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如何看地圖
Ⅰ 越野跑如何入門
越野跑,是一項與大自然共舞的魅力運動。
那麼,如何選擇越野場地?以及安全快樂地越野呢?
認為的越野跑
越野跑應該是在不能開車的、未經鋪裝的小路上跑。當然,可以是人為踏出的小路,也可以是布滿樹根和岩石的草叢、土路、山路、濕地、沙礫地等路段。此外,越野跑的路面往往比較狹窄,寬度一般不會超過1.5米。
用徒步的方式來訓練下坡技巧
在山間奔跑,著地是有一定竅門的。特別要注意容易失速的下坡山路。選擇在什麼樣的地方落腳才穩定安全?落腳時為了不打滑應如何分配體重?在原木做成的階梯上如何跑上跑下?這些都是越野跑者需要面對的問題。與其突然就去這樣的環境中奔跑,不如在事前多去野外遠足,實地感受一下,積累一些經驗之後再開始越野跑。
越野跑選手的快慢之別,往往就區別於下坡的技術。下坡技術好的人,即使在容易打滑的坡面上,也能輕快地下行。
針對入門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快速提升下坡技巧:注意力集中,身體放鬆;盡可能雙臂打開以確保平衡,前腳掌落地;看路的視線范圍盡可能放遠一點。
為了習慣這樣的路況和技巧,仍然是建議首先徒步遠足,積累下坡的經驗。當然,徒步體驗時也要盡可能穿適合越野的鞋子。
制定越野計劃
自然界並沒有越野跑專用的路線,所以這需要自己規劃。
在山中奔跑容易迷路。對於越野的初跑者,建議選擇郊遊的線路或被推薦的線路。這樣的線路,路面早已被人們踩實,安全性也比較較高。此外,詳盡的路標設施也是不可多得的資源。
這些線路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周末郊遊的人較多,有突發情況,也容易獲得幫助。
入門者的其他注意事項
山裡天氣多變,要留意天氣預報;
盡量跟熟悉線路的跑友組隊同行;
注意防寒: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攝氏度;同時風也會帶走體溫;
充分補給:以高熱量食品為主,但不能攝入過多。此外,超過3小時的遠足,要准備運動飲料;
遵守山野規則:比如,沿路與人打招呼,為登山者讓行;保護自然,不隨地扔垃圾等;
必帶物品:地圖,指南針,身份證明,現金,保暖衣物,手機,創可貼,頭燈等;
注意自身安全。
哪些地方算越野?
除了在鋪裝道路上的跑步,其他復雜路況條件都可歸為越野跑。
對於初入越野的跑者,建議選擇最高海拔不超過1000m,累計爬升也在1000米以下的路線。
比如:近郊的小山,附近的公園,湖畔或海灘,森林公園里的樹林和非鋪裝路,都是越野跑的不錯場地。
注意!以上場地需具備如下條件:
有逃生道路
地勢較為平緩
沒有亂石橫生等危險
有供水點和廁所
有公共交通的地方
不管是越野新手,還是越野高手,探尋專屬自己的越野路線,也是越野跑的一大魅力。
哪些信息最重要?
越野跑前,應收集路線相關的各項情報。
要知道路線的長度,以及大概所需的時間。
明確路線的最高點,以及越野的難度(如地面情況和起伏的狀況)。
了解周圍的環境,比如購物點、醫療點、車站的位置等。
知曉當地的特產、美食以及浴場的情報,以增加越野跑的趣味。
什麼樣的路線適合我?
設定路線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往返型
往返路線一樣。減少迷路的危險,也好掌握時間,適合初級跑友。
一直前進型
一直往前,風景不同的路線。但是一定要事先考慮好越野結束後的返程問題。
環形路線
出發後,會回到起點的路線。不跑相同的路線,也不擔心回程的問題。但在有分支的地方一定要對照地圖,確認路線。
任何一種路線都有優缺點,決定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路線。
戶外地圖知識
越野跑需要攜帶指南針與地圖。如今科技發達,攜帶型GPS及GPS導航腕錶已不再遙遠,請為自己配備一款,以增加安全性,減少迷路帶來的風險。如果攜帶地圖,請選用當地詳細的登山導覽圖,或等高線地圖。
戶外活動有風險,地圖作為原始可靠的導航信息來源,能熟練地閱讀是玩越野跑的一項基本技能。
道路的把握(起點到終點的道路)
完成路線所需的時間
路線的距離
海拔、起伏、以及亂石等地形狀況
掌握好基本知識,帶著期待與篤定的信念,開啟你獨一無二的越野之旅吧!
Ⅱ 請問地圖怎麼看我馬上開車當司機了,地圖不知道怎麼看怎麼辦
地圖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然後如果你認識路的名字的話那麼就很簡單了如果你看不懂的話你可以問一下看懂的人。
Ⅲ 參加越野跑需要准備哪些越野跑裝備
樓主准備去
越野跑
嗎?其實越野跑裝備還挺多的。比如說像戶外運動背包、越野
跑鞋
、戶外運動
短袖
短褲、防風衣等。我對越野跑鞋比較有研究,也買過很多品牌的越野跑鞋,還是覺得
阿迪達斯
的好。這月推出了一款Terrex
X-KING越野跑鞋,性價比挺高的。
Ⅳ 怎樣看地形圖
地形圖(以下簡稱地圖)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投影圖。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總稱。
地貌:是地表平坦起伏的自然狀態。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地物:是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的固定性物體。如江河、湖泊、道路、村莊等。
定向越野所用的地圖是由地圖比例尺、地物符號、地貌符號、指北方向線和圖例注記五大要素組成。
(一)、地圖比例尺
地圖上某線段長與相應實地水平距離之比,叫地圖比例尺。即:
地圖比例尺=圖上長:相應實地水平距離
例如,某幅地圖的圖上長1cm,相當於實地水平距離10000cm,則此幅地圖的比例尺為1:10000。
1、地圖比例尺的大小
地圖比例尺的大小通常依比值大小來衡量,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如1:10000就大於1:15000。
圖幅面積相等的地圖,比例尺越大,其圖幅所包括的實地范圍就越小,圖上顯示的內容就越詳細。如1:10000地圖上的1平方厘米相當於實地10000平方米,1:100000地圖上的1平方厘米相當於實地1000000平方米。
國際定聯規定,定向越野一般採用1:15000比例尺地圖,為適應特殊地形的需要,也可使用其它比例尺地圖。根據我國的現有條件,以採用1:10000比例尺地圖為宜。
2、地圖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定向越野地圖上的比例尺,一般是用數字比式表示,如1:10000。個別地圖除用數字比式表示外,還繪有圖解比例
3、圖上量讀實地距離
(1)、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圖上兩點長度,然後依據地圖比例尺按公式計算。
計算公式為: 實地距離=圖上長×比例尺分母
如在1:10000地圖上量取兩點長度為1.2CM,則
實地水平距離=l.2×10000=120(M)
(2)、目估法:即先估計圖上兩點長度,爾後按公式計算。
定向越野時,一般是在運動中求實地距離,主要是採用目估法。圖上距離越長,估計誤差就越大,可以採用分段目估。
圖上量取的距離,都是水平距離 ,而實地總是起伏不平的,實際距離往往大於水平距離。因此在計算實地距 離時,須將圖上量得的距離加上適當的改正數。定向越野時通常是按地貌的起伏程度,依據經驗數據改正(見表)。 地形種類 改正系數
微丘地 10%-15%
丘陵地 15%-20%
一般山地 20%-30%
計算公式為: 實地距離=水平距離+水平距離×改正系數
(二)、地物符號
地面上的各種地物在地圖上是用符號表示的,地物符號由圖形和顏色組成。
1、地物符號的分類
①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輪廓符號)。實地面積較大的地物,如城鎮、森林、湖泊、江河等,其符號圖形的外部輪廓是按比例尺縮繪的,在地圖上可以了解其分布形狀,依比例尺量取相應的實地長、寬和面積,輪廓線的轉折點可供運動員確定運動方向和站立點。圖1 依比例尺符號->
②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線狀符號)。實地的線狀地物,如道路、溝渠、因此,電線、圍牆等,這類地物符號的長度是按比例尺縮繪的,而寬度則不是。在地圖上只能量取其長度,而不能量取寬度。線狀地物的轉彎點、交叉點同樣可供運動員確定運動方向和站立點。
<- 圖2 半依比例尺符號
③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點狀符號)。實地面積很小而對定向越野運動有影響和有方位意義的獨立地物,如窯、獨立墳、獨立樹等,在地圖上,長與寬都不能依比例尺表示,只能用規定的符號。符號的定位點(即實地地物在地圖上的准確位置)規定見圖3。
在定向越野運動中,獨立地物比大面積地物和線狀地物作用更大。因為不但位置准確,而且大多數獨立地物突出地面、明顯易找,有利於運動員在運動中進行圖地對照,准確判定運動方向和確定站立點,准確判定檢查點的實地位置。
<-圖3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號及定位
2、地物符號的顏色
為了提高地圖的表現能力,專用定向越野地圖採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內容,一般原則是:藍色表示水系;棕色表示地面起伏;綠色表示植被;其它內容用黑色。對於禁區或不可逾越的障礙還要用藍、黃顏色或專門符號表示。
定向越野訓練時,由於條件有限,一般使用單、雙色(地貌等高線用棕色,其它均為黑色)地圖以及單色復印圖,或者使用經過修測的單色圖。但這些單色地圖層次感差,欠清晰,使用時,主要是從符號的形狀、大小、走向以及組合規律區分符號性質。
圖4 單色地圖符號性質的區分->
①等高線與小河溝符號的區分。等高線一般是互不相交的幾條曲線組合而成,而且有一定的組合規律。而小河溝符號在起伏地段一般與等高線的合水線重合;上游終點有的與池塘符號相連,沒有與池塘符號相連的線條越來越細;而且小河溝符號有的有分叉,上面大多有小橋、涵洞等符號;從原圖復印出來的單色圖,色度比等高線深。
②等高線與大車路符號的區分。二者在關系位置上無規律,或相交,或平行。大車路一般都通過居民地。從原圖復印出來的單色圖,大車路符號色度比等高線深,且線條比基本等高線略寬。
③等高線與水塘符號的區分。兩色或單色地圖上的水塘符號內,一般繪有規律排列的網點或加繪有「塘」字,復印後網點或「塘」字仍清晰可見。如水塘符號內無網點或「塘」字時:一是可根據水塘所在的位置判斷,一般都在低處;起伏地域,一般都在山谷內,而且有的在水塘下坡方向還繪有堤坎符號。二是從原圖復印的單色圖,比基本等高線色深線寬。
④河溝與大車路符號的區分。除根據上述各自特點加以區分,還可依據它們相交處的小橋、涵洞符號及其組合規律加以區分。如小河溝和大車路交叉處有小橋符號,與小橋縱方向軸線同向的為大車路符號,相交的為小河溝符號。
(三)、地貌符號
地圖上顯示地貌的方法很多,定向越野地圖採用等高線法顯示地貌。
1、等高線顯示地貌 ①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線是由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曲線。
等高線的構成原理是:假想把一座山從底到頂按相等的高度一層一層水平切開,山的表面就出現許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線,然後把這些截口線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曲線圖形。因為同一條曲線上各點的高程都相等,所以叫等高線。定向越野地圖就是根據這個原理測繪出等高線來顯示地貌的。
圖5 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②等高線顯示地貌的特點
(1)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並各自閉合。(等高封閉)
(2)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凹地相反。(多高少低)
(3)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間隔密,實地坡度陡;等高線間隔稀,實地坡度緩。(密陡稀緩)
(4)等高線的彎曲形狀與相應實地地貌形態相似。(形似實地)
③等高距的規定
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實地垂直距離叫等高距。等高距愈大,等高線愈少,表示地貌就愈簡略;等高距愈小,等高線愈多,表示地貌就愈詳細。地圖比例尺越大,等高距就越小;地圖比例尺越小,等高距就越大。國際定聯規定,定向越野地圖的等高距一般為5m。我國現有的l∶10000比例尺地圖,等高距一般為2.5m,為了適應國際比賽的需要,各地訓練與比賽的組織者,在修測與制圖時,應把等高距改為5m。
④等高線的種類
等高線按其作用不同,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與助曲線四種。
(1)首曲線,又叫基本等高線,是按規定的等高距測繪的細實線,用以顯示地貌的基本形態。
(2)計曲線,又叫加粗等高線,從規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個等高距將首曲線加粗為一條粗實線,以便在地圖上判讀和計算高程。
(3)間曲線,又叫半距等高線,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長虛線,主要用以顯示首曲線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4)助曲線,又叫輔助等高線,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繪的細短虛線,用以顯示間曲線仍不能顯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間曲線和助曲線只用於顯示局部地區的地貌,故除顯示山頂和凹地各自閉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閉合。還有一種與等高線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線叫示坡線,與等高線相連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Ⅳ 華為gt2如何支持越野跑地圖
手機的支持這種越野地圖的,那麼我們可以再搜索現在常用的兩種。
常用的這兩種排名靠前的,只要下載之後安裝數據包就可以。
Ⅵ 定向越野越野跑的特點以及技術要求(各種地形)分別是什麼
特點:定向越野的越野跑實際上是一種長距離的間歇式賽跑(在途中常常需要停下來看圖或定向)。這種在野外清新的環境中的奔跑,可以使肌肉的緊張與放鬆,身體的負荷與精神的專注不斷地交替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參加者的全身,特別是呼吸與心血管系統都將得到較大的鍛煉。
技術:越野跑時,由於跑的地點和環境在變化,所以跑的技術也要因條件的改變而隨之變化。下面介紹的僅是在幾種常見地形上的越野跑技術:
在道路上時,採用基本上與中、長距離跑相同的技術,並盡量注意在路面平坦的地方奔跑。
在草地上時,用全腳掌著地,同時留心向前下方看,以免陷入坑窪或碰在石頭上。
上坡時,上體應前傾,大腿高抬一些,並用前腳掌著地,小步跑上去。遇到較陡的斜坡,可改用走步的方法或用之字形跑法(走法)。必要時可用單手或雙手輔助攀登。
下坡時,上體應稍後傾,並以全腳掌或腳跟著地的方法進行,遇到較陡的下坡或坡面很滑的斜坡,可用側腳掌著地,甚至採用蹲狀的並用手在體後牽拉(草、樹)、撐(地)方式的行進。到達下坡的末端(一般8—10米),便順坡勢疾跑至平地。
從稍高的地方(1.50米以下)往下跳時,可用跨步跳的動作:踏在高處的腿(支撐腿)必須彎屈,另一腿則向前下方伸出,跳下,兩腳著地並以深屈膝來緩和沖擊的力量。同時,在落地時,兩腳應稍微前後分開,以便繼續前跑。從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時,應設法降低下跳的高差,根據情況採用坐地雙手撐跳下或側身單手撐跳下的方法。落地時要注意兩腿深屈。
在樹林中奔跑時,注意不要被樹枝、樹葉、藤蔓等剮傷,特別要防止被樹枝戳傷眼睛。此時一般都用一手或兩手隨時護住臉部。
遇到小的溝渠、壕坑、矮的灌木叢或倒伏樹木時,要增加跑速,大步跨跳而過;在落地的同時,上體稍向前傾,以便保護腰部與便於繼續前跑。在通過較寬的(2.5—4米)的溝渠時,需用15—25米的加速跑,採用大跨步跳和跳遠的方法越過。應注意做好落地動作,防止後倒。遇到大的倒伏樹木、其他矮障礙物,可以用踏過它們的方法越過。遇到較高的障礙物(不超過2米),如矮圍欄、土垣等,可用正面助跑蹲跳和一手或雙手支撐的方法翻越。
通過獨木橋等狹窄懸空的障礙物時,應採取使腳面外轉成八字的跑法。如果這類障礙物很長,就不應跑,而應平穩地走過。
P.S.我也是華工的
Ⅶ 如何查看定向越野的地圖還有如何使用指北針
一、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就是為了使定向地圖的方位與現地的方向相一致。這是使用定向地圖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對照地形
對照地形,就是要通過仔細的觀察,使圖上和現地的各種地物、地貌一一「對號入座」,即相互對應。對照地形在定向越野比賽中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1、是在站立點尚未確定時——只有正確地對照地形,才能在圖上找出正確的站立點位置。
2、是在站立點已經確定,需要變換行進方向時——只有通過對照地形,才能在現地找到已選定的最佳行進路線。
三、確定站立點
熟練地掌握在圖上確定站立點的各種方法是學習使用地圖的關鍵。對於這些方法,除了要記住各自的步驟、要領,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選擇使用和結合使用。
使用指北針的方法:
1、必須將指北針水平擺放。
2、慢慢調整指北針,使盤面上的「北」和指針上的北重合,這樣即可找出真正的四方位了。
3、雖然月亮在天上,但不能將指北針仰起來測量,我們必須將視線由月亮垂直到地面。
4、再用指北針去測量地面那一點的方位是幾度。
5、使用指北針時,必須使指北針遠離鋼鐵物,地板。
Ⅷ 怎麼看地圖啊
朋友,建議你按照以下的辦法,就可以慢慢的看懂地圖了。
1,找到你要看的比如深圳的地圖,當然它的比例要合適,否則,所標注的道路太少,是不適用的;
2,把地圖掛在牆上,地圖的北方在上面,與此相應的地圖左西右東;
3,找到你最熟悉的地方,(比如你的居住地,或者你的工作單位所在地);
4,看準的你所在地在地圖上的方位,如東方,東南方等;
5,找到你的所在地的道路名稱,看它是如何標注的。通常是從東往西,或者是從北往南的標注。並注意所用字體的大小與顏色;
5,如何尋找其他地方、道路:
a,如果你知道你要找的地方的的大致方向,那麼你就在相應方向去找,一般不會費很大的力氣有就可以找到了;
b,如果你不知道你要找的地方的方位,那麼,你就要花費一些時間了,就要用掃描法尋找,辦法是:從左到右(即從西往東)之後就從上到下(即從北到南)的一條一條的路仔細查看。總可以找到的了;
6,養成看地圖的良好習慣,沒事兒的時候,就拿著地圖看。把城市或者某個行政區的地圖要大致的背下來。做到眼睛一閉,頭腦了就會出現一幅清晰的地圖。
。。。。。如此,計以時日,你就會看地圖了。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