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越野摩托和跑車彎道

越野摩托和跑車彎道

發布時間: 2021-06-05 12:17:24

❶ 摩托車開到最快過彎道怎麼樣才平穩

這需要看路況車況跟個人技術的
找個路況好車輛行人少的地方多練習一下
還有要注意入彎的時機
一般都是在道路的外側往彎道的內側切入
但是要把握好時機
你可以在網上找找視頻
看看專業的賽車手是怎樣入彎的
還有就是車輛的時速跟檔位也要配合好才行
想要練好技術不是那麼簡單的
最好有專業的場地練習 畢竟安全第一嘛
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別人負責
另外有條件的話還是找位有經驗的老師指點你一下吧

❷ 摩托車跑車急速過彎技巧

1.過彎方式標准過灣姿勢轉彎的重點 1進彎前決定出進彎速度(適時的減速)
2決定出進彎路線(標準是外內外,在連續彎路時有可能是外內內)
3在彎中保持等速前進
4看到出彎路線時,再做出加速動作切記
1不要再進入彎道前做無謂的加速(因為太高速進彎,您勢必急減速甚至在彎中減速,此時車身處於不安定狀況,容易轉倒) 2在彎中保持等速前進,目光放在出彎點,不要使用離合器及煞車,利用油門及傾角調整彎中速度及路線,因為使用離合器會使車輛失去前進力矩容易失控,使用煞車也易因輪胎死鎖而出意外 3看見出彎點時切勿急催油門,應順順加速以免因急加速使車身改變傾角而改變行進路線
2.彎中如遇狀況處理方式及安全距離的設定目光放在3~4秒處,雙手實握車把手偶們的反射動作,會害偶們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偶們在緊急狀況時的第一反應,便是拉煞車,口素放油門的動作ㄋㄟ導至,同時加油及煞車,接下來便因減速不夠,煞車抓的更緊,此時車輛重心更為前移(因為前輪減速後輪加速),在下來偶門的反應便是踩後煞車嚕(因為停不住,雖然您或許想修正傾角,但是因為車輛重心前移,傾角調整變得更困難及緩慢),然後大夥便知道下場嚕這些狀況最重要地方,就是緊急,也就是沒有讓你有時間思考的狀況,既然無法思考, 所以我們便要了解,我們的反射動作是什麼,不要因反射動作害了自己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有人在紅綠燈前滑倒吧(不論腳踏車還是小棉羊甚至是重車) 大部份會跌倒的原因都是因為前方突然沖出行人或車輛吧,問題是他的速度並不須要這么急煞車,但為什麼還是煞過頭,就是因為反射動作,眼睛告訴你要撞到了,腎上腺線素釋放,全身肌肉綳緊,所以手便緊握(人一緊張的直覺反應)此時您的手若是放在煞車拉桿上(不論一支還是四支),那後果可想而知所以安駕教練希望我們養成習慣,除非是要動作,否則不要將手放在煞車或離合器拉桿上,因為如果狀況是能讓您思考後在處理動作的狀況,就不是緊急狀況嚕而習慣是慢慢養成滴,若一兩天便會的話,便不是習慣嘞而且若目光真的是放在前方3~4秒處,當發生緊急狀況時,到狀況點的時間,足以讓您放油門在拉煞車,會沒時間便是在目光的交點僅有1~2秒的時間,這樣當然無法處理,就算是手放在煞車拉桿上,相信時間還是不夠,所以說前方狀況不明的情形下,目光又無法放到3~4秒處,此時不是將手放在煞車上准備煞車,而是車輛減速讓目光可以落到3~4秒處這是要你安全駕駛,不是要你極限駕駛,極限駕駛請移至賽道,不要在大馬路上開玩笑所以說嚕,大夥在享受高速過彎的快感同時,莫忘安全駕駛的重點便能快快樂樂出門 ,平平安安的回家所以說,隨時眼光保持在3~4秒處,也就不必擔心有無時間反應了其實跟車隊出遊最擔心就是眼光會放近各位有無注意到我們在跟隊時非常容易眼光是跟著前車因為注意前車的動作而跟著做動作對我們來講比較輕松但是不同的時間點,路況也就不同,因為這不是賽道隨時會有變動狀況若跟著前車動作第一會失神,第二眼光必定放近,第三大家就知道反應時間便不足尤其是車輛眾多時,每部車的距離變的更近那危險也就更高了我就常看到車隊出遊,自己人撞在一起好幾次所以說既使是車隊出遊,個人行駛方式務必還是要跟單車行駛相同像上次大遊行時,大夥上莫內聊天回程時我一直叮著JJ的車,要進一個彎道我完全沒注意當JJ消失在我眼前我才注意到前方是L型小灣進灣前我的速度是120公里我第一個直覺就是進不去,但是前方緩沖距離實在好短我用盡前煞車維持車輛正立不轉彎此時對向出現小發財,我看的到他的表情我只能求他盡快閃,我快到雙黃線時時速約60~70, 已經看得到出彎點了(不過頭也快轉成九十度)我直接放鬆煞車壓彎緊貼著雙黃線過去過彎後我只覺得突然好冷喔一直想差一點就沖到發財車下了一路騎回台北我速度一直不敢加快也才想起安駕教練所說的眼光放遠的意義因為我們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完全別人的動作現在我與車隊騎車,都是走自己眼光選擇的線不敢在叮著前車了我運氣好,沒出事就已經嚇到,各位大大務必記取教訓了解安全駕駛的重點至於路線選擇原則上還是不要騎到道路邊線因為邊在線都會有碎石及沙土左彎時車道右邊必定有很多砂石,因為汽車輪胎會將砂石往右邊送右彎則想反,所以許多日本教學光碟都提到左彎時不要太靠右邊右彎相反,但我們有時為了提早看到出彎點左彎時就會向右靠其實挺危險滴反正大家騎車主要是出遊,不要太勉強自己,若覺得跟不上就不該想要追上前車反正一定會有人停下來,就算沒人停下來,鄒大哥也會將你撿回企阿真的,不要太勉強
3.裝備選擇聽到安全帽飛出去這應該不是新聞我們選擇安全帽時很多人覺得戴下去緊緊的就OK 其實還不夠第一要先注意下巴有沒有完全包覆在安全帽里第二帽緣不要低於眉毛第三將帽帶扣好後左右上下用力甩頭,看安全帽會不會位移,如果會那安全帽在危急時很有可能脫離飛出第四戴一會感覺一下頭部有無壓迫感,若有代表安全帽設計頭型與您頭型不合,那就會換個牌子戴,否則戴久會頭痛,每家安全帽頭型設計都不同多戴多選擇,不一定非要自己喜歡車手的車手帽,因為安全帽是要保護您不是給人看滴

摩托車換檔及剎車技巧
1、拉離合器,進擋或退擋,放離合器,加油,輕輕鬆鬆的就完成了換檔的動作,正確的習慣動作是各位菜鳥們首要的行動。
2、使用正確的檔拉,回想一下,是不是有時候在彎道上會覺得好像不夠踏實的提心吊膽,有時候卻不知怎麼回事的順暢無比……如果你的擋位在當時是能夠提供充分扭力的反應,你當時的輪胎上有著極充分的牽引力存在,因此該時的轉變會讓你覺得順暢而且安心,相反,由於檔數的不對,輪胎上並沒有足夠的牽引力反應,因此在同樣的彎道上,就會有截然不同的感覺。就彎道上的技巧而言,還有其它要注意的事項,就本章而言,希望大家知道注意自己所使用檔位習慣吧!
3、如何換檔,由低速檔進入高速檔。一般來說,我們在換檔時的動作都是拉起離合器拉桿,左腳挑起或是踏下排擋之後,放回離合器拉桿、加油,這樣不能說是錯誤,但我們若想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時,這樣的作法就顯得落伍了。可能你有這樣的經驗,在和騎著同型車款的友伴數番的較量之後,就算起步領先,也會在中速之後被別人領先在前,這為什麼呢?回想一下你的換檔動作是不是像先前所講的一樣,如果是這樣的話,當離合器桿被拉起時引擎轉速是呈現什麼樣狀態?就是急劇的滑落,當你的引擎轉速從滑落的低點在開始爬升時,又因為要換一下檔而抓起離合器,而在度的滑落……當引擎的轉速一直在重復這段掉落、爬升、掉落、爬升的事倍功半時,會正確的以積極態度換檔的騎士早把你甩得老遠了。因此,即使你在換檔時不使用離合器拉桿,而以技巧的方式來換檔的話也是可行的,你不必理會,不用擔心會對機車造成損害(在正確的動作下)你現在就學習如何的不使用離合器來換檔。我們加油時,引擎所輸出的功藉由離合器來傳達,此時的離合器狀態是咬合緊密的,如果這時你稍微的回一下油門,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到一個間隙存在。(但要注意,這個回一下油門是右手的稍微回一下,而不是叫你收太多的油門)就這一瞬間,就是你把檔位變換的時候,如果你配合的時間完全正確,那麼在引擎轉速而言,絕不會掉落趕過1000轉,而變速箱內邊也是非常的順暢。再講一遍,當你加油到你要換檔的轉速時,很快的回一下油門,在這一瞬間配合換檔。
4、如何由高速檔退至低速檔。即使是新手,由低速擋換至高速檔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但從高速檔退至低速檔的積極作法,就不是挺容易處理好的事了,由於齒輪比與引擎機械結構的關系,在由高速檔退至低速檔時一定會對機車造成減速的作用(也就是所謂的引擎剎車)如何來運用此一減速的作用而不妨礙到機車本身的安定性,就成了菜鳥與老鳥間的最大差別。要獲得一個平穩的退檔減速,簡單地說,就是在拉起離合器拉桿開始到退至下檔的這個短暫之時間中,猛然的打開油門使引擎空轉。 如果你注意過在GP賽場上們高手的動作,就會發現他們在進彎前的右手都會有(抽動)的動作出現,這個(抽動)就是在以上所講的,加油使引擎的轉速空轉,由於齒輪比的關系,當你退至低速擋時,必定會使引擎轉速猛然拉高。但,如前所言,在你拉起離合桿而還未踏下排擋時,如能先行將轉速提高(就是剛剛所講的空轉)則在退擋完成,放回離合器拉桿時即能獲得一個平穩的退檔減速。記得,在拉起離合器桿的瞬間,左腳正要退擋之前,右手的猛然空摧油門之動作。將之熟練後,對於彎道上的積極騎乘性絕對有十足的助益的。 剎車 別以為剎車是個再簡單不地的動作,操作不當的後果,輕則妨礙了駕駛的順暢性,重則是人仰馬翻的慘狀。剎車的構造有碟剎與鼓剎的兩種方式。
1、前剎車:菜鳥們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先檢討一下自己的前剎車是怎麼握的,在剎車的動作時著重在前剎車還是後剎車呢?可能就開始用三根頭、兩根指頭、甚至一根指頭來拉剎車的拉桿了。現在的機車配備碟式剎車已成主流、假如習慣用四根手指去握剎車的,如果在一個突發狀況,再加上不知如何正確的操作,那麼非常有可能因為緊張而用力的抓握剎車拉桿而……或者說因為已是老鳥了。所以可能用一根指或二指勻著剎車拉桿,一旦想要發揮強力的制動卻發現單靠一指的力量不夠而……那麼到底是用那幾根指頭去操作呢?其實重點不在於一定要用那麼多指頭去操作。重點都在於施力,剎車的時候雖然是要著重在前剎車上,但大家一定要知道,當我們拉起前剎車後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在前制動卡鉗開始發揮作用後,前*管會下沉,原本平恆的截重會前移,此時前輪截重增加,後輪的截重隨減輕,甚至在猛然的動作時,後輪會有浮起於路面的現象。
2、後剎車:雖然我們知道,在作剎車時的步驟是前、後及引擎剎車的三種方式同時施行的效果最佳,但事實上後剎車的功用在此時仍是一個輔助性的動作,由於後輪所執行的是牽引力的傳達、再加上由腳控制的後剎車並非能如控制前剎般靈敏。所以一旦後剎車稍有失當即可能造成鎖住的情況,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一個即使碰到緊急狀況也不會踩死後剎車的習慣,雖有些難,但盡可能的去把這個觀念養成下意識的反應吧。但有些時候後剎車也會成為主角,而前剎車變成配角的。像是在雨天,惡劣路況下的低速中,這時以後剎車來控制機車的平恆,會比使用前剎車一得安全、妥當。
3、剎車時身體的圖應:由於制動前剎車時所產生的減速G力,騎士們在不知正確的因應動作下往往是以雙後的腕關節來支持上半身往前傾的力量,因此之後後的兩手麻痹更是苦不堪言,以身體的下盤來夾持著機車,以腹背來支持上半身的重量,雙手很輕松的握在車把上,當然,在強力的制動時,可能需要雙手的支撐來輔助身體的前傾動作,但一定要知道,可以輔助,而不是為主。這就是身體因應剎車時所產生的減速G之最佳對策了。
4、全剎車:如何利用剎車在最短的距離發揮最強的制動能力,就是今日賽車手們在比賽時所互相較勁的地方,所謂全剎車是一種高級的技巧,全剎車並不是全部的剎車一起全力使用的意思,其仍是以前剎車為主,引擎剎車為輔,後剎車再次的使用方式來施行,事實上,全剎車應該是說將前剎車的制動能力發揮到前輪的抓地極限之前為止(一旦超過極限,就是准備……)如看過GP大賽中史旺茲的一個驚險鏡頭的話,相信對全剎車的精彩表演就更能印象深刻了,由於史旺茲這傢伙在剎車時比起其它的選手都要來得更慢,也就是更深入彎道,所以其剎車時可說都是剎到後輪幾乎浮起於地面,而前輪隨時都會要滑掉的可怕狀態在操作。那麼,全剎車時前剎車是如何操作呢?用四指死命的抓緊前剎車嗎?全剎車的重點不在於用幾根指去施加壓力,而在於強力的施加壓力於前剎車上時,能有隨時釋放的能力(慢慢回味下)而且,這個強大的施力並不是突然的一下子就抓住前剎車拉桿,而是穩定沉重的施加壓力於前剎車上,並且騎士要能從指尖上感覺到前輪的負荷狀況才可,機車本身如能有加裝防甩頭扭力桿時,也可以增加在萬一情況下的穩定性。

摩托的變速器 相對而言,普通的兩輪摩托變速器比汽車的變速器簡單,一是沒有倒檔,二是沒有同步器。沒有同步器的原因一是摩托車的承載量沒有汽車大,換檔時受到的沖擊小,二是摩托車變速器的空間有限,同步器之類的東西能省就省。非自動摩托車變速器輸出軸上的齒輪與軸體是虛套的,各齒輪雖然與輸入軸對應的齒輪常接合,但每一時刻只有其中一對齒輪起作用,其它齒輪空轉。不同的齒對起作用,輸出軸的轉速就不同。通過改變起作用的齒對,可以實現不同的傳動比。實現變速的關鍵部件是套在輸出軸上的滑套,它通過花鍵與輸出軸連接,帶動軸體旋轉。駕駛者通過拔叉控制滑套與旋轉齒輪的接合。滑套上面有凸塊,滑套的凸塊插入齒輪的凹位,把滑套與齒輪固連在一起,使齒輪帶動滑套,滑套帶動輸出軸,將動力從輸入軸傳送至輸出軸。擺動撥叉可以控制滑套與不同齒輪的結合與分離,達到換檔的目的。分析這種動力聯接方式可知,摩托車換檔時要減速,這樣可以減少滑套與齒輪之間的沖擊,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摩托車自動變速器也比汽車自動變速器簡單,由於摩托車起動扭矩小,它沒有液力變扭器那一套東西,主要依靠離心式離合器進行變速。主要特點是變速與發動機轉速有直接的關系:檔位的變換隨轉速的變化而變化。下面以某種三檔自動變速器為例說明。自動變速器分為兩大部分,中間用鏈條連接。前面部分的輸入軸與發動機輸出軸相連,是一個由行星輪系組成的減速器。後面部分是一般的齒輪減速器,輸入軸與鏈輪連接,輸出軸與後輪連接。整個變速器含有三個離心式離合器,其中兩個置於前面部分,另一個置於後面部分。離心式離合器的主要部件是彈簧和重塊,三個離合器裝在轉速不同的軸上。發動機啟動依始,裝在高速軸上的離合器的重塊在離心力作用下克服彈簧力首先動作,此時處於一檔。車速提高後,中速軸上的離合器動作,換為二檔。車速再次提高到一定程度時,低速軸上的離合器1、路線與入彎點。說到入彎首先要說路線。理論上一個彎道只有一條最快的路線。我們都知道,過彎要走外內外的路線。外內外的意義就在於——利用路面的寬度(注意,這里指自己的車道!盡量不要養成利用對向車道的壞毛病,一次失誤就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改變彎道本身弧度,增大車輛通過彎道的半徑,從而獲取更高的通過速度。無論彎道曲率如何變化,外內外是最基礎的路線。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彎道曲率的大小,對入彎點進行調整。如彎道的曲率越小(較簡單),入彎點可以較早,中規中矩的外內外切過去;曲率越大,入彎點放得越晚。通過延遲剎車,讓入彎點沿著彎道外側更深入彎道,之後要切的彎中點也順延推後,這樣就會獲得一條更長更平順的加速出彎路線,從而獲得更高的出彎速度。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如果是左彎的話會有較好的視野。當然在公路上,如果是一個曲率很大右轉盲彎,我會老老實實走「內內內」的路線的。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2、依情況估速,確定剎車點。根據彎道曲率,判斷自己能承受的入彎速度,按當前的速度確定剎車點位置。入彎速度相當關鍵,總的原則是寧慢勿快。超過自己和車輛承受能力的進彎速度,輕則會把一個好好的彎道跑得手忙腳亂,重則沖出彎道發生事故。上坡彎的剎車點可以放得相對較晚,下坡彎的剎車點必須較早。

3、邊剎車邊降檔。說起來簡單,其實要做好這條需要好好練習,不熟練的話容易產生頓挫,打亂計劃中的節奏。這一過程大腦要同時指揮四個方面的肢體動作——持續的剎車(右手手指)、拉放離合(左手)、補空油和隨即的關上油門(右手腕)、退檔(左腳)。關鍵是降檔時機的把握,降檔在做入彎動作前完成,轉速以接近最大扭力轉速為理想。難點是右手,既要手指持續剎車,又要手腕做補油的動作,補油在拉離合的同時進行,輕輕抖一下手腕並隨即復原即可。如果制動和補油不能協調,勤做練習吧。

4、內傾斜和視線。公路跑長途壓彎不必側掛磨膝蓋(本人也不會,慚愧……),但是上半身內傾斜的動作的確能在相同速度下減小車身傾角,增加抓地力極限。此動作簡便易學,方便實用,實乃飆車旅行之必備良方。。。。。動作,提升至最高檔位。

❸ 摩托車有哪些環行彎道駕駛的技巧

一個真正好的摩托車手,在環路上行駛時,應該採用能最大限度確保前方視野的騎車姿勢,並採取最正確的操作方法。因此,在封閉式環路跑道上行駛時,必須重新考慮你的騎車姿勢。身體過於內傾或是向前「探身」的前傾姿勢,都會適得其反,不僅視野狹窄,而且使你身體不靈活,難以應付突發情況,是一種不可取的「過分動作」。駕駛摩托車的姿勢,並不是為了給別人看著好看的特技表演,而是以順利靈活駕駛摩托車為唯一目的的一種必要的行為!如果意在顯示自己的做作,在真正的摩托車行家看來,只能是目不忍睹的拙劣行為。

從行駛路線看,應該盡量從外道進入里道,更能看清楚里邊,視野會更開闊。快速駕駛的秘決,就是採取外道,里道,外道,這樣的行駛路線。在公路上行駛時,決不能超越路面中心線,即使沒有中心線標線,也必須嚴格遵守這一原則,否則就會發生和對向車輛撞車的危險。又由於路面中心線和路肩附近,常有浮砂,所以從外道,里道,外道進行變線時,也要留有餘地,不能靠中心線和路肩太近,應該在中間的位置行駛,以免發生滑移翻車事故。另外,在接近彎道入口附近時,不論什麼情況,都要從靠近外圈的位置進入彎道,一邊觀察前方,一邊順利變線駛向內圈,只有在完全看清楚了出口,才能變線到外道。在里外道變線時,要掌握好速度的分配。總之,所謂環行跑道的行駛路線的選擇,主要是速度的控制,最終的目的,是在出口時提高車速。在上述前提下,下一步就要學會速度的分配和油門的控制方法。

請大家記住一句話:左彎轉大彎,右彎轉小彎!現在我們來看看轉彎時的路線應該怎麼走才正確。

右轉彎:從靠近中心線的位置進入彎道(有對向車時,從靠內側的路面中心線駛入),提前觀察彎道里邊安全情況,向彎道內側逐漸靠近,彎道中間近似一種隱蔽行駛狀態,不看到出口決不能變線到外車道;看到出口,即到達加速點,加速點要有餘地,不能太靠里邊,過了加速點後逐漸向靠近中心線的位置行駛(有對向車輛時,不要靠近中心線,否則有越過中心線的危險。)。記住:絕對不可超越路面中心線!

左轉彎:從靠近道路右側路肩的位置進入彎道(最好留有1米左右的餘地,因此處常有浮砂),提前觀察彎道里邊的安全情況,在彎道中間近似一種隱蔽行駛狀態,不看到出口決不能變線到內車道,看到出口,即到達加速點,加速點要有餘地,不能太靠里邊,過了加速點後逐漸向靠近中心線的位置行駛(如果發現有對向車,為防止超越中心線的危險,應離中心線遠一些),然後逐漸駛向外車道。

彎道駕駛的實際技巧。首先必須做到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充分的減速,必須在摩托車尚未傾斜的直線部分就要完成減速操作。而且,不管在彎道行駛中出現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冷靜,作好減速操作。因為你不清楚彎道究竟彎曲到什麼程度,你也不知道前方的路面狀況,更不能預料有沒有超越路面中心線向你開來的車輛。如果是在封閉式競技場,你也許會心中有數,可你是在街道或公路上行駛啊!

所謂「速度」,就是包括幾次轉彎在內的總和。以山道為例,就是從山腳到山頂,用幾分幾秒跑完的。這裡面,重要的不是轉彎時的速度,而在彎道上用怎樣短的時間和距離改變摩托車的行駛方向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見,第一重要的是充分的減速。關於減速的說明似乎長了點,但是你必須絕對遵守這個最重要的原則。

轉彎時,一般情況是在自己的車道,從外道進入彎道的,並在直線段剎車減速。然後放開制動,用下半身和移動使車體傾斜。在接近最大傾斜角度時,逐漸加大油門,這樣,摩托車就會連續而順暢地改變行駛方向。為完成這個行駛過程,就要在達到最大傾斜角度時進行充分的減速,而油門是一點一點打大的。不過,在沒有看到彎道出口之前,可以給後輪加上些動力,使車繼續保持在彎道內圈車道上行駛。在看見了出口時,摩托車也就自然朝這個方向駛去,就可以逐漸加大油門了。

注意:要把彎道看成是「連續不斷」的!如果認為「就為一個彎兒」,而沒有思想准備,在突然又出現彎道時,就難以應付了;如果通過第一個彎道速度太快,就很難進入第二個彎道;在沒有明確彎道出口是怎樣時,不要盲目地轉向;如果有餘地地轉彎,即使轉向路線變了,也完全能夠應付,順利地拐過去。

轉彎半徑加大時,在入口處就從外圈直接進入彎道,同時提前加大油門,這樣,在出口處全部開啟油門時,就會全速地從外圈駛出彎道。而且在加速前沿路段就可以提前加速。這樣的轉彎,就是賽車時採用的外道,里道,外道的轉彎方式。當然,那種不注意速度的分配,盲目加速轉彎,是相當危險的。駕駛摩托車的真正樂趣,是輕松自如地操縱你的摩托車,平安順利地越過一個又一個彎道。當然,如果你認為這太危險,那麼就不必在彎道出口一下子就沖向外車道,也不必貼里道貼得太近,因為你不是參加比賽,也沒有人給你計時。真正做到漂亮的傾斜,圓順地加大油門,使這些轉彎操作一氣呵成,總是有很大的難度。但是靠著這種連續復合式操作,快速的漂亮轉彎,的確是其樂無窮,也是你應該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在公路上,往往沒有或已經沒有了路面中心標線,所以就更需要有這種運用自如、形成習慣的操作技能。這樣,你才能安全而高速地行駛。

如果只追求速度,甚至固執地按照外道,里道,外道的轉彎路線行駛,不僅危險,而且繞遠。如果能充分利用對向車道,提高轉彎的行駛速度,那將是安全而有樂趣的。關鍵的問題,就看你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條件。

其次,要考慮怎麼有效利用加速控制點的選位。在實際道路上是沒有這個標志點的,而是你在意念中選定的一個「目標點」。尤其是摩托車新手,更應提前選好這個「目標點」。在公路彎道上,要特別注意加速控制點不要選得太靠前了,因為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想到:「前面還有彎道!」

環行彎道駕駛應注意如下事項:1.上坡要加速。提前加大油門,防止轉速降低。如果彎道是陡坡,應使用較低檔位,保持高轉速進行轉彎。2.下坡要減速。在開始轉彎之前,要把速度減到最低程度,不然稍加油門,就會加大轉彎的區間。

也許你有這樣的體會,上坡轉彎要比在平地上轉彎容易駕駛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時轉換低檔就會失速。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危險,但是這種失速誰都會立刻感覺得到的。那麼,為什麼上坡轉彎比較容易而且輕巧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提前加大了油門的緣故。正如上面反復說明的那樣,摩托車後輪的驅動力越大,行駛狀態就越穩定。在同樣側傾角情況下,回轉力就顯得更大一些。在上坡轉彎時,雖然增加了些驅動力,但是並不能怎麼提高摩托車的行駛速度。在彎道的入口處的減速路段,也大體相當於上坡的情況。所以即使無意識減速,速度也會明顯降低。這樣驅動力就容易增加,轉彎當然輕松容易了。在多數情況下,人們都覺得下坡比上坡更有緊張感,所以在上坡轉彎時,在控制油門方面也就自然輕松得多。

下坡轉彎,和上坡轉彎正好相反。首要的問題是減速。即使以20公里/小時的比率,從60公里/小時減到40公里/小時,所需距離也比平地和上坡大得多。這是因為下坡時,實際速度要比預想的快很多。如果下坡轉彎,仍然開著油門,速度也不會提高多少。所以在彎道入口處,更要比平地和上坡進行提前減速。這就是下坡轉彎的操縱訣竅。同時,要判斷開始加油位置和這一點上的速度,並根據這一點的速度進行制動。

在減速的同時,使上體稍向前傾,並放低視線位置,這樣轉彎會更使你感到順暢,這不僅僅是一種心情,而且是必要的操作技巧。因為在身體傾斜之後,轉彎時的側傾角變小,從而使腰部也大有降低的感覺,這樣轉彎就更自然了。如果彎道坡度很陡,或是轉彎半徑太小,也有採取在身體傾斜的同時,不打開油門,在關閉油門狀態下完成前半圈轉彎的操縱方法,但前提是前輪必須是防滑輪胎。

❹ 關於摩托車壓彎,彎道頂點怎麼找還有是不是什麼彎都要找摩托gp比賽里賽車手過彎時是不是都記得最大

知道推胎轉向吧。 摩托轉向是要推車把的,就是反方向轉車把。 ---彎道聖經。

要明白壓彎是為了高速過彎,你速度不快肯定壓不下去。 只要能流暢的轉過去就行了。

別故意壓彎,控制車速,平穩流暢的在你的車道內轉彎就行了。 速度越快,壓的越低。 等你壓倒極限,就說明這個彎道的極限速度也就出來了。
千萬別用超過某個彎道的極限速度的速度去過彎,那樣會沖出跑道的!!! 汽車會出現轉向不足。摩托估計就摔倒了。 如果外內外的切彎,速度更快,不過盡量在你的車道里跑到極限就好,外內外萬一對面有車就慘了。

注意控制車速。 彎道中千萬別剎車和加速,穩住油門平穩流暢的轉過去,這樣輪胎抓地力才能發揮出極致。

❺ 為什麼賽車摩托車過彎也不會倒

如同日常乘公交車,遇到轉彎時一樣,站立在車上的人將會受到向圓周外的離心力作用而向外倒,轉彎速度越快離心力越大,人必須向內傾斜,使自己的重力與離心力的合力落到腳掌(支撐面)內,人才能站穩。
自行車、摩托車在轉彎時,人和車同樣會受到與速度成正比的離心力作用,使人和車向外倒,為了保持平衡,騎車人必須向內圈傾斜,使重心偏向內圈,合力通過輪胎作用到地面,地面與輪胎側向滑動的摩擦力作用到人、車上,成為向心力,與離心力保持平衡,此時人、車順利完成圓周運動。
在人、車通過彎道時力平衡分析中,因為人、車的重力是固定的,彎道越急、車速越快,離心力越大,人車重心必須偏移越大(「傾斜度越大」)才能得到穩定的支撐,所以在看摩托比賽時,可以看到車手不斷根據賽道變換傾斜方向及傾斜度,使自己能順利通過彎道,完成比賽。
附車與車手轉彎時受力情況草圖:

❻ 跑車和摩托車中的彎道之王是哪款車摩托車名好像是四個字

美國克萊斯勒的道奇戰斧

❼ 怎麼成為一個越野摩托賽車手該怎麼做

拿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到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的培訓部門參加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拿到賽車執照;二是通過各大賽車俱樂部或經省市汽車運動協會的培訓考試合格後申請FASC拿到賽車執照。例如你在上海市,就可以選擇一家賽車俱樂部參加他們舉辦的培訓拿到執照。兩種方法任選一種,建議選擇離你居住地比較近的地方。

❽ 越野摩托車的技巧

駕駛越野摩托車,就要面對急轉彎、顛簸、打滑、騰空等情況,很容易失去平衡。一、為了保持平衡,必須適時採用坐姿、半蹲的駕駛姿勢。坐姿一般在直行、轉彎、打滑時採用,因為半蹲比較費力,在能夠節省體力時盡量節省。但是不管哪種姿勢,雙腿始終要夾住車體兩側,除非必須伸出腿來支撐以保持平衡或在空中做高難度技巧。駕駛姿勢,是掌握其他技巧的前提,是最基本的內容。

越野摩托車可以上下一定坡度的山坡,但是很多車手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困難,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很不切實際的,往往因為技術不成熟而受到挫折。相反,應按照科學的方法,反復練習,才能掌握這項駕駛技術。

上坡時應將重心前移,上半身俯卧於車把上,以防前輪抬起,同時要注意適當向後拉腰,增加後輪負荷,避免後輪打滑,一鼓作氣上坡頂,中間不能有停頓,要努力堅持到最後,在這里堅持到最後的信心很重要。當摩托車抵達坡頂時,要迅速地彎曲雙腿,同時減速。

下坡時應盡量減速行駛。剎車應以後剎車為主,以前剎車為輔。

下坡時胳膊和腿伸直,腰部盡量向後拉,重心後移。以免前輪遇到障礙時整車前傾。同時盡量少扭動車把,一鼓作氣下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翻車,順利下到坡底。

越野車在行駛中轉向時可以利用傾斜面轉向和自身傾斜轉向。利用自身傾斜的轉向有剎車轉向和油門加速轉向。

利用剎車轉向時,摩托車可以較快速地進入彎道,左手拉住離合器,朝所轉方向壓車把,使車身傾斜,身體外傾的同時勐踩後剎車,使後輪鎖死,車身就會橫向轉動,等轉至行進方向時,迅速加油門,松離合器,摩托車就朝新的方向沖出。

如果前輪先著地或未讓前輪分散沖擊力,則都可能使車子失去平衡。

這是單峰跳躍的一個基本動作,還有雙峰、多峰跳躍,跳躍技術有差別,因為著地點不同,這就要求車手在空中適當調整姿勢,以前後輪共同分擔來自地面的沖擊力和有利於著地後迅速加速為原則。

在練習時,必須從小跳台練起,找到感覺後,再增加高度。

抬前輪是駕駛越野摩托車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你不會抬前輪,說明你還未跨入會玩越野摩托車的門檻。也許這種說法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人都這么認為。所以這項技巧的掌握對於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不應抱著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掌握它,而應知道掌握它對我們的實際駕駛有多少的用途。它是,橫跨溝坎、岩石、台階、橫木等障礙的技巧。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

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

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

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

抬起後,應審時度勢松開前制動,這樣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整車前翻。

特別注意是的路面的選擇和保持直線行駛。

原地轉向技術實際上與利用油門加速轉向的技術是一樣的。只是原地轉向的角度要大得多,可以是360度,甚至更多。

原地轉向時,應使用較低的擋位,左手拉住離合器手柄,利用摩托車自身的重量自然傾斜,一隻腳向所轉方向踏出,車把也應轉到所轉方向。

另一腳踏在腳踏桿上,膝部緊*車身,身體向外傾斜,當車身傾斜到足夠大的角度時,迅速加油門,松離合器,這時後輪就會開始以左腳為圓心旋轉,所轉角度大小可以視體力而定。

原地轉向技術的掌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較擁擠的地方停車後,又想迅速離去,原地轉向是最好的方法。

多多練習不怕摔…在什麼地方摔倒就在什麼地方爬起來…

❾ 越野摩托車壓彎諸多問題求解~~!送高分

越野車的壓彎角度不能太大,它的輪胎坡度不如賽車輪胎。如果你想不翻車的話,就在輪胎坡度上下工夫吧,要讓輪胎 胎花的左邊和右邊成180度的慢彎,並能保持壓彎時,3分之1 (最少也要4分之1)的胎花接觸地面。否則壓彎角度過大就翻車。你可以停車實驗:看你的車傾斜多少度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為3/1 最大4/1 然後就按這個角度來壓彎。過大就翻。自己再琢磨一下,你就明白了。 另外速度不能過慢,太慢就是你角度掌握好了也是會翻的。

熱點內容
菱智m6內飾尺寸 發布:2025-05-15 03:06:33 瀏覽:216
家用車越野排行榜2016 發布:2025-05-15 02:49:04 瀏覽:134
我想知道豪車怎麼年檢 發布:2025-05-15 02:46:43 瀏覽:108
模擬88越野卡車 發布:2025-05-15 02:32:15 瀏覽:409
卡羅拉2008款改裝內飾 發布:2025-05-15 02:31:28 瀏覽:857
開豪車換女友 發布:2025-05-15 02:23:43 瀏覽:325
越野車選白色還是黑色 發布:2025-05-15 02:17:15 瀏覽:499
全新比亞迪豪華型內飾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57
上海大眾商務車報價及圖片2015款 發布:2025-05-15 02:12:50 瀏覽:804
夢見妻子開豪車我和孩子坐車 發布:2025-05-15 01:47:57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