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越野越釣
⑴ 水庫釣大魚的技巧
1、風向
一般水庫的風都會比較大,通常我們一般會選擇頂風作釣,因為刮風就意味著水庫里水會有暗流,通常下層水和表層水的暗流方向是相反的,我們頂風作釣,水底的水就是往遠處的暗流,一般魚兒都有逆水上游的習慣。另外表層的水在風力的作用下,會將一些草籽微生物水藻之類的東西吹向岸邊,形成一個天然的魚窩。
2、地形
一般我們在水庫里會選擇一些凸出來的鏵尖位置,因為這些位置通常都在魚兒洄遊的魚道上,便於我們更好的聚魚和留魚,為我們一天的釣獲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3、地勢
由於水庫基本上都是天然形成的底部結構,有的很陡,有的稍顯平坦。由於我們通常台釣的釣組非常的靈敏,若是把釣位選在了一個很陡坡度位置,小雜魚稍微鬧鬧餌料,你的餌球就會一直沿著坡度往下滾動,無法在自己釣點的位置好好的做窩留魚。所以一般我們在正式施釣之前,一定要前後左右分別探探底,看看釣點下面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勢,是不是適合我們垂釣。
4、周邊環境
庫釣是個純天然的釣魚享受,而天然的環境定會伴隨著錯綜復雜的變數,例如水底是不是雜草叢生,是不是掛底,若是中魚遛魚會不會受影響,岸上背後是不是有大樹,會不會有釣組上樹的潛在危險,這些可能都需要我們多加考慮,免得後期釣的正興起的時候,什麼掛底啊,上樹啊,諸如此類非常惱火的事情發生。當然還得考慮釣位是否穩當,腳下是否是虛土,避免人身意外情況發生。我們還要觀察周邊是否有農作物或是魚兒可能吃到的食物,為我們的配餌提供參考。另外,若是周邊臨近馬路或是比較嘈雜的地方,也盡可能遠離,過於噪雜會嚇得魚不敢靠近,這樣就很難釣到大魚了。
5、注水口
一般的山體水庫都會有一些山裡的小溪匯流進水庫里,那麼這些注水口的附近也是不錯的釣位,因為通常山裡的溪水注入水庫的同時,還會沖進來一些草籽昆蟲之類的食物,這些是魚兒的最愛,而且注水口的位置通常水質的含氧量會更高一些,這也是一些大物常出沒的地方。
6、手竿釣法
使用手竿在大中型水庫釣底層大魚,竿子要長,一般使用5.4米以上的長節碳纖維竿,調性要硬一些。釣線要粗,可使用5號主線、3-4號腦線。因是主攻底層大魚,腦線一定要長,就是使用長度50厘米左右的超長腦線也不過分。腦線長,墜離鉤的距離就長,克充分降低大魚的疑心。浮漂要選擇大型浮漂,現在市面上有一種大型空身硬長尾浮漂,因其浮力大,配墜重,穩定性強,虛假信號少,大魚咬鉤時,能顯示出很好的浮漂信息,在深水釣底層大魚上,效果不錯。
大型或特大型浮漂配墜重,下沉速度快,到位快,能有效穿過小雜魚區,直擊底部大魚,能有效濾除部分虛假信號和大魚試探餌料的虛假動作,提高大魚咬鉤的真實信息。因魚越大咬鉤就越慢,並且越穩,小的浮漂信息不去管它,靜等下一步大魚咬鉤的真實信息。
⑵ 野河怎麼釣魚
一、魚類的生活規律
「鳥有鳥道,魚有魚道;找准魚道,連連上釣。」魚兒雖在水中生活,但也有自己的行走覓食路線。釣魚愛好者也要會找准魚道、魚窩才行。老釣者們每到一地垂釣,總是先沿河、湖、塘轉一圈,找地點,實際上就是找魚道,找魚兒聚集覓食地點,找得准,,就可連連上鉤。
「一日三遷,早晚溜邊。」魚類活動有一定規律,一般早晚都游到近岸淺水裡覓食,中午在河湖中心深水處。釣者從這八個字中可以悟到:早、晚釣近、淺的岸邊處,中午要釣遠、深處。
「魚兒頂浪遊,釣魚要釣浪口。」初釣者都喜歡背風,釣上風頭或無風浪處,這樣浮漂看得清楚,拋竿省力氣。而「老釣魚」迎風而立,專釣下風頭、風浪口。因為風浪口氧氣足、食物多,魚兒多。
「小魚驚慌跳,大魚快來到」,「水下小魚多,大魚不在窩」,有些釣者在一個窩子里垂釣,總是小魚搶鉤,很難釣上一條。初釣者不斷埋怨,但還是不斷換食,不願意離開。老釣者幾次提不上魚來,發現小魚多,馬上移窩另尋釣點了。當一個窩子的水面小魚亂竄亂跳,或水底原來小魚吃鉤很頻繁,突然無魚吃鉤時,初釣者要離開了,而老釣者卻知道大魚要到了。
一日之間,何時釣魚最好?很多諺語說明,一般早晚最好,中午最差。「烈日當午,釣魚氣鼓鼓;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就是證明。這與「西南風,釣兩頭」,可謂異曲同工。一般釣魚早、晚都好,但那個更好呢?「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大王八」,它說明,一般早上比晚上好。但四季不同,又不能一概而論。「春釣雨霧夏釣早,秋釣黃昏冬釣草」,所謂早上好,一般泛指炎熱的夏天,到了秋天,則黃昏比早上還好。
反映魚類生活規律的諺語,很多是和季節、天氣、水情結合起來。如「三月三,鯉魚上河灘」,「清明前後,鯽魚搶鉤」,「過了穀雨,百魚近岸」。這些諺語是從季節上說明,到了春天,魚兒開始淺灘覓食了,尤其是鯉魚、鯽魚這兩面種野生又繁殖力很強的魚類,更要為養精育子儲備營養。這時淺灘水暖,浮游植物開始生長,浮游動物開始繁殖,它們多到淺灘覓食了,穀雨一過,天氣更暖,其它魚類也近岸到淺灘上來了。這與「春釣灘,夏釣蔭,秋釣潭,冬釣陽」的意思是相近的。
雨,雪也與釣魚有很大關系。「梅雨釣魚,越釣越喜」說明梅雨季節,水中增加了大量氧氣,河湖水不斷上漲,岸上沖下的食物多,魚兒十分活躍,吃食旺盛。「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說明雷雨之前氣壓低,水中缺氧,魚不吃食。「雨後放光,釣者吃香」。雨後天晴,水中氧氣食物大增,魚兒活躍,食慾旺盛。「雨季魚靠邊,撒米應撒邊」,說明雨季水漲、渾濁,近岸食物多,打窩子打近為好。「雪前把魚釣,雪後擁爐烤」,說明雪前地氣尚暖,魚兒預感寒冷將到,猛口吃食,以備冬眠之用,雪後水寒,魚遁入深水,冬眠不食,釣者只好擁爐烤火了。
水情不同,釣魚的方法也不同。「水呈泥湯,釣魚泡湯;水情如鏡,釣魚不行」。「水漲釣淺,水退釣深;水渾釣淺,水清釣深」,「深渾可釣近,清淺宜釣遠」,「清水無魚,渾水摸魚,不清不渾好釣魚,」這些諺語,都從水的清渾程度說明釣魚方法與取捨,很有道理。
二、釣魚的技術
「一番江水一番魚,一方魚吃一方鉺」。它告訴我們,魚和人一樣,都有各自常食和喜食的食物,千萬不能拿著一種誘鉺和釣鉺作為「萬能釣鉺」到處使用。
「直魚竿,細漁線,快鉤持鉺不露尖」。這就是說,竿要直,線要細,鉤尖要鋒利,穿鉺時不能露鉤尖,以免剌痛魚唇。「鉤越小越好,線越細越好,鉺越得越好」,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輕提慢慢動,魚兒吃鉤勤」,「先撒窩子後釣魚,腳步輕捷慢慢提」。魚兒膽小怕人,怕響動,因此,腳步要輕,鉤線入水要輕,提鉤要慢,魚兒才不會驚慌逃走。
三、何謂「春釣灘,夏釣淵,秋釣陰,冬釣暖」
「春釣灘,夏釣淵,秋釣陰,冬釣暖」,指的是季節、水溫和釣位選擇之間的關系,是人們多年垂釣經驗的總結和概括。一般魚兒在水溫15~30℃最為活躍,當然也是垂釣的最佳時機。所謂「春釣灘」,即仲春三月,春暖花開,氣溫回升,在陽光照射下的淺灘水區,水溫上升較快,可達15℃左右,因而淺水區的水生動植物復甦也快,於是成了魚兒覓食雲集的地方,故春天垂釣宜選在向陽的淺灘水區。
「夏釣淵」,即盛夏時際,高溫酷暑,烈日當頭,淺水區的水溫多在30℃以上。由於水溫過高,魚兒不適應,大多到深水區去「避暑」,覓食了,故而淺水區很少有魚,即便有也不吃食。所以夏天垂釣應選在深水區或橋洞里。早晚則淺水區水溫較低,可以釣到魚。
「秋釣陰」,即初秋季節,暑氣尚未全消,中午前後,水溫仍然很高,魚兒大多在樹陰底下、葦草、荷葉的蔭涼處「納涼」、「避暑」,故宜選在樹陰等蔭涼處垂釣。
「冬釣暖」,即冬天氣溫低,多數魚兒處於休眠狀態,早晚由於水溫低,不宜垂釣。中午前後,在背風向陽處,水溫較高,較為暖和,有可能釣到魚兒。
四、為何「夏季不釣東南風」
盛暑夏季因為天氣炎熱,氣溫很高,東南風會帶來大量水蒸氣,使大氣中的水分增多,氣壓變低,造成水體溶氧量減少。魚兒在缺氧的情況下,不愛進食和活動,上鉤率很低。漁諺說,「釣翁釣翁,不釣東南風」就是這個意思。夏季垂釣,以刮西風最好,其次是西南風。因為刮西風和西南風時,早晚並不燥熱,魚兒活躍,適合垂釣。中午刮西南風則由於天氣悶熱,水中缺氧,致使魚浮頭,不咬鉤,因此不利於垂釣。
五、為何「上午釣西,下午釣東」
魚兒在水中游動,對岸邊人畜的動響和倒影十分敏感。之所以「上午釣西,下午釣東」,一是可以防止垂釣時人和漁竿在水中形成倒影,使魚受驚嚇而逃逸;二是冬天垂釣,上午西邊光照充分,下午東邊光照充分,水溫相對較高,有利於魚兒活動和覓食,因而上鉤率較高。
「上午釣西,下午釣東」的弊端是;迎著陽光垂釣,不容易觀察到魚漂的反應。必須戴遮陽帽和太陽鏡,或者側身垂釣,才能克服晃眼、看漂不清的弊端。
六、為何「早晚釣近,中午釣遠」
一般天然水域的魚兒都比較機警膽小,它們為躲避人畜和其他動物的干擾,白天都不到岸邊活動、覓食,只是在早晚光線暗淡,夜深人靜時才到岸邊來活動、覓食,這就是早晚釣邊的道理。
所謂中午釣遠,主要是指夏天垂釣。夏天中午岸邊的水溫較高,魚兒忍受不了高溫,紛紛游到遠邊的深水區去「避暑」去了,所以中午在岸邊很難釣到魚兒。此時必須用長竿長線或海竿,才能在離岸邊較遠的深水區釣到魚,所以中午釣遠。
七、為何「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
漁諺「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說的夏季天氣炎熱,尤其是中午氣溫很高,水中嚴重缺氧,魚兒憋氣難受,大都浮於中、上層水體,吃鉤率極低。而日落後,氣溫下降,陣陣微風吹拂水面,碧波粼粼,溶氧量顯著增多,魚兒剎時活躍,爭相覓食,頻頻上鉤。
夏季雷雨到來前,烏雲密布,燕於低飛,空氣中濕度很大,氣壓很低,水中氧氣匱泛,魚兒難以忍受,紛紛浮出水面,無心攝食,自然不會咬鉤。這就是「寧釣日落後,不釣雷雨前」的道理。
八、為何「梅雨釣魚,越釣越喜」
梅雨季節,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陰雨綿綿,雨水充足,江河湖泊涌人大量雨水,同時也將陸地的昆蟲、植物殘屑及有機物帶入水體,為魚類送去了充足的餌料。與此同時,雨水還使水中的氧氣大量增加。魚兒空前活躍,食慾旺盛,頻頻咬鉤,故是垂釣的大好時機。所以梅雨季節釣魚,越釣越喜。
九、辯證看「夏天到,魚難釣」
立夏後,白天氣溫增高,魚類進入生長期,食慾旺盛。由於氣溫、水溫較高,夏季並不是釣魚的最好季節,也給釣魚人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掌握了魚兒在夏季的生活規律,加之垂釣得法,仍能做到魚兒滿簍。有不少夏釣諺語,都實踐證明了夏天能釣到魚、多釣魚的科學道理。
十「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釣時機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時之前,氣溫、水溫一般在20℃~30℃之間,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特別是喜歡到岸邊「進餐」。下午4時之後,太陽西斜,灼熱程度大減,氣溫、水溫下降,魚兒在深水休息後預感夜晚的到來,紛紛從深水游向岸邊覓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難釣到魚的,因氣溫、水溫太高,魚兒多游至深水區「避暑」去了。故釣諺雲:「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酷暑三伏釣早晚」、「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癩蛤蟆」。
十一、「夏釣夏釣,夜間比白天好釣」
這句釣諺是說夏日釣魚,夜間比白天好釣。因到了晚上,水溫、氣溫皆在30℃以下。再因魚類都有怕驚擾、怕強光的習性,夜間干擾少,光線弱,加之夜間涼爽,晚風一吹水中氧氣增多,魚兒便無憂無慮,放心大膽游到岸邊,覓找食物。夜釣,除白天能釣到的魚類外,還能釣到鯰魚、鱖魚等肉食性魚類。夜釣,免受白天高溫日曬之苦,涼爽微風使人心盪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賜樂趣,簡直是一種人生的享受。
十二、「大麥黃,釣魚忙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季節。芒種前後,大麥成熟時,正是夏釣的最佳季節。因為魚兒交配、產卵後,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就得大量攝食,便四處游動,到處找食。這個季節各種魚類都易上鉤,特別是鯉魚格外好釣。故釣諺雲:「大麥須須亮,鯉魚遍溝放。」
十三、「夏釣蔭、夏釣深,不冷不熱釣邊邊」
這句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釣位。夏釣蔭。因為夏天氣候炎熱,陽光直射,對水溫極為敏感的魚兒,此時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樹蔭、坡蔭、水草的地方乘涼、戲水、覓食、集聚棲息。故釣諺雲:「水草旁,樹蔭下,夏季釣魚不放空。」夏釣深。入夏後,淺水區溫度上升超過魚類生活的適宜溫度時,魚類便由淺水轉入深水游動、覓食。因為水深1米以下水溫變化緩慢,晝夜溫差小,所以酷熱的白,魚類大多喜歡在2-3米的深水處覓食,故所謂釣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熱釣邊邊。夏天,氣溫不高,水溫適度,魚兒便從深水處游向岸邊覓食,故釣位應選擇在岸邊、淺灘。
十四、「雷陣雨後,釣魚豐收」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理想天氣。夏天,雷陣雨後,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沖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游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釣,魚兒便頻頻上鉤。若在江、溪、河下釣,要等到退水時,才是釣魚的好時機。故釣諺雲:「大雨過後好釣魚」、「雨後放光,釣魚辰光」。
十五、「漲水釣河口,落水釣深潭」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水情、釣位。因漲水時,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漲,一些具有逆水爭游習性的魚類,便借機逆水而上,擁向進水口一帶。再因新水裹挾各種籽葉、昆蟲、蟲卵及其殘骸碎骨,為魚類帶來新鮮佳餚,誘使魚類在進水口附近爭先奪食。但在落水時,水位發生明顯下降,淺水區的水都不深,魚兒沒有藏身之處,尤其是野生的大魚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現出驚惶不安,紛紛逃離近岸區或順流而下,潛伏於深潭之中尋找食物。故釣諺雲:「進水口,魚上走」、「漲水釣淺灘,枯水釣深潭」、「漲水釣河口,魚兒愛往這里游」。
十六、「釣魚面對風 漁竿彎彎動」
這條釣諺講的是垂釣時釣位的選擇與風向的關系問題。在有風的垂釣前提下,釣位的選擇不外有三種情況:迎風、側風和背風。「釣魚面對風」指的是在迎風或風的兩側處設釣位。迎風或側風設釣位的原因和好處是:首先,迎風處浪高水活,水體接觸空氣面積遠遠大於背風處,水中的溶氧量大大增加,魚類在溶氧充足的條件下尋餌攫食最活躍。其次,有浪之時,標、餌隨浪上下起伏,釣餌目標顯著,增大魚類索餌的頻率。再次,在有風之時,在坑塘湖泊靜止的水體里,表層和底部的水體交換是沿逆風方向進行的。也就是說水的底部移動恰與風的方向相反。而魚類先天的習性是逆水而上。這樣底層的魚類就聚集到迎風的岸邊來了。釣諺有雲「迎風釣鯉」,道理就在於此,魚竿自然也就能頻頻地「彎彎動」了。但「面對風」又是有限度的,當風力加大到七、八級時用手竿就難以垂釣了。因為浮標很難穩定,魚訊也很把握,已不宜於垂釣。此時只能用海竿打散食垂釣了。迎風釣時的風力一般應在四級以下,五、六級風力時以釣側風為好,或打散食。
⑶ 什麼天氣適合釣花鰱魚
越是炎熱越釣鰱,烈日當空好釣鱅
'鰱鱅的適宜水溫較高,因此釣鰱鱅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就是在比較炎熱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選擇晴好的天氣白天出釣收獲才會更好,在一天當中,從上午10點到下午6點是釣鰱鱅的最好時段。也有釣友喜歡夜釣鰱鱅,盛夏季節夜釣鰱鱅雖然也能釣,但與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遠。釣鰱鱅除了要選擇晴好的天氣之外,還要注意風向和風力,一般來說要選擇三級以下微風或偏南風的天氣,這樣的天氣一般氣溫較高,如果是三級以上的偏北風天氣大多是比較涼爽的降溫天氣,這種降溫天氣比較適合釣鯽魚、鯉魚、草魚等,而不適合釣鰱鱅。風力過大,在較開闊的自然水域水面會波浪層層,不僅不利於觀察浮漂的微小動作,而且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藻類很難在水的上層形成積存,不利於鰱鱅攝食。因此,每逢這種天氣鰱鱅便不知去向,很難釣獲。即便是垂釣時打窩,窩餌也很難在水體的中上層形成固定的窩區。
查看天氣、風向,根據地勢選位
選擇一個理想的釣位是垂釣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釣鰱鱅的釣位選擇首先要觀察風向,要選順風或偏風的釣位,盡量避開頂風的釣位。要根據水邊地勢選擇背風處或回風灣等水面有藻類積存的地方;要選擇風吹水面起浪與平靜水面的交界處;要選擇陡岸的深水處。如果是在有網箱養魚的湖泊或水庫,要選擇網箱附近的下風處,或有生活廢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鰱鱅的好釣位。
⑷ 海釣黃黑魚怎麼釣
人工礁船釣黑黃魚的幾種方法
1)掏窩釣法
五月到六月初,八月初到九月底,釣餌選用沙蠶,十月到十二月上旬,選用海腸子切片。
A.釣組選用單扁擔天平帶8字環的兩個,一上一下連接,天平之間誘線一米左右,上下各連接一個鉤,釣線40公分左右,釣線長了容易纏繞,墜綁在下天平上。這種釣法要講究速度,找到礁盤後,先找到底,要看你的位置是在礁盤邊上,還是正上方,這點非常的重要。
上下提動釣線10公分左右,誘魚上鉤,有魚的話,要迅速把魚提出水面,要不很容易掛底,掛底的原因是,魚逃回了窩里,起魚後要迅速摘魚,因為一個人工礁盤的存魚有限,先釣上來的都是大魚,越釣越小,為什麼叫掏窩釣法就是這樣,一個船上少則4個人,多則6個人,下手晚了,釣上來的往往是小魚。這種釣法雙飛的幾率非常的大。在一個上下提動釣線10公分左右,沒有魚的話,可以上提到一米左右 ,要靈活運用。
B.這種釣法,也可以選用串鉤釣法,方法同上,不過掛底的幾率太大。
掏窩法,還要分清,海底礁盤的情況,如果是平鋪的礁盤,用上述方法比較好,但如果是成堆的小山型的鋪法,上面兩種就不適用了。如礁盤是成堆的小山型的鋪法,釣組最好選用單扁擔型和單刀型天平,單鉤,釣線一米左右(釣線長更能起到誘魚的作用),這樣減少了掛底的幾率。
2)拖釣法
此種方法不是指船在行駛中的那種拖釣,而是船在靜止中,由遠到近的拖釣,在拖釣中找礁盤,找魚釣,由遠到近,沙泥底,拖底10多公分拖釣,有礁盤的的話,要靠手感分析礁盤的位置,底拖浮拖,這種方法要求的技術含量比較高,對手感的要求比較高,拖釣的過程中,要掌握是掛底還是魚咬鉤,熟能生巧。釣具的使用及其他,同礁盤小山型的鋪法相同
⑸ 庫釣用多長的手竿最好用
謝邀,對於庫釣用多長的手竿最好用,這主要根據季節和魚情有關系。水庫釣魚並不是越長越好,有些水庫用調長的魚竿反而魚獲不佳。
庫釣盡量選擇合適的短竿為主,適合拋竿操作簡單容易,不要盲目跟風購買使用長竿,釣魚主要釣,長竿的意義在守魚,不在釣,釣魚樂趣會少很多。以上是個人對庫釣用竿長的經驗,真實釣友看法,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有什麼釣魚的問題,我們一起相互探討!
⑹ 氣溫最高22度,最低18度,能夠釣鰱鱅魚嗎
鰱鱅喜歡的水溫多在18℃-30℃,所以是可以釣的。
釣鰱鱅的三點注意:
1、關注天氣。突然變天的前一天好釣鰱鱅,所以出釣前要關注當地前後幾天的天氣預報。如果當天鰱鱅不開口,而且水邊蚊蟲很活躍,往往次日非常好釣。早上出釣前觀察家裡魚缸中的金魚吃食是否活躍,如果是,當天出釣鰱鱅通常收獲不錯。
2、關注時間。早上到網箱附近水域釣魚,觀察漁民餵食時網箱中的魚吃食不積極,通常當天釣魚收獲不大,釣鰱鱅最佳時間是早晨5-9點。如果前兩輪食拋出後無魚咬鉤,老釣手們一般選擇立即收竿打道回府,如果繼續死守,當「空軍」的可能性很大。
3、關注溫度。鰱鱅喜歡的水溫多在18℃-30℃,通常微風舒適的陰天比烈日炎炎的大晴天好釣,日溫差很小的時候好釣,日溫差在10℃以上不宜出釣,入伏後夜釣更容易上大花鰱,夏天夜釣上巨物的可能性較大。
釣鰱鱅魚注意事項:
1、鰱鱅對水體溶氧量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可能會待在水面清凈的進水口或者活水處,鰱鱅是非常膽小敏感的魚,一聽到聲響便會四處逃竄,所以可能會待在安靜的水域,一般藻類積存處和生活廢水排出口,食物豐富水比較肥,也是鰱鱅喜歡待的地方。
2、在選釣點的時候,我們應該盡量選在水溫高、溶氧量高、安靜、水肥的水域。此外,如果水面平靜,還可以通過觀察水面的冒泡情況,來尋找鰱鱅。如果有一個大氣泡後又出現一堆菊花般的小氣泡,那此處可能有鰱鱅。
3、鰱鱅的嗅覺比較靈敏,對餌料的味型很挑剔,餌料不對路絕不吞鉤。所以用戶一般釣鰱鱅選擇酸、臭、香、甜味的餌料,餌料味道的濃與淡,用戶要遵循水瘦宜淡,水肥宜濃的原則。
⑺ 一年四季中哪個季節最適合釣魚🎣
1、春釣最佳時間。春天垂釣要從早春、仲春、暮春三個不同時期來選擇最佳釣魚時間。早春3月,早、晚的氣溫還比較低,出征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上午8點以後下釣為宜。因8點之前,水溫較低,魚兒游動范圍小,不上鉤。仲春4月,春暖花開,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無論什麼天氣都可以出釣,尤以陰天為佳。在早上6點-10點這段時間內,由於氣溫還比較低,應朝陽而釣。10點以後,水溫升高,此時宜在陰涼處下鉤。在這段時間內,有幾天魚兒忙於交尾產卵,不貪吃不易上鉤。但產卵後,魚兒特別貪吃,上鉤率高。即大麥黃,釣魚忙之時,正是春分前後,魚兒產卵後需大量食物補充營養,所以極易垂釣。暮春5月上旬,仍是釣魚的好時光,陰雨天更適合下鉤。而且一日中釣魚時間長,從早上一直可以釣到傍晚。
2、夏釣最佳時間。夏天垂釣,要以初夏、盛夏來選擇釣魚的最佳時間。初夏是釣魚的好季節。此時最高氣溫在26℃-28℃,最低氣溫在16℃-18℃,是魚兒較愛覓食的時候。但中午水溫較高,魚兒多游至深水處乘涼,而早、晚氣候卻涼爽宜人,魚兒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故宜早、晚釣。
盛夏天氣炎熱,釣魚最佳時間和其他季節顯然不同。春秋釣魚的最好時光,都在早晨或上午,而盛夏釣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下午3點至傍晚8點之間。盛夏的早晨雖可釣魚,但時間太短。上午至下午5點之間,很難釣到鯽魚,但這段時間卻是釣魚的好時間。根據鯉魚的生活習性,氣溫越熱越好釣,特別是在遮蔭處垂釣,往往收獲量大。
3、秋釣最佳時間。金秋時節,正是釣魚的好時光。初秋9月,早、晚氣候涼爽,釣魚最佳時間為上午6點-9點,9點以後水溫升高魚兒游至陰涼處。水深1.5米左右。因而宜在陰涼處下鉤。中秋10月,氣候宜人,溫度適中,一天之中均可垂釣。上午6點-11點以朝陽釣為好。11點至下午6點,到陰涼處下鉤更佳。深秋11月,仍是釣魚的好時光,早上7點至下午5點均可下鉤。上鉤的魚以鯽魚為多,其次是鯉魚、草魚。
4、冬釣最佳時間。冬日,11月中旬-12月份,為初冬季節,時有寒氣襲人,天氣變化很大,應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出釣,特別是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朝陽處下鉤,也能取得較好收獲。寒冬臘月,水溫較低,魚兒多在深水處避寒。因此,冬釣必須選擇深水處下鉤,一般只能釣到鯽魚,鯉魚、草魚很難釣到。如果選用無餌甩鉤釣法,整天可釣。
⑻ 雙親打窩,越釣越多什麼意思
打窩,在水域廣闊的野釣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打窩通常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預先打窩,另一種是即時打窩。預先打窩一般是在開始垂釣前的1-3天在選好的固定點位,根據水域大小,投放足夠數量的餌料。然後,在這一位置的水面上設置標記,可以使用打窩漂。在垂釣前的這段時間,讓水中的魚有足夠的時間發現並集中到釣點,這樣就形成了魚窩。後者指的是:在垂釣的過程中,向魚鉤的周圍投放一些脫離漁鉤的散餌。這樣就會越掉越多了。
⑼ 釣魚人多的水域怎麼釣釣近還是釣遠
來到一個水域釣魚前,我們首先要觀察水域的環境,當然釣魚人多也是個關鍵因素,因為一個水域如果釣魚人多了,那麼代表著這個水域的魚相對來說比較難釣,至於難釣的原因很簡單,人多了可能魚就少了,因為釣魚人不是每個人都會放流,所以魚會越釣越少。
餌料取勝
魚總有自己喜歡吃的餌料,一些人可能使用得是素餌,那麼這時候我們就用葷餌,素餌一般味型都比較小,這時候如果我們使用大味型得葷餌就有可能把別人窩子中的魚誘到我們的窩點。
通過餌料去把別人的魚槍過來,比如說一些黑坑,會釣魚的都會通過散炮去誘魚,那麼這時候我們可以在散炮中加入紅蟲,為什麼加入紅蟲呢?這是因為散炮可以誘魚,但是對於留魚效果就比較差了,所以加入一點紅蟲可以更好的把魚留在我們的窩點,這時候既能把魚誘過來,又可以離下,那麼還會釣不到魚嗎
⑽ 為什麼釣鯉魚越釣越難釣
鯉魚是雜食性魚類,所以可供垂釣的誘餌、釣餌均很多,既有葷餌,又有素餌,現略作介紹。
(1)誘餌:釣鯉魚所用的誘餌很多,但多為素食誘餌。有的誘餌,如糠餅、豆餅、菜籽餅等塊狀誘餌,買來即可投入水域中使用;有的餌料經過加工製作而成,如用曲酒浸泡大米、小米;有的在餌料中加入芳香物質,如用高粱酒泡茵香、曲酒浸丁香等中葯,加入香精、香油等,對誘鯉魚均很有效。對於粉狀餌料,如豆餅粉、糠餅粉、麥麩、玉米粉等,若是炒熟用作誘餌,其效果會更好。有的釣者也嘗試用發酵餌料,即將多種粉狀餌料混合,進行低度發酵用作誘餌,其效果也不錯。
需要指出的是,鯉魚食性雜,由於各水域的水情、地域、季節等因素的不同,鯉魚對不同的誘餌,反應並不一樣,這就需要釣者靈活掌握,多方嘗試,才能取得最佳誘魚效果。
2)釣餌:鯉魚的釣餌,可分葷餌與素餌兩類。
①葷餌:用於釣鯉魚的葷餌主要有螺獅、小蝦、蚯蚓、水絲蚓、地蠶、蟋蟀、豬肝、生肥肉丁等。蚯蚓一般釣者喜用紅色的蚯蚓,但有的釣者試用水蚯蚓,因其腥味大,效果也很好。
②素餌:釣鯉魚的素餌種類很多,變化也多。主要有如下幾種:
面餌:是釣鯉魚的主要素餌,它以麵粉、玉米面、米粉等為基本原料(玉米面、米粉需加水蒸熟),再加入白糖、曲酒、香油、蝦粉等拌勻,捏成團後掛鉤使用。
糟餌:是另一種主要素餌,它以豆餅粉、糠餅粉、麥麩等為基本原料(可將其部分炒香),再加入玉米面、芝麻粉、蠶豆粉等,也可加少量曲酒。糟餌可經低度發酵,效果很好。另外,米飯、糠餅粒、豆餅粒、嫩玉米粒、半熟的甘薯塊(紅心薯)和上豆丁、桑葚、年糕塊等,鯉魚也很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