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越野野外中距離
❶ 定向越野一般需要多長的里程路途需要設置什麼設施急救措施該怎樣設置,距離多遠設置一個
本人有4年定向越野的經歷,下面是一些個人觀點:
1.關於距離
短距 1-3 km
中距 3-5 km
長距 6km 以上
其他形式的定向越野的里程,可自己設計,合理即可。
2.路途中的設施
定向越野的場地本來就依託於比賽地的地形,路途中無需特殊設施。
但在每個點的地方必須有點標器、點標旗、鎖住點標器和點標棋的鎖。為了使點標器、點標旗不被行人拿走或損壞,最好在每個點處安排一名志願者照看。
3.關於急救
安排一輛急救車,野外急救的用品盡量全,停靠在比賽場地中央。同時裁判員不斷巡視場地,若有人受傷,使用手機或呼叫機聯系急救車,在場地做緊急處理後,將傷員送至附近醫院。
每位參加定向越野的隊員,必須配備一個救生哨,出現事故後可吹救生哨,可呼叫到附近裁判員前來。
❷ 定向越野短距離一共多少個點
1.定向運動按運動工具的不同可分為兩種;
(a)徒步定向:如傳統定向越野;接力定向;百米定向;團隊定向;積分定向; 夜間定向;五日定向;公園定向等。
(b)工具定向:如滑雪定向;山地車定向等。
2.定向運動按性別的不同可分為男子組和女子組;
3.定向運動按年齡的不同可分為青年組,老年組和少年組;
4.定向運動按技術水平的不同可分為初級組(體驗組和家庭組),高級組和精英組;
5.定問運動按參加人數的不同可分為個人單項,個人雙項和集體項。
❸ 定向越野中學組短距離賽和中距離賽(標准距離賽)直線距離大概多長
只有上帝才知道答案
短距離3000多,中距離4000~5000
❹ 定向越野短距離賽是怎麼回事
短距離定向越野主要是在城鎮以及比較簡單的地方舉行。
❺ 定向越野的技巧
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越野圖的方位與現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越野圖的最重要的前提。
1.概略標定
越野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當我們在現地正確地辨別了方向之後,只要將越野圖的上方對向現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 這種方法簡便迅速,是定向越野比賽中最常用的方法。
2.利用磁北線(MN線)標定
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並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越野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地圖即已標定。
3.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利用直長地物(如道路、土垣、溝渠、高壓線等)標定地圖,首先應在圖上找到這段直長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圖與現地各地形點的關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與現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定。
4.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
當你位於明顯地形點上,並已從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點)時,可以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 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地的各種地物、地貌一一「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對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賽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站立點尚未確定時——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二是在站立點已經確定,需要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才能在現地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對照地形一般應先標定地圖,然後根據不同的需要採用不同的對照方法:
熟練地掌握在圖上確定站立點的各種方法是學習使用地圖的關鍵。對於這些方法,除了要記住它們各自的步驟、要領,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選擇使用和結合使用。
當自己所處位置是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只要從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站立點即可確定。這是一種在行進中,特別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採用直接確定法的困難在於:在緊張的進程中,怎樣才能很快地發現可供利用的明顯地形點?當同一種明顯的地形點互相靠近的時候,這樣才能夠正確地區別他們,防止「張冠李戴」?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物主要有:
——單個的地物;
——現狀地物的拐彎點、交叉點(呈「十」字形)、交匯點(呈「丁」字形)和端點;
——面狀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徵的邊緣。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窪地;
——特殊的地貌形態:陡崖、沖溝等;
——谷地的拐彎、交叉和交匯點;
——山脊、山背線上的轉折點、坡度變換點。
2.利用位置關系確定
當站立點位於明顯地形點附近時,可以採用位置關系法。 利用位置關系法確定站立點主要是依據兩個要素,一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方向,二是站立點至明顯點的距離。在地形起伏明顯的地方,還可以結合高差情況進行判定。
3.利用「交會法」確定 當站立點附近無明顯地形點時,可以利用「交會法」確定站立圖3-17利用90°法確定站立點點。按不同情況,它又可以具體分為90°法、截線法、後方交會法和磁方位角交會法。這些方法的優點是:不需要判斷或測量距離也能確定出較為准確的站立點位置,這對於初學者學習、鞏固使用越野圖的訓練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它們中的一些方法,要麼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運用,要麼就是步驟繁瑣,費時費力,因此在定向越野比賽中一般較少使用。
90°法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包括道路、溝渠、山背線、谷底線、坡度變換線等)上時,如果在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能夠找出一個明顯地形點,那麼確定站立點就簡單得多:線狀地形符號與垂直方向線的交點即為站立點。
截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但在其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沒有明顯地形點,可以採用此法。其步驟是:
標定地圖;
在線狀地形的側方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
利用指北針的直長邊緣(也可用三棱尺、鉛筆等)切於圖上明顯地形點的定位點上(為便於操作可插一細針),然後轉動指北針,使其直長邊照準該地形點;
沿指北針的直長邊向後畫方向錢,該方向線與線狀地形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連線法 當待測點位於線狀地形上,同時待測的位置恰好是在某兩個明顯地形點的連線上,可以利用這種方法確定站立點。
後方交會法、磁方位角交會法 這兩種方法只在下述情況下使用,即在待測點上無線狀地形可利用, 而且地圖與現地相應地都有兩個以上的明顯地形點。
後方交會法通常要求地形較開闊,通視良好。其工作步驟如下:在圖上找到選定的方位物之後,標定地圖;然後按照截線法的步驟分別向各個方位物瞄準並畫方向線,圖上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
磁方位角交會法 既可以在地形開闊時使用,也可以在叢林中使用。但是,在叢林中需要攀爬到便於向遠方觀察的樹上或其他物體上進行。其步驟如下:
——選擇圖上和現地都有的兩個明顯地形點,並用指北針分別測出至該兩地形點的磁方位角;
——標定地圖。 將所測磁方位角圖解在地圖上。圖解磁方位角時,要先轉動指北針的分度盤,讓指標分別對正所測的方位角值,再將指北針的直長邊分別切於圖上被照準的兩個地形點符號並轉動指北針;待磁針與定向箭頭重合後(參見圖3—29),分別沿直長邊描畫方向錢。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利用地圖行進是定向越野的基本運動方式,它有賴於運動員對前面所述各種專項技能的綜合運用。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辨別方向,識別越野圖以及標定地圖,對照地形確定站立點,都是為了能夠熟練地利用地圖行進。因此,在實踐中要根據地形情況,個人特點,選擇下述對自己最適合的一兩種方法,反復練習,融匯貫通,以便在比賽時不降低或少降低運動速度的情況下,始終正確地行進在自己選定的路線上,順利到達目的地。
記憶法 一般要按行進的順序,分段地記住路線的方向、距離、經過的地形點、兩側的輔助(參照)物。通過記憶,應該使自己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現地的情景能夠不斷地與記憶的內容「迭影」、印證,即「人在地跑,心在圖上移」。
拇指輔行法 先明確自己的站立點和將要運動的路線,到達目標,然後轉動地圖(身體要隨之轉動),使地圖與現地的方向一致,並用拇指壓於站立點一側,再開始行進。行進中要根據自己所到達的位置,不斷移動拇指,轉動地圖,保持位置、方向的連慣性與正確性。
借線法 當檢查點位於線狀地形或其附近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時,要先明確站立點,爾後利用易於辨認的線狀地形,如道路、圍欄、高壓線、山背線、坡度變換線等,做為行進的「引導」,使自己運動時更有信心。由於沿著線狀地形前進猶如扶著樓梯的欄桿行走,因此國外稱這種方法為「扶手法(Handrail)」。
借點法 當檢查點附近有高大、明顯的地形點時,可用此法。行進前,要先將目標辨認清楚(亦可用其他物體佐證),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檢查點。
導線法 當站立點距離檢查點較遠,途中地形又很復雜時,可以採用此法。行進過程中,要多次利用各個明顯地形點,確保前進方向與路線的正確性。但需注意:切勿將相似的地形點用錯。 迷失方向時
沿道路行進時:
標定地圖,對照地形,判明是從哪裡開始發生的錯誤以及偏差有多大,然後根據情況另選迂迴的道路前進。如果錯得不多,可返回原路再行進。
越野行進時:
應盡早停止行進,標定地圖後選擇最適用的方法確定站立點,然後盡量取捷徑插到原來的正確路線上去,不得已時再返回原路。
在山林地中行進時:
根據錯過的基本方向,大概距離,找出最近的那個開始發生偏差的地點,並以此為基礎,確定出站立點的概略位置。如果錯得太遠,確定不了站立點,又不能返回原路,就要在圖上看一看,迷失地區附近是否有較大型或較突出的明顯地形(最好是線狀的),如果有,就要果斷地放棄原行進方向向它靠攏,並利用它確定站立點。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麼就繼續按原定方向前進,待途中遇到能夠確定站立點的機會後,再迅速取捷徑插向目的地。在山林中行進,最忌諱在尚末查明差錯程度和正確的行進方向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匆忙而輕易地取「捷徑」斜插,這樣很可能造成在原地兜圈子。 一條標準的定向路線(Course)包括一個起點(Start)(用三角表示),一個終點(Finish)(用雙圓圈表示)和一系列點標(Controls)(用單圓圈表示)。
●在實際地形中,一個橘黃色和白色相間的點標旗標志著運動員應該找到的點位置。
●為了證實這一到訪,運動員必須在到達每一個點標處使用打卡器打卡,且不同的打卡器打出不同的針孔。
●點標與點標之間的路線並不指定。相反,運動員應該自己做出選擇,這種路線的選擇能力以及藉助於地圖和指北針在森林和公園辯明方向並以最快速度按順序到達目的地的能力便是定向運動的精髓所在。
❻ 百米定向越野到底是什麼
定向越野運動作為一種新式的野外活動方式,起源於歐洲,是運動員利用地圖和指北針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並到終點者為勝。它既是一種戶外休閑、娛樂運動,又是一種競技運動,且對選手的體力及智力要求較高。
參加定向運動除需要指北針和地圖外,不需要特殊的設備。 中國定向運動通常在森林中舉行,也可以在公園、校園,甚至城市街頭舉行;而且定向運動容易設計出滿足不同年齡、性別、體能和定向技能水平參賽者需要的比賽路線,因此參與定向運動很少受到條件限制。
定向越野比賽是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簡稱國際定聯正式承認的比賽項目之一。
(6)定向越野野外中距離擴展閱讀:
定向運動是一項非常健康的智慧型體育項目,是智力與體力並重的運動。
它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它還是一項家庭體育項目。周末一家人回歸自然,放鬆身心,自我娛樂,融洽關系。增加樂趣。
它更是一項精英人才體育項目。因為它基於挑戰,勇於嘗試從未被嘗試過的方案,並要求全身心的從雙腿到大腦以最高時效達到世界頂極目標。
當你的團隊同心協力,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奔跑,相互鼓勵,相互信任。忘情的穿梭於青山綠水之中,在「做」中體會到團隊的真諦,以及團隊對於個體的意義,個體之於團隊的重要性,充分體現出在「做」中學的體驗式培訓的精髓。
定向運動做為一項體育運動,目前它的愛好者在北歐已「超過了足球」;在另外一些國家,則被列入軍隊或地方院校的「必修課」。
❼ 定向越野中地圖符號有哪些各代表什麼意思
1.符號的分類與顏色如同其他地形圖一樣,越野圖也要求完整而詳細地表示地貌、水系、建築物、道路、植被和境界,即所謂「地圖的六大要素」。根據定向越野比賽的特殊需要,國際定聯將越野圖的符號分成五類:地貌,用棕色表示。這類符號還包括小丘、小窪地、土崖、沖溝、陡坡、土垣等表示地面詳細形態的專門符號。岩石與石塊,用黑色表示。岩石與石塊是地貌的特殊形式,它們既可以為讀圖與確定點位提供有用的參照物,又可以向運動員表明是危險還是可奔跑通行的情況。為使它們明顯地區別於其他地貌符號,這一類符號使用了黑色。水系與淤泥地(沼澤地),用藍色表示。這類符號包括露天的明水系和水生或沼澤生的植物。植被,用空白或黃色和綠色普染表示。植被情況的詳細區分和全面表示非常重要。植被是按下列基本原則表示的:
——白色(空白)指一般性起伏地上的樹林的密度適度,地面上無阻礙行進的灌木或雜草叢,可以按正常速度奔跑的地區。
——黃色空曠的地域。分為空曠地,半空曠地及凌亂的空曠地。
——綠色樹林中密度較大的地區。按可跑性分為慢跑:使正常跑速降低20—50%;難跑:使正常跑速降低50—80%;通行困難:使正常跑速降低80—100%。上述可跑性的區分均取決於樹林的生態,如樹種、密度及矮樹、草叢、蕨類、荊棘、蕁麻等的生長情況。人工地物,用黑色表示。包括各種道路、房屋、柵欄、境界等地圖符號。2.符號的等級
根據各類符號在世界各國定向越野圖上出現的頻率,同時為了促進全世界定向越野地圖的標准化,國際定聯將越野圖的符號分成三個級別:
A———適用於各種國際比賽和世界錦標賽;
B———可以用於一定地形類別之中的;
C———在特殊地形中補充A級和B級的非國際通用符號。在國際定聯1982年制定的《國際定向運動圖制圖規范》 (《Drawing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Maps》)中,A級符號列出73個,B級符號列出25個,C級符號未做統一規定。3.符號的大小與相互關系為了完整而詳細地表示出地形,同時又能保證越野圖的清晰、易讀,國際定聯規定了越野圖符號的最小尺寸以及相互靠近的符號的關系的處理原則與最小間隔。符號的大小、線條的粗細、符號間最小距離的規定,都是以日光條件下的正常視力和地圖制印能力為依據制定的。通常:
——岩石類符號、河流與溝渠類符號,最短不小於0.6mm;
——虛線符號,至少應有兩段;
——點狀符號,至少應有兩個點;
——淤泥地最小面積應為兩條0.5mm長的線;
——蘭、綠、灰、黃的普染色塊和黑色的網點,圖上最小面積為0.5mm2;蘭、綠、黃色的網點最小面積為1.0mm2。
——同顏色的兩條線間的最小距離,如黑與黑、棕與棕之間, 為O.15mm;
——兩條蘭色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為0.25mm。 當若干小而重要的地物緊靠在一起,即使用最小尺寸的符號表示,符號大小也超過了實地地物的大小時,這些符號僅保持了它們相互間位置關系的正確性,實際的准確位置已經做了合理的移動。4.符號的圖形特點(不包括C級符號)無論何種地物,它們在現地的平面形狀特點都可以被理解為:面狀的、線狀的和點狀的。在這一點上我們發現,圖上各種符號的圖形特點與實地地物的形狀特點之間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並且一一對應。 面狀的:這類符號在實地的面積通常較大,包括樹林、湖泊、寬河、淤泥地、建築群等,它們用依比例尺描繪的符號或輪廓符號表示。我們可以在圖上直接量算出地物在實地的長寬和面積,因此有些教科書稱這類符號為「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線狀的:這類符號包括小河、公路、鐵路、窄林道、石垣等等,它們的長度是依比例尺縮繪在圖上的,寬度則沒有依比例尺表示,因此這類將號又被稱作「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點狀的:這類符號在實地的面積或體積通常較小,但它們的外形或功能卻具有明顯的方位作用,是運動員在行進中的重要參照物。例如水坑、石塊、塔形建築物、水井等,用不依比例尺描繪的圖案符號或點狀符號表示。在圖上,點狀的符號本身並不指明地物的大小或它所佔有的面積,因此不能進行量算。這類符號擁有自已的「定位點」,即地物在現地的精確位置:
符號舉例 定位點
■ △ × □ ● ▲ 在圖形的中心
在符號的重心 點狀的符號又被稱為「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❽ 定向越野比賽裡面的短距離比賽項目規則是什麼
你可以參考「中國定向運動協會」頒布的的《中國徒步定向運動競賽規則(2008)》。
去文庫里搜搜看。
留個郵箱我可以把規則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