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縣電動汽車撞死人
『壹』 滄州青縣偷電動車得都往哪去賣
我怎麼覺得這不是剛偷了車子就是被偷了車子的……
『貳』 青縣有修江陵皮卡的嗎
這個你去汽車維修店都可以修的,很簡單的吧。
『叄』 2020年1月27日抗擊病毒青縣王維屯村是封了嗎
2天左右。這個只是估計的大概時間,因為快遞員收件,再分揀,到達一個城市以後,需要再分揀,到達目的地後還需要分揀、派送,這些都需要時間。還有運送途中的道路情況、快遞員分揀的快慢等等,都會影響快遞到達的時間,時間有可能提前或延長。
『肆』 青縣2019年9月6號限外地車輛通行嗎
青縣限行規則如下:
一、禁限行時間
自2018年12月13日零時起,每日24小時(含節假日)。禁限行解除時間另行通知,解除後,恢復常態化本地號牌非營運車輛2個尾號禁限行措施。
二、禁限行區域
城區東環路、南環路、西環路、北環路(不含以上道路)合圍區域內的道路。
三、禁限行規定
本地和外埠號牌(含臨時號牌)的非營運車輛實行機動車號牌尾號單雙號限行,單日限雙號(單日允許單號尾數通行:1,3,5,7,9),雙日限單號(雙日允許雙號尾數通行2,4,6,8,0),尾號為英文字母的按最後一位數字執行。
此次禁限行期間,其他道路禁限行規定同時執行。軍隊、警務、消防、急救、搶險、郵政(快遞)、保險勘驗救援、環衛作業、市政設施維護、民生保障、執法、公交、客運、出租、燃氣車輛、新能源汽車(純電動車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殘疾人專用車、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限制的車輛除外。
『伍』 青縣大家知道怎麼樣
青縣位於冀東平原東部,東臨渤海,北依京津,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面積968平方公里,人口39萬,城區人口10萬。青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相傳這里曾是盤古擇居之地,現有盤古墓、盤古溝、盤古港、盤古里(村)、盤古潭、盤古廟等多處遺跡,在中國盤古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隋煬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在縣境內穿過,自古以來,此地商賈雲集、百業俱興。
目前,青縣已經成為全國最強最大的輸油氣鋼管製造基地、環京津地區最大的針織毛衫生產加工基地、環京津地區重要的民用鋼材生產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電子機箱配套加工基地和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縣。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青縣轄6個鎮、4個鄉、1農場:清州鎮、金牛鎮、新興鎮、流河鎮、木門店鎮、馬廠鎮、上伍鄉、曹寺鄉、盤古鄉、陳嘴鄉、青縣農場。
[編輯本段]自然條件
清州鎮北依京津、南靠滄州、東臨黃驊港,位於環渤海經濟圈及京津經濟都市圈內。距首都機場200公里,距天津83公里,距天津機場9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距黃驊大港9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250公里。104國道、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村村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下轄50個村(街),總耕地面積7.9萬畝,人口9.1萬,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青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清州鎮地處冀中平原向濱海過渡地帶,自然地勢低平。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坡降比1/11000,起伏不大,海拔高度3.5m左右。地勢開闊平坦,土壤疏鬆肥沃,古老的京杭運河縱貫全境;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2.1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4.6攝氏度,夏季(6-8月)平均氣溫26.3攝氏度,平均降水量618mm,全年平均無霜期180天。
清州鎮電力充足,通信快捷。境內有220KV、110KV變電站各1座,10KV開關站1座,電力、供水可滿足工農業及生活用水需要;已實現了與國內外電話直拔,並開通了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無線尋呼、特快專遞等業務。
[編輯本段]經濟狀況
清州鎮農業資源豐富,基礎設施雄厚,以生產名、特、稀精細菜和優質雜果、糧食、花生等農產品為主。按照增投入、擴規模、強龍頭、促帶動和 「 西菜東樹、遍地畜牧 」 的農業發展思路,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各業共同發展,實現了農業產業結構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的轉化,提高了農業產業化的經營水平。目前,全鎮蔬菜播種總面積達到 4.7萬畝,其中設施菜3.5萬畝;建農業示範園5個,建養殖小區15個,全鎮奶牛存欄1300頭,黃牛存欄2000頭,蛋雞存欄57萬只,羊存欄3.2萬只,豬存欄6300頭。
該鎮鄉鎮企業發展迅猛, 1998年鎮村集體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股份制、租賃、承包等多種經營形式並存,使全鎮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該鎮工商業戶已達2878家,私營以上企業241家(其中合資企業5家,外商獨資企業9家),個體工商戶2637家。2004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25.2億元,收入22.2億元,利潤2.2億元,固定資產投入1.7億元,上繳稅金3753萬元,位居全縣首位。
[編輯本段]主導產業
近年來,青縣大力實施「工業興縣、工業強縣」的發展戰略。形成了韓商工業集中區、電子機箱工業集中區、城東石油器材工業集中區、特種鋼材工業集中區和縫紉機工業集中區等五大工業集中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石油器材、特種鋼材、食品飲料、電子機箱、工業縫紉機和針織服裝生產基地。
石油器材: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機械廠是中國最大的石油裝備製造企業。青縣生產的石油鑽桿、大口徑鋼管等石油器材暢銷全國,遠銷海外。其中:大口徑直縫埋弧焊管和螺旋焊管是國家西氣東輸工程指定產品;渤海能克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強度鑽桿銷日本、中東等地區。巨龍鋼管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的建成了大口徑直縫埋弧焊管、大口徑螺旋焊管生產項目,成為全國最大的輸油(氣)鋼管製造企業。2006年,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機械廠生產的「華」字牌石油天然氣輸送用焊管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特種鋼材:青縣鋼鐵特種鋼材主要產品有碳結鋼、碳素工具鋼、彈簧鋼、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等,
主要用於建築、內燃機、航空、汽車、機床製造、化工、石油機械等領域,部分產品已出口韓國、台灣、越南、印度等國家。
食品飲料業是青縣支柱產業之一,主要產品有:鮮奶、低糖高鈣酸奶飲料、鮮果乳、兒童益智奶飲料、酸奶飲料、蛋奶飲料、奶汁飲料等七大類三十餘種。河北小洋人生物乳業有限公司是青縣乳品飲料行業龍頭企業,2002年,「小洋人」商標被河北省工商局評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05年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榮譽稱號,被農業部推薦為2008年奧運會指定乳品飲料。
乳品飲料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了該縣的苜蓿種植業和奶牛養殖業的發展,形成了新型的農業產業化鏈條。
電子機箱:電子機箱行業是青縣的特色產業,現已形成楊官店、農場兩大機箱生產工業區。
青縣生產的電子機箱產品有IT產業的網路機櫃、機車機箱、工業控制機箱、電子操作平台、大型電子屏幕牆、電力控制機房等30多個系列2000多種產品,廣泛應用於IT產業、工業、農業、國防、通訊、電力、軍工、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研究等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暢銷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配套出口到新加坡、韓國、美國、土耳其、烏克蘭等國際市場。
工業縫紉機:青縣的縫紉機加工行業起步於70年代初期,現已形成「配件——整機——配套經營」的專業化體系。集產品研發、毛坯鍛造、零件加工、整機組裝、檢測、營銷於一體,是北方工業厚料縫紉機生產基地。其中GB4-1大型厚料縫紉機擺梭、連體梭殼設計屬國內首創。 主要產品有集裝袋系列縫制設備、大型厚料平縫系列、編織袋縫口機系列,以其優良的品質、卓越的性能、完善的銷售服務,長期以來深受廣大客戶的好評。
針織服裝:青縣針織服裝業產品主要有毛衫、西服、工作服、休閑服等,遠銷日本、韓國、美國、烏拉圭、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仿古傢具產業是青縣特色產業之一,現有生產企業40多家,手工操作,工藝考究,質地精良,深受海內外客戶歡迎.
[編輯本段]開放現狀
清州鎮對外開放工作起步較早, 1986年就成立了全縣第一家合資企業。到目前,全鎮已建成三資企業14家,有日本、韓國、美國、烏克蘭、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興業。韓國成一株式會社、韓國高尖株式會社、韓國阿拉亞株式會社等多家公司已在該鎮投資建廠,外資項目涉及毛衫、鑄造、化妝用具等多個領域。
我鎮現有出口企業 23家,主要產品有服裝、毛衫、鑄件、化妝用具、勞保皮鞋等十餘種,其中 「 福牛 」 牌勞保鞋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目前出口企業已與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等 20 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並保持穩定的經貿關系,以鞋業集團、成一鑄物公司、永興制衣有限公司、亞維制衣有限公司、滄州益華毛衫有限公司和滄州寶勝制刷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為龍頭,輻射加工企業150餘家,具有著較強的出口創匯能力,2004年實現出口交貨額3.2億元,出口創匯2100萬美元。
[編輯本段]發展思路
以建設經濟強鎮為中心,以招商引資工作總攬全局,堅持項目立鎮、強鎮,打造兩個基地,強化四個服務,不遺餘力的優化招商引資環境。
首先以城東工貿區為重點,兼顧兩個工業小區,做好招商引資平台建設工作,按照 「 著眼長遠、分步實施、適度超前、量力而行 」 的原則,突出三個結合,即:與城市建設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形象建設相結合。在運作管理中本著 「 獨立核算、以區養區 」 的原則,將園區收入全部用於園區的滾動發展。堅持走 「 大項目立區,高科技項目興區 」 的路子,向那些有實力的高科技項目或有基礎需擴大規模的企業傾斜,保證土地使用的高效。其次,出台政策,明確思路,制訂了《 2005年建功立業獎》,進一步加大力度,提高可操作性。
青縣鄉鎮
青縣盤古廟
滄州民謠:「一文一武,一國寶,一人祖。」文者,是一代文宗紀曉嵐,武者,是滄州乃馳名中外的武術之鄉,國寶指滄州鐵獅,人祖即盤古,盤古遺址就在今滄州市所屬的青縣境內。滄州人常以此為自豪。
地處滄州北的青縣城南6公里有村曰「大盤古」,村西有座盤古廟。大盤古位於黑龍港河(古黃河故道)西岸。其南有小盤古村,皆因相傳盤古在此定居而得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這里發現了盤古墓。大禹對開天闢地的盤古氏十分崇敬,首先把盤古墓修好,又修了享堂祭殿,然後留下200戶人家,100戶守墓,100戶看殿。人們把看殿的這100戶人家叫大盤古村,那100戶守墓的人家叫小盤古村。據說這兩個村名就是從那時留下來的,至今已50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