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皮卡特艦長

皮卡特艦長

發布時間: 2021-09-23 21:11:56

① 電影系列星際迷航船長有幾個

時代不同。
柯克艦長在23世紀晚期指揮進取號(也有翻譯成企業號的)A星艦,對應電影1~6,對應電視劇原初系列(共3季79集),對應動畫片2季22集。
皮卡德艦長在24世紀晚期指揮進取號D星艦,對應電影7~10,對應電視劇下一代(共7季178集)。

星際迷航系列影視,還有
亞契艦長在22世紀中期指揮進取號(NX-01)星艦,對應電視劇進取號(共4季98集)。
希斯科站長在24世紀晚期指揮深空九號太空站,對應電視劇深空九號(共7季176集)。
珍妮葳艦長在24世紀晚期指揮航海家號星艦,對應電視劇航海家號(共7季172集)。

② 求電影名字,叫什麼

出自美劇《星際旅行:下一代》
導演: Gene Roddenberry
編劇: Gene Roddenberry / Herbert Wright
主演: 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 喬納森·弗雷克斯 / LeVar Burton / 瑪麗娜·賽提斯 / 布倫特·斯派爾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Klingon / 法語
首播: 1987-09-26(美國)
季數:
集數: 25
單集片長: 45分鍾

③ 星際迷航12和前幾部的關系

12其實是導演JJ重啟的原初系列,與11是同一系列。而電影78910其實是屬於下一代系列,與下一代的電視劇相聯系,是由皮卡德艦長所率領的另外一班人。舊的原初系列(可以叫TOS)的電視劇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出現,並在後來擁有123456部的電影。12和11講述的是TOS的平行世界,所以說12的時間是在78910的前面,甚至要比TOS的設定的時間還要靠前。想要看懂的話,可以從電影1看起,有時間的話,可以看電視劇。

(新的原初系列,電影11和12)

④ 誰有星際迷航的Enterprise-D模擬,也就是叫stage-9的東西

,我也是星迷,如下是從論壇找的。了解一下吧Enterprise 進取號實驗船 舷號:NX-01 2151年啟航,由亞契船長指揮,地球的第一艘曲速5飛船,裝備有當時地球最新的科技,他的任務就是勇敢的探索新的文明和新的世界.Enterprise 進取號 舷號:NCC-1701 2245年啟航,由柯克艦長指揮,2270年升級(《星際旅行I: 無限太空》),2285年毀於創世星(《星際旅行III: 尋找史波克》).Enterprise-A 進取號-A 舷號:NCC-1701-A 由柯克艦長指揮,原名Yorktown(約克城號,與進取號一樣,同為二戰時美國著名航母的名號),啟航日期不詳,2286年因NCC1701被毀,故改名為Enterprise,交給原「進取」號艦長柯克指揮, 2293年退役.Enterprise-D 進取號-D 舷號:NCC-1701-D 2364年啟航,由皮卡德艦長指揮,2371年毀於Veridian三號星(《星際旅行VII: 日換星移》).更多本艦介紹請看Enterprise-E 進取號-E 舷號:NCC-1701-E 2372年啟航,至今在役,聯邦最大的星艦之一,艦長為皮卡德,電影最後一集:復仇女神中幾乎被毀但被修復.更多本艦介紹請看Voyager 航海家號 舷號:NCC-74656 2371年啟航,由珍妮薇艦長指揮的航海家號U.S.S. Voyager NCC-74656是星際艦隊中最快而有力的星艦之一,迷航至德爾塔象限後花費七年時間回到聯邦,成為聯邦最為傳奇的星艦之一.更多本艦介紹請看Deepspace9 深空九號 舷號:無 Deep Space 9是阿爾法象限里的空間站,歷史,政治和戰略上的地位都極其重要.最初是卡達西人建造的一個貝久星球的軌道空間站,卡達西人撤退以後由聯邦管理,由於其靠近貝久蟲洞口的戰略位置,深空九號被改造成一個商業太空港和防禦前哨戰.在自治同盟戰爭中也成為了一個關鍵的戰術位置.Defiant 挑戰號 舷號:NX-74205 USS Defiant (NX-74205)挑戰號,挑戰級星艦,2366年設計,2370年首航,2371年被分派到深空九號空間站用於保衛空間站對抗自治同盟.毀於2375年四艘「進取」號中,除第一艘之NX-01外,其它五艘分別被慣稱為E-A,E-D,E-E,並均以NCC1701後綴相應字母為舷號.

⑤ 如果帕特里克·斯圖爾特沒有出演《下一代星際迷航》,誰會扮演皮卡德

斯蒂芬·馬赫特(Stephen Macht)過去也曾經不是一個好演員。對於那些無法放置他的人,他是您一直在重播中看到但不能放置的面孔之一。他只是從來沒有引起過轟動,事實上,他的大部分職業都是在低預算的恐怖之中。羅登伯里(Roddenberry)在他的生活中做了一些啟發性的演繹,所以也許他看到了他身上的東西。後來他在DS9上做客,還不錯。像帕特里克·斯圖爾特一樣,他是莎士比亞訓練有素的演員。但是很難把他看作皮卡德。

帕特里克·巴豪(Patrick Bachau)是來自比利時的非常忙碌的演員。他擁有大多數演員都喜歡的簡歷,而且他將是唯一擁有法國背景的皮卡德。但是他似乎缺乏斯圖爾特的存在,並且從未真正獲得過演員般的聲譽。

⑥ 讓-盧克·皮卡德的指揮企業號-E

參見: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
由於企業號-D的墜毀星際艦隊於2372年10月28日正式任命皮卡德成為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E)艦長。2373年,深空五號星站發現了一艘朝向地球航行的博格方塊。星際艦隊司令部認為再次讓皮卡德面臨博格人的威脅將引入一個「不穩定因素」;海斯上將於是命令企業號-E前往與羅慕倫交界的中立區。但是,在接收到正在與博格方塊戰斗的艦隊模糊的音頻播送後,皮卡德決定違反艦隊的命令,率領企業號前往地球支援處於弱勢的星際艦隊防禦力量。皮卡德接管了艦隊的指揮權,他與博格集合體意識仍然有著殘留的「連接」,這使得企業號與其他戰艦能一同將博格方塊摧毀在地球外圍。
方塊毀滅前,一艘小型的博格球體艦從方塊內部發射了出來,並創造了一個時間異常,從而通過時間旅行來到了300年前的地球。企業號及時地跟隨上了球體,藉助球體產生的時間激波也回到了過去,以阻止博格球體企圖阻礙澤弗拉姆·科克倫與瓦肯人歷史性的第一次接觸的陰謀。博格球體企圖毀滅一個位於蒙大納州博茲曼市的彈道合成物,而這個彈道合成物正是科克倫用一枚核彈改裝的曲速飛船。企業號用質子魚雷摧毀了球體,但是一群博格人在最後一刻被傳送上了企業號,開始同化整艘艦船。
皮卡德在與博格人的戰斗中變得偏執起來,他急切地想打敗並摧毀博格人。莉莉·斯隆——科克倫的助手,被帶上艦船進行醫療——正視著皮卡德並將情形比作《白鯨記》中亞哈船長在復仇中的自我毀滅。皮卡德隨後接受了貝弗莉·克洛夏與沃爾夫的建議,下令全艦自毀,從而消滅船上所有的博格人。在他疏散完餘下的船員後,皮卡德與博格集合體潛在的連接讓他意識到了數據還在艦上(此時數據已與博格人部分連接)。皮卡德決定要營救被博格人抓為俘虜的數據。
在輪機室,皮卡德遇到了博格女皇。皮卡德得出了當年博格人創造羅丘特斯的原因是為了讓女皇擁有一名配對個體,因此皮卡德志願扮演這個角色作為交換,讓博格人釋放數據。數據最初拒絕了,但暗示他將站在博格人這邊以實現一個計謀;當博格女皇注意力分散時,他打碎了位於曲速核心旁的一個等離子體冷凍劑容器,釋放出大量的等離子體冷凍劑,破壞了女皇身上的有機成分,從本質上殺死了她。
皮卡德和他的高級官員們在陰暗處目擊了科克倫與瓦肯人的第一次接觸後,傳送回船,返回24世紀。 參見:星際迷航9:起義
2375年,企業號前往名為「天荊區」(Briar Patch)的空域,以對出現故障的數據進行修復。數據出現故障前正在表面上科技落後的巴庫星執行秘密觀察該星居民的任務。在診斷Data出現故障的原因時,船員們發現了一項強制將巴庫星的居民遷離行星的陰謀。船員們很快地發現了巴庫星的行星環中含有一種分裂相位粒子,這種粒子所產生的輻射可修復生物體的DNA;索納人擁有一種可收集這種粒子的裝置,但該裝置將導致整個行星變得無法居住。
船員們開始從這種輻射中受益:衰老的細胞開始復原,所有人都感到自己變得年輕並充滿了活力。其間,皮卡德與索納人的領袖魯阿弗及其後台——星際艦隊上將道赫蒂在關於強制遷居的做法上產生了沖突。皮卡德命令大副威廉·賴克率領企業號穿越「天荊區」向星際艦隊總部報告情況,自己則率領幾名船員,力圖讓巴庫人從村莊中撤退,來延緩強制遷居的行動。在撤退過程中,貝弗莉·柯洛夏對一名受傷的索納人的進行了醫學三度儀掃描,在將DNA分析結果與巴庫人的掃描讀數比對後,發現他們是同一種族的人。皮卡德在被捕後將這一真相告訴了道赫蒂上將:原來索納人在多年前被流放,回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復仇。魯阿弗殺死了上將,並下令啟動粒子收集裝置。皮卡德傳送上了收集裝置並激活了它的自毀設定。在裝置爆炸前一秒,企業號及時將皮卡德傳送上艦,但魯阿弗則葬身火海。 參見:星際迷航10:復仇女神
2379年,凱瑟琳·珍妮薇中將命令企業號前往羅穆盧斯星,調查新上任的辛宗執政官向聯邦提出的和平建議。
DNA測試表明,辛宗是皮卡德的克隆體,他被創造用於與皮卡德相調換,從而為羅慕倫間諜機構服務。在辛宗被克隆出後,羅慕倫政權的一次改變導致他被流放到了瑞摩斯星。羅慕倫人採用了RNA轉序排列的克隆程序,導致辛宗將被加速衰老過程,意味著辛宗的健康處於不穩定狀態;辛宗需要將體內的血液完全替換成皮卡德的血液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辛宗將皮卡德誘騙至羅穆盧斯星。DATA營救了艦長,企業號隨即離開了羅慕倫空域,前往集合點與一隊聯邦星艦艦隊會合,並攔截辛宗的星艦,阻止他啟動銫拉朗射線武器毀滅地球。
辛宗的星艦,彎刀號在企業號抵達集合點前襲擊了它,對企業號造成了嚴重損壞。兩艘羅慕倫戰鳥隨後趕到,並協助企業號抵抗彎刀號,但依然不敵,一艘戰鳥被摧毀,另一艘被癱瘓。皮卡德下令企業號全速撞擊彎刀號,並將自己傳送上彎刀號,以摧毀銫拉朗武器。數據隨後也來到彎刀號上協助皮卡德。數據用緊急傳送裝置將皮卡德傳送回了企業號,在摧毀銫拉朗武器時與彎刀號同歸於盡。
企業號不久後便抵達了一座太空船廠進行修復。從電影中的一個畫面中知道,皮卡德與他的星艦的下一個任務是前往德納星系,一個「前人所未至的領域」。有趣的是,德納星系也是《星球大戰》虛構宇宙中的一個行星系。

⑦ 瓦肯星的歷史·時間線

公元4世紀時,在瓦肯星(Vulcan)上,蘇拉克(Surak)穿越可怕的熔爐沙漠(the Forge)以求得心靈的啟示。他提倡理性思維,結束了長年的戰亂帶來的無理性的狂熱,開創了被稱為「覺醒之刻」(Time of Awakening)的和平時代。他的關於邏輯的教義全部全現在其著作和談話之中,被認為是瓦肯星人精神的始祖。他的全部著作原件存放在名為T'Karath Sanctuary的城堡中。不從蘇拉克教誨的人都離開了瓦肯星,他們是羅姆蘭人(Romulan)的祖先。
早在20世紀中葉前期,瓦肯與泰拉人以及人類進行了私下接觸。21世紀末22世紀初瓦肯與人類、泰拉人、克林貢人、卡達西人、楚爾人以及其他種族進行了正式接觸。
2046年,瓦肯人第一次和斯里爾星(Thrill)人接觸。
2058年,8月9日,在一次科克倫的翹曲實驗中,先鋒號殖民地(Vanguard colony)被傳送到200光年之外,之後它被娜烏西卡人(Naussican)攻擊,三分之一居民被殺。維拉(Velar)擔任了瓦肯星的外交官員。
2062年,維拉成功地使瓦肯人和安多利亞人(Andorian)締結關系。
2063年,科克倫發射了第一個載人翹曲航行飛船,使得地球首次被瓦肯星人偵測到並進行了交流。
2137年,瓦肯星上,一個名叫西蘭(Syrran)的信徒找到了傳說中放有蘇拉克的Katra(思維的本質)的聖櫃。他將Katra安置在自己的身體里,並以此來和他的追隨者們進行思維融合,從此開創了一個新的宗教:Syrrannite。
2151年,在翹曲動力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後,企業號(NX-01),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跨恆星飛船,從地球上起飛,它的船長是喬納森·亞契。船上有一名負有外交使命的瓦肯星船員T'Pol,她是第一位在人類飛船上長期駐留的瓦肯人。
2152年,瓦肯物理學家人數達到100多萬。
2153年,瓦肯最高指揮部命令企業號大副T'Pol返回瓦肯星但後者拒絕了。
2154年,由於瓦肯星上地球大使館被炸,人們懷疑是Syrrannite所為。企業號船長喬納森·亞契和大副T'Pol調查此事。他們遇上了化名阿列弗(Arev)的西蘭,後者死於熔爐沙漠的電沙暴,死時把Katra轉移給了喬納森·亞契,亞契一行人發現了Syrrannite的基地,之後瓦肯最高指揮部下令完全摧毀它以毀滅證據。
2154年,克林貢人得到人類的基因並嘗試用它來改造自身,但引起致命的瘟疫流行。
2155年,瓦肯加入行星聯盟(Coalition of Planets)。
2156年,第一次羅姆蘭戰爭爆發。這是一場自始至終交戰雙方即地球和羅姆蘭都未看到對方的戰爭。
2160年,地球和羅慕蘭締結和約,羅慕蘭中立區建立。
2161年10月11日,由企業號NX-01艦長強納森·亞契代表地球,與瓦肯(Vulcan)、安多利亞(Andoria)、泰拉(Tellar)三顆行星簽署憲章成立同盟,不久後同盟即迅速擴張,是此同盟為星際聯邦的前身,同時星際艦隊和星際艦隊學院建立
2161年,瓦肯加入星際聯盟(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並與地球(Earth)、安多利亞(Andoria)、泰拉(Tellar)、南門二(Alpha Centraui)同為星盟的五個創始成員之一。
2165年,瓦肯人沙瑞克(Sarek)出生(瓦肯住地球聯盟大使)。
2172年,貝久(Bajor)年的第9174年,貝久詩人阿可萊姆(Akorem)乘一隻飛船遇上離子風暴而漂流到德諾利亞斯帶(Denorios Belt),發現了貝久蟲洞,進入了預言者(Prophets)的王國。
2215年,克林貢人的翹曲航行技術已經發展到第4階段。
2218年,克林貢飛船遺贈者號與聯邦飛船哨兵號(U.S.S. Sentinel)相遇,第一次與克林貢人的接觸被確認
2221年,聯邦飛船飛行堡壘(U.S.S. Flying Fortress)號被克林貢劫持並擊毀。蒙哥馬利·史考特,初代企業號、企業號A和王權號的輪機長,出生於蘇格蘭。
2226年,倫納德·H·麥考伊(Leonard H McCoy),初代企業號和企業號A的主任醫官,出生於喬治亞州。
2224年,瓦肯星駐地球大使沙史瑞克與他的第一位妻子,瓦肯星公主生下一子,取名賽波克(Sybok)。
2230年,史巴克(Spock)出生,沙瑞克(Sarek)與阿曼達(anda)的兒子。
22世紀中期,瓦肯的法院判處犯人死刑依舊很普遍。
22世紀中葉,瓦肯和安多利亞爆發了沖突,瓦肯控制了柯利丹星(Coridan)政府,並重新任命了駐地球和克洛諾斯(Qo'noS,克林貢星際帝國首都)的大使。
2261年,一個半瓦肯星人半羅姆蘭人的孤兒沙維克(Savvik)出生在接近羅慕蘭中立區邊界的地獄守衛星(Hellguard)上。
2368年,聯邦大使史巴克曾在「羅穆倫斯」上被人目擊,其正致力於羅姆蘭人與瓦肯人的再統一。 (Rulus 是羅姆蘭人的其中一顆母星)
2264年,杜沃克(Tuvok)出生在瓦肯星,他是日後航海家號的安全主管。
2265年,第二次克林貢和聯邦之間的戰爭爆發。
2267年,迪內瓦(Deneva)爆發神經寄生蟲災害。柯克的兄長喬治·薩繆爾·柯克(George Samuel Kirk)和嫂子奧萊蘭·柯克(Aurelan Kirk)死去。只有柯克的侄子彼得·柯克(Peter Kirk)倖存。柯克被控導致Banjamin Finney死亡,成為第一個上軍事法庭的船長,但是被無罪開釋。
2267年,克林貢和羅姆蘭結成同盟,克林貢用D7戰列巡洋艦的技術交換了對方的隱形技術。
2268年,企業號發現了漂流著的植物灣號,此時船里的84個休眠艙有72個還在正常運轉,這72人中有30個女性。被救醒的可汗在馬拉·麥克基弗斯(Marla McGivers)中尉幫助下試圖劫持企業號但被挫敗。柯克將可汗和他的追隨者及馬拉流放到了塞提·阿爾法V星(Ceti Alpha V)上。可汗對此引用彌爾頓的詩句雲:「在地獄當頭領好過在天堂聽差。」
挑戰者號(U.S.S. Defiant NCC-1764)收到多利亞人的求救信號,但這是誘餌,結果他們陷入了界面裂縫中,後被企業號救出。
2269年,硅基生命埃克斯卡爾巴尼亞人(Excalbanian)復制出了蘇拉克。
企業號的船員受怪病Rigelian fever的侵擾,為了尋找解葯ryetalyn而造訪了霍爾伯格917G。在那裡他們遇到了不死的弗林特。為了讓Rayna產生感情,弗林特特意讓Rayna與柯克相處,Rayna卻不忍傷害弗林特,自我機能停止。同時弗林特也發現自己終於大限將至,告別了企業號船員。
2269-2271年,威拉德·迪克擔任企業號船長期間對企業號進行了一次大改裝。
2271年,當上上將的柯克重新指揮了企業號,迎擊撲向地球的神秘雲團V'Ger,後來他們發現雲團的核心是三百多年前地球發射的探測器「旅行者6號」。
在地球上光·蘇魯的女兒德莫娜·蘇魯出世,她是企業號B上的舵手。
2273-2278年,柯克上將帶領企業號進行了第二個五年任務。
2278-2285年,史波克船長帶領企業號執行著訓練任務。
2285年,奴尼恩可汗劫持了信望號(U.S.S. Reliant)並偷走了創世紀製造器,在這一危機中史波克船長死亡。
柯克劫持了企業號並開往創世紀星找到史波克的屍體,並帶回了瓦肯星使他復活。
柯克的兒子大衛·馬庫斯博士被一名克林貢軍官所殺,這使得柯克極其痛恨克林貢人。
初代企業號爆炸沉沒。
2286年,柯克船長指揮了第二艘以「企業」為名的飛船(U.S.S. Enterprise NCC1701-A,以下稱為企業號A)。
2288-2293年,柯克船長指揮著企業號A進行了第三次五年任務。
2288-2290年,光·蘇魯船長負責了對精進號(U.S.S. Excelsior NCC 2000)的改造並成為其船長。
2289年,克林貢對聯邦開戰。克林貢宣稱:「只要柯克還活著就沒有和平」
2290年,克林貢人派出一艘自動操作、船員全部處於休眠中的飛船IKS T'Ong 號,希望能讓它騙過聯邦的探測器,從後方突襲然後擊毀企業號。
2293年,克林貢母星克羅諾斯(Qo'noS )的月球Praxis爆炸,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對於和平的需求更加迫切。這是基度瑪協議(Khitomer Accords )簽訂的主要原因。
克林貢評議長高岡在參加與聯邦的基度瑪和平會議時被暗殺,經調查這是一起破壞聯邦和克林貢締結和平的陰謀。企業號A上的瓦肯人中尉瓦勒里斯(Valeris)被發現參與其中,隨之被捕。
克林貢和聯邦之間的中立區廢除。
在高岡的女兒阿茲特波(Azetbur)努力下克林貢和聯邦之間訂立了 基度瑪協議。
企業號上的Dr. Phlox 發明了一種葯物能消滅克林貢人的流行病,但是會在額頭上留下難看的突起物。
2295年,企業號A爆炸。
約翰·哈里曼指揮了第三艘企業號即企業號B(U.S.S. Enterprise NCC 1701-B)。
在企業號B進行處女航前往連接光環(Ribbon Nexus)時發生事故,詹姆斯·泰伯利斯·柯克失蹤並被認定死亡。
蒙哥馬利·史考特船長指揮運輸船傑涅倫號(Jenolen)航行時隨船失蹤。
2296年,史波克船長指揮了無恐II號(U.S.S. Intrepid II)
2305年,讓·呂克·皮卡德(Jean-Luc Picard)出生在法國的拉巴爾,他曾擔任過占星者號(U.S.S. Stargazer NCC-2893)、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船長。
2308年,卡達西聯盟聲稱貝久星系是他們的領土,由此揭開了為期60年的貝久與卡達西亞戰爭的序幕。
2309年,聯邦懷疑有一個叫做佛郎機聯盟(Ferengi Alliance )的勢力存在。
2311年,Tomed事件之後,聯邦和羅姆蘭簽訂了阿傑隆條約(The Treaty of Algeron ),重新確定了中立區並禁止聯邦飛船使用隱身裝置。
羅姆蘭走向孤立主義。
2314年,光·蘇魯成為星際艦隊的使節。
2324年,貝弗利·克拉歇(Beverly Crusher,舊名霍華德),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主任醫官,出生於月球上的哥白尼城。
2327年,皮卡德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
2328年,卡達西聯盟完全佔領了貝久行星。
2332年,本傑明·拉斐特·西斯科(Benjamin Lafayette Sisko) ,深度空間9號和挑戰者號的船長出生於新奧爾良。
2333-2355年,聯邦飛船占星者號(U.S.S. Stargazer NCC 2893)開始它長達22年的航程。皮卡德中尉作為艦橋軍官在船上服役。
2333年,占星者號的船長身亡後,皮卡德中尉接管了全船,之後被提升為船長。
麥肯齊·卡爾霍恩(Mackenzie Calhoun ),石中劍號(U.S.S. Excalibur)的船長,生於澤涅克斯星(Xenex)。
2334年,查科泰,航海家號的大副,出生於特萊波斯星。
2335年,凱瑟琳·珍妮薇(Kathryn Janeway),航海家號的船長,出生於地球上的印第安納州。
威廉·T·瑞克(William T Riker),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大副,生於阿拉斯加的瓦爾迪茲,他的父親是卡爾·瑞克(Kyle),母親是貝蒂·瑞克(Betty)。
2336年,迪安娜·特洛伊(Deanna Troi),企業號D和企業號E上的心理輔導員,生於貝塔若星。她的母親是貝塔若(Betazed)星人,名叫盧珊娜·特洛伊,父親是地球人,姓名不詳。
第4艘以「企業」為名的飛船,U.S.S. Enterprise NCC 1701-C(企業號C)從太空船塢發射。
2337年,娜塔莎·亞(Natasha Yar),企業號D上的安全主管,生於圖爾卡納IV星(TurkanaIV)。
瑞克之母貝蒂去世。
一個變形者(Changeling)幼蟲在貝久星系的德諾利亞斯(Denorios)小行星帶被發現。他就是後來的奧多(ODO,名字取自卡達西語的「無」)。
2338年,機器人「網路」(Data),企業號D和企業號E的主操作軍官,在奧米克戎·太塔行星(Omicron Theta)上被聯邦飛船的黎波里號(U.S.S. Tripoli)發現。
克林貢帝國成為聯邦一員,為偉大同盟時代畫上了句號。
2339年,契可夫上將退役,出版了一本自傳。
2340年,沃爾夫出生在克林貢星,他的父親是Mogh。他擔任過企業號D的安全主管、深度空間9號的戰術主管及聯邦駐克林貢的大使。
羅拉倫(Ro Laren注意貝久人是姓在前名在後)生於貝久星,她擔任過企業號D的舵手,之後成為貝久反抗軍---馬基的一員,再後來是深度空間9號的安全主管。
2341年,朱利安·巴舍爾(Julian Bashir),深度空間9號的主任醫官出生。
2344年,企業號C收到位於NarendraIII星上克林貢哨所受到羅姆蘭攻擊的信號,在前往該地時中了一顆光子魚雷而掉入時間裂縫,當時它的船長是雷切爾·蓋洛特(Rachel Garrett)。
聯邦大使史波克和沙維克(Savvik)結婚。
托馬斯·E·帕里斯,航海家號的舵手生於地球。
2345年,2月,網路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其在外太空生物學和概率工學上的成績特別突出。
2345-2350年間,馬托克(Martok),未來的克林貢名將剛在軍官資格考試中被考爾(Kor)涮下來,正在ShiVang的旗艦上當一個普通勞力。
2346年,Skrasis出生於羅姆蘭帝國。
沃爾夫和父母搬遷到了基度瑪(Khitomer)星的帝國前哨,這是他命運的轉折點。
2347年,在羅姆蘭人的大舉進攻中,基度瑪上四千名克林貢人被殺,倖存的只有沃爾夫和他的奶媽凱萊斯特(Kahlest)
聯邦和卡達西爆發戰爭。
2348年,基拉·奈里斯(Kira Nerys),貝久的抵抗戰士,後來聯邦空間站深度空間9號的副指揮(後來還當上了正的),出生於貝久的一個集中營。
2350年,瑞克被他的父親卡爾遺棄。
2351年,卡達西亞人發射了一台繞貝久星運行的礦物處理空間站,取名泰洛克·諾爾(Terok Nor),它的指揮官是後來當上貝久總督的杜卡特(S.G. Dukat)。
2353年,倫納德·H·麥考伊,以127歲高齡從星際艦隊醫療部隊指揮官之位上退役。
瑞克進入星際艦隊學院。
2354年,本傑明·西斯科在4年學習之後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在利文斯通號(U.S.S. Livingston)上服役。並與傑妮佛相遇結婚。
2355年,占星師號(U.S.S. Stargazer),在讓·呂克·皮卡德的指揮下與佛郎機人第一次接觸。在與之戰斗後占星師號被放棄。這一戰斗被佛郎機人稱為馬克西亞之戰( Battle of Maxia )。
傑克·西斯科(Jake Sisko),星際艦隊軍官本傑明·西斯科和傑妮佛·西斯科之子出生於地球。
2356年,Odo被帶到了貝久科學院供科學家對這一物種進行研究。摩拉博士(Dr. Mora Pol)斷定這是一個智能生物。
2357年,尼古拉伊·羅森科和義兄弟沃爾夫一起進入星際艦隊學院。
瑞克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在全班中排名第八。他第一次服役的是一艘倒霉的船,飛馬號(U.S.S. Pegasus NCC-53847),其船長為艾里克·普萊斯曼 (Erik Pressman) 。
2358年,在艾里克指揮下,飛馬號進行了一項極機密的任務:試驗相間隱身裝置(interphase cloaking device),這是對阿爾哥隆條約的嚴重違反。在試驗時主引擎發生爆炸,人員死傷慘重,同時大副和輪機長發動兵變,船長和瑞克帶7名船員進入救生艙,之後目睹了翹曲堆芯熔化的大爆炸。
星際艦隊軍法署署長對飛馬號事件進行了調查,得出船上曾發生兵變的結論就草草了事。
聯邦和茨恩肯西(Tzenkethi)的戰爭爆發。
2359年,凱萊爾(K'Ehleyr)和沃爾夫中尉墮入愛河。
2361年,瑞克在飛船波將金號上服役不過六周,就從中尉飛升少校,因為他成功完成了從內華拉IV星(Nervala IV)上撤離居民的任務。不為人知的是由於傳送器故障克隆出了一個瑞克,被遺棄在該星上直到2369年才被發現。
波將金號訪問了圖爾卡納IV,娜塔莎和伊莎拉(Ishara)姐妹的故鄉。
沃爾夫從星際艦隊學院畢業。
2362年,茨恩肯西戰爭結束。
2363年,9月,第五艘使用「企業」號船名的船啟航,它就是U.S.S. Enterprise NCC 1701-D,從此在讓·呂克·皮卡德指揮下航行。
企業號D與神秘的存在「Q」接觸。
2364年,娜塔莎·亞在Vagra II上死亡。沃爾夫升為上尉,擔任安全主管職務。
在羅姆蘭-聯邦中立區附近,發生哨所被襲的事件,羅姆蘭派出猛禽級戰艦通過中立區進行調查。後來證明攻擊是博格(Borg)所為。
加茲亞·達克斯(Jadzia Dax )出生於斯里爾(Thrill)母星。
2365年,企業號D與博格第一次接觸。
唐納德·華萊指揮大和號(U.S.S. Yamato NCC 71807)進入羅姆蘭-聯邦中立區,發現了Iconia星上羅姆蘭傳說中的終極電腦病毒,然後被該病毒感染導致盛放反物質的容器內磁場失效,爆炸沉沒。
亞歷山大·羅森科(Alexander Rozhenko),沃爾夫和凱萊爾之子出生。
2366年,第一個叛逃到聯邦的羅姆蘭人自殺。
2367年,凱萊爾(K'Ehleyr)被克林貢的杜拉斯家族(Duras)謀殺。
史波克大使來到羅姆蘭人的老家---羅慕倫斯星,試圖讓瓦肯人和羅姆蘭人重新統一。
K'mpec ,克林貢最長壽的最高議會評議長被謀殺,圍繞繼任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克林貢通過法律禁止女性進入最高議會。
2368年,沙瑞克在他的故鄉瓦肯星與第三位也是最後一位妻子佩蘭(Perrin)結婚並在後者陪伴下走完人生。
克林貢內戰爆發,起因在於爭奪最高議會評議長的職位。戰爭在法定候選人高龍(Gowron)和杜拉斯家族(House of Duras)之間展開。高龍在聯邦的幫助下獲得了勝利。
孟帕戰役(Battle of Mempa )爆發,馬托克指揮高龍的軍隊取得大勝。
在傑涅倫號事故75年後,蒙哥馬利·史考特船長終於從傳送器里被還原出來。
沃爾夫因為被貨櫃砸到而脊椎受損癱瘓,他本打算按克林貢傳統自殺,但聽從托比·拉素爾(Toby Russell)的建議而接受了再生手術。
在美洛娜IV(Melona IV)上的殖民地被一種晶體生物破壞。
2369年,本傑明在德諾利亞斯帶發現了貝久蟲洞的存在,為聯邦開辟了一個新的疆域。但誰也沒想到它會是自治同盟戰爭的緣起。
8月6日,貝久宣告獨立,侵佔貝久星長達四十餘年的卡達西人終於撤退,留下了已經滿目瘡痍的貝久星和一座孤零零的泰洛克·諾爾,後者為聯邦接手,改名為深度空間9號,成為其在阿爾發象限的前哨基地。
本傑明與第一個穿過蟲洞來到伽瑪象限的物種Tosk接觸。
企業號D短時間由愛德華·傑利科(Edward Jellico)指揮,因為皮卡德潛入卡達西母星 Celtris III執行任務。
埃克斯卡爾巴尼亞人復制出了卡里斯,克林貢在他統治下重新實行帝制。
2370年,聯邦和卡達西訂立和約,設立中立區。
本傑明與自治同盟(Dominion)發生第一次接觸。幾只船被自治同盟擊毀,新貝久星上的殖民地也受到攻擊。聯邦和本傑明都意識到風雨將至。
一股叫全球統一聯盟的貝久右翼勢力興起,試圖驅逐所有非本族的智能物種,因此開始在深度空間9號上展開了一些恐嚇活動。
候補生諾戈(Nog)成為第一個進入星際艦隊學院的佛郎機人。
湯姆·帕里斯中尉在一次試驗飛行中突破了第十級曲障。
2371年,「黑曜石之令」,卡達西聯盟的情報機關發動的與羅姆蘭的對自治同盟聯合戰爭失敗,由於羅姆蘭方的指揮者魯沃克(Luvok)已被變形者間諜取代,將艦隊引入伏擊圈。損失極其慘重,這一失敗直接宣告了黑曜石之令的終結。
聯邦和羅姆蘭新簽訂的條約允許挑戰者號使用隱身裝置,作為回報,羅姆蘭有權享用挑戰者號在伽瑪象限收集到的任何資料。
沙卡·爾艾登(Shakaar Edon )成為貝久的首相。
2372年,自Hur'q人入侵就不知下落的克林貢聖物:卡力斯之劍和卡力斯劍衣終於在伽瑪象限的Hur'q遺跡里發現。但是當意識到它們不能給克林貢帶來和諧而只能帶來分裂時,達克斯(DAX)、沃爾夫和考爾(Kor)將它們拋棄在宇宙中。
卡達西平民暴亂,推翻了卡達西中央委員會,確立了平民自治體的權力。杜卡特被任命為新政府的使節和軍事顧問。
馬托克成為高龍的顧問,並勸說後者發動了對卡達西的戰爭。
由於聯邦反對克林貢對卡達西的戰爭,高龍廢除了基度瑪協定。
阿克萊姆重返阿爾法象限,勸說貝久人回到 d'jarra 星系。但是本傑明反對他的意見,為了解決爭端,兩人一塊進入了蟲洞,阿克萊姆回到了兩百年前,完成了他的詩篇《預言者的召喚》。
一個叫真實之路(True Way)的卡達西恐怖組織活動頻繁,他們炸毀了奧里諾科河號(USS Orinoco),連貝久首相沙卡爾也險遭暗殺。
星際艦隊作戰處主任,雷頓中將(Leyton)因為發動一次軍事政變失敗而辭職。
奧多發現變形者也已潛入聯邦高層。
建立者(Founders)在阿爾法象限收買海盜和私掠船進行破壞,這自治同盟戰爭的前戲。
杜卡特在基拉的幫助下找到了載有他的情人陶拉·拿潑萊姆(Tora Naprem)的飛船Ravinok號殘骸,以及他的私生女,陶拉·齊亞爾(Tora Ziyal),他決定要和她一起生活,盡管這意味著政治生涯的完結。
第六艘企業號(U.S.S. Enterprise NCC 1701-E)下水,皮卡德任船長。
2373年,航海家號在與博格的一次遭遇中,發現了另一次元的生物8472。
星際艦隊發表公報稱航海家號失蹤。
聯邦的特種部隊發現馬托克是一個變形者(Changeling)偽裝的,以發動戰爭利於自治同盟(Dominion)入侵。
在卡達西人西拉蘭·普林(Silaran Prin)的一次襲擊中,原沙卡爾地下小組(Shakaar Resistance Cell )全體成員除了首領沙卡·爾艾登(Shakaar Edon )和基拉·奈里斯(Kira Nerys),少校外全部死亡。
Kirayoshi·奧布里恩出生並由基拉照看。
自治同盟戰爭爆發。卡達西忽然在杜拉特領導下加入了自治同盟一方。馬基軍很快就被消滅了,克林貢軍也連敗連退。卡達西重新奪回了深度空間9號。
企業號E帶領艦隊阻止了一次大規模的博格進攻,挑戰者號被重傷。
2374年,墨利·奧布里恩失蹤,沃爾夫收留了Kirayoshi並和加茲亞·達克斯結婚。
聯邦發現航海家號並未被毀,只是在德耳塔象限漂流了一段時間。
舊的挑戰者號(U.S.S. Defiant NX 74205)除名,新的挑戰者號服役。
預言者及時出現並擊退了自治同盟。杜拉特因女兒被殺而發狂,被聯邦逮捕。
本傑明被宣告失蹤,基拉上校指揮了深度空間9號。
沃爾夫成為聯邦駐克林貢大使,並陪伴馬托克評議長回到克羅諾斯星。
石中劍號被擊毀。
2376年,新的石中劍號(U.S.S. Excalibur NCC 26517-A)下水,指揮官卡爾霍恩。卡爾霍恩和謝爾比結婚。後者是三叉戟號(U.S.S. Trident)的船長。
2377年,湯姆·帕里斯中尉和克林貢人貝拉娜·多麗絲(B'Elanna Torres),航海家號的輪機長結婚。
2378年,航海家號擊毀了一個博格的翹曲中樞節點,然後返回地球.
湯姆的孩子米萊爾(Miral Paris)出世。
2380年,瑞克和企業號E的心理輔導員特洛伊結婚。
瑞克被提升為泰坦號(U.S.S. Titan)的指揮官,特洛伊也轉到泰坦號上。
網路為救皮卡德而犧牲,但他的記憶全部存在機器人「B-4」身上。
魏斯理·克拉歇(Wesley Crusher)離開了企業號E,並在星際艦隊醫療部門身居要職。
2410年,沃爾夫去世。
Tobin Dax在瓦肯會見了遭流放的卡達西人lloja of Prim。
在長達數月的自治同盟戰爭(Dominino War)中,第五艦隊在瓦肯附近和自治同盟展開了戰斗 。

⑧ 作為企業號的船長,皮卡德犯過什麼道德錯誤嗎

肯定。他做的很多決定都違背了他自己根深蒂固的道德信念。

在《Journey's End》中,皮卡德被指控為了遵守與卡達assians的條約而驅逐了一群美洲原住民。他打算用武力把他們趕走。與他在《星際迷航:暴動》中的表現相比。為了保護居民,他對星際艦隊上將發動兵變,而這些居民甚至都不是聯邦公民。這也可以與他在《命令的標志》(The signs of Command)中的行為相比較,在幾乎相同的場景中,他冒著戰爭的風險,與謝利亞克簽訂了一項條約,以保護一個相對原始的人類殖民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在《星際迷航:起義》中,皮卡德選擇了遵循主指令,在《返國》這一集中,讓一個沒有足夠成熟的人類可以自救的星球因大氣擴散而死亡。只有沃夫的兄弟尼古拉·羅振科反對。羅振科偷偷地將地球上的一個部落傳送到模擬他們家的全息甲板上。劇組給他貼上了「賤民」的標簽,在這一集的大部分時間里,他們都在抱怨拯救一個已經滅絕的文明帶來的不便。當其中一個部落成員逃離全息甲板,並被給予選擇留在企業號或返回他的人民並隱藏秘密,他自殺了。皮卡德將這一行為解釋為「為什麼基本指令如此重要。」很明顯,他們死了會更好]

⑨ 星際迷航下一代中救回被博格同化的皮卡盧船長是哪集

具體哪一集忘了!是在worf359戰役以後才救回來的,在worf359戰役時皮卡德船長指揮的博格方塊摧毀了聯邦的39艘星艦,

⑩ 秋風之墩的飛船介紹

生產廠家:雷耶斯-McLees船廠 類型:輕型巡洋艦 高度 414米
動力: 核聚變動力爐單元 組 主聚變動力爐(2) 副核聚變動力爐(4) 可裝R7大氣層可脫式推進器(Reach里出現) V系列CODEN/SFTE肖-藤川斷層超空間引擎 防禦: 2米 A型鈦合金裝甲板 Titanium-A battleplate (2 meters thick) 耐約5等離子魚雷 感測器系統 : 雷達 分光鏡 導航系統: AI或NAV電腦 武器:
改裝型MAC/電磁加速炮
3個M947 Shiva核導彈
3個裝有Mk.2556發掘級HAVOK彈頭。
300個M58神射手導彈發射系統,總共有8700枚導彈
40個50mmM910近距離防禦機炮
成員:300-400 名海軍人員
陸戰隊
1個ODST營,1個海軍陸戰隊隊營,920名陸戰隊(第79步兵營) 830 Marines-1 Combat Team Alpha 阿爾法作戰小隊 Combat Team November 十一月作戰小隊 Combat Team Sierra Combat Team Victor維克多作戰小隊 Fire Team Charlie 查理作戰小隊 Fire Team Zulu 祖魯作戰小隊 Fifth Platoon Fourteenth Platoon Twenty-Second Tactical 載具:
至少63個逃生艇
GA-TL1長劍攔截機(1中隊)
15艘D77-TC Pelican炮
至少8個M808天蠍主戰坦克
至少40輛M12 FAV 猶豬號
艦長凱斯(Jacob Keyes)在引導秋風之墩號進入光暈大氣層後,坐逃生艙逃離飛船,後來被星盟俘虜。士官長(Master Chief)攜秋風之墩號核心電腦科塔娜(Cortana)乘救生艙著陸,並開始與星盟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最後,由於沉睡在光暈之上的洪魔被喚醒,士官長為了阻止洪魔的擴散引爆了秋風之墩號,而士官長則帶著Cortana坐著長劍號逃離。 作為一條1.17公里長,噸位只有後繼的馬拉松級三分之一的巡洋艦,翠鳥級是被定位為巡洋艦級別的最小的艦船。與後繼艦相比較,早期的翠鳥級十分缺乏動力與火力,它們的Mark II聚變引擎只能提供現代反應堆產出的十分之一,安裝的武備僅僅包括6個射手導彈倉與單獨的一門MAC。按Cortana所說,他們幾乎就是艦隊里的一個笑話。但是,有了正確的升級,一條翠鳥級巡洋艦可以成為一名可怕的敵人。在致遠星的陷落中,升級後的秋風之墩號進行了一場驚人的戰斗,與從星盟護衛艦到巡洋艦甚至超級巡洋艦作戰,並在所有戰斗中取勝。超級巡洋艦是一條幾乎無人能與之對抗、甚至超級MAC都由於距離而無法擊中的戰艦,但秋風之墩號在受到嚴重損傷後能夠用所有的武備摧毀它.
最值得注意的特徵是一系列內部交叉的支撐與蜂窩狀結構,這使船能夠承受數量驚人的打擊;這級船能夠承受在損失所有區域與90%裝甲後繼續運作。這設計的耐久性被UNSC秋風之墩號在致遠星與ALPHA環帶上空受到大量傷害後在環帶上迫降所證實。不過,雖然巡洋艦還是完整的,但它受創過度無法修復,再也不能飛了, 即使一些例如聚變核心,引擎與自毀裝置的系統仍然在線。另一個此級船耐久性的例子是在致遠星淪陷中,當戰艦與星盟超級巡洋艦作戰並被它的主炮擊中(有一發嚴重損壞了反應爐)後,仍舊繼續飛行,最終摧毀了超級巡洋艦,而他的武器可以一發摧毀更新的與強有力的戰艦,例如UNSC航母.
在人類-星盟戰爭於2525年爆發時,大量翠鳥級巡洋艦被重新啟用並接受改裝. 翠鳥級由5個六角形與八邊形的結構連接而成。艦橋懸掛在一個前部結構下,船身上分布著8個泊位。船殼上也有18個救生艙的孔。因為數量低,這些救生艙僅作為鵜鶘或其他運輸手段不可行的最終選擇。MAC炮的炮口在艦艏處,形似弓上的突起,炮身則貫穿前部艦體。在關卡The Maw里,在攝像機環繞戰艦時,展示了「突起」明顯的筒狀結構.
翠鳥級上的維修通道被數個伸縮封閉艙板所分隔。在緊急事件中,這些艙板能被關閉以免影響其餘被阻隔的艦船部分,艙板還有一項潛在的功能:在敵方登艦時,被阻隔部分可被艦橋控制抽成真空,窒息敵方部隊。
軍械庫分布在全艦上,提供輕武器與他們所對應彈葯。8個泊位搭載允許鵜鶘運兵船、長劍截擊機、猶豬車和天蠍坦克。
在全艦長度上有許多維修通道。就像HALO1里看到的那樣,即使平時對人員不開放,他們也能由升降梯在主工程或連接通道連通至泊位。如果需要的話,擴展通道能允許猶豬通過,有些區域足夠大,可通行鵜鶘。通道的第二目標就是減少戰艦巨大的質量,從而提高加速性能。 已知的翠鳥級原裝武備如下;
一門MAC(長度為366M)
當時遠低於標準的6個射手導彈倉.每個導彈藏容納數枚單獨的導彈.
四枚SHIVA核導彈
大量50MM點防禦機炮
人類-星盟戰爭爆發後,翠鳥級接受了大量的改裝。其中秋風之墩號的武備如下:
一門能快速連射3發的MAC(推測長度不變,但是增加電容充電陣列),威力6萬5千噸TNT當量。
300個射手導彈倉被安排為30個圓筒和10排,每個導彈倉容納26枚導彈,共7800枚.
三枚SHIVA核導彈和三枚HAVOK核彈,威力3千萬噸TNT當量。
40門50mm MLA自動炮能夠交叉火力進行點防禦對抗單艘艦船.
反應堆
艦船為亞光速推進,由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動力,船尾外部有10個可見的噴口,2個大的8個小的(光暈:致遠星中為14個,大的不變小的增為12個。)。這些引擎似乎是重氫之間相互反應驅動的,主引擎核心有數個只能提供現代引擎產出10%的MARK II反應堆,這級船也裝備了用於超光速航行的標準的與典型的躍遷引擎。在改裝的船上,反應堆系統是作了重大改裝的部分之一。 星際迷航;星際迷航里戰艦主要用移相位能量武器,這種武器射速非常低,通常只能一發一發來攻擊,而且能量束的速度異常的慢。導致此武器只能在近距離使用,這也是為什麼星際迷航的艦對艦戰斗通常都發生在目視距離里。另一個弊端就是低出力,強力的進取號D的武器出力只有4.2億瓦(根據Who watch the watchers這一集)。秋風之墩號的主武器是移相位武器的64300倍(6萬5千噸TNT當量2.7x10E14焦耳)。
星際迷航里另一個常用武器是無導制的低速度低射速光子魚雷武器,威力不明,但是從劇中表現來看威力不比移相位能量武器高很多。
雖然在光暈里移相位能量武器和光子魚雷的威力在光暈的設定世界觀是非常可笑的,但對於星際迷航里的戰艦說那兩樣都是很有效的武器,這也證明星際迷航的造船技術低落,武器落後,船體和護盾不堪一擊。進取號的低威力低射速低射程能量武器和一次只能發一枚的光子魚雷不會對核彈級威力主炮和可以快速發射數千枚導彈和電磁炮彈的秋風之墩號造成任何威脅,反而秋風之墩號可以輕松的摧毀進取號D。
星球大戰;星球大戰里戰艦主要用渦輪激光和偶爾使用質子導彈。雖然渦輪激光射速比移相位能量武器高,但威力仍然在電影中表現很低,而且一艘巨型的殲星艦也只備幾十門而已。雖然在光暈里渦輪激光和質子導彈的威力是非常可笑的,但對於星球大戰里的戰艦說那兩樣都是很有效的武器,這也證明星球大戰的造船技術低落船體和護盾不堪一擊。但最致命的是星球大戰里的殲星艦用一種不能防禦實彈,只有實彈武器的秋風之墩號在這里能夠輕易地突破護盾直接擊毀艦身
真實情況如下:
根據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星際迷航官方認證進取圖解( 中國圖書CIP核字(2012)第210247號)、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Trek:The Next Generation,1994)技術手冊以及WIKIA的阿爾法記憶(Memory Alpha)

銀河級進取號D(GalaxyClass,NCC-1701D)擁有12條TypeX相位陣列,僅僅背部的陣列就擁有200個發射單極,每個單極功率5.4X10E12瓦,總共有1.08x10E15瓦,整艦則遠遠不止。另外還有一前一後兩個光子魚雷(PhotonTorpedo)發射管,可以各自發射5發裝葯為1.5Kg正物質與1.5Kg反物質(Antimatter)的MKVI光子魚雷(一般是氫同位素氘、氚)。由於反物質裝填可調,因此1.5kg反物質只是標准情況,在劇集航海家裡面就出現了當量為25同位噸的版本。標准裝葯下,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平方得到光子魚雷當量為2.7X10E17焦耳。而且,星際艦隊之魚雷均有制導系統,可以發射後不管,自主尋的。其亞光速速度為0.75c,還可以超光速發射並且維持曲速場一段時間,一些遠程探測器甚至可以進行23光年的曲速航行。
其中光子魚雷相當於6430萬噸TNT,沙皇核彈5000萬噸。量子魚雷(QuantumTorpedo),根據進取號圖解155頁,是50同位噸當量而標准MKVI光子魚雷是18.5同位噸當量,也就是1.6x10^18 焦耳,相當於17378.3萬噸TNT。此時光暈的三枚SHIVA核導彈和三枚HAVOK核彈,威力3千萬噸TNT當量。到了元首級(SovereignClass,NCC-1701E)進 取E,一次可以齊射4發量子魚雷和13發光子魚雷。16條TypeXII相位陣列,單個發射極功率7.2x10的12次方瓦,總共發射單極數量尤甚於作戰性能較弱的銀河級。就算在22世紀的NX01進取號相位炮炮台也達到5百吉瓦,5x10E11瓦 (資料來源:StarTrek:Enterprise劇集英語原音)。
另外在防禦方面,UNSC除了無盡號以及後續級別才首先裝備護盾系統,一般戰艦只靠鈦裝甲。而從地球聯合時期開始,NX級就裝備了21.4倍鑽石硬度的三鈦合金,可以承受一定光子魚雷的直接命中(參考星際迷航電影2可汗之怒)。於2161年星際聯邦United Fredration of Planets成立後星際艦隊很快掌握了偏導護盾技術(ENT最後一集)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電視劇DS9(StarTrek:Deep SpaceNight)以及派拉蒙影業(ParamountPicture)可知,到了24世紀,星際艦隊開始使用灼燒裝甲,可以在敵方武器攻擊時帶走大量能量以保護船體,能夠在失去護盾的情況下抵禦2.8千米邊長博格大型方塊的火力直射三次甚至更多(2373年,001星區戰役,又稱第二次博格戰爭或者地球保衛戰。來源:電影8,第一次接觸 First Contact) 。已知挑戰級Defiant Class、普羅米修斯級PromethuseClass(來源:星際迷航:航海家,StarTrekVoyager,第四季第十四集。以及官方模型集合OSC配送資料頁)裝備了這種裝甲。護盾,在進取號圖解以及官方設定表中可以看到,2379年元首級護盾容量為5.37x10的18焦耳。秋風之墩MAC單發當量是2.7x10的14次方焦耳,至少需要20000發才可以擊破元首級的護盾。
另外一點需要更正的是,相位炮發射的亞原子粒子Nadion粒子飛行速度為0.99C,實際上星際迷航的典型交戰距離是一光秒,也就是300000千米。光子魚雷甚至還帶有曲速維持裝置,可以在超光速航行時發射,亞光速運行速度也可以達到0.75c以上。
超級SMAC是少數可以抗衡的武器,3000噸彈頭以及0.04C的速度產生的能量為2.94x10的20次方焦耳,可以做到一分鍾數發。我們可以確定這個威力是相當巨大的。在迎面直擊不考慮偏導儀的偏轉作用,擊破元首級護盾絕對沒有問題,擊毀元首級沒有壓力。可是,光暈的武器、空間站太過龐大,動輒千米數千米,也沒有結構完整性力場,機動性是可以想見的。這樣以來,SMAC炮幾乎沒有可能擊中過載可以達到2000G以上的聯邦星艦,反倒會被遠射魚雷擊毀。就算沒有及時機動,0.04c的速度相比星艦交戰速度0.1c還有魚雷航速0.75c比都是很緩慢的,而且線路筆直,相位陣列的廣角火力足以攔截粉碎SMAC炮彈。而此時,擺出來的數據還是在兩個作品時間不對等的情況下進行的,光暈25世紀到26世紀(都常常與地球直接相關,因而有可比性),星際迷航24世紀。那麼到了25、26世紀星際聯邦開始廣泛應用超相位魚雷(TransphasicTorpedo),可以一發擊毀數公里大小的帶護盾博格方塊,此後還有產生空間扭曲的三鈷魚雷(TricoblatTorpedo)。到26世紀,星際艦隊的進取J號星艦,(屬於星體級,參見哥倫比亞公司星際迷航:進取號劇集第三季)裝備適應性護盾,可以逐步適應甚至免疫攻擊。
另外,光暈還存有大量使用高能炸葯的射手導彈、戰神導彈,嚎叫導彈,速度慢,威力相當之小。恐怕全部傾瀉出來也難以對三鈦船殼造成什麼破壞。
原編者還認為相位炮發射速率慢,那麼證明他/她沒有認真考證過。在星際迷航電影10—復仇女神中,讓-盧克·皮卡德艦長為了找出隱形的彎刀號,使用相位陣列以驚人的速度向四周發射光束,從而確定了彎刀號的位置。
或許還有人提出光暈新星炸彈的威力足以毀滅一個衛星以及附近艦隊,遠超星際迷航。
但是,也是在電影2可汗之怒中,星際聯邦研發的僅僅一人那麼高的「創世裝置」將整個星雲炸得灰飛煙滅,如果做成武器其威力將更加可怕。
至於星戰,那麼更加沒有可比性。根據官方表示認可的ISC,星戰的大型戰艦核心輸出功率普遍在10的22到23次方,就算以星際迷航這種根本不偏重戰斗的星艦的武器功率:核心功率——幾千分之一,星戰戰艦武器功率也可以達到10的18、19次方。況且星戰基本上是純粹戰艦,也就是說其武器佔用功率比例會比星際迷航高得多。那麼20次方顯然沒有任何問題。
並且,轟掉地球需要5.9 x 10^31 J(殘骸留在原軌道),死星可以輕松解決,足以想見星戰的武器功率到底有多大。EP7(原力覺醒)裡面的第一軍團弒星者基地,可以將整個恆星吸收以驅動武器,同時跨越數千上萬光年轟掉數顆行星,除了先行者等黑科技幾乎沒有可比性。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原先這位書寫比較部分編者顯然是戴著狂熱粉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其它經典科幻作品,無視詳細的設定,以自己看了一兩集的「感覺」去比較,想必有失客觀理性。
希望在此之後會少一些關公戰秦瓊式的無腦比較,多一份尊重,多一份邏輯。
另外,如果真的有光暈的粉絲覺得比較不合時宜,希望修改,那麼我在此也希望此人能將所有比較一並刪去,以絕引戰之禍根。其實,許多粉絲都是兼粉,星戰、星際迷航、三體、光暈等等,重疊的人數龐大。這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都是理性客觀的,不存在居高臨下的批判心理,無腦比較只是極少數熊孩子。無論是ST批HALO還是HALO批SW,都不是合理的行為,不存在批判的公理性。
Be logical.

熱點內容
長沙中南汽車賓士商務車 發布:2025-08-21 01:59:35 瀏覽:52
鄭州日產皮卡99款 發布:2025-08-21 01:44:30 瀏覽:220
360皮卡丘論壇 發布:2025-08-21 01:43:57 瀏覽:519
豪沃攪拌車發電機皮帶 發布:2025-08-21 01:40:10 瀏覽:87
烏尼沃克房車 發布:2025-08-21 01:37:54 瀏覽:126
七座賓士威霆房車報價圖片 發布:2025-08-21 01:37:07 瀏覽:89
黃海皮卡發動機圖片 發布:2025-08-21 01:36:21 瀏覽:283
皮卡行業分析 發布:2025-08-21 01:29:17 瀏覽:329
北京福田b型房車價格多少錢 發布:2025-08-21 01:11:28 瀏覽:277
長豐皮卡獵豹ct7報價 發布:2025-08-21 01:10:36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