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定向越野如何
① 定向越野這項運動的地圖是什麼樣子
定向越野是一種以地圖和指南針為向導,指引參加者在陌生地域或山林地中自己選擇行進方向、路線,最後到達預定目標的體育、旅遊項目。它起源於19世紀末的瑞典,10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愛好者的行列,在阿爾卑斯崇山峻嶺的腹地里,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叢林中,隨時可見全副式裝的發燒友。而在它的發源地瑞典更是無人不曉,如果說滑雪是北歐人冬天的首選運動項目,那麼在夏天,定向越野就受是最多人喜愛。甚至可以說,跟瑞典人交朋友,最好的話題就是定向越野,歐美人對這項運動的愛好,在它還沒政工形成之前已有表露。法國作家大仲馬《基督伯爵》里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就是在一張破舊地圖的幫助下,在基督山島上找到了一筆巨額財富,目前,負責這項運動的國際組織是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包括我國在內共有48個成員國,每年組織大量國際性比賽。
現代現代業文明給人們的的作生活帶來高壓力和快節奏,而定向越野正好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重返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機會,他們可以暫時擺脫一切煩惱,全身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體驗那種「外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暢快感覺。這就是這一運動在世界范圍內方興未艾的主要原因。
定向越野是智力與體力並重的運動。它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還能培養人獨立思考,獨立解決所遇到困難的能力及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做出迅速反應,果斷決定的能力。定向運動還是一項精英人才體育項目,因為它定於挑戰,勇於嘗試從未試過的方案,並要求全身心地從雙腿到大腦以最高時效到達目的地。
而最主要的是,定向運動的參與性非常強。它所需時間不多,一兩天完全足夠,適合在雙休日開展;花費也很低,所需的只是一張好的定向地圖和一個指南針。同時,它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廣交朋友,互相交流。
中國定向越野的發展,比歐美地區晚了差不多整整一個世紀。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迷上了這項運動。中國定向越野的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從全國范圍來說,廣州的歷史最久,實力也較為雄厚,一些俱樂部如叢林俱樂部等定期舉辦活動。而上海的群眾基礎最牢固,在許多學校里,定向越野已成為必修的體育科目,上海有關方面還經常選派青少年選手出外比賽。隨著這項運動的普及和選手經驗的增加,中國定向越野將成為人們假日休閑的最佳選擇。
好玩的定向越野賽
在規定的比賽路線中,大約有10-20個「檢查點」,每個點在圖上用紅色圓圈標示,在現場則放置一個紅、白兩小旗。每個參加人要依次地找到這些小旗,並在隨身攜帶的卡片上「鉗」個印記(每個檢查點都有一個不同的「密碼鉗」),證明自己到過該處,由於森林中的情況復雜,又不通視(看不出去),所以參賽者必須會看圖,在最短時間內判斷自己的方向、距離、路線、才能盡量多、盡量快地找到點。
② 國際定向越野聯合會的在中國的發展
早在七十年代,定向運動作為一項軍事技能,成為中國軍隊常規的軍事訓練課目--「利用地圖按方位角行進」。該軍在中國定向運動的發展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初,廣州解放軍體育學院首次在廣州白雲山組織了一次「定向越野試驗比賽」,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定向比賽。
1992年,中國以中國定向運動委員會的名義加入國際定聯。1995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在北京成立。從此,中國的定向運動事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積極推動定向運動在國內的發展,每年在中國范圍內組織「中國定向運動錦標賽」和「全國城市定向運動系列賽」。賽事的組織工作與國際慣例接軌,裁判規則與技術標准完全按照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頒布的規范實施。比賽項目不斷增設:包括山地車定向、獨木舟
定向、積分越野定向、夜間越野定向等等,在國內均屬首次舉辦。極大的提升了定向運動在國內的普及和參與者的熱情。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定向運動如星火燎原般蓬勃開展起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成都等地都成立了以定向運動為主要活動的俱樂部和團體。無論是普通市民、學生、白領、家庭、男女老少等都積極投身於這項新興的運動當中,體驗到了非一般的活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