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車能進外灘嗎
『壹』 馬自達cx4和雷諾科雷嘉,哪款比較好呢
科雷嘉以57.6分在12款車型中得分最高,科雷嘉的評分也領跑今年所有參評的合資SUV車型。我6月21日買的是馬自達CX-4,一直關注,在論壇上試駕了3次,之後又試駕了榮威RX5,對比結果得出馬自達CX-4等近兩個月,終於上了新車。馬自達CX-4的外觀水平很高,除了尾部保護板和尾燈下的設計不盡人意外,其他地方越來越漂亮。
15號皮卡,高級Correga。有1.5噸自動和手動兩種駕駛感覺,自動低速進油反應慢,手動模式有六個檔位,踩油時後推感明顯。擋風玻璃問題,感覺不到速度,試開到沖凳80才加油。科雷嘉有已知缺陷,輪胎免壓監測(自裝內置一般1000)後楞是不能升降車窗,只有主駕駛有車窗一鍵升降和電動調節(車窗一鍵升降和其他三個車窗改裝估計不到300)。
前臉不好看,加了前杠後就好多了。是什麼讓我選擇了這款車?它的油耗好,自吸故障少,結合了歐洲車和日本車的優點,還有車座的包裹感,配置高,側面和後面的外觀水平高,動力好。說實話,我很少關注日本車,cx4至少我對它沒有感覺。
『貳』 家人們,有一個一個月50塊錢左右的魔都卡,手機卡,是什麼啊有人知道嘛
中國電信的新魔都卡有30元50元檔次可選。其中新魔都30元檔包含國內流量每月5GB,國內通話100分鍾/月,國內短/彩信0.1元/條,國內接聽免費,超值贈送來電顯示/189郵箱/天翼雲盤普通版。
『叄』 幫忙寫贊美倫敦的一篇文
去倫敦已經是去年11月份的事情了,不過由於懶惰,一直沒有靜下心來把游記寫完。連日的失眠,使得原本寫論文的計劃再一次落空。於是乾脆就寫游記吧。
第一天:早上4點半就起床了,要趕最早的一班地鐵,到奧斯陸中央車站坐機場大巴,到Torp機場,乘坐英國Ryain Air的航班,倫敦當地時間9:50抵達。然後直接坐大巴到了維多利亞車站,穿過了4條馬路,終於找到了預定的Youth Hotel。我們訂了Female room,6人間,近14磅一個晚上。這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社,感覺好像又回到了大學里的宿舍,幾個人同住一個房間,洗手間在走廊上。
放下行李,我們有先去了離住所不遠的白金漢宮。因為沒有趕上衛兵交接,也不是對外開放的時間,所以我們只能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然後轉到了St. James公園,也就是所謂的皇家花園。雖然說挪威的皇宮是遠遠比不上白金漢宮的,可是挪威的皇家花園卻跟這里的不相上下。只是有一個很Cute的小鴨子,搖搖擺擺地走到我面前看看我,磨即姐姐馬上幫我跟小鴨子拍了一張照片,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張照片。
從公園里信步出來,又順路走去了議會,親眼看一下已經通過各種場合看到過的大笨鍾以及近在一旁的西敏寺。倫敦的冬天,天黑得也很早,加上天氣很陰沉,滿街的行人又是那樣的行色匆匆,愁眉苦臉的。不僅猜想,倫敦的生活壓力一定也很大,不然為什麼看不見人臉上的微笑和神采呢。還有不是我嘴壞,英國人長得怎麼這么不好看呢,難道是我在挪威看gorgeous people看得太多了,再看見普通長相的人,就已經覺得不好看了?不論怎麼說,這一段的參觀,完全不在旅行的狀態中,好像一直在慶幸當年幸虧自己的托福作文沒寫滿5分,不然頭腦一發熱,真的申請了UCL,現在恐怕就會更加後悔了。
一直到了泰晤士河邊,突然覺得眼前的風景那樣似曾相似,馬上就開始興奮了。泛黃的江水,江上的游輪,岸邊的梧桐樹,江面上吹來清冽的空氣,閉上眼睛,那不就是外灘的感覺嗎?再一次地想念上海。於是我門一邊沿著江邊散步,一邊一廂情願、自作多情地把看到的各種景色和外灘進行類比。好高興啊!
沿著泰晤士河邊,一直走到了台特美術館。我承認,我是一個對美術沒有任何天賦的人。小學的美術作業,只要能帶回家完成的,幾乎都是由爸爸代替完成的,而凡是那些必須當堂就交的美術作業,印象中我就沒有得過「中」以上的成績。不過,這個美術館是事前澳大利亞姐姐大力推薦的,所以還是決定試一下,看一個熱鬧也好。事實證明,真正的藝術品確實可以打動人心,連我這樣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站在一幅畫面前向多看幾眼,而這樣的作品,使我後來即使在維也納的美術館中也沒有再找到相同的感覺。最最喜歡的是維多利亞時期的作品,當時流行的是寫實主義風格,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幅表達「不忠」主題的畫,三幅畫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畫面上任何一個事物都帶有很強的寓意。還記得第一幅畫上,當丈夫發現了妻子不忠後,勃然大怒,把一把水果刀叉進了一個蘋果,結果一半的蘋果掉到了地上。畫家也許就是在暗示,從此這個完整的家庭就像這個蘋果一樣,一分為二了。另一幅讓我至今難忘的畫就是一位少女,絕望地坐在一隻小船上,飄在一片蘆葦池塘上。小船的破舊以及少女臉上的無助和絕望,在那一刻深深地觸碰到了我的心,我自認是一個簡單而快樂的人,我有一些特定的時刻,我也有過對一些特定事情的絕望,也許少女那種深深的絕望喚醒了我對那些時刻的回憶,我想如果我對著那幅畫繼續看下去的話,搞不好會抱著畫放聲大哭的。因為時間的關系,有很多很好的作品,都沒能來得及仔細看一下,很遺憾,這真是一個很好的美術館,可惜等我發現的時候,我卻沒有機會多多了解了。
晚上回到了維多利亞車站,找了一家Pizza Buffet的餐廳。習慣了奧斯陸食物的天價,看到6磅多的價格,竟然還覺得便宜,太變態了。
第二天一早起床去泰晤士河上坐遊船,一直坐到了塔橋。參觀了castle,印象中只記得皇家珍寶館中,那些閃著奇異光芒的皇冠、權杖、首飾,直到出門以後,發現自己的眼睛都被快那些鑽石灼傷了。這些奇珍異寶,金銀首飾看起來是很璀璨奪目,不過真正用的人也未必快樂吧,那些故事說出來,應該也就是英國版的金鎖記吧?大家請允許我在這里阿Q一把吧。
因為下午3點半的時候必須到一個英國的律所進行參觀,所以我們無奈只能加緊行程。先去了所有學海商法學生心目中的聖地,勞合社。我不知道在那裡看過一幅所謂勞合社的照片,覺得一直是一所古舊的建築,特別像維也納的Central Cafe那種樣子。一直等到勞合社才發現自己一味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人家可以一座超級現代的建築,一句話來概括,就像黑客帝國裡面的那種管道式建築。這種充滿未來和抽象的建築風格,是勞合社在我心裡的神秘感有多了一份,因為不對外開放,我們只能在門外派了幾張照片留念。也許這一輩子,勞合社對我來說,也就是只能在門口轉悠一圈,永遠進不了正門的。在門口站了一會,想看看在裡面工作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很久很久,偶爾能看見一兩個特別干練的女性,我很佩服她們,但是我不羨慕。
帶著勞合社留給我的小小震撼,我們去了聖保羅大教堂。請原諒我這個宗教白痴,我現在已經完全忘記了聖保羅大教堂的樣子,甚至沒記住它到底是不是哥特式教堂,唯一記得的是我和磨即姐姐兩個人因為時間不夠,是怎樣沖上近1000個台階,在達到金頂俯瞰了倫敦的景色之後,又是怎樣沖下了這1000個台階。
然後3點半感到了小胖子實現幫我們安排好的Essex 20 Chamber,由於大家都醉翁之意不在酒,隨便聊了一下,小坐了一會就出來了。坐車去了中國城,吃了一頓久違的中國菜,當然代價也是昂貴的,20磅一個人,這個單次吃飯最高紀錄一直保持到了之後在去丹麥游輪的自助餐為止。吃完飯,走到了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廣場閑逛,感覺是又回到了大城市,終於又看到了那種擁擠的景象,熟悉又親切地感覺。
第三天,一大早坐大巴去了牛津鎮,由於下車後走錯了路,沿著一條安靜的小路走了很長時間,冬日午後的暖陽,街上沒有遇到一個人,反而碰上幾匹馬在吃草,不能放過,趕緊與之合影。這樣安靜的感覺,也許才是這個小鎮的本色。好不容易碰倒了一個人,經指點,坐了公車回到了牛津大學的主校區。感覺好像是到了哈利·波特念書的地方,搞不好在那個城堡裡面也會飄出一兩個鬼魂。據說,來牛津念書之前還要通過一輪面試,又一個中國學生沒有通過面試,原因是他沒有貴族氣質。這也算理由?努力看了看在這里學習的學生,恕我眼濁,我怎麼沒有看到這些所謂的貴族氣質呢?不過,類似所有頂尖大學的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樣子。在一個小巷裡找到了一家小咖啡館,喝了一壺下午茶以及吃了兩塊蛋糕,in rome, do what roman do.
下午又趕到了Wikborg的倫敦分所,現在跟挪威人也就算半個老鄉了,於是東拉西扯地喝茶聊天。不同的是,我們分手後去吃飯,他們回去繼續加班,好可憐啊。
第四天是周六,也就是聞名的Portelelo跳蚤市場開門的時候,一大早有幸匆匆地趕過去,在沒個小攤前面都流連了一下,最後買了幾張明信片以及一個名字首字母的印章。然後又去牛津街逛街,衣服都很好看,也發現了英國人對黑色的情有獨鍾。每家店裡都會有不同的黑色的小禮服,每一件都很精緻,所以即使window shopping也覺得很開心了。最終居然發現了優衣褲,收了兩件吊帶衫。我有一個很惡劣的習慣,逛街一定要買到東西,不然就覺得時間被讓費了。
逛了一上午的街,下午來到了大英博物館。然後後悔對於像我這樣的俗人一個,今天的形成實在是應該反過來的呀。讓我看到了那麼多漂亮的商品之後,再讓我回過頭來看這些磚頭、石頭、器皿之類的古物,我真是審美疲勞阿。看來像我這樣的惡俗之人,應該被剝奪去博物館、大教堂之類的權利,免得玷污了這些藝術品。話雖這么說,還是有一些小收獲的,在中國展區看見了一幅敦煌壁畫,明顯是當年由於運輸的需要全部砸碎了,然後運到博物館裡面又重新拼裝好的,馬上想到出國前看到的電視連續劇《五月槐花香》,當中倒賣敦煌壁畫的情節想必就是取材於此。正在我們憤憤不平英國人搶了我們這么多的寶貝,還堂而皇之地擺在博物館里,不但沒有一點的不好意思,好像這些搶來的東西經過這些年的時間以後,已經合理合法地成為他們的東西了。在我們看到了希臘展廳之後,這些心理不平衡再次通過變態的方式得到了緩解,哈,我們不是那個損失最慘重的,人家連一整所的古廟都被搶來了,放在一個大廳中。最吃驚的是,大家知道嗎,埃及的獅身人面像,他原來是有鬍子的,鬍子原來被英國人炸了,搶來放在博物館裡面。真是覺得好笑,那塊石頭,如果沒有特別地表明,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已,看不出來跟獅身人面像有什麼聯系,即使這樣也要搶來,意義何在?
最後一天,坐大巴去了溫莎城堡參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寫給南丁格爾的親筆書信,字體非常優美,花得我愣是一個單詞都不認識。還有維多利亞女王的那些洋娃娃,居然還有一個超級大的娃娃屋,太沒天理了。一樣是小時候玩的布娃娃,居然還玩出這么多的花樣,還好我十幾年前已然過了對洋娃娃發花痴的年紀,不然我一定會千方百計也偷一個回去的。在溫莎小鎮上,又嘗試了一次典型的英國下午茶,嘗試了英式烤餅,雖然以後我也自己嘗試做了兩次,不過好想一隻做不出那種松軟和奶香濃郁。
從溫莎回到倫敦之後,本來還幻想著去聽一次歌劇(以我這樣的俗人,當然只是再一次附庸風雅罷了),沒想到星期天所有的歌劇院都關門了。於是磨即姐姐跟我兩個人,剛好有了正當理由,屁顛屁顛地跑去電影院看了一場The Legend of Zoro,還是看電影才符合我的審美品位阿。
由於訂的是第二天一早6:30的早班飛機,不得已我們只好連夜坐大巴到機場,結果發現,經驗不足,到的太晚了,所有的座位早就被一搶而空了,我們只好席地而坐,幸而磨即姐姐買了一本時尚雜志,認認真真地翻了好幾次,終於熬過了這幾個小時。臨登機前,把最後剩下的全部英磅買了我最喜歡的拿鐵和可頌,高高興興地坐飛機回奧斯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