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門敞篷皮卡
1. 盤點「借電」復活的那些經典車 開它們你就是街上最亮的仔
作為資深車迷的你,想必心目中有自己難以忘懷的那台經典車。因為國內法規等政策上的影響,想在國內開一輛經典的老爺車上路幾乎成了不可能。得不到的有時候更迷人,我們心心念念的經典車們,真的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去不返么?當然不是,隨著電動化浪潮的興起,許多我們爺爺輩的經典車型煥然新生,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開上一輛經典「老爺車」招搖過市成為了可能,同時它們還有著先進的電動化的動力,想想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今天就跟大家盤點一下,車企們通過電氣化推出的或有望推出的那些經典車型們。
大眾甲殼蟲
第一輛車呢,就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大眾甲殼蟲。2019年7月10日,大眾汽車旗下最後一批甲殼蟲汽車在墨西哥普埃布拉(puebla)工廠下線,而甲殼蟲這個在二戰後曾經風靡全球的車型正式宣告停產。當時人們就懷疑,停產後的甲殼蟲有可能會以電動化的形態回歸。當時的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還出來辟謠,堅稱大眾不會推出電動版甲殼蟲。
當時的大眾認為,把更多的重心放到了I.D.Buzz系列新能源車型上,能夠給品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同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大眾便展出了一款純電動版的甲殼蟲e-Beetle。該車是基於上世紀的經典甲殼蟲所改裝而來的。該車是由大眾與其合作夥伴eClassics共同打造了一款甲殼蟲純電動概念車。
即便推出了電動版甲殼蟲,大眾依然嘴硬:「我們只是嘗試用電氣化的方案,讓更多的老爺車像這台甲殼蟲一樣重生!」
我們來看一下這台電動版甲殼蟲的動力,該車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為60kW的驅動電機,能為車輛提供150km/h的最高車速。搭載一塊容量為36.8kWh的電池組,WLTP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200km。由於電驅動系統的質量要高於原有的燃油動力系統,加上性能有所提升,所以該車的底盤和剎車系統做了相應的優化。大眾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如此經典又有民心的國民車型,他們真捨得就此放棄?至少我是不信的。
菲亞特126
第二輛要介紹的車型呢,也是一輛曾經的國民小車,菲亞特126。菲亞特126型車第一次面世是在1972年,當初主要是為了取代當時的菲亞特500車型,而這款車直到2000年才在波蘭停產,總共生產了470萬台。菲亞特126也是當年進入國內的第一批私家車型,估計也是很多朋友的童年回憶。被大家親切稱為「大頭鞋」的它,有望通過電氣化重生。
電動版菲亞特126假想圖
從渲染圖來看,新車大幅延續了菲亞特126車型的經典設計,但又融入了非常多的現代化元素,如個性可愛的方形前LED大燈、隱藏式門把手以及前風擋上的駕駛輔助探頭等。菲亞特126純電有著簡潔且優雅的車身線條,流暢的車身輪廓與短小車身相搭,十分和諧。同時,LED矩陣式大燈與日間行車燈的加入,呈現出經典與科技的完美融合。
經典菲亞特126
動力方面,新車的動力系統或參考菲亞特500 Electric的動力參數,並且電池容量為42kWh,WLTP工況下的綜合續航里程約為199英里(320km)。
MINI
第三款車是很多姑娘的心頭好,MINI。在2019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量產版的MINI電動車正式亮相。而在這個現代版的MINI電動車推出之前,2018年的時候,寶馬集團推出了一款名為經典MINI的電動概念車。
新車整體外觀保留所有老 MINI 的原始設計,採用紅色塗裝搭配白色車頂及賽車條紋,並換上加寬輪拱。芭蕉造型輪框依然保留,但中心蓋廠徽換成代表電動身分的貼紙,車側也有一道白色腰線,頭尾廠徽也改為電動車圖案。
新車的動力部分沒有詳細信息,當然了,跟現在那些數據誇張的電動車肯定比不了。但這么一台經典車型,相信沒有幾個妹子能抵擋它的誘惑吧?
悍馬
第四款車我們來聊點不一樣的。原本我們心目中的超級硬漢——悍馬。純電動悍馬本來預計將於美國當地時間5月20日正式發布,但由於疫情方面的影響不得不推遲。這款車基於通用BT1 EV平台打造,WLTP續航里程預計為400英里(約640公里左右)。
純電動悍馬預計擁有735kW(1000Ps)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可達15591N·m,0-96km/h加速時間或將小於3秒。這款車還支持800V快充,最大充電功率可達350kW。
電動版悍馬將推出SUV版和皮卡版兩種車型。這樣一台動力暴躁又兼具性格安靜的重型機器如果上了一個綠牌,回頭率秒殺特斯拉是一定的。
大眾T1
日前,大眾推出了一款十分「復古」的概念車e-BULLI,這款車基於半個世紀多以前的T1車型打造,但加入了更強大的純電動動力系統以及更多科技配置。
如果讓我猜,大眾集團的高層絕對是老爺車愛好者。前有復古甲殼蟲,我們的第五輛車依舊是一台大眾。那就是經典程度不輸甲殼蟲的大眾T1。新車被命名為大眾e-BULLI,基於半個世紀多以前的T1車型打造,雖然是款經典車型,但搭載了豐富的科技配置以及領先的純電動動力,讓這款老邁的車型煥發了活力。
同甲殼蟲一樣,這輛車同樣為大眾和eClassics公司合作的產物。它們選擇了一輛1966年生產的T1 Samba Bus,作為e-BULLI車型的基礎,這輛客車在改裝之前,已在加州公路上行駛了半個世紀。
新車採用了專屬的橙色和金色雙拼塗裝,讓其擁有更強的現代感。LED大燈與LED日間行車燈的加入,使其多了些現代元素。此外,新車還配備了復古拋光輪圈,配合白色輪胎塗裝,十分個性。
車內,新車也有諸多改變。雖然力圖復刻原版車型的樣式,但細節上又加入了不少現代的元素。車內的座椅與外觀同色,儀表盤繼承了T1的造型,加入了行車電腦顯示屏,可以顯示續航里程、電量等信息。中控部分,雖然樣式復古,但提供DAB數字信號廣播、藍牙、USB等功能,還搭載了低音炮音箱。此外,我們可以看到,後視鏡上方還加了一個大尺寸的液晶屏幕,可以顯示多媒體信息。
動力方面,e-BULLI搭載了一台最大功率61kW的電動機,峰值扭矩為212Nm。搭載的鋰離子電池組容量為45kWh。電池被平鋪在車輛地板中央,降低車型重心。官方表示,這款車極速可以達到130km/h,續航里程超過200km。
Mustang
作為美系性能車的絕對代表之一,福特Mustang一直以來都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夢想之車。現款Mustang好像跟傳統的「肌肉」車越走越遠。當福特宣布Mustang未來將走電氣化的道路之後,來自美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Charge Cars便已經搶先一步,在2019年的古德伍德速度節上發布了這台純電版本的「Mustang」車型。
這款電動Mustang參考了第一代福特Mustang的外形設計,線條設計十分硬朗,肌肉感十足,只不過大燈的光源都換成了更有現代特徵的LED。這台車是可以買到的,全球限量499台,每台售價高達3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62萬元)。
內飾呈現出的與復古外觀不同,是一種極為現代的模式。大尺寸的中控屏和按鍵式的換擋都非常潮流。這也是我個人認為這種經典車「復活」最恰當的方式。畢竟現在大家都很注重實用體驗。
動力方面,原本的V8發動機被換成了四台電動機,最大綜合功率可達400kW,峰值扭矩更是高達1200Nm。0-96km/h的加速時間僅需3.99s,最高時速為240km/h。搭載一塊容量為64kWh的電池組,預估續航里程為322km。
阿斯頓馬丁DB6 MkII Volante
007御用座駕,阿斯頓馬丁,同樣推出了一款電動化的復古車型,新車基於旗下半個世紀前的經典車型DB6 MkII Volante打造而來。這款車有個極特別的設定,就是可以燃油動力系統和電力驅動系統均可以獨立安裝和拆卸,這樣車主可以選擇讓車輛在傳統汽油動力系統和電力系統間進行切換,這樣的設定也是很有創意了。
這台雙門四座敞篷概念車完全保留了DB6 MkII Volante車型的原始外觀,兩門四座敞篷的設計加上復古的外觀極有強調。濃烈的英倫風情鋪面而來,我想這也是復古經典車新生的意義所在。
DB6電動版概念車的電力來源於一個造型類似於「盒子」的電動系統。按照阿斯頓·馬丁官方說法,這套動力系統是獨立於車輛存在,安裝在原配發動機和變速箱支架上。可輸出330馬力(Vantage版本)的4.0L直列六缸發動機也被保留了下來,當車主希望體驗車輛原汁原味駕駛質感的時候,只需要將發動機換上即可。
捷豹E-Type
接下來這台車,是本文中少有的量產車型。也就是說,你只要有足夠的錢,就能將這輛電氣化的復古老爺車收入車庫。它就是恩佐·法拉利眼中的最美汽車——捷豹E-Type。電氣化的E-Type被命名為E-Type Zero。這是官方打造的一款全新電動車,不是舊款車型的魔改。前段時間哈里王子大婚,所用車型就是E-Type Zero。
內飾部分,捷豹還增加了一塊液晶儀表盤和可觸摸的中控大屏,不過後者是選裝項,你也可以繼續保持初代車型的內飾模樣。提供兩種選擇,讓一起顯得更加美好。
動力方面捷豹E-Type Zero搭載一台最大功率220kW的電機,0-96公里/時加速時間5.5秒。40kWh的電池組能夠提供273公里的續航里程。因為捷豹E-Type Zero概念車超乎想像的受歡迎,捷豹官方公布,不排除未來會有復活更多經典的老爺車的計劃。
總結:雖然今天介紹的車型,基本都看得見摸不著,但多家車廠通過電氣化讓經典車型復活回歸,也讓我們看到了汽車設計的更多可能。電氣化的發展,因為靈活布局,也讓這些經典車型的回歸成為了可能。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經典的老車,能藉由純電動的浪潮重獲新生。當然了,我們如果能買到,價格再便宜點就更好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皮卡車可以進城嗎
皮卡車可以進城。
皮卡車可以跑市區,但是必須提前辦理通行證,有些城市禁止皮卡車,主要是因為地級以上城區基本都是限行貨車。想進入市區的卡車應該提前申請許可證。皮卡車是輕型貨車的一種,符合限行貨車條件,導致不通。所以限制貨車的地方都不能進。
對車輛類型進行分類:
1、按車分類:單座車、兩廂車、兩廂半車、三廂車;
2、按車門分類:兩門和四門;
3、按車型分類:緊湊型、SUV、MPV、兩廂、COUPE、Roadster(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
4、按體型分類:承重型和非承重型;
5、按車頂分類:軟頂敞篷、硬頂敞篷、半開敞篷。
車輛辦理通行證需要以下材料:
1、申請表:普通貨運車輛市區通行證辦理審批表;
2、車輛行駛證原件及復印件;
3、車輛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原件及復印件;
4、駕駛員身份證和駕駛證原件及復印件;
5、市區單位和居民辦理年度通行證個人要提供房產證明、停車位證明;單位要提供單位證明;個體戶辦理要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
綜上所述,皮卡車可以跑市區,但是必須提前辦理通行證,有些城市禁止皮卡車,主要是因為地級以上城區基本都是限行貨車。想進入市區的卡車應該提前申請許可證。皮卡車是輕型貨車的一種,符合限行貨車條件,導致不通。所以限制貨車的地方都不能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3. 五菱版「角鬥士」!可拆卸頂配+貨斗 十萬元一台你會考慮嗎
自從五菱汽車藉助五菱宏光MINIEV火爆微型電動市場,五菱並基於該細分市場打造多款個性化車型,如敞篷車、硬派越野頻頻出現,雖然後者只是被五菱汽車定位的潮樂城市電動越野,只作為城市代步電動SUV,但其以硬派越野風格打造也是個性十足。
近日,五菱汽車又基於上述純電SUV——悅也,打造了一款雙門版電動皮卡,並發布了一組官圖,整車造型比悅也更具特色。此外,新車還擁有多種車身配色,分別是星搏山光紫、湖水藍、叢林綠。
考慮新車尺寸明顯比五菱悅也更具優勢,作為參考,五菱悅也長寬高分別為3381/1685/1721毫米,軸距為2110毫米,因此預計五菱悅也皮卡版將更具新車優勢,或定位小型皮卡,而五菱悅也定位是小型SUV。
值得注意的是,從官方發布圖片來看,五菱悅還會有敞篷版,正個造型與Jeep牧馬人設計如出一轍,同樣具備後排「骨架」和可拆卸車頂,極具可玩性。
雖然新車內飾與動力都未有具體消息公布,但考慮新車是基於五菱悅也打造,所以也可參考五菱悅也,新車內飾將以大尺寸雙聯屏搭配三幅式方向盤,整體頗有高級感,基本新車造型接近品牌旗下微型代步車,但五菱悅也內飾質感明顯更優越。
不過,因為五菱悅也皮卡版後排將設計為貨斗,所以原本五菱悅也的四座定位將會被調整為兩座設計,提升了實用性的同時也降低將可承載性需求。
動力方面,參考五菱悅也,新車預計搭載永磁同步驅動電機,最大功率為50千瓦(68馬力),峰值扭矩為140牛·米,配備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300公里左右。
至於價格方面,參考目前市場透露五菱悅也定價或為10萬元左右的售價,預計五菱悅將於五菱SUV售價接近,畢竟新車取消了後排座椅直接改用貨鬥成本也將更低。不過,目前新車會不會推出還得看市場熱度,畢竟如果因為這一款車型推向市場而不被市場需求,那五菱也無需為其打造。
話說回來,微型電動作為日常代步的車型,如果能在續航讓歲表現上有更大的提升,那麼基於五菱悅也皮卡更具實用性的表現,也不妨是一個近郊露營的好選擇。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駕道Lab,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4. 重磅!寶駿悅或許會有皮卡版本,外觀超帥,量產了你會買嗎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很多都在被重新定義!
如預算10萬,也能買敞篷車,手握20萬,也能買性能轎跑。可以說,只要你能想到的,車企們估計都會給你造出來。
而一款新能源車,在造型如此帥的同時,還這么好玩、這么會玩,我想應該會有不少年輕人喜歡吧?如果喜歡的話,不妨保持關注,據說這款車在5月中就會正式發布,並將在6月正式上市,屆時說不定寶駿和寶駿悅也還會給到大家更多的爽點、更大的驚喜。
寫在最後
如今10萬級的新能源車有很多,但細看之下卻會發現,它們大多都是千篇一律,大多都難以完全滿足年輕人對於個性、潮流、樂趣的追求。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寶駿品牌開始了發力新能源,並帶來了寶駿悅也這樣一款兼顧了高顏值、高可玩性的作品。因此,個人覺得,寶駿品牌的未來是可以期待的,同時,它的到來也為「內卷」的新能源車領域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與生機。
妥妥的有備而來呀!那麼對於這樣的寶駿以及寶駿悅也,大家看好嗎?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Jack評車論道,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5. 回顧經典:那些你沒有見過的MINI「奇葩」車型
從一開始的車型名稱,到後來成為品牌名稱,再到直接成為微型車的代表,MINI的出現不僅僅是一款大眾喜聞樂見的小型車的誕生,對於整個車壇可以說有著如巨人般深遠的意義,它的故事如果說起來可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改天咱們再單獨篇幅討論,今天,石頭想跟大家介紹下MINI旗下那些你從沒見過的車型們。
提到MINI,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個圓圓的頭燈、兩門四座、超級無敵可愛的小車MINI Cooper,沒錯,它可以說是MINI的代表之作,其實翻閱MINI車系歷史,從基本的Hatch三門掀背開始,到Convertible敞篷車型、旅行車Clubman、休旅代表Countryman、個性休旅Paceman、雙門跑車Coupe、雙門敞篷跑車Roadster,MINI家族的壯大前所未有,超乎你的想像,而且歷史上MINI還曾推出一些跨界的「奇葩」車型,本期文章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些「奇葩」的MINI們。
1、Mini Van
MINI牌廂式貨車!是的,你沒有聽錯。1959年第一輛MINI誕生,隨後1960年,在MINI掀背車的基礎上,通過取消後窗、後排座位改為貨倉而衍生出的商用車型MINI Van問世,它具有250公斤的載重能力,1978年更名為MINI 95,1982年停產,共生產521494輛,如果你足夠幸運,你還可以在一些歐美國家目睹這款車的風采。
2、Mini Pick-up
這是MINI於1961年推出的皮卡車型,可以說是商用車型MINI Van的兄弟車型,同樣是在MINI車型的基礎上,將車身長度拉長到3.4米,將後排座椅改為開放式的貨斗,該車於1982年正式停產。
3、Mini Wildgoose
為了滿足熱愛旅遊出行的消費者們的需求,MINI提出這款露營房車,整車車頭部分仍然採用MINI的經典造型,然而尾部則加裝一個高大的露營車廂,可愛的外觀加上使用的空間,開著這樣一款小型房車,你絕對是露營地最靚的仔。
4、Mini Moke
如果你認為現在MINI Countryman車型已經是MINI越野車型的代表之作,那對不起,Mini Moke的棺材板可能要壓不住了。早在1964年,MINI就推出了這款吉普越野車型Mini Moke,該車設計之初是提供給英國軍方使用,採用雙引擎、四輪驅動配置,但由於低矮的車身帶來的較差的通過性,最終沒有被軍方採用,隨後被改為前輪驅動投入到民用市場,到1968停產,共計生產5萬輛。
5、Riley Elf與Wolseley Hornet
如果你認為MINI的拓展能力也就如此,那這款肯定能夠顛覆你的認知。
1961年,為了將MINI車型推向更大的市場,充分發揮其吸進能力,MINI的母公司英國汽車公司(BMC)以MINI車型為基礎,在兩廂車後面加裝短短的一截尾箱,打造了這款2.5廂車型,並定位為全新品牌Riley Elf和Wolseley Hornet,然而,這款彷彿天生畸形的怪異車型,沒有贏得市場的青睞,銷售慘淡,在其誕生8年後,也就是1969年,伴隨著Riley Elf和Wolseley Hornet品牌的關閉,這款車型正式停產,可以說是曇花一現。
看到這里,您是不是對MINI有了全新的認識,從商用皮卡到吉普越野,從家用小車到豪華分支,MINI用行動完美演繹了「小身軀、大可能」這句話,對於這些已經逝去的「古怪」老爺車們,您有什麼看法和觀點,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hummer」這種車的簡介!!!
悍馬家族
一提起悍馬(HUMMER),你立即會想到那一種具有越野之王稱號的車輛,尤其是在去年的伊拉克戰爭中及戰爭後,你總能從電視中看到美國大兵駕駛悍馬軍車巡邏於巴格達街頭,或者被襲擊後的現場。但在電視上看到的是軍用悍馬,你不可能買到,你出再高的價錢也只能買到民用版悍馬。性能及外形最接近軍用悍馬的民用版悍馬是H1型,這是一款真正的越野車,它在美國的基本售價為10.5萬美元。如果你出不起這個價,可以買悍馬H2型,這是一款現在正在中國流行的SUV,它的基本售價為48800美元(在亞運村市場曾標出150萬元RMB,現在標價為118萬RMB)。從今年夏天開始,悍馬H2 SUT也將開賣,它的價格至今還是個秘。SUT是什麼?那是「運動型多功能卡車」的意思。在美國,卡車(Truck)一般是指我們中國人根本不正眼看的皮卡。在美國開皮卡就像是穿牛仔褲一樣,不分貴賤和貧富,誰都可以開,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講,駕駛一輛皮卡比開轎車或SUV都更具「美國精神」。然而,悍馬那高昂的價格把許多悍馬迷拒之門外,它那寬大的車身也顯得太霸道,它那「油老虎」式的大排量發動機也讓不少人負擔不起。
H3T——悍馬小弟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產品。專為年輕人設計的小型悍馬H3T概念車最近亮相,驟然間喚起了眾多悍馬車迷們的希望。H3T是一款單排皮卡車型,它雖是最小的悍馬,長寬高僅為4443×1893×1795mm,但它繼承了悍馬H1的反叛造型特徵,也擁有美國軍車的DNA。H3T的兩門兩座式皮卡設計,是當今美國最為時尚的車身造型。
悍馬H3T的外形就是皮卡,與它的三個哥哥H1、H2和H2 SUT都不同。它的頂篷可以電動打開,後窗也可以隱藏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完全開放的駕駛室。H3T的機蓋仍像它的哥哥們一樣是向前打開,而是是半自動的。它的通過性極強,配用34英寸的輪胎,離地間隙高達11.5英寸,從而使其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達到51度和50度。雖然你一眼就可看出H3T是悍馬家族成員,但由於車身尺寸要小些,線條也稍柔順些,因此比它的哥哥們看起來更親切些,至少沒有H1那麼野蠻,也沒有H2那樣張揚。同時,較緊湊的車身尺寸也讓H3T顯得更具動感和靈敏。
H3T的輪胎和內飾設計是與世界運動服裝名牌耐克合作的產物。耐克將它在運動鞋上的製作技術應用在H3T輪胎上,使其不論在何種路面上都具有很強的抓地力;耐克在運動衣上的製作技術則運用在H3T的座椅面料上,這種面料不僅輕質,而且不需機械手段即可達到溫暖如春或清爽宜人的效果。
以往的悍馬車都是在通用全尺寸卡車平台上開發的車型,而H3T則是在通用中型卡車平台上設計的車型。它的四輪都靠近車身四角,採用四輪盤式剎車,前盤上設置了6活塞式卡鉗,後盤則是4活塞式卡鉗。
H3T配用通用的新型Vortec 3.5升直列五汽缸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350馬力,升功率達到100馬力/升。最大扭矩為474Nm。
悍馬H3T概念車技術參數
高(mm) 1795
長( mm) 4443
寬 (mm) 1893
軸距 ( mm) 3012
輪距( mm) 前1650/後 1664
車重 (kg) 2109
發動機 3.5L 增壓 I-5
排量(cc) 3460
功率 (hp / kw @ rpm) 350 /260 @ 6000
扭矩(lb-ft / Nm @ rpm) 350 / 474 @ 3600
變速 4速自動,AWD
懸掛 前:扭力桿,後:5連桿帶螺旋彈簧
輪胎 285/65R19
制動 15英寸剎車盤, 6活塞卡鉗
H1——悍馬老大
4×4車迷們用「世界越野之王」來形容悍馬H1一點也不過分。它是悍馬車型中最接近美國軍車的車型。
從哪開始介紹H1的越野性能呢?它406.4mm的最小離地間隙,幾乎是任何其它4×4車的兩倍。它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分別高達72度和37.5度,更是其它越野車型無法比擬的。它17英寸的車輪穿上37英寸的輪胎,也只有大卡車才能有這么大的腳。H1的最大爬坡度為60% (31°),最大側傾度為40% (22°),涉水深度762mm。
悍馬H1裝備一種名為TorqTrac 4技術的四輪驅動系統。它可以自動通過向打滑車輪施加制動而降低打滑輪胎的轉速,同時差速器自動將四個車輪的驅動力進行重新分配。如果你還嫌這些不夠,你可以選配一種「越野冒險包」(Off-Road Adventure Package)。這套裝置包括多種越野用裝備,如前後伊頓(Eaton)鎖止差速器,當你駕駛H1攀登岩石、爬大坡、過深溝時,可以按下一個按鈕,前後差速器立即鎖止,幫你渡過障礙。「越野冒險包」還包括一套12000磅的絞盤、越野專用輪胎等。
H1上的中央輪胎充氣系統(CTIS)可以讓駕駛者在需要時調節輪胎氣壓,如在冰雪路面、散沙或泥濘地段,你按下車中一個鈕,便可將輪胎氣放掉一些;再按一下這個鈕,便可恢復原來氣壓。
H1的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也不含糊,2004車款中標配有六碟CD,電加熱風擋、輪胎氣壓監測(CTIS的一部分)、速降車窗、電加熱外後視鏡及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等。
2004款H1仍配用6.5升V8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205馬力(152 kW) /3400rpm,在1800rpm時即可發出596Nm的最大扭矩,著實嚇人。此指標分別比2003款高出7 kW和14Nm。
H1採用四輪獨立懸掛並配可變比重載螺旋彈簧,前懸掛還配有穩定桿。剎車系統為四輪盤式及四通道ABS。
H2——SUV終結者
悍馬H2的靈感來自2000年底特律車展上悍馬H2概念車。當時人們把H2叫小悍馬。其實,H2根本不小。只不過是悍馬的原型車即H1的強大的功能使H2顯得小而已。
H2繼承了H1的優良越野性能,同時增加了一些舒適的功能。它是一款對悍馬的大膽和年輕的演繹。在越野方面,H2能在50厘米深的河水中行駛,跨越40厘米高的台階或岩石,或在沙漠中長時間穿越。
H1的車主一般包括有錢又有閑的人群,他們平均擁有6部以上汽車,從標準的轎車到勞斯萊斯和皮卡,他們買悍馬是為了其特殊的形象和無比的功能。
H2是面向那些更年輕、更主流的消費者的。H2可做日常車輛使用,更可以用來做最極端的越野活動。H2主要面對以下兩種人群:獨立的硬漢們和成功人士。
對這兩種人來說,H2都有吸引力。首先,那大膽的設計足以吸引人們的視線。而且品牌認知又特別明顯,誰看見H2都會把它看成一部強大的越野車。H2看起來,感覺上都傳達了一種力量感、權力感和控制感。這些都是以上說的那兩種人群所追求的。具體地說,那些硬漢們更願意開著H2去越野,去體驗它那各種功能的極限。而那些成功者們則更願意開著H2在公路上跑以顯示他們的大膽和成功。所以根據這兩種傾向,H2提供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配置。
H2的標准動力配置是通用汽車的VORTEC 6.0升 V8引擎。變速箱則是加重的4L65-E四速自動變速箱。 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325馬力,最大扭矩為385磅英尺。變速箱的四驅高速模式同時是H2的拖車模式。四驅模式為一體式的兩速電控全時四驅系統。必要時,這個系統可以使減速比達到2.64:1。用這個減速比可以有效地翻越比較大的障礙。通過對減速比的控制,H2的變速箱用一檔時的拖拽能力達到 6500磅。H2的前後扭力分配為 40/60。當前後差速器鎖死時,可達到前後50/50 的扭力分配。變速箱的電控系統可以提供5種模式選擇,包括後軸差速器鎖死這一越野車在惡劣地形上最常用的模式。
H2繼承悍馬的衣缽,前後懸都很短,為H2提供了幾乎最大化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在通用汽車的卡車里,H2的這兩個角度都是最大的。底盤上的岩石護板更增添了H2的粗獷個性。護板包括一個大型的厚厚的防撞板、燃油箱下板和固定在車架上的搖臂護板。如果選裝空調的話,還可以裝上壓縮機護板和擋泥板。
悍馬H2技術參數
車型 2003悍馬H2 SUV
車身型式 四門運動型多用途車
驅動型式 前置、全時4WD
發動機型號 6升、V8
排氣量(cc) 5967
壓縮比 9.4:1
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扭矩 (Nm @ rpm): 488 @ 4000
變速 四速電控自動
軸距(mm) 3118
輪距 前/後 (mm) 1763/1763
總長(mm) 4820
總寬(mm) 2063
總高(mm) 1977-2080
接近角 40.4°-41.7°
離去角 39.6°
最小離地間隙(mm) 255-267
最大爬坡度 60%
最大側傾度 40%
前懸掛 獨立懸掛
後懸掛 五連桿、螺旋彈簧
轉彎直徑(m) 13.5
制動 四輪盤式
輪胎 285/70R17
基本凈重(kg) 2909
H2 SUT——頂級皮卡
悍馬H2 SUT是H2的變型車。H2是一款SUV,即運動型多功能車輛,而H2 SUT則是SUT,即運動型多功能卡車(Sport Utility Truck)。它與H2在車身外形上的主要區別是後半部分,它的後半部分是敞開式的貨箱,而H2則是完全封閉的廂式車身。H2 SUT的外形完全是悍馬風格,方方正正的形狀,輪廓分明的外表,堅強有力的線條以及幾乎垂直的風擋玻璃等,都是悍馬的顯著特徵。
2005款H2 SUT比H2更具多功能性,或者說它的功能更多。除了H2的一般功能外,它還可以在乘載四人的情況下裝一些貨物,此時貨箱的容積高達30立方英尺。如何貨物較大或較多,還可以將後排座後面的後車窗打開,並把後排座放倒,從而形成一個4英尺寬6英尺長的「床」。
按下一個按鈕,駕駛者即可將所有四個側窗和後窗隆下。再按下另一個開關,你還可以將車頂篷打開。此時你就像駕駛一輛敞篷車一樣與自然完全接觸。
悍馬H2 SUT的前後懸都非常短,這樣可以保證它擁有較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前輪採用獨立懸掛,後面為五連桿式懸掛。很有特點的機蓋下面是6升的V8發動機,在5200轉/分可產生316馬力的最大功率。在4000轉/分時產生360 lb.-ft的最大扭矩。變速器為四擋自動變速,並配合全時四驅系統。
悍馬H2 SUT最早作為概念車在2001年的紐約車展上由施瓦辛格隆重推出,經過不斷的改進後,定於2004年二季度開始銷售。
悍馬H2SUT技術參數
車型 運動型多功能卡車
車身形式 四門硬頂
車輛級別 全尺寸運動型多功能卡車
競爭對手 陸虎, 凌志LX 470, 林肯航海家
發動機類型 6.0L V-8
排量 (cc) 5967
缸徑×沖程 (mm) 101.6 x 92
壓縮比 9.4:1
最大功率(hp / kw @ rpm) 316 / 237 @ 5200
最大扭矩(lb-ft / Nm @ rpm) 360 / 488 @ 3600
變速形式 四速電控自動
最小轉彎直徑 (m): 13.2
制動 四輪盤式
輪胎 315/70R17 全地形式
軸距 ( mm) 3118
總長 (mm) 5170.2
總寬(mm) 81.2 / 2063
總高(mm) 不帶行李架1977; 帶行李架2080
輪距( mm) 前: 1763; 後: 1763
最小離地間隙(mm) 254.7
凈重 ( kg) 2909
最大爬坡度 40%
接近角 42.8°
離去角 36.5°- 39.0°
HMMWV——美軍的腿
上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軍方對各種軍車漸漸不滿意,決定研製多用途高機動性四輪驅動車(High Mobility Mutlpurposc Wheeled Vehicle-HMMWV,現在美軍方昵稱為Humvee),除了運送人員外還可以架設機槍、救護傷員、發射導彈等老吉普車無法擔當的軍事任務。
當時有三家公司向軍方投標,並提供了HMMWV的設計藍圖。經過十年的激烈角逐,美國汽車綜合公司(AM General)率先將樣車送到全美最大的車輛測試中心——內華達汽車測試中心進行全面測試。最後的車型設計採用V8型 6.5升柴油機,四輪獨立懸掛系統,常時四驅系統,低車身,寬車體。1984年通過各種嚴格的測試而成為新一代的多用途越野車,正式命名為HUMVEE,並獲得55000部的美軍采購合同。
在1990年海灣戰爭爭中,HMMWV 出盡風頭, 並進而促使廠家推出民用版式悍馬。至今悍馬軍用車已生產超過14萬輛,美軍裝備了十萬輛,並出口到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美國海軍和空軍裝備外,美國陸軍大約每十個人就擁有一輛「悍馬」。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軍用悍馬又戰功卓著,但從5月初美軍在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後,HMMWV戰車的處境卻有些難堪,美國從政客到民眾都在指責由於HMMWV缺少必要的防護措施,許多美國士兵的生命本來是可以挽救的。這些較輕的 Humvees 和其他的軍用車輛已經變成反美國游擊隊選擇的最佳目標。從路旁的炸彈、地雷、火箭彈,甚至一個簡單的 AK-47 步槍子彈,都能穿透這種非裝甲車輛。後來戰死的美國兵大多數是死在悍馬軍用車上。速度很高、氣勢洶洶的Humvees,其防護性能幾乎為零,這也是今後 Humvees 面臨的最大難題。
7. 牧馬人最強對手終現身,福特Bronco車型詳解,國內玩家翹首以待
開著硬派SUV去跋山涉水,相信是大多數男人的夢想。隨著陸巡、霸道、山貓、途樂一一退出國內市場,這個市場里可以選擇的車型就越來越少了,在衛士和大G越來越偏向公路之後似乎就只有牧馬人還保留著最後的硬漢氣質。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