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攬勝和發現的越野能力
㈠ 路虎發現VS路虎覽勝哪個好點區別在哪裡
你還在津津樂道於自己那台冒著黑煙、隆隆作響的「老坦克」?並且不顧把自己顛簸零散的危險,灰頭土臉地向人炫耀它的越野性能?那麼我想,你該換換思維了,來看看技術和時代的進步是如何改變你所鍾愛的越野車的,哪怕是傳說中的「越野之王」——路虎。
既然提到路虎,就不能不提到攬勝和發現3,作為路虎的當家車型,他們的「看家本領」究竟怎麼樣呢?
本是同根生——發動機和變速箱
攬勝和發現3均採用了來自捷豹的8缸4.4升發動機,調校也幾乎一模一樣——攬勝可以在5750轉/分釋放出306匹馬力,並在4000轉/分時達到440牛米最大扭矩。出於對大哥攬勝的尊敬,發現3象徵性地下調了7馬力和15牛米,變速器同樣採用了6檔自動,減速比也相同。除此之外,別無差別。
這樣的動力總成和傳動裝置在同級車型中算得上中上水平。V8引擎的力量足以帶動車身,但是稱不上游刃有餘;6檔變速器是個亮點,使得齒比更加緊密,公路駕駛更舒適平順。不過盡管這樣,兩車的平均油耗還是達到了18-20升,但是考慮到兩位「貴族」2.6噸的體重,這個數字還是令人滿意的,況且攬勝和發現3的買主基本不會計較這個。可以說,在這方面,攬勝和發現3打了個平手。
在堅持中妥協——底盤和懸掛系統
如果說發動機是「心臟」的話,那麼底盤和懸掛便是名副其實的「軀干」和「四肢」。一輛車的性格也在於此。前幾代的攬勝和發現均採用了帶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梯形車架,前後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硬派越野車」。但是隨著近些年豪華SUV市場競爭地激烈,對手紛紛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路虎的不妥協似乎並未為其帶來好運氣,反而不得不一次次委身於其他汽車製造商。
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新攬勝和發現3,在底盤懸掛方面卻與前輩有著很大的差別。兩車都不約而同舍棄了梯形車架和非獨立懸掛,採用了現在流行於豪華SUV市場的承載式車身和空氣獨立懸掛,完全不同於我們之前對於「越野之王」的臆想。
空氣獨立懸掛擁有更上乘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性,但結構更復雜,抗沖擊能力也不及老式整體橋式懸掛。發現3採用前後雙叉臂獨立懸掛,不同於攬勝的前麥弗遜、後雙叉臂懸掛,雙叉臂懸掛擁有上下兩個搖臂,橫向力由兩個搖臂同時吸收,支柱只承載車身重量。因此橫向剛度大。並且能自適應路面,輪胎接地面積大,貼地性好,擁有更加優異的操控性。但是由於多了一個上搖臂,所以需要佔用較大的空間,這樣也就使發現3原本37.2度的接近角失去了參考意義。反而是攬勝34度的接近角因為麥弗遜懸掛的簡單結構沒有「縮水」。
相比於懸掛上的「推倒重來」,底盤的進化反而沒有那麼堅決。英國人迫於市場,做出了妥協,但同樣囿於路虎的傳統,這個妥協並不徹底。攬勝和發現3的底盤雖然舍棄了梯形車架,使用承載式車身,但大梁仍然存在,只不過比以前細了很多,所有的部件都固定在帶大梁的車架上。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了底盤的剛性,重要部件都在大梁的保護之下,底盤可以做成一個平面,有利於提高通過性。負面影響就是大大增加了車體重量。正如前文所說,兩位「貴族」的體重均已超過2.6噸,在日常駕駛中,都會有重載車的感覺,剎車點頭和側傾都比較明顯。不過得益於懸掛形式和調校的不同,發現3的懸掛支持力要好於攬勝,公路操控更顯輕松。
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越野利器就是差速鎖。當一個驅動輪打滑時,差速鎖會將差速器殼與半軸鎖緊成一體,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可以把全部扭矩轉移到另一側驅動輪上。攬勝引以為傲的是擁有三個差速鎖,分別位於前後橋和中央,這在從前是大型豪華越野車的標准配置,例如我們熟知的賓士G-class。不過賓士G-class的差速鎖全部是機械控制的,而攬勝採取的是電控差速鎖,可靠性有帶商榷。
發現3與攬勝相比,前橋沒有差速鎖,而後橋差速鎖也是選裝的(國內引進的發現3全部裝備了後橋差速鎖)。沒有前橋差速鎖可以使轉向更加靈活,從而進一步反映出發現3的公路取向。
傻瓜機的中樞——強大的電子輔助系統
所謂「傻瓜機」,必然有其易操作的核心系統。攬勝和發現3的,便是這套異常強大、異常簡單的「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
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顧名思義就是能對所有的地形進行適應和處理的系統。這是路虎數十年來專注四驅車製造的技術結晶。全套系統共分五個檔位,分別是普通、草地/雪地、泥濘、沙漠、岩石。著實是再簡單不過。無論你是越野迷,還是對越野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你只需要「看圖識字」,並輕輕旋轉至合適的檔位,剩下的一切,全地形反饋系統都替你包攬了。越野高手可能會抱怨駕駛感的疏離,但普通的駕駛者肯定會樂不可支。
㈡ 攬勝VS路虎發現5,誰的越野能力更加強大
這兩台車,都是單鎖型號都不帶後差速鎖,發現可以選裝後差速鎖的,不過中規版到現在仍然不接受選裝,新進口版發現5也只有極少量頂配車源帶有後差速鎖,並且售價很高。
攬勝也是一樣,無論中規版,還是平行進口版,90%以上的車源都是不帶後差速鎖的。雖然單所滿並不是發現5和攬勝的最強型號,但它們是最具代表性的型號,並且跟市面上大多數車源一樣,我們今天這兩台車也是普通的。
撐,攬勝的懸架支撐更扎實、更有韌性無論起步剎車的俯仰控制,還是過彎時的車身側傾攬勝,都抑製得很好,而發現的懸架支持則明顯偏軟不能很好的抑制俯仰和側傾,導致車身有點忽忽悠悠的,就像開船一樣。此外發現5像小板凳一樣的第二排座椅,在舒適度上就是跟攬勝的第二台完全沒法比的,所以在很多方面的表現上發現我跟攬勝就是截然不同的兩款車。
㈢ 路虎攬勝運動版3。0柴油版與發現四3。0些油版有什麼區別兩者相差8萬的情況下選擇哪一款,性價比更高
我覺得這主要看你買來做什麼的。
如果你是相對越野比較多些,當然選擇發現。首先發現是7坐的,出遊攜帶的人數多,後被椅子放下來後,帶行李的空間也很大。車體長寬高都略強於攬運。而且一直以來,每款發現都比攬勝的越野性能更優越。
如果只是在城市裡開開,偶爾出遊的話,攬運應該是優選。車型近乎於攬勝,外形大方得體,低調穩重,且不失奢華。運動越野性能雖略比發現差,但在同價位其他品牌的車型中,仍是佼佼者。
具體的區別相信網路,或者購車的網站里,會有比這里更詳盡的細節。我就不羅嗦了。
這里講講我個人對這兩個車的了解。其實選擇虎子,也不會太在乎兩者的8萬之差。這兩款車總體的區別是:攬運注重外在形象,外觀優雅,內飾豪華。發現注重性能,能力超群,性能超群。
還有一點就看你的年齡和心理狀態了。攬勝是適合中年成功人士,大氣穩重,攬運雖略有改動,但還是不夠年輕。發現比較年輕化,充滿激情和動力。
時間不早了,我該休息了。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提問。鄙人不是銷售者,我熱愛虎子!!!鍾情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