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存在與唯一性定理的習題
1. 存在性唯一性和充分性必要性,有什麼區別證明題怎麼知道是存在唯一還是證充分必要
有且只有,就是存在+唯一
當且僅當,就是充分+必要
2. 常微分方程解的唯一性問題
沒有初值的話顯然不會是唯一的。
如果加一個初值的話把x看作y的函數,直接積分就可以得到一支上的唯一性(注意解有兩個支)。
3. 求大學常微分方程中有關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證明
常微分方程解析理論-正文 復域上的常微分方程理論;應用復變函數論研究微分方程的性狀,以及把微分方程的解視為由方程定義的解析函數,並直接從微分方程本身研究解的性質的理論。這是基於A.-L.柯西的基本定理,即在對微分方程作極為廣泛的假設下,它的積分是復變數的解析函數。常微分方程解析理論與復變函數理論的發展密切相關。它的先驅性工作是由柯西、(G.F.)B.黎曼、I.L.富克斯、(J.-)H.龐加萊以及P.班勒衛等人所作。
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定理 微分方程理論中最基本的問題是已給的方程是否有解,早先的數學家們力圖通過已知初等函數的有限組合來表示微分方程的解,但在這個觀念下大多數微分方程不可積。這實際上是要求方程的大范圍通解,是不合適的,因為典型的分析運算與極限過程只要求局部的觀點。另一方面,在物理和力學中的問題常是只要求適合某些補充條件的特解。於是柯西提出考慮如下的問題:方程
(1)的右端?(z,w)在(z0,w0)點的某個鄰域內解析,問是否存在z的解析函數w(z;z0,w0),它在w0點的鄰域滿足方程(1),並且滿足初值條件w(z0;z0,w0)=w0。他證明了在上述假設下,解是存在且惟一。這個定理稱為柯西存在性定理。在復域中通常應用冪級數展開式給出惟一的形式解,然後用與某個已知的收斂冪級數相比較的方法(優函數方法)給出形式解的收斂性證明,從而完成存在性和惟一性定理的證明。
奇點 柯西存在性定理所證明的微分方程的解是局部的。即給出了一個解析函數元素,應用外爾斯特拉斯的解析開拓(見常微分方程初值問題)的方法,從z0點的鄰域沿一途徑Г開拓這個函數元素,如果方程(1)的右端也能沿Γ開拓,則解的開拓元素也滿足方程。如果沿著所有可能的途徑進行開拓,則得到的所有函數元素構成的集合在大范圍定義了一個單值的或多值的函數。現在重要的問題是在解的整個存在區域上來研究它,而解的存在區域和解的性質是由它的奇點所決定的,這里奇點是指柯西存在性定理不成立的那些點。因此需要研究所考慮的方程的解的奇點的位置和性質。
微分方程的解出現的奇點較解析函數論中的情況要復雜得多。首先當自變數圍繞某些點轉一圈以後,函數從一個值變為另一個值,稱這些點為分支點。代數函數可能具有的奇點稱為代數奇點。非代數奇點的分類基於不定區的概念,函數?在z0點的不定區是指以z0為中心的小圓在?映射下的像集合當圓半徑趨於0時的極根集合。若點z0的不定區由一點組成,則稱z0為超越奇點,否則稱為本性奇點。富克斯還對微分方程解的奇點提出一種重要的區分,即分為固定奇點和流動奇點。前一種由微分方程本身給出其位置和性質,與方程的個別解無關,也即與通解中所含的任意常數無關。後者則依賴於柯西問題的初始值,也就是依賴於特解的選擇,它與任意常數一起變動。例如方程 的解以整數和無窮遠點為固定奇點(極點);和 分別有解為 和此時с分別是流動代數分支點,流動對數分支點和流動本性奇點。
班勒衛曾證明如下的定理(稱班勒衛定理):若z0是方程(1)的解的奇點,則(z0,w0)不是方程右端?(z,w)的全純點。
這個定理首次確定解的奇點和方程奇點的關系,同時還說明在方程右端 ?(z, w)的全純點處除了全純解之外,不存在非全純的解。當方程右端是w 的有理函數時,班勒曾衛列舉可能出現奇點的種種情況。此外,如果?(z,w)=P(z,w)/Q(z,w),(z0,w0)是P(z,w)和Q(z,w)的全純點, 但P(z0,w0)=Q(z0,z0)=0,這種不確定的情形下,即使在P(z,w)和Q(z,w)是z 和w 的線性函數的情形,其解在z0點的鄰域的性質也相當復雜。
一般地,當對方程的性狀加上某些限制以後,也帶給解的奇點某些限制,例如線性微分方程的解無流動奇點。1887年班勒衛曾證明,未知函數及其導數代數地出現於方程,而系數是z的解析函數的一階代數微分方程,它的解無流動超越奇點和流動本性奇點。
反過來,如果對解的奇點作某些限制時,微分方程也要適合某些條件,例如其解無任何奇點的方程必為一個重要的結論是:如果方程(1)的右端是w 的有理函數,其解無流動代數分支點,則方程(1)必化為如下的黎卡提方程
(2) 線性常微分方程 一類很重要的常微分方程,未知函數的最高階導數是較低階導數的線性函數,一般可寫成
如果右端恆為零,則稱為齊次線性微分方程。如果知道了齊次方程的通解,則能通過參數變動法(或稱常數變易法,見初等常微分方程)得到非齊次方程的解。因此線性方程的中心問題是研究齊次方程,而n階齊次線性方程的通解能由 n個線性獨立的特解線性地表示出來。這個基本性質大大簡化了對線性方程的研究。此外,在力學和電路理論中有關振動問題常化歸為二階線性方程,純粹數學中的許多完美思想也是從這類方程的研究中產生,而且常常能展現出n階線性方程的許多性質。所以大量的工作是關於二階線性方程的。它的一般形式可寫成
(3)已知線性方程的解只有固定奇點,即解w(z)在一點的性質依賴於方程系數 p(z)和 q(z)在該點的性質。許多物理問題引起的微分方程都有奇點,因而對適應這種物理情況的解有較詳細的討論。在奇點領域,方程(3)的解能有如下表示式:設w1(z)和w2(z)是奇點 z0鄰域的兩個線性獨立解,當圍繞z0轉一周時,它們接受一個線性變換,即 令λ1和λ2是A=的特徵根,則當λ1≠λ2時,(3)的解能寫為
當λ1=λ2時,則為
式中ck(k=0,1,2)是常數,uk(z)(k=1,2,3)是在z0點鄰域的洛朗級數。這個表示式的作用在於將解的單值解析部分和多值解析部分明顯地表示出來。另一方面在大多數物理問題中,奇異性比較「弱」,出現較弱奇異性的點稱為正則奇點,其定義如下:若在z0點,uk(z)(k=1,2,3)只有極點,則稱z0為正則的;若uk(z)中至少有一個以z0為本性奇點,則稱z0是非正則的。
下述幾個特殊的二階線性方程在實際應用和理論中都很重要。
富克斯方程 它是奇點全為正則奇點的方程。由於z0為正則奇點的充分必要條件是(z-z0)p(z)和(z-z0)2q(z)在z0點領域全純,因此富克斯方程可寫為
(4)它也是具有正則奇點的僅有的方程,其中p1(z)、q1(z)在αk點全純;並稱
img src=image/67-7.gif align=absmiddle> (5)為在αk點的指標方程,其中,。方程(5)的根稱為指標數,記為且有著名的富克斯關系式這里αn+1=。如果奇點的個數<4且都位於有限平面內,則方程能由奇點的位置和相應的指標數完全確定。特別是當 n=3時即導出超幾何方程。對這個方程的研究有著悠久的歷史,許多傑出的數學家如L.歐拉、C.F.高斯、E.E.庫默爾和黎曼等人都有重要的貢獻。這類方程在很多情形中出現,它與共形映射、差分方程、連分數和自守函數都有關系;且其理論具有形式上的高度完美性,今設 αk(k=1,2,3)為奇點,()為相應的指標數,則方程可寫為
這個形式為黎曼所提出,又稱為黎曼方程,它的積分(解)能由黎曼的P函數所表示,通常記為
一個相關的問題是確定一切多值函數,它們僅以給定的αk(k=1,2,3)為奇點,它的奇異性滿足一定的要求,在每個奇點附近,此函數有兩個獨立的值,而任意三個值w1(z)、w2(z)、w3(z)線性相關,這個問題稱為黎曼問題。它能化為黎曼方程的積分,一般地可通過超幾何函數表示出來,這個問題先後由D.希爾伯特、J.普萊姆利和G.D.伯克霍夫解決和推廣。
若富克斯方程的奇點為0、1和,則引入超幾何函數中常用的參數之後能導出高斯的標准形式
稱為高斯方程或稱超幾何方程。它的解可表為超幾何級數
式中(p)n=p(p+1)(p+2)…(p+n-1)。庫默爾於1834年找出24個變換,使得具有三個至多是簡單奇點的二階富克斯方程化為具有不同參數的超幾何方程。這24個變換對應著解由超幾何級數表示的24個表達式。
勒讓德方程 它是形如
的方程。A.-M.勒讓德於1785年首先考慮α=n為非負整數的情形。若令t=(1-z)/2,則它能化為以n+1、-n和1為參數的超幾何方程,在z=1的全純解為n階勒讓德多項式
。 貝塞爾方程 它是形如
的方程。它的解稱貝塞爾函數(見特殊函數),它和黎卡提方程密切相關,最早出現於丹尼爾第一·伯努利對懸鏈振動的研究中並為歐拉和貝塞爾所研究,近代又發現它在物理和工程上有多方面的應用,在純粹數學的許多問題中也用到貝塞爾函數。
施瓦茲方程 它是與二階線性微分方程緊密相關的一類方程, 它由共形地映w上半平面為z平面上圓弧多邊形內部的函數所滿足,方程為
(6)式中稱為施瓦茲導數;α1,α2,…,αn為多邊形的角點, P2n-4(w)和2n-4次多項式。方程(6)的解具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即當圍繞奇點環行一周時,它接受一個分式線性變換 又知二階線性方程的兩個線性獨立的解之比亦具有相同的性質,因此方程(6) 的求解問題能化為適當選取的二階線性方程的求解。設G是一分式線性變換群,?(z)為一單值亞純函數,如對於任一g∈G有?(g(z))=?(z),則稱?(z)是關於群 G的自守函數。自守函數與二階微分方程有下述的關系:設w=?(z)為自守函數,則z作為w 的函數可用微分方程z〃+uz=0的兩個獨立解z1(w)和z2(w)之商表示<即的反函數為w=?(z)。
非線性微分方程 由於許多物理系統是非線性的,從而描述它們的微分方程也是非線性的,即未知函數或其導數非線性地出現於方程之中。對於非線性方程一般性質的了解不像線性方程那樣完備和深入,而是知道得很少,而且它具有線性方程理論中所未見的新現象。下面只敘述非線性方程理論中的一些事實。
1856年C.A.布里奧和J.-C.布凱考慮如下的方程
(7)式中 F(z,w) 是在某個雙圓柱內兩個變數的全純函數。首要的問題是方程(7)是否存在全純解。他們證明:如果q不是正整數。則(7)在z=0有惟一的全純解w(z),且w(0)=0。若q=1,p≠0,則不存在全純解。若p=0,q=1,則有無窮多個全純解。他們還討論下面的方程
(8)式中P(x,y)是x和y的常系數多項式,並稱(8)為k階布里奧-布凱方程,或簡稱BB方程。他們指出,每一橢圓函數滿足某個k階BB方程,並且BB方程具有大范圍單值亞純解的必要條件是代數曲線P(x,y)=0的虧格為0或1。
19世紀末,班勒衛首先討論了方程式中F(z,w,w┡)是w和w┡的有理函數,系數為z的解析函數。他考慮定出只具有固定分支點和本性奇點的方程。B.O.岡比埃和富克斯對此問題亦作出重要貢獻。一般方法是由班勒衛提出,基本技巧是他的α-方法。他們找到了50個不同的類型,但大多數能化為已知的方程,如線性方程或黎卡提方程。只有 6種類型的方程導出新的超越亞純函數,這些方程是:
< align=center> 等等,並稱這些方程為班勒衛方程,它們的解稱為班勒衛函數。1913~1914年,P.L.布特魯對一類二階方程發展了漸近積分的方法,並指出班勒衛方程的解在某種意義下漸近於外爾斯特拉斯橢圓函數。
常微分方程理論中奈望林納理論的應用 20世紀20年代芬蘭數學家R.奈望林納創立了亞純函數值分布理論。不久日本數學家吉田耕作應用此理論於一類非線性常微分方程的研究。50年代H.維蒂希更系統地研究了奈望林納理論對常微分方程理論的意義,使得這一理論成為研究一類方程解的某些大范圍性質(解的增長性,值分布性質,因子分解等)的重要工具。作為柯西存在惟一性定理的直接推論是下述常系數微分方程
(9)的每一非常數亞純解 w(z)都不取αj(j=1,2,…,n)為值。另方面,根據亞純函數皮卡定理,任一非常數亞純函數能取所有的復值為值,至多除去兩個例外。因此,如果方程(9)具有非常數亞純解,則必有方程(9)的右端對w的次數≤2。對此,在1913年J.馬爾姆奎斯特得到了重要的推廣,他證明了下述的馬爾姆奎斯特定理:設方程(1)的右端是z和w的有理函數,如果方程存在全平面單值超越亞純解,則(1)必為黎卡提方程。1933~1934年吉田耕作應用奈望林納理論給出這個定理一個漂亮的證明,並且大大推進了結果。由於微分方程的解更多出現為有限多值的解析解,即代數體函數解,他還考慮了方程
(10)的代數體解存在的必要條件,其中P(z,w)和Q(z,w)分別是w 的p次和q次多項式,系數是z的有理函數。他證明:若方程(10)存在v值超越代數體解,則必有p≤2nv和q≤2n(v-1)。特別地,當 n=v=1時即是馬爾姆奎斯特定理。
上述類型的定理有種種證明和推廣,其中一個重要的補充是由N.施泰因梅茨所得,他證明了:若(10)存在超越亞純解, 則經過適當的分式線性變換能化為6類標準的方程之一或它們的冪。這些方程除黎卡提方程外是:
等等。
此外,對於代數微分方程亦有相應的結果,中國數學工作者對相當廣泛的高階代數微分方程存在「較快」增長的代數體函數解的必要條件亦得到精確形式的馬爾姆奎斯特型定理。近年來奈望林納理論還被用來研究常微分方程復振盪理論、解的增長性估計和解的因子分解等。
4. 車為什麼叫「皮卡」,有什麼來歷嗎
1、皮卡(Picard,Charles Emile,1856年7月24日—1941年12月11日)是法國數學家。生於巴黎,卒於同地。1877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范學校,獲得博士學位。1879年被聘為圖盧茲大學教授,同時任教於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和巴黎綜合工科學校。1898年任巴黎大學教授。1917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終身秘書。他是倫敦皇家學會、原蘇聯科學院等30多所重要科研機構的成員,並被5所外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獲多種科學獎金。
皮卡的主要貢獻在解析函數論、微分方程、代數幾何學和力學等方面。1879年他提出皮卡第一定理,次年得到皮卡第二定理。這兩個定理成為復變函數論許多新方向的起點。1883–1888年皮卡將龐加萊(Poincaré)自守函數的方法推廣到二元復變函數,進而研究了代數曲面(1901),導致了「皮卡群」(Picard Group)的建立。他推廣了逐步逼近法,證明了含復變數的微分方程和積分方程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皮卡是他所處時代法國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他逝世後,巴黎科學院頒發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獎章。其主要著作有《分析數學專論》(1891–1896)、《泛函方程講義》(1928)、《二元代數函數論》(1897,1906)等。
2、皮卡(PICK-UP)又名轎卡。顧名思義,亦轎亦卡,是一種採用轎車車頭和駕駛室,同時帶有敞開式貨車車廂的車型。其特點是既有轎車般的舒適性,又不失動力強勁,而且比轎車的載貨和適應不良路面的能力還強。最常見的皮卡車型是雙排座皮卡,這種車型是目前保有量最大,也是人們在市場上見得最多的皮卡。
5. 什麼是唯一性
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這樣的話我們也常說成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等等,這些定理、定義中用到的「有…」表示存在性, 「只有一個」表示唯一性,「有且只有一個」表示存在且唯一,存在且唯一我們也常說「唯一確定」。
存在性和唯一性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存在性不保證唯一性很容易理解,但有的人對於唯一性不保證存在性感到疑惑:「都有一個了,還會不存在?」這樣的疑問源於對於唯一性的理解有誤,唯一性的准確表達應該是「如果有,則只有一個,也可以沒有」,這一點特別容易引起誤解。
對於很多初學的學生來說,理解存在性和唯一性上還是有一些困難的,因為生活中很少有人這樣說話,即使有這樣的意思也很少有人這樣表達。
漢語中有很多表示唯一性的說法,例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即天上最多隻有一個太陽,也可以沒有太陽,以此來類比一個國家最多隻能有一個國君,多是指皇帝;再加上一句「國不可一日無君」,那麼皇帝就是存在且唯一的了,當然這只是理論,實際上到了社會動亂的時候就不是這樣的。再比如獨生子女政策,是指一對夫妻最多可以生育一胎,但也可以不生育;類似的還有「一山不容二虎」,「一夫一妻制」等等。
在證明「存在且唯一」這類命題時,一般都是先證明存在性,再證明唯一性;對於唯一性的證明很多情況下都用反證法,這也是為什麼要先證明存在性的原因,因為如果先證明唯一性,在對命題結論否定時就要假設「沒有或至少有兩個」,如果已經證明了存在性,我們只需假設「至少有兩個」就可以了。
存在性比較容易理解,存在只表示有,至少有一個,但不限制有多少,也許只有一個,也許有很多甚至於無限,具體有多少、是 什麼等不是存在性解決的問題;比如說素數有無數個,或者說沒有最大的素數,但目前要找到一個比已知的素數更大的素數是很不容易的;再比如我們說過圓外一點有兩條直線和圓相切,但要把切線做出來是需要相關的數學知識的。
存在性的表達在數學中很有特點,比如我們說「有一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有人會覺得很奇怪,因為矩形的四個內角都是直角,為什麼不說成有四個內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定義中不能指出具體的哪兩條邊相等,因為也有可能三條邊都相等。
數學問題中,對於存在性和唯一性的准確表達和理解很重要。例如當我們說「關於x的方程ax2+x-1=0(a為實數)只有一個正數解」時,表達就不準確,容易產生歧義。一種理解是「關於x的方程ax2+x-1=0(a為實數)有且只有一個解,且解為正數」,另一種理解是「這個方程有兩個解,其中一個是正數,另一個不是正數,或者這個方程只有一個解且這個解是正數」;這與我們生活中說「我只有一個兒子」的表達類似,如果重點強調的是一個,那就是只有一個孩子,並且是兒子;如果重點強調的是兒子,那就是兒子只有一個,可能還有一個或幾個女兒。
魯迅先生有一個關於存在性的很有意思的故事;魯迅先生在北京大學當教授時,有一次開學校董事會,那時候教授對學校的管理是有很大的發言權的,但校長為了不讓教授們講話,說了一句「沒錢就不要說話」,魯迅先生從口袋裡掏出一塊銀元拍在桌子上,說「我有錢」;魯迅先生巧妙地利用了「沒有」的否定是「有」,而「有」只表示存在而不限定多少。
6. 常微分方程一階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證明中,構造皮卡函數序列,有一個命題是證這個函數序列是一致收斂的
對啊,而且是一致收斂於一個函數
7. 微分方程通解知識點
http://wenku..com/link?url=CVZLH9l-Vy_-JF-gvLgZY_常微分方程基本知識點
第一章 緒論
1. 微分方程的概念(常微分與偏微),什麼是方程的階數,線性與非線性,齊次與非齊次,解、特解、部分解和通解的概念及判斷! (重要) 例:03)(
2
2
y
dx
dyx
dxdy(1階非線性);
x
e
dx
y
d
y
2
2
sin
。
2.運用導數的幾何意義建立簡單的微分方程。(以書後練習題為主) (習題1,2,9題)
例:曲線簇cxxy3
滿足的微分方程是:__________.
第二章 一階方程的初等解法
1.變數分離方程的解法(要能通過適當的變化化成變數分離方程);(重要)
2.齊次方程的解法(變數代換);(重要) 3.線性非齊次方程的常數變易法;
4.分式線性方程、貝努利方程、恰當方程的概念及判斷(要能熟練的判斷各種類型的一階方程)(重要);
例題:(1).經變換_____ycuos___________後,
方程1cossin'xyyy可化為___線性_____方程; (2).經變換_____yxu32____________後, 方程1
)32(1'2
yxy可化為____變數分離__方程;
(3).方程0)1(22
2
dyedxye
xx
x
為:線性方程。
(4).方程2
21'y
xy
為:線性方程。
5.積分因子的概念,會判斷某個函數是不是方程的積分因子; 6.恰當方程的解法(分項組合方法)。(重要) 第三章 一階方程的存在唯一性定理
1.存在唯一性定理的內容要熟記,並能准確確定其中的h; 2.會構造皮卡逐步逼近函數序列來求第k次近似解!(參見書上例題和習題3.1的1,2,3題) 第四章 高階微分方程
1.n階線性齊次(非齊次)微分方程的概念,解的概念,基本解組,解的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齊次與非齊次方程解的性質;
2.n階線性方程解的Wronskey行列式與解的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的關系;
3.n階線性齊次(非齊次)微分方程的通解結構定理!!(重要) 4.n階線性非齊次微分方程的常數變易法(了解);
5.n階常系數線性齊次與非齊次微分方程的解法(Eurler待定指數函數法確定基本解組),特解的確定(比較系數法、復數法);(重要) 例題:ttexx24,確定特解類型? (習題4.2相關題目)
6.2階線性方程已知一個特解的解法(作線性齊次變換)。(重要) 7.其他如Euler方程、高階方程降階、拉普拉斯變換法等了解。
第五章 線性微分方程組
1.n階線性微分方程的初值問題與一階線性微分方程組的等價關系(重要);
例題:習題5.1第2題a)、b)題。
2.線性微分方程組的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解的結構理論(熟悉,了解);
3.解矩陣,基解矩陣的概念和性質(重要);
4.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組的常數變易公式(熟悉、不要求算); 5.常系數線性微分方程組基解矩陣(eAt)的求法(至少掌握一種方法)。(重要)
6.習題5.2後練習題
8. 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解的存在唯一性
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是指方程的解在一定條件下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它是常微分方程理論中最基本的定理,有其重大的理論意義,另一方面由於能求得精確解的微分方程並不多,常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解的存在唯一性又是近似解的前提,試想,如果解都不存在,花費精力去求其近似解有什麼意義呢?如果解存在但不唯一,但不知道要確定的是哪一個解,又要去近似的求其解,又是沒有意義的。
9. 存在與唯一性定理
這是大學數學裡面的數學分析知識,沒有存在且唯一定理,但是我給你解釋什麼叫做存在與唯一,指的就是某個東西在客觀世界存在,而且是唯一的,比方說在區間(2,4)中只存在唯一的一個整數3,這就是存在且唯一。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