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許昌漢風越野

許昌漢風越野

發布時間: 2021-08-07 08:46:29

Ⅰ 許昌漢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許昌漢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是2010-08-0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許昌市南關大街466號。

許昌漢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1002559623807E,企業法人宋耀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許昌漢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投資管理咨詢(不含期貨、證券投資咨詢;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項目不得經營;應經審批的,未獲審批前不得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許昌漢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Ⅱ 許昌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景點如下,不知道你喜歡哪種類型的景點或者小吃?

許由墓
親根文化。樹木有本,流水有源,千姓萬氏,俱有祖先。在中原腹地的鄢陵縣,至今尚存四千五百餘年前的上古賢人許由墓冢一座。據史學家考證,許由繫上古高士,是海內外許氏之先祖。
許由,字武仲,上古人。相傳許由為昆吾部落首領,其部落沿穎水之濱刀耕火種,牧馬獵羊生活,繁衍生息,是當時中原地帶一支很有影響的部落氏族。
我國歷代文獻對許由其人多有記載。《琴操·卷下》: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飢者仍山而食,渴者仍河而飲…情操高尚,為人耿直,邪席不座,邪膳不食,人稱高士。
有人見許由用手捧水而飲,極不方便,便送一瓢與許由,他用瓢飲後,將瓢掛於樹杈,風吹瓢鳴,許由怕影響別人休息,隨摔碎於地。
許由的賢能清雅,高風亮節被當時的皇帝堯聽說了,堯十分飲佩,決定將帝位禪讓給許由,許由堅辭不受,堯又召他為九州長,由聽了堯的這番話,許由以為功名利祿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到小溪旁將耳朵洗了又洗。許由怕堯再派人請他入朝為官,隧率許氏部落逃隱到 箕山之下,穎水之陽,也就是許昌以東的這片大平原隱居起來,過起了躬耕自資,自食其力,修閑自在隱居生活。許由安居樂道,還創作了一首《安樂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飲 ,耕田而食,帝力與我何由哉?!
許由不喜功名利祿,獨愛恬靜與田園生活,感動著一代代後人,歷代文人墨客曾寫詩作賦贊美許由,明代大詩人付梅曾寫詩贊道:
獨愛雲林境界幽,綠蔭蔽日翠共浮。
率瓢崖畔挑煩熱,洗耳溪水枕細流。
每有涼風來樹底,更無塵事到心頭。
許由高士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

華佗墓
華佗墓在許昌縣蘇橋鄉石寨村,距許昌市15公里。華佗墓內安葬著三國時代傑出的醫學家華佗。墓高約5米,周圍30餘米,佔地500平方米,新徹有六角形花牆環墓一周。墓前有清乾隆17年所立「神醫華公之墓」石碑,系當地從醫者所立。據傳,由於華佗醫術高超且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不願專為曹操一人服務,便托辭探家回鄉。曹操派人將華佗押回許昌,打入牢獄,迫害致死。華佗在群眾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他救死扶傷的故事仍流傳於此間,至今墓前香火不斷。位於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村南石樑河西岸,墓高4米,佔地360平方米。墓呈橢園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書:「漢神醫華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磚花牆環繞,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華佗學術研討會」,鐫立「東漢傑出醫學家華佗之墓」石碑一通。華佗,名 ,字元化,沛國譙(今亳州市譙城區)人,漢傑出的醫學家,被譽為神醫,精通內、外、兒、婦、針灸等科,特別擅長外科,首創世界手術麻醉葯「麻沸散」。曹操聞其名徵召華佗來許,辟為侍醫,著有醫書《青囊經》等。

張公祠
張公祠亦稱張公廟,位於許昌縣張潘古城西北部,距許昌市18公里。相傳,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兄弟三人來許拜見獻帝時,張飛在此居住,後人稱張公祠或張公寨。《嘉靖許州志》記載:「張公祠始建於漢魏,重修於嘉靖7年(1528年)。」祠廟建於8米的高台上、坐北向南佔地20餘畝。原有殿、堂、樓、閣、亭、台、庵50餘間,廟中奉祀劉備、關羽和張飛。廟前有三姓柏,一樹松、柏、檜三個品種,像征著桃園三兄弟。山門內東西牆壁上各嵌有一塊青石,東雨石,西風石,二石有預測陰晴風雨的功能。另還有張飛井和三義殿等遺跡。

此外還有曹操割發代首處、張遼城、永始台、愍帝陵、伏皇後墓、董貴人墓、張、潘二妃墓、八龍冢、王允墓、馬騰墓、曹彰墓、郄慮墓、徐晃墓、夏侯淵墓、夏侯惇墓、毛玠墓、賈詡墓、徐庶之母墓、司馬城等眾多三國遺跡散布在許昌各縣(市)的土地上。
除地面上的古建、遺址、墓葬、橋梁外,許昌各縣(市)境內相繼出土了大量的漢磚漢瓦、漢代銅器、錢幣等文物。在漢魏故城附近,出土過製作精美的鳥紋、繩紋板瓦,魚紋、雲紋、花葉紋畫像磚,上稱「千秋」、「萬歲」字樣的青磚和瓦當,飾龍鳳戰車圖形的空心陶立柱等。還出土有漢代銅鼎、銅矛、馬銜、車飾、箭簇、錢幣和曹魏時期大型行軍造飯鍋,石碾及犁鏵等。1985年在古城皇宮遺址區出土了一件深浮雕四神柱礎,上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圖像,據考為許都宮殿建築構件,屬國家一級文物。
三國時期的一些地名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如鄢陵縣的「馬欄」村,相傳 是當年曹操的牧馬草場,《鄢陵縣地名志·馬欄》載:「東漢末年曹操屯兵牧馬於此。」如鄢陵縣的「議台」村,相傳是當年曹操聚集群臣議事的場所,《鄢陵縣志》載:「議台……世傳曹操所築。嘗集官僚議事於此。」如許昌縣的「哭佗」村,今更名為「呼佗」。相傳華佗死後,其妻千里尋夫至此痛哭不止難以前行,故得此名。再如魏都區的「碾上」村,相傳許下屯田時,這里是曹軍碾米的集中場地。此外尚有「運糧河」、「槍桿劉」等流傳至今。

八龍冢
位於許昌城北2公里陳庄村西,為東漢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荀淑八子(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詵、荀爽、荀肅、荀旉)均為東漢末年和曹魏時期的名士,人稱八龍。如荀爽,十二歲通曉《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荀淑侄子荀曇的孫子荀攸是曹操的謀士,曹操稱贊他「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荀 是荀淑的孫子,濟南相荀緄之子,曹操的重要謀士,官至尚書令。傳說荀淑死後,八子在冢頂各植柏一株,故稱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個為八子葬處,時曠年久,八冢已為平地。八龍冢呈圓形,高約5米,周長約100米。

三國勝跡
國內其它地方三國真跡遺存不多,漢魏故都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跡遺址卻有80多處,或與三國史實有關,或與三國人物有關,或與三國傳聞有關。許昌遺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記錄漢魏更迭的「三絕碑」,蔡邕真跡《尹宙碑》和畫聖吳道子為關羽造像的《勒馬挺風圖》等。許昌歷來人傑地靈,賢臣名士層出不窮。曹操周圍的謀士文人、悍將勇夫,屬許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詩雲: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為了使三國旅遊更好的開發,使許昌的三國故事更有說頭看頭許昌還特意規劃了《魏都風情區》! 魏都風情區項目位於我市老城區,為東、南、北護城河及西湖公園與湖濱路所圍合的區域。該區域用地結構不合理、功能布局混亂、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嚴重影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提升。為此,市委市政府2007年初提出了關於打造1.8平方公里魏都風情區的美好構思,希望通過該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加大對老城區的改造力度,強化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設施、突出文化特色,傾力打造一個全面反映古城風貌,延續歷史文脈的魏都風情區。

在許昌與三國文化相關的古跡遺址分布於各縣(市)區,主要的有:

曹丞相府
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國內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東漢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遊項目。
曹丞相府景區 總投資約1.2 億元人民幣, 總佔地面積約30000 平方米 , 總建築面積約8000 平方米。 主體建築為仿漢代風格,整體建築規劃設計由上海同濟大學古建研究院專家組實施完成,整體創意策劃由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公司專家組實施完成,室內外陳列布展的設計和施工由中國軍事博物院專家組實施完成,期間先後聘請了多名曹魏文化研究專家參與了項目的整體方案論證。該項目的整體布展策劃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融入了部分高科技的表現手法,使之更具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體驗性等現代旅遊元素。
曹丞相府景區以歷史為背景,以「漢風魏韻、夢幻相府 」 為主題,充分展示了漢魏三國的博大與輝煌。 遊客通過該項目將會更客觀的了解一代梟雄—曹操在這段特殊歷史時期中在政治、軍事、 經濟、文化、生活 等方面的建樹,更進一步了解魏晉文化、三國文化和漢文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和推動作用,具有弘揚和傳承漢文化的特殊歷史意義。
曹丞相府景區 主要有魏武游園、曹操塑像、藝術照壁、府衙、東西望樓、求賢堂、議事堂、賦詩樓、圍廊、藏兵洞、相府花園、青梅亭、宴樓、浴樓、珍寶館等標志性建築群構成,景區外圍有帝王街、將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國演義大舞台等旅遊配套項目與之相輔相成。曹丞相府大型人文旅遊景區運營後,將會充分滿足廣大遊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六大旅遊需求,進一步擴大許昌這座曹魏歷史名城的對外知名度,更好展現許昌的城市對外形象,有效推動河南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漢魏故城
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據民國廿二年《許昌縣志》記載:「許昌古城(即漢魏故城)在城東30里,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傳曹操所築,今存遺址。」至今城垣輪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層清晰可見,漢磚瓦塊俯拾皆是。據考,當時城內建築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建築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丞相府等。三國魏人卞蘭作的《許昌宮賦》和韋誕、何晏作的《景福殿賦》流傳至今。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受禪台
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里的臨潁縣繁城鎮。220年,漢獻帝在文武百官的請求下,宣告願意讓位。曹丕在此接受獻帝禪讓,代漢立魏,改年號為黃初,稱魏文帝,自此開始了我國魏、蜀、吳三國時代。
受禪台原為青磚護坡,兩側砌有台階,台頂四周有石雕欄桿,平台中央有一遮陽涼亭,上設龍墩寶座。經千餘年風雨侵蝕,至今仍有20餘米之高,30餘米長寬的二層凸狀台基存在。由漢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禮部尚書梁鵠書寫,大理寺武亭侯鍾繇鐫刻的《受禪表》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具體詳實地記述了獻帝禪讓、曹丕稱帝的歷史事實,俗稱三絕碑。現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春秋樓
據《三國志·蜀書》記載:「建安五年(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在此史實基礎上,《三國演義》作了不乏附會的詳盡描寫:為保護甘糜二皇嫂的安全,關羽在「土山三約」之後歸附曹操。曹操賜給關羽府宅一處,讓關羽與二皇嫂共住。關羽分一宅為兩院。皇嫂居內院,關羽隻身在外。院中有樓,為關羽秉燭達旦夜讀春秋之處,即春秋樓也。
春秋樓古建築群,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後經多次修葺。1995年許昌市人民政府斥資1500萬元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大規模修建,還新辟了春秋樓廣場。春秋樓現屬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灞陵橋
原名八里橋。明嘉靖《許州志》記載:「八里橋在(許州)西八里,相傳為曹操送關羽之所。」關羽被擒到許昌後,曹操「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意欲留之。但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曹軍部將欲追之,曹操斷然制止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橋旁有明末將領左良玉題寫的「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許昌市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灞陵橋、關帝廟景區進行修葺,如今灞陵橋關帝廟已是雕梁畫棟,蔚為壯觀,此廟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毓秀台
毓秀台在漢魏故城西南隅,建於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為漢獻帝祭天所築,高約15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有台階99級,是用青磚鋪就的祭祀廣場。每年秋分時節,漢獻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來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蔭之中,綠意擁簇,高接雲天。台下布列著數十座豪華的宮殿式古建築。是漢獻帝祭祀前暫時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為皇家祭天場所的北京天壇早建千餘年。

射鹿台
射鹿台位於城東北許昌縣許田村西。相傳為漢獻帝與曹操、劉備等狩獵射鹿處。現台高約1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於射鹿台四周田野多為鹽鹼地,茫茫蒼蒼,似瑞雪初降之狀,故被後世稱為「許田積雪」,為許昌十景之一。

Ⅲ 曹魏風 許昌行

近日因事到河南,順便在許昌一游。
古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況今天信息時代?到許昌前先查閱了一些資料。許昌雖無山,也無大川,但許昌是曹魏故都,曹操雄踞許昌,在這里納賢士招梟雄、謀霸業戰四方,因此這里名勝古跡甚多、歷史名人燦若群星,是三國文化的一個勝地。這里遺蹤勝跡星羅棋布:有漢獻帝祭天的毓秀台,曹操的賦詩樓,關羽夜讀的春秋樓,曹操、漢獻帝、劉關張狩獵的射鹿台,關羽辭曹的灞陵橋,華佗墓、董妃墓、伏皇後墓等九十餘處。
又知,許昌是許姓的發源地,古時有部族叫「鄦」即「許」,活動在此。傳說堯想禪讓位於許由,許由不願堅辭,恥聞而洗耳隱居於穎水之濱。

這次是在市中心火車站旁汽車站下車的,甚感方便。但這次車至許昌,進了北站,此處是郊外,離市中心甚遠。上了公交車,車行途中,見站牌上站名位置大多為廣告所佔,而下面站名鏈中站名雖為紅字,但苦於行車中很難看清。電子報站器說到了火車站,遂下了車,但又上當了,此地離火車站還有一站,上了電子報站器的當!
許昌看來旅遊業還行,本人有一習慣,一到旅遊地先買當地地圖,一般城市在街頭書報亭中就有賣。
第二天去了灞陵橋,這是關羽辭曹處。公園建得到不錯,門票三十。首先映入眼簾是一組關羽辭別曹操的浮雕,不錯,關羽、曹操、劉備的二個夫人、曹兵蜀卒,一幹人物刻劃很到分寸。園中樹木蔥籠,一條河道穿公園而過,上有一高大拱橋,為古灞陵橋,實為今造之。橋東有高大的關羽塑像,關羽面東持刀立馬於橋頭,甚雄壯。但從旅遊攝影角度而言,實為敗筆。由於高差甚大,遊客留影很難把關羽像、灞陵橋、自己收為一體。
同樣,曹沖稱象的景,留影者無法把自己、大象、曹沖、及「曹沖稱象」景點碑合收一塊,因為大象、曹沖與碑呈三角形分布。若三者布局基本呈一直線,那就可以在一張照片上全部攝入。
橋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關帝廟,廟內分幾個部分:山門、關羽祭祀大殿、鍾樓、桃園、關羽一生畫廊、原灞陵橋。大殿中關羽位於正位,左旁曹操拱手而立,據說關、曹共殿的廟只有此處。殿後有一規模不大的三栱平橋,跨度十餘米,高不過二三米,平平常常,據說這就是關羽當年辭曹的灞陵橋。
假山、石橋、小河、亭台、曲徑、遊船、樹木、花草,鳥鳴、蟬噪,形成一個幽靜的公園,這樣的環景對市民歇息倒是不錯的,所以一般票是五元,只是進不得關帝廟。此地公園中最多的鳥是灰喜鵲,在許昌「西湖公園」也多,看來,這許昌「市鳥」非灰喜鵲莫屬。
漢獻帝因對曹操獨攬大權不滿,董承受衣帶詔密令殺曹。事敗露,曹操把一幹人均處以極刑。連身懷六甲五月的董承之女董妃,也活活勒死,葬於許昌城東一小河畔。有詩雲:「深宮承恩鎖嬋娟,天降無故受牽連。身懷龍種五月孕,帝王掩面已枉然。」某為同宗,慕名打的前往。到一大墓,見修繕一新,只見墓上構樹成蔭,四周白石欄桿,地砌石板,南北有兩石獸相擁。但苦無墓碑,這是董妃墓?問遊人曰是曰非皆有,的哥甚至還說是晃錯墓。仔細查看了護墓石獸座基,見雕有鳳之圖案,確認應是董妃墓無疑。我入寺進廟從不行朝拜之禮,但這次我站在墓前,拜了三拜。
北方城市大概是土地過於廣足,所以馬路寬大、廣場更是廣闊。但我走在此過寬的街道上總覺得空空盪盪,不象南方城市感到人氣很旺。新修的公園、馬路、廣場上、樹木花草是不少,可惜樹大多是小樹,目前還遮不了蔭,擋不除風。還種了許多我們南方喜暖的樟樹,這種樹碰到寒潮就麻煩了,這種常綠樹一般只生在長江以南。
新修公園倒不少,看來許昌市政府在這里也投入不少資金,為市民營造一個個修閑的好去處。雙龍公園就是一個,公園中有雙龍戲水故名。園中曲徑、水池、噴泉、廣場、小橋、彩燈、戲水平台……。但由於新建,樹木尚沒成蔭。值得一提的,在很多樹木下掛有牌子,介紹樹木的科屬用途,倒也是很科普的,這樣的方法很好,目前這樣做的城市尚少。但有好幾種植物牌子上內容錯了,如:酢漿草科的紅花酢漿草說是豆科的紫雲英(綠肥作物——草子),槭樹科的雞爪槭(雞楓的一種)當成金縷梅科的楓香樹(路路通),一種冬青科植物說成木樨科的,雪松攏統說成松樹……。廣場上兒童在滑旱冰,一旁就是水池,沒有衛護欄桿,這是很危險的。池中水很綠,是那種長滿藍藻的不正常的綠色,若水中放養一些螺絲、河蚌,能一定程度改善水質,五十年代杭州西湖就用過這個辦法。公園旁有條黑臭水河流過,若在其河岸上密密種一些灌木叢就好了,這樣走在公園道上眼睛會不見此不雅之水。
第二天又去了許昌西湖公園,進門不買票的,但裡面玩的處處買票,實際是個休閑公園加大形娛樂場,有劃船、有蹦床、有迷宮、有動物園……。在公園在公園草地上、在林蔭下、在湖邊坐坐蠻不錯的。公園里鳥兒很多,樹叢中斑鳩咕咕地叫著,漂亮的灰喜鵲飛來飛去,或在沙朴樹上吃那綠豆大的沙朴果,或在構樹上吃那楊梅似的紅果果。對面有一群鳥兒停在柳樹上,尾巴分叉,是黑卷尾鳥,跑過去想拍下,可惜飛走了。坐在荷花池邊,拍了張美麗的荷花,柳枝上又飛來只黑臉山雀,舉起相機,相機嘟嘟報警——沒電了。不知怎的,這樣一個綜合性的大公園,門口卻沒有導游牌,各叉路口也沒有指示牌。按經營目的,那裡是娛樂什麼、那裡是小賣部、那裡是WC,那裡是進出口,一一標名又多好。看來公園管理者、經營者的眼光只局限於本地人呀!
許昌的勝跡雖然很多,但真正可游卻很少。曹魏至今,歷一千七百餘年,聞名於世之古都文物,至解放前幾乎毀壞殆盡。在明朝,我們浙江海寧人孫子良就作詩雲:「到州先問德星亭,盡說荒蕪入杳冥。方嘆殘碑橫古道,又聞廢井列疎星」,足見許昌古跡被毀慘狀。至今許昌城附近可游的大概只有春秋樓、灞陵橋兩處,都是有關關羽的勝跡。。春秋樓以前去過了,所以這次不去,下午又遊了文峰塔下許昌歷史博物館,館內走廊上也精工畫著三國圖畫。許昌本是魏都,但無論關帝廟、春秋樓、博物館所歌頌的均是魏的敵對國蜀國的劉關張,尤其是關羽,可見一部小說的影響有多大。實際上三國中最無用的是劉備,曹操、孫權要比他強多了。
要離開許昌了,到許昌火車站的汽車總站乘車,買的是到鄭州快客。汽車站外面眾多工作人員肩挎紅布條張羅著,其實是外面光淌,內里很亂,水平一般。上車口雖有1、2、3、4、5、……,但是虛設。
車離開了許昌,我在車上想了很多。我到過很多城市,但這次許昌行特別有感想,許昌的朋友因我懂得太多,說我是個「老懂」,又因為老挑刺又是個「老挑」,因為許昌的城市管理還有待進步,當然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但這就是外人觀察的窗口呀。但願我們許昌明天也有更大進步。

Ⅳ 許昌有-- 賈翊談兵處--楊修廟遺址---曹姑寺---鄧侯廟這些個三國遺址或景點嗎地址都在哪兒啊

國內其它地方三國真跡遺存不多,漢魏故都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跡遺址卻有80多處,或與三國史實有關,或與三國人物有關,或與三國傳聞有關。許昌遺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記錄漢魏更迭的「三絕碑」,蔡邕真跡《尹宙碑》和畫聖吳道子為關羽造像的《勒馬挺風圖》等。許昌歷來人傑地靈,賢臣名士層出不窮。曹操周圍的謀士文人、悍將勇夫,屬許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詩雲: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為了使三國旅遊更好的開發,使許昌的三國故事更有說頭開頭許昌還特意規劃了《魏都風情區》! 魏都風情區項目位於我市老城區,為東、南、北護城河及西湖公園與湖濱路所圍合的區域。該區域用地結構不合理、功能布局混亂、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地域特色,嚴重影響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形象的提升。為此,市委市政府2007年初提出了關於打造1.8平方公里魏都風情區的美好構思,希望通過該區域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加大對老城區的改造力度,強化城市功能、完善配套設施、突出文化特色,傾力打造一個全面反映古城風貌,延續歷史文脈的魏都風情區。北京大學北達天工城市規劃設計院在認真走訪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歷近一年時間編制了該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多次組織文化、旅遊、藝術、建築等方面的專家和社會知名人士對魏都風情區的規劃理念和設計思路進行充分的研究論證,在不斷吸納各方意見的同時,經過多次的專題論證和修改完善。該規劃及城市設計方案於今年2月27日經第二次市規劃建設委員會審議原則通過,同時,會議提出了要進一步吸納各方意見、深化完善方案的要求。因此,該規劃的最後確定仍需一個繼續修改完善的過程。
魏都風情區規劃是對區域格局、功能、建築風格的整體性、宏觀性控制,許多地方尚待研究、細化。目前,該規劃已在規劃局網站上公示,目的就是為了讓市民更好的去了解規劃、參與規劃,進一步的徵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希望社會各界人士獻言獻策,使規劃方案不斷修改完善,最終實現既保護老城格局,又體現 「古韻新風」;既注重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又能激發老城活力,增強老城魅力;既完善城市功能,又提升城市品位的規劃目標。
在許昌與三國文化相關的古跡遺址分布於各縣(市)區,主要的有:曹丞相府曹丞相府景區位於許昌市老城中心的繁華地帶,是國內目前第一個全方位展示東漢末年曹魏文化的主題景區,也是許昌市重點旅遊項目。
曹丞相府景區 總投資約1.2 億元人民幣, 總佔地面積約30000 平方米 , 總建築面積約8000 平方米。 主體建築為仿漢代風格,整體建築規劃設計由上海同濟大學古建研究院專家組實施完成,整體創意策劃由北京創意村營銷策劃公司專家組實施完成,室內外陳列布展的設計和施工由中國軍事博物院專家組實施完成,期間先後聘請了多名曹魏文化研究專家參與了項目的整體方案論證。該項目的整體布展策劃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融入了部分高科技的表現手法,使之更具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體驗性等現代旅遊元素。
曹丞相府景區以歷史為背景,以「漢風魏韻、夢幻相府 」 為主題,充分展示了漢魏三國的博大與輝煌。 遊客通過該項目將會更客觀的了解一代梟雄—曹操在這段特殊歷史時期中在政治、軍事、 經濟、文化、生活 等方面的建樹,更進一步了解魏晉文化、三國文化和漢文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和推動作用,具有弘揚和傳承漢文化的特殊歷史意義。
曹丞相府景區 主要有 魏武游園、曹操塑像、藝術照壁、 府衙、 東西望樓、求賢堂、議事堂、賦詩樓、圍廊、藏兵洞、相府花園、青梅亭、宴樓、浴樓、珍寶館等標志性建築群構成,景區外圍有帝王街、將相街、才子街、佳人街、三國演義大舞台等旅遊配套項目與之相輔相成。曹丞相府大型人文旅遊景區運營後,將會充分滿足廣大遊客吃、住、行、游、購、娛的六大旅遊需求,進一步擴大許昌這座曹魏歷史名城的對外知名度,更好展現許昌的城市對外形象,有效推動河南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漢魏故城位於許昌縣張潘鎮古城村,距許昌市18公里。據民國廿二年《許昌縣志》記載:「許昌古城(即漢魏故城)在城東30里,圍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傳曹操所築,今存遺址。」至今城垣輪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層清晰可見,漢磚瓦塊俯拾皆是。據考,當時城內建築除街道、民宅、官署外,著名建築有許昌宮、景福殿、承光殿、永始台、丞相府等。三國魏人卞蘭作的《許昌宮賦》和韋誕、何晏作的《景福殿賦》流傳至今。1986年,該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受禪台位於許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鎮。220年,漢獻帝在文武百官的請求下,宣告願意讓位。曹丕在此接受獻帝禪讓,代漢立魏,改年號為黃初,稱魏文帝,自此開始了我國魏、蜀、吳三國時代。
受禪台原為青磚護坡,兩側砌有台階,台頂四周有石雕欄桿,平台中央有一遮陽涼亭,上設龍墩寶座。經千餘年風雨侵蝕,至今仍有20餘米之高,30餘米長寬的二層凸狀台基存在。由漢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禮部尚書梁鵠書寫,大理寺武亭侯鍾繇鐫刻的《受禪表》和《公卿將軍上尊號奏》具體詳實地記述了獻帝禪讓、曹丕稱帝的歷史事實,俗稱三絕碑。現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春秋樓據《三國志·蜀書》記載:「建安五年(200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在此史實基礎上,《三國演義》作了不乏附會的詳盡描寫:為保護甘糜二皇嫂的安全,關羽在「土山三約」之後歸附曹操。曹操賜給關羽府宅一處,讓關羽與二皇嫂共住。關羽分一宅為兩院。皇嫂居內院,關羽隻身在外。院中有樓,為關羽秉燭達旦夜讀春秋之處,即春秋樓也。
春秋樓古建築群,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後經多次修葺。1995年許昌市人民政府斥資1500萬元對春秋樓文物景區進行大規模修建,還新辟了春秋樓廣場。春秋樓現屬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灞陵橋原名八里橋。明嘉靖《許州志》記載:「八里橋在(許州)西八里,相傳為曹操送關羽之所。」關羽被擒到許昌後,曹操「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意欲留之。但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曹軍部將欲追之,曹操斷然制止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橋旁有明末將領左良玉題寫的「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橋西建關帝廟,設像以祀。上世紀80年代以來,許昌市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灞陵橋、關帝廟景區進行修葺,如今灞陵橋關帝廟已是雕梁畫棟,蔚為壯觀,此廟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毓秀台毓秀台在漢魏故城西南隅,建於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為漢獻帝祭天所築,高約15米,面積為4000平方米,有台階99級,是用青磚鋪就的祭祀廣場。每年秋分時節,漢獻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來祭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蔭之中,綠意擁簇,高接雲天。台下布列著數十座豪華的宮殿式古建築。是漢獻帝祭祀前暫時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為皇家祭天場所的北京天壇早建千餘年。射鹿台射鹿台位於城東北許昌縣許田村西。相傳為漢獻帝與曹操、劉備等狩獵射鹿處。現台高約10米,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於射鹿台四周田野多為鹽鹼地,茫茫蒼蒼,似瑞雪初降之狀,故被後世稱為「許田積雪」,為許昌十景之一。
看一下,有沒有你想要的

Ⅳ 三國演義曹孟德許昌稱雄讀後感300

讀完《曹孟德許昌稱雄》,我深受啟發。曹操對漢獻帝不忠誠,沒有盡相應的責任,對劉備處心積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備到了許昌,經曹操的引薦,見到了漢獻帝。漢獻帝聽說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忙取出皇室宗族的家譜查看,按輩分排列,劉備還是漢獻帝的叔叔,漢獻帝想用劉備牽制曹操,當場封劉備為左將軍。從此,人們都稱劉備為劉皇叔。
曹操掌握朝中大權後,根本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一天,漢獻帝寫了一封廢掉曹操的詔書,縫在國舅董成的玉帶里,國舅看後,先後秘密聯系了西涼太守,劉備,馬騰還有朝中幾位大臣,決定等待時機,鏟除曹操。
曹操覺得劉備是個胸有大志的人,他怕劉備和漢獻帝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所以對劉備格外注意。
劉備怕曹操懷疑自己,便作出與世無爭的樣子,連關羽張飛都不理不睬。
有一次,大臣來到劉備家中,說曹操請他上宮,他不便推辭,只好去了。曹操一見劉備,便哈哈大笑說:「我今天特地請你喝酒聊天。」曹操問劉備誰算英雄,劉備說了袁紹,袁術,曹操大笑著搖頭,稱當今稱得上英雄的只有你我兩人,劉備一聽,嚇了一跳,手中的筷子也掉在了地上,曹操冷笑了一下。不一會,下起了雨,雨停後,劉備回到家中。關羽和張飛溜出了宮,一個時辰後,三人塵土飛揚,快馬加鞭,不見了蹤影。最後,他們三人用計把袁術殺死,准備迎戰曹操。
在生活中,我們不管做什麼職業,受益多少,都要盡職盡責。在學習中,要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不能存有嫉妒之心,要把比自己優秀的人當做榜樣,努力去超越。

Ⅵ 《曹魏風,許昌行》徵文

曹魏風,許昌行
我的家鄉在許昌,許昌是三國勝地,曹魏故都,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是國家命名的「三國文化之鄉」、「陶瓷文化之鄉」、「蠟梅文化之鄉」、「煙草文化之鄉」。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尤其漢魏時期的輝煌歷史早已成為許昌獨特的人文資源。曹操「挾天子以令大臣」,迎漢獻帝都25年,「修耕植以蓄軍資」,使許昌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歷經千年,歷史猶存,傳說故事、遺跡遺址比比皆是,「灞陵橋」、「受禪台」、「運糧河」等等,成為三國文化最為真實、多彩的注腳。
河南省三國名勝古跡景點20個,許昌獨佔14個。 許昌著名的三國遺跡遺址有80多處,與三國史實有關,與三國人物有關,與三國傳聞有關。許昌歷來人傑地靈,賢臣名士層出不窮。曹操周圍的謀士文人、悍將勇夫,屬許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許多名人也曾來到許昌,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歐陽修、范仲淹等都曾來許昌觀光講學,遺留下不少詩文墨跡。建國後,毛澤東、劉少奇、李先念、胡錦濤、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來許昌視察、指導工作。
燦爛的三國曹魏文化,使許昌仍然保留有昔日曹操處理軍國大事的丞相府,曹操與王公貴胄狩獵的射鹿台,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成就關羽忠義美名的春秋樓,曹操惜才、放才的灞陵橋,曹操保證80萬大軍軍需供應的大糧倉和運輸軍糧的運糧河,以及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國鼎的受禪台等。歷代都有不少文人墨客到此游覽觀賞。1918年夏,毛澤東、羅章龍等由湘赴北平途中,游覽了漢魏許昌故城遺址。 「灞陵橋」、「受禪台」、「運糧河」等遺跡遺址,是為三國文化最為真實、多彩的注腳,讓許昌有「魏都」之稱名副其實三國文化,不僅是歷史,對三國文化的研究和發掘,更是現實。自2006年起,中國許昌三國文化周已成功舉辦兩屆,對三國文化的挖掘和弘揚,更成為許昌這座美麗城市當今發展的選擇。
我愛我的家鄉,希望我的家鄉能過變得更加美好,希望你們能來我的家鄉來參觀。

Ⅶ 我想去許昌漢風園吃飯我想問一下多少錢一位我想問一下多少錢一位

是挺便宜的,建議你去那裡咨詢。

Ⅷ 漢風亂舞三國賭場赤壁怎樣壓才能贏 跪求答案啊 另外有許昌的聯系我名子叫殘$憶

我的第二個區亂舞安全全速不同的人加分的血液小澤征的速度,我是劍閣地區迷人的小肚兜,我區楓留下浮動的眼淚SMS三角洲,個人認為,兩體,兩個敏感或三體綜合征的敏感

Ⅸ 7年終於換代!全新一代日產奇駿變硬漢風了

日產奇駿一直是緊湊型SUV的熱門車型之一,但是發布至今已經近7年的它,在面對最新一代的RAV4、CR-V等競品時,確實顯得有些競爭力不足了。

於是,日產終於發布了美版的新一代奇駿(美版叫做ROGUE)。作為最新的換代車型,在很多地方都進行了升級優化。

總體來說,全新一代奇駿可謂是升級頗多,在外觀內飾設計、四驅系統、轉向、配置、安全性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唯獨動力系統略有遺憾,2.5L的動力無論是參數還是多樣性相比對手都沒有什麼優勢了。如果全新奇駿還能保持現款優秀的性價比,相信這台車的銷量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酷拉皮卡黑暗大陸 發布:2025-05-26 09:45:38 瀏覽:547
福特房車汽車之家 發布:2025-05-26 09:30:14 瀏覽:326
5升的包跑越野 發布:2025-05-26 09:17:10 瀏覽:826
皮卡堂走出森林 發布:2025-05-26 09:17:07 瀏覽:564
y61皮卡二手車 發布:2025-05-26 09:04:48 瀏覽:518
五十鈴房車卡車 發布:2025-05-26 08:55:21 瀏覽:57
房車在國內多少錢 發布:2025-05-26 08:49:21 瀏覽:729
風駿3皮卡車前杠 發布:2025-05-26 08:21:09 瀏覽:879
35座車價格 發布:2025-05-26 08:11:50 瀏覽:146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有房車嗎 發布:2025-05-26 07:08:12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