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suv越野性能
⑴ 為什麼奧迪的四驅技術最牛,但越野能力不如賓士G。
為什麼?
錢的聲音告訴你。奧迪的技術炫耀,表示我有這個實力,但是不表示就要運用這技術造一輛車出來。技術領域和實踐領域是兩碼事。技術含量越高,成本越高,市場銷量越差,明白?美國太空總署可以把人放到火星去,但是去那兒干嗎?更實際的還不如比誰的衛星能在太空發射導彈,你說是不是?
其次,最牛這話實在表達不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差速鎖等等,各有各的用處。不一定復雜了,電子技術含量高了就好。真正的越野,經受考驗,越簡單,越純粹越好。我認同奧迪四驅技術好,畢竟養活著一大幫子工程師,光吃飯不幹活了不現實,但不認為奧迪研發的四驅技術就是最牛的。道理太麻煩,不講了。
另外,奧迪Q76.0排量售人民幣256萬,賓士G級225萬,價錢上基本上差不多,但是注意兩個問題。排量:賓士G是5.5升的V8發動機,Q7是6.0的V12發動機。賓士G可以做到的,奧迪Q7也可以做到,但Q7更傾向於城市化SUV,追求的是豪華和舒適。也就是說,同樣的200多萬,奧迪把錢更多的花在了豪華性上,這兩者很難統一。賓士G則是追求了純正的強大的越野能力。兩者不能簡單的說在越野上奧迪不如賓士。
四驅結構:賓士G是純機械式差速鎖與電子輔助系統配合。動力50:50均衡分配,越野時更可靠。出現問題的機率更小。奧迪採用的是Quattro四驅系統,EDL電子差速鎖。動力40:60分配給前後輪,也可以在65:35到15:85的比例之間調整。技術也很牛,但是最終還是向利益傾斜,向市場妥協,還是傾向了城市用車。
⑵ 奧迪越野車有什麼
奧迪Q7 4.2越野車 價格:25萬。 配置:6速tiptronic手自一體、全景天窗、20寸輪轂、倒車影象、6CD、巡航定速、桃木內飾、行李架、液晶屏、氙氣大燈、BOSS音響、真皮座椅、座椅加熱、多功能方向盤、電動後尾門、電動折疊後視鏡、腳踏板、金屬漆、電動後尾門、前後電眼、多功能方向盤、電動調節加熱後視鏡等。 車況:基本全新,發動機原產原裝,無事故,無碰撞,質量絕對有保證。
採納哦
⑶ 豐田SUV好還是奧迪SUV好
擔問質量汽車價格能回答你,奧迪好。但是假如資金有限,還是買豐田,奧迪SUV沒便宜的
⑷ 奧迪車的性能
A系列是奧迪最主要的車型,A3、A4、A6、A8是目前最暢銷的奧迪車型,分別是A、B、C、D級轎車,競爭對手分別是寶馬1、3、5、7系和賓士B、C、E、S級。A5則是基於A4的Coupe版,A7則是基於A6的四門Coupe。 S系列是基於A系列的較高性能車型,與S-line不一樣,底盤作小的運動化改動,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一般在A繫上市後幾個月發布。競爭車型為寶馬的135i,335i,550i等普通版頂級排量車型。 RS系列是基於A系列的頂級性能車型,底盤作較大的運動化改動,全系標配Quattro四驅系統,一般在A繫上市後2年發布。競爭車型為寶馬M3、M5等。 Allroad是結合了全時四驅旅行車與越野車優點的一部多功能車,目前只有基於奧迪A4和A6版的allroad車型。 奧迪A0QS 奧迪A0 QS:(見右圖)A0 QS概念車名稱中的A0是說明它不是效仿奧迪的其他車型的概念車,以『0』這個數字為開頭。Q代表它的quattro四驅系統,S代表它的懸掛系統。 A1:1.2TFSI,1.4TFSI;1.6TDI(快上市) 奧迪版的mini。 A1全部配備六速手動變速器,並且為自動擋車型提供7速S-tronic雙離合器變速器。此外A1未來還將推出高性能版車型,高性能版車型還將採用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 A2: 新A2預計2014年推出 A3:Golf的奧迪版(已引進) 新一代A3將針對中國和北美市場開發三廂車型,更新一代奧迪A3將國產。 奧迪A3 車身尺寸方面,奧迪A3Sportback的長寬高分別為4292mm、1765mm、1423mm,軸距2578mm。 新的S tronic一款個全新的變速器。這款變速器是母公司大眾汽車集團股份公司自主研發的,並將在德國Kassell的大眾工廠投產。冷卻性在新款S tronic上得到顯著改善,由於採用了真空助力器,它將有效的提供雙倍的油量供給潤滑雙離合器。這將有助於變速器匹配高速旋轉工作引擎的扭矩輸出-奧迪官方數據顯示最高達406 pound-feet (550 Nm)。而老款S tronic變速箱最高扭矩輸出為258 lb-ft (350 Nm)。 A4L:1.8TFSI,2.0TFSI(132kw 155kw),3.2FSI(已國產);柴油款未引進 2008年上市。第八代奧迪A4又稱A4 B8基於奧迪全新的縱置發動機平台(MLP)。國外提供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的選裝。 A4 Avant:2.0T(未引進) A4 allroad quattro:2.0TFSI(未引進) 比奧迪A4 avant的底盤高,集Sedan的操控性,avant的大空間,SUV的越野能力於一身。 S4 Sedan,avant:3.0TFSI(暫時未進口) 2009年上市。新一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 競爭車型為寶馬335i 四門版。 RS4:4.2 FSI (上一代車型,未引進) 新一代可能搭載4.0TFSI或更大馬力的4.2FSI發動機 競爭車型為寶馬M3四門版。 A5 Coupe:2.0TFSI,3.2FSI(進口) 2007年上市。 競爭車型為寶馬3系Coupe。 Sportback:2.0TFSI,3.2FSI(進口) 2009年上市。四門Coupe掀背車,將實用性和Coupe的外觀很好的結合起來。使用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由於標准軸距版奧迪A4不進口,喜歡原汁原味標准軸距版車型的消費者可以期待這款車型。 2010年5月23日,Sportback版全國上市,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格區間49.39-71.80萬元。[1] Cabriolet:2.0FSI,3.2FSI (進口) 發動機、變速箱配置同Sportback。2011款Audi A8(17張) S5 Coupe:4.2FSI(進口) 2008年上市。由於研發的時候新一代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使用了運動差速器,可以在後輪之間無極分配扭矩)沒有上市,而替代4.2FSI的3.0TFSI機械增壓發動機也沒有上市,所以在中國的消費稅環境下,4.2的車型價格高,而性能並不夠強大,成為了雞肋。 Sportback: 3.0TFSI(進口) 2009年上市。發動機333馬力/245kw、440NM,7速S-tronic雙離合變速箱,新一代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帶在後輪間無極分配扭矩的運動後差速器。均和奧迪S4相同。 Cabriolet:3.0TFSI (進口) 2009年上市。 發動機、變速箱四驅系統配置同Sportback。 RS5:4.2FSI發動機,450PS,430Nm。 A6L:2.0TFSI,2.4,2.8FSI,3.0TFSI;2.7TDI(已國產)2005年上市,2008年小改款。 A6 avant :(未引進) 奧迪R8 V12 A6 allroad quattro:(未引進) 以A6 avant為基礎開發,底盤更高,集Sedan的操控性,avant的大空間,SUV的越野能力於一身。其越野能力不遜於寶馬X5。 S6:5.2FSI(未引進) 所採用5.2 V10發動機為蘭博基尼的那款,但是調教低一些。競爭車型為寶馬550i。 RS6:5.0TFSI(未引進) 這是目前奧迪品牌中發動機動力最為強勁的一款。5.0 V10雙渦輪增壓,580馬力/6250--6700rpm,650NM/1500--6250rpm,0-100km/h加速時間4.6秒競爭車型為寶馬M5。 A7(已發布,未引進) 四門coupe,競爭車型為賓士CLS,預計將會搭載2.8FSI,3.0TFSI等發動機 S7:同步開發中。 預計搭載正在研發的4.0TFSI發動機 RS7:同步開發中。 預計搭載5.0TFSI發動機 A8L(上一代):2.8FSI,3.0,4.2FSI,6.0W12(進口);其它柴油款未引進。新一代即將引進。 2002年上市,2005年小改款,2009年再小改款。 A8(新款) 新一代奧迪A8標准軸距版及長軸距版均已發布,將在下半年引進國內,在綜合實力和銷量上是否能夠接近甚至超過賓士S和寶馬7系,期待中…… 新奧迪A8L配備了頂級W12發動機。不僅排量增加0.3升至6.3升[2]。全新的W12發動機輸出最大功率達368千瓦(500馬力。新奧迪A8L W12 quattro僅需4.9秒即可完成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平均油耗僅12.0升/百公里。 S8:5.2FSI(進口) 二、Q系列(越野車SUV) Q1:也可以稱之為A1 Allroad,奧迪A1 Allroad被認為是全地形版的MINI。 Q3:小型SUV,計劃2011年生產。詳見『奧迪Q3』 Q5:2.0TFSI(國產),3.2FSI(進口) 2009年上市。Q5與A4同平台,所以這是一款在公路和越野之間找到很好平衡的城市SUV,而不是純正的越野車。 奧迪Q5 Q7:Q7 3.6FSI,4.2FSI;3.0TDI(進口) 2005年上市。與保時捷卡宴和大眾途銳同平台。卡宴注重公路性能,途銳偏向於越野,而Q7則是在2者之間找平衡,尺寸更大,兼顧越野和公路的豪華SUV。 三、Coupe/Roadster/Cabriolet(轎跑) TT Coupe:2.0TFSI(已進口) Roadster:2.0TFSI(已進口) TTS Coupe:2.0TFSI(已進口) 奧迪TT TTRS Roadster: 2.0TFSI(已進口) Coupe:2.5TFSI L5(未引進) 2006年上市。基於大眾PQ35平台。 四、R系列(超級跑車) R8:4.2FSI,5.2FSI(已進口) 奧迪R8 V12 2007年上市,5.2 V10版2009年上市。中置四驅,與蘭博基尼Gallardo同平台,定位略低於Gallardo。外形拉風,駕駛簡單,奧迪對它的定位是可以開著上班的超跑。當然要講性能,5.2 V10可能更合適。R8對於奧迪最大的意義不是開發了一款車,而是對奧迪品牌形象的豐富和提升。 R8 GT:5.2FSI(未引進) 奧迪R8GT的5.2L V10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從525馬力提升至了560馬力,同時整車重量減輕近100kg。在使用R-Tronic半自動變速器的情況下(R8 GT不提供手動擋車型),新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6秒,比普通版的R8 V10提升了0.3秒,極速更是可以達到320km/h。外觀部分,前唇、側部進氣口附近以及尾部的擴散器均採用了碳纖維材料;巨大的碳纖維尾翼是新車的亮點。剎車系統標配碳陶剎車盤,前後直徑分別達到380mm和356mm。 奧迪R8敞篷版[3] 法蘭克福車展正式開幕之際,奧迪藉此時機推出了R8 Spider(敞篷版),並且宣布該車將於2010年初正式上市,基本車型的售價為15.64萬歐元;約合151.46萬元人民幣。標准版R8已經在中國市場銷售,相信這款敞篷版車型未來亦將進口國內。 新車的設計將後置的發動機倉上面增加一個可以收藏軟頂敞篷的空間,這也是R8漂亮的玻璃發動機艙蓋被迫取消。 據悉新車將直接搭載5.2L V1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525馬力,最大扭矩為530N·m,配備6速手動變速器和6速序列式變速器和Quattro四驅系統(可以滿足向後輪分配最高為85%的動力)。 R4:開發中 與保時捷合作開發,與下一代Cayman同平台,中置發動機,定位高於TT。 R10:開發中 奧迪的頂級超跑,預計與下一代蘭博基尼Murcielago蝙蝠同平台。 奧迪R-Zero 奧迪採用電池動力的一款概念車。 R8 Spyder 按車型首字母分 一、 (A)是奧迪轎車的型號 奧迪轎車和MPV的型號是用公司英文(Audi)的第一個字母(A)打頭,數字越大表示價格越高: (A1)系列是緊湊型掀背車(A1有三種,分別是五門掀背、三門掀背和敞篷車); (A2)系列是小型旅行車; (A3)(A3 3-Door)系列是小型旅行車; 奧迪各系(20張) (A4)系列是運動轎車; (A4 Avant)系列是中型旅行車; (A4 Cabriolet)系列是敞蓬車; (A5)系列是奧迪於2008年推出的coupe跑車 (A6)(A6L)系列是公務轎車; (A6 Avant)系列是大型旅行車; (A6 Allroad Quattro)系列是全地形旅行車; (A8)(A8L)系列是大型豪華商務轎車。 二、 (S)打頭的運動車:(S3)(S4)(S4 Avant)(S4 Cabriolet)(S5)(S6)(S6 Avant)(S8)(TTS)運動車,其中(R8)為Le Mans Quattro Concept的量產版本,也是奧迪的第一輛超級跑車; (RS)打頭的高性能運動車:(RS4)(RS4 Avant)(RS4 Cabriolet)(RS5)(RS6)(RS6 Avant)(RS6 Plus)(TTRS)高性能運動車; (Q)打頭的越野車:(Q7)越野車(Q5)緊湊型越野車(Q3)小型越野車; (TT)打頭的跑車:(TT Coupe)(TT Roadster)跑車; (R)打頭的GT跑車:(R8(Le Mans概念車的量產跑車))(R8)GT跑車; (R)打頭的賽車:(R10)賽車。 三、直接以「Audi」打頭的轎車: Audi 100 Audi 200 Audi 50等。 附錄: 代表引擎的數字和字母:1.2TSI;1.4TSI;1.6FSI;2.0 TDI;2.0TSI;2.0FSI;2.5TSI;3.0 TDI;3.0TSI(此為機械增壓,非渦輪);3.2 FSI;3.6 TDI;3.6FSI;4.2 TDI;4.2 FSI;5.2TDI;5.2TSI;5.2 FSI;6.0 W12 TDI是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 FSI是缸內直噴汽油發動機 T是渦輪增壓 W12代表12汽缸以W型排列 編輯本段奧迪汽車發動機 解析奧迪2.0TFSI發動機 — 高技術、高性能、經濟性及環保性完美結合 奧迪在汽油噴射技術領域的卓越成就不僅限於賽道上,其2.0升TFSI發動機日前榮膺UKIP Media & Events汽車雜志公布的 「年度最佳發動機」大獎。 評委會給予了奧迪發動機高度的評價,稱其實現了「高技術、高性能、經濟性及環保性的完美結合」。一方面,其無與倫比的寬扭矩峰值輸出平台確保了節能型的驅動方式且減少了換擋次數,另一方面,只需輕微加速,便可產生強大的推背力,動力釋放自然流暢。 FSI技術是將燃料直接噴入燃燒室,噴嘴位於氣缸蓋的進氣口,通過由凸輪軸驅動的高壓泵控制,所有氣缸共用一個蓄壓裝置——共軌系統。以曲軸雙倍轉速轉動的兩個平衡軸抵消了發動機內部運動慣力,並保證了高標準的發動機聲響效果。這是四缸發動機所能達到的最出色表現。 進氣歧管配以進氣導向閥門 ,由一台步進來調節其位置,這樣就可以根據發動機轉速及負荷情況恰當地控制空氣的流動和旋流。燃料和空氣混合氣體在燃燒室內均勻分布,可自然提升動力,使得在較大的發動機轉速范圍內的每個工況點上都能迅速且充分地燃燒。該四氣門缸蓋採用低摩擦凸輪滾子挺桿配氣機構,其進氣口幾何形狀源自自然吸氣式FSI發動機,這樣能產生更強的旋流,既保證了工作的精確性又能提高防爆震等級,從而提升發動機的工作效率。因此,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壓縮比可達10.5:1,這個數字原本只有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才能達到。(引用於 http://ke..com/view/13873.htm)
⑸ 全新奧迪Q7越野性能怎麼樣
全新奧迪Q7標配了自適應空氣懸掛,配合奧迪駕駛模式選擇系統,可以提供6種高度的調節;舉升模式下底盤+50mm,越野模式底盤+15mm,舒適和自動模式底盤維持不變,自動模式車速在70-120 km/h時-25mm,動態模式車速>120 km/h時底盤-40mm,裝載模式下底盤-55mm,滿足各種路況,提高駕乘的體驗感。
此外,全新奧迪Q7使用全新的3.0TV6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保時捷Cayenne3.0T屬於同款發動機。增加新奧迪Q7的環保性能和舒適性,增加了48V輕度混合動力系統,行駛時可以 零排放「滑行」,通過BSG與發動機的永久連接提高啟動舒適性。同時標配奧迪獨門秘笈 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大大提升了車輛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⑹ 奧迪sq5越野能力怎麼樣
Q5標配同級別車型中最為強大的越野電子輔助系統.下坡輔助系統可使車輛從陡坡下降過程中根據路面情況、陡坡角度等參數在9-30公里/小時可變車速范圍內以預定速度穩定行駛.駕駛者只需輕觸中控台的按鍵便能輕松應對不同角度的險坡.最新一代ESP電子穩定程序兼容實用性極強的越野模式,駕駛者通過按下"ESP off"按鍵可以實現該功能的開啟和關閉.在越野模式下,ESP電子穩定程序可根據不同路面情況提供相應的程序參數,通過驅動防滑系統(ASR)和剎車防抱死系統(ABS)的介入使Q5在越野路面中具備更為安全而充滿駕駛樂趣的性能.Q5的接近角(25度),涉水深度(500毫米),最小離地間隙(185毫米),最大爬坡角度(31度),離去角(17.6度),並採用標志性的Quattro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為托森結構,但是除此之外再無其它具備限滑功能的差速器.在對脫困能力要求比較高的交叉軸越野項目中,Q5的表現並不是很令人滿意,由於前後軸都不帶有具備限滑能力的差速器,因此當前後分別有一個車輪失去抓地力時,Q5就變得步履蹣跚了.
⑺ 就越野能力而言,奧迪的4驅能有怎樣的排名
是否已經忘記了曾經買一台SUV是為了想要越野的,而買回來就讓它一直堵在城市中,就像郝雲歌中所唱「我那可憐的吉普車,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如果要想有強大的越野能力,自然離不開一套好的四驅系統,而奧迪向來是做四驅系統的行家,一套quattro四驅系統幾乎征服了所有越野愛好者。
在經過一天的越野體驗後,筆者對於奧迪這兩套四驅系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於剛剛上市的奧迪Q7,筆者也對它強大的越野能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期待下一次能夠真正體驗到全新一代奧迪Q7在越野性能方面的優秀表現。
⑻ 奧迪Q5L這款車的越野性能怎麼樣
奧迪Q5L這款車的越野性能還是挺不錯的,因為這款車是有越野模式這個駕駛模式的選擇項,再加上本身SUV車型的特性,所以這款車的性能就會得到最大的優化了,這是比較好的一種配置,也是非常的實用的。
⑼ Q7是奧迪里最牛SUV,但是越野能力真有那麼牛嗎
在奧迪里算最強的,在整個汽車界,算中等偏上但也算不上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