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越野車車架
① 摩托車車架用什麼材料
摩托車車架,通常由鋁、鋼或者合金焊接製作而成,碳素纖維僅僅用於一些特別昂貴或者定製車架。隨著摩托車技術的發展,車架材質也不斷改進,結構越來越輕巧。目前,CFRP(碳素纖維增強塑料)已漸漸地成為賽車車架的主流。在鋼和鋁中,鋼被更多地選用。在所有大公司成立後的3年左右時間內,其用於產品製作的材料都是鋼,相比其它材料來說,鋼也更易於組裝到一起。
對於摩托車來說,以往鋁制車架從懸抱車架開始,到雙管車架成為主流,並一躍成為越野車車架的主流,鋁制車架首選量產的是日本的鈴木RG250。一直拘泥於延續懸抱車架的鈴木GSX-R75也最終演變成雙管車架。鋁制車架不同於具有較高強度和韌性的鋼管車架,在韌性和回復性方面表現銷差,但在重量和彈性上有較大的優越性,故成為高性能越野車的基本型式。鋁制車的製作方法是將鋁板材料壓製成型,或將斷面製成圓形、角狀或目字形,總之都是採取以彎曲管狀物的方式來製作車架。當然,像本田的SPADA250鑄造車架 也無可厚非,其形狀也非常地單純。但像鳥籠一樣用許多小口徑管構成的復雜設計已經不流行了。杜卡迪L型雙缸仍持續致力於圓形切面的鋼管車架,並一直保持了摩托車的高性能。杜卡迪916絕美的鋼梁車架證明了鐵合金在現代仍是最先進的科技,具有輕量和高韌性的優點。鋼管車架中的多半是大斷面脊背車架以及雙懸抱車架。義大利BIMOTA(比莫塔)的DBONE輕量車架正是最佳代表作,車架本身的單體重量只有5kg,但它被撞扁的機率也隨之提高了許多,即在摔車或沖擊時,車架變形或彎曲的情況會比較嚴重,所以設計者必須具備有將傷害減到最低限度的能力。鋼、鋁、鈦等金屬車架都是將壓裝成形的各部分材料熔接而組成的,最新的潮流更傾向於將支撐座位、擋泥板等次要零件用螺栓來組合,將車架的主體和副體分開來。如果主車架用鋁制,而副車架用鋼制,兩 者是無法直接焊接的。在主車架為鋁或鋼而副車架採用FRP或CFRP的無大梁式結構(以座位蓋或側蓋來作為強度支撐面)的時候,也有採用螺栓來支撐的方式。當然在不能相互焊接的金屬類組合或金屬和塑膠的組合上,也可以採用接合的方式。
② 汽車車身結構有哪些類型
車車身結構包括車身殼體、車前板製件、車門、車身外部裝飾件、內部覆飾件、車身附件、坐椅、通風和暖氣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貨箱和其他設備。
車身殼體,通常包括主要承力元件(縱、橫梁和支架等)以及與它們相連的板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的骨架則不明顯。車身殼體包括其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和密封等材料塗層。
車身的外飾件包括保險杠、散熱器面罩、燈具和後視鏡等附件,以及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等裝飾件。
車身的內飾件包括儀錶板、頂棚、側壁、坐椅及地毯等表面覆飾物。在轎車上,目前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皮革及人造皮革或多層復合材料等裝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紙板和復合漿飾板等裝飾材料。
車身附件包括: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內視鏡、無線電收放機及桿式天線等。
③ 車架有什麼類型
汽車車身結構從形式上說, 主要分為非承載式和承載式兩種。
非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有剛性車架,又稱底盤大梁架。車身本體懸置於車架上,用彈性元件聯接。車架的振動通過彈性元件傳到車身上,大部分振動被減弱或消除,發生碰撞時車架能吸收大部分沖擊力,在壞路行駛時對車身起到保護作用,因此車廂變形小,平穩性和安全性好,而且廂內噪音低。
但這種非承載式車身比較笨重,質量大,汽車質心高,高速行駛穩定性較差。
承載式車身的汽車沒有剛性車架,只是加強了車頭,側圍,車尾,底板等部位,車身和底架共同組成了車身本體的剛性空間結構。這種承載式車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載功能外,還要直接承受各種負荷。這種形式的車身具有較大的抗彎曲和抗扭轉的剛度,質量小,高度低,汽車質心低,裝配簡單,高速行駛穩定性較好。但由於道路負載會通過懸架裝置直接傳給車身本體,因此噪音和振動較大。
還有一種介於非承載式車身和承載式車身之間的車身結構,被稱為半承載式車身。它的車身本體與底架用焊接或螺栓剛性連接,加強了部分車身底架而起到一部分車架的作用,例如發動機和懸架都安裝在加固的車身底架上,車身與底架成為一體共同承受載荷。這種形式實質上是一種無車架的承載式車身結構。因此,通常人們只將汽車車身結構劃分為非承載式車身和承載式車身。
非承載式車身和承載式車身都有優缺點,使用在不同用途的汽車上。一般而言,非承載式車身用在貨車、客車和越野車上,承載式車身一般用在轎車上,現在一些客車也採用這種形式。
非承載式車身和承載式車身按照有無剛性車架劃分,什麼叫車架,是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車架就是支承車身的基礎構件,一般稱為底盤大梁架。發動機、變速器、轉向器及車身部分都固定其上,它除了承受靜載荷外還要承受汽車行駛時產生的動載荷,因此車架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以保證汽車在正常使用時受到各種應力下不會破壞和變形。
車架有邊梁式、鋼管式等形式,其中邊梁式是採用最廣泛的一種車架。
邊梁式車架由兩根長縱梁及若干根短橫梁鉚接或焊接成形,縱梁主要承負彎曲載荷,一般採用具有較大抗彎強度的槽形鋼梁。也有採用鋼管,但多用於輕型車架上。一般縱梁中部受力最大,因此設計者一般將縱粱中部的截面高度加大,兩端的截面高度逐漸減少,這樣一來可使應力分布均勻,同時也減輕了重量。
橫梁有槽形、管形或口形,以保證車架的扭轉剛度和抗彎強度。橫梁還用以安裝發動機、變速器、車身和燃油箱等。為適應不同的車型,橫梁布置有多種型式,如為了提高車架的扭轉剛度採用X型布置的橫梁。邊梁式結構簡單,工藝要求低,製造容易,使用廣泛。但由於粗壯的大梁縱貫全車,影響整車布置和空間利用率,大梁的橫截面高度使車廂離地距離加大,乘客上下車不方便,另外重量也大,整車行駛經濟性變差。這些缺點對小客車、轎車是缺點,對於越野車可能就是優點,因為越野車要求有很強的通過性,行駛崎嶇路面時要有一定大的離地間隙,而非常顛簸的道路會令車體大幅扭動,只有帶剛性車架的承載式車身結構才能抵禦這種沖擊力。因此越野車上普遍採用非承載式車身。
④ 汽車車架執行國家標準是什麼
就像人的身體由骨架來支持一樣,汽車也必須有一幅骨架,這就是車架。車架的作用是承受載荷,包括汽車自身零部件的重量和行駛時所受的沖擊、扭曲、慣性力等。現有的車架種類有大梁式、承載式、鋼管式及特殊材料一體成型式等。
大梁式車架
在港台汽車刊物中常稱作「陣式車架」,是最早出現的車架類型(從全世界第一部汽車開始一直沿用至
今)。大梁車架的原理很簡單:將粗壯的鋼梁焊接或鉚合起來成為一個鋼架,然後在這個鋼架上安裝引擎、懸架、車身等部件,這個鋼架就是名附其實的「車架」。
大梁式車架的優點是鋼梁提供很強的承載能力和抗扭剛度,而且結構簡單,開發容易,生產工藝的要求也較低。致命的缺點是鋼制大梁質量沉重,車架重量佔去全車總重的相當部分;此外,粗壯的大梁縱貫全車,影響整車的布局和空間利用率,大梁的厚度使安裝在其上的坐廂和貨廂的地台升高,使整車重心偏高。
綜合這些因素可見,大梁式車架適用於要求有大載重量的貨車、中大型客車,以及對車架剛度要求很高的車輛,如越野車。傳統越野車在良好道路上行駛時表現出重心過高的不良操控性,就是由大梁式車架所致。(圖A:大型客車 圖B:豐田Prado越野車的大梁車架)
承載式車架
也稱作整體式或單體式車架。針對大梁式車架質量重、體積大、重心高的問題,承載式車架的意念是用金屬製成堅固的車身,再將發動機、懸架等機械零件直接安裝在車身上。這個車身承受所有的載荷,充當車架,所以准確稱呼應為「無車架結構的承載式車身」(採用大梁車架的汽車車身則稱為「非承載式車身」)。
承載式車架由鋼(較先進的是鋁)經沖壓、焊接而成,對設計和生產工藝的要求都很高,這也是中國目前的車身設計開發難以突破的大難點。成型的車架是個帶有坐艙、發動機艙和底板的骨架,我們所能看到的光滑的汽車車身則是嵌在骨架上的覆蓋件。
承載式車車架是目前轎車的主流,因為這種結構將車架和車身二合為一,重量輕,可利用空間大,重心低,而且沖壓成型的製造方式十分適合現代化的大批量生產。但是除了開發製造難度高外,剛度(尤其是抗扭剛度)不足也是承載式車身的一大缺陷。
這問題在日常用車上還不明顯,但對於大馬力、大扭力的高性能跑車,要求有很高的車架剛度,普通承載式車身就顯得剛度不足。因此近年的高性能汽車,除了馬力不斷提升外,各車廠也不斷致力於提高車身的剛度,目前主要採取的辦法是優化車架的幾何形狀和採用局部增粗或補焊以加強抗扭能力。
由於承載式車架將全車所有部件,包括懸架、車身和乘員連成一體,具有很好的操控反應(正式學名是「操作響應性」),而且傳遞的震動、噪音都較少,這是大梁式車架不可比擬的。因此不僅是轎車,就連一些針對良好道路環境設計的越野車也有棄大梁車架而改用承載式車身的趨勢,這就是所謂的「城市化越野車」。另外針對大梁式車架地台高的弊病。
近年還出現了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大型客車(稱為「無大梁車身」或「無陣車身」),由於取消了大梁,旅遊大巴可以在車底騰出巨大且左右貫通的行李空間,用於市區的公共汽車則可以將地台降至與人行道等高以便於上下車(要配合特殊的低置車橋)。低地台是客車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圖E)。
鋼管式車架
前面曾說過承載式車架的設計開發和生產工藝都復雜,只適宜大批量生產。但是對於少量生產的轎車又如何呢?雖然可以採用共用平台策略,但所謂的「共用平台」能共用的只是懸架、傳動系統等底盤部件,承載式的車架由於必須與車身形狀吻合,對於不同的車身造型是不能共用車架的。於是鋼管式(又稱「框條式」)車架便應運而生。
顧名思義,鋼管式車架就是用很多鋼管焊接成一個框架,再將零部件裝在這個框架上。它的生產工藝簡單,很適合小規模的工作坊作業,50-70年代英國有很多小規模的車廠生產各式各樣的汽車,都是用自行開發製造的鋼管車架,是鋼管車架的全盛時期。
時至今日仍採用鋼管車架的都是一些產量較少的跑車廠,如LAMBORGHINI和TVR,原因是可以省去沖壓設備的巨大投資。由於對鋼管車車架進行局部加強十分容易(只須加焊鋼管),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往往可以得到比承載式車架更強的剛度,這也是很多跑車廠仍樂於用它的原因。(圖F是LAMBORGHINI DIABLO的鋼管骨架,裝上覆蓋件後成為圖G)
鋁合金車架
奧迪A8的車架是用鋁合金做的,但那是沖壓成型的結構,只是材料不同了,仍屬於承載式車架。這里說的鋁合金車架是另一種類型,將鋁合金條梁焊接、鉚接或貼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框架,可以理解為鋼管車架的變種,只是鋁合金是方梁狀而非管狀。鋁合金車架最大優點是輕(相同剛度的情況下)。但是成本高,不宜大量生產,而且鋁合金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承載能力受限制,暫時只有少數車廠運用在小型的量產跑車上,如蓮花ELISE和雷諾SPIDER(圖H)。
碳纖維車架
亦即是開頭所提到的「特殊材料一體成型式車架」。製造方法是用碳纖維澆鑄成一體化的底板、坐艙和引擎艙結構,再裝上機械零件和車身復蓋件。碳纖維車架的剛度極高,重量比其它任何車架都要輕,重心也可以造得很低。
但是製造成本是它的致命傷,因此目前都只用於不計成本的賽車和極少數量產車上。碳纖維車架在80年代首先出現一級方程式賽車上,然後延伸到C組賽車和90年代的GT賽車,至今僅有的兩部採用碳纖維車架的量產車是94年的MCLAREN F1和95年的FERRARI F50。(圖I:法拉利F50一體成型的碳纖維地台連坐艙就是它的車架)
碳纖維的剛度不僅有利於操控,對提高安全性也有很大的作用。典型例子是在95年,寶馬的總裁駕駛一部MCLAREN F1(街道版)滿載3人在德國的公路上以280公里時速失控,沖出公路後再翻滾無數圈後才停車,車上3人居然只受了輕傷。當時全車外殼盡毀,但車架和坐艙仍保持完好的形狀,如非碳纖維車架肯定是招架不住的。這也是一級方程式賽車至今沿用它的原因之一。
「副車架」
最後要補充「副車架」的概念,這是常常在車書中出現的新名詞。副車架並非完整的車架,只是支承前後車橋、懸架的支架,使車橋、懸架通過它再與「正車架」相連,習慣上稱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動和雜訊,減少其直接進入車廂,所以大多出現在豪華的轎車和越野車上,有些汽車還為引擎裝上副架。
未來發展
大梁式和承載式車架是占絕大多數的主流車架形式,但它們都分別有著顯著的缺點,即笨重和剛度不足。於是近年出現了融合這兩者優點和車架設計方案,圖中所示是三菱PAJERO IO的獨創車架,在承載式結構的車廂底部增加了獨立的鋼框架(圖J中的藍色部分),可以認為是簡化的大梁結構,從而在保證剛度的同時,重量和重心又比大梁式結構大為下降。另一個例子是本田S2000,由於對性能要求很高,而敞篷車身的剛度不足,於是在承載式車架的底部加焊了類似大型橫梁的補強結構,從而增強了剛度。今後這種「雜交」車架的形式肯定會更層出不窮。 這就是國家標 準的汽車車架
⑤ 要摩托車車架的高清結構圖,說明車架各個部位的名字哪裡有
⑥ 150大白菜越野摩托車不翹頭是不是車架重呢
當然可以了,只不過有點危險而已,首先掛入一檔,拉住離合器,將發動機轉速提高到5000轉左右,一下放完離合器,此時要注意掌握平衡,車頭就起來了,呵呵,有空試試吧。
前後碟剎
坐高低 前輪18或19寸 後輪16寸
發動機靜 動力強
發動機底盤保護
搖藍式防護保險杠
大齒盤60牙的
前後貨架
魔鬼式X2大燈 LED轉向燈
補充:
技術參數:
車型尺寸: 2100×855×1180mm
發動機形式: 風冷、4沖程、單缸
排量: 200cc
啟動方式: 電/腳踏反沖啟動
變速系統: 5速國際檔
驅動方式: 鏈條傳動
最大功率: 8.7 Kw (7500r/min)
最大扭矩: 10.0 N·m(6000 r/min)
最高速度: 96km/h
制動方式: 碟剎/碟剎前輪尺寸: 2.75-21-4P
⑦ 越野摩托車鋁合金車架和鋼管車架該選哪個
鋼管,結實耐操,鋁合金車架適用於賽車,越野車長時間山路顛簸鋁合金車架容易出現裂紋或者斷裂,當然貴的鋁合金車架強度什麼的大大超過鋼結構車架,但是價格也高的嚇人
⑧ 波速爾m5車輛長度
波速爾m5車輛長度尺寸2178,858,1226mm這款車搭載的是雙梁鋼管車架,宗申cb250的發動機,2020款主要升級的是黑色倒置減震,後面升級了氣囊減震最大功率12kw是否有ABS沒有坐高900MM,這款車搭載的是雙梁鋼管車架終身cb 250的發動機,2020款主要升級的是黑色倒置減震後面升級了氣囊減震。
波速爾m5外觀
外觀方面,新車採用了經典的越野車造型,不拖泥帶水,精益求精,符合越野車的風格。平緩的車座搭配上翹的車尾,符合駕駛者的坐姿越野車的外殼包裝面積小,所以車身上面並沒有太多的搭配設計,只有廠家和車型等信息。
配置方面,新車配備前21寸、後18寸的鋼絲輻條輪轂值得一提的是,新車的腳啟動打火棍得到了保留,這一點還是不錯的,因為如果在野外電瓶壞了,打火棍就是你唯一的希望了。
⑨ 汽車的車身結構是不是承載與非承載式兩種
車身機構有很多種,很含糊,先說個大概!
承載式和非承載式只是其中的兩種統稱而已。
1:承載式只是一種統稱!主要是底盤、側圍、引擎倉加強件、後尾、後底板、車頂加強件等組成的,通過焊接來實現。屬於一體化車架!一體化布局也分幾種,普通一體化,使用鋼板做主要材料,很傳統。鋁制一體化,使用的就是鋁合金,主要就是減重。捷豹,奧迪A8,奧迪A2,蓮花的愛麗絲,使用的都是鋁合金車架。最後就是碳纖維一體化了,主要是超跑用的多,絕大部分包括駕駛艙,都是碳纖維壓膜烘烤成型,強度不是一般的高!!!法拉利F50用的就是很典型的碳纖維一體化,F1也屬於碳纖維一體化!這幾種一體化式車架都稱為承載式!!!
2: 非承載式一般SUV、皮卡、特種車輛和貨車比較多,底盤是單一的形式,引擎和變速箱,還有懸掛都直接固定在底盤上,特點就是車身和底盤是完全分開的。這一點和承載式相反,承載式的各種部件都在車架內各自固定。當然,非承載式也是一個籠統的稱呼,其中還分陣式車架和骨乾式車架。現在嚴格說,只要是非承載式,用的就是陣式車架的形式,叫法不同而已,大家習慣說成非承載式!骨乾式車架可以說是陣式演變而來的,身材比較瘦小,安裝空間很緊湊,如果從正上方看骨乾式車架,有點像字母「I」型。現在這種結構的車架幾乎滅絕,也是老款跑車用的多,特雷沃,蓮花,N年前有幾款車用的是這種車架!這種車架最大缺點,就是有點高不成低不就,沒有陣式車架的兼容性!大型車輛不會用骨乾式做貨車的,承載能力差,所以車型實用性少。
3:鋼管式車架!這個車架更少見,都是比賽專用車,先用鋼管焊接一個大概結構,外面再裝車殼!這種做法和防滾架不一樣,但是很類似。比如達喀爾的BUG車輛,就是很典型的鋼管式車架!外面用車殼包裹!!一般這種車都屬於無牌車!還有美國直線加速賽上的車,就是車很瘦小,前輪小,後輪大,裝著很大的導流尾翼!那種車也是很典型的鋼管式車架!鋼管車架的配件安裝方式,和普通一體化車架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