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汽車主要參考文獻
① 新能源參考文獻
我的文庫里有一份《國際、國內新能源產業調查報告(最完整版)》,樓主可以去免費下載。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有關電動汽車近五年的書籍 期刊 論文
電動車輪的驅動技術摘要:介紹了電動車輪驅動技術的發展,電動車輪的類型和特點,以及電動車輪驅動技術的優勢,對目前電動車輪驅動技術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和電動車輪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討論,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關鍵詞:電動車輪;電動車;驅動技術(一)引言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和能源的日益緊缺,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步增強,汽車在帶給人類方便、快捷、舒適的現代生活的同時,也引起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不斷加劇的能源短缺問題,燃油發動機在現代汽車動力系統中的統治地位也逐漸被動搖。目前,電動車作為唯一能達到零排放的機動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電動車輪技術作為電動車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越來越受到汽車開發商的關注。電動車輪作為獨立的驅動部件,集電動機傳動機構、制動器等於輪轂,是一種獨特的驅動單元。使用電動車輪技術的電動車普遍具有控制靈活、結構緊湊、綠色環保、傳動效率高等優點。(二)電動車輪驅動技術的發展最早的電動車輪結構產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是由美國人羅伯特發明的,其結構如圖1所示,該輪轂裝置中融合了電動機、減速機構、制動器。電動機的輸出力矩傳遞到減速機構的輸入軸,經減速後,增大的力矩傳遞給輪輞,最後驅動車輪旋轉,這種結構最早應用在大型礦用自卸車上,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於1968年推出的。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也開始研製大型礦用電動車輪自卸車,自1977年湖南湘潭電機廠研製成功第一台電動車輪自卸車樣車以後,又先後生產了一系列電動車輪自卸車,目前我國的電動車輪自卸車性能日臻完善,某些型號也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20世紀90年代初期,清華大學輕型電動車科研組首先將電動車輪的思想勇勇於電動自行車的研製,並研製出半軸式鳥籠結構的電動輪轂,因此成為世界上最早將電動車輪傳動結構應用於電動自行車的單位。這種電動輪轂採用了告訴有刷電機、減速齒輪和離合器。半軸式鳥籠結構,就是將中心軸,即自行車輪軸的中段膨脹成一個「鳥籠」,軸也就分為左、右兩段,即左、右半軸式結構,鳥籠中放置盤式電機。這種「鳥籠式」的特點是把電機很好地保護了起來,除工作力矩外,沒有任何外力會作用到電機上,其結構見圖2。整個輪轂的內部結構非常精巧、緊湊,總重35kg,體積為Φ190mm×110mm。電動車輪電動汽車被認為具有集中電機驅動電動車喝傳統電動車無法比擬的優點,是未來燃料電池汽車高端車輛的理想選擇,世界上多家汽車公司和研究機構都在進行電動車輪電動車的研究。自1991年日本人在美國申請專利以後,日本在電動汽車的電動車輪研究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三)電動車輪結構類型及特點根據電動車輪的驅動類型,可以將電動車輪分為減速驅動型和直接驅動型。減速驅動型電動車輪多採用內轉子高速電動機,這種電機一般轉速高、轉矩小,為了滿足車輪的實際轉速要求,通常需匹配一個相應的減速機構。減速機構一般安裝在電動機與車輪之間,起到減速和增矩的作用,以保證電動車在低速時能獲得足夠大的轉矩。減速驅動型電動車輪具有比功率較高、質量輕、效率高、雜訊小、成本低等優點,但因為電動機轉速較高,必須用減速機構降低轉速以獲得較大的轉矩,因此作為非簧載質量的整個電動輪的質量依然比傳統的內燃機汽車重。減速機構多為行星齒輪減速裝置,其結構緊湊、減速比較大,也有採用外嚙合圓柱齒輪減速裝置的,但軸向尺寸過大,徑向質量分布不均。為了減少電動車輪的非簧載質量,出現了直接驅動型電動車輪,這種電動車輪去掉了減速驅動型電動車輪中的減速機構,大大減少了非簧載質量,也簡化了整個電動車輪的結構。這種電動車輪多採用外轉子電動機,直接將外轉子安裝在車輪的輪輞上驅動車輪轉動。然而電動車在起步時一般需要較大的轉矩,也就是說安裝在直接驅動型電動輪中的電動機,必須具有較好的轉矩特性,能在低速時提供大轉矩。另外,還必須具有很寬的轉矩和轉速調節范圍。直接驅動型電動車輪中採用的外轉子電動機結構簡單,軸向尺寸小,能夠在很寬的速度范圍內控制轉矩,且響應速度快,又因為沒有減速機構,所以效率較高。如果要獲得較大的轉矩,必須增大電動機的體積和質量,但成本較高,在加速時效率卻很低,且雜訊很大。(四)電動車輪驅動的優勢電動車採用電動驅動技術後能量源與驅動電機之間的功率傳遞採用軟電纜,擺脫了傳統機械傳動的設計約束,給整車帶來了很多優點:(1)採用電動車輪技術,在同樣功率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將單個電動機功率分配給多個電動機。相應地,對電氣和機械傳動零部件的要求都可以降低,便於設計與生產。在大型礦用載重汽車上,機械傳動很難傳遞的大轉矩,就是利用電動車輪結構實現傳遞的。(2)取消了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差速器等部件,使傳動系統得到簡化,有利於汽車實現輕量化目標;由於減少了精密機械部件的加工費用,使整車生產成本也有望降低;由電動機直接驅動車輪甚至兩者集成為一體,便於實現機電一體化。(3)由於去掉了機械傳動部分,相對於保留機械傳動系的電動車,其傳動效率得到提高。(4)提高汽車的通過性能。這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簡化的傳動系統可以提高車輛的離地間隙,另一方面,使用全輪驅動和驅動輪單獨控制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的附著能力。(5)電動車輪與動力源之間採用軟電纜鏈接,且佔用空間少,因此使整車布置設計非常靈活,對於電動客車來說,便於實現低地板化行李箱及乘客位置設計更靈活,並且也有的空間來布置電池。整車質量分布設計自由度大,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軸向載荷。(五)電動車輪的關鍵技術電動車輪由於自身的結構特點,使得這一技術在電動汽車上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電動車輪的關鍵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關鍵技術:(1)研製調速范圍寬,轉矩變化范圍大,結構緊湊的電動機。(2)解救電動機的冷卻、密封和抗振動技術。(3)開發效率高、結構緊湊和重量輕的減速裝置。(4)可靠性高、性能好的電子差速器。(六)電動車輪的發展趨勢電動車輪在汽車上推廣主要受兩個方面因素制約,一方面要解決電動車輪的關鍵技術;另一方面是在關鍵技術解決之後,電動車輪的成本應大幅度下降,用戶能接受因使用電動車輪後而增加的成本。轎車採用電動車輪技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不會很快推廣使用。轎車的舒適性要求高,行駛速度高,電動車輪引起的非簧載質量增加會引起平順性下降,需要進一步解決;轎車的速度變化范圍寬,採用固定速比的減速裝置,對電動車輪的轉矩性要求高,技術上還存在一定困難;轎車的車輪直徑較小,電動車輪的不止有一定困難,電動車輪的密封、冷卻和抗振性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大客車採用電動車輪技術日益增多。大客車的車輪旋轉速度較低。採用固定速比的減速裝置後,電動車輪的性能可以滿足車輛行駛性能的要求;大客車特別是低地板大客車採用電動車輪結構後,可以容易實現原來中央驅動結構由主減速器和論辯減速兩級減速才能完成的功能,既簡化傳動系統,又有利於解決電動車輪引起的非簧載質量對平順性的影響;電動車輪引起的成本增加在大客車的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能夠為用戶所接受。(七)結語電動車輪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具有結構緊湊、可以改善車輛驅動性能和行駛性能,有利於整車布置等特短,無論是在電動自行車之類的輕型車輛,還是電動汽車或是重型礦用車上,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雖然電動車輪技術中有些關鍵問題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採用電動車輪技術哦的電動車與傳統車相比,確實存在著許多不可比擬的優勢,所以,以電動車輪技術為特徵的電動車是未來電動車的發展方向。參考文獻:1.彭謙。大型電動輪自卸車的發展概況及趨勢[J]。礦山機械,2000(2):12-13。2.宋佑川,金國棟。電動輪的類型與特點[J]。城市公共交通,2004(4):16-18。3.陳勇,張建榮,張大明。電動輪技術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和發展[J]。機械設計與製造,2006(10):169-171。
③ 本科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下面是學術堂整理的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論文題目,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對汽車新能源技術的初步探討
2、2011第九屆(上海)汽車電子與汽車新能源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3、現階段我國汽車新能源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4、汽車新能源及潤滑油的發展研究
5、寶馬汽車新能源發展戰略
6、汽車新能源之氫動力
7、21世紀汽車新能源——燃料電池
8、汽車新能源領域異軍突起的新秀——來自EVS25珠海銀通展區的報告
9、寶馬集團展示汽車新能源技術的現在和未來
10、未來的汽車新能源
11、汽車新能源的N種可能
12、FPT菲亞特動力科技杯中國汽車新能源技術金牌榜揭曉
13、汽車新能源開發蘊育綠色革命的到來
14、CNG車型走俏 力帆汽車新能源戰略將分「兩步走」
15、也談汽車新能源——形形色色的清潔汽車「食譜」
④ 汽車新能源參考文獻
[4]顧瑞蘭. 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5]王慧. 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
[6]. 新能源汽車補貼之思[J].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2014,10:190-195.
[7]楊毅沉. 新能源汽車推廣三大障礙:成本、技術、地方保護[J]. 決策探索(下半月),2014,11:29-30.
[8]喬亮國,李占元.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J]. 商業會計,2015,07:86-87.
[9]丁芸,張天華. 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效應研究[J]. 稅務研究,2014,09:16-20.
[10]孫英浩. 日本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政策的經驗及啟示[J]. 經濟視角(上旬刊),2015,03:76-78.
[11]陳晨,李霞,莫桓. 聚焦各國燃料電池產業政策發展[J]. 電器工業,2015,06:71-73.
[12]陳柳欽. 美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走向[J]. 時代汽車,2011,09:30-34.
[13]陳柳欽. 美日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J]. 汽車工程師,2010,10:22-25+48.
[14]張政,趙飛. 中美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比較研究——基於目標導向差異的研究視角[J]. 科學學研究,2014,04:531-535.
[15]. 國外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研究及啟示[J]. 電器工業,2014,10:54-55.
⑤ 最近寫畢業論文,求一些有關汽車新能源發展的外文參考文獻,有翻譯好的更好,急需, 謝謝!!!!!!
外文參考文獻怎麼提供給你啊,至少留個郵箱地址吧,如果需要回復郵箱地址即可,至於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幫到你,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從文獻資料中找也是很花時間的
⑥ 汽車行業 參考文獻
2007年8月開始於美國的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全球的金融危機-金融風暴-金融海嘯…目前在歐美等國,金融危機正往實體經濟蔓延,初步顯露出演變為經濟危機的徵兆。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管理委員會委員今年7月 14日表示,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度和持續時間仍然不能確定。
可以說,人們對於此次危機的認識普遍存在不足,准備不夠充分,因而使危機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都在不斷的擴大和加深。國內各行業對於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也在逐步得到重視,紛紛作出研判和調查應對。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行業,在此次危機中將遭遇到什麼樣的影響,得到世界各國政府及各汽車生產企業或關聯產業的極大關注。
一、 金融危機如何影響中國汽車行業?
1、使國民經濟由外向型轉為內需型------影響汽車產品的出口。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研究院院長何世紅認為,「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經濟放緩,其嚴重波及中國出口製造業。。。而隨著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大幅放緩,中國出口必然受到影響。
奇瑞、長安、長城、華晨等車企也在9月份遭遇了近幾年來的出口最低谷,對出口嚴重依賴的自主品牌開始進入「嚴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海關進出口數據顯示,2008年前三季度,汽車整車出口增幅較上年同期有所減緩,截至9月底,汽車共出口55.75萬輛,同比增長34.71%,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29.30個百分點;出口金額76.01億美元,同比增長58.39%,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58.45個百分點。其中, 9月,汽車整車出口4.96萬輛,環比下降13.77%,同比下降15.70%,與8月相比,同比降幅進一步加大
2、緊縮政策及基礎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企業成本增加、資金短缺
受原來經濟發展過快的影響,國家採取的一系列的緊縮財政政策,加上基礎原材料價格的普遍上漲,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重卡和大客一般自重都在3噸以上,因此所需要鋼材會比轎車更多一些。鋼鐵漲價後,每輛進料成本將上升3000元至5000元以上,而這樣的造車成本,對一直以售價低廉為主要競爭手段的國內商用車製造業來說,將帶來致命的打壓。
「原材料漲得太離譜了,我們的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高檔汽車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但我們的價格已經無法再降了。"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這樣描述今年以來鋼價上漲對經濟型轎車的影響,他認為,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使本來利潤就微薄的經濟型轎車生產廠家的利潤已趨於零,再也無法消化來自汽車業上游的壓力。
由於大部分零部件企業都以鋼材作為主要生產原料,但鋼材用量比重不一,鋼價的上漲對成本的影響程度不同。「對於產品技術含量較高,有一定市場定價能力的零部件企業來說,可以轉嫁部分成本上升壓力,而較多的零部件企業則將承擔鋼材漲價的負擔,無法向下游整車企業轉移成本,其經營環境將惡化。」 專業人士如是分析。
3、經濟形勢惡化消費政策調整------消費需求萎縮結構變化
金融危機來得太突然,發展勢頭已經超過大多數人的想像,短短半年多的時間,絕大多數經濟體都遭受重創,而按照一般經濟規律,當人們普遍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悲觀和不確定的時候,人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各種不必要的消費開支,以防範可能的失業和收入減少的風險,以求渡過難關。汽車消費就是其中的大頭,這在全球多個經濟發達地區尤其表現突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美國今年前10個月,汽車銷量總計1090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近200萬輛,銷量同比降幅達14.6%,而10月份美國本土汽車銷量僅為83.8萬輛,同比降幅高達32%,為1991年1月以來最低月度銷量。
豐田汽車就在11月21日宣布,由於受經濟危機拖累,世界主要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下滑,豐田將在日本本土裁員3000名。無獨有偶,日產也在早先發布將縮減20萬輛產量,同時全球范圍內裁員3500名,並將本財政年度的盈利預期下調65.9%的報告幾乎是同時,豐田、本田、三菱、日野和馬自達也都相繼發布了嚴重的業績下滑預告
出身外貿行業的汽車評論人鍾師認為:「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連鎖反應,最終也會影響到國內汽車市場的需求量負向變化。」近期來中國車市銷量的下滑,已經加劇了全球需求頹勢。
為應對這次危機,中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計劃,就汽車行業而言,如小排量消費稅改革,燃油稅改革、危機對收入預期、消費心理影響等等,也使汽車的消費需求結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新華信汽油價格對汽車消費需求的影響調查)
4、中國成為國際汽車行業的「避風港」------競爭進一步加劇
由於國外汽車巨頭均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在今年和明年都將是最好的時光,很多跨國汽車公司加快了在華建廠的速度。跨國公司的這一舉措的直接結果就是,10萬元以下的合資品牌汽車大量上市,這對國內汽車自主品牌的沖擊巨大,使過去不少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
汽車評論人賈新光認為,在遭受金融危機重創之後,國際汽車巨頭將加緊對中國市場的爭奪。通用汽車公司主管產品研發的副董事長鮑勃·盧茨再次出現在上海。盧茨此次上海之行的重要任務之一是約見中國媒體,闡釋通用在中國未來的產品戰略。這再次凸顯在北美市場持續虧空的情況下,通用希望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發展以彌補北美市場損失的願景。
而在此次金融風暴中,受損較小的大眾和豐田,可能將從中國市場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大眾已經通過奧運營銷整合了旗下在華合資企業,降低成本並提高國產化率,預計今年在華銷量將突破100萬輛,完成奪金之夢
從前10個月的市場份額變動看,1.0L及其以下和1.0-1.6L的比例有提升。1.0-1.6L轎車是目前的黃金排量車型, 市場上銷售的CKD組裝車,也集中在1.0-1.6L這個黃金排量上,較上月增長100.0%;與上年同月比,增長高達725.0%;與上年前10個月同比,增長150.17%。國內生產的外資品牌和外資品牌在國內組裝,同時爭奪A級轎車、普通級轎車市場,使原先具有優勢的這個排量區間的自主品牌轎車,遭到空前的狙擊。
二、 影響的顯現與影響周期
1、影響現在已逐步顯現 09年加劇
國際知名的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近日發布報告稱,通過對400多家在全球開展業務的汽車生產商的財務和績效指標(2001年至2007年間)的調研分析,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汽車生產商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許多表現不佳的汽車生產商將因此一蹶不振,公司合並、破產將會頻繁出現。當然,發出此項警告的還有權威汽車調研機構J.D.Power。
J.D. Power稱,2009年將是全球汽車企業在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中經歷「徹底坍塌」的時期。同時,J.D.Power預計,2009年美國輕型車輛的銷量將跌至1320萬輛,比預期的1360萬輛少40萬輛。此外,北美車企恢復期將延長至18個月以後。 「2008年全球汽車行業已經經歷了下滑的陣痛,2009年市場將面臨『徹底坍塌』。」J.D. Power預測部門執行董事Jeff Schuster表示,「不過,不論哪個國家和地區都逃不過這場劫難,成熟的市場會比發展中的市場緊縮程度更甚。」
羅蘭·貝格稱,當前的金融危機將使汽車行業遭受重創,許多表現不佳的汽車生產商將因此一蹶不振,公司合並、破產將會頻繁出現。
2、影響周期:2年左右
現在紐約大學的前國家財政部官員Nuriel Rubini,斷稱之為衰退,並預測衰退將會持續18個月或有可能達24個月之久,包括超過4%的經濟輸出累積的下降,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全球化浪潮已經使得每個行業的利益都在各地聯為一體,所以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會被這場危機席捲。據悉,預計美國經濟會在2011年左右逐步企穩,但是要重新恢復增長估計會在2013年甚至更遠的未來。所以,現在很難判斷這將對汽車行業影響多深,至少從目前來看,指望在2010年汽車工業重新駛上軌道的願望略顯渺茫。
國內汽車行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危機將持續1-2年。
三、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行業影響有多大?
1、08年的汽車總銷量難以突破1000萬
中汽協發布的10月產銷量數據顯示,中國08年產銷1,000萬輛的目標已無法實現,全國乘用聯秘書長饒達表示,車市目前仍無回暖現象,預計汽車市場在第四季度或將繼續負增長。
據上海證券報11月12日報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10月份產銷量數據顯示,2008年10月,汽車產銷量較上月繼續下降,其中商用車降幅較為明顯。前10月,產銷量同比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增速繼續呈現溫和回落態勢。由於前10個月國內汽車總銷量尚未達到800萬輛,08年沖刺1,000萬輛目標的預期已提前落空。
2、09汽車增長率約為5%
J.D.Power日前調低了對中國市場的預期,對中國今年的乘用車銷量預期從先前的595萬輛調降至580萬輛,較2007年增長6.7%,而中國汽車市場去年的增幅為24%。J.D.Power預計,2009年中國乘用車需求僅會小幅增至588萬輛。此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預測,全球信貸危機以及經濟低迷將拖慢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腳步,2008年國內車市的增長有可能僅為5%至6%,並且在2009年可能會出現負增長。
來自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報告認為,國內乘用車嚴重超前消費造成的市場超高速增長期已結束。該報告認為,從2008年開始,中國乘用車市將告別20%以上的增長。預計從2009年至2015年,乘用車市場的年增長率都將徘徊在5%至10%之間。
美林(Merrill Lynch)11月13日發布汽車行業報告,美林目前預計08年中國汽車單位增長將達到9%(低於此前預期的18%)。美林的經濟學家還將09年中國GDP增長預期由9.2%下調至8.6%。美林認為中國09年汽車市場將年降4%,其中PV(乘用車)汽車下跌6%,CV(商用車)汽車增長持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增幅往往略高於GDP增幅,預計明年汽車市場增幅會在9%。在2009年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明年的汽車市場增速會在個位數。
出席12月1至2日在武漢舉行的第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高峰會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也認為,明年我國汽車產業將呈一個先抑後揚的增長態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全年增速將高於GDP增長。
3、危機逐步擴大或轉嫁到配件供應及經銷商
徐長明認為,當市場的壓力向汽車產業鏈的上下游擠壓時,汽車零配件企業、經銷商和整車製造企業將會按先後順序受到沖擊。零配件商將會以競相壓價的形式競爭,一些企業難以維系會率先倒閉;接下來倒閉的是經營不善的經銷商;最後是整目前國內的汽車經銷商,配套供應商這些處於汽車產業上下游的企業。
四、危機中的中國車企的「危」與「機」
三次金融危機 給汽車業帶來的重創與機遇 :第一階段是上世紀30年代在二戰開始之時,世界經濟危機重創北美汽車業,大批中小車廠倒閉,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伺機推出一批以V8發動機為主的流線型設計產品,受到市場歡迎,遂成為底特律「三巨頭」,雄霸世界車市;第二階段開始1978年底,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時間長,且波及范圍廣,引發汽車業蕭條。而在高油價下,以生產小型車為主的日系品牌開始受到追捧,日本汽車於1980年首次擊敗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第三階段於2008年~?今時今日,油價跌宕起伏、美國次貸危機,來勢迅猛,誰又會成為本輪的大贏家?這次危機給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什麼?中國汽車行業該如何應對這次危機?
1、 危之一車企減產、裁員、利潤下降。。。。。。
受危機影響,數據顯示,1-10月份,銷量排名前十位的廠家都不能完成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部分廠家明智地選擇了調低產銷目標的方法。中國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上汽亦在日前發布第三季度財務公告,稱其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超過了四成。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3.28億元,同比下降6.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61億元,同比下降77.7%,盈利水平下降幅度超出市場預期。該公告還表明:「未來幾個季度將是公司比較困難的時期。低迷的市場環境不僅給公司本部和南汽集團的自主品牌乘用車業務的市場表現帶來困難,而且給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上海通用和上海大眾的盈利持續增長也設置了障礙。」 而一條奇瑞將裁員5000人的傳聞,引發了擔憂無數———同樣的蕭條是否將蔓延到中國整個汽車行業。
2、危之二 出口影響最大
徐長明分析,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市場主要是以間接影響、連鎖反應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出口會受到很大阻力。我國整車出口到美國的數量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國人的汽車購買力下降,勢必影響我國零部件出口。如果金融危機再加深、蔓延,對能源價格、資源型產品的沖擊更大,比如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而這些國家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由此可見,出口對汽車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會那麼明顯了。
國內的各個企業的出口業務也確實受到了制約:天津一汽近兩年出口的主力車型威志原本今年定的出口計劃是20000輛,但到現在只實現了10000輛;華晨汽車在出口之路上不得不做出新動作,推出第六代金杯海獅,並直接推向今年的出口市場,希望能通過新產品拉動日益放緩的出口市場;以SUV和皮卡出口為主的長城計劃下調年初的出口計劃,從全年7萬輛下降到6萬輛。
3、危之三 對危機認識不足、准備不足、措施無力。
「與歐美相比,經濟相對封閉、全球經濟融入程度並不深的中國,對危機反應滯後是必然的。」東風日產銷售本部副總部長陳斌波表示,「明年上半年將更加艱難,預計同比仍會下降。」
張小虞認為國內很多企業對危機的認識只是知道,並不了解,准備不足。沒有成立專門的危機小組研究可能出現的情況,採取措施應對車市寒冬。相比之下美、日、歐一些老牌企業則及早調整企業目標,採取應對相應快速如減產、壓縮開支、安排富於人員等等應對措施。
4、機之一 產業、產品結構調整良機
徐長明認為,經過這一次的金融風暴,世界汽車工業格局或被改寫。美國三大車企若合並成一個集團,那將誕生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巨無霸」,是繼續依賴汽車金融,還是轉投汽車製造業本身,或許是三大車企接下來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以德國為中心的西歐汽車製造商,以及日本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新能源發展的道路上開始了拉鋸戰,日系車傾向於混合動力,而德系車則傾向於生物柴油,還有日益被看好的電動車發展方向,也是各大車企必爭之地,誰能夠贏得這一輪戰爭的勝利,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贏家。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我們要很好地利用宏觀經濟周期的變化,利用好波峰、波谷帶給我們的調整產業結構的機會,包括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等;全球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就高速發展、快速發展跟上去。到波谷的時候我們就做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做好大發展的准備。」危機的爆發即為中國企業留下了追趕的時間,也提供了重新改寫規則的機會。
5、機之二 從出口轉內需的契機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在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談到,這次金融風暴中受創最重的是美國和西歐等金融市場發展發達的國家,而以銀行為主體金融體系的亞洲國家受創並不太嚴重。但這並不說明亞洲國家的金融模式好,而是內需發展還不夠發達的體現。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於中國而言,或許是刺激內需,轉變我國經濟模式的一次契機。
6、機之三 人才、技術及企業並購機會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 「汽車或零部件企業,在此時更容易獲得需要的技術和工藝,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自主開發實力。」
D. POWER亞太公司中國區汽車調研總經理梅松林說。但他認為,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汽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面臨的挑戰仍然大於機遇。
梅松林認為,在經濟動盪時期,企業需要「練內功」,比如提升產品品質、推出更具競爭力的車型、招賢納士。「只有現在練好『內功』,危機過去後企業實力才可能增強。」 他補充說:「不僅是底特律的專業人士,國外各行各業的人才中,都有願意來中國工作的人。」
中國汽車業的「危」,主要就在於不能精益,不擅創新。中國汽車業的「機」,也就在於精益和創新(高珩)。最優秀的企業經歷危機後,會更加強大,其競爭者將被淘汰出局(羅蘭.貝格)。
五、細分市場中的機會
1、微型車在二三級市場仍是穩定增長
「雖然中國汽車市場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是我們認為其前景仍然是非常好的,尤其是二級地區市場發展態勢仍然良好。」美國R.L.POLK & Co.總裁波爾卡史提芬在2008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的發言給了很多人啟發。就國內車市實際情況而言,目前中心城市等一線市場已趨於飽和。而隨著二三線市場內需的啟動,這一「藍海」將成為未來汽車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從9月份商用車各類產品增長結構來看,微型商用車是商用車中唯一保持增長的車型。從累計銷售的情況來看,2008年1-9月份,重卡與大客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幅度,累計銷量分別47.78萬輛、3.23萬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8.52%、17.07%。說明商用車板塊中大客、重卡以及微車在推行公共交通系統、新農村建設帶動的基礎設施建設等背景下較有成長空間。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分析,今年9月份,汽車產銷量增幅同比回落了十個百分點,只有12%。但有兩種車型的增幅超過了平均水平,一個是微型麵包車,增幅為16%;另一個是微型貨車,增幅為22%,調查發現這兩類車主要銷售到縣以下的地區。他說:「農村市場潛力很大,將對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穩定作用。」
2、經濟型轎車需求增長,分布趨於集中
2008年9月份國內基本型乘用車銷售41.60萬輛,環比增長20.71%,同比下降2.32%;MPV銷售1.50萬輛,環比增長13.72%,同比下降31.30%; SUV銷售3.70萬輛,環比增長5.53%,同比增長7.35%;交叉型乘用車銷售8.48萬輛,環比增長45.15%,同比增長7.74%。其中,基本型乘用車銷量下滑幅度有所改善,而前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SUV車型增幅則大幅放緩。
10月份各個轎車排量區間的市場銷量及其份額,與上月比較顯示,2.0-2.5L和2.5L以上的銷量有所增加,2.0-2.5L市場份額上升0.19個百分點,2.5L以上市場份額上升0.3個百分點;其餘3個排量區間的銷售,都有所減少,但1.0-1.6L的市場份額反而上升了0.49個百分點。 乘用車消費將更加向1.0-1.6L集中,尤其是以多功能車定位的SUV和MPV。是消費結構將有可能向低排量傾斜。
⑦ 求電動汽車發展和關鍵技術的參考文獻
當今世界,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6億輛,年產量超過5000萬輛,在耗用巨量石油資源的同時,產生極大的氣體污染--每年汽車尾氣約排放2億噸有害氣體,佔大氣污染總量60%以上。石油資源逐漸趨於枯竭,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迫切需要節省能源和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的綠色環保汽車產品。為此,世界各國政府以及各大汽車製造商都在加大力度開發各種不同類型電動汽車。
近二十多年來,西方工業發達國家政府把電動汽車的研究開發看作解決環境問題和能源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經濟上給予大力支持。美國政府至今已出資數百億美元支持汽車廠商和相關廠商進行電動汽車技術的開發研究。美國三大汽車公司1991年聯合成立了美國先進電池聯合體,投入了4.5億美元,其中政府撥款2.25億美元,共同開發鎳鎘、鎳氫、鋅空氣電池、燃科電池等各種高性能蓄電池。日、法、德等國各大公司也投入巨資研究開發高性能電池。在電動汽車整車研究開發方面,至90年代末期,國外大汽車公司已開發生產了100多種型號的純電動汽車、燃料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表1)。其中,已有10多種純電動汽車車型投入商業化生產;近年來,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成為新的開發熱點,美國計劃到2010年市場上燃料電池汽車占市場4%份額,達到60萬輛,日本政府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計劃--2010年5萬輛,2020年500萬輛;在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因技術和成本問題尚未進入批量生產情況下,為了盡快降低燃油汽車的排放,美日等國正在廣泛研製混合動力汽車,目前已經開始小批量商業化生產。
⑧ 新能源汽車主要的具體參考參數有哪些
價格、補貼、質保、長寬高、軸距、最高車速、純電續航里程、動力電池類型、動力電池能量、充電方式及時間、驅動電機類型、驅動電機峰值功率、驅動電機峰值扭矩。
⑨ 有木有關於電動汽車設計的論文或是參考文獻啊!急用
[摘要]本文中為微型純電動汽車選定了輪轂電機驅動方式,並研究其構型和參數設計。首先構建了由整車 控制器、電機控制器和電池管理系統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統以及能量回饋制動與液壓制動協調配合的並聯復合制動系統。然後進行關鍵部件的參數設計,先確定整車目標性能參數,再根據車輛動力學計算與Matlab/Simulink模擬結果,確定輪轂電機和動力電池的性能參數並進行選型。最後通過模擬與整車試驗驗證整車性能滿足設計指標。
關鍵詞:微型電動汽車:輪轂電機;系統構型;分布式控制系統:參數設計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Design of a Micro Electric Vehicle
[ Abstract]In this paper an in-wheel motor drive is chosen for a microelectric vehicle with its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key parameters designinvestigated. Firstly a 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 consisting of vehicle control unit,motor control units and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parallel compound braking system coordinatelymatching the energy feedback braking with hydraulic braking are configured.Then the parameters of key component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objective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vehicle defined, the parameters of in-wheel motorsand power battery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vehicle dynamiccalculation and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Finally the simulation and vehicletest verify that the vehicle performance meets the design indicators.
Keywords: micro electric velucles; in-wheel motor; system configuration;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 design
是這個嗎?
⑩ 電動汽車發展和關鍵技術的參考文獻
11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