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扁平足越野跑鞋

扁平足越野跑鞋

發布時間: 2021-08-14 02:39:39

① 扁平足跑者穿越野跑鞋會不會對腳造成傷害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建議您去 跑步聖經 跑吧論壇 去咨詢!那裡專家比較多。

② 2020年On(昂跑)跑鞋挑選攻略是什麼

前言:

最近幾年,國內外馬拉松賽事都很熱門,直接帶動了跑鞋市場。在傳統的跑鞋大廠之外,又相繼出現了幾家後起之秀,比如On(昂跑),比如HOKA ONE ONE(霍伽)、Altra(奧創)等等。這些廠商雖然起步較晚,但旗下產品卻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也得到了跑者的認可。今年我有幸體驗了On Cloud flow這款跑鞋,對它印象很好,於是產生了一個自不量力的想法:整理On的跑鞋矩陣及挑選攻略,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吧,如有疏漏,歡迎指正。



品牌故事:

On昂跑於2010年1月在瑞士蘇黎世誕生。三位創始人分別是Olivier Bernhart、Caspar Coppetti以及David Allemann 。其中Olivier Bernhart是運動員出身,曾經獲得國際鐵人兩項賽和Ironman超級鐵人三項賽冠軍,專注於產品研發;Caspar Coppetti是Olivier Bernhart的朋友,並一度擔任過他的經紀人,專注於銷售;David Allemann 則負責市場營銷及設計。自創立之日起,On昂跑一直以“為世界帶來革新性的跑步體驗”為信念,堅持緩震著陸、輕盈質感、強力回彈的產品設計理念。多年來,On昂跑致力於用瑞士工藝和前沿科技設計打造革新性的跑步裝備,旗下所有鞋款的鞋底均搭載專利科技CloudTec®,講究輕盈觸地、疾速爆發,讓跑者彷彿暢跑雲端,享受身體騰躍而起的快感。

On昂跑發展歷史:

  • 2010年:1月,為了讓更多人享受跑步的樂趣,奧利弗·伯恩哈特(Oliver Berhard)、大衛·阿勒曼(David Allemann)和卡斯帕·科貝蒂(Caspar Coppetti)在瑞士創立On
  • 2011年:5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發布研究結果表明,穿著On的跑者在測試中的脈率和血乳酸水平明顯較低。
  • 2012年:4月,On發布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10月,On登上《華爾街日報》,被譽為革命性的跑鞋。
  • 2013年:6月,瑞士鐵人三項冠軍得主尼古拉·斯皮里格(Nicola Spirig)成為On簽約運動員,並在CloudTec®科技的強大支持下,向強度更大的專業田徑領域進發,向強度更大的跑步運動發起挑戰。11月,On簽約運動員、來自比利時的弗雷德里克·范萊爾迪(Frederik Van Lierde)穿著2014年款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科納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並把冠軍頭銜收入囊中。
  • 2014年:2月,全天候輕量緩震跑鞋Cloud正式發布。3月,On入選《跑者世界》在美國、英國及德國20雙最重要跑鞋榜單。
  • 2015年:2月,On Cloud獲2015/16ISPO全球設計大賽最佳運動表現金獎。11月,全新 Cloudflyer1在保證出色緩震及穩定性的同時,不失輕巧及靈活性; Cloudsurfer為跑者提供出色的緩震功能,同時助力提升跑步速度。
  • 2016年:6月,輕量越野跑鞋Cloudventure問世,它專為要求苛刻的戶外環境而設計,CloudTec®科技讓越野跑者輕松應對下坡環境。11月,On創新採用18點全腳掌CloudTec®科技緩震鞋底一一系緊鞋帶,預備,跑一一讓你邁出的每一步都如踏在雲端般輕巧。
  • 2017年:7月,Cloudflash和 Cloudrush兩款競速跑鞋相繼問世,再次強調On提升運動表現的設計核心。其中, Cloudflash榮獲ISPO2017年度運動產品大獎。11月,Cloud全新升級,同時發布針對日常跑步及訓練而設計的全新鞋款 Cloud X。
  • 2018年:O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2019年:11月,瑞士網球天王費德勒以投資人兼合作夥伴的身份加入On品牌。
  • 2020年:為紀念費德勒在17年前贏得首個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On昂跑與費德勒共同研發設計了一款以網球運動為靈感的全天候休閑運動鞋THE ROGER Centre Court 0-Series,CloudTec®專利科技的加持保證了這雙鞋的優越性能和舒適腳感。

On昂跑科技介紹:

On的跑鞋科技目前主要是CloudTec®緩震科技、Speedboard™推進板以及Helion™ Superfoam泡棉,這三者結合在一起,共同打造輕盈觸地、疾速爆發的體驗。

CloudTec®緩震科技:

Olivier Bernhart作為鐵三運動員,大部分時間都在馬路這種堅硬的路面上跑步。從小喜歡越野跑的 Olivier 嘗試過很多不同的跑鞋,但都無法給他帶來越野跑時的腳感。他開始思考,為什麼必緩震性能和競速只能選其一呢?於是他想創造出一雙即能輕盈觸地,又能強力回彈的跑鞋,這就是 On CloudTec® 這項專利科技誕生的原因。最初靈感來自於Olivier Bernhard花園澆水時用的水管,他將水管分節剪斷黏貼於鞋底,便有了CloudTec®科技的原始形象。


CloudTec®搭載多個鏤空cloud模塊,這些cloud模塊分布在鞋底,橫向受力,結構+材料雙減震原理,為跑者在著陸時帶來輕盈觸地的緩震體驗,觸地時的壓力轉化為起步時的回彈爆發力,與傳統跑鞋相比,cloud模塊可以延緩著陸時的觸地時間點,最後觸地卻能率先爆發,讓跑者雙腳在空中的時間更長。





而鏤空的cloud模塊不僅提供緩震回彈,還能為各種跑姿提供相應支撐。除此以外,鏤空結構也起到了減重的作用,使得鞋身更為輕盈。



Speedboard™推進板:



Speedboard™推進板靈感來自沖浪板,研發目的在於改善跑步過程中的能量轉移,它通常由熱縮性聚合物液體注射成型,也有碳纖維+TPE(熱塑性彈性體)混合或者Pebax彈性體,位置在cloud模塊與鞋墊之間,類似碳板跑鞋中的碳板,它能鎖住足部觸地時的能量,並迅速將能量反饋至前腳掌,轉化為蹬腳推進時的強大爆發力。足部觸地時,鏤空的Cloud模塊發生擠壓形變,同時Speedboard™隨之彎曲並像拉弓那樣載入能量,壓縮後的Cloud模塊牢牢鎖住觸地時的壓力,進入蹬腳階段時,Speedboard™便將之前載入的能量釋放轉化為推進時的爆發力,使每次邁步都能享受自由暢跑的快意。除此之外Speedboard™還有抗扭轉、引導性及柔韌性。不同型號的On跑鞋會根據其面對的路面及地形,對Speedboard™的材料、形狀、厚度及弧度做出相應調整。比如競速跑鞋Cloudflash的Speedboard™由Pebax材料製成,輕質但推進力也更強大;越野跑鞋Cloudventure Peak的Speedboard™會在足弓位置變窄,以允許更大程度的扭轉;Cloudace和Cloudsurfer為提供更好的穩定性,加寬Speedboard™並且開孔嵌入Cloud模塊。

Helion™ Superfoam泡棉:

Helion™ Superfoam泡棉名字來源於Heros英雄+Energy能量+Lightweight輕量+On-the road protection路跑保護+Nonstop performance永恆性能,相比之前的Zero-Gravity泡棉更為輕量、緩震、回彈、耐久且穩定其穩定性體現在不同極端溫度環境下仍然保持軟硬度和高性能。目前On跑鞋的Cloud模塊採用Helion™ Superfoam材質,使得Cloud模塊實現了結構+材料雙緩震。


Cloud X參數如下:

  • 鞋重:約24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適用場景:路跑、HIIT高強度間歇性訓練、混合運動、健身房鍛煉、健身課程及短跑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日常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工程網眼鞋面
  • 售價:10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X穩健敏捷、功能全面,可用於多功能訓練及日常健身,目前同時有兩代產品在售,新一代於今年秋季剛上市,上一代於2018年春季上市,主要不同點在於前代未使用Helion™ Superfoam而是使用Zero-Gravity泡棉,注意區分。


Cloud stratus:





Cloud stratus參數如下:

  • 鞋重:約30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8mm
  • 適用場景:半馬、全馬、中長距離路跑、較大體重或寬腳跑者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
  • 緩震性:偏軟
  • 穩定性:穩定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雙層CloudTec®(Cloud模塊用量加倍)、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動態鞋面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ace :



Cloud ace參數如下:

  • 鞋重:約33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強勁支撐、緩震與速度感並存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高足弓
  • 周運動量:11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80km以內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Zero-Gravity泡棉、精工3D足跟墊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surfer:



Cloud surfer參數如下:

  • 鞋重:約275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激發潛力,提升運動表現與競技水平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
  • 周運動量:10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40km以內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夜光元素


Cloud flyer :



Cloud flyer參數如下:

  • 鞋重:約28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適用場景:間歇跑、節奏篇、恢復提升、中短距離到全馬、較大體重跑者及寬腳跑者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訓練
  • 緩震性:偏軟
  • 穩定性:穩定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中足穩定條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當前這款跑鞋已經更新為第三代,前代同時在售,需注意區分。

Cloud rush:



Cloud rush參數如下:

  • 鞋重:約22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5mm
  • 適用場景:競速跑、5公里跑、10公里跑、速度訓練、間歇訓練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Eva泡棉、網眼鞋面
  • 售價:10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flash:



Cloud flash參數如下:

  • 鞋重:約28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5mm
  • 適用場景:公路競賽、5公里、10公里、節奏跑訓練及間歇跑訓練的理想之選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升級鞋面、全新後跟、無縫支撐條、升級鞋帶、優化外底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boom:



Cloud boom參數如下:

  • 鞋重:190克
  • 鞋碼:US7
  • 適用場景:馬拉松競速,10公里-全馬之間的路跑競賽以及長距離間歇跑
  • 中底落差:9mm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競速
  • 穩定性:適中
  • 緩震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雙層CloudTec®緩震系統、混合碳纖維的新型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
  • 售價:1490元


Cloud swfit:



Cloud swfit參數如下:

  • 鞋重:約290克
  • 中底落差:7mm
  • 產品目標:城市全速穿行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高足弓
  • 周運動量:8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30km以內
  • 售價:1190元


Cloud:



Cloud參數如下:

  • 鞋重:約24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偏硬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terry:



Cloud terry參數如下:

  • 鞋重:約223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6mm
  • 產品目標:舒適腳感的全天候城市街頭跑鞋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合腳型:正常、扁平足
  • 周運動量:40km以內
  • 單次運動量:10km以內
  • 寬度:加寬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
  • 售價:11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nova:


Cloud nova參數如下:

  • 鞋重:約320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7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Hi Edge:



Cloud Hi Edge參數如下:

  • 鞋重:約313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2.5mm
  •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適用活動:日常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適中
  • 寬度:正常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
  •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購買送胸針,暫時未見其他優惠活動)


Cloud Dip:



Cloud Dip參數如下:

  1. 鞋重:約254克(官方資料)
  2. 鞋碼:42(US8.5)
  3. 中底落差:6mm
  4. 適用場景:日常穿著、城市探索及旅行
  5. 適用路面:公路
  6. 適用活動:日常
  7. 緩震性:偏硬
  8. 穩定性:適中
  9.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Zero-Gravity泡棉、360°橡膠防水包邊、高強度帆布鞋面
  10. 售價:12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Cloud Hi:



Cloud Hi參數如下:

  • 鞋重:約354克(官方資料)
  • 鞋碼:42(US8.5)
  • 中底落差:2.5mm
  • 適用活動:日常
  • 適用路面:公路、混合路面
  • 緩震性:適中
  • 穩定性:穩定
  •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高幫帆布+人造皮革鞋面
  • 售價:1390元(當前京東及天貓旗艦店暫時未見優惠活動)


On跑鞋挑選及購買攻略:

On跑鞋尺碼相較亞瑟士、索康尼同尺碼更為寬松,但不及美津濃寬松。以我本人為例,耐克、亞瑟士、索康尼均穿42碼(對應US8.5碼),On Cloudflow同樣穿42碼,感覺On明顯更為寬松一些,對寬腳及高腳背人士應該相對友好。建議在購買之前,先簡單測量一下自己的腳長及腳寬,然後再咨詢客服。測量方法:下午赤腳站在白紙上,以鉛筆圍繞腳掌四周畫線,測量長度、寬度。



On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同樣有一個在線選鞋工具可供參考,下面以幫朋友選擇為例做個示範吧。



▲▲進入On昂跑官方微信公眾號,點擊“暢跑雲端”選擇“選鞋器”



▲▲待小程序載入完畢,點擊開始選鞋,注意:有時候這個小程序可能載入緩慢,可以換個時間重新來過。



▲▲先選擇性別



▲▲再選擇跑步目的,朋友是日常健身慢跑為主,自然選左邊這個咯






▲▲朋友也是個路跑黨,有時候還跑跑山路,那就不同地形咯



▲▲朋友雙腳未曾受傷,雨雪天他還是比較介意的,依次×√吧



▲▲朋友腳型正常,體重75KG



▲▲最後提交之前要再確認一遍選擇,確認無誤後點擊完成





▲▲稍等一會兒就出來了推薦結果,咦,怎麼推薦的都是防水鞋,看來我誤會了“是否在意雨雪天氣”的意思,點擊重新測試再來一遍吧。





▲▲這次的推薦結果就沒問題了,給朋友主推的鞋款是Cloud Dip,其他備選是Cloud Hi和Cloud Hi Edge。

這三款跑鞋的參數和應用科技也在前文提過,確實很適合朋友的需求。

後記:

作為小眾品牌跑鞋,On、Altra、Hoka ONE ONE等的跑鞋售價一直居高不下,平時也很少有折扣,這樣進一步影響了它們的推廣。但是這些小眾品牌跑鞋獨特的理念和強烈的產品特色還是很有趣的,祝它們越做越好,同時也祝國產品牌跑鞋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讓消費者擁有更廣泛的選擇吧。

③ 跑步鞋的分類與區別有哪些

1,慢跑鞋:為普通跑步愛好者准備的。全力注重保護,避免用戶運動傷害。一般壽命是跑程1000KM。特點是重,保護完善,為不同身體特徵,不同跑道類型的用戶有不同的系列型號。
2,性能訓練鞋:為專業,半專業長跑運動員准備,賽道訓練專用。這種鞋注重的是保護和輕巧的平衡型,一方面要避免運動員訓練受傷,另一方面也要讓運動員出成績。
3,馬拉松鞋:僅為馬拉松准備的鞋!絕對不適合日常慢跑!極限類型鞋,真正的超輕,輕到幾乎沒有重量,保護性能極差,壽命極短。這種鞋存在只有一個目的,為專業馬拉松運動員追求比賽最高成績。
很顯然對於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為了健身而不是跑出多牛成績的普通愛好者來說,應該選為了保護而存在的慢跑鞋。為什麼不買性能訓練鞋呢?又輕又有保護呢,李寧超輕系列廣告多好看?因為這種鞋的保護比起慢跑鞋是遠遠不足的,因為一方面專業運動員身體狀況遠好於我們這些愛好者,避免運動傷技巧更是好得多,另一方面,為了追求輕便,廠家必須放棄大量保護技術。看看跑鞋之王ASICS kayano的鞋底,那麼多gel材料堆上去,能輕起來么?輕了還減震么?
一般說來國內專櫃是不會給你分清楚什麼跑鞋是什麼類型的,櫃員更是完全不懂的。怎麼分別很簡單。馬鞋非常輕薄,幾乎沒有重量,鞋底也很薄,一眼就能看出來。慢跑鞋一般都比較重,鞋底非常厚。性能訓練鞋居中,能感覺比普通運動鞋輕,比慢跑鞋遠輕。
知道了要選「慢跑鞋」,而不是馬鞋,性能訓練鞋,就上商場了?這還不夠。
之前說了,慢跑鞋是針對不同用戶身體狀況,不同路況有區別設計的,你還要搞清楚你適合的是什麼類型的慢跑鞋,也就是所謂的,你在跑鞋矩陣里是什麼位置。
跑鞋矩陣有三個維度,第一,跑步姿態。第二,體重。第三,跑步路況。
道路首先分為了越野和徑跑兩種。越野指跑步的道路不是人工修建,或者修建得不那麼「好的」,山路,土路,樹林。徑跑就包括賽道,馬路等等修得很直的路,塑膠,水泥,柏油,都算。
確定路況之後,再確定你的跑步姿態。
2,跑步姿態
這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容易搞錯的一步。如果搞錯了,結果可能讓你花幾百上千跟買來的自以為牛逼哄哄的跑鞋,穿上跑了一天,自己生不如死!關於這一點,蘇無妄小朋友出來親身說法吧!
一般跑步的姿態有三種,外翻,內翻,嚴重內翻。這三種是連續漸進關系。
一般來說,這三個有這樣的對應關系:
外翻——高足弓——沒有八字腳或內八字——對應跑鞋:避震型
內翻(外翻不足)——沒有八字腳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對應跑鞋:穩定型
嚴重內翻——典型扁平足——嚴重外八字——對應跑鞋:姿態矯正型
絕大多數人都是外翻或者內翻,嚴重內翻還跑步的,少的可憐。如果你是嚴重內翻……很不幸地告訴你,嚴重內翻的鞋很難買……特別好的也少……
足型很容易判斷,脫了襪子自己就知道了。但是根據足型可以大致判斷自己的姿態,但是記住:這個判斷是不準確的!高足弓的也可能外翻,低足弓的也有內翻的!自己有沒有八字腳可以稍微准確一點,但是跑步姿態和走路姿態略有不同,所以依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確。
百分之百准確的判斷有幾種,一個是專業測定跑步姿態的機器,或者有經驗的人看你跑步時候的姿態狀況。在歐美日本等賣跑鞋的,這是基本配置,也是店員的基本常識。在國內,不好意思,基本找不到。
另一個百分之百准確的辦法,是找一雙沒有姿態矯正的跑鞋,包括避震型跑鞋,馬鞋等等,跑到嚴重磨損,然後看磨損情況判斷。這種方法很准確,但是我不推薦!因為大多數人搞不清自己的鞋子有沒有姿態矯正,如果有鞋子自身有姿態矯正功能,那判斷結果有偏差!明確沒有姿態矯正的鞋子包括多威的馬拉松鞋,雙星啊什麼一般的板鞋之類,如果你們用這種鞋子跑過,可以看看前掌。如果前底磨的是外側(小腳趾頭一側),那你就是外翻,如果是內側(大腳趾一側)就是內翻。如果兩側基本差不多,好像是正中間磨的厲害,那你避震和穩定型跑鞋都可以試一下。
既然大多數人這些能100%准確判斷的都沒有條件去做,那要判斷自己該用什麼鞋怎麼辦?我推薦的方法如下:
判斷自己的腳型,高足弓還是低足弓。然後高足弓在鞋店主力考慮避震型,也嘗試一下穩定型,低足弓的主力嘗試穩定型,也去嘗試一下避震型。看看哪個最舒服,選擇哪種型號。記得,不是穿上走兩步,而是穿上跑兩圈!這個差別很大!
再來解釋一下幾種鞋具體有啥區別。
其實所有跑鞋都是避震的。所以所謂的「避震「型跑鞋不是說他比別的更」避震「而是說,除了避震,他沒有更多的功能。而穩定和姿態矯正型,除了避震以外,還要負責把不良好的跑姿矯正成良好的跑姿,讓你更舒服。所以如果你一旦買錯類型,可能面對的問題是自己的跑步姿態被錯誤地扭曲,而更加不舒服。可以這樣想:最良好的跑步姿態是0,大家的跑步姿態是-2到2的一個區間。而跑鞋是提供了一個加減,讓你的數值最接近0.如果你的姿態是2,你就該買-2的跑鞋。如果你買了一個+2的跑鞋,你的姿態就成了更痛苦的4!
判斷了該用穩定,避震,還是姿態矯正之後,就進入跑鞋矩陣最後一步。
3,裝備量。
裝備量是兩個概念的集合:你的體重,你的鍛煉強度。
體重越大,鍛煉強度越高,跑步的沖擊就越大。體重代表著單次沖擊的力量,鍛煉強度代表這個沖擊會持續的程度。跑步差不多就等於你的膝蓋挨打,每次被打得多重,被打了多久……
一般說來,好的跑鞋都設計為足以應對單次3KM以上,每周3次以上的鍛煉強度。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體重。不過差一點兒的跑鞋就不一定了,比如迪卡儂自有品牌kalenji,低端型號明確說明了,只適合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每次20分鍾以下的跑步……
跑鞋一般可以分為兩個裝備量級,輕量級,大量級。
用asics舉例:
穩定型的:大量級是著名的跑鞋之王KAYANO,輕量級的是跑鞋銷量冠軍GT 2130。
避震型的:大量級的是NIMBUS,輕量級的是CULMBUS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誤區:大量級價格貴很多,輕量級價格低很多,所以大量級就比輕量級的高級?有錢就都該買大量級的頂級款?
不是這樣的!
大量級是「針對」大體重設計的,這就意味著假如你體重不夠,你跑步的沖擊力可能不夠大,那這些「頂級款」設計來吸收大沖擊力的彈性材料就顯得太硬了。就像一個彈簧,假如設計來承受1噸的壓力,你就壓上去100KG,那彈簧是壓不下去的。對於跑者來說,明顯的感覺就是:鞋底好硬!這樣的情況下,跑鞋吸收的能量就不足,而你的膝蓋就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最明顯的是MIZUNO,旗艦款的鞋沒有大體重的人穿起來就是受罪。
所以盡量根據自己的體重來選擇裝備量級,不要只盯著頂級款。大裝備量級和輕裝備量級的分界一般是75KG,如果你的體重緊接這條線,而跑步距離很大,或者很小,那最好根據自己情況靈活選擇。70KG的每天要跑15KM,買KAYANO沒錯的!你要是80KG,每天跑3KM,買GT 2130也挺好。你要是45KG,買KAYANO幹嘛!
你現在應該能確定:
自己什麼路況,什麼跑鞋類,什麼裝備量。
那麼這就已經確定了要買哪些跑鞋了。

④ 外翻腳穿什麼跑鞋

外翻腳適合穿緩沖型跑鞋。

跑鞋主要有緩沖型跑鞋,避震或穩定型跑鞋,越野跑鞋跑和馬拉松跑鞋四種,其中,緩沖型跑鞋質地比較輕,80公斤以下的外翻足人士在進行短距離跑步穿緩沖型跑鞋比較合適。

體重基數較大、並且是低足弓、平足、跑步時足部內翻或外八字,熱愛鍛煉的人士適合避震或穩定型跑鞋,越野鞋和馬拉松跑鞋是分別針對越野運動和馬拉松運動設計的跑鞋。

(4)扁平足越野跑鞋擴展閱讀:

外翻腳選擇跑鞋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鞋底回彈性。每向前邁進,腳底都受到一次很大的地面反作用力沖擊,鞋底良好的回彈性,減少沖擊力,不易造成腳傷,也助於膝關節減重。

2、跑鞋穿著輕便。舒適、柔軟。跑長距離,鞋一定要輕便,一般重量在7-9兩,沉重的鞋易疲勞。

3、鞋的大小要合適。鞋不宜過緊,影響血液循環

4、鞋要有比較好的透氣性。面料很重要,透氣性一定要好,運動時腳汗易發散。

5、鞋底要質量好。鞋底一定注意選擇耐磨、不易折斷的。

6、底料材質要好。可選橡膠材質,不建議選擇多物質合成或塑料底易打滑的材質。

⑤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

男生選擇跑步鞋一般注重鞋子的性能其次才考慮到鞋款的配色和版型上,而對於女生來說會先看跑鞋的面貌然後才會深入了解鞋款的性能來決定是否購買。跑步鞋比較大眾化,版型趨於流暢的休閑版型,面對跑鞋的外觀和性能方面,那麼怎麼挑選跑步鞋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關鍵的一點是對自己的腳型入號。對於偏扁平足的同學來說,應該選擇平穩性較佳的跑步鞋;高足弓的童鞋應該選擇緩震性功能強的跑步鞋;對於正常弓的童鞋,可選擇的跑鞋范圍廣。

⑥ 《《何謂之跑鞋》》

- -樓上在幹啥

其實就是原始屬性加速度的鞋子,跑起來比較快
在這個基礎上做成3孔全開打上3個大風行的,就是成品跑鞋

⑦ saucony索康尼 各個系列有什麼不同

主要在跑鞋種類和用途兩方面存在區別。

一、跑鞋種類

Kinvara:屬於專業型避震跑鞋,輕量款很多,也有一些越野型的。

Hurricane:屬於穩定型跑鞋,有很多代。

Shadow:屬於復古跑鞋。

二、用途

Kinvara:適合專用於跑步等體育運動。

Hurricane:專門用於跑步,尤其腳是扁平足和內翻的人可選擇這系列。

Shadow:雖然是跑鞋,但平時穿來搭配更合適些。

(7)扁平足越野跑鞋擴展閱讀

索康尼(SAUCONY)成立於1898年,是運動鞋品牌。品牌在美國享有「運動鞋中的勞斯萊斯」美譽,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具有100多年的歷史,產品分為專業運動系列和運動休閑系列兩大類,它是全球四大慢跑鞋品牌之一。

半個世紀前,美國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宇航員懷特就是穿索康尼登月的。SAUCONY運動鞋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適應每一個人不同的腳型和步態。

1、品牌產品系列

品牌主打兩個系列產品:專業運動鞋系列、運動休閑鞋系列。

2、專業運動系列

KINVARA系列、TRIUMPH系列、HURRICANE系列、FREEDOM系列、LIBERTY系列、SWITCHBACK系列、GUIDE系列、RIDE系列。

以及XODUS系列、PERGRIN系列、CLARION系列、OMNI系列、REDEEMER系列、FLAME系列、COHESION系列、INFERNO系列、FEEL系列、EXCURSION系列等。

3、運動休閑系列

JAZZ ORIGINAL VINTAGE系列、JAZZ ORIGINAL系列、JAZZ LOW PRO系列、BULLET系列、SHADOW ORIGINAL VINTAGE系列、SHADOW ORIGINAL系列、FEATURED STORY: AZURA系列。

以及SHADOW 5000系列、FEATURED STORY: SHADOW 6000系列、FEATURED STORY: GRID 9000系列、SHADOW 5000 EVR系列、GETAWAY系列、JAZZ 2020系列等。

⑧ On昂跑Cloudflow跑鞋評測是什麼

前言:

大家好,我是西方七星陣,一個愛好跑步但更愛好裝備的跑渣。自從不小心進了跑馬這個大坑之後,我對跑鞋一直有很濃厚的興趣,至今先後穿過亞瑟士、美津濃、耐克、索康尼、李寧、361國際線、凱樂石、安踏、特步、R2、咕咚等多個品牌共計18雙跑鞋,也算是勉強有些心得。當今國際跑鞋品牌中,除了耐克、阿迪達斯、索康尼、布魯克斯、新百倫、美津濃、亞瑟士等七家大廠外,還有幾個後起之秀,雖然歷史不長,但是旗下跑鞋做的很有特色,比如On昂跑、hoka one one霍伽、Altra奧創等,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On昂跑的Cloudflow跑鞋。

關於On昂跑:

On昂跑於2010年1月在瑞士蘇黎世誕生。自創立之日起,On昂跑一直以“為世界帶來革新性的跑步體驗”為信念,堅持緩震著陸、輕盈質感、強力回彈的產品設計理念。多年來,On昂跑致力於用瑞士工藝和前沿科技設計打造革新性的跑步裝備,旗下所有鞋款的鞋底均搭載專利科技CloudTec®,講究輕盈觸地、疾速爆發,讓跑者彷彿暢跑雲端,享受身體騰躍而起的快感。

On昂跑發展歷史:

  • 2010年:1月,為了讓更多人享受跑步的樂趣,奧利弗·伯恩哈特(Oliver Berhard)、大衛·阿勒曼(David Allemann)和卡斯帕·科貝蒂(Caspar Coppetti)在瑞士創立On
  • 2011年:5月,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發布研究結果表明,穿著On的跑者在測試中的脈率和血乳酸水平明顯較低。
  • 2012年:4月,On發布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10月,On登上《華爾街日報》,被譽為革命性的跑鞋。
  • 2013年:6月,瑞士鐵人三項冠軍得主尼古拉·斯皮里格(Nicola Spirig)成為On簽約運動員,並在CloudTec®科技的強大支持下,向強度更大的專業田徑領域進發,向強度更大的跑步運動發起挑戰。11月,On簽約運動員、來自比利時的弗雷德里克·范萊爾迪(Frederik Van Lierde)穿著2014年款Cloudracer競速賽跑鞋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科納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並把冠軍頭銜收入囊中。
  • 2014年:2月,全天候輕量緩震跑鞋Cloud正式發布。3月,On入選《跑者世界》在美國、英國及德國20雙最重要跑鞋榜單。
  • 2015年:2月,On Cloud榮獲2015/16ISPO全球設計大賽最佳運動表現金獎。11月,全新 Cloudflyer1在保證出色緩震及穩定性的同時,不失輕巧及靈活性; Cloudsurfer為跑者提供出色的緩震功能,同時助力提升跑步速度。
  • 2016年:6月,輕量越野跑鞋Cloudventure問世,它專為要求苛刻的戶外環境而設計,CloudTec®科技讓越野跑者輕松應對下坡環境。11月,On創新採用18點全腳掌CloudTec®科技緩震鞋底一一系緊鞋帶,預備,跑一一讓你邁出的每一步都如踏在雲端般輕巧。
  • 2017年:7月,Cloudflash和 Cloudrush兩款競速跑鞋相繼問世,再次強調On提升運動表現的設計核心。其中, Cloudflash榮獲ISPO2017年度運動產品大獎。11月,Cloud全新升級,同時發布針對日常跑步及訓練而設計的全新鞋款 Cloud X。
  • 2018年:On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2019年:11月,瑞士網球天王費德勒以投資人兼合作夥伴的身份加入On品牌。
  • 2020年:為紀念費德勒在17年前贏得首個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冠軍,On昂跑與費德勒共同研發設計了一款以網球運動為靈感的全天候休閑運動鞋THE ROGER Centre Court 0-Series,CloudTec®專利科技的加持保證了這雙鞋的優越性能和舒適腳感。

產品信息:

鞋重:239克(個人實測)

鞋碼:42(US8.5)

中底落差:6mm

適用場景:快速跑訓練、競速跑、10公里、半馬、馬拉松、節奏跑以及長距離間歇訓練

適用路面:公路

適用活動:訓練、競速

緩震性:適中

穩定性:適中

寬度:正常

主要跑鞋科技:CloudTec®、Speedboard™、Helion™ Superfoam

售價:1090元

開箱:



▲包裝盒非常的簡潔,除了logo和側面的標注之外沒有任何多餘信息。



▲我這雙配色是鐵銹紅/檸檬黃,42碼(美碼8.5),內部有鞋撐。




▲瑞士精工網眼鞋面非常輕盈透氣。


▲大底採用新型橡膠復合物,上面有防滑紋路,增強抓地力。



▲中底採用Helion™ Superfoam緩震泡棉,這種材質的特點是輕質兼具很強的能量反饋、靈活性和防護性。



▲新型系帶系統和鞋帶孔結構配合鞋側關鍵部位壓膠支撐條,為跑步前進時提供出色支撐。




▲鞋墊似乎來自ortholite,表面紅色織布與鞋面網布材質一致,中後掌外側使用了發泡材質,有些類似凱樂石飛翼Fuga Pro 2.0 NASA的鞋墊設計。



▲後跟、鞋面兩側及鞋舌上的logo為反光材質,夜跑安全性不錯。

上手測評體驗 :



實測里程:20公里



測試環境:馬路、公園綠道、鋪磚路等





測試類型:節奏跑

此次測評過程非常辛苦,因為這雙跑鞋不是我這個跑渣目前能駕馭的,稍微跑一下心率就很高,所以總的上腳距離只有20公里,輕噴。

尺碼&穿著舒適性:

我之前測量自己雙腳長度約為255mm,低足弓/輕度扁平足,跑鞋尺碼一般選擇42(US8.5)。這雙Cloudflow給我的感覺比亞瑟士、耐克、索康尼等同碼略微寬松一些,上腳沒有感覺任何擠腳現象,前掌較為寬松,鞋帶在保持圖中狀態時甚至感覺後跟有些松。鞋舌非常舒適,有些類似361國際線零重力鞋舌給我的感覺,但它更為輕薄透氣,只是鞋舌有點長,襪子要穿長一點,否則腳背上有皮膚直接與鞋舌接觸,長距離下可能會有摩擦(圖中穿的迪卡儂19.9元基礎款跑步襪,短了)。鞋帶彈性非常足,很輕,可以靈活調節松緊度。對我來說,這雙Cloudflow碼較為寬松,穿著非常舒適,不壓腳背,不擠腳趾,不壓迫腳踝。239克的重量相當輕盈。



包裹性&透氣性:







雖然穿著感覺略微寬松,但實際上腳跑步過程中並無松脫現象,很跟腳,包裹性不錯。

鞋面非常輕盈,多處大小不等的網眼增強了透氣性,在我跑步時感覺比較清涼。

緩震&回彈:





Cloudflow的緩震性能只能說中等,並沒有國內跑者提及較多的”踩屎感“,這也是它本身定位造成的。從慢動作動圖上也可以看到,落地時cloud模塊並沒有很明顯的變形。這點我其實有些不解,因為我之前用手掐過cloud模塊,比美津濃inspire13的wave片要軟不少,但實際上腳跑步時腳感是偏硬的,比inspire13要硬。





落地時腳感很堅實,路面反饋很靈敏,回彈較為強勁,抬腳時感覺很流暢,不會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它採用了Speedboard™技術,用一塊類似碳板的Speedboard板放在鞋墊和中底之間,足部觸地時,Cloud模塊擠壓變形,Speedboard™也隨之彎曲載入能量,然後Cloud模塊鎖住觸地壓力進入蹬腳階段,Speedboard™也隨之釋放負載,塑造推進時的爆發力。

但對我這個跑渣來說,這雙鞋有些駕馭不住,配速在6分鍾左右時,1公里後右小腿開始感覺疲倦,發酸,2公里後右腳踝內外側均感覺酸痛,每次跑完回家都感覺足弓有些酸痛。配速提升到5分左右時感覺倒是不錯,有點像索康尼向導10給我的感覺,只可惜我並不能在此配速下持續……它終究是一雙偏競速的訓練鞋,不適合我這個平時配速6分開外的跑渣……根據我的慢動作回放可以看到我落地時還是偏後跟落地,腿也伸得比較直,大約這就我穿它跑得吃力的原因吧。

抓地&防滑:







Cloudflow抓地不錯,無論是馬路、鋪磚路、綠道甚至瓷磚路面上表現都不錯,但在有水的路面上表現不算太好,有一些輕微打滑現象。

支撐:


雖然比較輕,但它落地時的支撐給我的感覺卻相當好:每一步落地時都覺得很穩當,不擔心扭轉側翻,後跟也不像耐克飛馬35那樣軟綿綿的缺乏支撐感。

總結:

這款On昂跑Cloudflow給我的總體感覺如下:

  • 尺碼正常偏寬松,穿著很舒適,我非常喜歡它的鞋舌與鞋帶設計;
  • 包裹性不錯,靈活貼合,透氣性很好,重量控製得不錯;
  • 腳感軟硬適中(對習慣了緩震跑鞋的跑者來說偏硬),回彈很有力,支撐不錯;
  • 抓地表現不錯,但在有積水的路面上防滑表現有待加強;
  • 比較適合前掌落地、體重正常或較輕、配速在5分鍾以內的進階跑者。

它是一款很有特色,適合做速度訓練的跑鞋,但不建議大體重、配速5分鍾開外的跑者入手。

⑨ 如何判斷自己應該買足外翻的跑鞋還是買足內翻的跑鞋

一、根據鞋底的磨損情況來區分內外翻腳。

1、內翻腳穿的鞋是腳跟外側、前腳掌內側易磨損。

2、外翻腳穿的鞋是腳跟外側、前腳掌外側易磨損。

3、正常腳穿的鞋是腳跟外側易磨損、前腳掌內外側均勻磨損。

二、根據足部姿勢來區分內外翻腳。

underpronator——足弓較高

外翻 overpronator——足弓較低

內翻 normal——足弓正常

一般跑步的姿態有三種,外翻,內翻,嚴重內翻。這三種是連續漸進關系。

一般來說,這三個有這樣的對應關系:

外翻——高足弓——沒有八字腳或內八字——對應跑鞋:避震型

內翻(外翻不足)——沒有八字腳或外八字——中低足弓——對應跑鞋:穩定型

嚴重內翻——典型扁平足——嚴重外八字——對應跑鞋:姿態矯正型

熱點內容
長安牌房車 發布:2025-07-27 04:17:41 瀏覽:714
福建從福州出發自駕游路線推薦 發布:2025-07-27 03:56:56 瀏覽:613
到徐州雲龍湖萬豪酒店坐幾路車到 發布:2025-07-27 03:41:33 瀏覽:60
2017高爾夫內飾顏色 發布:2025-07-27 03:41:25 瀏覽:330
拳王康納豪車 發布:2025-07-27 03:19:45 瀏覽:435
英菲尼迪越野車報價fx35 發布:2025-07-27 03:12:34 瀏覽:772
猛禽越野房車售價 發布:2025-07-27 03:12:23 瀏覽:683
馬自達越野車二手市場 發布:2025-07-27 03:05:17 瀏覽:676
寶馬為什麼沒有豪車 發布:2025-07-27 02:44:48 瀏覽:222
es200小內飾 發布:2025-07-27 02:30:13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