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貨車底盤
可以,不過是內部改裝。底盤大架號不可更改,外型改動前要申請車管所。其細節可咨詢。
㈡ 貨車底盤採用哪種布置形式,為什麼
底盤又稱為車架(Chassis),它如同人類骨骼的作用一樣,承受著車輛在靜態或者動態條件下所有的重量,包括發動機、變速箱、乘員,以及在惡劣路況與制動加速時對車輛產生的壓力,這些都是由底盤一力承擔,所以說,車架是一輛汽車的最重要支撐結構。
從俯視圖可以看到車架並不是一個正長方形,在車頭的位置會變成向內凹的形狀。因為如果是一個正長方形就沒有足夠的空間留給車輪轉向,車頭框架越窄,車輪的轉向角度越大。貨車應該都沒有後輪轉向的技術,所以後輪不需要騰出這一個空間給車輪。
最後,需要跟很多普通車主普及一下基礎的汽車分類知識,由這種框架式非承載式車架造出來的無論外觀樣子是皮卡、廂式貨車還是越野車,他們都屬於硬派車型,即便是他們有貌似SUV的樣子,但他們不叫SUV,而應該稱為越野車、越野車、越野車,不要動不動就是就來個什麼「越野SUV」,SUV的車架底盤來自轎車,屬於承載式車架結構,承載式和非承載式有本質的區別,造出來的車也完全不同。
另外雖然某些SUV擁有AWD四驅系統,但AWD的普遍定義是恆時四驅系統,而此類框架式結構的非承載式車架的車型一般均裝備的四驅系統多為分時四驅系統,默認寫作4WD或者4×4系統,兩者同樣有本質上的區別。嚴格的汽車領域里,只有SUV、越野車之分,請勿不要混為一談。
註:本文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
㈢ 汽車底盤分幾種類型
汽車底盤分幾種類型:汽車底盤按照結構可以分成兩種,分別是承載式車身和非承載式車身。1、非承載式車身底盤特點是有前後相連的縱梁,整個底盤強度高,承載大,但舒適性較差。一般用於對承載力要求要高的大型車輛,如公交車,大型客車,載貨車等。還有少部分強調越野性能的硬派越野也會使用非承載式車身以加強底盤剛性,如吉普牧馬人。2、承載式車身多為籠式車身,在關鍵部分進行了加強設計,如車頭、車位、車側等。裝配方便,安全性好,行駛穩定性好。但製造工藝復雜、成本高。目前絕大部分轎車採用的均是承載式車身。
㈣ 底盤組成
汽車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等四大系統組成,其功用為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運動並保證汽車能夠按照駕駛員的操縱而正常行駛。如圖1 - 1和1 - 2所示為常見貨車和汽車的底盤結構圖。
圖1 - 2
一、傳動系
傳動系的功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不同的汽車,其底盤的組成稍有不同;如對於載貨汽車及部分汽車,其底盤-般是由離合器、手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等組成;而現在汽車中採用自動變速器的越來越多,其底盤包括自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等,即用自動變速器取代了離合器和手動變速器;如果是越野汽車(包括SUV ,即運動型多功能車),還應包括分動器。
二、行駛系
行駛系的功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的各零部件總成,傳遞和承受車上、車下各種載荷的作用,以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主要由車架(車身)、車橋、懸架、車輪等組成。
三、轉向系
轉向系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夠按照駕駛員選定的方向行駛。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轉向傳動機構組成。現在的汽車普遍採用動力轉向裝置。
四、制動系
制動系的功用是使汽車減速、停車並能保證可靠地駐停。汽車制動系一般包括行車制動系和駐車制動系等兩套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每套制動系統都包括制動器和制動傳動機構。現在汽車的行車制動系-般都裝配有制動防抱死系統( ABS )。
轉向系和制動系都是由駕駛員來操控的, -般可以合稱為控制系。
現代汽車中電子控制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在底盤中普遍採用了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 EAT或EC T)、電子控制防滑差速器( EDL)、電子控制制動防抱死系統( ABS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 ECS )、電子控制轉向系統等。
常常聽有人抱怨某車『發飄」、「轉向的時候速度不敢過快,擔心側翻」、「路況稍一不好,就感覺顛簸"等等,皆是底盤的問題。可以說,好的底盤首先要穩定,它的好壞會影響到整車駕駛功能。
㈤ 貨車底盤與轎車底盤在結構組成上有何區別
貨車底盤與轎車底盤在結構組成上的區別:
1、貨車是非承載式底盤,轎車是承載式底盤。
2、非承載式底盤是有大梁車架,承載式底盤是無大梁車架。
3、非承載式車身是指車架承載著整個車體,發動機、懸掛和車身都安裝在車架上,車架上有用於固定車身的螺孔以及固定彈簧的基座的一種底盤形式。
4、非承載式底盤裝得重,受沖擊,減少顛簸感,通過性好,但重心高,易共振,一般真正越野車等都採用。
5、承載式車身是汽車底盤結構的一種,其車身負載通過懸架裝置傳給車輪。
6、承載式車身具有質量小、高度低,裝配容易,高速行駛穩定性好等優點,但裝得輕,通過性差。目前大部分乘用轎車採用這種車身結構。
㈥ 貨車的底盤採用哪種布置形式為什麼
現代汽車的布置形式通常有如下幾種:前置後輪驅動,前置前輪驅動,後置後輪驅動,中置後輪驅動,全輪驅動。
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成形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
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FR)—是傳統的布置形式。國內外的大多數來貨車、部分轎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這種形式。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FF)—是在轎車上逐漸盛行的布置形源式。具有結構緊湊、減小轎車質量、降低地板高度、改善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等優點。
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RR)—是目前大、中型客車盛行的布置知形式。具有降低室內雜訊、有利於車身內部布置等優點。少數微型或普及型轎車也採用這種形式。
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MR)—是目前大多數運動型轎車和方程式賽車所採用的布置形式。由於這些車型都採用功率很大的發動機,將發動機布置在駕駛人座椅之後和後橋之前,有利於獲得最佳載荷分配和提高汽車的性能。此外,某些大、中型客車也採用這種布置形式,把配備的卧式發動機裝在地板下面。
全輪驅動(AWD)—是越野汽車特有的形式,通常發動機前置,在變速器後裝有分動器,以便將動力分別輸送到全道部車輪上。
㈦ 汽車底盤有什麼功用有哪幾部分組成
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等四大系統組成,其功用為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運動並保證汽車能夠按照駕駛員的操縱而正常行駛。如圖1-1和1-2所示為常見貨車和轎車的底盤結構圖。
圖1-1 貨車底盤結構
圖1-2 轎車底盤結構
一、傳動系
傳動系的功用是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不同的汽車,其底盤的組成稍有不同;如對於載貨汽車及部分轎車,其底盤一般是由離合器、手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等組成;而現在轎車中採用自動變速器的越來越多,其底盤包括自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等,即用自動變速器取代了離合器和手動變速器;如果是越野汽車(包括SUV,即運動型多功能車),還應包括分動器。
二、行駛系
行駛系的功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的各零部件總成,傳遞和承受車上、車下各種載荷的作用,以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主要由車架(車身)、車橋、懸架、車輪等組成。
三、轉向系
轉向系的功用是保證汽車能夠按照駕駛員選定的方向行駛。主要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轉向傳動機構組成。現在的汽車普遍採用動力轉向裝置。
四、制動系
制動系的功用是使汽車減速、停車並能保證可靠地駐停。汽車制動系一般包括行車制動系和駐車制動系等兩套相互獨立的制動系統,每套制動系統都包括制動器和制動傳動機構。現在汽車的行車制動系一般都裝配有制動防抱死系統(ABS)。
轉向系和制動系都是由駕駛員來操控的,一般可以合稱為控制系。
現代汽車中電子控制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在底盤中普遍採用了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EAT或ECT)、電子控制防滑差速器(EDL)、電子控制制動防抱死系統(ABS)、電子控制懸架系統(ECS)、電子控制轉向系統等。
㈧ 簡述汽車底盤的組成與功用
汽車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成形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一般為了防止底盤發生損壞的情況發生,4S店會建議車主給車安裝發動機護板或者對底盤進行俗稱「底盤裝甲」的底盤保護。安裝發動機護板這個建議我強烈推薦,因為有些經濟型轎車為了節省成本不會再發動機和變速箱下面安裝保護裝置,這樣也就讓發動機和變速箱與路面直接接觸。而安裝了發動機護板之後,則可以人為的將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及位於車頭底盤部分的重要零件保護起來,這樣即使真的發生托底情況,也會先於護板接觸,而不會損傷重要零件。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㈨ 車的底盤由什麼決定的
底盤高低、設計取向都由車輛用途決定。
跑車、賽車追求抓地力,底盤設計盡量貼地,因此需要底盤越低越好。
越野車、貨車需要翻山越嶺、行至非鋪裝路面,需要通過性能好,因此需要底盤越高越好;
設計取向上——
轎車、城市SUV等,追求城市鋪裝路面的舒適性;因此多使用承載式車身+獨立懸掛(或半獨立懸掛)的底盤結構;
越野車、貨車、巴士等,追求載重性能和車身剛性,因此多使用非承載式車身+非獨立懸掛(整體橋式)的底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