2025-08-06 06:14:11 瀏覽:885
西藏旅行自駕游路線圖 發布:2025-08-06 06:04:45 瀏覽:232
帝盛5米拖掛房車 發布:2025-08-06 06:04:32 瀏覽:725
上汽大通b型房車價格及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06 05:47:52 瀏覽:477
風光ix7越野視頻 發布:2025-08-06 05:25:51 瀏覽:630
越野車後邊平的能放行李箱嗎 發布:2025-08-06 05:21:44 瀏覽:611
天津14座汽車價格 發布:2025-08-06 05:07:44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