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2018年越野跑賽

2018年越野跑賽

發布時間: 2025-08-10 18:32:08

① 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梁晶遇難是怎麼回事

5月22日,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賽遭遇極端天氣,截至23日早上8時,21名參賽人員找到時已失去生命體征。據中國寧波網報道,中國超馬圈的領軍人物梁晶在比賽中不幸遇難。

據媒體報道,梁晶是一名90後安徽小伙,跑圈接觸過他的人都知道,梁晶就像一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單純,與人交流,語速較快,普通話不太標准,帶有濃厚的方言,思維跳躍。他獲得第一個超馬冠軍是在2014年10月,梁晶在濟南12小時超馬比賽中,跑出了驚人的149.5公里,打破全國紀錄。

梁晶的超馬成績

隨著馬拉松成績不斷提高,2015年,梁晶辭去工作,走上了職業化道路。

2015年1月,首屆香港12小時超馬比賽,梁晶以139公里的成績奪冠;同年10月,梁晶以145.725公里的成績衛冕濟南12小時超馬。

2016年4月,梁晶以136.73公里的成績獲得12小時超馬男子組冠軍;同年10月,梁晶以150.35公里的成績三度蟬聯濟南12小時超馬。

2017年,梁晶的表現更加搶眼,先後獲得2017連雲港環島12小時超級馬拉松冠軍,南京老山100公里國際越野挑戰賽男子組冠軍,2017懋源地產張家口康保草原國際馬拉松冠軍,2017中國貴州·金沙亞洲山地競速挑戰賽天空跑50公里冠軍,2017杭州超級馬拉松24小時金杯賽全國紀錄。

2018年梁晶一路開掛,僅在4月就先後奪得HCFR2018國際越野跑挑戰賽100公里冠軍、2018曲阜12小時超馬冠軍、2018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冠軍。

10月1日,在獲得越野賽2018八百流沙極限賽冠軍20天後,他又以151.2公里的成績,四度問鼎「2018濟南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冠軍,並打破自己保持的中國12小時超馬紀錄。

11月,他以11小時12分46秒第一個跑完100公里賽程,奪得「2018China100山地越野系列賽暨環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冠軍。

② 三屆越野賽冠軍梁晶:在牧羊人窯洞里被發現時已經遇難


「太可怕了,每次說都得流淚」。




(梁晶賽前發自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視頻截圖)


但中國越野跑紀錄保持者梁晶沒有撐過去。梁晶是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2015年,梁晶辭去工作,專心以跑步拿獎金為生。他曾經有著傲人的輝煌戰績:2018年,梁晶以151.2公里的成績奪取「2018濟南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冠軍,並打破自己保持的中國12小時超馬紀錄;就在上個月,寧波江南百英里越野賽,梁晶剛以18小時24分23秒的成績創造了全新百英里賽道紀錄,收獲了三萬元獎金。


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對梁晶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前三屆的冠軍都被他收入囊中,今年是他第四次參賽,卻最終因失溫,倒在了熟悉的賽道上。


21人遇難事件已經過去近48小時,不少遇難者親友和家屬仍然在追問:第一時間,救援是如何展開的?整個賽事的應急措施、救援系統到底有沒有發揮作用?


「後退比前進更難」


王金明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跑,此前他所參加的馬拉松比賽都是「路跑」。在網站上看到此次活動,遠在重慶的王金明抱著跑跑看的心態報名參加了本次賽事。


臨賽前一天,主辦方開了一個技術分析會,所有參加此次百公里越野賽的選手都得參加。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的賽道,具有一定難度,海拔整體在2000米左右,很大一部分賽道處於無人區,20小時的關門時間也有一定的「門檻」。劫後餘生的王金明說,這樣的越野跑對新手來說確實是有門檻的。


王金明回憶,比賽剛開始時,天氣並沒有什麼異常。他帶了保溫毯、GPS、口哨,還有沖鋒衣。當他跑到cp2至cp3路段時,天氣驟變,狂風、凍雨還有冰雹一起襲來,氣溫驟降至只有幾度左右。王金明感到手腳逐漸冰涼,意識逐漸模糊。


(5月23日,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受傷人員在景泰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圖/中新網)


他想打開攜帶的保溫毯,由於四肢冰涼,拆解了20多分鍾才打開,然而一股狂風將他的保溫毯颳走了。此時,王金明處於cp2至cp3段中間位置,那裡屬於無人區,山形陡峭,地形復雜。進退兩難,又缺乏必要的補給。在一個風口處,王金明遇到了五六位參賽者,彼此的身體情況都差不多。王金明感到自己的手腳慢慢失去知覺,他只能爬行。王金明提醒其他的參賽者動起來,「但大家都已經有心無力了」。


劉喜兵是甘肅本地人,同時也是一位資深「跑友」。去年,劉喜兵也參加了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



劉喜兵遇險的地方同樣是在cp2至cp3路段,狂風暴雨之下,被一陣風颳倒後,劉喜兵便失去了意識。劉喜兵不記得自己是如何被救下來的,當時他已經陷入了昏迷。一段視頻顯示,劉喜兵當時只穿一層跑衣,平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劉喜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cp2至cp3一路都是陡峭的石頭山,使得參賽者「後退比前進更難」。


晚上8點左右,劉喜兵被當地牧羊人所救,他也是最早一批獲救的被困傷者。


復雜地形給救援帶來巨大挑戰


5月22日下午3時左右,景泰縣條山消防救援站接到了求援電話,站長成文卿奉命帶領兩台車10名救援人員前往救援。成文卿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他們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說有1個人被困在山上了」。


下午5時左右,成文卿和他的救援團隊到達了cp4補給點。救援隊員們是沿著cp6至cp5再到cp4的,從cp6到cp5這段路線,越野車可以行駛,「但到達cp4點後,車就無法走了」。


cp4補給點是在一條深溝里,成文卿在補給點看到了一頂帳篷。藍天救援隊的救援人員告訴他們,自己體力不支了,而山上被困人員存在失溫的情況。救援隊帶上戰斗服、水、繩索等保溫和救援物資,繼續從cp4往cp3至cp2這條線開始搜索作業,隨隊出發的還有一名醫生。


(23日上午直升機救援現場。圖/中新網)


救援隊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不知道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該地區屬於無人區,對救援人員來說是片陌生地域,只能依靠馬拉松賽道沿線的信標旗來指示搜索方向。其次是通訊受到影響,成文卿說,救援人員一般都是使用手機來進行溝通,到了事發地之後,發現山上無信號。救援隊特地攜帶了兩部衛星電話,但當地地形太復雜,「被山擋住了,衛星電話通訊也會受到影響」。


當地的復雜地形給救援帶來巨大挑戰,成文卿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從cp4地段開始徒步救援,體力消耗很大,到了cp3區域,該地山形陡峭,賽道大多在山頂處,有些賽道旁即是懸崖。而cp2區域,地形則更為險峻,屬於越走越危險的情況。


陌生的地形加大了搜索的難度,雖有當地村民作為向導,但事發地域常年人跡罕至,也沒有明確的地名,無法精準定位和指示目標。在天快黑時,救援隊員終於看見了幾個人影。


救援隊員走近發現,在一個牧羊人放牧所搭的窯洞里,有四位參賽選手,身旁有兩位當地村民在照料。成文卿發現,四人中只有一人有生命體征,另外三人已經凍僵死亡,其中一人就是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梁晶。


救援隊員在洞中生起了火,對倖存的參賽者做了保暖處理,留下一名救援隊員照料,其餘救援人員繼續搜索救援。整個救援行動持續到第二天凌晨6點,成文卿率領的救援隊一共發現了9位參賽者,但除了那位倖存的參賽者,其餘7男1女都遇難了。


在成文卿看來,參加這樣的野外越野運動,沖鋒衣等戶外保暖設備是必須要攜帶的,「當地村民說即使夏天上山,也要穿棉衣的。」成文卿說。


被忽略的強制裝備


李樂曾在2019年參加過甘肅省白銀市的黃河石林越野跑賽事。在他印象里,參加過的幾十場百公里越野跑,幾乎沒有一次賽事會嚴格檢查過選手的強制裝備,檢查人員通常只是隨便翻看。在2019年黃河石林越野跑時,他曾在終點前十餘公里,碰到一位沒有攜帶頭燈的選手。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沒有頭燈,其實危險很大,「賽事方並沒有嚴格要求並檢查選手的裝備」。


一張網路流傳的圖片顯示,相較此次黃河石林越野跑的號碼簿、計時晶元、電子軌跡、GDS跟蹤器、照明設備、水具、救生毯、口哨、手機等強制裝備,國外某個越野賽的強制裝備還有綳帶、實物儲備、防風防水外套、能夠覆蓋整個腿部的長褲或壓縮褲和長襪組合等。而且,對於水杯容量、實物儲備卡路里、救生毯和綳帶的尺寸、外套防水和透氣性能都有明確的數字規定。


李樂曾有過一次失溫的可怕體驗。2018年8月,他在五台山參加越野跑。晚上7點,為抵達一個路段,全程18公里,垂直距離1200米,全是下山路,沒有設任何補給點。當天,因為山上下了雨雪,李樂全身濕透。他當時剛參加越野跑僅兩個月,毫無經驗。自補給的包不防水,干凈的衣服也被雨雪淋濕了沒法換,李樂覺得自己已經在失溫邊緣。


周圍一片漆黑,空無一人。他給賽事主辦方打電話請求救援,但對方說,沒法救援,只能由他自己下山,下山後可以找個計程車送他回賓館。李樂大怒,「我就是下不去才請求支援,渾身濕透,又找不到路。」他覺得眩暈,甚至出現些許幻覺,但不敢睡也不敢停下休息,只好自己給自己鼓勁,一路高吼、唱歌,終於下了山。


從那之後,他再也不敢輕裝上陣,隨身攜帶的自補給包總是滿滿當當,足有八九斤重。包必須防水,放著兩塊兩萬毫安的充電寶、兩個頭燈、厚實的抓絨沖鋒衣、雨衣等等。有的跑友追求速度,他只追求安全完賽。


像李樂這樣的跑友,在越野跑圈中並不算很多。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對於強制裝備、自補給的重視程度都不夠。李樂指出,強制裝備所反映出來的,還是大家對安全不重視的問題。無論是參賽者還是賽事方,都覺得比賽沒有出過問題,有僥幸心理,「但往往這種情況下,就會真的出問題」。


狂熱的行業


李樂在參加2019年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時,已有幾十場百公里越野跑的經驗。


黃河石林越野跑在他看來「比較簡單」。在景區內比賽,意味著安全有保障;累計爬升3000米,在20小時內完賽,對他來說也不難。而且,報名費1000元,完賽則獎勵1600元,自己來甘肅玩一趟還能賺600元,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2019年比賽時,天氣炎熱,無風無雨,大家更在意會不會中暑。這次事故中被人詬病的補給點3不提供補給、只提供打卡這一問題,在2019年時並不存在。當時,補給點3也提供了簡單補給。


百公里越野跑在那時已經開始「出圈」,作為資深馬拉松跑友,李樂立刻轉投了這項運動。從2018年到2019年,李樂幾乎每周都參加百公里越野跑,一年多的時間里,參與了60多次。現在想來,他認為自己那時既不了解賽事公司的辦賽背景,也不了解線路,對自己的裝備也准備得不充分。到了當地就比賽,就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跑來。


李樂後來才知道,事實上,許多賽事都是小公司主辦,一般是越野跑的發燒友成立的公司,想組織跑友們在某個經典線路跑一跑,於是跟當地政府合作,就有了一場賽事。「他們原來只是參加比賽而已,沒有進行過專業訓練,全憑主觀願望辦賽,怎麼可能把賽事做好?」


曾為珠峰攀登、戈壁挑戰賽等各項戶外運動賽事提供過多次醫療保障服務的魏必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認可這一說法。據他所知,初期國內部分越野賽的執行公司,老闆也是資深的越野跑友,組織人員規劃線路,再根據大家的參賽經驗模擬,以中短距離30-50公里的小型越野跑賽事為主。後來經驗豐富後,再逐步邀請更多人參加,擴大參賽規模,並增設100公里以上的組別,摸著石頭過河。


魏必說,大約在五六年前,百公里越野跑在國內逐漸風行,各地都組織「某某百公里」這類賽事。這幾年的趨勢是,西南、西北地區,因為當地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秀麗的風景,希望通過組織越野賽來做 旅遊 推廣,增加自身的曝光率。此次發生事故的黃河石林越野賽,也是設置在甘肅省白銀市的黃河石林景區。


這類起源於歐美的小眾運動,在歐美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其背後的配套保障、補給等基礎服務已經相對成熟。而我國引入這項運動年頭並不長,用魏必的話說,「部分急於求成的賽事,只學了形,沒有學到相關的配套和內在的精神」。


當越來越多水平參差不齊的人前來參賽,比賽中會出現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應急救援和保障預案,國內各主辦方都缺乏豐富經驗和統一細化的規范。


救援效率低下是國內賽事的通病


魏必所在的醫療保障團隊曾碰到過一件驚心動魄的事。一名選手在戈壁賽中,因跑錯方向丟失,賽事主辦方救援反應很遲緩。十分慶幸的是,選手所在團隊通過自身努力,並在當地有經驗的服務商協助下,最終營救了該選手。


在他看來,賽事方應急救援決策反應遲緩、施救力量嚴重依賴第三方救援隊、施救范圍較大地形復雜、選手前後過於分散、特殊的天氣干擾等,都是導致救援效率低下的原因,也是當前國內極限運動賽事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果選手出現突發狀況,即使有GPS定位,如何確保營救效率,不錯過黃金的救援窗口?


在開展 歷史 更長的馬拉松賽事中,經過長期積累,已有比較完備的急救方案、專業團隊和處理措施。救援團隊在賽事開始之前,就會事先評估各賽段的風險系數,並作出極端情況下的預案。而越野跑作為小眾運動,且通常又是小賽事,救援常常囿於成本的限制。比如,會出現補給點分布較少,或者補給點內的補給物資准備不充足的情況。另外,因越野跑在國內如星火燎原,一些不具備 體育 賽事承辦能力的小縣城也參與進來,但幾百甚至上千人的賽事規模,是否會超過縣城級別救援體系的承受范圍?


魏必指出,如果要做到相對專業的安全保障,在一些大型賽事中,需要做到1:10甚至1:5的響應,也就是說,每10名或者5名參賽者,就要有一名急救人員。在不同城市、不同賽事中,聘請團隊的成本不同,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有時,因地形地勢所限,必須出動直升機急救。賽事方如果要事先准備好直升機,也有可能需幾十萬元開銷。魏必認為,對一些小型賽事方來說,辦賽幾年從未出過問題,醫療保障團隊又是其中的成本支出大頭,可能會在這方面鬆懈。


「我們這一行,是速效救心丸。備用時會佔用一定的資金,不出事也用不上,但是如果你有僥幸心理,不買這個葯,當你需要的時候,就來不及了。」魏必坦言。


對白銀黃河石林越野跑中出現的事故,魏必認為,這樣大規模的傷亡事件,必然是賽事主辦方對當地極端天氣估計不足、救援停賽等流程不果斷、配套保障體系出現了問題。


5月23日晚,國家 體育 總局緊急召開會議,要求進一步壓實 體育 系統的賽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完善 體育 領域安全風險防控制度和舉措。


李樂和魏必都認為,此次事件會成為行業的一個轉折點:安全問題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行業標准也有可能就此出台,狂熱的市場將會「糾偏」。


(應采訪對象要求,李樂為化名)

③ 我的淅川越野賽

初次聽到淅川丹江湖國際越野賽,是十月六日在從昔陽參加完大寨三十公里山地馬拉松賽後,返回長治的路上,聽同行的跑友極力推薦這場賽事,並且一看報名費還打五折,便毫不憂豫地報名。報名費149元,是全部越野賽中價格最低的,可以說極其超值。

我跑開步已經一年多了,從5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山地馬拉松一年跑了十五場。由於單位事多,不好意思請假,所以一直都不敢報名參加越野賽。

看了淅川越野賽的宣傳片,才知道淅川古稱丹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春秋時為楚國始都丹陽所在地,孕育了一代商聖范蠡、史學家范曄、唯物主義思想家范縝等歷史人物。更有亞州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庫,也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更有坐禪谷、神仙洞、香嚴寺等人文歷史景點,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古鎮,我甚至排好了比賽之餘的游覽行程。

由」中鮮冷鏈「冠名的Mountain Hard China 2018中國淅川·丹江湖國際越野賽是由中華戶外網將Mountain hard China,一個起源於阿爾卑斯主峰——勃朗峰所舉辦的Montagn』hard越野賽,歐洲最具影響力的越野跑賽事之一引進了中國,並且首站落戶淅川,讓我們能和全世界優秀的越野跑選手一起,感受原汁原味的阿爾卑斯越野跑體驗。

淅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這場賽事是構建在「體育+旅遊+扶貧」的發展模式下的一場賽事,是要發揮體育綜合帶動效應,推動當地旅遊發展,帶動當地貧困家庭增收致富,讓綠水青山變成當地群眾的金山銀山。

11月23日臨晨我和兩位美女跑友一同乘火車從長治到鄭州,然後在鄭州坐上從鄭州到淅川的大巴,下午四點到達淅川。出鄭州,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汽車就如長上了翅膀,路邊樹、房屋、高架橋也像長了腿一樣,向後極速奔去。到魯山才見小山,汽車開始上坡,愈往南,山勢愈高,到南陽下高速,走鎮平、內鄉到淅川。下車後,導航到淅川文化中心廣場,查驗身份證和強制裝備檢查之後,領上號碼布和參賽包以及一盒精美的伴手禮。訂上賓館休息片刻。看天色漸晚,出門到一飯店,要一盤炒菜,一小瓶酒、一大碗燴面,自斟自飲。對面桌子上的三位正在談論跑步,我一聽是跑友,於是插話進去,他們一聽我也是跑者,便盛邀一起吃,坐過去一問是武漢的三位跑友,天下的跑友是一家人,共同的愛好使我們談興驟起,頻頻碰杯,互留微信聯系,相約明天賽道上見。

回到賓館,洗涑後,鑽進被窩,但睡不著,又打開手機看明天的賽道,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早上四點半,鬧鈴響起,喝了一杯油茶,吃了兩個雞蛋,一個麵包後,便在夜色中向文化中心廣場走去。5點鍾的縣城街道很寂靜,只有路邊微弱的路燈在寒夜中散發著紅光。快到文化中心廣場時,人漸多,一看都是和我一樣裝束的跑者。排隊坐上擺渡車,經過一個半小時到達瓦房村,淅川越野賽的起點。這里可謂人流涌動,有志願者、有運動員、還有附近的村民。下了車先脫衣存包,然後直奔廁所,但排隊上廁所的人太多了,足足排了十分鍾才解決了問題。

來到起跑拱門前,熱身,一看周圍的跑友,有的竟穿得是短褲背心,我看得都瑟瑟發抖。七點半領導講話,七點四十五比賽正式開始。

我本來就是以健身旅遊為主,不追求名次和速度,只要努力了就行,享受跑步過程。從起點出發是三公里水泥路,速度在這里體現的淋漓盡致。望著長長的奔跑的人流,我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因為怕冷,早上穿的沖鋒衣,跑了一公里後,就顯得悶熱不堪,於是,停下脫去衣服圍在腰間,繼續開跑。

三公里後,開始登山,山道狹窄曲折,是以前登山者走過的一條小徑,極不好走,頭頂兩邊是密密麻麻的荊棘,不時勾住了這個人的上衣,又扯住了那個人的腿。有穿短褲的跑友,已經能看到兩腿劃的血淋淋的道子。這些還不算啥,山道過於狹窄,幾百人擠這山道上,只能一個挨一個的往上爬。有心急的跑友,不時地喊,」快點,快點,要關門了」。但是喊也沒有用。終於爬到山頂。開始下山,但是路依然狹窄,跑是困難的,但是很多跑友跑了起來,我也忍耐不住,也跑了起來,不時超過了幾個人。

下山後,和一個南陽的美女一起跑,她臉頰上貼著兩面紅紅的小國旗,甚是好看,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子,她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賽,怕被關門,我安慰她,你跟上我跑,肯定關不了門,在快到cp1時,這位美女估計跑不動了,我一回頭,不見了蹤影。

到cp1打卡,喝了碗雞湯,吃了半個饅頭,幾分鍾後出發。

從cp1到cp2,途經坐禪谷香嚴寺景區,風景真美。香嚴寺位於河南省淅川縣倉房鎮境內,是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歷史悠久;寺前的幾棵百年銀杏樹為古寺增添了新的活力。

香嚴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開元年間。今天熱情的淅川人民也將古老的香嚴寺作為一份厚禮,對每一位選手免費開放,但選手們也只是匆匆而過,不敢久留。只見香嚴寺四周群山環拱,聽人介紹,東為龍山,西為虎山,地形恰如蓮花,寺院也恰在蓮花中間。石牌坊、韋馱殿、大雄寶殿、望月亭、法堂、藏經樓依次排列於中軸線上,兩邊有普賢殿、文殊殿、觀音殿、禪堂等古建築,依次排開。

香嚴寺內有中原地區最大的彩繪壁畫,還有三間四柱無樓柱出頭式的「敕賜顯通寺」坊,更有工藝絕倫的寺房、石塔、石橋等建築,其上磚雕、木雕、石雕甚美,被譽為「三絕」。

在唐代八百禪宗弟子修煉地--坐禪谷內,看到的更是山險石奇、潭深水急、谷幽林茂,沿著山谷奔路,只見飛瀑、深潭、千佛崖、面壁崖、古棧道迎面而來,讓跑者嘆為觀止,流連止步,無不拍照留影,彷彿忘記了比賽。

通過下面的數據可看出賽道的虐。從起點到CP1,12.6千米,爬升851米,又下降776米。從CP1至CP2,9.2公里,爬升526米,下降447米。CP2到CP3,11.7公里,爬升737米,下降566米。CP3至CP4,9.8公里,爬升865米,下降950米。CP4至終點13.2公里,爬升370米,下降581米。上山,下山,是這個賽道的主旋律。機耕路,亂石路,不多的水泥路,更多的是山間布滿荊棘的羊腸小道。選手們或緊跟,或拉開,在山間忘情地奔跑,呼喊,有的甚至唱起了山歌,給這孤寂的大山送來了活力。最感動的是那些散布在大山深處的志願者,他們一個人一個點,靜靜地呆在哪裡,任寒風吹過,一整天不離不棄,給跑友送去安全的護送。還有那大山中稀疏的村莊、淳樸的村民、以及那設置在 村中的補給站,以及村民送上的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雞湯、魚湯、米粥、饃頭。在這熱情的山山水水中,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連綿不斷的大山,以及那山上或有或無的山間小徑,其實有些根本不是路,只是路標掛在那裡,讓我覺得那裡可以安全通過的路。亂石、溪流、山谷、叢林這些平時美好的景物,在賽道上就變成了一處處難以愈越的關,雖有綠葉相伴、飛鳥相陪、湖水相印,潺潺流水一路滴咚伴奏,悠悠白雲一路輕輕相拂,但仍難掩賽道的虐,有很多跑友受傷退賽,我很幸運,雖在cp2下坡奔跑時左腿膝關節扭了一下,不能再跑,但仍然走完了全程,真好,淅川越野賽。在cp4,天色已黑,點上頭燈的我們繼續在這夜幕下的大山中行進,只是景色被夜幕遮擋,腳下的路更險更難走,一路上只有路標的反光和前面跑友若隱若現的頭燈作伴,不時還傳來遠處山中人家的幾聲狗叫。到晚上九點三十一分,我終於趕到盛灣鎮,沖刺越過終點,為本次越野賽畫上了句號。

本來報名50公里組,但賽道實際上有58公里,屬於組委會友情饋贈,賽道風景非常美,山水相伴,有坐禪谷景區的極美瀑布,有河南省四大名寺的香嚴寺,有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丹江水庫。真是風景這邊獨好,但賽道又是非常虐的,有亂石路,涉水路,機耕路,但爬升非常大,一座大山又一座大山,望著一座又一座的大山,確實有點發愁,背著一水袋2升開水竟全部喝完,但跑了一天也沒有上廁所,水全部轉化成了汗水,衣服濕了又干,幹了又濕,臉上身上有鹽粒沙沙的。賽事組織很不錯,補給很豐盛,路標也很美,特別在夜裡,那反光的路標就象親人一樣,只是我在過了cp2快到cp3時,左腿關節有點受傷不舒服,便放棄了奔跑,全程走下。

淅川不但山美,水美,人也很美。這種美不是簡單的外表上的帥和靚。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一種善良、熱情、淳樸的美。如果單看外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衣著過時,沒有城市的光鮮,彷彿與時尚慢了許多,但是當你跑過、接觸過,你才能感覺到他們的美,讓我彷彿到一凈土,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是因山水美而使人美,還是人美改變了山水,我思考了很久,沒有荅案。

在淅川跑越野賽,最可敬的是那些志願者,在陡峭的山頂,危險的崖邊,難以攀爬的山溝上,都有他們的身影,就像一個個路標,孤零零地站在大山深處,任寒風施虐,卻一整天一動也不動,默默地迎來每一個選手,溫馨地用那方言送去一句句祝福和提醒,他們就是那生命的路標。在每一個補給站,一個個火紅的柴火爐將饅頭、雞湯、魚湯的香味彌漫的滿山遍野都是,選手們遠遠地就感受到了這補給站的溫暖。村民們還惟恐不熱情,將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和冒著熱氣的饅頭送到疲乏的運動員手裡。白天,十六度,夜裡,零度,山裡更冷,我們在奔跑,感覺不到山風的凜烈,但補給站的村民們彷彿也忘記了休息與寒冷,將他們的熱情和淳樸完全融入到了這場越野賽中。最可愛是那些孩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但一樣的稚嫩天真,他們也圍在賽道旁,等著每一位選手通過,或加油、或跟跑,提了很多很多的問題。

淅川,明年我還來,因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不及感受楚都文化的厚重,來不及領略一腳踏三省的荊紫關古鎮的美麗,再見了,淅川,我走是為明年更好的再來!

④ 7年22個冠軍!跑者梁晶的高光人生

梁晶,1990年生,31歲,馬拉松與越野跑界的明星。

2012年,梁晶在廈門全程馬拉松首秀,成績3小時18分54秒,刷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准。

2014年,福州12小時耐力跑,梁晶以136公里成績奪亞軍。

2014年,梁晶以業余身份參加濟南超馬,以149.51公里奪冠。

2015年,梁晶轉為職業運動員。

2015年1月,香港12小時超馬,梁晶以139公里奪冠。

2015年10月,梁晶衛冕濟南超馬冠軍。

2016年,福州超級馬拉松男子組冠軍。

2016年10月,梁晶第三次奪得濟南超馬冠軍。

2017年2月,江蘇連島12小時超馬,梁晶奪冠。

2017年3月,南京老山100公里國際越野挑戰賽,梁晶奪得男子組冠軍。

2017年4月,中國-新縣百公里挑戰賽,梁晶奪冠軍。

2017年7月,梁晶在張家口馬拉松,以2小時45分27秒奪冠。

2017年9月,中國貴州·金沙亞洲山地競速挑戰賽,梁晶獲得50公里男子組冠軍。

2017年10月,梁晶在濟南超馬賽跑150.35公里,創下個人紀錄。

2017年12月,梁晶在杭州24小時金杯賽奪冠。

2018年1月,海口馬拉松,梁晶獲得季軍。

2018年4月,曲阜12小時超馬冠軍,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冠軍。

2018年4月,HCFR2018國際越野跑挑戰賽100公里,梁晶奪冠。

2018年9月,八百流沙極限賽,梁晶以85小時46分43秒奪冠。

2018年10月,梁晶第四次獲得濟南超馬冠軍。

2018年11月,梁晶在浙江寧波餘姚山地越野賽奪冠。

2019年2月,江蘇連雲港連島12小時超級馬拉松賽,梁晶奪冠。

2019年11月,浙江寧波餘姚四明山百公里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梁晶奪冠。

2020年9月,喜馬拉雅極限越野跑,梁晶獲得100公里組季軍。

2020年10月,梁晶第五次獲得濟南超馬冠軍。

2020年11月,浙江寧波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賽,梁晶奪冠。

2021年4月,梁晶第二次在浙江寧波奉化江南百英里越野賽奪冠。

梁晶以7年時間,獲得22個冠軍,3個亞軍,2個季軍,成就高光人生。

中國12小時和24小時超馬紀錄保持者,職業生涯璀璨。

感謝所有為體育事業奉獻的運動員們。

⑤ 2018秦嶺國際越野跑挑戰賽52公里紀實

秦嶺,是我們西安人最喜愛的名山,上下五千年,縱橫三千里,又是夏天周末避暑勝地。

終南山,簡稱南山,又稱太乙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主峰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境內,海拔2604米。對聯:「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終南山主峰太乙山盛產葯材,素有「草葯王國」之稱,在當地至今都傳唱著「太乙山,遍地寶、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謠。

終南山是中國南北天然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環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線,有「中國天然動物園」、「亞洲天然植物園」之稱。

2018秦嶺國際越野跑挑戰賽是我的首個50公里賽事,6月2日早晨約好的四人5:00准時在興樂園門口集合出發,6:15到達起點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門口,5人小組全部聚齊,合影,存包,排空。准備比賽的開始。

      按照越野賽難度換算公式:累計爬升100米,相當於平地1000米。也就是說,越野路線的等效路跑距離=GPS實測距離+累計爬升X10。當然,實際跑起來,天氣、路面、體況、裝備等的影響因素很多。

我報的是TSC組賽道路線長度約52公里,累計爬升約3686米,相當於路跑88公里,盡管大家都是馬拉松老手,但老唐,花花,我還跑過1-2次越野,折偉和進步兄都是首越,大家都算是新手或初級選手,大家心裡都興奮中混合著忐忑。

第1賽段: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大門至甘湫池盤下,0-9公里,爬升約684米,到達時間8點10分,用時1小時10分,第92名。

賽段地形:景區盤山公路、天池木棧道

起點到cp1甘湫池盤下,也就是秦嶺滑雪場,有幾個轉折彎道,整體爬升不大,基本小步頻上山,坡度略大就走走,保留好後面的體力。

我感覺略好,後半段開始追逐提前約好的許花花,追上後進步也追了上來,並超越了我們,看樣子感覺非常好,我還想老唐速度慢,我們不會在5人中墊底的,沒想到花花在生理期,盡然仍堅持參賽,我的那個郁悶,看他5公里後的狀態明顯不好,我怕出危險,只好信守承諾,做好護花使者。沒想到老唐身體狀況也超好,7公里處也追上了我們。

天池美景。山崩巨石與天池湖光相融,碧峰綠水,奇石異洞,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當地群眾稱其為「天池」、「水湫池」、「翠華湖」、「太乙池」等。

一起到達滑雪場,因為知道cp2無補給,我在哪裡大吃大喝了10分鍾,沒想到為後面起了大作用。眼睜睜看著跑友跑走,我卻在不慌不忙吃吃喝喝。

cp2設在終南山頂,甘湫池盤下至終南山(終南山站點僅為打卡,不提供補給)

(9-14.5公里,爬升約約1035米,關門時間2日12:30),完成時間10:16,用時2小時16分,第92名。不快,山頂減速,不想錯過好風景,沒讓我留下遺憾。

賽段地形:石板台階、土路

cp2基本都是上山,遇上陡坡很容易「堵車」,由Q1補給站出發後,是整個比賽的難點之一,距離短,爬升大,大家要合理分配體力,建議在Q1站點多攜帶補給。沿石階路上約400米,在石板路的右側大石頭處,沿著小道上山,在約10.6公里處觀景平台,可以拍一張美圖。

繼續前進50米,直行上山,不要走右側的石板路,經過此段路程後,迎來此賽段的大爬升路段,路面逐漸由石板路變為石板台階,再變成純土路,兩側樹木多,不時有鳥獸的動靜。接近山頂時,注意增添防風衣物,同時也請為我們駐守山頂的志願者說聲「謝謝」。

終於又見終南山,再次欣賞南草北木奇觀!

為什麼終南山主峰出現南草北木現象?南坡向陽,土壤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所以土壤乾燥;北坡陽光照射時間短,土壤溫度低,水分蒸發慢,因而土壤水分相對較多。樹木生激敏物量大,蒸騰也高,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長;而草本植物植株矮小,根系發達,更適應乾旱的環境。

終南山的南草北木現象,奇在以一條長長的南北分界線(僅有一人腳面寬)隔開,南北兩側植物生態迥異!

第3賽段:終南山至大瓢村

(14.5-24.2公里,爬升約700米,關門時間2日15:30)賽段地慎鉛廳形:土寬隱路

到達時間14:23分,用時4小時07分,第73名。陪伴跑友,下坡基本沒跑,只在下台階時略發力。

經過終南山頂打卡點後,沿著山脊繼續前進,此路段兩側有小竹林,大家做好防護,以防刮傷。沿途老鄉很好客。

通過竹林後,就是約5公里的下坡路,在賽程的21公里處,將有我們志願者給大家指引,UTMQ組和TSC組選手此處向左進山,CMC組沿著小路繼續下山前往M3。

在翻越山頭時,注意腳下,前往大瓢村的路上注意指示路條,此段坡陡路急。在路上會聽到遠處觀音洞寺廟播放經文,到達大瓢村農家後,好好休整,我們為大家准備了熱食,吃飽了沿山間村道繼續前進。

這段休息了20分鍾,裝好了補給,喝了N多飲料和水果,整了不少包子和榨菜。沒等上熱湯。

第4賽段:大瓢村至四岔村

(24.2-33公里,爬升約732米,關門時間2日18:30)賽段地形:土路

完成時間,16:49,用時2小時25分,第77名,被1跑了17年的大爺和3小伙超越。

由大瓢村農家出發後,是一段沿著山邊的土路,路旁是崖壁,請選手靠著路內側跑,不要沖撞。

由大瓢村農家出發後,是一段沿著山邊的土路,路旁是崖壁,請選手靠著路內側跑,不要沖撞。

到達小瓢村後,在山溝之間有防滑坡而建的堤壩,選手們就從這里進山,沿著山側的小路蜿蜒上山,此路段因屬陰面,土層潮濕易松動,請大家注意旁邊的樹木,扶穩後前進,在翻到山頭時,注意辨別路標,下山途中會遠遠看到兩棵矗立在山間的白楊樹,兩棵白楊鶴立雞群,選手就是朝著它倆一直去,最後沿著山路到達Q4補給站。

第5賽段:四岔村至西堯村

(33-40.5公里,爬升約460米,關門時間2日22:00)賽段地形:村道、公路

完成時間,18:12,用時1小時23分,第79名。被2年輕小伙超越。

四岔村出發後,18點以後出站的選手要提前准備好頭燈,沿村道下坡約800米,到達西石路路口,此處是UTMQ組和TSC的分流點,請聽從現場志願者引導,避讓過往車輛。TSC組選手向右沿西石路公路出山,期間會經過多處村道岔路,不要進去!一直沿公路走,途中會經過多個隧道。道路左側是石砭峪水庫,請不要亂扔垃圾。到達西堯村村口時,聽從志願者引導,向右進村,都到達補給站。

第6賽段:西堯村至翠華山

(40.5-52公里,爬升約460米,關門時間3日01:00)賽段地形:土路、村道、公路

完成時間,20:41,用時2小時29分,第79名。超1人,追1人。

西堯村到翠華山這一段路也集中為村道和公路,中間夾雜小段山路,在路口處安排志願者指引。從西堯村出發後,是長度約700米的山路,到達村道,向右沿村道上坡,快到山腳時,注意左邊的路標,向左沿田邊土路直走,約93.5公里處是個溝壑,通過後沿山路,到達星火村,在238鄉道處,向右邊繼續前進,沿村道到達新農村,通過高速路高架,注意道路左邊路標(約96公里處),沿田間土路,從南五台服務區旁的小路,經過村子,到達太乙宮街道的主街,向右邊前進,過了橋口後向右邊走,沿著公路一直上坡,到達比賽終點-翠華山景區大門

熱點內容
大理到北京的火車價格 發布:2025-08-11 05:51:59 瀏覽:444
越野款雷克薩斯 發布:2025-08-11 05:44:05 瀏覽:884
去吧皮卡丘最高戰力 發布:2025-08-11 05:39:00 瀏覽:870
感恩號房車製作 發布:2025-08-11 05:38:54 瀏覽:406
侵略吧萌神皮卡丘 發布:2025-08-11 05:36:53 瀏覽:138
欣新房車專屬會員制度 發布:2025-08-11 05:29:24 瀏覽:311
皮卡年檢都查啥 發布:2025-08-11 05:22:57 瀏覽:680
越野車寶馬大眾報價及圖片 發布:2025-08-11 05:17:13 瀏覽:923
三亞買房車牌 發布:2025-08-11 05:14:29 瀏覽:394
man巴士房車a型 發布:2025-08-11 05:11:05 瀏覽: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