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測向越野訓練計劃
『壹』 誰知道定向越野怎麼練習
體能
需氧訓練(Aerobic training)
一般的需氧訓練可以透過不同的運動進行。除了定向以外,只要令到心臟加速跳動的游泳、踏單車、健康舞,都可以訓練中心能力。這樣可以減少對跑步、定向常用肌肉的壓力,從而降低受傷的機會,提高訓練量。
周邊能力的需氧訓練最好就在野外進行,越是崎嶇不平越好;若在公園訓練,那就跑小路旁邊的草地、泥地,務求令雙腳好像在樹林中跑一樣。在野外跑得越多,越野跑技巧就越好。記不記得先前提到肌肉運作機制,提高越野跑技巧後,身體就知道使用那一條肌肉,減少對抗肌工作,消耗能量減少;那步伐就會更加輕松,好似在野外浮游,而不是掙扎。這同時讓你更專注讀圖,減少受傷機會。
持續訓練
耳熟能詳的長距慢跑(LSD)。目的就是令身體習慣長時間運動(超過九十分鍾,青少年可縮短時間),同時作為日後的訓練基礎。強度為低至中,可以邊跑邊說話就很適合(Talking test)。這種訓練可以結合幾種運動,不單止可以鍛煉心肺能力,而腿又不會太疲勞;訓練最好在平緩的地方進行,避免爬山時造成乳酸積聚。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同時可以鍛煉周邊能力。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主要集中在基礎訓練時期。
強度:輕松——10~13 ,中等——12~15
持續快速訓練
快速的意思是接近比賽速度,訓練時間為30-60分鍾。雖說是接近比賽速度,但應該是可以收放自如;若在野外進行,就必須有浮游的感覺。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耐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強度:15~17
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主要集中在訓練/比賽期間,減少長距離慢跑次數,多進行快速練習。
長距間斷訓練
這個速度更快,訓練的好處就讓你長時間劇烈地跑動,而不會有太多乳酸積聚。劇烈的 意思就是每跑完一段,你都會感到乳酸出現,而每段之間的休息一定要足以帶走乳酸。訓練通常跑2~10分鍾,休息就是一半跑的時間,休息最好是動態慢跑,幫助身體帶走乳酸。慣常的做法有4-2分鍾(跑4分鍾,休息2分鍾),三至六次。記住,間斷訓練盡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開始不要跑太快。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主要集中在基礎訓練時期。
強度:15~17
短距間斷訓練
訓練時間、距離縮短,慣常的有90-30秒、70-20秒、45-15秒、15-15秒。記住,間斷訓練盡量要以相同速度完成,開始不要沖得太快。每次訓練時間是二十至四十分鍾,如果是15-15的話,就可能是十至十五分鍾(不過當然要加上熱身和整理運動)。由於15-15跑的時間太短,不足以令脈搏升得很高,所以休息時間會縮短,以提升訓練效果。若在野外進行,就能訓練定向所需的紅肌和白肌,不過要避免受傷。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中心(心肺)能力,若在野外進行,就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主要集中在比賽訓練時期。
強度:15~17
加速跑(Fartlek)
一種郊野的間斷訓練,瑞典語「Fartlek」的意思是加速的意思,所以訓練是十分有趣的:-)。訓練最好在跟定向比賽接近的地形進行,沒有指定的路線,最重要是跑的地形多變,上下山、沿高度、軟地、碎石地...跑不同的速度。跑速應是比賽速度,不過有時要加速,有時就要減速,避免過多乳酸積聚。要訓練定向跑技巧,就只能在跟比賽地形相似的地方進行,時間是二十至六十分鍾,最好能加插技術訓練。
訓練目的:主要是增強越野跑技巧,同時可以鍛煉中心+周邊能力。
訓練適合全年進行,一旦練好越野跑技巧,那可保持較長時間。在基礎訓練時期,加速跑可以像長距間斷訓練;而在比賽期間,則可提升強度,縮短時間,但加快速度。這是最具效益的方法。
強度:10~17
缺氧訓練
雖然上述的訓練會帶給你酸痛,但都是需氧訓練。而缺氧訓練就是鍛煉肌肉在高乳酸水平下運動,提升身體帶走肌肉乳酸的能力。你無需為缺氧訓練的強度傷腦筋,全都是最高。
缺氧訓練全都針對每種運動而制定,而且只是參與訓練的肌肉收惠。定向運動員就只能在野外訓練,利用山坡、沼澤等自然阻力去訓練。缺氧訓練所得的體能是很快流失,就像太陽底下的雪糕,若一個月沒有訓練,基本上就重回起點。訓練最好在重要比賽前一至兩個月進行,但緊記這是十分劇烈的訓練,身體需要較長時間復原,所以不要在臨近比賽時進行。由於十分劇烈,訓練中受傷機會提高,一定要非常小心,熱身、整理運動就不可或缺。雖然訓練劇烈,但卻是令身體進入體能顛峰的好方法。
沖山(Hill sprints)
這是最容易做的缺氧訓練,以最高速度沖上山坡,大約30~90秒。沖到山坡近頂時,雙腿應該乏力和酸痛。在下次沖刺之前,你需要較長休息時間,可能三至四分鍾,令肌肉中大部分乳酸都被帶走,動態的慢跑十分有效。除了在同一個山坡進行,更可以擬定一條路線,沖上山頂然後慢跑下另一個山。每次訓練可進行一至兩組,每組三至五次。
強度:17~19
乳酸間斷訓練
將短間斷訓練調轉,30-90、20-70、15-45。跑的一段是全速,然後慢跑。在野外進行的話,就全速上山,慢跑下山。
強度:17~19
技能
4定向越野的技能--怎樣選擇比賽路線
「既果斷又細心,能夠迅速選擇最佳的行進路線」,這是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勝的重要手段。當競爭對手之間實力比較接近的時候,能否掌握這個技能就成了關鍵問題。由於選擇最佳行進路線的能力是建立在掌握其他定向越野技能,尤其是識圖用圖能力基礎之上的,是體能與技能在比賽中的綜合運用,因此可以這樣說:選擇路線是更高一層意義上的技能或稱「尖端」技能。
選擇路線需要考慮許多因素。有些因素已在前面章節中提及,為避免重復,這里只補充下述幾點有關的問題:
1.選擇路線的標准:
什麼是最佳行進路線?簡單地說應該是:
——省體力;
——省時間;
——最安全;
——便於發揮自己的技能或體能優勢;
2.選擇路線的基本問題:
當遇到高地、陡坡、圍欄之類的障礙時,是翻越還是繞行?
當遇到密林、沼澤、水塘之類的障礙時,是通過還是繞行?
3.不同地形對運動速度的影響(概略值):
每公里用時(分鍾) 公路 空曠地 疏林 山地或樹林
走 9 16 19 25
跑 6 8 10 14
4.因此,選擇路線要遵循下述原則:
有路不越野。應盡量選擇沿道路行進,這是因為:
--在道路上容易確定站立點,使運動員更具信心;
--地面相對光滑、平坦,有利於提高奔跑速度;
走高不走低。如果不得不越野,應盡量在高處(如山脊、山背)行進,避免在低處(如山谷、凹地)行進。這是因為:
--地勢高,展望好,便於確定站立點和保持行進方向;
--高處通風、乾燥,荊棘、雜草、蟲害及其它危險少;
--人們都習慣在高處行走。因此,象在山脊這樣的地方,常常會有放牧、砍柴的人踏出的小路,利用它,便於提高運動速度。
5.選擇路線的方法(舉例):
實際上,依靠上述一般原則決定路線的選擇是很不夠的。只有讓自己的"感覺"或"估計"變得更有科學根據,才有可能更快的提高定向越野成績。分析與解決選擇路線基本問題的方法有多種,下面僅介紹其中的一種--經驗法:
某人以自己在道路上奔跑300米需要的時間2分鍾(近似值), 作為一個標准,通過多次實踐,對自己奔跑的速度有了如下了解:
地形類別 每300米用時(分鍾) 倍率 每2分鍾的距離(米)
大路 2 1 300
雜草地 4 2 150
有灌木的樹林 6 3 100
密林或荊棘叢 8 4 75
那麼,他就可以用這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假定穿過密林的距離為1(75米),沿大路跑的距離為4(300米),則兩種選擇所用的時間相等;如果他的體力好而定向本領差,那他就應該選擇沿大路跑。
對於其他選擇,可以參照同樣的方法進行。
『貳』 無線電測向和定向越野具體有什麼區別嗎
定向越野是無線電測向分出來的一個項目,在我國無線電測向開展的時間比定向越野早很多。但是因為定向越野被高校指定開展,所以現在定向越野比無線電測向出名很多。本質來說是差不多的項目,但是比賽使用的設備不一樣。在中小學的話無線電測向開展的比定向越野要好,但是到了高校就反了過來。
『叄』 求一篇體育鍛煉計劃1000字,小學生的
首先是要養成一個早晨提前40到60分鍾起床的習慣;
二是早晨起來後,外出先跑跑步,將身體跑到微熱就行,作為每天早晨鍛煉活動前必須的准備事項;
三是做做廣播體操,或者學習練武的一些基本動作,注意:初學練武時,先不要求神似,而必須追求形似。才能保證自己的舉手投足符合練武人的出手不離方寸;
四是每天早晨鍛煉時,進行一下深呼吸後,憑借一口氣盡力對天長嘯(能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肺活量與底氣),多做做俯卧撐,如果有條件多吊吊單杠、雙杠(能達到高中體育鍛煉標准以上最好);
五是每天睡覺前准備一杯綠茶,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給涼綠茶加點熱開水後,把它喝了(一是稀釋體內因睡眠後的血液粘稠問題;二是有利於鍛煉身體時不出現供血、供氧不足的不良狀態;三是有清掃體內垃圾的作用,提高身體的消化功能,有利於多長肉,特別是多長腱子肉;四是清晨起床空腹喝綠茶有消除脂肪肉(肥肉)的醫療效果),清晨起床空腹喝茶適應後,每天每次必須喝400ml以上;
六是每天早晨一定要吃飽飯,中午也必須吃好、吃飽。雞、鴨、魚、肉可以隨便吃。但是晚飯:一是最好不要吃麵食(麵包、饅頭、面條等);二是最好少吃雞、鴨、魚、肉;三是吃好就行,不要吃的太飽(因為晚飯的以上三條是可能造成攝入量過多而造成盡長脂肪(肥肉),不長腱子肉(瘦肉)的主要原因);
七是晚飯兩小時後,可以外出走走,做做俯卧撐、吊吊單杠、雙杠或者在家跑跑步、做做仰卧起坐和原地起跳、原地起跳摸高、助跑起跳摸高的鍛煉,鍛煉到身體發熱即可,等到身體適應後再增加活動量;
八是到新華書店、網上購買或下載一些鍛煉身體、練武的身體防護與保護書籍及鍛煉身體的技術要領、注意事項、武術的簡單套路來好好學習學習後,再進行具體的鍛煉與實施為好。
以上各條,貴在持之以恆。
只有你能長期堅持下來,養成生活的如此習慣。
『肆』 測向的訓練方法
身體訓練的基礎理論和方法,例如訓練原則、教學組織方法、賽前調整期訓練、恢復期訓練、少年運動員身體特點及訓練方法等,專著已經很多。本書僅結合測向運動的特點,介紹一些一般性的訓練方法。 (1)力量素質 力量素質是指肌肉在活動時克服阻力的能力。肌肉克服阻力是通過運動員的肌力實現的。阻力包括外部阻力和內部阻力兩個方面。外部阻力包括運動員負載物體的重量、摩擦力、空氣阻力等;內部阻力指肌肉內部的阻力,如肌肉的粘滯性,各肌肉間用力的內抗性等。
力量包括絕對力量,相對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其中,力量耐力是指長時間克服小阻力的能力,無線電測向運動中的奔跑耐力就屬於這種耐力。速度力量是指在短時間內克服小阻力的能力。無線電測向運動中的快速跑、沖刺跑都需要速度力量。不同的力量訓練可以收到不同的效果。
(2)一般性來說,重復荷、高強度而短時間的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特別是深層的肌肉,使肌肉強壯、增大。但在增強力量的訓練中,更多的是用本人最大力量的2/3左右的力量進行訓練。因為這可以減輕運動員心理上的負擔,防止外傷,保證練習中完成必要的重復次數和組數。在這樣的訓練中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必須有一個訓練的准備過程。一般來說,先從30~40%的強度開始,逐漸增加,直至75%的強度。
第二、在訓練中間可以穿插一些超75%的小強度訓練,直至95%的強度。
(3)速度力量的訓練,在速度力量訓練中大多採用超等長練習,就是先將需要加強的肌肉拉長,然後再迅速做收縮動作。增強下肢速度練習的常用練習有蛙跳、長短距離的單、雙足跳和跳深等。
在進行這種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力量的增強不僅僅在於肌肉拉長的長度,更主要在於拉長後收縮的速度。
第二、不同的練習高度作用於肌肉的部位不同。一般來說,跳的高度較低,主要發展小腿後群肌肉;練習的高度較高,主要發展股四頭肌。
第三、要做好准備活動,並逐漸增加強度,以防肌肉拉傷。
(4)力量耐力訓練,在力量耐力訓練中,要求負荷強度小,重復次數低,練習時間長。負荷的范圍一般在運動員本身承擔最大負荷的1/4以下,練習的重復次數要求達到或接近極限的程度,而練習的阻數不一定過多。對測向運動員來說,登山和輕負荷上台階(樓梯,看台等)便是一種很好的練習。做上台階練習時,要注意時間連續,掌握好上到台階頂部再返回底部重新練習時的間隔時間,不要過長。此外還可做較淺的蹲起練習。選一台階,運動員腳掌在台階上,而腳跟懸空,曲膝半蹲到大小腿夾角近90度時直立。還可以做雙腳跳台階、單腳交換跳台階等。 耐力素質是指機體長時間活動與疲勞作斗爭的能力。耐力素質一般分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為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機體在氧氣供應比較充足時長時間工作的耐力。提高有氧耐力的目的,從身體訓練角度看,主要是增強心血管系統工作能力,提高機體攝取氧和運輸氧的能力,從而起進有機體的新陳代謝。
無氧耐力是指在機體氧供應不足,長時間在缺氧狀態下工作的能力。由於機體長時間處在無氧狀態下工作,導致機體欠下「氧債」,「氧債」需要在運動後得到補嘗。提高無氧耐力的目的。從身體訓練的角度看,就是提高運動員承擔「氧債」的能力。從不同距離跑有氧與無氧代謝的百分比看,100米、200米、400米跑屬於典型的無氧代謝項目;5000米、10000米、馬拉松跑屬於典型的有氧代謝項目;而800米、1500米跑是處於兩種代謝之間的過渡性項目。無線電測向運動中,跑動距離遠、運動時間長,而在途中擺脫對手時和近台區、終點「沖刺」時又需要快速度,因而對運動員的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的要求都比較高。
在耐力訓練中如何區分運動員是處於有氧還是無氧狀態呢?目前,主要是通過對參訓者脈搏數的監測間接判斷。處於有氧耐力訓練界限內的最高心率可以由下式求得:
心率=安靜時脈搏+(最高脈搏-安靜時脈搏)60~70%心率一旦超過,便認為該運動員已進入無氧工作狀態。
這是一個很有實用意義的公式。用這個心率的強度進行有氧耐力的訓練,可以使心臟每博輸出和每分鍾輸出血量增大,收到很好的訓練效果。在日常訓練中,為了簡便,還常常使用150次/分左右的心率來控制運動員處於有氧訓練狀態。只在短時間內允許心率達到170次/分。
發展測向跑有氧代謝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
(1)持久跑訓練法,持久跑要求較長時間的跑動,中途不間斷,不休息,負荷量大,但強度保持在無氧訓練心率范圍內。一般安排距離至少在4千米左右,心率控制在140~150%次/分(或由計算更精確求得)。由於這種訓練方法持續的時間較長,運動員容易感到單調、乏味,疲勞出現較早,所以一般用變速跑、越野跑、隨意跑(又叫法特萊克跑)、勻速跑等方式的交替安排進行調節。持久跑的優點是血乳酸增加不明顯,心臟的負荷規律穩定,對長距離跑所需的有氧代謝能力有顯著效果。
(2)間歇跑訓練法,這種訓練的最大特點,是每一次練習後不讓機體得到充分恢復就進行下一次練習,以便在休息時使心臟每搏輸出血量達到最佳值,保證再次訓練時心臟內有足夠的血液輸出。這對增強心臟機能和攝氧能力是十分有效的。間歇跑的方式也可以靈活掌握。根據運動強度,可以分為小強度間歇和大強度間歇跑;根據間歇時間長短,又可以為分長間歇跑和短間歇跑。這些訓練方法,除發展有氧耐力外,對發展速度,無氧耐力均有一定效果。
(3)重復跑訓練法,這種跑法就是多次重復規定的強度和距離。一般情況下,用這種方法來提高跑的強度,以加深對機體的刺激,促進無氧強度和專項耐力的提高。根據專項要求,有兩種安排方案,一是跑專項距離的一半,一是跑專項距離。間歇到心率恢復到120次/分以下再重復下一次練習。例如,可以按測向競賽中找一個台的途中跑距離(大約1至2公里),作為一次練習的距離。
耐力訓練是測向運動員身體訓練中最管重要的訓練,也是最大量的訓練。在耐力訓練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問題:注意培養運動員的呼吸能力,特別要培養鼻呼吸和深呼吸的能力;注意對運動員意志品質的培養;要把有氧耐力做為無氧耐力的基礎;要控制運動員的體重,勿使發胖,以免增加心臟負荷和體力消耗。 速度素質是指機體(整體或某一部分)快速運動的能力。速度素質一般分為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無線電測向運動員身體訓練中的速度訓練主要是進行移動速度訓練,特別是速度耐力的訓練。
(1)移動速度訓練,提高移動速度的途徑有下面兩條。
第一、可以通過動力性力量的訓練來提高移動速度。就是說要有計劃地訓練運動員獲得快速運動所需的力量以及發揮力量的能力。在力量訓練一節中我們曾提到過速度力量,是指在很短時間內克服小阻力的能力。移動速度取決於步長和步頻。在跑的過程中,前腿的高抬需要髂腰肌和股四頭肌快速有力的收宿,後腿的蹬伸需要臀大肌、梨狀肌快速有力的收縮,而髖關節的穩定需要有力的腰腹肌群進行保持。在完成跑的動作時,這些有關肌肉的動作迅速而有力,才能提高步頻,加大步長,提高速度。所以說動力性力量訓練是提高速度的必要途徑。
提高動力性力量的練習有高抬腿、小腿加負荷的高抬腿、後蹬跑、用橡皮條牽拉形成阻力的腿前擺,後蹬伸等,還可以空插安排一些蹲起,小負重的蹲起,墊上的抑卧起坐、屈膝勾頭兩頭靠、俯卧態的頭腳兩頭起等。 是在運動中進行的,負荷輕而動作速度快。練出來的力量不是「死力氣」,都可以在提高速度中發揮出來。如何判斷力量素質是否轉化到移動速度中呢?一般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a)運動員在跑的過程中,自己有「有勁」的感覺。
(b)客觀觀察可見運動員跑的動作有明顯的彈性感,有一種有力的向羊跨的感覺。
(c)運動員進行100米跑中,尤其是在後階段的跑程中,肌肉酸痛的主觀感覺減輕。
第二條提高移動速度的途徑是跑。對跑的訓練要求是:強度大,距離短,每組練習中次數不太多,間歇時間短。例如,以90%強度進行60米跑,共6組,每組3次,組間間歇2分鍾至3分鍾。
(2)速度耐力訓練,速度耐力是指較長時間內做快速運動的能力。無線電測向運動中途中加速到位,途中擺脫對手、近台區長距離跟蹤時的持續高速奔跑,都需要這種能力。在上述情況下奔跑距離大約在400米以內。練習時選擇每次跑的距離也應在400米左右。還可以用負重訓練來提高速度耐力。重量一般為本人最大負重量的80%,每次練習1~2分鍾。
『伍』 怎樣練習定向越野
讀圖是最重要的吧.
把圖上的細節和方位在腦海里有清楚空間.
奔跑!體力!
要有好的成績,只有一條,多出去訓練吧.在教練的幫助下.
如果你想取的到的成績,就努力訓練好好訓練用心訓練
如果你是真的喜歡這項運動,多帶動你身邊的人和朋友加入到定向中去吧,那樣也會很快樂的...
加油!!
『陸』 小學生體育訓練方案
時間為前二周(周一至周五),選拔隊員,採用一般的訓練強度,進行恢復體力的身體訓練。下午訓練,每次一節課。
時間為3—6周,採用高強度的訓練,加強技術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有意識地把專項素質和技術結合起來,加大訓練負荷,採用比賽模式進行3、4次與其他中學的運動員對抗,在訓練中注重技術、戰術、作風與心理素質的培養。每天第七節課訓練。
時間第7周,每天訓練,每天一節課。採用中等強度,調整運動量,降低練習次數,消除疲勞,積蓄並超量恢復,迎接比賽;同時加強隊員戰術以及心理素質的訓練。
運動會後休整一周,每周訓練三次,分別是星期二、星期四、星期五,每次一節課。吸收新隊員,做好新隊員的訓練工作。採用一般強度,多進行全面身體素質的訓練。
『柒』 定向越野活動平時怎麼訓練
給你個速成方法
參加野外訓練,到深山老林里去迷個幾次路
回到城市公園就像舒馬赫開普桑一樣簡單
呵呵……
『捌』 如何在中小學開展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組織方法簡便,對場地器材要求可高可低伸縮性大,學生學習興趣濃。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別方向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不畏艱辛的頑強精神,同時更能提高學生的智力與體力水平。定向運動是一項智力加體力的運動。開展定向運動簡便易行,不需要支付大量經費。這些切實的意義為開設這門課作了很好的宣傳與鋪墊。
1、 定向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1918年,瑞典組織了一次叫做"尋寶游戲"的活動,極大吸引了參與者的興趣,同時也形成了定向運動的雛型。
1919年第一次正式的定向運動比賽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
1961年5月,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定向動聯合會。確定了正式的定向比賽項目,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賽規則與技術規范。
1983年3月l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首次在廣州白雲山上組織了一次「定向越野試驗比賽」。
常見的定向運動形式有下列幾種:
定向越野、校園定向、接力定向、夜間定向、滑雪定向、記分定向、五日定向、自行車定向等形式。現在在我國中小學開展的比較普遍的是校園、公園、越野定向。定向運動作為一項能夠使人們的體力、智力得到全面發展的新興體育項目,它深入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利用地圖和指北針按順序到訪地圖上所指示的各個點標,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者為勝,這就是定向運動。定向運動的活動基本設置在城市公園、校園、街道、森林裡進行,也可設在小區、街道、景區,但要有一個確保安全的原則。
2、 定向運動的器材
定向運動的器材(現在已經通用電子點標器與電子打卡器)。但在基層學校也可採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如讓學生按自己實際到訪時,各個點的號碼記錄下來,以便全部完成後的檢查與正確與否。
號碼布:定向運動正式比賽,運動員要佩戴號碼布參賽,基本要求是不超過24x20厘米,號碼數字的高不小於12厘米,清晰明了。基層學校活動或比賽也可用學校開田徑運動會時的號碼布代替。
指北針:指北針多要求自備,則對其性能、類型等只作出原則性的規定。現在國際上出現的指北針類型主要有:
由透明有機玻璃材料製做的指北針,現在國內生產的也有,大約在十五元左右一隻。
定向運動用圖:定向運動地圖是定向越野最重要的器材。
正式比賽時,定向圖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比賽成績的好壞,關繫到定向比賽是否公正規范。為此,國際定聯專門為國際間的定向越野比賽制定了《國際定向運動圖制圖規范》。在基層學校開展定向運動時,可以利用校園平面圖進行。更提倡老師通過學習與鑽研定向運動,使自己能熟練掌握OCAD制圖軟體,自己設計製作定向圖。
檢查點標志: 為了檢查學生與運動員是否按規定跑完全程,為此,定向運動要專門設置的檢查標志。並在在地圖上較精確地注示出各個檢查點。檢查點標志(也就是點標旗)是由三面標志旗連接組成。每面正方形小旗,沿對角線分開,左上為白色、右下為紅色,旗的尺寸為30*30厘米,也可以用其他材料製做。現在國內的比賽基本上不在旗上作標記,而是在各個打卡器上標有號碼,以利於學生或運動員檢查自己跑動路線是否正確。標志旗式樣見圖。
懸掛標志旗的方法有兩種:有樁式(見右圖的K和M)和無樁式(見右圖的B)。懸掛高度一般從標志旗上端計算,距地面80—120厘米。
基層學校條件各不相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條件可取捨。也可自製簡易旗子,還可以代替旗子我們可以用粉筆在地上作個記號,標上號碼就成,這就成了我們的點標了,當然作的記號應和學生手上的簡易定向圖是要一致的。
校園定向與定向越野的穿著服裝,沒有特殊的要求。根據經驗,對服裝的選擇應該是:能防樹枝的擦傷、刮傷和能防毒蟲叮咬,長袖、長褲便於運動即可。鞋子最好是能越野的,輕便、結實的就行。
定向運動中的圖標:雖然我們在初級的校園定向中用不了幾個定向圖標,但為了更好地學習定向運動,提高定向運動水平。定向運動中的圖標要熟悉掌握,特別是參加更高一級的正式比賽時要運用自如,一目瞭然。
3、 定向越野圖與指北針的使用
首先我們要明確定向地圖上的重點符號,三角是起點,單圈是點標,雙圈是終點。從起點到終點都由一條紅線相連,各個單圈就是要到訪的點標,一直到終點完成。單圈邊上是順序號碼。學生一定要按順序,依次到達。不得漏、錯到訪。漏、錯一個就犯規,無成績。
使用定向圖與指北針的方法要熟練地掌握,它在定向運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否則將無法進行定向運動。「識圖」:要會看圖,識圖。一張定向地圖上,有著大量的信息告訴你。如:比例尺、示北線,示北圖標,定向輔助表,共有幾個點,總長直線距離等等。「看圖、識圖」是基礎,也是為了正確地更好地使用定向圖,因此,在學習初級階段,要選擇符合學生層次的合適場地、進行「看圖、識圖、用圖」使用定向圖的訓練。做到觸類旁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爭取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是使用定向地圖的基本要求,是使定向圖與使用者站立點的方向一致。
概略標定:
定向圖上的方向與我們學習地理課地圖的方向是一樣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我們很快就能正確地看定向圖,將定向圖的北與使用者站立的北相一致,地圖即已標定。 方法簡便迅速,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看定向圖和我們學生上地理課看圖的基本方法是一樣的)
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利用直長地物(如道路、球場、教學樓、田徑場、空中的電線等)標定地圖,首先應在圖上找到這段直長地物,對照兩側地形,使圖與現地各地形點的關系位置概略相符,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與現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定。
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
當你位於明顯地形點上,如學校中的高樓,特有的建築物,池塘,大樹等。從定向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位置(即自己所在的站立點)時,就可以標定地圖了。方法是:先選擇一個圖上與現地都有的遠方明顯地形點(目標),然後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與現地的站立點至目標的連線相重合,此時地圖即已標定。
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要通過使用者仔細的觀察分析,使定向圖上和使用者站立地的各種地物、地形地貌一一對應。在定向運動活動中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地貌地物,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二是在確定站立點後,要找下一個點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地貌,地物才能快速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利用直長路段標定地圖 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地圖
指北針的使用技巧:把定向地圖平放在胸前,先使透明式指北針圓盒內的定向箭頭「↑」朝向地圖上方(北),並使箭頭兩側的平行線與定向圖(比賽用圖)上的磁北線重合(或平行),然後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對正磁北方向,地圖即已標定。
實際使用中的方法如:我要從標有三角的起點到第一點,首先把地圖水平狀放在胸前,利於自己觀察的地方(高低),用指北針的藍色箭頭線或指北針的邊,壓在或平行著起點到第一點的連線上,然後轉動自己的身體,使指北針的北和實際地理的北一致(比賽用的定向圖還有磁北線),這時你手中的指北針藍色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你要找的第一點方向。其他各點的尋找以此類推。
4、如果是在自己學校開始學習定向,由於學生對校園比較熟悉,只要知道方向就行。先從初步的活動開始,這樣學生容易成功,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設立的點標也可少點,最好是放在有明顯特點的建築物和不能移動的物品旁邊,這樣也便於學生尋找,也便於學生入門定向運動。又利於進一步的學習與提高。小學生可以剛開始時,從一、二個點開始「找寶藏」,點標可以變成「藏寶地」,可以象徵性的放什麼物品。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然後逐步加點加難度,切不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
『玖』 定向越野的體能訓練強度大嗎
體能訓練和長跑的差不多,但是會穿插一些和定向地圖結合起來的訓練。總的來說,訓練強度很大,但是比長跑的趣味性要強很多
定向越野比賽注意事項
一、首先是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出色的,能很好的完成比賽。
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如果在比賽前心慌、忐忑不安,對自己還存有疑慮,那離成功已遠了一步,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尤其是在出發前要心神鎮定,不可慌亂。在比賽中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頭腦清晰,憑自己的能力完成比賽任務。途中不要跟跑,盲目的跟隨別人可能會適得其反,也不能真正體現出自己的真實水平,要充分的相信自己。當然跟跑也是一種作弊行為,應該杜絕此類行徑,靠實力比賽。
二、比賽中認真、仔細、沉著,正確選擇路線。
在比賽中,有時會因尋找某個目標而在附近來回的奔跑,久尋不見,心慌意亂,其實越急越找不著北,這時一定要沉著、冷靜,盡量消除煩躁情緒,仔細對比圖上的圖標與周圍事物,觀察周邊的特徵事物,確定找尋目標的確切位置。比賽中有時也會發生漏點(完成比賽成績也無效)的現象,如果及時發現,錯過不多,那穩定住情緒,盡量補救,以求完成比賽取得有效成績名次。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以目前所在位置為目標按圖上路線倒著找回去,直至到所要找的(漏掉的)目標,如地形復雜時要先找到此處或附近的標志性事物(建築等)。二是直接回到原先最後找到目標的地方按著路線進行。一定注意,除了補打漏掉的點之外,還要繼續按順序補打之後的所有點。
找到目標打卡時,一定要仔細,看看打點器是否燈閃蜂鳴,已經讀取信息才拿開指卡,一次完成插卡讀卡,以免重復動作消耗不必要的時間,因為終點的有效成績是以秒來計算的,有時前後兩人的成績只有一、兩秒的時間差距,甚至更少。在比賽中往往是邊跑動邊看圖判斷行進路線的,因為時間要節省而路線選擇又置關重要。從A點到B點的路徑可能有N多條的選擇,但「捷徑」只有合乎自身條件的一條,因為最佳路徑的選擇是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距離、坡度等)的。
三、體力要充沛,全程合理分配
但凡參加此項比賽的選手體力都還比較可以,這在平時已得到了強化訓練,耐力和心肺功能不是單靠先天遺傳的,後天因素也是可以鍛煉改造的。一個好的選手體力充沛,耐力速度好,一般都能輕松地跑完萬米比賽,即是說定向運動員首先是一名出色的長跑運動員,但在比賽中如何發揮,如何分配自己的體力這就值得好好研究、好好探討了。優秀的選手可根據地形地勢以及跑動中的判斷合理分配自身體能的,比如在下坡時可因慣性而放鬆大步的跑,這可節省一定的體能;地勢平坦時,就可適當的加快步伐與頻率;終點沖刺時,那就得不遺餘力,百分百用盡全力。
四、注意細節,以賽代練
賽前多想想訓練中提到的技術細節,比如:
出發前提前利用指北針在腦子里標定好實地的方向,找到北,這樣拿到地圖後就可以不用指北針迅速標定好地圖;
比賽過程中,一定要提前看圖,這樣才能保證跑點的流暢,避免無謂的浪費時間;
奔跑的速度一定不能超過你讀圖的速度,一定要保持一個穩定的節奏,而不是一味的求快,因此造成大腦缺氧,思考能力下降;
在短距離賽時看圖要仔細,多利用攻擊點技術,避免頻繁無謂的讀圖等等。
『拾』 我改如何選擇定向越野和無線電測向
定向越野需要體力比較好,識圖能力強!但如果是短距離定向就不太要求體力了!長距離定向對體能要求較高!但必須都要會認圖!
測向其實對體力要求也比較高!一般短距離比賽半小時,長距離比賽90-120分鍾!但如果要拿獎就必須短距離15-20分鍾完成比賽,長距離60(90分鍾比賽)-90(120分鍾比賽)分鍾完成比賽!而且現在國家航管中心對無線電測向的距離加長了!長距離一場下來起碼也得跑10公里!短距離2-3公里!還有一點,一般會測向的人都會玩定向!
你說自己體力不好那我推薦你玩測向,其實測向也沒有那麼難,技術方面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十字交叉定位法、反向法、掃盪法。把這三個靈活運用玩測向還是很簡單的!測向主要靠的是經驗,我從小學就開始玩,現在高中畢業了還在玩!也拿了不少獎了!因為有傷,所以這次珠海錦標賽沒去!
最後還是勸你玩測向,因為要是好好練,一年半載就能拿到成績,要是團體賽分到好團體,那就更容易拿了!因為現在國內測向有實力的學校也就那麼幾個,北京鋼院附中,北京中關村中學,還有一山西的什麼學校!總的來說比較好拿獎!
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有測向的問題可以再來問我...加你好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