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行業增長率

電動汽車行業增長率

發布時間: 2022-09-17 17:27:47

電動汽車會是未來發展趨勢嗎現在買電動汽車怎麼樣

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其實根據現在電動汽車的發展來看的話,電動汽車將傳統的汽車行業可以講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甚至包括現在原有的傳統燃油車的整體的技術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國內的車企來說,長城奇瑞,吉利,北汽,長安,比亞迪等,這些都有自己的電動汽車,甚至是一些新勢力的加入。

電動汽車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靠電力相對於普通的人為車來講,用車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燃油車的,雖然對於現階段而言,電動汽車處在起步的階段,但是隨著政府的補貼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在很多方面具有的優勢,對於日常有剛需,並且作為城市通勤的人來說,這些都是一個非常便利的福利。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再去懷念功能機了,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智能手機的功能太過強大,現在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智能手機了,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手機電池和充電技術快速發展,目前手機電池動輒就超過4000毫安,中度使用兩天都沒有問題,而且目前很多智能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快充技術,目前最大的充電功率已經達到了65w,也就是說沖個十幾分鍾就足夠你用一整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再也不會有人顧慮手機電量問題了。

Ⅱ 中國電動車競爭格局怎麼樣

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行業快速發展,電動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其中純電動車占據主導地位。在電動汽車相關技術快速發展的帶動下,電動汽車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進一步滑坡,倒逼技術升級,有利於車企提高產品競爭力,過去完全由政策驅動的電動汽車行業將逐步回歸市場。

1、發展背景

汽車產業鏈正在發生重塑、重構、重建,產生新興的價值增長點;2025年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超過1000萬輛;智能電動汽車打造移動出行的「第三空間」,改變人們出行體驗;新能源汽車發展卓有成效,進步深化 「純電驅動」戰略的高質量發展。

3、發展趨勢

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將重構傳統汽車產業生態格局;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將促進多重場景融合,升級無感化智慧生活;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將推動智慧交通體系的構建與發展;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將成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參與者。

Ⅲ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一、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
國研網: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王曉明:目前,全球能源和環境系統面臨巨大的挑戰,汽車作為石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大戶,需要進行革命性的變革。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形成了共識,從長期來看,包括純電動、燃料電池技術在內的純電驅動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技術方向,在短期內,油電混合、插電式混合動力將是重要的過渡路線。目前來看,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面臨著一些共同的難題,例如關鍵技術的突破、汽車工業的轉型、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等。
具體到各國,應該說,引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還是美國、日本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這些國家起步比我國要早很多,它們的發展也各有側重。
美國長期側重降低石油依賴、確保新能源安全的戰略,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交通領域實現根本上擺脫石油依賴的重要措施,並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地位。早在柯林頓時期,美國就提出了以提高燃油經濟性為目標的計劃,混合動力是當時主要的技術解決方案。到了布希時期,變為追求零排放和零石油依賴,技術解決方案主要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後來還有一個計劃,想用十年的時間實現20%的石油替代和節約,主要措施是生物質燃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奧巴馬政府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實施新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總額4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以及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計劃,產品上,選擇了以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為重點。
日本長期堅持確保能源安全和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雙重戰略,通過制訂國家目標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同時高度重視技術創新。2006年,日本提出了新的國家能源戰略,目標是到2030年交通領域對石油的依賴從100%降到80%,為了配合這個新能源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下一代汽車燃料計劃,明確提出改善和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准,推進生物質燃料的應用,促進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等。近期,日本又將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重要內容,並且計劃到2020年普及以電動汽車為主體的下一代汽車。目前,日本正全面發展三類電動汽車,其混合動力全球銷量第一;在純電驅動方面,規劃和產業化推進步伐也是最快的;另外,日本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推進也優於其他國家。
相對於美國和日本,歐洲更加側重於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滿足日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要求已經成為歐洲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在早期主要以生物質燃料、天然氣以及氫燃料為主,本世紀初曾經提出到2020年23%的石油替代目標。近期,歐洲則對電動汽車給予高度關注。例如德國2009年下半年發布電動汽車計劃,高度重視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發展,以純電為重點,分別提出了2012年、2016年、2020年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目標。
二、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
國研網: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背景是怎樣的?
王曉明: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應對節能減排重大挑戰的需要,同時也是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歐美日這些國家,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制高點來考慮,國家投入力量加強產業的發展。我國傳統汽車領域和國外相比還比較落後,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我們和發達國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說法較多的是「彎道超車」,我們有機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在一個平衡的層面上創新。我國汽車工業以純電驅動作為技術轉型的主要戰略方向,重點突破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近期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逐步提高我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大力發展節能汽車,中度、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計劃超過100萬輛,但是占總體汽車保有量的比重還是小的。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實現產業化,市場保有量有望超過500萬輛。
從2001年開始,我國「863」項目共投入20億元研發經費,形成了以純電動、油電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為「三縱」,以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三種共性技術為「三橫」的電動汽車研發格局。共計有200多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員直接參加了電動汽車專項研發。到目前為止,共有160多款各類電動汽車進入了我國汽車產品公告,建成30多個電動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別的技術創新平台,制定電動汽車相關標准40多項。
我國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有較好的基礎。首先,我國是僅次於日本、韓國的全球第三大鋰電池生產國,佔全球約25%的市場份額。雖然目前來看,產品還多用於手機、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等領域,但產業規模龐大、產業鏈基礎較好、生產工藝共性點多,具備大規模發展汽車用動力電池的條件。另外,我國也是鋰資源儲量大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的主要性能明顯進步,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的能力。第二,在車用驅動電機方面,我國電機產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產品量大、面廣。我國又是工業電機的生產大國,在電機生產方面有較強的技術基礎。目前,我國電動汽車整車已經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包括動力性、經濟性、續駛里程、雜訊等指標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前期是城市公交,現在乘用車產品也越來越多,比如比亞迪(002594)、鄭州日產、奇瑞、長安等都有混合動力性汽車生產上市。
近幾年,我國陸續出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以及私人消費補貼的相關政策,並在不斷擴大試點的范圍。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開始啟動,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初步發展,部分城市已經形成了網路雛形。隨著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的實施,電動汽車能源供給基礎設施的潛在機會開始受到重視,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普天海油公司等能源企業,圍繞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強勢介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示範城市和社會各界也積極響應。截至2010年年底,已經建設各種類型充電站大約100座,充電樁300多個。
三、發展新能源汽車需標准先行私人消費大規模啟動尚需時日
國研網:目前新能源汽車相關標準的制定情況如何?私人消費開展的情況又是怎樣的?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標准體系建設是一個大問題,國家標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新能源汽車驅動方式、驅動結構、電源結構的變化,充電設施、充電站的變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標准來規范。有了標准之後,產業的發展才有依據,否則,不同企業制定不同的標准,導致介面不統一,會造成社會資源的重大浪費。現在據我了解,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介面標准已經有了,充電設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標准。當然,標準的制定本身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新能源汽車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種說法,叫「標准先行」,用標准來引導企業,但這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難做到,有些存在的問題沒有通過大規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來的,也就很難把這些問題吸收到標準的調整之中。國外也是如此,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標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新能源汽車的私人消費是業界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新能源汽車真正的走入家庭,還存在幾個方面瓶頸的制約。第一個瓶頸是,受動力電池本身能量密度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行駛的里程較短。比如輕型車目前大約是120-160公里左右,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城市內短距離行駛尚可以接受,長距離就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車受電池成本過高的影響,整體的價格競爭優勢還不明顯。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在於,行駛同樣的距離,其使用電能的成本要比傳統內燃機動力汽車使用油的成本要低,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較高,而且比傳統汽車要高很多,目前政府要靠補貼才能使新能源汽車的購置成本看起來有競爭力。這也是消費者考慮比較多的一個方面。另外從充電的基礎設施來說,家庭的慢充,要對車庫和停車場進行改造,目前很多家用的車庫和停車場還沒有這樣的設施,改造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另外公共場合的快充設施目前還沒有到位,所以從充電的便利性來看,也是消費者的一個顧慮。最後一個制約是,新能源汽車的駕駛感覺和體驗與傳統汽車還存在差距。消費者買車,一定會首先從使用的因素、成本的因素全都考慮過之後,再從舒適性、駕駛體驗等方面與傳統汽車做一個比較,看是不是有優勢。現階段真正面世的高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並不多,因此在這些方面的消費者體驗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造成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汽車的時候,心裡會打個問號,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選擇。我個人認為,廠家對這些問題也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現在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分成了幾個階段:近期看私家車、乘用車還是以混合動力為主,逐漸從輕混向中混、高混,中間加電機驅動發展,最後再發展到純電動汽車。具體到市場來看,還是放到城市公交等領域。例如比亞迪現在把重點就放到了大巴、公交等領域,因為這些車型行駛路線比較固定,充電問題比較好解決,另一方面,在公交領域政府的補貼力度也較大,這部分車型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已經形成了市場。但是私人汽車方面,大規模的啟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
新能源汽車從國家的角度已經列入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發展的戰略上已經明確了,具體的支持政策也正在陸續出台,力度上也越來越大,除了新能源汽車的購買補貼外,以後地方政府還會陸續出台一些優惠政策,例如購置稅優惠,停車收費優惠,還將會提供一些行駛上的便利,比如傳統汽車的限行,對新能源汽車是沒有的。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努力營造一個新能源汽車使用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引導消費者來加深認識,主動購買。從未來的趨勢來看,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因為不論從技術、成本還是駕駛體驗方面,都會越來越好。
四、新能源汽車發展要與能源結構調整相結合
國研網: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節能和減排效果怎樣?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節能、二氧化碳減排效果不能僅從新能源汽車本身使用的環節來看,還得看上游能源的結構,也就是說要從新能源汽車的全生命周期來考慮。我們也做過測算,分成幾種不同的技術路線來考慮,相對於傳統的汽油車,在中國現有的能源結構下,純電動汽車節能是有效果的,要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但在減排方面,二氧化碳排放目前還略高於內燃機汽車。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在積極發展純電動汽車?原因就是上游的能源結構趨勢是可變的,比如我國就在逐步提高清潔能源、低碳能源的比重,核電、風能、太陽能、水電的比重越高,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減排效果就會越好,即使依靠現在火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如果未來採用IGCC、超超臨界等發電技術之後,發電效率大概能夠提高40%,下游用電來驅動的新能源汽車,它的減排效果就能好於傳統的內燃機汽車。總結起來就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傳統的火力發電技術還在進步,另一方面從結構上看,我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也在進一步改善,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的比重會越來越高,一次能源向電能轉換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會逐步減少,這樣,新能源汽車的減排效果會逐漸地體現出來。
針對節能減排效果來說,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著眼於長期應該將電動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無論是提升傳統汽車的燃油經濟性,還是大規模普及混合動力汽車與其他類型的節能汽車,所能夠帶來的耗油和排放減少最終都將遇到瓶頸制約。因此從長遠來看,純電動汽車才是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然而,純電動汽車對於技術的要求也最高,普及起來比混合動力汽車困難得多,短期內尚不具備全面推廣的條件。因此,至少在未來二三十年中,混合動力汽車仍將會是汽車工業走向低碳之路的重要過渡。
國研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以後,會不會對電網造成更大的壓力?
王曉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從社會上來說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是驅動方式的改變,同時對能源基礎設施、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有它的需求。從能源,尤其是電網來說,現在發展智能電網也是一個方向,全球各個國家,包括中國,都在大力推進。智能電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適應了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變化。新能源汽車有充電的需求,但是可以利用峰谷的方式充電。比如家庭用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在夜間採用慢充的方式,用7到8個小時完成充電,這個時間正好是電網負荷比較低的時候,這種方式本身可以起到調峰的作用,利用峰谷電來完成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對整個電網的穩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新能源汽車可以加強對電網分布式的利用,比如在一個區域,一個局部的城市或者一個社區使用新能源汽車,就形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起到儲能的作用,每輛車都是一個小的儲能單位,整個車輛匯總起來,就變成一個儲能系統,這個儲能系統和電網配合就能實現一些功能上的互補。就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對電網運行不會造成大的沖擊。
五、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尚存在爭議
國研網:目前我國的一些地方,小型低速電動車發展很快,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王曉明:在山東等一些地方,正在發展一些小型低速電動車,實際應該稱之為小型低速低成本電動車,這些車型之所以發展的快,不是因為小型和低速,而是因為它的低成本,消費者的門檻比較低。低成本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使用一些傳統上低成本的鉛酸電池,另外整車的設計、製造方面犧牲了一些舒適性、安全性。從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上來說,行業內的爭論比較多。有專家認為,小型低速電動車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方面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基於現有平台的這些電動汽車,價格都比較高,主要是電池的價格比較高,市場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由於大多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城鄉結合部來使用,很多購買者是第一次購買,沒有傳統汽車做一個參照和比較,另外由於電費較低造成使用成本較低,加上購置成本也比較低,因此接受度比較高,市場就形成了,以後可以通過電池的不斷改進,車輛整體設計的不斷改進提高整車的技術水平。這是一種觀點,認為不能否定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而是要引導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另一種觀點認為,這種小型低速電動車,與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不一致。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兩個判斷的重要前提條件,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重大的技術創新,具體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主要是圍繞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方向的技術創新,而小型低速電動車很難說是重大的技術創新。第三種觀點認為,要分開來看,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一定要把小型低速電動車納入到裡面,而小型低速電動車的發展現在也不一定要出台政策去限制,而是可以通過一種引導的方式把這兩種路線結合起來是最好的。

Ⅳ 如何看待未來十年純電動汽車市場

電動車的普及難點在哪裡?
答案是10-20萬區間。
現在的市場是兩頭大,中間小。20萬以上,體驗驅動的市場,電車已經初步證明了能打敗油車。Model 3、ES6、漢打敗同級別的明星燃油車,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

10萬以下,成本驅動的市場,電車也已經初步證明,車的成本和用車成本都可以比油車低。五菱Mini一個車就完成了這道證明題。
現在比較難的是10-20萬區間。這個區間目前做網約車沒問題,要說服普通老百姓下單還比較難。網約車只要車價合理、空間OK、電費便宜、每天午飯時快充一次,當天能保證300km左右的純電里程,車輛殘值的吃虧少於電費節約就可以了。網約車不追求面面俱到,本質上是個專用車,是個偏科生。10-20萬價位的私人購車老百姓其實比買四五十萬的車的用戶更挑剔,這里沒有容錯和包容,就是實打實的稱斤論量和性價比。
這個區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占據過半份額的最大市場,也是用戶需求最全面、最苛刻的市場。像卡羅拉、朗逸、奇駿這樣的水桶車,在這里橫行霸道。你需要做到:成本不高、空間夠大、動力夠用、配置夠多、質量夠好、品牌夠大、店鋪夠多、補能夠快。總之就是不求一門得優,但求門門功課良好。
在2021年,電動車還沒能力進入這個市場。一個是電池偏貴,第二是充電還不方便,第三是服務網路也不夠全面。
這是全球范圍的難題,美國和歐洲現在電動車推廣節奏比中國還慢,這個問題他們更解決不了。歐洲現在看起來一些緊湊級車賣的不錯,但第一是短期加大補貼的刺激,第二是這些車根本不便宜,並沒有進入歐洲主流緊湊級燃油車的售價區間。
我認為還是中國會最快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是中國的第二波新能源投資熱潮從20年開始了。去年特蔚小理股價一爆炸,投資就來了。理想吸引不了人,但金錢可以動員一切。小米、華為、微軟、蘋果、高通等一批跨界玩家開始加碼這個產業,原本產業里的大眾寶馬豐田通用也開始徹底下決心砸錢搞智能電動車。新勢力特蔚小理和寧德比亞迪最近兩年融資都很多,都在大躍進。
這14-16年的熱錢砸下去,18-19年是開花結果。
20-22年這波熱錢砸下去,開花結果的時間應該是24-25年。
我的預測很簡單:10-20萬價格區間,24-25年會被大規模的突破。到時就是電動車全面搶班奪權的時候了,燃油車變成少數民族的時候了。十年後的市場機會點在哪裡?
十年後再談純電動車市場,就像2020年談智能手機市場,就像在中國談漢語教育市場一樣。純屬脫了褲子放屁,過於重視儀式感!
十年後市場的機會點,當然是燃油復古車和性能車,以及寶貴的燃油車牌照啊!
就像今天你在上海買個全新的摩托。不是哈雷就是杜卡迪。賣的都不是交通工具,而是身份是情懷是玩具是個性。
摩托牌照一張40萬,比四輪汽車的牌照貴三倍。
物以稀為貴,這是不變的真理。
這篇知乎回答發出兩天後,評論區的聲音有質疑也有贊同,以下是一些評論的精選。
也歡迎大家在文章底下評論、留言自己對未來十年純電車市場的看法。

Ⅳ 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趨勢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呈上升趨勢

全球新能源車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宣布將在2035年停售燃油車並且在2050年全面停止使用燃油車,歐洲出台最嚴格碳排放政策,政策倒逼大車企轉向電動化。2018年以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高增速發展,2019年增速有所放緩,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約為217萬輛,2020年產量約為255萬輛。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Ⅵ 電動汽車行業經濟周期

2021年新能源汽車將進入穩定成長期,競爭力弱的企業已經出局,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更加由市場驅動,新能源汽車逐漸進入高速發展期。從特斯拉去年年初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企業看來,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概念非常看好,而且從長周期來看現在仍然是在一個大周期的底部,不存在泡沫。

從2021年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600萬輛,滲透率將提升到20%(國內汽車銷量大約是3000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20-2025年的復合增長率大約是36%,整體是一個高速增長的態勢

而且電動汽車行業還有一個很長的上升周期,估計在10到20年左右。第一是硬體增長,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第二是軟體增長,訂閱模式提升利潤率;第三是服務增長,也可以理解為應用場景增長,車內娛樂、辦公需求釋放,無人駕駛技術成熟後對移動出行產業的替代。

第四是汽車機器人化,你的智能汽車就是你的移動機器人伴侶,可以根據的的指令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不同城市之間為你服務。替你拿外賣、取快遞、買煙買酒、送貨、送人、接送小孩、女朋友……你在車內的時間增長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你和車的交互次數將指數級增長。

Ⅶ 電池成本占純電動汽車的成本比例為多少

一般來說,對於傳統純電動汽車而言,動力系統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的50%左右,而動力電池有佔到動力系統總成本的76%,即動力電池佔比電動汽車總成本大約38%左右。

Ⅷ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行業面貌的革新,該如何讓充電變得更加簡易化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汽車行業的變革和創新,但是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充電難的問題。而要想解決新能源車充電難,一方面需要建設更多的充電樁和充電站,提高充電樁和充電站的覆蓋率。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技術手段提高充電效率,盡量縮短充電時間,提高充電的速度,另外還需要統一充電介面,讓不同的車型都可以實現自由充電。

要想讓充電變得簡易化,首先要建造更多的充電樁。充電站和充電樁數量不足是現在新能源汽車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所以要想讓充電更加的簡單和便利就需要建設更多的充電樁和充電站,這樣才能解決新能源車充電不方便的問題;其次,提高充電的效率。在增加充電樁的同時,我們也要實行充電技術的革新和發展,通過充電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來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速度和充電效率,這樣也能讓新能源車在充電的時候更加的快捷;最後,實現充電介面的統一。現在很多新能源車由於充電介面不同而需要到指定的充電點充電,只要統一不同車型的充電介面才能讓不同的車在不同的充電點都能夠進行充電。

Ⅸ 未來真的會是電動車的天下嗎

未來一定是電動車的天下

1、在傳統內燃機領域,中國沒有超越的機會。引擎非常簡單,但在其它配套、排氣系統、齒輪箱等差距較大。電動汽車,大家起步都差不多,雖然有差距,但是沒有那麼大,而且追上的可能性很高,因為我們互聯網的應用很強大,可以促進汽車的互聯化,彌補汽車底盤的積累。然後國家會全力支持。

2、傳統內燃機需要大量的油作為燃料。國內石油對外依存度很大,不能把命脈掌握在別人手中,無論如何我們也要去石油化。國產石油只要煉製成塑料產品即可。燃油的需求應盡量減少。

3、從政策層面看問題。新建基礎設施中包含電動汽車電樁基礎設施。表明國家推動電動汽車的意願是強大而不可逆轉的。

而對於每個人來說,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原因也很簡單,石油是一種有限的資源,雖然現在並不缺,但一直用下去說不定哪天就沒了。與之相比,電力的來源要多得多,既有煤炭,也有水力,風力,光電,還有核電站。

此外,內燃機的研究與開發沒有大的突破,最大熱效率也是近幾年才突破40%,這還是最大熱效率,綜合下來一輛燃油車的熱效率也就是20%以上,其它的能量都浪費掉了。因此才要推廣新能源,因為馬達的能量利用率可達90%以上,差距太大。

目前在開發新能源汽車方面存在分歧,主要是關於使用什麼儲能。蓄電池儲存是目前的主流,但其續航時間短,充電速度慢,且在發展中出現了分歧,一是快充,二是車電分離(即換電池)。另外就是燃料電池儲能,但氫燃料電池也有許多技術難點,加氫站、儲氫罐以及氫與電之間的轉換,這些都是豐田公司單獨難以實現的高效率低成本問題。

近期幾十年內應該會是這樣,現在各國政府和各大汽車公司都在大力布局電動汽車產業,但從長遠來看,應該是新能源汽車。未來核能車是在2016年長城汽車科技節上提出的。
新型汽車主要有純電動車、增程車式電動車、燃料電池電動車、混合動力電動車、氫能汽車等。

現在的電動汽車只是把排放放在前頭,也就是說,電動汽車的電力可能來自火力發電廠,而火力發電廠的污染排放會對當地的環境造成影響,那麼這個電就不是清潔電了。今後能源的比重將會有很大一部分是清潔能源。又一次看到未來真的是電動汽車的世界?實際上並不一定,因為電池的使用壽命是有設計年限的,而且廢舊電池的處理也是非常環保的。因此,將來的旅行可能依賴氫能源,或者依賴清潔電力,也不一定。

Ⅹ 新能源汽車,現在市場有多大

1、新能源汽車行業分類情況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熱點內容
武漢房車露營基地在什麼地方 發布:2025-05-04 13:37:45 瀏覽:904
汽車租憑有商務車嗎 發布:2025-05-04 13:33:58 瀏覽:988
皮卡堂獨角仙多少 發布:2025-05-04 13:16:45 瀏覽:522
皮卡怎麼上小客車牌 發布:2025-05-04 13:03:35 瀏覽:253
最不耗油的豪車 發布:2025-05-04 12:24:28 瀏覽:793
日本進口c型房車大全價格表 發布:2025-05-04 12:23:48 瀏覽:477
甘肅定西長城皮卡車 發布:2025-05-04 12:09:44 瀏覽:65
房車五一上高速免費嗎 發布:2025-05-04 12:09:37 瀏覽:558
新藏線越野車 發布:2025-05-04 12:08:08 瀏覽:253
武漢房車是怎麼回事 發布:2025-05-04 11:56:36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