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發展趨勢新四化
A. 解讀汽車行業「新四化」
汽車行業「新四化」是指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
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向這四個方向發展:第一是電動化,在全球包括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特別迅速,電動汽車技術成熟度也越來越高;第二是網聯化,我們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汽車一個更高的功能是智能網聯終端;第三個趨勢是智能化,像現在很多車上都已經配備了自動駕駛的一些初級功能,有消息稱,到2030年前後,自動駕駛會進入一個比較高的級別;第四是共享出行,隨著自動駕駛以及智能網聯,包括電動汽車的普及,共享汽車也會成為一個很大的發展趨勢。
B. 汽車新四化下的全球馬路革命是怎樣的
雄安新區,廣袤平原上,冬日陽光把大地染成金色,穿插其間的道路上,一隊奇怪的轎車魚貫前行。讓路人驚奇的是,駕駛員並不動手開車。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看來,人工智慧、5G通信、增強現實、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都將促進汽車「新四化」。
「新四化」中的電動化不只是用電能替代燃油,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它將廣泛吸納信息化、網路化、智能化大數據、雲計算以及新技術、新材料、電子電力、先進製造等領域的新發展、新勢能,成為眾多產業融合創新的大平台,促進技術進步和結構升級。
縱觀全球,從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旗下的「出行新方式」(Waymo)公司率先領航到特斯拉攪動市場,從優步高調試水到豐田、大眾等各大生產商爭相跟進,包括自動駕駛在內的智能化與電驅動技術已進入群體創新加速期,競爭一片火熱。
蔚來、小鵬、拜騰……中國初創企業也在2018年發力。年初的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它們紛紛展出要投放的智能電動汽車。
「自行車都聯網了,汽車好意思不聯網嘛,」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說,EV是電動車今天已經非常清楚,可能再過十年,人們會談論「SmartEV」智能電動車,這是毫無疑問的。
漸入現實的未來
2035年的某一天,可能有這么一條新聞,某個城市管理出問題了,居然有人自己開車上街,這可是重大不安全因素!
這個業界玩笑似乎勾畫了未來汽車的些許面貌。
如今在很多城市,以汽車為中心的傳統交通體系已嚴重「超載」,成為一大頑症。電動汽車+互聯網+自動駕駛與共享出行搭配,為重構城市出行、再造城市交通體系開拓了新視野、展現了新空間,也催生出新業態和新模式。
未來汽車雖然還有四個輪子,但內涵會質變,許多專家認為,它會更像是四個輪子的智能機器人,不僅是出行工具,更是路上伴侶。
李斌說,汽車的智能化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就是自動駕駛,這個毫無疑問是用到最尖端的數字科技和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另外一個智能怎麼去理解?汽車要變成懂你的一個夥伴,變成移動的生活空間。
知名咨詢公司羅蘭貝格也認為,未來汽車不只是代步工具,會成為超越移動本身的內容和服務載體。從技術變化和商業價值兩個維度來看,自動駕駛和移動共享最具顛覆性。萬物互聯將使汽車由信息孤島成為一個匯通的海洋,自動駕駛將使汽車自由移動成為可能,所有的技術會推動共享經濟實現。
「走腦」更要「走心」
要改變固有發展模式,革自己的命最難。
陳清泰認為,傳統汽車經過百年發展,「身軀」已經十分強壯,但「頭腦」還非常簡單,且不夠清潔。互聯網造車新勢力正是看到了市場,勇敢闖了進來。
專家預測,未來整個汽車產業的價值鏈可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比如決定汽車代際差別的標准不會是現在的懸架、發動機、變速箱,而可能是晶元、軟體、數據、感測器……
讓汽車「走腦」,才能變得更智慧,但這並不簡單。
李駿認為,要發展智能汽車,一是要抓住發展的關鍵,識別和突破核心技術,特別是計算平台;二是打造智能網聯汽車的「四基」,即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基礎技術;三是抓住科技創新,現在很多企業投資該領域,資本的力量很強大,但要防止資本消耗在非核心領域。
與汽車智能化轉型的「走腦」相比,推動汽車動力「心臟」轉換的「走心」之舉更基礎。
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表示,在產業體系方面,目前我國已擁有從電池、電機到電控系統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佔全球一半以上;一批領先的企業純電動汽車主流車型續航里程都可達300公里以上,這與國際水平相當。
在陳清泰看來,發達國家和各大車企已將產業發展轉移到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技術路線上,發展電動汽車不僅能夠減少大氣污染,還可以和可再生能源成為最佳搭配。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聯網與汽車互動,可催生馬路革命和能源革命並舉的局面。
C. 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還將面對哪些挑戰
2019年的最後幾天,汽車圈在廣州車展之後的短暫沉寂被蔚來的NIODAY打破,給風聲鶴唳的2019年畫上了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
雖然沒有親臨現場,但看完直播之後,我還是在朋友圈發表了幾句感想,表達了對蔚來近一年來進步的欣喜和對蔚來的未來的期待。
以《銀河系漫遊指南》聞名於世的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有一個著名的「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汽車「新四化」似乎現在就是一種處於某個奇怪階段的科技分支,既存在很多爭議和質疑,也有很多人堅定地看好它的未來。
那麼,請問聰明的你,你認為新能源汽車現在正在經歷的技術變革會是以上哪一種情況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跳槽潮之後,2020年汽車行業有這五大趨勢
[億歐導讀]?2020年的車市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二手車出海/Unplash
二手車出海不僅能解決我國庫存量較大的問題,還能反過來推動我國新車市場的發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1382萬台,僅佔新車銷量的一半左右。對應到需求端,國際市場對二手車進口需求旺盛。
而為推動二手車出海,國家相關部門也早已推出了多項政策。8月30日,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通知,自9月9日起,對二手車實行出口許可證申領和通關作業無紙化。10月29日,商務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進二手車出口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簡化出口二手車轉移登記手續,11月起,二手車出口許可證由「一車一證」改為「一批一證」,二手車出口適用全國通關一體化模式,企業可自主選擇出口報關地和出境口岸。
2019年7月,二手車平台優信完成了發往波蘭華沙的中國首單二手車出口業務。隨後,也有多家企業正在推動二手車出海這一戰略,將車輛發往柬埔寨、迦納等國。
回過頭去,2019年汽車行業發生的大事歷歷在目。經歷了一輪歷史蛻變,裁員、倒閉事件大概率依然會在明年持續發生,那些名單將被銘記。雖然站在2020年的時間節點上,行業一致判斷明年汽車市場難以回暖,這也同樣證明了,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不能經久不衰,當一個行業發展至一個時期,接下來將進入真正競爭和考驗企業實力的階段。
除了總體趨勢演進,在2020年,也將有一批新技術研究的企業以新的方式切入市場,其中也少不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引導和對基礎設施的著力布局。
不難看出,在歷史的長河下,伴隨技術變化,汽車產業也將走向新的方向。
編輯: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疫情之下,重新思考汽車「新四化」
無論是不是出於主觀意願,2020年初全球爆發的疫情將讓「非接觸」這一概念成為新的流行,這也意味著,世界將加速向數字時代的演進。放在汽車行業來看,數字化轉型已經在銷售端呈現倒逼之勢——重新思考新四化這一命題,信息技術的演進仍然是主導力量。
汽車新四化趨勢已經是業內的共識話題,雖然政策層面從未明確提過這一概念,但從整車廠到零部件無不擺出了各自的「新四化」戰略,大有應戰未來之駕駛。
然而,對於「新四化」的積極布局,並不能掩蓋國人盲目跟風之秉性,新的技術和產品布局通常耗資巨大,對於汽車來說牽扯到研產供銷的復雜環節,牽一發而動全身。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這四化,是汽車行業產品、技術和使用服務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上了大量的新能源產品、跟互聯網公司合作上車聯網系統N.0,布局出行行業等等,動作很多,但背後卻不見深層次的戰略邏輯。
戰略邏輯是什麼?站在未來,倒推現在。
如何找到這條邏輯主線以確認自己在未來的行動計劃?了解本質,找到驅力,了解當下行業變革的本質。
當然,汽車品牌並不會消失,仍然會有人為了興趣愛好而購買車輛使用,只是那將是小眾而復古的癖好,無法成為汽車消費的主流行為。
對於汽車品牌來說,未來的價值在於更早的聯合正確的平台,搶占客戶未來消費行為的心智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汽車產業的「新四化」是哪幾個
汽車產業新四化是指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汽車產業新四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公認的未來趨勢,不具備新四化特徵,必然很有可能被淘汰。汽車必將向高級智能移動終端演變,而新能源汽車將迎來高速發展。希望對您有用。
G. 沃爾沃的袁小林先生對汽車「新四化」的發展趨勢有什麼獨到的見解
袁小林認為對於未來出行,應該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前瞻和務實上,尊重客觀發展規律,腳踏實地做好體系化建設,穩步推進各項工作。袁小林還以沃爾沃汽車為例:沃爾沃汽車在2017年就率先發布了全面電氣化戰略,並因此被財富雜志評為「50家改變世界的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沃爾沃汽車也宣布將在2020年代初期推出第一款高度自動駕駛量產汽車。就像袁小林先生說的那樣,在這些前瞻性的規劃基礎上,沃爾沃汽車從整個公司的架構和團隊的能力、從核心技術和關鍵平台、從產品和服務等各個維度,都強調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穩步扎實地推進,從這一點看,沃爾沃汽車近些年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也並非一時幸運。
H. 面對汽車「新四化」發展浪潮,江淮汽車是怎樣應對的
當前,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戰略成為了新時代汽車產業的主旋律,汽車行業由注重銷量規模增長的外延式擴張轉向注重內涵式改造。江淮汽車總經理項興初在參加泰達論壇時介紹到,在乘用車業務銷量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江淮汽車從組織專業化、產品平台化、營銷數字化、渠道便利化等方面大力調整,到目前為止產品結構、市場結構的調整已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江淮汽車會牢牢把握「轉型升級、穩中求進」的主基調,全面貫徹落實技術升級、質量升級、品牌升級,努力實現從傳統汽車向先進節能、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轉型,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化市場轉型,從單一製造向製造與服務並舉轉型。
I. 「新四化」叫法生變,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為何刪除了共享化
說起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多專家、學者以及業內人士經常會提到「新四化」三個字,而一般的門外漢是不知「新四化」究竟指的是哪四化。
所謂的「新四化」,指的是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新四化」其實是對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出的較為具體的要求,各大汽車廠商以及相關產業必須按照「新四化」的標准一一去實現產業發展。
不過,從今以後,「新四化」的叫法可能要改口了,取而代之的叫法是「新三化」。
據汽車民生網了解,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產業規劃」),這是很務實的新的綱領性文件,是我們未來中長期發展新能源的核心指導方針。
根據形勢的發展,新的產業規劃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其中我們過去經常講的「新四化」也進行了調整,明確去掉了「共享化」,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由過去的「新四化」變成了產業規劃調整後的「新三化」。
為何要刪除共享化?過去不是一直把它納入新能源汽車發展之中嗎?刪掉它又有何意義呢?
據產業規劃文件顯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潮流和趨勢。」
以上是文件原文,很明顯去掉了「共享化」,而保留電動化、網聯化和智能化。另外,在徵求意見稿中,「共享化」是有所保留的。
針對刪除的「共享化」,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公眾號撰文稱,此次刪除共享化的意義很大。
他指出,共享化根本不是新能源發展的目標,僅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且汽車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現實的。目前共享自行車都不能滿足真正的實時出行需求,潮汐現象導致地鐵站共享單車一邊泛濫堆積,一面是小區找不到。大規模的人員流動不可能通過共享取車實現。因此刪除共享化很正確。
崔東樹稱,從新四化變為新三化,刪除共享化,無論是技術路線、產品形態,還是商業模式,此次《規劃》的措辭、細則調整,均體現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汽車新四化變局下吉利沃爾沃合並|社評
李書福考察沃爾沃亞太,並與公司管理層合影
同時,他還進一步指出,李書福這位「偉大企業家」的視野、心胸和學習能力,同樣也是沃爾沃汽車自2009年被吉利收購以來,十年巨變的重要動力之一。「從10年前一家只有188人的銷售公司,到如今擁有超過近9000名員工、幾乎覆蓋汽車全業務鏈的一個完整體系,並且在產品領域擁有領導權和主導能力,沃爾沃已經從一家發源於瑞典的歐洲公司,發展成了真正全球化的公司。」
在《我很願意做一頭牛》一文中,李書福提及,「汽車產業是全球性產業、是製造業之王,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商業重塑的世紀」,「汽車一定會電動化、智能化、一定會成為智能空間移動終端,一定會幫助主人解決更多困難和問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跨文化融合,跨區域合作,跨業態協同,都是企業界必須面對的現實,只要有利於用戶體驗,只要能夠實現合作共贏,什麼模式都可以討論。」
由上可見,李書福不僅對二十一世紀汽車產業變革趨勢做出了預判,同時提出了吉利創業使命的自我認知與認同,以及應對變革趨勢和跨界融合的開放思維和方法論。不難預見,在李書福擘劃當中的吉沃新集團,大概率也將成為從強韌向反脆弱轉移和過渡的新的案例。
結語:
關於反脆弱性的產生機制和必要條件,塔勒布還揭示了一個生活中的核心錯覺,「即認為隨機性是有風險的,是一種壞事,消除隨機性,就可以消除風險。」對此,他提出了一個相應的洞見,壓力源也是信息源,對於反脆弱性的產生是極為必要的,「一個亟須壓力的反脆弱系統如果長期缺乏壓力源反而會變得更加脆弱。」
從這個內在機制角度出發,反觀吉利近年來的高速成長和李書福的完美逆襲,除了得益於國內市場的紅利、自身對機遇的敏感與把握,以及創業家的砥礪拼搏,另一個維度的動作也不容忽視。
自從2010年收購沃爾沃汽車以來,此後一系列的擴張舉措,包括收購馬來西亞寶騰、路特斯、英國錳銅,先後入股戴姆勒、與賓士合資成立SMART全球公司,無不表現出這家民營汽車企業對壓力源的開放與擁抱的態度。此次新吉沃重組上市的動議,無疑也是這種反脆弱性性格的體現,主動擁抱壓力源的延續。
塔勒布還認為,「你在一個系統中看到的波動性越多,其實它越不容易遭遇『黑天鵝』事件」。當前,疫情「黑天鵝」的沖擊仍未消退,車市不得不遭遇現實困局和行業變局的雙重重壓,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正是汽車行業所面臨的多重波動性,未嘗不是好事。
此時,從反脆弱性角度對特斯拉、新吉沃,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進行審視與評價,或許正是對行業重新認識風險和波動性,樂觀擁抱不確定性的最大啟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