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越野舒適懸掛
① 賓士GLA220懸掛改裝,山裡試車,檢測通過性,舒適性
前輪離地間隙,尺子也是不平。這個是在正常的舒適性好的前提下的離地間隙這個車從買回來後就覺得懸掛比較硬,就在我這邊地方爛路比較多一些。想提升底盤的高度、舒適性,最終找到了對的人、對的店改裝,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舒適性的話,高速上跑有些路段能明顯的感覺到那種自動一高一低的緩沖。特別舒適,過減速帶的話、慢過了還是很柔和的。不像原廠那樣硬邦邦的直接過,喜歡改裝車的、同車型有興趣改的聯系。一起學習交流
② 賓士glc懸掛怎麼調,賓士glc懸掛軟硬怎麼調
賓士glc懸掛軟硬調節,把賓士glc運動模式和舒適(經濟)模式切換。賓士glc運動模式懸掛偏硬。
用E模式試試調節賓士glc懸掛,懸掛能軟一下,相對C模式而言。懸掛是汽車的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穩地行駛。懸掛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性。
③ GTA5:測試賓士越野車懸掛性能到底有多強悍
這款車屬於頂級的越野車型了,配置的AMG專業改裝的V12發動機,剎車以及排氣都是經過改裝的,豪華舒適,
④ 同檔次的賓士寶馬誰的懸掛更好
某人的回答未必也太絕對了,寶馬X5可是這個級別最經典也是賣的最好的車型。哪有這么好賣的垃圾。在我看來,寶馬X5強於賓士ML。首先,賓士ML本身不是一款成功的車型,它在上市後被歐洲媒體稱為「一款侮辱賓士的車型」,可見,歐洲媒體對這輛車很失望。然後,我們進行外觀的分析,在外觀設計上,寶馬X5無疑占據優勢,即便賓士ML是後來者,但它在外形的視覺擴張上完全不及寶馬,寶馬的鷹眼大燈的設計無論是在氣勢上、輪廓造型上都完全壓倒賓士。其次,寶馬在車身長度,寬度,軸距上都佔有優勢,更能營造霸氣和豪華感,賓士ML則顯得比較小,比較短,比較小氣,不像是這個級別的車。繼續,性能分析,作為賓士的車,ML強調的是舒適性,因此在公路性能上,寶馬完勝,寶馬獨有的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橋,整體鋁質後橋,主動轉向系統,不但更輕,而且性能更好。在越野能力上,兩車應該是平分秋色,寶馬有引以為傲的xDrive,賓士則有相對普通的越野調教。在動力上寶馬的3.0發動機雖不及賓士3.5發動機,但是寶馬3.0發動機畢竟少了0.5的排量,而且憑借更輕的車身,寶馬的加速反而比賓士快了0.2秒。然後,是性價比分析,84.8萬的賓士ML350,85.3萬的寶馬,誰更值呢?賓士比寶馬多了後排側氣囊、方向盤換擋、腰部支撐調節、後風擋遮陽簾。看似還不錯,但寶馬的好戲還在後頭,寶馬X5的科技含量將大幅度勝出。寶馬比賓士多了陡坡緩升/降系統、空氣懸掛、零胎壓繼續行駛、主動轉向系統、全景天窗、倒車視頻影像、HUD抬頭數字顯示、GPS導航系統、MP3/WMA、這一堆的高科技配置即便加5萬10萬也未必買得到。因此,寶馬在性價比上勝利。結論,寶馬X5戰勝了賓士ML,依然是同級別的老大。
⑤ 賓士越野車的空氣懸掛壽命如何
用的是ABC
主動車身控制
(Active
Body
Control)
液壓懸掛
還有不只有S600
用液壓懸掛
目前除邁巴赫外
好象裝配12缸發動機都配ABC
但是邁巴赫
這種重量的級的人物
用AIRmatic(空氣懸掛)比較不理解
可能是那時候ABC還沒出現吧
⑥ 賓士採用了幾種懸架系統
賓士新C級車採用了全新開發的賓士W204平台,該平台是專為第三代賓士C級車量身設計的。在底盤總布置方面,新賓士C級車採用了前置後驅的經典布置。在這種驅動形式中,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全部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之前進。與前置前驅布置相比,前置後驅在良好路面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附著壓力大,動力性明顯優於前驅形式。由於前置後驅的布置使得新賓士C級擁有53:47的軸荷分配,因此在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都有不錯的表現。不過,前置後驅的布置也容易出現轉向過度的危險,因此賓士為新C級車全線標配了ESP電子穩定程序,將甩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新賓士C級車的懸架在結構上繼續沿用前三連桿式獨立懸架和後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賓士C級車所採用的前懸架結構介乎於麥弗遜式懸掛結構和多連桿結構之間,其結構沒有用在麥弗遜懸掛上的A字型支撐臂,取而代之的是三根連桿組組成的穩定結構,但由於沒有位於支柱上方的叉形臂,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多連桿懸架。不過,賓士獨特設計的三連桿結構以連桿取代A字型支撐臂,可以更准確的控制車輪的縱向運動,提高了前輪行駛時的穩定性,並使轉向更為精準,因此在操控性上超越了傳統的麥弗遜式懸掛結構。
新賓士C級車的懸架系統並不是只有連桿結構那麼簡單,賓士在普通的減震器上另下了一番苦功。賓士在新車型上採用了升級版的「敏捷控制」電控系統(Agility Control),它可以根據駕駛者選擇的模式與速度,自動調整減震器的阻尼系數(調整幅度可達14.5%,較比老款系統提升了6%的調整幅度)。當車速較慢操控平順時,懸架會自動調整到擁有較軟偏舒適的設定;而在車速較快操作較激烈時,系統將自動提升阻尼系數,以提供更為平穩與清晰的反饋。
用於賓士新C級車的 「敏捷控制」電控系統背後的技術支持來自全球最大的排氣及減振系統工程公司——天納克(Tenneco Inc)。這款來自美國著名零部件技術公司設計的連續控制電子懸架(CES)系統在天納克與賓士的合作調整後使之具有符合賓士舒適理念的駕乘及操作特性。由於可變阻尼系數的電子化升級,新賓士C級的懸架系統不乏舒適性,其運動的一面也並不孱弱。之前有德國媒體做過繞樁試驗,寶馬335i可以以111公里/小時的速度完成繞樁,而賓士C350也可以以108公里/小時的速度接近寶馬3系的水平。
新賓士C級車所採用的「敏捷控制」電控系統其核心部件是天納克負責開發的電子減震器,它可以根據路況及車輛動能連續調整減震器的阻尼系數。負責控制的核心為一個電子控制單元(ECU),它可以判斷處理安裝在車輛關鍵部位的感測器傳回的數據。感測器包括三個裝在車身上的加速儀表及四個懸掛位置感測器,它們負責提供有關轉向輪角度、車輛速度、制動壓力及其它底盤控制因素的數據。ECU使用控制軟體實時處理感測器信息、發出信號獨立調整每個減震閥的阻尼系數。電子減震允許阻尼系數處在最大及最小之間的調整,實時的調整保證駕駛舒適性及穩定的車輛控制。因此,賓士「敏捷控制」電控系統不僅可以提高駕駛舒適性,還可以改善車輛在制動、加速、轉向時的穩定性。
新賓士C級車還標配了轉向比為14.5:1的助力轉向系統,操控感受比上一代C級車的轉向系統更為直接。不過功能類似寶馬Servotronic的主動轉向系統並不是標配,賓士為新C級車匹配的速感式主動轉向系統需要另外選裝。
賓士在新C級車上採用了主動剎車系統(Adaptive Brake),這套系統的功能有些類似大眾邁騰所使用的AUTO HOLD自動駐車系統。它可以通過坡度感測器由控制器給出准確的駐車力。在坡道起步時,駐車控制單元通過離合器距離感測器,油門踏板感測器等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當驅動力大於行駛阻力時便自動釋放駐車制動,從而使汽車能夠平穩起步。因此有了主動剎車系統,坡道起步溜車和熄火的尷尬將不再會發生,而且等紅燈時腳踩剎車或拉手剎的時代將成為歷史。另外,制動盤上的濕度感測器還可以監測制動盤是否有水,並且通過自動的輕微制動將制動盤表面的水滴蒸發掉。
⑦ 賓士自定義舒適駕駛運懸掛油耗會高嗎
會
梅賽德斯-賓士(Mercedes-Benz)是世界聞名的豪華汽車品牌。1886年1月,卡爾·本茨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車,獲得專利(專利號:DRP37435),被譽為「汽車的發明者」
⑧ glc300可變懸架怎麼調節
賓士glc懸架軟硬調節打開方法:在儀錶板與中央顯示屏的交界位置上,根據汽車的駕駛模式自動調節。經濟模式下懸架較軟,運動模式下懸架較硬。
賓士glc全系標配了名為AGILITY CONTROL懸掛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由鋼制彈簧以及可調阻尼的減振器組成。在標准配置中,賓士glc懸掛被設定為舒適模式;而在需安裝了AMG外觀套件之後,整套系統將會變得更硬,以減小彎道側傾;至於GLC350e以及安裝了越野套件的車型,懸掛系統高度被提升了2厘米,以提供更高的離地間隙。此外,賓士glc可選裝Air Body Control空氣懸架,該懸架有5種模式可調,包括節能、舒適、運動、運動+及自定義模式。在運動模式下車身高度可下降15mm,越野模式下可升高15mm,如果選裝越野套件,還能在標准高度的基礎上升高30mm或者50mm。懸掛部分還採用玻璃纖維加強材料,減重的同時還提升賓士glc懸掛的響應速度
⑨ 賓士g500舒適性和質量怎麼樣
舒適性就根本不應該考慮G500,因為是純粹的實力派越野車,所以一切都是最專業的越野裝備,懸掛自然不會是最舒服的,而且非承載式車身也覺得不是一款是享受形的車。
這種級別的車本來就沒什麼性價比,富豪的大玩具而已。驚人的油耗,沉重的方向盤,硬朗的懸掛,還有厚重的油門,簡陋的配置。這僅僅是為了體現他非凡的越野性能。質量是不用煩的,這是款在泥水裡趟,在亂石中飛馳的強悍SUV!
買這種車的人家裡絕不會只有這款車,這只是滿足征服大自然用的工具,外加顯擺。
所以想要舒適性還是關注GLK,ML吧。GL的舒適性也一般
世界最頂級的越野車也不為過,但他真的不適合長時間駕駛。這個級別了,應該是完美,一點小瑕疵完全可以理解。不如考慮雷克薩斯的QX,或者是卡宴和MDX
⑩ 請問下賓士車手動懸掛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優點啊
有兩種懸掛。
1是在S600 SL350是用的ABC懸掛,這個懸掛是油的。車內有個ABC按扭。自動調整車身高度,速度越快懸掛越低,這樣有更好的抓地里,反之速度慢懸掛越高。主動懸掛控制系統配置中,懸架置於車輪和車體之間。此系統不採用氣動膜盒,而代之以盤簧和液壓缸。液壓系統由電子裝置控制,該裝置對感測器在汽車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各種信號進行分析。主動懸掛控制系統配有一個能自動測量高度及根據速度調整的裝置,當汽車以高速行駛時能緩慢地減低其速度。汽車的水平高度也可通過按鈕分兩次手動調節。
2是在S350 E350是用的Airmatic 空氣懸掛舒適性和操控性一直是衡量汽車性能的兩大核心標准,但在汽車最初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當中,兩者在眾多汽車設計者看來一直是一對水火不容的冤家,很難彼此兼顧。對此,許多汽車設計大師們研究出各種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其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還數空氣懸掛技術(Airmatic)的問世。
1998年,梅賽德斯-賓士推出當時的新一代S級轎車,最大亮點就是用全新的空氣懸掛系統取代了傳統的鋼制彈簧和液壓懸掛系統。這一創新剛一問世即被一些汽車專家冠以「劃時代意義」「汽車革命」等美譽。
與傳統的鋼制彈簧懸掛相比較,空氣懸掛具有很多優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彈簧的彈性系數也就是彈簧的軟硬能根據需要自動調節。例如,高速行駛時懸掛可以變硬,以提高車身穩定性;而長時間低速行駛時,控制單元會認為正在經過顛簸路面,進而調節懸掛變軟來提高舒適性。可以用一句成語來形容∶軟硬兼施。
毫無疑問,空氣懸掛技術的問世為汽車賦予了更多的靈性,而在此基礎上,梅賽德斯-賓士在2002年又做出了新的突破:研發出雙功能空氣懸掛系統(Airmatic DC System),並將之應用到新E級轎車身上。相對上一代而言,Airmatic DC不僅在電子控制方面有了更為明顯的進步,更把主動控制空氣懸掛系統和自適應阻尼懸掛系統(ADS II)整合到一起,實現了雙重控制(DualControl)。
所謂雙重控制,是指Airmatic DC可以同時實現對彈簧軟硬度及其內部空氣壓力強度的控制。一方面根據當前路面情況,駕駛風格以及車輛的負載情況來控制避震器力度,然後往橡膠伸縮管里填充壓縮空氣,以確保車輛所必須的舒適程度;同時還根據當前的駕駛情況來控制橡膠彈簧管里的空氣容量,以及空氣的活動狀態,來控制彈簧的軟硬度,進而在增強舒適度的同時提升操控性能。
此外,Airmatic DC 空氣懸掛系統還可以根據車輪受到地面沖擊產生的加速度進行自動調節。例如高速過彎時,外側車輪的空氣彈簧和減震器就會自動變硬,以減小車身的側傾,在緊急制動時電子模塊也會對前輪的彈簧和減震器硬度進行加強以減小車身的慣性前傾。這不僅使車子擁有更高的操控極限和舒適度,還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
需要關注的是,Airmatic DC 空氣懸掛還將傳統的底盤升降技術融入其中。車子高速行駛時,車身高度會自動降低,從而提高貼地性能,以確保良好的高速行駛穩定性並降低風阻和油耗。慢速通過顛簸路面時,底盤會自動升高,以提高通過性能。根據應用該技術的E級轎車的行駛數據顯示,當車速高於140公里時,車身會自動降低15mm,以保證行駛穩定性,而當車速降回到70公里時,車身則回復正常。
目前,AIRMATIC DC懸掛系統已經成為大多數梅賽德斯-賓士車型以及邁巴赫的標准配備。它共擁有四種工作模式:第一模式是柔軟舒適的設定,用於普通路面的行駛;第二模式和第三模式減震器分別採取硬壓縮、軟回彈和軟壓縮、硬回彈,以保證車輛在不同路面情況下,始終具備最佳的舒適性和操控性;第四種模式則是忽略舒適性的極端運動模式。系統將根據不同的道路情形在一、二、三模式間自動調整彈簧的軟硬度,而最硬的第四種模式則需要司機自己通過擋把後面的按扭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