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資質重審
㈠ 為什麼國家要重審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
因為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各種大小生產廠家數目眾多,質量良莠不齊,存在大量以次充好和騙補行為,國家當然要整治了
㈡ 拿下雙資質的車企中,有誰在認真的造車
眾所周知,車企想造車,必須先有資質。但申請資質對於多數車企來說並不是容易之事,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多數已經計劃造車車企,會選擇代工合作或者收購有資質的車企來造車。如蔚來選擇了江淮代工,小鵬選擇了海馬代工,威馬則選擇了購買資質自主造車……如此看來,車企就算因為一時的資質問題阻礙,也可以另闢蹊徑造車,不影響其發展進程。
奇瑞新能源於2010年成立,直到2016年獲得發改委發行的造車資質後,才開始走上自主研發道路。今年,奇瑞新能源再迎新高,收獲了工信部的銷售資質,從此打開了獨立生產銷售的大門。並且,奇瑞新能源實現獨立生產銷售後,其將有望脫離母公司,展開更全面的發展,拉動奇瑞控股集團的新能源業務,使其有機會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拓開企業勢力。
雙資質就像一張讓奇瑞新能源進入自主生產銷售市場的入場券,為其創造了發展良機,讓其前端多數布局得到落地保障。由此,得了雙資質的奇瑞新能源就像牢牢握住了幸福的脈搏,前景很是光明,但這並非意味著奇瑞可就此高枕無憂。
其一,產品力不足,盈利結構單一。奇瑞新能源旗下的在售車型有EQ系列、瑞虎3xe與艾瑞澤5e,雖然覆蓋了微型車、緊湊型轎車和小型SUV等多個產品維度,但廣而不深,產品力仍顯薄弱,企業缺乏品牌核心競爭力。
另外,奇瑞新能源早在2014年時便實現了盈利,是少數能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但目前奇瑞新能源的盈利主力僅有EQ系列。在今年上半年中,奇瑞新能源表現突出銷量達到3.33萬輛,同比增長258.7%,其中EQ系列就佔了1.87萬的銷量。瑞虎和艾瑞澤的銷量雖然可觀,但短期內還無法成為奇瑞新能源的價值主力,使企業盈利結構陷入單一狀態。
其二,低價限制產品升級,局限企業發展。奇瑞新能源一直在低價市場徘徊,低價雖然能讓企業快速紮根市場,拓開企業品牌影響范圍,但低價也意味著企業品牌升級困難。常年的低價攻略會導致企業升級力度不足,難以拓開更大的市場,從而局限企業發展。
目前奇瑞新能源算是趕上了微型純電動車的發展期,奇瑞EQ能在市場低迷之時保持前進的勢頭實屬難得,但如今政策補貼已經趨向於高續航車型,加上消費群體有限,一向低續航的微型車很難從中獲利,奇瑞新能源要想靠微型車來攻佔更多的市場份額並非易事。
想上天先渡劫,有困難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奇瑞新能源雙資質在手,已先人一步佔得了不少優勢,但要想飛速發展甚至上天,奇瑞新能源還需要先完善自己,不斷尋求升級與突破。
牢抓雙資質優勢,奇瑞新能源未來可期?
資質只是難得並不是不可得,奇瑞新能源不可因雙資質而沾沾自喜,而應把其看成一種追前甩後的機遇,尋找升級與突破窗口,不斷壯大企業實力。
一來,貼合市場需求,不盲目前進。目前奇瑞新能源的產品競爭力還很薄弱,為防止出現如奇瑞旗下瑞麟、瑞虎的內耗現象,奇瑞新能源應利用現有的銷售資質向市場邁進,將產品研發和市場運營結合起來,做到不盲目發展、不浪費精力,精準打造出能壯大企業的產品。如今政策利好補貼越來越偏向於高續航產品,奇瑞新能源可以就此為角度推出高續航爆款產品,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
二來,展開多方位合作,增強資本力量。奇瑞新能源靠微型車的確實現了短期盈利,但這種單一的盈利結構很是薄弱,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奇瑞新能源在有造車和銷售資質的基礎上,後續可以開展相關的合作,拓開企業的盈利收入來源,增大資本儲備力度。如利用雙資質優勢尋求代工合作,在壯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還能增強企業資本力量。
三來,加速進軍智能市場,占據未來優勢。近年來,奇瑞新能源跟上市場的發展流向開始結合智能來進行布局,以「智慧奇瑞」為用戶構建未來出行場景、持續打造奇瑞Cloudrive智雲娛樂行車系統、和網路進行自動駕駛戰略合作等都是奇瑞新能源在智能市場的初步表現。奇瑞新能源可利用雙資質的優勢,從研發和市場規劃入手,加速智能方向的發展,拉開與後來者的距離,縮小與前部競爭者的差距,力爭先人一步攻佔智能市場份額。
由此來看,奇瑞新能源能收獲雙資質自然可喜,但也要吸取那30家企業屍位素餐被工信部警告重審的教訓,既然拿到手就要懂得充分運用,只有發揮其中的功效才能讓企業收獲更大的助益。如今新能源風浪不斷,市場更迭變化不停,奇瑞新能源要走的路還很多。雙資質只是奇瑞新能源征程上的一處里程碑,其要想在走得更遠的同時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還需不斷完善自己,奮力前行。
㈢ 4s店沒有通過顧客個人購買新能源車資質審額,直接叫顧客付款提車。導置顧客無法上新能源滬牌,誰負責
這個情況比較麻煩,最好讓工商介入因為這個情況原則上車行是無關的,上牌涉及的是個人行為,除非有明確協議說明4S店要承擔責任要不然就非常尷尬了,不好明確是誰的責任。
㈣ 新能源乙級資質有什麼要求
乙級2-1資歷和信譽(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2)社會信譽良好,注冊資本不少於300萬元人民幣。2-2技術條件(1)專業配備齊全、合理,主要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少於所申請行業資質標准中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數。(2)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年以上設計經歷,主持過所申請行業大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1項,或中型項目工程設計不少於3項,具備注冊執業資格或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在主要專業技術人員配備表規定的人員中,主導專業的非注冊人員應當作為專業技術負責人主持過所申請行業中型以上項目不少於2項,或大型項目不少於1項。2-3 技術裝備及管理水平(1)有必要的技術裝備及固定的工作場所。 (2)有完善的質量體系和技術、經營、人事、財務、檔案管理制度。
【新能源發電工程】乙級設計資質人員配備:注冊動力工程師1名
注冊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4名
二級注冊建築師1名
一級注冊結構師1名
暖通中工 1名
給排水中工1名
水利水工中工1名
環境保護中工1名
概預算中工 1名
輸煤除灰中工1名
電力系統高工1名
熱工控制高工1名
通信保護高工1名
化學水處理高工1名
總圖高工1本
新能源設計乙級資質人員合計(18名)
希望可以幫忙你
㈤ 想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需具備哪些條件
獲得第三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是前途汽車的母公司長城華冠。長城華冠新能源項目的實施主體是前途汽車(蘇州)有限公司。前途汽車於2015年2月成立,專注於研發,生產,銷售純電動汽車。應該是今年2月吧,前途汽車生產基地奠基。現在又拿到了生產資質,可以說離量產上市更近一步了。
㈥ 為什麼一些新能源車企有資質卻不造車的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資質很少,但造車新勢力還是在不斷的進入這個市場,這也催生了新的造車方式:代工或合資。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能早日造車,早日量產。但更令人疑惑的另一種情況卻是:拿到造車資質的企業,直到現在還未能有所動作,甚至比代工造車的企業進度還緩慢。其實,國家早有規定,在下發造車資質後,如果因產能不達標等問題沒有達到申報標准,那麼生產資質將被收回。對於傳統車企來說,造車不是難事,產能的目標很容易達到,但是對於造車新勢力來說,這卻是最難的一部分。
「資金」>「資質」
敏安汽車成立於2015年,位於江蘇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注冊資金為1.3億美元,主要股東分別來自台灣、大陸、香港,包括展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和實益(中國)有限公司,三者分別持股20.25%、20.25%和59.51%。其中,淮安開發控股公司為國資背景,展圖是台灣敏實集團全資子公司,而實益則是敏實集團董事局主席秦榮華在香港注冊的全資子公司。因此,敏安汽車的實際控制人是秦榮華。
㈦ 新能源資質辦理
一、 生產准備 1、應有車架沖壓或滾壓成型設備和有車架整體校正設備。
㈧ 重新開放資質審核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價值何在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包括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兩大難題,使得汽車的 發展和使用面臨著巨大壓力。解困的出路,或許 在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所謂新能源,一般指傳 統化石能源以外的各種新型能源方式,包括太陽 能、風能、核能等。對於使用新能源作為燃料的 汽車來說,則主要指採用汽油、柴油以外的其他 能源作為動力的汽車,如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 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等。其中,純電動汽車大 多採用新型蓄電池作為能源,太陽能電動汽車也 屬此類,因為太陽能汽車是通過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來驅動車輛的;燃料電池汽車則主要靠氫氣、甲醇等通過化學反應而不是燃燒來產生電流,再通過電機驅動;除此之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甲醇、乙醇等,也成為替 代汽油的能源,在作為汽車燃料方面進行了嘗試。
新能源汽車之「新」,不僅在於這些能源的 類型是不同於以往的新能源,還因為它們大多對 環境友好,達到了廢氣的零排放或低排放,使得 空氣更清新。這些汽車雖然大多仍保持傳統汽車 的外觀,但內部結構尤其是能源產生裝置和動力 系統的結構,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堪稱全新。車、氫能源動力汽車和太陽能汽車等。其廢氣排放量比較低。
與傳統汽車相比,新能源電池汽車具有以下優點。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減少了機油泄露帶來的水污染。 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提高了發動機燃燒效率。 運行平穩、無雜訊。
㈨ 前五批新能源推薦目錄重審 哪些車企要慌
5批名單都需重新核定從2016年1月起,工信部開始發布新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截至目前已公布了5批名單,共2193款新能源車型入選。《目錄》重審並非首次。去年5月,中機中心就把2016年發布的1至3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全部重審,電池廠家沒有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的都不予通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番重審與最新發布的補貼新政相關。去年12月30日,《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對產品技術做了新的要求。具體措施包括:一是調整完善補貼標准,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並動態調整,全面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二是落實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的責任;三是嚴厲打擊騙補。一位不願具名的新能源汽車從業人士告訴記者,補貼新政對新能源車企提出的要求可謂嚴苛,比如純電動客車電池能量密度要求不低於85Wh/kg,而前5批目錄中有不少產品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新能源行業高級分析師潘瑤指出,這一次對於前5批推廣目錄全部重審,對新能源車技術水平要求更高更明確,包括更高的系統能量密度、快充倍率、續航里程以及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g)等,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刺激作用。以補貼新政中對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要求為例,要求不低於90Wh/kg,高於120Wh/kg則按1.1倍給予補貼。上述不願具名的從業人士表示,在磷酸鐵鋰方面,目前市場上大部分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水平在70wh/kg~80wh/kg左右,按照現有技術改進提高到90Wh/kg不存在問題,但由於還要經過多次檢測確保安全問題,要在短時間內提升然後通過目錄重審還是有一定難度。
㈩ 修新能源汽車需要什麼證書
電工證以及特種設備操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