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電動汽車廣告
A. 東風日產ARIYA實車曝光 定位純電緊湊型SUV
易車訊 在2022粵港澳大灣區車展開幕前夕,我們拍攝到東風日產Ariya實車。新車定位純電緊湊型SUV,已於4月27日開啟盲訂。
根據易車App「品牌熱度榜」數據,東風日產以648.83萬的月均關注度排名第17名。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
B. 續航200km,預定銷量已上萬,日產NV200重新定義MPV!
隨著電動汽車科技的發展,電動汽車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為了當下非常流行的車型之一。在當今市面上存在著許多類型的電動汽車。但是絕大部分都是SUV汽車,因為這款車型更是廣受人們的喜愛。但是我今天要說的這款車,並不是電動SUV,而是電動MPV。或許電動MPV車型的外觀並不是特別符合大眾的審美,隨著實用主義的流行,更適合日常使用的MPV車型也漸漸開始火熱起來,出現在生活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近日,東風日產旗下的NV200可謂是火爆異常。作為新能源電動汽車,自去年2月份接受預定以來,已經銷售量突破了1萬台。這款車作為輕型的商用電動汽車,能有如此高光的表現,必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今天就隨我一起由外之內的看看吧。先來看看前臉部分,這款NV200,對品牌Logo也進行了特殊的設計。從圖中可以看到,排logo採用的是與車身一樣的藍色顏料。在Logo的下方採用的是封閉式中網設計。兩側的車大燈尺寸誇大,但又不失美感。與其他車型不同,NV200在前臉的下方採用的是小尺寸型的格柵設計。使得前臉的設計少了一絲穩重,多了一絲俏皮,相信很符合一些年輕女孩子的品味。本車的外形偏向於傳統的MPV車型設計,但也有一些精巧的小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再看車的側面,側身整體成一個直角梯形的形狀,並且採用了尺寸較大的車窗設計。加上車尾的方形設計,使得整車的立體感十足。在該車的尾燈部分,搭配的是豎式的LED燈源,極具美感。在內飾方面,整體的內飾採用的是黑色為底色,以少量的銀色點綴。光配色而言,顯得極為的朴實簡單,盡顯實用主義風格。再從三幅式方向盤,內鑲式的中控台以及單筒式的儀表盤,不難看出在內飾裝置方面的設計也是誠意滿滿,充滿科技感。車內最值得一提的是座椅位置。相對於傳統的汽車而言,縮短的中控台給乘車者的腿部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大大的提高了舒適感。再來說說這款車的動力配置方面,該車搭載的電動機容量為每小時40千瓦。最大時功率可達到80千瓦。在使用新能源,保護環境的同時還保證了一定的動力。在標準的測試情況下,續航能力可達到200千米。這樣強大的續航能力在同級別的MPV電動車型中堪稱頂級。並且官方表示,將來還會進一步進行升級,大大提升強能力與乘車舒適感。整體來說,作為一款新能源MPV汽車,這款車在內飾與配置方面可謂是誠意滿滿。但是在外觀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對於傳統的MPV車型,沒有做出太大的突破。如果對車輛外形沒有特別要求的話,這款NV200完全能夠滿足一個家庭日常的出行。
C. 你還記得嗎,2006-2009年的那些汽車硬廣(之一)
作為一個進入汽車媒體已經12年的「老人」,當翻閱2006年那時候的雜志,發現原來自己還是很年輕。現在看來,十多年前雜志上的那些汽車硬廣畫面不僅展示的是一輛車型的信心,同樣是一個時代的汽車文化的「痕跡」。
一個數據是,2006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僅為517.6萬輛,到了2009年就達到了1033.1萬輛。所以,2006年到2009年幾乎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由慢到快、由高端消費成為普及消費的過渡節點,那個時期的產品對於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有著啟蒙意義。
翻閱那個時期最理工男的雜志——《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會發現汽車廣告已經占據了很大篇幅,比如2006年某期就有10個、2007年某期有13個,2009年單期雖然只有7個,但是三個廣告是跨頁。這裡面還沒有算上一些和汽車相關的廣告,比如潤滑油、輪胎、汽車服務等等。可以說,在北京奧運會前後,汽車廣告一直是當時雜志的最大金主,也能夠從廣告的字句中全面反映出當時的汽車消費狀態。
1)福特福克斯兩廂
2006年雜志的第一則廣告是長安福特的福克斯兩廂。畫面上是經典的那款黃色車身,同時還有那個時候特別潮的「X」造型前臉和全車大包圍。配圖上三個年輕人的發型怪異,和櫻桃小丸子裡面花輪同學的發型一樣,原因是希望表達下福克斯兩廂的運動感。
畫面上的小字是「WRC冠軍血統」、「精湛創新的德國工藝」、「 Duratec-HE 16V全鋁合金發動機」、「SLA Control Blade全獨立懸掛」、「SSS手自一體變速器和MTX-75五速手動變速箱」……
當時的背景則是,福克斯先上市的是三廂車,畢竟兩廂車在那個年代很難成功,直到三廂車上市一年之後才推出了兩廂版,主打操控性能和運動風格。福克斯兩廂有1.8L和2.0L兩款發動機,最經典的是高配2.0L配搭的5MT變速箱,想想現在還有哪款車會在頂配動力總成上布置手動變速箱。所以那個時代,對於年輕消費者真的是很美好。
福特福克斯兩廂1.8L的價格是12.98萬-14.98萬,而2.0 MT運動型售價為15.98萬。今天緊湊型家轎的價格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位,可見十多年過去了合資緊湊型家轎的價格還比較穩定。
此外,那時候福特的品牌口號就是「活得精彩」了,甚至現在都還記得,應該是非常深入人心了。
2)寶馬7系
寶馬7系投放的是一個跨頁廣告,畫面中僅僅是一輛第四代E65靜靜地停放在那裡,背景是典型的高端樓宇的落地玻璃。然而,即便如此簡單的廣告畫面,也能夠將這一代寶馬7系的特質體現得淋漓盡致,展現出克里斯·班戈超強的前瞻設計能力。
即便是15年後來看這代7系,也是時尚的、動感的、豪華的,毫不過時。如果把第三代和第四代7系放在一起來看,前者顯然是一款古典風格的產品,而後者依然能呈現出精緻的時代感。而在那時候被很多設計師詬病的「尾廂上的平直線條」,在最新的汽車產品中也不乏追隨者,最新一代的寶馬7系早期款就將這個平面設計延伸到了整體腰線上。
當然,廣告畫面上的細節令人著迷,前翼子板上的V12徽標透露出引擎蓋隱藏著的澎湃力量,而今年往後,12缸發動機也將在寶馬品牌中淡出。
另一處細節是,這代寶馬的頭燈使用的是「氙氣大燈」,在那個年代是屬於新穎創新功能,而到了現在,激光大燈又成為了目前這代寶馬7系的首創。
3)馬自達6 WAGON
2006年真的是中國汽車市場百花齊放、開放競爭的美好時代,比如一汽馬自達甚至會把旅行車導入國內,那就是馬自達6 Wagon。
那時候馬自達6 Wagon定義為「多功能轎車」,沒敢直接用「旅行車」或者「休旅車」的概念。甚至於在整個廣告畫面中也沒有特別強調旅行車的姿態,用的是正前方45度的視角,車尾顯然被隱藏了。
另外廠家宣傳的三個亮點配置分別是: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高級卡片式智能遙控鑰匙和氙氣前大燈。甚至都沒有放上一張車內空間賣點的圖片,也沒有寫出空間優勢,至於2.3L、163馬力的發動機和五速自動變速箱更是提都沒提。
不過那時候馬自達6 Wagon的確也夠貴,相比於同配置的馬自達6旗艦版還要2.7萬元,達到了24.68萬元,有且僅有一個版本。當然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多馬自達真愛粉,可能現在推出,一年還能賣個幾千台吧。
4)本田第一代飛度
2006年差不多已經是第一代飛度的末期了,這代兩廂飛度在中國售賣的時間並不長,差不多是2004年才導入,在此之前和福克斯一樣,是導入的飛度三廂(Fit Saloon),也就是後來的思迪。
廣告中出現的飛度主打動感魅力,在當時的小型車市場中確實獨樹一幟。並且這代車型產品力也特別厲害,1.5L VETC發動機最大功率79kW,而1.3L發動機則主打低油耗,另外還有歐IV標準的排放。當時匹配的變速箱除了5MT之外,還有CVT變速器,盡管CVT直到日產才發揚光大,可是廣本那時候已經悄悄用上了。
此外,空間也是當年飛度的主打賣點,後備箱標准空間380L,最大儲物空間1323L,座椅有3種布局,以及還特別強調了後廂的隔板。1.5L車型的配置也非常高,電動車窗、電動後視鏡、電動天窗都有,對那個時候的80後年輕人來說已經是夢寐以求的配置了——比如我那時候開的還是江南奧拓。
5)別克凱越HRV
這是一幅很有喜感的廣告畫面,盡管不知道畫面上的這個人是誰,但是看上去特別有動態感。同時,這幅廣告也是少有的「人比車大」、車輛主要展示車尾的廣告,這也顯示出別克凱越HRV的賣點是兩廂造型——凱越HRV的車尾後來被比亞迪F3兩廂「抄」去了,甚至名字也是F3R。
畫面中也對凱越HRV的賣點做了說明,包括1.6L高效發動機(笑),而最低價格是1.6LX-MT車型,僅需要10.98萬元。這個價格對比上面的福克斯兩廂便宜了2萬元,並且同樣是緊湊型家轎,難怪凱越名氣那麼大。
實際上,這期雜志的汽車廣告裡面兩廂車頗多,除了福特福克斯是兩廂,飛度也是兩廂,HRV也是兩廂、206也是兩廂,甚至馬自達6 Wagon也算。大概那段時期被車企看作是兩廂車元年,中國消費者的家轎普及可以從兩廂車開始。
6)福特翼虎
想不到,福特翼虎這個中文名字早已有之,從2006年開始就有這個稱呼,而不是從KUGA國產後才開始的。不過看2006年的這個廣告,翼虎的英文名最早也沒有使用Escape這個北美名稱,而是使用的歐洲那邊的MAVERICK,這個詞語的意思是「特立獨行者」。
2006年的時候,在中國以進口車身份銷售的福特翼虎是第一代車型,滿滿的越野感。很多設計元素是從福特的中堅車型探險者傳承而來,包括前傾的C柱和方正的車身,另外全車周身的黑色塑料包圍也顯示出其越野特性。整車造型配合「無畏 就有路」的口號還相當有越野車必備的精神力量。
盡管這是一款緊湊級SUV,但是搭載的是3.0L V6發動機,最大功率149kW、最大扭矩262N·m,說起來現在這個輸出大概是本田皓影1.5T的水平。大排量和全時四驅系統的加入讓這款美國原裝進口車型售價不菲,達到了28.8萬元。
7)Jeep 4000/4700
在2006年的時候,Jeep就為4000/4700車型——也就是大切諾基,4000叫征程,4700叫征途——打上了「2008」的廣告語,開始借勢北京奧運會。特別有意思的是這輛車的廣告語「為激情吶喊、為動力加油」,畫面中則是一個油箱在燃燒的細節,想起來這部油耗巨高的越野車用上這句話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由於那時的大切基本上是末期款車型,廠家也給出了一項特別的優惠——2年(4萬公里)汽油費用價格的優惠。
另外值得玩味的是,盡管我們現在想來大切是一款中大型SUV車型,然而在世紀之初,這款車型軸距不過才2690mm,車身長度僅為4610mm,放在今天妥妥的緊湊型尺寸。當然配置的動力確實很美式,4.0L的L6發動機和4.7L V8發動機,前者搭配4AT,後者搭配5AT,車重達到1.8噸,也難怪油耗驚人。
另外,不要覺得這款車老派,在2005年的時候這款車就有車載藍牙系統、10碟車載DVD、GPS導航和可視倒車雷達,以及一個中控液晶屏。非常的數字化好不好!
另外,那時候Jeep車型的生產廠商還是北京賓士-戴姆勒克萊斯勒,現在幾經改嫁已經是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後面會不會變成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標致雪鐵龍就不知道了。
8)豐田普銳斯
第二代普銳斯在2005年底的時候導入中國市場。第一代車型在北美市場打敗了通用的電動車一戰成名,第二代車型在北美更是大獲成功,因此豐田也想當然的把這款代表著全球最新驅動技術、也是21世紀最先進的汽車導入中國。然而,結局是多年以後這款混合動力專屬汽車黯然停產。
不過從這頁廣告畫面上也能夠看出為什麼普銳斯在中國沒有成功。比如一汽豐田顯然沒搞清楚這款車的賣點:「購車即贈中油加油卡,一年內加油享5%優惠」,這都是低油耗車型了,廣告語還是享受5%加油優惠,到底是費油還是省油呢?
同時,「科技、未來」這樣的詞語凸顯在畫面中,可是都不知道普銳斯到底怎麼未來、怎麼科技了?當時普銳斯百公里理論油耗不足3L的強賣點竟然絲毫沒有體現。而打在頁面上的產品賣點主要是:GPS導航、電子換擋桿、(不知所雲)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毫無表情)HV蓄電池。這也難怪,多年以後豐田營銷人員說,他們面對中國消費者推廣油電混合動力車型最大的難題是:中國消費者並不知道這輛車不用充電。
當然,這款車的價格也是足夠嚇人:28.22萬元、29.62萬元,以及帶導航功能版本達到30萬元。30萬元,在2006年可以買到頂配的凱美瑞了,而不是一輛兩廂緊湊型家轎。
9)標致206
時隔15年之後,當微博上的汽車大V們暢談「窮人快樂車」的時候,馬自達2、標致206、福特嘉年華這些偏重於操控的小型車再度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可能他們不知道的是,在2006年的標致206廣告畫面上,「快樂如此奪目」就是這款車的主題詞,或許這就是一種跨越時間的命中註定吧。
標致206的整段宣傳詞語中,出現了五次「快樂」,這就是這款空間不大、駕駛樂趣充沛的小車主題詞。可惜的是,大概當時買這款車的人,也沒有太清楚它的賣點竟然是駕馭感。
2006年的時候,標致206推出了1.4L新機型,ETC電子節氣門、MPI電噴等技術,滿足歐3標准。現在這輛車我們家還在開,很快會做一篇窮人快樂車的十年評測吧。
10)軒逸
初看這幅軒逸的廣告畫面,還以為是天籟——那個前網格柵非常具有高級感,淺紫色更是顯得高貴。由此可見,這代軒逸造型確實相當成功,只是初期表現平平,後來中期改款來了一個大翻身,直到與下一代軒逸並行銷售,以軒逸經典的名義佔比不小。
實際上,這幅廣告上也一直在強調軒逸的造型之美,反而沒有出現後來軒逸最大的賣點——居家大空間和日產大沙發。對於動力也僅僅是提了MR20DE+CVT,甚至不知道這款車到底是什麼排量。可以說,那時候東風日產對於軒逸的定位還沒有明確為緊湊型家轎,大概是在蹭天籟的熱度,希望做個A+級車型。
文|JackieLXX
圖|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GT-R讓日產成為「東瀛戰神」,Ariya能給日產帶來什麼
9月26日早上9點半,距離日產的新聞發布會開始還有近一小時的時間,但在前台已經站滿了等待簽到的媒體。
9:40,簽到正式開始。但完成簽到後,我並沒有快速落座,而是在展台前與一位約好碰面的遠景AESC市場負責人Y君聊起了天。
作為遠景收購日產旗下電池業務部門——即AESC的見證人,Y君此時此刻不免有些感慨。
「和去年上海車展相比,日產今年有點不一樣了。」
(日產Ariya)
曾經的GT-R為日產贏得了「東瀛戰神」的稱號,如今的「東瀛武士」Ariya即將代表日產再次揮「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北京車展 |與生俱來的自信融刻於DNA 日產Ariya亮相北京車展
1972年日產汽車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比較七八十年代裡,汽車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一個「大玩具」。到了90年代,沿海地區很多敢於「下海」的先行者已經差不多已經積累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紛紛開始購買汽車,所以我國汽車正式家庭化的時候差不多是在90年代。而日產汽車的迅猛發展也正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個經濟飛速上升的年代。與東風汽車公司成立合資企業,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啟辰汽車公司分別負責日產品牌、英菲尼迪品牌和啟辰品牌乘用車業務,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日產、東風雙品牌LCV產品的主要發展基地,致力於成為輕型商用車(LCV)領域不同細分市場的專家。2019年,包括進口車、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內,日產汽車在華銷量超過154萬輛。
日產作為一家體量巨大的全球型車企,除開關注用戶體驗與企業利益外也同時關心著生態與環保——2010年日產推出旗下所開發生產的全球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日產聆風,上市以來累計產量已超過50萬台,日產聆風車主的累計行駛里程已經超148億公里,減少了超過24億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
寫在最後
日產Ariya首次產品開發專家福田真人被問到「如何用一個詞來形容Ariya?」
「自信。」
日產用e-4ORCE與e-Pedal一體化智控踏板,來使Ariya的駕駛者在駕駛時僅用單腳便可以控制290kW的動力輸出並且做到用同一踏板控制啟動、加速和減速的操作,在平順簡便的駕駛中感受到擁有精湛駕駛技術的「自信」,在駕駛中體會到令人興奮的感覺。自信,正是日產汽車的DNA。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東風日產e-POWER動力總成即將量產 未來你的東風日產也能用電了!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東風日產e-POWER動力總成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選車君觀點:相比本田和豐田來說,日產在國內市場的混動技術相對落後,但是此次即將推出的e-POWER動力總成將有效彌補日產的劣勢,也是東風日產電氣化轉型的關鍵一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東風日產ARIYA首試:這就是合資純電車的天花板嗎
聊完了以上這些,我們不可避免地要談到這台車的市場前景問題。根據我們現在收到的消息,東風日產內部還在斟酌這台車的定價。因為傳統合資燃油大廠現在在新能源賽道上的舉步維艱,再疊加電池、晶元等零部件的漲價潮,東風日產其實壓力很大、覺得給Ariya定價非常地難。
而正如上面我對Ariya各方面的評價,我覺得這台車的很多方面是比其它合資品牌的產品做得更好的,它還是有機會在合資電車里突圍而出的。但另一方面,這台車確實又沒有「突破次元壁」,在車機、語音交互這些方面沒能去和新勢力電車掰掰手腕,這又會一定程度上限制它的受眾人群。
所以,Ariya的機會,應該還是在未來的這一波新能源車大潮中,盡量去爭取大量從油車轉換到電車、而且對油車的駕駛感念念不忘的那些相對守舊的消費者。當然了,它的定價、配置是否能剛好切中大家的心理預期點,也是一個關鍵。
【東風日產Ariya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車廂內大量新穎且實用的設計;整體駕駛感表現出色;多種動能回收強度可選。
主要短板:車機和語音功能在電車里還不夠出色;駕駛模式缺少自定義選項。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新車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H. 東風汽車集團一個擁有眾汽車品牌最多的,同樣銷售分化也多元化嗎
多品牌化戰略是汽車廠商擴大規模,提升知名度的重要的方法。畢竟單一的品牌對於汽車的多元化發展是不利的,就比如說寶馬旗下,有超級豪華的勞斯萊斯品牌,有定位都市的MINI品牌,有定位純電動的「i」品牌。但是如果品牌太多的話也是不利的,因為一個汽車廠商的資源是有限的,品牌太多就沒有辦法把優質資源集中到一點上,到頭來可能哪一個品牌也發展不好了。
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車型目前賣得比較好的合資品牌。只有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另外,其它的合資品牌,有的已經退出中國市場,有的在退出中國市場的路上,有的在艱難的存活路上!可惜了那幾個品牌過大的企業太多的管理層,導致了很多品牌在產品宣傳力度上。市場布局上產品更新換代上售後服務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I. 汽車電子商務指的是什麼
汽車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信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的進行汽車商貿活動,電子商務為汽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企業提供了一個可視的,生動的,快捷的交易平台,起到了網上發布汽車信息,完成交易活動,改進經營模式,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J. 日產第二款電動汽車Ariya將於7月亮相,雙電機+跨界造型
原本在純電動汽車領域起步非常早的日產汽車,在海外卻一直吃著Leaf聆風的老本兒,國內唯一一款在售的東風日產軒逸純電版,也是Leaf的底子加上老款軒逸造型。沉寂已久的老前輩再次發力會什麼樣子?不久前,日產汽車給了我們答案,即全新純電動跨界車Ariya。
動力方面,Ariya將使用一套全新的三電系統,除了新的電芯技術和0-96km/h僅需5秒的加速能力外,新車在電驅動系統上也頗有亮點。其雙電機電驅動系統在LeafNismo上曾做過實驗,可以更加精準的控制四輪動力分配,並且可以實現前後橋的驅動力分配,提升彎道時的抓地性能。此外,在勻速狀態下,電驅動系統可以實現「節能」分配,將後橋的電機進入拖拽保護模式,以降低電耗。
?根據外媒預測,日產Ariya的綜合續航能力有望超過500km。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