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全社會普及
㈠ 定向越野的四個發展階段
定向越野發展的四個階段:
1. 1983年7月,北京市測繪學會在舉辦青少年測繪夏令營期間,組織了一場面向15至17歲中學生的定向越野比賽。這場在北京密雲舉行的比賽得到了參與者的熱烈歡迎,並激發了他們對定向越野的巨大興趣。
2. 1985年9月29日,深圳市體委與解放軍體育學院合作,並與香港野外定向會(HKOC)共同舉辦了首屆「深港杯野外定向85」比賽。這次比賽吸引了來自深圳市、香港地區以及多個國家的逾兩百名運動員參與,在六個比賽組別中,中國選手成功奪得了男子雙人組冠軍。
3. 1986年1月1日至5日,「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定向越野錦標賽」在香港舉行。賽事結束後,深圳市定向運動協會與香港野外定向會在1月7日深圳舉辦了一場「定向越野國際友誼賽」。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的部隊院校以及深圳市的代表隊參加了這次國際友誼賽,並取得了八個組別中的兩個第一名、四個第二名、兩個第三名,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4. 1986年4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在舉辦第四屆運動會定向越野比賽的同時,通過社會力量集資,成功舉辦了「廣闊白雲陵廣州首屆白雲杯定向越野比賽」。這是中國首次完全依靠自身技術力量組織的面向社會的定向越野「公開賽」,為中國未來定向運動的宣傳、普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㈡ 定向越野歷史
定向越野起源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下是關於定向越野歷史的詳細解答:
起源背景: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地理環境特殊,廣袤崎嶇的森林地帶和無數湖泊使得地圖和指北針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格外突出。
軍隊成為了定向運動的早期實踐者,因為他們意識到在山林中辨識方向、選擇路徑並進行越野行動對於國家保護至關重要。
發展歷程:
1918年,瑞典童子軍領袖吉蘭特推出了一項名為「尋寶游戲」的活動,這是定向越野的早期形式。
該活動因其組織簡便、有助於提升參與者的野外定向能力和地圖使用技能,同時培養了人們的勇敢精神和體能,而迅速受到歡迎。
定向運動因其經濟實惠的特性被軍隊廣泛採納,並迅速在民間普及開來。
現代定向越野:
定向越野從軍事需求逐漸轉變為大眾喜愛的戶外運動,成為一種兼具鍛煉與娛樂的受歡迎活動。
它既是一種戶外休閑、娛樂運動,又是一種競技運動,參加定向運動除需要指北針和地圖外,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綜上所述,定向越野的歷史是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特殊地理環境出發,經過軍隊的實踐和推廣,逐漸發展成為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