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我國在電動汽車發展的挑戰

我國在電動汽車發展的挑戰

發布時間: 2021-05-15 15:15:54

⑴ 在新能源汽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車企們應該怎樣面對渡過難關

隨著資源越來越短缺,新能源將是未來的主場,這樣車企們就都想在這個領域佔領自己的份額,現在主要還是技術,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掌握了市場,首先還是要大力研究能夠取代現有資源的新能源,讓新能源汽車普及社會,這樣才能占市場渡難關!

電動汽車挑戰14000公里長測,國產新能源為什麼可以做到

在當下純電動雖然被視為是大勢所趨,但是依然飽受爭議,無論是安全問題還是關於續航都是消費者最擔憂的點。而就在最近,一家造車新企搞出了一件大事:兩輛來自愛馳汽車的U5測試車將開啟為期60天、1440小時全天候待命,橫跨亞歐大陸10餘國,總里程超過14000公里的極限挑戰。

愛馳U5的電池包技術能量密度已經能做到181Wh/kg,該車原裝電池NEDC續航可達503km,幾乎可以做到在城中通勤一月充一次電。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配愛馳汽車首創的「續航電池包」則能額外提供大於100公里的續航里程,就算是駕駛它往來於兩座城市之間,都沒有問題。它的缺點是無法像換電那樣快速補充全部能量,優點則是輕便的續航包非常靈活,不需要復雜的換電站就能安裝續航包。總的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從續航的角度更是很好地解決了電動車的里程焦慮。

⑶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如何為什麼很多人不看好呢


電動汽車在這個以環保為主的時代,成為了未來汽車發展的一大趨勢,電動汽車環保,用車成本低,以成為一種共識,在汽車銷量整體下降的時候,電動汽車成為一匹黑馬,保有量不斷的增加,接受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總有一種聲音,不看好電動汽車發展前景,處處唱衰電動汽車的前景,而這些人為什麼不看好?



雖然電動汽車有不足點,但從優點上面,電動汽車的優點還是大於缺點的,不看好電動汽車發展前景,並不代表不認可電動汽車,正所謂有爭議性的東西,才會有更多的價值所在,就像百年前汽車興起的時候,駕駛馬車的人不認可汽車發展一樣。總之,就目前發展形式來看電動汽車將引領未來交通工具走向一個新的時代,新能源的使用必定能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利益,對環境的破壞相對減少有利於能源節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將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未來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新能源公務用車市場將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4 年 7
月,五部委①聯合公布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 明確了政府機關和公共機構公務用車「新能源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要求
2014—2016 年,公務車采購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 30%,並且以後將逐年提高。
伴隨著國家公務用車新能源化,將會極大地推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面臨挑戰
1.新能源汽車市場處於培育期,消費者認可度不高
2.政府補貼存在金融風險
3.基礎設施運營、維護機制不明確,充電、換電設施建設緩慢
4.電池技術有待新突破

⑸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發展趨勢如何

純電動汽車產量持續上升,銷量出現下滑

在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和網聯化,環保要求愈發嚴格的趨勢下,電動化是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近兩年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禁售燃油車等相關政策的推動,純電動更是成為各大車企研發的重點。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純電動汽車(BEV)相對於混合動力汽車(HEV)和燃料電池汽車(FCEV)的優點是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對電力有一定要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19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



雖然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遇到較大的挑戰與困難,但是汽車的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相信隨著技術的突破,市場對純電動汽車的接受度提高,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率將逐漸提高。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交流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

在當前全球汽車工業面臨金融危機和能源環境問題的巨大挑戰的情況下,發展電動汽車,實現汽車能源動力系統的電氣化,推動傳統汽車產業的戰略轉型,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廣泛共識。目前,我國已出台許多政策,扶持和引導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政府意欲加速提高國內電動車產業的競爭力,縮短成熟期,實現對國外汽車工業的「彎道超車」。電動汽車的發展步入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電動汽車的定義和特點
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所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都被歸為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之所以成為本世紀技術開發的寵兒,首先是因為電動汽車直接採用電機驅動,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即使按所耗電量換算為發電廠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顯著減少。發電廠大多建於遠離人口密集的城市,對人類傷害較少,而且發電廠的場所固定,有害排放物集中排放、清除較容易。由於電力可以從多種一次能源中獲得,如煤、核能、水力、風力、光、熱等,可以很好地解除人們對石油資源日見枯竭的擔心。其次,電動汽車能夠充分利用晚間用電低谷時富餘的電力充電,使發電設備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地提高了經濟效益。有關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充入電池、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二、電動汽車主要技術1. 電機及控制系統 純電動汽車以電動機代替燃油機,由電機驅動而無需自動變速箱。相對於自動變速箱,電機結構簡單、技術成熟、運行可靠。
傳統的內燃機能把高效產生轉矩時的轉速限制在一個窄的范圍內,這是為何傳統內燃機汽車需要龐大而復雜的變速機構的原因;而電動機可以在相當寬廣的速度范圍內高效產生轉矩,在純電動車行駛過程中不需要換擋變速裝置,操縱方便容易,噪音低。
與混合動力汽車相比,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電控系統大大減少了汽車內部機械傳動系統,結構更簡化,也降低了機械部件摩擦導致的能量損耗及噪音,節省了汽車內部空間、重量。
電機驅動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車輛行駛中的主要執行結構,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之一,其驅動特性決定了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它是電動汽車的重要部件。電動汽車中的燃料電池汽車FCV、混合動力汽車HEV 和純電動汽車EV 三大類都要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輪行駛,選擇合適的電動機是提高各類電動汽車性價比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發或完善能同時滿足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項性能要求,並具有堅固耐用、造價低、效能高等特點的電動機驅動方式顯得極其重要。
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目前有直流有刷、無刷、有永磁、電磁之分,再有交流步進電機等,它們的選用也與整車配置、用途、檔次有關。另外驅動電機之調速控制也分有級調速和無級調速,有採用電子調速控制器和不用調速控制器之分。電動機有輪轂電機、內轉子電機、有單電機驅動、多電機驅動和組合電機驅動等。
2. 純電動車的動力電池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決定了它的續行里程和成本。
1)純電動車所需的動力電池
用於電動車的動力電池應有的功能指標和經濟指標包括:(1)安全性;(2)比能量;(3)比功率;(4)壽命;(5)循環價格;(6)能量轉換效率。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了電動車的合用性、經濟性。
2)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的優勢是質量比功率高、循環壽命長,弱點是質量比能量低、購置價格貴,但是循環壽命長達50萬~100萬次,故單次循環價格不高,與鉛酸電池、能量型鋰離子電池並聯可以組成性能優良的動力電源系統。
3)鉛酸電池
鉛酸電池生產技術成熟,安全性好,價格低廉,廢電池易回收再生。近些年來,通過新技術,其比能量低、循環壽命短、充電時發生酸霧、生產中可能有鉛污染環境等缺點在不斷克服中,各項指標有很大提高,不僅可更好地用作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電源,而且在電動汽車上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
4)以磷酸鐵鋰為正極的鋰離子電池
負極為碳、正極為磷酸鐵鋰的鋰電池綜合性能好:安全性較高,不用昂貴的原料,不含有害元素,循環壽命長達2000次,並已克服了電導率低的缺點。能量型電池的質量比能量可達120Wh/kg,與超級電容器並聯使用,可以組成性能全面的動力電源。功率型的質量比能量也有70~80Wh/kg,可以單獨使用而不必並聯超級電容器。
5)以鈦酸鋰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
鈦酸鋰在充電-放電中體積變化極小,保證了電機機構穩定和電池的長壽命;鈦酸鋰電極點位較高(相對於Li /Li電極為1.5V),在電池充電時可以不生成鋰晶枝,保證了電池的高安全性。但也因鈦酸鋰電極電位較高,即使與電極電位較高的錳酸鋰正極配對,電池的電壓也僅約2.2V,所以電池的比能量只有約50~60Wh/kg。即使如此,這種電池高安全性,長壽命的突出優點,也是其他電池無可比擬的。
三、 國內外電動汽車發展現狀
目前,發展電動汽車,實現汽車能源動力系統的電氣化,推動傳統汽車產業的戰略轉型,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潮流。根據各大汽車公司發布的產品上市計劃,預計2012年前後將迎來國際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的一次高潮。電動汽車一旦取得市場突破,必將對國際汽車產業格局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順應國際汽車工業發展潮流,把握交通能源動力系統轉型的戰略機遇,堅持自主創新,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對搶占未來汽車產業競爭制高點、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和自主發展至關重要,也十分緊迫。
一是各國政府相繼發布電動汽車發展戰略和國家計劃,進一步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美國奧巴馬政府實施綠色新政,把電動汽車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計劃到2015年普及100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PHEV)。日本把發展電動汽車作為「低碳革命」的核心內容,並計劃到2020年普及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下一代汽車」達到1350萬輛,為完成這一目標,日本到2020年計劃開發出至少17款純電動汽車、38款混合動力車。德國政府在2008年11月提出未來10年普及10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並宣稱該計劃的實施,標志德國將進入電動汽車時代。國家戰略的發布實施,對產業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必將進一步加快國際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進程。
二是動力電池得到高度重視,研發投入急劇增加,電動汽車技術瓶頸突破的預期大大增強。
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8月宣布安排24億美元支持PHEV的研發與產業化,其中20億美元用來支持先進動力電池的研發和產業化。日本政府提出「誰控制了電池,誰就控制了電動汽車」,並組織實施國家專項計劃,在2011年以前將投入400多億日元用於先進動力電池技術研究,2010年左右新型鋰電池將規模應用於下一代電動汽車。德國從今年起啟動了一項4.2億歐元的車用鋰電池開發計劃,幾乎所有德國汽車和能源巨頭均攜資加入。
三是各國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力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
一方面,政府加大對消費者的政策激勵,加快電動汽車的市場培育。美國對PHEV實施稅收優惠,減稅額度在2500美元和15000美元之間。日本從2009年4月1日起實施新的「綠色稅制」,對包括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等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車輛給予稅賦優惠,一年的減稅規模約為2100億日元,是現行優惠辦法減稅額的10倍。英國從2009年4月1日起執行新汽車消費稅,對純電動汽車免繳消費稅。法國對購買低排放(二氧化碳)汽車的消費者給予最高5000歐元的獎勵,對高排放汽車進行最高2600歐元的懲罰。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加大信貸支持等措施,鼓勵整車企業加快電動汽車產業化。美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生產予以貸款資助。2009年6月23日,福特、日產北美公司和Tesla汽車公司獲得80億美元的貸款,主要用於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歐盟在2009年上半年發放70億歐元貸款,支持汽車製造商發展電動汽車;此外,美國新的汽車燃油經濟性法規和歐盟新車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法規,對汽車的技術要求大幅提高,如果不發展電動汽車技術,汽車製造商將很難達到新法規的要求。
四是純電動汽車得益於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應用,受到各國政府和各大汽車公司的重新重視,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
日產汽車公司宣布2010年在美國和日本銷售純電動汽車,計劃於2012~2013年實現大規模上市,其量產車型「樹葉」已經正式發布。三菱、雷諾、豐田、寶馬等汽車公司也開發出小型純電動轎車,並計劃在2012年前後批量上市。美國、日本、法國、德國、以色列等國政府都制定了純電動汽車推廣計劃,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建設項目也陸續啟動。
隨著汽車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石油危機日益嚴重,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動汽車研究開始受到重視。經過近20年的研究,已經在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系統集成、試驗應用上實現了全面突破,目前世界上主要國家爭相開展產業化工作。
國外電動汽車研發成果
1993年美國政府組織企業和科研機構成立 「新一代汽車合作計劃」(PNGV),聯合開展電動汽車研究,法、德、日等發達國家紛紛採取政府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聯合的方式加強電動汽車開發研究。
1997年以來,豐田汽車公司推出兩代 「Prius」混合動力轎車,截止到2004年底,豐田汽車公司累計銷量25萬輛混合動力轎車,佔全球混合動力汽車總數90%。
2000年本田公司的「Insight」混合動力轎車投放市場,2002年Civic混合動力汽車投放美國市場。
1999年以來,本田汽車公司先後推出「FCX V1、V2、V3、V4、」燃料電池汽車,進行可靠性、碰撞安全性、道路試驗等內容的認證試驗。
2001年以來,通用汽車公司先後推出了「Autonomy」、「Hy Wire」和「Sequel」三種燃料電池轎車,其中「Sequel」燃料電池轎車集成了燃料電池、線傳操控系統、輪轂電機和全鋁合金車身等先進技術,是一部走向實用化的燃料電池汽車。
國內電動汽車研發成果
「十五」計劃期間,中國科技部投入8.8億元全面啟動863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制定了「三縱三橫」的總體研發布局:以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為「三橫」,全面構築電動汽車的技術平台。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努力,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關鍵技術上相繼取得突破,並開始產業化。
清華大學和天津清源電動車輛有限公司研製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均已通過國家質檢中心的型式認證試驗。
東風汽車(600006,股吧)(600006)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等籌資創建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混合動力汽車研發, 其開發的EQ6100HEV混合動力客車於2003年11月8日在武漢開始示範運行工作,已累計運行14萬多公里,載客15萬人次。
2004年一汽集團和豐田汽車公司簽署協議,計劃引進其「Prius」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建設「綠色」汽車生產基地。
建立了電動汽車研發的國家技術標准平台、測試檢驗平台、政策法規平台和示範應用平台。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整車產品13項新標准已起草完成、5項標准修訂完成、6項關鍵零部件產品測試規范也已確定。測試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部件的6個公共檢測中心和試驗平台已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大連建立起來。
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功能性樣車試驗、示範性應用,我國的電動汽車已經具備了初步產業化條件。
四、 中國電動汽車未來發展展望
中國正在緊張研討《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草案)》,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掌握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培育自主研發能力,發揮市場和資源優勢,形成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以及關鍵零部件工業體系。籌劃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滿足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需求,完善電動汽車標准體系,建立有利於電動汽車發展的環境,實現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未來5年將是電動汽車從研發階段向產業化階段過渡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國將電動汽車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5年。根據規劃的總體思路,「十二五」期間將重點開展7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堅持「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即、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三種車型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動力蓄電池及其管理系統三種共性技術為「三橫」)和「產業化研發」模式。第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加快技術標准研究,完善標准體系建設。第四,深化示範推廣,探索商業推動模式。第五,支持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承擔科技計劃任務。第六,完善公共平台,加強人才培養。第七,深化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電動汽車國際化發展。

⑺ 電動汽車是否可以成為未來潮流請從技術、節能、政策等方面分別闡述

主要得解決電池充電,完善充電站,加快充電速度

⑻ 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如何

目前來說,無論是是國外還是國內,對於電動汽車的前景普遍都是看好的。歐盟地區已經宣布於2020年全面取消燃油汽車的銷售,而國內,政府對於電動汽車出台補貼政策以及減免購置稅和專用車牌、大量建設充電樁等一系列措施,使得電動汽車的銷售也是一片火爆,也說明了電動汽車的前景光明。

雖然說純電汽車的大范圍普及還有待於技術的進步,但混合動力的火爆,無疑也是在純電技術突破之前,一個合理過渡的最佳選擇。一旦純電技術出現革命性的突破,那麼毫無疑問,屆時純電動車必然將全面替換和取代燃油車乃至混合動力。

熱點內容
太平合肥計程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00:34:44 瀏覽:923
k03次國際列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00:34:35 瀏覽:404
自動擋房車福特 發布:2025-05-25 00:15:52 瀏覽:144
二手旅居房車圖報價及圖片 發布:2025-05-25 00:10:03 瀏覽:688
立馬hi趣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3:38:41 瀏覽:231
房車電取暖能用多久 發布:2025-05-24 23:29:53 瀏覽:598
巨型房車怎麼畫 發布:2025-05-24 23:16:08 瀏覽:19
唐山豐潤計程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2:53:16 瀏覽:668
大河把式三輪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2:39:21 瀏覽:29
開賓士越野和轎車的區別在哪 發布:2025-05-24 22:13:48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