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後橋結構圖
❶ 大貨車後橋結構圖
大貨車後橋結構當汽車轉向時,車輪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在下面的動畫中你可以看到,在轉彎時,每個車輪駛過的距離不相等,即內側車輪比外側車輪駛過的距離要短。
因為車速等於汽車行駛的距離除以通過這段距離所花費的時間,所以行駛距離短的車輪轉動的速度就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前輪較之後輪,所走過的路程是不同的。
大貨車後橋結構的型號注意事項:1092、1043、1046是載貨汽車的型號(第一位數字「1」表示載貨汽車),中間兩位數字就是該車的總質量,就是自重和允許載重的總重,「09」表示總質量是9噸。(第四位數字表示生產廠同噸位的不同車型序列)。
總質量就是前後橋承載噸位的合計,一般前橋是後橋承載重量的一半左右。
(1)皮卡後橋結構圖擴展閱讀:
維修保養
在車輛的使用中應經常清除後橋殼上通氣塞的泥污灰塵,每隔3000km維護時拆下清洗、疏通,保證氣道暢通,以免氣道堵塞引起橋殼內壓力增高而使結合面、油封處漏油。並且檢查潤滑油麵和油質,必要時添加或更換。
新車頭12000km維護時應更換齒輪油,以後每隔24000km維護時檢查油質,如變色、變稀,應更換新油。寒區使用時,應在冬季換用冬季潤滑油。
❷ 小貨車後橋裡面的銅片是干什麼用的如果它們壞了會怎樣
今天有網友說自己的小型貨車後橋有響,拆下來分解後發現有幾個銅質的墊片壞了,就問我這幾個墊片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如果它們壞了會怎樣。我看了一下他發來的圖片,應該是後橋差速器中的半軸齒輪墊片與行星齒輪墊片。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幾個墊片的作用是什麼。普通汽車的後橋差速器一般是由左右殼體、四個行星齒輪、兩個半軸齒輪、一個行星齒輪軸以及墊片組成的,結構如下圖所示。行星齒輪軸的四個軸頸安裝在差速器殼體相對應的孔中,四個行星齒輪套在行星齒輪軸上,與半軸齒輪相嚙合,半軸齒輪安裝在左右差速器殼體中,行星齒輪背面製成球面與差速器殼體向對應的凹球配合。
在汽車直線行駛時,差速器做為一個整體,這幾個齒輪是隨著差速器殼體一起旋轉的,齒輪與殼體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當汽車拐彎或者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時,左右兩側的車輪有速度差,這種情況下這幾個齒輪相對於差速器殼體就有了相對運動,齒輪與差速器殼體之間就有了摩擦。為了減輕摩擦,延長齒輪與殼體的使用壽命,在齒輪的背面與差速器殼體之間就設計了由軟鋼、青銅或者尼龍製成的墊片,以避免齒輪與差速器殼體直接接觸,保護差速器。
安裝在半軸齒輪上的墊片稱為半軸齒輪墊片,安裝在行星齒輪上的墊片稱為行星齒輪墊片,一般每個齒輪的背面安裝一個。這些墊片以銅制的居多,在其表面上加工有很多的凹坑或者螺旋槽,以儲存潤滑油,潤滑齒輪的背面與差速器殼體,減輕齒輪與差速器殼體的磨損。同時這些墊片還有調整齒輪嚙合間隙與嚙合位置的作用,顯然,墊片越薄,齒輪越靠外,嚙合間隙越大,嚙合的齒輪面積越小。
如果這些墊片壞了會怎樣?在實踐中最常見的是這些墊片磨薄了,它會導致半軸齒輪與行星齒輪嚙合間隙變大,嚙合面積變小,差速器能夠承受的扭矩 也就變小了,長時間使用齒輪會異常磨損直至齒頂完全磨損,差速器完全不能傳遞扭矩;如果這些墊片完全損壞了,消失了,那麼不僅僅是齒輪嚙合間隙變化,由於齒輪與差速器殼體直接接觸,還會造成差速器殼體異常磨損,這種情況更換墊片也沒有作用了,必須更換差速器總成。
造成墊片損壞的原因比較多,比如汽車經常超載,差速器承受的扭矩過大,汽車經常在崎嶇的山路行駛,經常拐彎等。此外就是後橋潤滑油的影響,一般這種後橋的主減速器都是雙曲線齒輪,所以必須使用專有的雙曲線齒輪油,如果使用普通的齒輪油代替,不僅會導致主減速器齒輪的異常磨損,也會導致其它零部件的損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後橋(驅動橋)的結構組成是怎樣的
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和驅動橋殼等組成。由於現有的農用車都採用後輪驅動,這些部件集中於車輛底盤的後部,故也稱後橋。其主要功用是傳遞扭矩、增大扭矩、改變扭矩的傳遞方向及降低轉速等,驅動橋殼還承受推動車輛前進的力。在一些採用鏈傳動的三輪農用車上,驅動橋中無主減速器。圖3-92為一般農用車驅動橋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3-96 半軸支承示意圖
(a)全浮式 (b)半浮式 1.車輪 2、6、7.軸承 3.半軸套管 4.半軸 5.輪轂 8.半軸凸緣
全浮式支承的半軸,外端多為凸緣盤與半軸製成一體。但也有一些農用車把凸緣盤製成單獨零件,並藉助花健套合在半軸外端,因而半軸的兩端都是花健端。全浮式支承的半軸拆裝容易,只需擰下半軸凸緣的螺釘,即可將半軸從半軸套管中抽出。半軸抽出後,車輪與橋殼照樣能支承住車體。
圖3-96b所示為半浮式支承的半軸。半軸內端的支承連接情況與全浮式完全相同,故半軸內端只承受扭矩。但半軸外端的支承連接結構則與全浮式不同。半軸外端的凸緣盤用螺釘同輪轂連接,半軸用滾珠軸承支承在橋殼內。輪轂和橋無直接聯系,顯然,作用在車輪上的力都必須經過半軸才能傳到橋殼上,因而這些力所造成的彎曲力矩也必須全部由半軸承受,然後再傳給橋殼。這種支承形式稱為半浮式。半浮式半軸結構簡單,質量小,因而在農用車驅動橋中應用也較多。
(4)驅動橋殼
驅動橋的橋殼在傳動系中是作為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部件的支承、包容元件,起著保護這些部件的作用。但是,驅動橋殼又同時作為行駛系主要組成元件之一,故還具有如下功用:使左右驅動輪的軸向相對位置固定,並同前橋一起支承車架及車架上各總成的重力,在車輛行駛時,承受由車輪傳來路面的反作用力和力矩,並通過懸架傳給車架。
驅動橋殼的結構形式可分為整體式和分段式兩大類。整體式驅動橋殼的優點是當檢查主減速器、差速器的工作情況,以及拆裝差速器時,不必把整個驅動橋從車上拆下來,因而保養修理方便。按整體式驅動橋殼的製造方法又可分為鑄造的和焊接的兩種。鑄造式驅動橋殼的優點是剛度、強度較大,可設計和鑄造出合理的橋殼結構形狀,但質量較大。目前在農用車上廣泛採用鋼板沖壓焊接而成的整體式驅動橋殼,沖壓焊接式橋殼與鑄造式橋殼相比,其質量大為減小。分段式橋殼從鑄造角度考慮比整體式橋殼的製造較為容易些。但其裝配、調整和保養修理均十分不便。當要拆檢差速器、主減速器等部件時,必須把整個驅動橋從車上拆下來。
❹ 請傳上汽車後橋差速器工作原理簡圖
差速器有三大功用: 把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輸到車輪上; 充當汽車主減速齒輪,在動力傳到車輪之前將傳動系的轉速減下來 將動力傳到車輪上,同時,允許兩輪以不同的輪速轉動 在本文中,你將會了解到汽車為什麼需要一個差速器,它工作的方式及其優缺點。我們也將會了解到防滑差速器。 為什麼需要差速器 當汽車轉向時,車輪以不同的速度旋轉。在下面的動畫中你可以看到,在轉彎時,每個車輪駛過的距離不相等,即內側車輪比外側車輪駛過的距離要短。因為車速等於汽車行駛的距離除以通過這段距離所花費的時間,所以行駛距離短的車輪轉動的速度就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前輪較之後輪,所走過的路程是不同的。 對於後輪驅動型汽車的從動輪,或前輪驅動型汽車的從動輪來說,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由於它們之間沒有相互聯結,它們彼此獨立轉動。但是兩主動輪間相互是有聯系的。因此一個引擎或一個變速箱可以同時帶動兩個車輪。如果你的車上沒有差速器,兩個車輪將不得不固定聯結在一起,以同一轉速驅動旋轉。這會導致汽車轉向困難。此時,為了使汽車能夠轉彎,一個輪胎將不得不打滑。對於現代輪胎和混凝土道路來說,要使輪胎打滑則需要很大的外力,這個力通過車橋從一個輪胎傳到另一個輪胎,這樣就給車橋零部件產生很大的應力。 什麼是差速器 差速器就是一種將發動機輸出扭矩一分為二的裝置,允許轉向時輸出兩種不同的轉速。 在現代轎車或貨車,包括許多四輪驅動汽車上,都能找到差速器。這些四輪驅動車的每組車輪之間都需要差速器。同樣,其兩前輪和兩後輪之間也需要一個差速器。這是因為汽車轉彎時,前輪較之後輪,走過的距離是不相同的。 部分四輪驅動車前後輪之間沒有差速器。相反的,他們被固定聯結在一起,以至於前後輪轉向時能夠以同樣的平均轉速轉動。這就是為什麼當四輪驅動系統忙碌時,這種車輛轉向困難的原因。
❺ 為什麼長城皮卡的後橋減震器安裝方向不同
作用是一樣的 通俗易懂的說,現在汽車大多採用獨立懸掛,前輪一般由下擺臂連接平衡桿,半軸,轉向節減震器組成,後輪結構相似只不過一般都沒有半軸除了個別後驅的(如賓士,榮譽之類的)以上就稱為前懸掛和後懸掛。 車橋形式的是用一整根鋼管把兩個後輪連接起來,減震是安裝在後橋上而不是輪子上,車橋一般用在後驅如長城皮卡,切諾基,212等,簡單的說四驅車一般都用後橋形式。 還有一種是前驅而用後橋的,以前的車這樣設計的多些,如:賽歐。
❻ 如何辨別貨車的後橋
國產車後橋分140、141、151、153。可是140和141基本都淘汰了!這些橋的區分明顯都在半軸上!140、141的半軸都是12個螺絲,而且都是14的粗螺絲固定!而151是10螺絲是14的粗螺絲固定,153是8個螺絲,16的粗螺絲固定的。
後橋主要有兩個技術參數,1.承載級別,2.速比。
各廠家對後橋的編號規定沒有統一格式,主要看它提供的這兩個參數。
承載級別就是後橋設計最大承載質量,以噸表示,如:6噸級,10噸級,11噸級等。超過13噸級的國內道路是禁止的。
1092、1043、1046是載貨汽車的型號(第一位數字「1」表示載貨汽車),中間兩位數字就是該車的總質量,就是自重和允許載重的總重,「09」表示總質量是9噸。(第四位數字表示生產廠同噸位的不同車型序列)。
總質量就是前後橋承載噸位的合計,一般前橋是後橋承載重量的一半左右。
❼ 汽車的後橋結構圖
後橋分獨立式和非獨立式,轎車一般是獨立式,配合承載式車身
❽ 越野車雙後橋的後橋是怎麼的結構,最好有圖片
★鈴木超級維特拉 售價:18.88-25.88萬元2006款超級維特拉,是一款全新設計的車型,擁有十分前衛的造型,方方正正的車身充滿力量感,也流露出一絲野性。目前引入國內的共有5款車型,包括短軸距的3門版和標准軸距的5門版兩種車身結構。其中3門版只有1.6JX手動基本型一款。配備與天語相同的M16發動機,最大功率80千瓦(110馬力)/5500轉,扭矩144牛米,與之匹配的是5速手動變速箱。雖然發動機排量小,動力比較一般,但是短小的車身帶來了更大的通過角,也賦予了3門版超級維特拉更出色的越野能力。除此之外,其餘4款車型均為5門版,配備2.0升直列4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03千瓦(140馬力)/6000轉,扭矩183牛米,可以有5速手動或4速自動變速箱可選。說鈴木超級維特拉偏重越野一點不假,主要是集中在其行駛機構上。它採用了帶有中央差速器鎖的全時四驅系統,而非普通SUV的適時四驅系統。駕駛員可以通過中控台的旋鈕選擇4H(高速四驅)、4L(低速四驅)和4LC(低速鎖止四驅)三種驅動模式。除了驅動系統外,超級維特拉四輪均採用獨立懸架系統,能夠較好的適應不同路面,既保證了一定的通過性能又保持了舒適性。其實從其中規中矩的內飾風格也能夠看出,舒適性也是超級維特拉不可或缺的。 ★ 雪佛蘭科帕奇 售價:22.48-26.58萬元科帕奇是一款通用全球平台策略車型,源自歐洲的出色設計,由韓國大宇在亞洲市場生產。雖然從外觀上看,這是一款十足的都市休閑SUV,但是前後護板和較短的前後懸也暗示了科帕奇絲毫不懼怕野外的惡劣環境。去年剛剛上市的進口科帕奇目前僅有兩款車型,全部配備2.4升發動機,動力參數只能算是平平,最大功率100千瓦(136馬力)/5000轉,但是扭矩輸出強大,在2200轉就能輸出220牛米。變速箱有5速手動和5速自動兩種配置,其中5速自動車型為7座設定。為了應付足夠復雜的路況,配備自動變速箱的科帕奇配備了先進的陡坡緩降系統(HDC),同時還標配了ESP系統,您只需把穩方向盤就能從容應對。此外,全系車型均配備了後橋自適應高度調節系統,充分保證了越野狀態的車身平衡。如果您覺得2.4的發動機不夠帶勁,那麼還有一款3.2升V6自動7座車型,只是目前還尚未在國內正式上市。★ 三菱新歐藍德 售價:25.90-28.90萬元2008年上市銷售的新款歐藍德,外形十分標致,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去它就像一位穿禮服的紳士一般規整。它是三菱面向全球汽車市場開發的一款全新車型,兼具城市和戶外性能是其追求的第一目標。在世界越野車領域,三菱的大名可是響當當的,尤其是其大哥帕傑羅叱吒越野賽事,連續多年在達喀爾拉力賽中奪魁。在因意外而取消的2008年達喀爾大賽中,三菱車隊就選擇了新歐藍德作為整個車隊的後援車,也正標明了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市售的新款歐藍德2.4EX時尚型配備三菱獨特的AWC(全輪控制)全時四驅系統,也具備4H、4L和4LC三種不同的驅動模式。其2.4升MIVEC發動機在同級別中表現出色,功率和扭矩強勁分別達到了125千瓦(170馬力)和226牛米,而排放和油耗卻很低,與之匹配的是INVECS-Ⅲ CVT(帶運動模式)變速箱,性能優異。其實國內銷售的新歐藍德還有採用更大排量的3.0升V6 MIVEC發動機的車型,但是其售價要稍高於30萬元。雖然不在我們推薦的價格區間,但是其性價比還是很突出的。★ 斯巴魯森林人 售價:22.98-24.98萬元森林人是斯巴魯旗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的SUV車型,它誕生於1997年。森林人以翼豹(Impreza)轎車的底盤為平台,這是其偏重公路性能的一大表現,同時採用了獨特的左右對稱全時四驅系統,令其行駛穩定性很出眾。售價30萬元以內,共有兩款車型分別是2.0X手動型和2.0X自動型。它們搭載了斯巴魯獨特的2.0升水平對置發動機,稱之為「Boxer」。性能參數實屬優異,116千瓦(158馬力)和186牛米的輸出,難有人稱其右。更重要的是水平對置發動機重心更低,運轉較普通直列發動機更平順。4速自動變速箱比較一般,因此在去年斯巴魯剛剛向國內引入了5速手動變速箱,進一步為需要駕駛樂趣的消費者提供最合適的產品。除了售價相對便宜的2.0升車型,斯巴魯森林人還有一款採用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2.5XT車
❾ 汽車後橋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後橋的組成:
它由兩個半橋組成,可實施半橋差速運動。同時,它也是用來支撐車輪和連接後車輪的裝置。如果是前橋驅動的車輛,那麼後橋就僅僅是隨動橋而已,只起到承載的作用。如果前橋不是驅動橋,那麼後橋就是驅動橋,這時候除了承載作用外還起到驅動和減速還有差速的作用,如果是四輪驅動的,一般在後橋前面還配有一個分動器。後橋分為整體橋和半橋。整體橋配非獨立懸架,如板簧懸架,半橋配獨立懸架,如麥弗遜式懸架。
後橋工作原理:
發動機傳出動力到變速箱,通過變速到後橋大齒盤上〔差速器〕差速器是一個整體,裡面是:上下有小齒盤中間有十子柱上面帶兩個小行星的齒輪〔起到轉彎調速作用〕差速起是在立者方的,兩邊有兩個小圓洞,上面有滑鍵,半柱就是在這裡面插著,走直線的時候十子柱不動,轉彎的時候十子柱動起來調整兩邊輪胎的轉速,來提高汽車在轉彎時候的機動性。
❿ 皮卡後橋問題
汽車行駛中發出「嗷--」的響聲,用手觸摸後橋殼,如有發熱現象,則為齒隙過小;如嚴重發熱,則可能時缺油,應檢查油麵。 汽車在行駛中發出「剛當、剛當」的撞擊響聲,一般是齒輪嚙合間隙過大。 汽車在行駛中,如車速越高響聲越大,而滑行時響聲減小或消失,一般是由於軸承磨損或齒輪間隙失常所致。如急劇改變車速或上坡時發響,則為齒輪嚙合間隙過大。 在踏下加速踏板時汽車行駛正常,在放鬆加速踏板的過程中發出「嗚」的響聲,而勻速行駛時此響聲消失,一般是由於主動錐齒輪突緣緊固螺母松曠。 汽車行駛中後橋處有劇烈響聲,則多為齒輪牙齒損壞或軸承損壞。 汽車轉彎時發出「咔叭、咔叭」的響聲,低速直線行駛時也能聽到一點,而車速升高後響聲即消失,一般是差速器行星齒輪嚙合間隙過大或半軸齒輪及鍵槽磨損所致。 車速接近60km/h收回油門時,後橋處有不正常的「呼隆、呼隆」聲,並感到後橋有抖動現象,則為半軸套管彎曲變形所引起。 汽車行駛中發現後橋有響聲,可停車將後橋的一側架起,用彩筆在輪胎和傳動軸上各劃一印記,然後掛上擋,使發動機以最低穩定轉速運轉,並傾聽其內部在一定時間內的發響次數。若發響次數略多於車輪轉數的1.5倍,則可能是圓錐從動齒輪擺動,具體原因可能是圓錐從動齒輪跳動或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