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銷量分析
㈠ 新能源汽車大受追捧,為何銷量越來越差
其實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和自身的性價比是掛鉤的,燃油車也是。而首批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大多都是沖著優惠幅度以及經濟省油去的。時間長了,問題也就出來了。新能源汽車的內部構造其實說白了就完全是電機和電池加殼子組成的,而其中直接關繫到續航和充電問題的,自然就是電池。大家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逝,電池也會老化,並且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速度也會更快,這一點和手機的使用壽命是差不多的。
最後,有很多車主目前還沒有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在使用過一定的時間後是需要更換的。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電池組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有一位比亞迪唐車主在更換電池時,4S店的報價高達7.5萬,這可把車主給嚇了一跳,電池組的價格相當於原車價格的1/3,省下的電費還不夠用來換電池的呢!因此,在買了新能源汽車後,開過一段時間才發現,用車成本並不低於燃油車,但車已經買了,這時候後悔也晚了。總而言之,新能源汽車還需要克服很多難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小編建議大家如果有準備買新能源汽車的打算,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㈡ 2019全球電動車排行榜出爐,特斯拉奪冠的警示與啟示
當然,除了產品力,特斯拉的產品溢價能力還體現在品牌營銷上。能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的無外乎是在產品足夠好的前提下做到品牌足夠大。至少從現在看,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的品牌溢價能力,甚至超越了BBA。
對於製造業而言,品牌力對應的就是利潤空間,產品定位決定的就是市場圈層。或許這一方面,華為在近兩年的成功足以說明問題。而近些年剛剛興起的一眾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威馬、小鵬等,也至少在品牌營銷方面比很多自主品牌做得好。
綜上所述,從特斯拉開掛般的銷量數據不難看出,這個起初極其小眾的電動車品牌,如今已經開始大跨步地向曾經自主品牌堅守的陣地邁進。可以預見,國內新能源市場的一場大戰即將上演。作為自主品牌,唯有強化自身產品實力,明確產品定位,鞏固市場份額,才能夠頂住特斯拉下壓的勢頭,打一場翻身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中國新能源汽車問鼎全球電動汽車銷冠,中國新能源電動車有啥發展優勢
1、我國是製造大國,在掌握了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可以製造更多的汽車;2、我國人口基數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廣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曾指出,全球各國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加速追趕,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未來中國仍要從市場、技術、環境三大方面入手,重點突破核心技術,掌控產業鏈關鍵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開拓海內外市場。
㈣ 2020年1-3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Top5
根據數據統計,前9個月全球共售出932361輛插電式汽車,其中68%是電池電動汽車。
插電式汽車(BEV+PHEV)
特斯拉占據了整個插電式汽車市場18%的份額(上半年是19%)。時間將證明特斯拉是否能在未來幾年保持如此高的份額,因為其他廠商正在前所未有地加緊生產。大眾集團以13%的份額位居第二,並計劃通過在全球推出大量插電式車型成為第一。
2020年Q1-Q3的插電式汽車銷量。
特斯拉:316,820輛(18%)。
大眾汽車集團:231,415輛(13%)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139987輛(8%)
現代汽車集團(現代、起亞):123,519輛(7%)
寶馬集團。120,620輛(7%)
前五名總數:932,361輛(52.3%)。
其他:851,932(47.7%)
共計:1784293輛
純電池電動車(BEV)
如果不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特斯拉以26%的佔有率(2020年上半年是28%)真正成為了霸主。這個成績沒有人比得上。
接下來的幾個集團都是8.5萬到12.1萬輛之間。最近,大眾集團超過了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考慮到ID.家族的預期量,可能會比其他集團更快地上升。
2020年Q1-Q3的純電動汽車銷量。
特斯拉:316,820輛(26%)。
大眾汽車集團。120793輛(10%)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109095輛(9%)
上汽集團:97,086輛(8%)
現代汽車集團(現代、起亞):85,829輛(7%)
前五名總數:729,623輛(60.4%)。
其他。478744輛(佔39.6%)
共計:1208367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電動汽車啟示錄之銷量篇丨新勢力聲量雖大但尚未走上舞台中心
春運期間,清遠交警在微博上發了一則提示,眾多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回家過年,因續航不足在高速公路趴窩,它提醒電動車主在出發前要充滿電。
事實上,清遠交警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電動汽車充滿了電也有可能在高速公路趴窩,這是因為電動汽車車主對電動汽車的特性理解不足造成的。
即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會因駕駛習慣、室外溫度高低,是否開空調等情況,發生較大變化,電動汽車的標示續航與實際續航會發生極大的偏差。
車主的這種誤判一旦在高速公路趴窩,會處於極度危險的狀況,稍有不慎即會危及生命。
智駕君永遠記得在2017年的一個零下8度的冬夜,駕駛著一輛純電動汽車在北京二高速在續航還有30公里的時刻,在無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突然所有能量耗盡,停在高速公路中央的一幕。在左右車輛飛馳而過之時,感受到生命被碾壓的恐懼。如果不是車輛尚可推動,被推出高速,小編也許將是第一個因電量耗盡而在高速失去性命的人。
這樣的悲劇,第一個被報道的是在2018年國慶前夕,一位唐姓司機駕駛著一輛小型純電動汽車從駐馬店駛上京港澳高速,但進入漯河路段時,因電量不足加不上速便准備由第二車道變道至第四車道,在未能進入到服務區充電之時,被一輛重型倉柵式貨車追尾相撞。最終這輛純電動車內和兩位乘坐人一死一傷。
類似的報道,近來已發生多起,如果電動車主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危險,那麼當有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上路,那麼不僅僅電動車主會處於危險之中,眾多同樣行進在同一道路的燃油車主也會遇到同樣的危險。
這就是我們《電動汽車啟示錄》這一系列文章的緣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是怎樣
在南方等等有經濟補貼的地方。電動車汽車的後市場還是可以的。望採納謝謝。
㈦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十年來首次負增長
在過去的十年間,新能源汽車借著政策的東風一路高歌猛進,而這一態勢隨著2019年政府補貼的大幅退坡,一腳重剎讓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增長戛然而止。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補貼退坡影響巨大
受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發布會上也表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受補貼退坡影響,下半年呈現大幅下降態勢。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下一步可從稅收、使用環節便利性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做政策支持。
從去年的市場表現來看,政策補貼仍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要因素,尚未完全轉化到市場驅動。工信部的表態,表示了重振新能源市場的決心,但國家也需要在今年補貼完全退出後,推出接續補貼後的政策措施,繼續推動新能源汽車快速向前發展,並完成從政策市到市場市的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9年,由於受到政策補貼下滑與大批量國五燃油車的拋售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首次出現下滑趨勢。但是,北汽EU系列憑借著智能交互、續航里程等突出優勢在市場上備受好評,2019年銷量突破十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下滑 純電動乘用車仍是主流
近年來,由於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得到迅速發展。2014-2018年我國能源汽車產銷逐年增長,2015年產銷增速達到300%以上;隨後仍以50%以上的增速發展。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了下滑的現象,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分別同比下降2.20%和3.98%。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㈨ 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附大客戶銷量分析)
隨著各大車企對新能源車型的加大投入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購買新能源車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對國內新能源市場進行分析,基於終端交強險數據,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2019年國內整體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分析。
小結
在後補貼時代,政策導向將慢慢轉變為市場導向,緊湊型純電動車型將越來越受到終端消費者的喜愛,也希望國產自主品牌能夠上市更多更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與特斯拉一較高下。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車相關的行業資訊,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