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越野駕駛技巧
Ⅰ 越野摩托車的技巧
駕駛越野摩托車,就要面對急轉彎、顛簸、打滑、騰空等情況,很容易失去平衡。一、為了保持平衡,必須適時採用坐姿、半蹲的駕駛姿勢。坐姿一般在直行、轉彎、打滑時採用,因為半蹲比較費力,在能夠節省體力時盡量節省。但是不管哪種姿勢,雙腿始終要夾住車體兩側,除非必須伸出腿來支撐以保持平衡或在空中做高難度技巧。駕駛姿勢,是掌握其他技巧的前提,是最基本的內容。
越野摩托車可以上下一定坡度的山坡,但是很多車手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困難,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很不切實際的,往往因為技術不成熟而受到挫折。相反,應按照科學的方法,反復練習,才能掌握這項駕駛技術。
上坡時應將重心前移,上半身俯卧於車把上,以防前輪抬起,同時要注意適當向後拉腰,增加後輪負荷,避免後輪打滑,一鼓作氣上坡頂,中間不能有停頓,要努力堅持到最後,在這里堅持到最後的信心很重要。當摩托車抵達坡頂時,要迅速地彎曲雙腿,同時減速。
下坡時應盡量減速行駛。剎車應以後剎車為主,以前剎車為輔。
下坡時胳膊和腿伸直,腰部盡量向後拉,重心後移。以免前輪遇到障礙時整車前傾。同時盡量少扭動車把,一鼓作氣下坡,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翻車,順利下到坡底。
越野車在行駛中轉向時可以利用傾斜面轉向和自身傾斜轉向。利用自身傾斜的轉向有剎車轉向和油門加速轉向。
利用剎車轉向時,摩托車可以較快速地進入彎道,左手拉住離合器,朝所轉方向壓車把,使車身傾斜,身體外傾的同時勐踩後剎車,使後輪鎖死,車身就會橫向轉動,等轉至行進方向時,迅速加油門,松離合器,摩托車就朝新的方向沖出。
如果前輪先著地或未讓前輪分散沖擊力,則都可能使車子失去平衡。
這是單峰跳躍的一個基本動作,還有雙峰、多峰跳躍,跳躍技術有差別,因為著地點不同,這就要求車手在空中適當調整姿勢,以前後輪共同分擔來自地面的沖擊力和有利於著地後迅速加速為原則。
在練習時,必須從小跳台練起,找到感覺後,再增加高度。
抬前輪是駕駛越野摩托車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你不會抬前輪,說明你還未跨入會玩越野摩托車的門檻。也許這種說法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人都這么認為。所以這項技巧的掌握對於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不應抱著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掌握它,而應知道掌握它對我們的實際駕駛有多少的用途。它是,橫跨溝坎、岩石、台階、橫木等障礙的技巧。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
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
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
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
抬起後,應審時度勢松開前制動,這樣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整車前翻。
特別注意是的路面的選擇和保持直線行駛。
原地轉向技術實際上與利用油門加速轉向的技術是一樣的。只是原地轉向的角度要大得多,可以是360度,甚至更多。
原地轉向時,應使用較低的擋位,左手拉住離合器手柄,利用摩托車自身的重量自然傾斜,一隻腳向所轉方向踏出,車把也應轉到所轉方向。
另一腳踏在腳踏桿上,膝部緊*車身,身體向外傾斜,當車身傾斜到足夠大的角度時,迅速加油門,松離合器,這時後輪就會開始以左腳為圓心旋轉,所轉角度大小可以視體力而定。
原地轉向技術的掌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較擁擠的地方停車後,又想迅速離去,原地轉向是最好的方法。
多多練習不怕摔…在什麼地方摔倒就在什麼地方爬起來…
Ⅱ 2019凱迪拉克XT5越野駕駛要注意什麼
全輪驅動車輛可用於越野駕駛。未裝備全輪驅動的車輛和未裝備全地形(AT)輪胎或公路-越野兩用(OOR)輪胎的車輛不得在平坦堅固地面之外進行越野行駛。
越野的關鍵是操控車輛。操控車輛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控制車速。
特別要注意的是:
越野時的彈跳和方向突變很容易使您失位。這會造成車輛失控和碰撞。因此,您和乘客務必佩戴安全帶。
Ⅲ 新奇駿車型越野行駛需要注意什麼
●離開公路時,小心駕駛,避免進入危險區域。越過崎嶇地形時務必系好安全帶,以保持您和您的乘客就坐。
●上下坡前,檢查路面的凸起或凹坑情況。務必只行駛經過緩坡。
●不要駕駛經過各種陡坡。而應該選擇直線上下坡道。相較於前進或後退,越野車輛更容易側翻。
●為防止車輛損壞,LOCK模式下不要在乾燥硬路面上行駛。
●許多山坡對於任何車輛來說都過於陡峭。如果爬這樣的山坡,發動機可能熄火。如果下這樣的山坡,則速度可能會失控。如果橫穿這樣的山坡,車輛可能側翻。
●下坡時不要換檔,因為這可能會導致車輛失控。
●務必使用發動機制動。腳制動器性能可能會下降,繼而可能會導致事故發生。
●駕駛至山頂時保持警惕。在頂部,地面可能急劇下降或出現其他可能導致事故的危險。
●如果發動機熄火或者無法爬到陡坡的頂部,切勿嘗試轉彎。您的車輛可能傾斜或側翻。務必用倒檔直線倒車。切勿僅使用制動器在「N」(空檔)位置倒車,否則會導致車輛失去控制。
●下坡時高強度制動會導致制動器過熱和失效,導致車輛失去控制和發生事故。輕踩制動器並用低檔來控制速度。
●在崎嶇地形行駛時,未固定的行李可能飛出。適當固定好使其不向前飛出而給您和您的乘客造成傷害。
●為了避免過度抬高重力的中心,請勿超過車頂架/齒輪倉(如裝備)的額定承載能力,並均勻裝載行李。將行李區的重物盡可能靠前向低處固定。請勿使用比規格大的輪胎組裝車輛。這會導致車輛翻滾。
●越野駕駛時,不要抓住方向盤內側或輻條。方向盤可能跳動而使您的雙手受傷。駕駛時應將拇指和其他手指放在方向盤輪圈的外側。
●在駕駛車輛前,確認駕駛員和所有乘客都已系緊安全帶。
●由於地板可能會變得非常燙,駕駛時務必使地板墊就位。赤腳時尤其要小心。
●當遇到強側向風時,降低車速。重心越高,車輛越容易受側向陣風影響。降低車速以便更好地控制車輛。
●即使使用4WD,也不要超越輪胎性能進行駕駛。
急加速、急轉彎或緊急制動都可能會導致車輛失控。
●在全部四個車輪上務必使用相同類型、尺寸、品牌、結構(斜交、斜交帶束或子午線輪胎)以及花紋的輪胎。當在光滑路面上行駛時,應在前輪上安裝防滑鏈並小心駕駛。
●在泥地和水中駕駛後,務必立即檢查制動器。
●一旦駕駛經過沙地、泥地或與輪轂等高的水,則可能需要更加頻繁的保養。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考另附的《三包及保養手冊》中的「越野行駛的保養」。
●避免將車輛停在陡坡上。如果下車後而車輛向前、向後或側向移動,則可能導致您受傷。
Ⅳ 想自駕越野穿過山與大河必要的越野車駕駛技術一定要掌握
時下自駕游漸漸成為一種時尚,生活在都市鋼筋水泥叢林里的年輕人多麼希望開上一台越野車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去享受清新的陽光與空氣、領略祖國壯美的山川大河……但是,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出發之前,你有沒有先問過自己「你的越野駕駛理論和實際操作經驗如何?能否獨自應對各種惡劣路況呢?」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可能不但無法達成自己的心願和夢想,而且很有可能還會使自己身處險境!這絕不是嚇唬你,今天就將一些基礎的越野車駕駛技術介紹給大家,有意自駕游,特別是要去比較偏僻、交通條件較差的地方的車友一定要認真學習哦!
首先是心理方面,越野駕駛(包括在險峻的山路上駕駛)比在鋪裝良好的公路上駕駛要困難得多,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巧和經驗要復雜得多。沒有越野駕駛經歷的人,千萬不要把自己平時的車技估計得太高。進行越野模式時應保持心態平和,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進入險要地段時謹記一個字「慢」。
切記泥漿四濺和車輪空轉打滑都是越野車駕駛大忌,要懂得知難而退,當有個別車輪在泥濘中打滑時,應立即停車,最佳辦法是後退再來一次,萬不可賭氣逞強。要發揮越野車四個車輪的最大牽引力,加油要輕柔,如果突然加速只會令車輪空轉打滑;剎車的動作和加油一樣,突然或急促地剎車只會令車輛重心突然轉移到前輪,一旦遇到下陡坡時很容易失去控制,若抱死車輪則更危險,滑行的結果一樣會是失控。
需要攀爬陡坡時,對於大數車輛來說「分動箱低速擋+變速器二擋」是用來征服陡峭山坡的理想檔位。四驅車也不例外。一方面二擋速度夠慢,便於車輛控制的同時還有一定速度,可以保持沖勁。而如果用一擋來上山的話,車子可能會做無用功,表現為車輪原地空轉,原因就在於動力太強但是慣性速度不夠。
但實際上「低速+二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你的車動力性較弱就只能選擇低速加一擋了,或者是在使用二擋過程中你覺得速度過快不好掌握,也可以選擇一擋,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如果你的車是自動變速器那就簡單多了,只要掛分動箱低速擋並選擇變速器D擋就可以了,但也有例外,如果你攀爬的坡路較長而且一路上自動變速器頻繁換擋,這樣顯然是不安全的,這時你應當把變速器鎖定在一擋或二擋上(即變速桿下方的1或者2)。
說完了爬山再講講涉水。水裡有很多未知的情況你看不到,所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或者提前了解了水下的狀況輕易不要涉水,因為一旦發生情況營救將會非常困難,特別是只有司機單獨在場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涉水可以事先用木棍或其它工具測量一下水的深度並比較一下自己的車,要保證水位不能超過發動機進氣口的位置。
在水中行駛要保持好速度,不能過快或過慢,水越深車速應該越低以盡量減小阻力。如果速度過快濺起的水花可能會導致車輛熄火,而萬一在水中熄火千萬不要試著啟動,因為水可能已經進入了氣缸,此時要做的就是盡快離開水中並聯系救援。
越野駕駛技巧博大精深,對於不同的車型針對不同的路況採取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提醒要出外自駕游的朋友一定要在出發前多學習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網上這種資源有很多,最後祝願大家高高興興出門去,平平安安回家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你經常玩越野嗎 談談越野車駕駛技巧
一、越野車駕駛技術
坐姿
越野車的座位一般裝置較高,而且不象轎車的座位有較大的傾斜度。這是為了使駕駛員能更敏銳地感覺車身 姿態的變化情況。同時,端直的座姿可以在顛簸的時侯減少駕駛員上身的變化對於正常操縱的干擾。所以,在越野駕駛時,一定不要使後背即緊貼座椅背,留有前後擺動的餘地;在以非常緩慢地通過可使車輛發生傾斜的障礙物時,最好解開安全帶,不要限止身體左右搖擺,才可能敏感地感覺車身和地面的相對角度,採取正確的措施。
方向盤的操作
在極度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駛時,車輛的前輪具有自動轉到滾動阻力較小方向的特性;方向盤由於這種特性,隨時可能反沖。因此,越野駕駛時一定要坐直上身,盡量保持上臂不動、用下臂操作方向盤回轉的正確姿勢。不要整個上臂動作很大地回轉方向盤,否則反而容易由反沖使方向盤脫手失控。方向盤不要緊握,這樣可以解除下臂的肌肉緊張。在行駛方向基本保證的的情況下,只需鬆鬆地掌握方向盤修正大方向。過分緊握方向盤,將使顛簸加劇,還有可能嚴重損壞轉向器的連接桿系。千萬不要養成內掏方向盤的駕駛習慣,在內掏方向盤時遇到方向盤劇烈反沖,極有可能彈傷或折斷手臂。
油門和離合器的操作
「加大油門,沖過障礙」的說法實際是不懂駕駛技術的錯誤說法。在道路良好的情況下,出現前方有需要加大油門快速繞過的障礙物,有快速接近的機會或加油沖坡時,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對於越野駕駛來說,應該「根據情況,精確掌握油門大小」。
不能加大油門盲目硬沖的情況,在越野時至少有幾種:
1、前方路面出現有可能使汽車左右輪分別碾過地面附著力不同的地面時,例如:道路一半有沙,另一半堅硬;道路中間鋪築,旁邊泥濘或是未經壓實的軟路基;雨後或雪後,道路中間已較乾燥,路肩尚未乾燥。在有這些情況時加大油門猛沖,往往會由於左右兩側車輪附著力發生突然不等量改變而使車輛側滑。所以,應將車輛減速,使用較低檔位,逐漸加大油門,以不產生任何一側車輪側滑的允許速度通過。
2、在泥濘、結冰的陡坡上,擔心車輛動力不足以爬上陡坡而一味加大油門是很危險的。一旦輸出到後輪的驅動力超過地面的附著力,車輛不但不能上坡,反而就地空轉甚至和滑冰一樣左右交替側滑(正確的駕駛方法見後面有關內容)。
3、在接近坡頂棱線時加大油門硬沖,可以使車輛在越過棱線後前輪凌空飛起。在前轉向輪凌空而喪失附著力的一瞬間,車輛的方向一定是失控的。一
Ⅵ 途銳,大切怎樣具體點,多方面比較。
途銳是大眾的SUV平台起家之物,性能均衡,不屬於硬派越野,但小野一下和公路駕駛,它平衡的非常好。
另外卡宴和Q7均源自這一平台,因為保時捷和奧迪是大眾旗下企業。
大切諾基,和以前的大切諾基也不一樣了。
其實,你可以理解為它是JEEP全新設計的一款跨界車,我感覺JEEP希望用大切諾基來分享路虎的一部分市場。
從這個角度上講,大切諾基也不再是當年的硬派越野了。它,和三菱的V73之後的系列一樣,越野性能開始向舒適性妥協,戶外的功能開始為城市裡的使用讓路。
這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壞事。到底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4L和機械差速鎖?到底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那麼一輛犧牲了舒適性的硬派越野呢?先問問自己真正的需求。
講到這里,你對這兩款的定位有了新的概念了吧?
我建議,選途銳,不選大切諾基。
我從手四化開始接觸切諾基,一直接觸到當年的V8大切。
可以說,我對美國人造的這款車,又愛又恨。
當年它的門檻低,我和那時候的無數前輩一樣,都是從這個品牌開始進入到越野生活的。
但你知道嗎?這傢伙它自重輕是因為沒有大梁,老式的機械四驅雖然相對電子穩定,真去野外了也是一個刨坑利器,進了沙漠,天生的高溫發動機讓你總是心裡不太踏實。
每次出去玩,回來之後都是分兩隊,一隊去腐敗一隊去修車,修車的,好多都是開切諾基的,幸好,那時候配件便宜。
這么說吧,它是個不錯的好車,但是駕駛好它,需要你很了解車,以及了解越野駕駛的技巧。
可我們是想車成為我們的工具,沒那麼多人需要為了開車成為一個專家,你說呢?
上述的這些話,針對的是當年那小毛病不斷以及需要底盤加固的切諾基。
現在的切諾基,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北汽生產的傢伙了,它的質量比當年要好很多。但是老美的那高油耗以及不如德國人嚴謹的習慣,是很難改掉的。加上它現在品牌線越來越明確,大切諾基的性能越來越向城市駕駛的角度靠攏了,越野性能開始不斷為城市駕駛舒適性讓路。
講到城市駕駛的舒適性,嚴謹的德國人一貫要優於美國。更不要說旗下擁有賓利、布加迪威航、蘭博基尼、保時捷、奧迪這些一線和超一線品牌的大眾了。你相信,在城市裡駕駛的車,JEEP眼下會做到比大眾好?我不相信。我相信,在SUV這個領域,途銳綜合水準要優於大切諾基。不過,空間感,肯定大切諾基好,這是美國人一貫的長處。
考慮到技術、售後、保養、維修、舒適性、使用的便捷性,我選擇大眾途銳。
你選什麼,得問問自己到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了。
順便補充一句:如果一定選大空間的美國車,我寧可花130萬買混合動力的凱迪拉克凱雷德。過6.0的排量,但環保的混合動力可以跑到只需10升油耗。空間感足夠,帶差速帶低4,切諾基和它沒法比。
希望能幫上你,祝好運。
Ⅶ 越野車的駕駛技巧有哪些 輕松應對越野駕駛
陡坡倒車
越野車即使掛上低速四驅,一般也只能爬上45度的斜坡。如果地面有碎石和泥沙,就算抓地力再好的輪胎,也會發生車輪打滑現象。控制好車速,對爬坡是有好處的。不要總是用一擋爬坡,這樣雖然扭矩很大,但動力很快就會達到發動機的極限。使用二擋以相對較快的速度爬坡更容易,尤其是在濕滑的坡上更是如此。
有一種情況比較危險,爬坡爬到一定程度,車輪開始打滑,然後向後溜車,這表明爬坡已經失敗,必須從平地重新開始爬坡。為了避免發生危險,最好掛上倒擋,然後依靠發動機的牽引力來抑制下坡速度,從而安全到達坡底。
在陡坡上倒車是非常危險的,車手必須很好地操控離合器和手剎,以免向下滑行的速度太快、失去控制。掛著倒擋下滑時,如果車速過快,可以通過用車鑰匙短時間啟動馬達來牽制一下發動機轉速,這樣降速雖然粗魯一點,但在緊急情況下是有效果的。
涉水三看
里有太多未知的東西,因此在水中行駛是很危險的。在深淺不明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貿然下水。一旦陷在水中,進行營救都很困難。如果水深超出車手的預料,就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煩,比如水位高於空氣濾清器的進氣口,水就有可能進到汽缸中,在活塞運動下對缸體造成沖擊,從而導致發動機損壞。
Ⅷ 越野駕駛 鍵盤是怎麼操作 以及每一個鍵的功能是什麼
[31-3.14*1.4]2/(4*3.14)
這個答案是56.35,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麼算不來的,我算出來的不一樣!能告訴我步驟么?
Ⅸ 誰可以告訴我幾招摩托車的車技技巧
抬前輪
抬前輪是駕駛越野摩托車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可以這樣認為:如果你不會抬前輪,說明你還未跨入會玩越野摩托車的門檻。也許這種說法不科學,但事實上很多人都這么認為。所以這項技巧的掌握對於愛好者來說,至關重要。我們不應抱著吸引人們的目光而掌握它,而應知道掌握它對我們的實際駕駛有多少的用途。它是,橫跨溝坎、岩石、台階、橫木等障礙的技巧。
具體有兩種方式。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和利用離合器抬前輪。
利用身體和油門配合抬前輪時,首先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身體盡量前傾,使前*因受重而收縮;最後身體重心迅速後移,同時利用前*伸展時的反彈力提起車把,適當地加大油門,前輪就會抬起。
利用離合器抬前輪時,首先也應保持平衡,將車速控制好;然後提捏緊離合器手把,加在一些油門,使發動機的轉速數保持在適當的范圍內,最後迅速松開離合器手把,前輪就會因後輪的驅動力自然抬起。
練習中,實際的問題很多,譬如車輛功率大小,身體與油門、離合器的控制的協調程度,心理素質等等,都可能影響練習的成功與否。當然技術高的人自行車都能獨輪騎行,不要說有一定驅動力的越野摩托車了。所以初學者練習首選有較大加速度的車型。
前輪抬起後,應妥善控制好油門和剎車,以調整適當的高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在前輪下落時,稍加油門;前輪抬得過高時,適時踩後剎車,這時摩托車就會維持前輪抬起的姿態,向前行駛。
抬後輪
抬後輪與抬前輪一樣,也是駕駛越野摩托車的基本技巧之一,不過較易掌握。抬後輪在表演方面的作用恐怕是獨一無二的,其他方面的作用本人一時還無法考證,望各位摩友多多指教。
抬後輪的動作最好是選在摩擦力很大的瀝青路面上完成,其次是塑膠跑道路面,最次是水泥路面。其他路面上除非有了一定技術之後,否則最好不要練習。
初習者對摩托車的要求是前制動應是液壓盤式,否則很難一下將前輪鎖死。技術熟練後則可以是鼓式前制動。值得注意的是:前輪鎖死,危險性很大,最恰當的運用制動是不將車輪鎖死。
抬後輪前,應使摩托車保持一定的車速,並保持直線行駛,雙膝夾緊車身,使人車一體,抓前制動手把,使前輪鎖死,雙手用力握住手把,身體前傾,重心前移。摩托車就會因慣性、前避震的收縮和人身體的配合多重作用而將後輪抬起。
抬起後,應審時度勢松開前制動,這樣不會因車速過快而整車前翻。
特別注意是的路面的選擇和保持直線行駛。
原地轉
原地轉向技術實際上與利用油門加速轉向的技術是一樣的。只是原地轉向的角度要大得多,可以是360度,甚至更多。
原地轉向時,應使用較低的擋位,左手拉住離合器手柄,利用摩托車自身的重量自然傾斜,一隻腳向所轉方向踏出,車把也應轉到所轉方向。另一腳踏在腳踏桿上,膝部緊*車身,身體向外傾斜,當車身傾斜到足夠大的角度時,迅速加油門,松離合器,這時後輪就會開始以左腳為圓心旋轉,所轉角度大小可以視體力而定。
原地轉向技術的掌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較擁擠的地方停車後,又想迅速離去,原地轉向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