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爬石頭技巧
⑴ 快速爬山技巧
1、上山時上體放鬆並前傾,兩膝自然彎曲,兩腿加強後蹬力,用全腳掌或腳掌外側著地,也可用前腳掌著地,步幅略小,步頻稍快,兩臂配合兩腿動作協調有力地擺動。要盡量讓腳後跟吃勁,腳後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於是身體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這比用腳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勁。用腳前掌爬山,等於讓小腿累死而讓大腿閑死。坡路上常會突出塊石頭、石埂之類,要用腳跟踏之。若坡路較平,也盡量全腳掌著地。
2、走上坡路的第二個竅門是讓每一次邁步換腿時,都須將支撐腿伸直,讓關節嘎噔一下,這樣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給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煩,它能讓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單腿休息。誰要是僅用腳前掌不讓膝蓋綳直一下地爬坡,就等於故意磨練意志。
3、用手能減輕雙腿的重負。爬山時雙手多半是在閑著,早已養精蓄銳,稍微能用上手時,就該前肢著地而用力。為啥四肢腿的動物就比人擅爬山?因為它們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計動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覺得奇怪,這是一種雜技的姿式呀。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勁有效,也沒什麼不雅,還算返樸呢。
4、下山時上體正直或稍後仰,膝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平穩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坡度較陡時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來降低坡度。必要時,下陡坡時用屁股蹭著走不寒磣。一般下陡坡時宜側身走,重心略靠後,穩住一腳再移一腳。背著身往下倒走,視野不好,且過慢。不妨仰面坐著走,即用屁股蹭著走,兩手也撐著移動,安全而快捷,稍費褲子。
5、下小坡時小跑兩步最有效率。下小坡時,小步緊,即步伐小而步頻高,甚至可小跑幾步,因為把勁用來"剎車"是浪費,並且腳也頂得慌。
6、通過滑苔和冰雪山坡時:除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使用鍬、鎬等工具挖掘抗、坎台階行進,或用手腳摳、蹬、三點支撐、一點移動的方法攀援爬行。
7、通過叢林,灌木時應注意用手撥擋樹枝,防止鉤戳身體,對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隨便攀折,以防刺傷,並盡量選擇好的路線。
8、通過亂石山地時;通過亂石浮石地段,腳應著落在石縫或凸出部位,盡可能攀拉,腳踏牢固的樹木,以協助爬進。必要時,應試探踩踏石頭,以防止石塊松動摔倒。
⑵ 爬山技巧,如何爬的更快
爬山技巧
·上山:上體放鬆並前傾,兩膝自然彎曲,兩腿加強後蹬力,用全腳掌或腳掌外側著地,也可用前腳掌著地,步幅略小,步頻稍快,兩臂配合兩腿動作協調有力地擺動。
·下山:上體正直或稍後仰,膝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平穩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
·坡度較陡時: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線來降低坡度。必要時,也可用半蹲、側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過滑苔和冰雪山坡時:除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使用鍬、鎬等工具挖掘坑、坎台階行進,或用手腳摳、蹬、三點支撐、一點移動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過叢林、灌木時應注意用手撥擋樹枝,防止鉤戳身體,對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隨便攀折,以防刺傷,並盡量選擇好的路線。
·通過亂石山地時:通過亂石浮石地段,腳應著落在石縫或凸出部位,盡可能攀拉,腳踏牢固的樹木,以協助爬進。必要時,應試探踩踏石頭,以防止石塊松動摔倒。
攀登技巧
攀登時手腳要緊密配合,保持身體重心的穩定,不斷觀察、試探攀登點的牢固適用性。欲借草根或樹枝攀登時,應先穩住重心試著用力拉動,以免因草根樹枝突然松脫造成危險。
·徒手攀登時(三點固定攀登法):即利用崖壁的凸凹部位,以三點固定一點移動的方法攀上崖壁。攀登時,身體俯貼於崖壁,採用兩手一腳固定,一腳移動或兩腳一手固定,一手移動的姿勢,利用手摳、拉、撐和腳蹬等力量,使身體向上移動。
·繩索攀登:兩手握住繩索,使身體懸起並稍提腿,用兩腿內側和兩腿外側夾住繩索,隨著兩腳夾蹬繩索,兩手交替引體上移。或兩手伸直接握緊繩索,腿腳兩下垂,兩手交替用力向上引體,攀至頂點。
·拔繩攀登:是指固定繩索的上端,用腳蹬崖壁手拉繩索引體上移,攀登方法是,上體稍前傾,繩索置於兩腿間,兩手換握繩索交替攀拉上移。同時,一腳蹬崖壁,另一腳上抬准備蹬崖壁,用手拉、腳蹬的合力使身體向上移動。
·繩索攀越:是固定繩索的兩端,身體橫掛在繩索上攀越山澗、小溪等障礙物的方法。橫越時,兩手前後握繩,腹部微收,一腿膝窩掛住繩索,使身體仰掛在繩索下面,臂部稍上提,兩臂彎屈約90°。前移時,後握手前移,異側腿由下向上向內擺動,並將膝窩掛於繩上。當一腿膝窩掛上繩索時,另一腿離開繩索懸擺。兩臂、兩腿依次協調配合,交替向前移進。
·撐越壕溝:將桿一端插入溝底固定,並斜靠在石壁上緣約成70°,撐越時,快跑幾步至握桿點投影線後,兩手上下分開握緊撐桿(有?
κ衷諫希�M�保�喚趴燜俁�辛Φ氐諾仄鶥��股硤逑蚯吧戲皆酒鴆⑿�矣誄鷗艘徊啵�獎勱梟硤逑蚯鞍詼�墓噝粵��訟蚯巴埔疲�硤逅娓稅詮�怪泵婧螅�酵惹鞍冢�攣帳窒蚝笸瞥鷗耍�硤邇扒悖��セ撼遄諾亍?
·立姿跳下:立於崖壁邊緣,兩腿彎屈稍分開,身體前移,兩腳稍用力蹬崖壁邊緣,向下跳落,以前腳掌先著地,隨著屈膝緩沖。
·懸垂跳下:身體背向跳落方向,屈體下蹲,兩手摳住崖壁邊緣,身體下移,兩腿依次下伸,使身體懸垂,並略向左(右)移,左(右)手下移扶壁,手腳同時推蹬崖壁轉身跳下,腳掌先著地,隨著屈膝緩沖。
走斜坡避險法
經常走山路的人都知道,往斜坡上走,身體的姿勢最好稍微前傾。因為背上背著東西,為了要身體在斜坡上保持平衡,就要把重心放在前面。而斜度愈大則步幅就要越小要不然第一步走得太大,第二步就跟不上來。另外就是要保持一定且適當的速率,走起來不會太累,心情也舒暢。
途中萬一遇到下坡或稍微平坦的地段,也不可以放鬆心情,亂了步行頻率,加快或加大腳步,這樣反而會使身體的狀況一下子適應不過來而感到難過。
山路一般都是布滿岩石、礫石、樹根等而凹凸不平,所以走時一定要看清楚,每一步都要踏得很平實,而且要保持相同的速度,一步一步慢慢走。最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利用鞋底和地面所產生的摩擦。象在山谷斜坡那種斜度很大的地面行走,最好先用腳尖把坡面踢出踏腳(路)階,再把腳踩上去。雖然一些鋸齒形的道路是捷徑,但是走下來卻往往比走原路還累,還慢。
行路法①
保持自己的速度和節奏
要想走長路而不疲勞,竅門是放小步幅、保持步調平穩。疲勞大多是由於在平地上加快速度或邁大步,破壞了節奏所造成的,絕不能急躁。
上坡路更要放小步幅。
邁著大步爬坡,身體一定會搖搖晃晃,從而破壞了平衡。應該使用比平地上更小的步幅,一步一步穩定有力地行走。特別陡的斜坡,可以一邊左右圓緩地拐著彎一邊前進。
下坡路尤其危險
下坡路上常常會亂了步子節奏,摔倒受傷。在這種地方跑跑跳跳是非常危險的。經驗越豐富的人走下坡路時越是緩慢。鞋帶也最好系得比平時緊些,如果太松,腳指尖會頂到鞋上,有時甚至會造成腳指甲缺血壞死而脫落。
集體行進
由多個人組成的小組,總會有些人走得快一些而有些人走得慢一些,但是,既然是集體行動,同時也為了防止發生事故,建議按較慢的人的速度一塊兒行走。帶隊的人應該走在隊伍最後。
行路法②
過吊橋
吊橋不時地搖晃,要一個人一個人地過。對橋下河水恐懼的人應該只看腳下1米前方的橋面。
過獨木橋
把腳橫開如肩寬,採取稍有點外八字的步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平衡。若獨木橋只有一根,應看著1米左右的前方,一步一步使鞋底踏穩,盡快走過去要比慢吞吞地更穩便。
過河
對於淺於膝蓋的河水,如果是夏天,要穿鞋趟過去,這樣比較安全。如果河流里有石頭,可以踏石而過,且應選踏比較乾燥的石頭,因為濕石容易滑倒。而對於深過膝的河水,涉水過河比較危險,請另選它路過河。
正確的休息方法
走多少時間後休息大致取決於如下標准:平地,每走50分鍾休息10分鍾;爬坡,則每走30分鍾休息10分鍾。休息時間過長反而會使剛剛活躍起來的身體機能變得遲鈍。休息時可坐到石頭等高一點的地方,以使血液不致下行臀部,身體保持良好狀態。休息時還可以做一些輕微的屈伸活動。
⑶ 爬山運動有哪些技巧
上山
上體放鬆並前傾,兩膝自然彎曲,兩腿加強後蹬力,用全腳掌或腳掌外側著地,也可用前腳掌著地,步幅略小,步頻稍快,兩臂配合兩腿動作協調有力地擺動。
下山
上體正直或稍後仰,膝微屈,腳跟先著地,兩臂擺動幅度稍小,身體重心平穩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傷關節或拉傷肌肉。
坡度較陡時
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線來降低坡度。必要時,也可用半蹲、側身或手扶地下山。
通過滑苔和冰雪山坡時
除用上述方法外,還可使用鍬、鎬等工具挖掘坑、坎台階行進,或用手腳摳、蹬、三點支撐、一點移動的方法攀援爬行。
通過叢林、灌木時
應注意用手撥擋樹枝,防止鉤戳身體,對不熟悉的草木、不要隨便攀折,以防刺傷,並盡量選擇好的路線。
通過亂石山地時
通過亂石浮石地段,腳應著落在石縫或凸出部位,盡可能攀拉,腳踏牢固的樹木,以協助爬進。必要時,應試探踩踏石頭,以防止石塊松動摔倒。
⑷ 挖掘機挖石頭的技巧
一開始是不行的! 多研究! 看別人怎麼挖! 自己慢慢琢磨! 說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自己摸索著挖! .............時間的問題.........
⑸ 挖掘機挖石頭有什麼技巧
熟能生巧嘛!做多了就熟了,不過挖的時候不要爬的太近挖機,這樣不小心會碰壞前面的小玻璃…還有如果是裝車的話就一定要從車尾先裝,這樣石頭就不會掉下來了…
⑹ 在野外撿石頭想敲開石頭看裡面的話,技巧是什麼,前提是不會損傷到玉石!
分2類 一類是有工具 比如錘子可以敲角 一類是沒工具 可以的話煅燒澆水降溫再燒再降溫 這樣可以加速風化便於查看裡面情況 石頭對石頭敲擊也是種方法
⑺ 關於攀岩的技巧
攀岩運動的五個小技巧如下:
1、攀爬的時候,一定要緊貼岩壁。
抱石橫移或頂繩時,選擇遇到的每個腳點的最好的位置,把腳精確的移到這一點上。腳完全放好之前,眼睛不要離開腳點。水平提高時,增加移動速度。
2、掛,用腳尖或腳跟掛住岩石,維持身體平衡使身體移動。
踏,利用腳前部下踏較大的支點,減輕上肢的負擔,移動身體。
3、每次提起一隻腳,會省胳膊的力量。
只使用螺絲固定的非常小的小條、小粗痕、手點形狀的波紋以及岩壁上的自然特徵。
4、看好路線,想好下一步將要往哪兒走,然後再將手腳挪到對應的點。
選擇一個腳點,然後把腳精準的放在最好的位置上。
在腳接觸點之前,閉上眼睛,利用空間感覺完成落腳。在確定放好腳之前,保持眼睛是閉上的。先通過感覺評估踩點的好壞,然後睜開眼睛確認。選擇下一個支點,然後繼續。
5、攀爬過程中休息時,要貼緊岩壁。
想像腳踩上點的一瞬間腳尖凍在支點上;不能改變腳和支點的關系,沒有旋轉、傾斜或重置。
發力時僅僅彎曲腳踝。學會在腳和支點之間建立大面積的接觸,並感覺到這種接觸,然後在身體其他部分移動時努力保持這種最大接觸。
6、推,利用側面、下面的岩體或物體、以手臂的力量使身體移動。
張,將手伸進縫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張開攀岩,以此抓住岩石的縫隙作為支點,移動身體。
蹬,用前腳掌內側或腳趾的蹬力把身體支撐起來,減輕上肢的負擔。
跨,利用自身的柔韌性,避開難點,以尋求有利的支撐點。
⑻ 爬山技巧
1.走上坡路,盡量讓腳後跟吃勁,腳後跟自然就在人的重心上,於是身體的重量就能分配在大小腿乃至腰上,這比用腳前掌爬山要省1/3左右的勁。用腳前掌爬山,等於讓小腿累死而讓大腿閑死。坡路上常會突出塊石頭、石埂之類,要用腳跟踏之。若坡路較平,也盡量全腳掌著地。走上坡路的第二個竅門是讓每一次邁步換腿時,都須將支撐腿伸直,讓關節嘎噔一下,這樣腿的承重就能分散給腰肌一部分,不要嫌直一下腿麻煩,它能讓人每走一步都有0.3秒的單腿休息。誰要是僅用腳前掌不讓膝蓋綳直一下地爬坡,就等於故意磨練意志。
2.可用可不用手幫助時就應該用手。用手能減輕雙腿的重負。爬山時雙手多半是在閑著,早已養精蓄銳,稍微能用上手時,就該前肢著地而用力。為啥四肢腿的動物就比人擅爬山?因為它們平均分配了力量。估計動物看人直立地爬山行路一定覺得奇怪,這是一種雜技的姿式呀。爬山時,只要坡度超過45度,就手腳並用,省勁有效,也沒什麼不雅,還算返樸呢。
3.爬坡時可以有點外八字。外八字式邁步便於讓腳跟吃重,也減少腳面與小腿的角度而肌腱舒服。我發現老鄉負重上山(送糞擔水等)就有些外八字,雖不走得特快,但不停歇,每邁一步膝關節都挺直一下,彷彿一步一頓。
4.爬坡時可用手掌壓在大腿下部助力。這樣一是讓手臂和腿形成一個力矩而將臂力轉移到腿上,二是手掌的壓摁有助大腿肌肉的緊湊而得以發力。當摁壓著一隻腿提邁另一腿時,會覺得像摁壓著一塊石頭一樣而能借上力。
5.爬坡時可大口喘氣,喘得誇張一些也沒關系,吸進的氣越多越好,能加強肺和心臟的功能,進而全身肌肉中的細胞更能充分地工作。最好採用深腹式呼吸,讓肺葉完全膨脹起彷彿上至喉嚨下至丹田。山裡的空氣雜質少,干凈的氧氣在身子里循環就等於內部洗澡呀。若天冷,可以舌尖抵住上齶前,讓舌頭先給涼氣加加溫,省得喝一口冷風噎著。
6.爬坡時拄棍也能減輕腿力。兩只腿的爬不過四隻腿的,但人拄上棍等於三隻腿,勝於兩腿。短棍(手至地的距離)為好,手能撐住它,讓那棍杖像腿一樣吃力。長棍也行,彷彿撐篙,不過移起來比短棍費些胳膊的勁。
⑼ 撿石頭的技巧
新疆戈壁灘撿石頭技巧 烏爾禾撿石頭技巧
因一位吧內玉友的執著,讓自己為之感動!故而寫下自己下戈壁撿玉積累的一些經驗及所見所聞,供一些愛好者參考。更希望吧內曾下過戈壁尋玉的玉友能在這把自身經驗及些常識展示在這,讓我們能同分享,共學習!
我們就先來了解戈壁! 戈壁灘是由粗砂、礫石覆蓋在硬土層上的荒漠形成,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晝夜溫差大。
一年中風沙最多的是在3月下旬至5月,最熱的是7-9月溫度能達到40-50度這兩個時間段一般不適合下戈壁,當然也有去的;
當地人最喜歡的就是在10月後下戈壁撿玉石,因為此時戈壁上溫度不高,用他們的話就是夏季戈壁熱的要死,人沒法控制,就是光著身子也會烤出油;
10月後的天氣漸涼下來,天冷了,人可以控制溫度,冷了可以加襖穿暖,而且這個時間段地里活都忙完了,大家閑的時間多了,就騎著摩托,開著北京吉普,皮卡、越野車到戈壁上尋玉了。
10月後的天氣漸涼下來,天冷了,人可以控制溫度,冷了可以加襖穿暖,而且這個時間段地里活都忙完了,大家閑的時間多了,就騎著摩托,開著北京吉普,皮卡、越野車到戈壁上尋玉了。
其二就是最為實用又經濟耐用,適應能力強,且零件可互換,成本低廉,它就是212吉普車,這類曾經風靡一時的「勇士"逐漸被淘汰下來,但卻又在戈壁上展現了自身優越的價值,馳騁於茫茫戈壁。有朋友曾說:「下戈壁就這車實用,操作簡單,勁大、適應力強、柴油發動機的夏季不怕高溫。重要一點維修方便,配件價格低,不像現在電子類的車,出了問題,除非你是專業人員,要不就傻眼了,等拖車吧!配件也昂貴!」缺點就是:車子密封不好,坐這車就等吃灰土吧!我坐過幾次,每次出來先就是拍打滿身的灰土,滿臉,眼鼻都有。但下戈壁不是為了享受什麼,這點對我小KS。
其三就是選四驅的柴油皮卡車,這是撿拾者條件好些的選擇,相對要舒適,而且載物量大。缺點是底盤較低,在戈壁上磨損大。不過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