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技術簡歷
⑴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怎麼樣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是一所很好的高職類院校,無論從學校榮譽、教育設施、專業開設方面表現的都很出色,具體為:
1、學校榮譽。學院先後榮獲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 「資陽市技能人才培養搖籃獎」、「資陽市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2、教育設施。學院擁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汽車實訓中心、學前教育實訓中心、護理實訓中心、計算機實訓室、電工電子實訓室、鉗工實訓室、財會實訓室等各類實訓室面積達5萬余平方,可滿足7千餘人同時開展各類實訓教育。
3、專業開設。學校構建了以汽車類專業為龍頭、機電類專業為支撐、經管專業為延伸、護理、學前專業為拓展的專業體系。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簡介。
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由希望教育集團出資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依託學院建在資陽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地理優勢,與附近企業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科技創新等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全面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人才培養質量深受企業好評。
學校擁有「盧鵬汽車維修工技能大師工作室」、「李德義電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兩個資陽市技能大師作室,為企業開展職工培訓和科技創新,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大賽。
以上內容參考四川希望汽車職業學院——學校簡介
⑵ 個人簡歷模板在哪裡下載
可以去網上進行相關內容的查找並下載參照是可以的。
1. 學習技術可以先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來考慮.
學了技術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今後你的工作類別,如果你有一門技術,那就往度擅長的哪方面去發展,這樣上手快,相對應的工資也會好一點點。
2.首先,考慮好自己的愛好,喜歡做什麼類型的工作,那份工作需要什麼技能,然後去學習,去培養。
3.考慮今後幾年或者5年的發展趨勢,往熱門行業或者新行業去試探,熱門行業和新行業在未來幾年都會有人才短缺的現象。
4.實地考察,對學校的實訓設備,實訓情況,教學內容,校園環境各方面答做一個詳細的了解後再進行選擇。
相關專業介紹:
1.汽車運用與新能源工程師專業
培養方向:汽車服務企業的管理人才、維修人才、專項服務人才、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的人才。
2.汽車運用與智能網聯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新能源技術服務企業、非汽車類知名企業所需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技術相關崗位人才。
3.汽車裝配與維修專業
培養方向:面向汽車行業,培養具有汽車專業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具備較強的汽車裝配、汽車維修、車身焊接、汽車塗裝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4.商務會計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出納、會計、審計、財務主管、財務總監等專業人才。
5.新媒體製作與傳播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各類企業所需的全媒體運營師、新媒體運營、文案策劃、新媒體編輯、網路推廣專員、直播網紅等專業人才。
6.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專業
培養方向:培養從事高鐵乘務與管理工作、動車乘務與管理工作、軌道交通行車調度員等崗位的專業人員。
⑶ 王傳福簡歷
王傳福-基本資料 祖籍:安徽無為學歷:碩士(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主要公司:比亞迪公司 第一次上市:香港主板——1211比亞迪股份(2002年7月) 主要行業:充電電池 資產:1.5億美元描述:比亞迪公司總裁中南工業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碩士公司總部:廣東深圳主要行業:充電電池、汽車製造王傳福-行業排名 行業地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綜合得分:27.086 上屆排名:24單項指標最高排名 變革力13單項指標最低排名 社會責任21單項指標最高得分 決策力3.956單項指標最低得分 凝聚力3.694王傳福-職業生涯 在完成碩士學位之後,王傳福在他的研究所工作了3年,之後到了一家深圳電池公司做總經理。1995年,和他的表哥——呂向陽(第48位)一起創立了比亞迪,目前正在取代日本電池企業的壟斷地位,成為第一流的電池生產商。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比亞迪的出口極度萎縮。但在今年夏天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去年的銷售收入達1.55億美元(2000年1.05億美元),納稅0.24億美元,有15000名員工。 2003年1月,全無汽車生產經驗的比亞迪以2.96億元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消息宣布後,比亞迪的股價連跌3天,由18港元跌至12港元。但基金經理們的苦口婆心、各路媒體的普遍質疑都沒有讓王傳福改變決定。同年8月,王宣布投資20億元,在西安建立年產電動汽車20萬輛、零部件10萬套的生產基地。目前,比亞迪的股價已回漲至近30港元。王傳福-王傳福成中國新首富 胡潤在海南清水灣公布了「2009清水灣胡潤百富榜」的前兩名,一年一度的「胡潤百富榜」及系列子榜單將陸續出爐,而「2009清水灣胡潤百富榜」完整榜單將在10月中下旬發布。
「2009清水灣胡潤百富榜」上榜富豪1000位,上榜門檻從去年的7億元提高到10億元。王傳福以財富350億元成為中國首富;張茵家族以財富330億元排名第二。(王傳福和張茵家族的財富是按照2009年9月15日的收盤價計算。)胡潤研究院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中國的前兩名富豪都注重節能環保,王傳福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張茵家族的廢紙循環再利用都顯示了中國在相關領域的成就。」 43歲的王傳福出生於安徽,人稱「技術狂人」、「汽車狂人」。 王傳福以財富350億元成為2009年中國首富,其財富較去年增加了290億元,排名從去年的10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王傳福於1995年創立比亞迪,擁有充電電池、手機產業,2003年初進入汽車領域。比亞迪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王傳福擁有27.83%的股份,市值1200億元,他所持有的是內資股,不能完全流通,在此胡潤研究院將內資股與H股的價格按照1:1計算。2008年,巴菲特以18億港元認購比亞迪10%的股份。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稱王傳福是「真正的明星」。王傳福的夢想是做新能源汽車領導者,他的產業正好順應了「科技」、「環保」、「創新」、「新能源」全球之勢。胡潤表示:「在全球汽車行業走下坡路的大環境下,而2009年中國的新首富產生於汽車行業,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為王傳福順應了科技、新能源、創新和環保的趨勢,從而引導一個新的世界汽車行業格局。」王傳福-個人經歷 1990年,王傳福在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碩士畢業,並留在該院301室工作,按部就班地歷任副主任、主任、高級工程師、副教授,還曾帶出過一批研究生。在研究院工作了5年的王傳福,某一天忽然發現作為自己研究領域之一的電池面臨著巨大的投資機會。當時要花2萬-3萬元才能買到一部「大哥大」,而欲買者趨之若鶩。王意識到手提電話的發展對充電電池的需求會與日俱增。而在他這個教授看來,技術不是什麼問題,只要能夠上規模,就能做出大事業。1995年2月,王傳福毅然下海經商,在深圳注冊了比亞迪實業。王傳福上項目還有他的獨到之處。與國內很多企業盲目追求現代化,往往不切實際地花大價錢引進國際領先水平的生產線相比,王傳福從頭到尾都是自主開發研製產品。不僅如此,王傳福在工藝、原料和質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此外,王傳福直接介入供應商的材料開發環節,利用比亞迪強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訂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鎳鎘電池需用大量的負極製造材料鈷,如果進口國外性能較好的鈷,成本極高。比亞迪與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確了國內外鈷的品質差距之後,制定了提高國產鈷品質的詳細辦法,終於使國產鈷達到國際品質要求,同時較國外產品成本低40%.由於負極材料應用極廣,比亞迪僅此一項,一年就可以節省數千萬元。1995年下半年,王傳福試著將比亞迪的產品送給台灣最大無繩電話製造商大霸試用。沒想到的是,比亞迪產品優秀的品質,低廉的價格,引起了大霸濃厚的興趣。當年底,大霸毫不猶豫將給三洋的訂單給了王傳福。1997年,比亞迪已經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成長為一個年銷售近1億元的中型企業。3年來,比亞迪每年都能達到100%的增長率。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全球電池產品價格暴跌20%到40%,日系廠商處於虧損邊緣,但比亞迪的低成本優勢越發顯得游刃有餘。飛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後向比亞迪發出了令人激動的大額采購訂單。在鎳鎘電池市場,王傳福只用了3年時間,便搶佔了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比亞迪成為鎳鎘電池當之無愧的老大。在鎳鎘電池領域站穩腳跟之後,王傳福緊接著抓住了第二次機會,開始研發蓄電池市場具有核心技術的產品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為此,王傳福投入了大量資金,購買最先進的設備,搜索最前沿的人才,並建立了中央研究部。當時鋰離子電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國內同行不相信比亞迪能搞成,據說王傳福當時在業內受到了嘲笑,但他相信這是機會。隨後,王傳福專門成立了比亞迪鋰離子電池公司,這一決定在今天已經結出碩果。根據《日經電子新聞》的統計,目前比亞迪在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領域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後,成為與這三家日本廠商齊名的國際電池巨頭。目前,比亞迪的生產規模達到了日產鎳鎘電池150萬只,鋰離子電池30萬只、鎳氫電池30萬只,60%的產品外銷,手機領域的客戶既包括摩托羅拉、愛立信、京瓷、飛利浦等國際通訊業巨頭,也有波導、TCL、康佳等國內手機新軍,而無繩電話用戶包括偉易達、松下、新利等行業領導者。比亞迪一躍而成為三洋之後全球第二大電池供應商,占據了近15%的全球市場。王傳福-人物評價 企業全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掌門人:王傳福,主營業務:電池、IT、汽車。突出表現:比亞迪首款自主研發的中級車型F3,自去年9月上市開始便屢創銷售奇跡,2007年上半年銷售增長速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60%,連奪「產量增幅第一」,「 銷量增幅第一」,「單品銷量第一」三項桂冠。成為中國成長最快的主流汽車企業,打破了外行造車失敗的魔咒。核心邏輯:電池領域的王者,儼然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新貴。在眾多「外行造車」失敗的情況下,比亞迪能夠一枝獨秀的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袋鼠模式」:集中內部資源,在已有的商業領域成功後,迅速進行戰略轉移。利用內部的資源像袋鼠一樣繁衍一個又一個新業務,汽車業務即是比亞迪培育出的一隻「袋鼠」。比亞迪不僅借鑒了電池和IT業務的優勢,整合各業務群中的優勢元素,同時,也整合汽車產業的上下游,奉行「跟隨者與模仿者」的發展策略。就在這樣一個房市、股市、油市、金市都極度亢奮,「中國製造」卻陷入信任危機的年代,王傳福——一個土生土長的工程師,在深圳遠郊的一片土地上,沉靜地豎起了一面大旗,用他的新思維捍衛著中國技術派企業的價值與尊嚴。1995年起步的王傳福,自稱是創業環境決定了企業日後的發展路徑。他沒有趕上商品經濟還是一張白紙的1980年代,他亦錯過了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紛紛下海的上世紀90年代初期,當他創業的時候,市場已經供過於求,洋品牌高高在上,房地產泡沫正在破滅。於是,他從自身所長出發,選擇了最困難的一條路——拆解跨國公司的技術壁壘,就像同城的老大哥——華為一樣。走到今天,他愈發確信,把對技術的狂熱追求,和上帝賜予中國企業最好的禮物——大量廉價的人力資源和巨大的消費市場結合好,比亞迪將進入一個中國製造的自由王國。一直以來,在中國企業界,機會派、市場派、資本派和管理派走馬燈似的輪番占據舞台中央,而技術派卻總是處於邊緣。柳傳志曾在比較1984年創業的聯想和1987年創業的華為時,有過如下坦言,「我做研發,都是先把積累做好,水到渠成往前走。這個做法相對任正非要緩慢一些,但是我覺得這適合我。像爬珠穆朗瑪峰一樣,陡峭的南坡達到頂峰更快一些,但是北坡比較平滑。任正非敢走南坡,這本身就使我對他充滿敬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仍然會選擇從「珠峰北坡」爬上去,但在跨國公司眼中,真正可怕的競爭對手卻是像華為、中興、網路、尚德乃至比亞迪這些「爬南坡的企業」。無論從哪方面來看,王傳福都更像一名對技術高度痴迷的工程師。不論是在電池、手機部件,還是汽車領域,他經常會在設計部門負責人的辦公室里一呆就是一天,對各種技術難題展開討論,而且思維能在各種產業間時時轉換,甚至彼此融合。他不喜歡穿西服,因為天天要和工程師、現場工人打交道,西服會增加距離感。他絕對是一個堅定的舵手,帶領著比亞迪一次次殺入那些按照慣常商業邏輯難以獲得成功的行業。從1995年創業至今,比亞迪已經從一家單一的手機電池生產商發展為橫跨IT、汽車多產業群的多元化製造企業;從250萬元的資本金做到今天200億元的營收,十多億人民幣的利潤,約400億港幣的市值。在香港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一次次對王傳福的多元化產業決策發出質疑,覺得他在每個產業中的打法、做法不可思議,甚至用「瘋子」加以形容,但比亞迪在不同產業取得的成績讓投行的分析師不得不一次次修正他們的判斷。在最近的52周內,比亞迪(1211.HK)的股價增幅最高曾近4倍,股價最高曾為77.7港元,而其在手機組裝領域的最大對手富士康(2038.HK)同期內的股價幾乎沒有增幅,最高時為27.5港元。41歲的王傳福依然充滿了求勝的慾望。他絲毫沒有退居幕後的打算,王傳福告訴《中國企業家》:「我相信我這個企業,我還離不開,只有我來管,別人管理念不一樣。我們企業只有一種聲音,沒有第二種聲音,錯了就錯了干,這樣才能保持決策高效,只有高效才能適應高成長。再過幾年企業過了1000多億,有多家子公司上市,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能做一些管理上的架構調整。」
⑷ 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能力特長
摘要 具有探究學習、終身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⑸ 左曙光的個人簡歷
1996年7月獲吉林工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6年~199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與宇航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1997年~1998年在春蘭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工作。歷任上海鐵道大學副教授,同濟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高級會員。獲上海市第十一屆「曙光學者」獎。現在汽車學院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工作。長期從事汽車系統動力學及控制,特別是汽車振動與雜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講本科生課程有「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機械振動分析」等,主講研究生課程有 「模態理論與試驗」、「多體系統動力學」、「工程信號分析與處理」等。已培養碩士研究生二十餘名博士研究生二名,目前在校博士生六名,碩士生二十餘名,工程碩士八名。
主要學術兼職:1、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員(SAE International會員);2、國家「863計劃」專家庫專家;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4、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項目評審專家;5、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評審專家 ;6、上海汽車工程學會會員;7、國內多家核心學術期刊的審稿專家。
⑹ 特斯拉人物陶琳個人簡歷
陶琳擔任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 ,總體負責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公共關系、市場與品牌等,曾任特斯拉公司中國區副總裁。
陶琳在2015中國汽車論壇上強調,電動汽車是一個生態圈,特斯拉的願景是實現人類交通的可持續化的發展,始終以一個積極、開放的姿態努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
陶琳在2019年全國外商大會上表示,特斯拉不僅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還深切體會到中國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把海外工廠設立在上海也是因為最近幾年中國各級政府對於外資新能源汽車和高科技產業的支持。」
(6)新能源汽車技術簡歷擴展閱讀:
2019年8月20日,陶琳在臨港新片區的揭牌儀式上稱,特斯拉落地臨港新片區的最大優勢,「就是讓我們有了更大空間去嘗試全球最頂尖的技術手段、商業模式。
如果實踐成功,將會帶來更大的生產力。那對於中國整體新能源車行業,都將是重大利好」。此外,她指出,臨港天然的優勢,如土地儲備等,十分有利於從零打造一個現代化的工廠。「期待我們的上下游產業格局,也能夠在短時間內打造起來。」
在《澎湃新聞》的采訪中,陶琳表示,更合理的稅負將有利於科技型企業將更多資源投入生產運營,加快新產品的推出速度,最終讓終端消費者受益更多。
⑺ 速達電動汽車老總李復活個人簡歷
1、李復活,男,1959年6月出生於陝西渭南,李復活是速達電動汽車,是速達電動車之父,名下有多間公司,並且名下有多間速達公司,並且含有股份,2014年是河南省勞動模範,因此受到表揚。
2、1996年6月,李復活創建了速達交通集團,2006年11月創辦節能股份有限公司。他研發的汽車發動機增氧調壓節能裝置和純電動汽車成為霧霾天氣的剋星。使三門蛺這塊熱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為此,李復活聞名遐邇,三門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人很溫和,但堅定的語氣,讓人感到力量。
3、他很謙虛,但敬業的精神,讓人對科研充滿了信心。他說話鏗鏘有力。辦事抓鐵有痕,踏石有印。
(7)新能源汽車技術簡歷擴展閱讀
1、李復活從小就非常喜歡汽車,他一有空閑,就埋頭研讀《車友》《汽車報》等,還借來親朋好友的車學習駕駛、琢磨車的內部構造。慢慢地,李復活已不能滿足於這樣的一知半解。於是,他得空就到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的汽車實驗室。那裡先進的試驗設備、濃郁的學術氛圍,以及赫赫有名的專家教授,無不讓李復活所痴迷。而他也正是在那些地方,開始了他人生尋夢的坎坷之旅。
2、1985年,李復活成家後,他並沒有沉浸在花前月下的生活,依然如飢似渴地學習著、深造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對汽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1986年,他發現有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因汽油沒有充分燃燒會排放出黑色的有毒氣體。怎樣才能讓汽油充分燃燒,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呢?勤於思考的李復活很快就想到了氧氣的助燃作用,並開始了大膽的實驗。他用管子將氧氣瓶連接到汽車發動機的真空管上,通過自動補氧,使車內汽油充分燃燒,不僅節約了燃油,還減少了有毒氣體的排放。這個欣喜的發現,堅定了李復活研究這項實驗的信念。
3、2007年1月10日,李復活為自己的發明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專利。2007年9月12日,這項發明喜獲國家專利認證。至此,在李復活心中孕育了近20年的夢想終於結出甜美的果實。
⑻ 海馬景柱的個人履歷
1984.09-1988.07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二系鍛壓專業本科
1988.07-2001.09 海馬(景柱)汽車技術員、車間主任、總經理助理、總經理兼黨委書記,海南省汽車辦主任。(其間:1996.09-1998.09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財貿經濟系國際貿易專業在職碩士研究生)
2001.09-2004.12 湖南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2004.12-2006.12 海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2006.12-2009.09 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全日制博士後
2009.09-現在 湖南大學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主任。
海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
⑼ 新能源汽車技術行業就業前景怎麼樣
又是一年畢業季,高校學子大規模湧入就業市場,為開啟職業道路的第一份工作,上陣拼殺。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應屆高校畢業生高達834萬人,比2018年增加增加了14萬人,就業市場形勢日益嚴峻。
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的火爆可以說是汽車行業就業市場的一個縮影。目前,汽車行業發展勢頭強勁,汽車後市場規模不斷突破,用人需求急迫。如此明顯的就業優勢也令很多學生想要躋身其中,謀求長遠的職業發展!因此汽車技術也就成為了他們學習的首選。
如果不想畢業就失業,還是要學習實用技術,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無論是早早選擇了學習技術,走技術人才道路還是高效畢業後深覺專業薄弱,沒有就業優勢想要“回爐”學一技傍身,都可以考慮學習汽車技術!想要有長遠的發展必然提早規劃,為自己的就業增添砝碼,不想畢業就失業,就學這個技術吧!
⑽ 簡歷的內容怎麼寫本人是做汽車油漆工作的。
本人2010年3月~11年2月在浙江宏偉汽車修理廠進行汽車油漆工作的學習。 本人能熟練進行漆面的修補工作,包括汽車修補、噴漆、漆面的臟點、流痕的拋光及其它相關工作。 本人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能服從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