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2018年1月新能源汽車數據
㈠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中汽協發布1月銷量數據: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車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1月份汽車產銷數據,1月汽車銷量194.1萬輛,環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解讀中汽協1月銷售數據 開局不利醞釀防守反擊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在對人民身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的同時,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空前的。以汽車行業為例,在度過艱難的2019年的車市,本以為在2020年會有所改變,但這場疫情似乎讓所有的希望落空。
根據中汽協會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新年車市開門受挫
在中汽協公布的2020年汽車產銷數據中可以看到,這次疫情對車市影響可謂是全面的:首先,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
此外,近期各地政府相繼快速出台的經濟保障政策也將有效為企業減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盡快走出困境,推動各行業逐漸好轉。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期也要求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盡早恢復正常生產。
中汽協透露的信息來看,目前企業均在盡力推進復工復產工作,已向協會反饋復工計劃的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截至2月12號,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
此外,從目前疫情發展來看,除湖北省外的全國其它省市新增確診病例已呈現多日下降趨勢。隨著抗擊疫情的力度進一步強化,打贏這場新冠肺炎防疫戰已指日可待。
紅點觀察:
解讀中汽協公布的2020年汽車產銷數據,小編最大的感受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正視眼前的困難,也要對未來充滿信心。
首先,受疫情影響上半年國內車市不容樂觀。不管是整車廠產能、零部件供應鏈體系供應,還是消費者信心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正常狀態。也可以說:別看1月份數據不好看,接下來的2月份行業數據可能更是慘不忍睹。
其次,蔓延全國的疫情並不影響到消費者對私家車的剛性需求。相反,此次疫情中家用車的快捷方便,在關鍵時刻能為用戶及家人提供安全出行的優點,被進一步放大。由此可以預測,疫情結束後私家車市場也將會迎來一個銷售小高潮。
綜上所述:上半年汽車產銷量,並不是市場供需求出現問題,而是為配合打贏這場防疫戰的必然選擇。疫情並不會阻擋春天如期而至和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嚮往。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造成產銷量的壓縮,也會在下半年得到充分釋放,市場反彈必將成為疫情過後最大的亮點。
當然,此次疫情對一些抗風險能力弱的品牌車企無異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大浪淘沙的淘汰賽中,能堅持到最後的企業才能迎來黎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1月新能源車銷量解讀,至暗時刻未到,車企們如何自救
自去年新能源車補貼大幅減少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萎靡數月,進入2020年,新能源市場也迎來了開門首跌,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4.1萬輛,同比下降57.9%,環比下降68.4%,銷售狀況相當不理想。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該細分市場的具體表現。
龍頭品牌的銷量都暴跌
從各個車企公布的銷量來看,1月份新能源車的成績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比如比亞迪汽車,其新能源車板塊在1月的銷量成績下滑至7,020輛,同比下跌75.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5,144輛,同比下滑68.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1,876輛,同比下滑84.1%。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等不來的春天,我們一定能戰勝此次疫情,而疫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是暫時的。但是新能源車身上的問題,短期內是難以解決的,特別在充電便利性方面,據買車君了解,民用電的電壓和電流都有嚴格規定,不能過載,而超級充電樁的數量多,多輛車同時充電,電網也可能無法承受,這也意味著目前給電動車充電的時間縮短至與燃油車一樣是不現實的,也許在較長時間內,新能源車市場銷量會繼續下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中汽協:1月汽車銷售或為194萬輛,新能源汽車降54%
[億歐導讀]?由於春節假期和突發疫情的雙重影響,2002年1月汽車產銷降幅擴大,新能源汽車銷量更是同比腰斬。
中汽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0年整體汽車市場趨於穩定,但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
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零部件供應體系被打亂;從長期來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或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根究中汽協會對目前受訪的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反饋的信息綜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的非典,對於本來處於調整期的汽車行業影響更大。
中汽協會指出,疫情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
疫情爆發以來,汽車消費力被抑制。大規模的隔離現狀減少了短期內的購車行為。同時,疫情對部分行業的運行影響較大,也將直接影響相關從業人員的收入,從而影響一至三線城市的換購需求,以及四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等農村的首購車需求。
2.企業生產進度受阻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均出台了延遲復工的通知。據中汽協會對超過300家整車、零部件企業的調查統計表明,延遲復工導致企業較往年平均少開工7-11天(湖北地區更久),造成企業生產力不足。
很多省市區域及鄉鎮道路已出台限行嚴檢、實施高速嚴查等措施,影響整車、零部件運輸,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生產問題。特別對於近期負責加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企業而言,任何環節的阻礙都將影響整車生產,進而造成訂單交付的延遲。
3.企業出口困難增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基於此,一些國家和企業已經以防止疫情擴散為由,拒絕接受已經訂購的貨物,對原有的訂單也做出了撤銷。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60個國家發布了對我國的入境管制措施,這也造成我國汽車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受到阻礙,加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難度。同時,由於不能及時復工導致的供應鏈緊張,造成出口訂單延遲交付,給企業後續的訂單簽訂造成了負面影響。
4.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隱患加大
受復工延遲的影響,汽車企業的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仍需支付,極大考驗企業的資金實力。根據中汽協會對行業企業的調查結果,零部件企業受的影響更大。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主要以零部件企業為主)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
5.企業應對標准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
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六排放標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輕型車實施更為嚴格的顆粒物數量(PN)限值,以及全國范圍實施國六標准A階段;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的《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1178.1—2018)標准中第三階段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實施,《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1178.2—2019)標准預計於2020年5月1日實施。
受本次疫情對生產、銷售的負面影響,企業難以在相關標准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產品、零部件)。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後,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周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
另外,對於下一階段的行業判斷,中汽協會表示,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一季度運行情況影響巨大,汽車產銷情況都會出現大幅下滑。不過,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迎來一波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汽車行業或將迎來短暫的消費高峰。
對於2020年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全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1月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8% 中汽協:全年車市不容樂觀
根據中汽協對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我國汽車1月產銷量分別為178.3萬輛和194.1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4.6%和18%。
「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今年春節假期影響。」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1月汽車銷量數據影響不大,主要影響2月及後續幾個月。
「此次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終端市場、零部件中小企業資金壓力等問題,對本就處於下行態勢下的國內車市將『雪上加霜』。」陳士華說。
2月汽車銷量令人擔憂
中汽協數據顯示,1月,我國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商用車產銷量預計分別完成34.1萬輛和32.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8%和5.7%。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在1月出現「腰斬」。中汽協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為3.9萬輛,同比下降54.5%。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看來,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下滑仍與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幅下滑有關。
相較於1月我國汽車市場表現,2月的汽車產銷量更讓外界擔憂。「2月是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恢復期,但由於大部分企業延遲一周及以上時間復工,致使2月上旬汽車銷量幾乎為零。所以,2月國內車市的銷量可能比預期更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預計,2月我國乘用車零售銷量將下降30%以上,1-2月或將累計下降25%以上。
據中汽協統計,截至2月12日,在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僅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佔比32.2%。「在這些已經宣布復工的生產基地中,真正實現全面復工的很少,多數生產基地為半復工或是為復工做准備。」陳士華表示,按照企業少開工10天計算,並考慮到復工後人員、產業鏈供應短期無法滿足生產需要,預計將影響汽車行業產量超過百萬輛。如果停工時間進一步延長,2月汽車產量影響將進一步擴大。
不僅如此,疫情期間,消費者居家自我隔離,極大減少了短期內的購車行為。中汽協認為,疫情結束後,將促進釋放個人首次購車需求。乘聯會也認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的出行習慣,將加大消費者對私家車的剛需,助推無車用戶的購車意願。
全年車市將呈前低後高走勢
今年年初,中汽協曾預測,我國汽車行業將結束2019年的深度調整局面,將在今後幾年逐步恢復,2020年車市總體趨勢平穩。但由於此次疫情爆發,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短期內汽車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
根據中汽協對300多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進行的疫情影響調研,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的非典。「此次疫情對汽車企業尤其是對零部件企業影響最大。」陳士華表示,復工延遲導致企業生產和營業停擺,訂單違約導致的違約金賠償等將使這些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困難,這也將直接導致一批抗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以零部件企業為主)面臨破產倒閉風險。
對於企業面臨的困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中汽協第一時間已將收集到的情況向上級部門反饋。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穩定市場預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型零部件企業需要做的是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做專、做精,將產品做到極致,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擁有生存下來的資本。」許海東認為,經過此次疫情,企業在後期需要努力培養自身抗風險的能力。
中汽協預測,疫情對於我國汽車市場發展短期影響較大,尤其是對今年第一季度的汽車產銷量影響較大,產銷量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中汽協認為,2020年,我國車市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仍不容樂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1月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分析!
2020年,一個「南」字開了頭,一場疫情,對眾多行業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汽車行業同樣也不例外,工廠延長假期、4S店冷冷清清,可謂是損失慘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近期各大車企開始陸續公布1月的銷量成績單了,新能源汽車1月下滑54.4%,可見日子真是不好過啊!
蔚來汽車算是造車新勢力中混得比較好的品牌,基本每個月都有數千輛的銷量,2020年1月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為1598輛,同比下滑11.47%,其中蔚來ES6交付1493輛,蔚來ES8交付105輛。可見蔚來ES6是越來越受歡迎了,或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成為蔚來汽車的銷量支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中汽協:1月車市下滑18%,全年形勢不容樂觀
2月13日,中汽協公布了2020年1月國內汽車市場的銷量數據。根據中汽協重點企業集團統計數據預計,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
具體來看,乘用車1月產銷量預計為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
總而言之,此次疫情對於整個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中汽協預計,盡管疫情結束之後,車市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但全年汽車市場的發展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不過,從長期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車市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並且有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優勢企業或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進而對優勢企業做大做強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1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8%:疫情影響巨大 全年將前低後高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0%。在這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
另外整車企業還面臨著政策上的制約,此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國六排放標准要求2020年7月1日輕型車實施更為嚴格的顆粒物數量(PN)限值,以及全國范圍實施國六標准A階段;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的《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1178.1—2018)標准中第三階段要求將於2020年5月1日實施,《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2部分:牽引車輛與掛車》(JT/T1178.2—2019)標准預計於2020年5月1日實施。受本次疫情對生產、銷售的負面影響,企業難以在相關標准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產品、零部件)。
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後,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周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結合企業開工效率不高,最終可能導致部分企業在標准實施後無法按計劃銷售新產品。
從上述信息我們能夠看出,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目前階段疫情還在持續,雖然有些企業已經付工生產,但還面臨人員緊缺問題,要想恢復正常生產節奏還要有一段時間,將會影響到一季度的運行情況。不過根據中汽協分析,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1月銷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點還會是2020年嗎
2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行線上發布會,公布了1月份銷量數據。
具體來看,1月份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了144.4萬輛和16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於汽車總體市場。商用車方面產量為34.1萬輛,同比下降7.8%;商用車銷量為32.6萬輛,同比下降5.7%。新能源汽車產量預計為4.0萬輛,同比大幅下降55.4%;銷量為4.4萬輛,降幅高達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預計完成為3.5萬輛和3.9萬輛。1月份汽車批售銷量大幅高於產量,說明之前12月庫存比較充分,這也能夠大幅緩解2月份開工推遲帶來的影響,經銷商端庫存在短期內還能夠堅持。
下半年,傳統車企尤其是跨國汽車巨頭將掀起新品投放大戰,尤其像大眾MEB平台電動車等重量級選手的進場,或將產生新車帶動效應提升一定的產銷增長。如果疫情確實影響到了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新品的研發與投放速度,那麼無論傳統企業還是造車新勢力幾乎都將失去短暫的車市紅利期,與合資汽車展開正面碰撞。大眾MEB在2021年將真正形成百萬產能,通用、福特這些巨頭的純電動車都會投放到中國市場,而特斯拉這樣的龍頭車企甚至可能在中國年產30萬輛。也就是說,2020年是國內汽車企業搶佔新能源市場最後的機會。
百姓評車
2020年,將是越來越充分的技術儲備,越來越豐富的市場選擇,以及越來越殘酷的競爭。對於車企來說,挑戰中孕育了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