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越野賽規則
1. 急!求: 越野定點比賽規則
准備工作
在寄出報名表之後不久,您將收到進一步的詳細資料,這時 比賽准備即可開始。准備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幾點:
1.學習有關比賽的規程、要求;
2.根據自己的目標加強技能、體能訓練;
3.購買比賽用品,如紅圓珠筆、指北針。准備參加比賽的 服裝(舊的工裝衣褲或長運動服均可);
4.比賽前夕應充分休息,注意飲食的調養。在比賽的前一 天,准備好飲料、於糧和零用錢。
在出發前
比賽的這一天終於來到了。您應早早地把一切物品攜帶好, 按計算好的時間騎車或搭載其他車輛前往比賽集合地點。 在集合地點報到之後,您將得到您的比賽編號(號碼布)、檢 查卡片等物品。在去出發區之前,您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
1.撕(剪)下檢查卡副卡,交給工作人員;
2.如果比賽另有補充規定或通知,應盡快閱讀、記熟,並予以正確的理解;
3.將比賽中不用的物品(如行李等)放置於規定的地點;
4.按規定方法佩戴號碼布或其他標志;
5.開始做熱身、准備活動。 當距離您的出發時間還剩10-15分鍾時,即可以在工作人員 (或標志)的指引下前往出發區。到達出發區之後,一般應停止一 切活動,靜靜地等待檢錄員的呼叫,以便能夠按時出發。
注意:在出發區,最重要的是切勿錯過或搶超出發時間。同時不要進錯通道、拿錯地圖。
在標圖區
如果本次比賽圖上沒有標示比賽路線,這就說明需要參賽者自己到標圖區依基本圖轉繪。標圖區一般設在出發線前方30-100米的地點(標圖區符號與出發區符號相同,為邊長7毫米的「△」符號),在您離開「待發」格之後,只要沿著標志即可找到它。
轉繪比賽路線時抓緊時間是必要的,但要細心和謹慎,防止繪錯檢查點的位置。要注意愛護基本圖,轉繪完畢後應將借用的尺子、紅圓珠筆等留在原處,以便後來的運動員使用。
在比賽中
離開出發線之後您應進入賽跑的狀態,因為比賽的成績是從這一時間開始計算的。不過,只把定向越野比賽當做一般的賽跑是不行的,正象有人稱它為「思考的運動」、「狡黠的賽跑」那樣,在比賽的過程中將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在等待著您。經常出現的問題是:
——您准備採取何種按圖行進方法前往檢查點?
——何種地形會對您的運動有幫助?
——何種地形會影響您行進? 對於這些問題,相信您可以從本書的第三章中找到答案。在這里需要再強調一下關於快與慢的關系問題。瑞典人帕·斯安德伯(Per Sandberg)把兩個檢查點之間的一段路程分成綠、黃、紅三個區(參見圖4—6),他認為在不同區段應採用不同的定向越野方法:
綠區——概略定向。在這個區域,由於剛剛標定了行進的方向,精確地確定了站立點(藉助於檢查點),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奔跑。如有可能,應多採用記憶法沿道路奔跑。
黃區——「標準的」定向。這一區域內的各種明顯地形點將逐漸引導您接近檢查點,因此宜多利用借點、導線等方法行進,並盡可能地保持標准跑速。
紅區——精確定向。即將到達檢查點,應減慢速度,防止過早地兜圈子尋找點標,或者錯過點標。此時應勤看地圖勤對照,時時明確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如有必要還應採用按磁方位角行進和步測的方法。
在終點
在離開最後一個檢查點向終點前進的時候,這已意味著勝利在望,但還不能松勁,因為在這時競爭對手們還將在意志、體力、技能等方面做最後的較量。要再堅持一下。過不久,您將看到那醒目的終點橫幅並聽到觀眾為您加油的歡呼聲。 在越過終線之後,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將檢查卡片交給收卡員,而後以放鬆性的慢跑沿通道離開終點工作區,到指定地點休息或換衣、洗澡。如果您對比賽的組織工作和其他運動員有意見,或需要對自己的失誤進行申辯,應該在離開終點工作區前到「申訴處」向工作人員說明。
在終點工作區的外側,通常設有成績公布欄,在您將檢查卡片交給收卡員之後,只要您的成績是有效的,工作人員會在不長時間內將您的成績公布出來。成績一公布,您就可以自行離開比賽會場返回了。如果比賽後還有頒獎儀式,那麼無論受獎人中是否有您,都應該留下來看看。頒獎儀式是一次比賽最有意義、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可以肯定,它將給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印象。
2. 定向越野的比賽規則
定向越野(Cross-Country Orienteering)是定向運動(Orienteering)的主要比賽項目之一。參賽者要依靠標有若干檢查點和方向線的地圖並藉助指北針,自己選擇行進路線,依次尋找各個檢查點,用最短時間完成比賽者為優勝。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即為犯規,應取消比賽資格:
1.有意妨礙他人比賽(包括犯有同一性質的其他任何不良言行)者;
2.蓄意損壞點標、點簽和其他比賽設施者;
3.比賽中搭乘交通工具行進者;
4.未通過全部檢查點,而又偽造點簽圖案者。 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被視為違例,應給予警告。裁判人員將根據違例的性質和程度,採取從降低成績直至取消比賽資格的處罰:
1.在出發區越位(提前)取圖和搶先出發者;
2.接受別人的幫助,如指路、尋找點標、使用點簽者;
3.為別人提供幫助,如指路、尋找點標、使用點簽者;
4.為從對手的技術中獲利,故意在比賽中與對手同路或跟進者;
5.故意不按比賽規定順序行進者;
6.不按規定位置佩戴號碼布者;
7.有其他違反比賽規則行為者。 有下述情況之一者,比賽成績將被判為無效:
1.有證據表明在比賽前勘察過路線者;
2.未通過全部檢查點,即檢查卡片上點簽圖案不全者;
3.點簽圖案模糊不清,確實無法辨認者;
4.在檢查卡片上不按規定位置使用點簽者;
5.在比賽結束(指終點關閉)前不交回檢查卡片者;
6.超過比賽規定的終點關閉時間(檢查點一般也在同一時間撤收)而尚未返回會場者。如確系迷失方向,應向附近任意一條大路或原檢查點位置靠攏,等候工作人員的處置;
7.有意無意地造成國家或他人的重大經濟損失和破壞自然風景者。由此帶來的一切後果,責任由肇事人承擔。 在定向越野比賽中,某些特殊的情況是可能出現的,例如:
——檢查點被無關人員拿走或遭自然破壞;
——檢查點的位置與圖上的位置不符;
——比賽中出現個人或團體的成績完全相等。
對於這類問題,通常應在比賽前的准備階段由籌備組長領導各委員仔細地研究、確定處置辦法,形成文字,由技術委員在制定《比賽規程》時列入。如果這些問題是出現在比賽的過程中,則應由裁判長決定處置辦法(參見裁判長職責)。當某個領導小組成員對裁判長的決定有異議時,應經比賽領導小組組長同意,召集全體成員,以舉手錶決的方式另行選擇處置辦法,但必須獲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多數通過。對於在比賽後提交到領導小組的訴訟,原則上也應按此辦法處理。
3. 越野車運動大致可分為哪些賽種具體每場賽種賽事對場地要求怎麼樣
若論世界上最著名的越野四驅賽事,應當首推由法國巴黎到非洲達喀爾的汽車拉力賽(Paris-Granada-Darkar Rally);其次就是由駱駝煙草及英國陸虎汽車合辦的駱駝杯錦標賽「Gamel Trophy」;此外,在亞洲,最著名的越野賽事則應屬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Borneo Safari)了。以下分別向大家介紹: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既考驗車輛在沙漠比賽中性能的發揮,又考驗車手和領航員的配合,該賽事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尋找最短最安全最快的路段直達終點。而駱駝杯錦標賽則是一項考驗團隊合作精神的賽事,特色在於怎樣駕駛一輛只採用原裝引擎及懸掛系統的越野車,深入地球每一個角落實行探險式旅程。
駱駝杯錦標賽
駱駝杯錦標賽的創始者最初將這項賽事設計為駕駛4x4穿越「全亞瑪遜公路」,追求的是簡單與真誠,但自從他轉向水上運動,並進行長時間電視直播後,這種風格就不復存在了。那時在巴西人們將穿越全亞瑪遜稱為「公路」,實在是一種溢美之辭。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檢驗參賽者的越野技巧和4x4卡車及裝備的性能,這個比賽以野外探險生活為主,沒有名次及獎項,只有一紙完成賽事的證書而已。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與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及駱駝杯錦標賽相比,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每年一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馬來西亞四輪驅動車越野賽,是一種全面考驗越野車性能、耐力和駕駛者的反應、體能及耐力的大賽,與其他兩大賽事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個賽事也是亞洲地區越野車迷最為重視的一級大賽之一,至今為止已舉辦了10屆。
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別具一格,主辦單位會在森林內設定一系列超高難度的障礙,如接近九十度傾斜的懸崖、深近一米的沼澤地、連雙腳都難以立足的大石及舉步艱難的爛泥地等。參賽者需要在荒蕪邊際的原始森林裡依靠帳篷生活。並且在毒蚊滿布、悶熱潮濕並隨時有可能下起狂風暴雨的天氣情況下自己煮食。如果沿途沒有河流或在河邊駐扎,參賽者就要帶著滿身污泥和臭汗入睡,那種艱辛和困難非筆墨所能形容。大賽還有多項嚴格的規定,如使用絞盤時必須在鋼纜上放有毛巾、過時未能擺脫困境者將被取消資格;中途如果熄火或翻車不許其他人協助,否則也將取消賽段資格等。參賽者要用越野車完成這些艱巨任務,縱使危險萬分亦不可逃避,否則前功盡棄。在各種越野賽事中,如果順利完成馬來西亞四驅越野賽,將無可置疑地成為「越野之王」。
4. 拉力賽和越野賽的區別
拉力賽(Rally)
亦稱「多日賽」。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在一個國家內或者跨越數國舉行的既檢驗車輛性能和質量,又考驗駕駛技術的長途比賽。
比賽在規定的日期內分若干階段進行,每階段內設置由行駛路段連接的數個測試速度的賽段,交替進行,每個賽段的長度不超過30公里。比賽採用單個發車方法,每個車組由1名駕駛員和1名副駕駛員(領航員)組成。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時間短者名次列前。比賽對行駛路段的行駛時間有嚴格限制,車組必須按規定的時間依次到每個時間控制點報到,遲到或早到都會受到處罰。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年產量超過5000輛的標准4座小客車和旅行車, 並按比賽規則改裝。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不準超過300馬力。
國際汽車拉力賽每年設有世界拉力錦標賽( 14站 )、歐洲拉力錦標賽( 11站, 難度系數分20/10/5/2 )、亞洲拉力錦標賽(6站)、非洲拉力錦標賽( 5站 )、中東拉力錦標賽(6站)等眾多大型賽事。
越野賽(Rallycross)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至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比較直觀的區別就是場地的路面情況,場地賽採用柏油等硬路面,同時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賽道裡面進行比賽,路面相對附著力較高,拉利和越野賽一般採用沙石路面,大多採用天然路段進行比賽。當然拉力比賽也有柏油路面。
最重要的區別還是在規則上面:
1、發車:場地賽目前基本採用群發車,當發車信號出現時,所有參賽車輛一起發車,同時計時。拉力賽和越野賽一般賽用單車發車,即每隔幾分鍾發一輛車,單車計時。
2、車輛人員:場地賽只有賽車手一個人。拉力賽和越野賽除了賽車手外,還有領航員。
3、其他規則:場地賽在比賽過程中禁止賽手自行維修車輛,禁止在賽道中下車、更換輪胎等。拉力賽和越野賽一般都許可賽手和領航員在比賽過程中自行維修車輛、更換輪胎等。
其他也有很多的不同,總而言之,現在賽車運動分為場地賽、拉力賽,越野賽因為沿用拉力賽的規則,而被歸為拉力賽中。
5. 什麼是越野比賽越野比賽有哪些注意事項
什麼是越野比賽越野本身是一項健康而綜合的運動:越野路線一般都選擇在地形崎嶇的山地、丘陵,有很多爬升和下降,爬升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重訓練的過程。
運動眼鏡也是必備。跑步帶太陽鏡不僅為防陽光強烈,而且為防紫外線,防風沙,還有就是防止在樹叢中扎到眼睛。足夠的水源。除了失溫風險,參賽者還面臨另一個極端的天氣風險就是酷暑。酷暑多數伴隨脫水,因為賽事補給點很少,所以要帶一定量的水以便路上飲用。
6. 越野跑基本規則是什麼
世界各地舉行越野賽跑的環境差別很大,特別是季節、氣候條件及比賽距離各異,因此不可能對此項運動作出世界性的統一嚴格規定。但下列規則可用來指導和推動各國開展越野賽跑,使之既作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也作為田徑運動的輔助訓練手段。
1.季節
越野賽跑通常應在田徑賽季結束後的冬季進行。
2.路線
越野賽跑路線應盡量限於空曠的田野、荒野、空地及草地。橫穿公路的次數應減至最低限度。
必須為比賽路線作出明顯的標志,較為可取的是在比賽路線兩邊設置柵欄或障礙物。如不能做到這—點,至少應在路線兩邊用連續的帶子攔起作為標志。
勘測路線時應避免很高的障礙物和危險路線,如深坑、危險的上下坡、密茂叢林等。
總之,應避免一切給比賽帶來困難而違背比賽宗旨的障礙物。不宜設置人工障礙,但為了進行此項運動而必須設置時,也可模擬曠野中的自然障礙。若參加比賽的運動員人數較多,在起跑後的1500米內不應有狹窄地段或其他障礙物,以免造成阻滯。
應測量比賽路線,在發出邀請時宣布比賽距離,應利用此機會對路線作簡要介紹。當比賽路線為環形時,建議每圈距離不少於2200米。
主辦機構應負責提供適用的、作好標志的比賽路線,在秩序冊中說明比賽路線的細節。為比賽指派路線管理員、檢查員以及必要時在復雜地帶為運動員指引正確路線的引導員。
除國際比賽外,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修改上述有關路線的規定。3.建議將運動員分成年齡組
4.比賽距離
國際田聯世界越野團體錦標賽的距離大約為:男子長距離12公里、男子短距離4公里、青年男子8公里;女子長距離8公里、女子短距離4公里、青年女子6公里。
建議其他的國際比賽和國家比賽也採用類似比賽距離。
5.出發
使用長跑比賽的標准口令,鳴槍出發。
如果比賽人數較多,應在出發前5分鍾進行預告,必要時可增加預告次數。出發時,應為各隊提供起跑位置,各隊隊員應在起點處排成一路縱隊。
運動員在越野賽跑時不得接受任何人提供的幫助。
6.計分
比賽結束時,裁判員應判定各隊計分隊員的名次,然後將名次分數相加,總分最少者為優勝。
計算總分時,可以去掉以個人身份參賽的運動員名次,對後繼名次進行相應調整。但參賽運動員人數較多時,不宜使用此種方法。
如總分相等,則以最後一名計分隊員名次較好的隊為優勝。
7.飲水、用水和飲料站
在所有比賽的起點和終點均應放置飲用水和其他適宜飲料。
在所有項目比賽中,如果天氣條件需要,應以2~3公里的間隔距離設置飲水、用水站或每圈設置。
8.山地越野跑
山地越野跑的主要路段應離開公路在山野舉行,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上坡(主要是上坡)或上坡/下坡(起點、終點在同一高度)跑。
建議國際比賽的大致距離和上坡總量如下:
(1)主要為上坡跑項目比賽距離上坡距離成年男子12公里1200米成年女子7公里550米青年男子7公里550米
(2)起點、終點設在同一高度項目比賽距離上坡距離成年男子12公里700米成年女子7公里400米青年男子7公里400米
跑經瀝青公路的路線長度不得超過全程的20%。比賽路線可設計成一個環形。
7. 越野汽車拉力賽它對汽車還有對車手有什麼條件還有規定的嗎
在賽車方面,因為任何可以參加比賽的賽車都要進行改裝,從里到外將原車中一切用來美觀而沒有實際用處的東西統統拆掉,包括安全氣囊以達到減輕車體重量的目的,隨後就是在安全方面進行改裝,比如安裝防滾架,六連式安全帶,車手自救用的消防系統,加入阻燃層和安裝高硬度的碳化鋼玻璃等等,拉力賽車改裝中性能方面是改的最多的,比如添加普通車沒有的助理轉向機,發動機高壓泵,擋泥減震,輪胎軸承自動回位系統等等 賽車在車手要求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 只要你有經濟支持就行,其次就心理素質要好,拉力車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與領航員有極高的默契.
8. 場地賽,拉力賽,越野賽三者有何區別,請個別詳細說明
1、意思不一
場地賽:指比賽在固定的場地內進行。
拉力賽:指在1個國家內舉行或者跨越國境舉行的多日的、分段的長途汽車比賽。
越野賽:指駕駛車輛在野外進行競速比賽。
2、路面不一
場地賽:路面為柏油平整路面。
拉力賽:是在有路基的土路、砂礫路或柏油路上進行的。
越野賽:場地多為丘陵,山地,沙漠等自然環境。
3、發車方式不一
場地賽:多採用群車發車的方式。
拉力賽:採取單個發車的方法。
越野賽: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4、計算方式不一
場地賽:按照完成固定圈數的時間長短排名。
拉力賽:以每個車組完成全部特殊路段比賽的時間和在行駛路段所受處罰時間累計計算最終成績。
越野賽:據從起點到達終點的時間推算最終成績。
5、類別不一
場地賽:是一項競速比賽。
拉力賽:是一項汽車道路比賽項目。
越野賽:是一項競速比賽。
9. 賽車的越野賽
汽車道路比賽項目之一。是在一個國家的公路和自然道路上舉行的允許對該國進行考察的汽車比賽。經過幾個國家的領土、總長度超過10,000公里或跨洲的比賽稱馬拉松越野賽。除國際汽聯特別批准外,越野賽的賽程不得超過15天,比賽必須在白天進行。採用單車發車方式。 比賽每經過10個階段後至少休息18個小時。
每階段的行駛距離自定, 但每個賽段的最大長度, 越野賽規定不超過350公里, 馬拉松越野賽規定不超過800公里。 必須使用在國際汽聯注冊的全輪驅動汽車參賽。
1996年國際汽聯首次對越野賽實行世界盃賽制,其中較著名的比賽有巴黎-達喀爾越野賽、突尼西亞國際汽車賽、巴黎至莫斯科至北京馬拉松汽車越野賽、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漠挑戰賽等。
最早的汽車比賽是在公路上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跑完規定的賽程。隨後人們又嘗試了難度更大的爬坡比賽,看參賽選手誰能最快地駕車爬上山坡。此後隨著賽車運動的不斷升級,出現了在環型賽道上進行的汽車比賽。人們在今天所見到的號稱賽車運動頂峰的一級方程式(F1)比賽也毫不例外的是經歷了賽車運動的漫長歷史才逐漸演化成今天的形式的。然而在賽車運動進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各樣的競賽形式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保持著自己特有的規則,形成了今天多種多樣風格各異的汽車賽事。如名為「PIKESPEAK·INTERNATIONAL·HILLCLIMBING」的山地賽車最早開始於1916年,盡管當中因戰爭而一度中斷,但延續到今天又將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迎來它的第77屆比賽。另外,在公路上進行的汽車拉力、在環型賽道上進行的場地賽車等無一不擁有各自顯赫的歷史。
在眾多的汽車賽事當中,作為世界錦標賽轉戰於各國之間,由全世界的賽車選手爭奪每年一度的世界冠軍頭銜的重大比賽,當首推一級方程式(F1)和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WRC)兩項。各國的賽車選手和賽車生產廠家為爭奪這兩項賽事的車手冠軍和廠商冠軍(在F1中稱為Con?structorChampionship)的桂冠,每年都要展開激烈的角逐。
特別是WRC的比賽,從在摩納哥公國的冰天雪地中舉行的蒙特卡洛拉力到在肯亞的熾熱荒原上上演的薩法利拉力,賽手們在一年當中要與嚴酷的自然環境展開總共14戰的殊死搏鬥。由於WRC每年都要把各國眾多的賽車運動愛好者們捲入比賽的狂熱漩渦,所以它已經成為當今一項舉世矚目的重大國際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