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技術門檻

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技術門檻

發布時間: 2021-07-23 02:34:09

『壹』 新能源汽車准入規定擬修改,不再要求設計開發能力

2月10日,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徵集稿中主要有十點修改內容,其中核心的部分在於刪除了之前對於准入企業「設計開發能力」相關的部分內容,調整為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這意味著放寬了對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在設計研發機構的要求。

解讀:當前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已經實施了2年半,與發改委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並稱為「雙資質」。

2020年1月11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高層論壇(2020)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就重點談到了「加快改革創新,採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進一步放寬事前准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給企業和市場更多選擇空間。」

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不再作為審核整車企業的核心指標,這將降低獲取造車資質的技術門檻。

在此之前,造車新勢力之中,理想汽車為獲資質斥資6.5億元收購了力帆股份的殼資源,後因為這個殼資源此前的一些訴訟糾紛,導致了一些銀行車貸的問題。威馬汽車收購大連黃海花費了11.8億元。拜騰汽車收購一汽華利,整體的代價是8.5億元。

對於這些造車新勢力而言,由於尚未實現規模性銷售,所募資金來之不易,希望進入門檻的降低,讓後來者不要在「生產資質」上耗費如此巨額的資金。

汽車產品涉及公共安全,此外,也為了控制產能,防止出現產能過剩的窘境,此前的監管思路是制定了極高的事前進入門檻。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走向深入,汽車產業管理從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後管理,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符合市場化發展的方向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工信部為新能源汽車降低門檻,促進業態新合作形勢

車市寒冬讓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都經歷著一場未知的考驗。近日,工信部在官網發布了《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管理規定及技術標准作出修改,並廣泛徵集社會各界的意見。

但綜合考慮目前的發展狀況,把客觀環境也應考慮在內,也有人持不樂觀態度。前幾年在巨額補貼的推動下,涌現了大批的造車新勢力。即便現在有政策支持但現在的補貼遠遠不及當時,而且目前新能源市場的現狀不那麼樂觀。而對於已經進入新能源市場的車企們來說,這次徵求意見稿旨在降低准入門檻,引流更多「新鮮血液」到新能源市場,對於已經在新能源市場摸爬滾打的他們來說,幫助就更小了。

面對不怎麼景氣的汽車市場,政府對新能源市場的大方向是堅定不移的,並極力推動。徵求稿意見雖對已經進入新能源領域的直接幫助不大,但通過合作發展和引流新鮮力量的形式推動讓目前不怎麼景氣的新能源市場有調整和喘息的機會。現在雖不敢說效果如何,但是方向是好的,有助於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給不單是汽車行業的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更多發展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將面對哪些挑戰

2019年的最後幾天,汽車圈在廣州車展之後的短暫沉寂被蔚來的NIODAY打破,給風聲鶴唳的2019年畫上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

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看完直播之後,我還是在朋友圈發表了幾句感想,表達了對蔚來近一年來進步的欣喜和對蔚來的未來的期待。

以《銀河系漫遊指南》聞名於世的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有一個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汽車「新四化」似乎現在就是一種處於某個奇怪階段的科技分支,既存在很多爭議和質疑,也有很多人堅定地看好它的未來。

那麼,請問聰明的你,你認為新能源汽車現在正在經歷的技術變革會是以上哪一種情況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新能源汽車有前景嗎從事新能源汽車需要哪些技術

新能源汽車技術前景非常不錯的!現在是非常有前景的行業,學門這個技術相當可以的,目前掌握這項技術的人才數量不多,就業方面不用擔心,前途很廣闊。

『伍』 汽車新能源專業技術是以後汽車行業的趨勢嗎

如今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最終將影響我們的生存。為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每年4月22日被定世界地球日,呼籲民眾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在眾多環境問題中,汽車尾氣便是造成這諸多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誘因,而新能源汽車的應運而生,打開了節能環保的新篇章。

在中國,以「霧霾」為首的大氣污染是時下的最大關注問題之一。據統計,中國的大氣污染,有70%來自於汽車尾氣的排放,而新能源車利用清潔能源作為動力來源,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案。也正因如此,新能源車被給予厚望,成為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汽車產業發展新方向。

2017年,財政補貼政策仍然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關注的焦點,整個產業發展對政策仍然有非常強的依賴性。在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2017年的補貼政策將會如何調整?

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2017年國家補貼政策的關鍵詞是調整完善。在補貼整體退坡20%的同時,提高了推薦車型目錄門檻。一是增加整車能耗要求。比如純電動乘用車按整車整備質量不同,增加相應工況條件下百公里耗電量要求。二是提高整車續駛里程門檻要求。提高純電動客車、燃料電池汽車續駛里程要求,適時將新能源客車續駛里程測試方法由40km/h等速法調整為工況法;逐步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續駛里程門檻。三是引入動力電池新國標,提高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循環壽命、充放電性能等指標要求,設置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門檻。提高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要求。四是提高安全要求,對由於產品質量引起安全事故的車型,視事故性質、嚴重程度等扣減補貼資金、暫停車型或企業補貼資格。五是建立市場抽檢機制,強化驗車環節管理,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及產品,及時清理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六是建立《目錄》動態管理制度。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目錄》後銷售推廣方可申請補貼。一年內仍沒有實際銷售的車型,取消《目錄》資格。七是督促推廣的新能源汽車應用。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補貼標准和技術要求按照車輛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提高獲取補貼的技術門檻,這表明普惠性的財政補貼宣告結束,企業將不得不告別『政策』依賴症。」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也在日前的一次會議上表達了對接下來補貼政策調整的期待,希望加緊研究非財政類補貼政策。「補貼過度會產生依賴,退坡過快又有可能導致銷量垂直性掉下來的風險。所以,在後補貼時代,需要加緊制定非財政資金類補貼,且這樣的政策需要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陳清泰表示。

如果說補貼政策最大的關鍵詞是調整,動力電池企業的管理規范以及充電樁配套設施建設政策的關鍵詞則是落地。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 (2017年)》(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對企業的生產能力要求從此前的2億瓦時提高到80億瓦時。「不難推測,進入2017年以後,《徵求意見稿》在經過修改後,將變為正式的規范,門檻是否會調整將對整個動力電池產業產生很大影響。」前述專家表示。

在看到充電配套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後,2016年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和各省市管理部門紛紛出台了進一步推動充電配套設施建設的鼓勵政策。可以想見,2017年將是充電配套設施建設大發展的一年。不過,公共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的問題已經出現,一邊是找不到地方充電的用戶,另一邊是閑置率很高的充電樁,所以必須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陸』 我想從事新能源汽車行業,怎麼才能切入進入

是生產還是服務呢?
現在新能源汽修市場就已經是大趨勢了
未來增長速度會更快
尤其是北京市場有政策大力支持
從事這個行業會非常有發展前途

『柒』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從事技術工作,學什麼專業最合適呢

現在是汽車時代了,熱門的生活與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汽車,那個學汽修就有前途了 。

『捌』 編輯部:新能源汽車准入門檻降低是產業競爭自信心增強表現

隨著新能源汽車使用的越來越廣泛,每一次的國家政策化都會引起很大的波瀾。

近期(2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出《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引發了整個行業熱議,而更多的則是類似「狼來了」一片倒的哀聲載道,都認為以後中國新能源市場會岌岌可危,企業生產會越來越難,但筆者認為,這個反而有利於市場改革開放,中國新能源市場本可以發展更快,老百姓可以買到更好的產品。而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過去「新能源騙補」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核心就在於過高的生產門檻產生資源壟斷,這也是給中國改革開放力度「拖後腿」的市場表現。

《汽車年輪》認為,此次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定》的修改,對於消費者來說,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產品,對於國家產業來說,或將加快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推進步伐;我國對外開放領域擴大同時,對於汽車產業來說,競爭越來越激烈,靠國家補貼來混日子的企業會越來越沒有出路,最終決定產品是否能賣好是消費者的權利,而隨著時代的變化,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也就意味著企業必須要生產有競爭力的產品,才能生存下去。

微信公眾號:汽車年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上周回覽|新能源技術門檻降低 吉利與沃爾沃擬合並

2月11日,廣汽集團第一台口罩生產設備已開始進行安裝和調試,預計2月22日將完成12台設備的自製,本月底完成30台。廣汽集團將自製30至50台口罩生產設備,首台設備已安裝調試。為支援抗擊新冠肺炎,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親自督導,開發口罩生產設備和生產線。其中一部分用於廣汽自己生產,部分將提供給廣州市的其他國企進行口罩生產。

2月13日,作為第一家獲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並通過專業檢驗的汽車企業,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自產口罩已出貨。據悉,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生產的部分產品,正採用了可醫用的高規格材料聚丙烯來生產隔音棉,改造生產線即可快速啟動生產,具備口罩研發生產、經營的相關資質。因此上汽通用五菱迅速聯合其隔音棉供應商廣西德福特轉產口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准入門檻降低了還是提高了

從字面上看,新規似乎是從重研發改為了重生產。實則不然,真正靠譜的創新設計都是建立在全面的可靠性測試評價的基礎之上。拍腦子想出來的不是真創新,建立在完整研發體系之上的才是。研發體系的根基就是技術保障能力對汽車可靠性的測試評價。

不光是汽車,技術保障能力可以說是製造業的根基。能夠對銷售出去的產品做足技術保障,才會真正得到買家的信賴。技術保障能力強調的是過程,需要精細化的管理,是製造企業綜合能力的體現。真正的設計開發能力是建立在技術保障能力基礎上的。工信部這次推出的徵求意見稿,對行業發展來說是好事,減少了行業的浮躁心態,強調回歸製造業的本質、回歸汽車生產的本質,將促進中國汽車產業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文/《汽車人》張恆,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自動擋房車福特 發布:2025-05-25 00:15:52 瀏覽:144
二手旅居房車圖報價及圖片 發布:2025-05-25 00:10:03 瀏覽:688
立馬hi趣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3:38:41 瀏覽:231
房車電取暖能用多久 發布:2025-05-24 23:29:53 瀏覽:598
巨型房車怎麼畫 發布:2025-05-24 23:16:08 瀏覽:19
唐山豐潤計程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2:53:16 瀏覽:668
大河把式三輪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2:39:21 瀏覽:29
開賓士越野和轎車的區別在哪 發布:2025-05-24 22:13:48 瀏覽:783
1月份江蘇省旅遊比較好 發布:2025-05-24 22:07:40 瀏覽:639
凱旋三缸摩托車價格 發布:2025-05-24 22:07:36 瀏覽: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