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電動汽車排行
① 什麼牌子有增程式電動車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增程式電動車都是騙人的。。想開的遠,加大電池容量就行了,怕重就換鋰電池價格就高了。
② 電動車排名前十名汽車
1、特斯拉Model 3
由於特斯拉Model 3還沒有引入國內,目前國內消費者只能翹首以盼。而Model 3在海外銷量非常不錯,2018年前三個季度總銷量為82480輛,成為2018年最受歡迎的純電動汽車。
預計Model 3將於2019年上半年國產,而消費者最期待的便是國產後價格,如果中低配車型價格在30萬元左右,甚至以下的話,那是Model 3很有可能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純電動汽車。
2、北汽EC系列
截止目前,在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中,北汽EC系列拿下了銷量最高的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北汽EC定位微型車,市場指導價雖然是十幾萬,但是補貼後售價僅需4.98-7.18萬的價格還是相當有優勢,續航里程分別為156、162和261公里。
3、特斯拉Model X
作為特斯拉首款SUV車型,Model X售價可不低,但是憑借出色的外觀設計和卓越的續航里程還是吸粉無數。Model X設計最驚艷在於電動鷹翼門開啟那一瞬間,並且方便第二排、第三排乘客上下車。整體造型低矮飽滿,與傳統SUV設計相比,Model X顯得與眾不同。動力方面一樣,Model X三款車型電動機和電池容量都有所差異,所以續航里程也不一樣,續航里程最高為565公里。
4、江淮iEV系列
和北汽EC系列一樣,江淮iEV系列車型都憑借補貼後,售價變得非常親民,而且續航里程均在200-400公里范圍內,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5、比亞迪e5
由於比亞迪在2018年對旗下多款純電動汽車進行升級,其中包括比亞迪e5,在電機和電池技術提升後,比亞迪e5等速續航里程可達480公里,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為400公里。
6、日產軒逸純電版
日產有一款純電動車型在海外銷量非常不錯,那就是日產聆風,有著「全球最暢銷電動車」的稱號,但是國內沒有引進。不過我們可以考慮日產軒逸純電版,補貼後售價為15.90-16.60萬,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為338公里。
7、榮威Ei5
純電動汽車中旅行車非常罕見,而榮威Ei5正是一款純電旅行車。整體造型非常時尚,從側門看過去更能感受到榮威Ei5的黃金比例,車頂的帶有擾流的小尾翼突出了一點的運動氛圍。比較可惜的是榮威Ei5的續航里程,工信部純電續航里程只有301公里,如果能夠達到400公里,榮威Ei5的優勢會更大。
8、榮威MARVEL X
另外,榮威最近上市的一款車型也吸引了很大關注,那就是MARVEL X。相比榮威其他SUV車型,MARVEL X在設計上更加豪華,並且更加突出科技感。動力方面,MARVEL X有雙電機版本和三電機版本車型,其中純電續航分別為370和403公里。
9、蔚來ES8
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蔚來ES8在飽受太多質疑,最終還是實現了批量交付,而我們也可以期待蔚來ES8究竟能夠像之前宣傳那樣,給我們帶來驚喜。補貼後售價為36.78-46.78萬的蔚來ES8,官方宣傳最大續航里程為500公里,工信部綜合續航里程為355公里。
10、瑞虎3xe
作為瑞虎3x的純電動車型,瑞虎3xe補貼後終端零售價在8.98-10.68萬,這個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純電續航里程為351-401公里,並且支持快充,半個小時可以快充由0電量至80%。
③ 增程式電動車的比較
1、 動力由純電能驅動,可以滿足要求的動力性能。
2、 能純電模式行駛,實現「零排放」 純電動: 1、電池的用量很大才能滿足續駛里程。
2、電池深度DOD放電,電池使用壽命會有影響 。
3、必須建立大功率充電站或換電站 。
增程式: 1、電池用量小,續駛里程長,可與HEV相同 。
2、電池可以淺度DOD充放電,電池壽命延長 。
3、不需建充電站即可運行,需要時建立小功率充電樁。 增程式電動車是一種配有車載供電功能的純電動車輛
④ 增程式電動車與純電動 你選誰
隨著增程式電動汽車被正式劃分為新能源汽車很多人也開始逐漸了解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特點,那麼增程式電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呢?雖然兩種汽車都是通過電機驅動車輛,但是在能量的補充,實用性能,續航情況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所以在選擇的時候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充電條件以及通勤需求去選擇不同的車型。
我認為
增程式電動汽車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續航里程焦慮的問題,如果你在買車的時候沒有這種續航里程焦慮只是用來代步,而且具有很好的充電條件,那麼可以選擇一款純電動汽車即可。如果您的出行距離比較遠,而且沒有很好的充電條件,那麼選擇一款增程式電動汽車不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增程式電動車是否可以超越純電動汽車,成為新能源車的主流
PHEV是初級形態、REEV是過渡的橋梁,最終要過渡到純電動汽車。關於混動、電動汽車的關系如上所述,不存在增程式電動汽車超越或替代純電動汽車的概念,只是在特殊的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類型,REEV只是到了登台表演的節點了。
先來捋一捋不同混動類型、能源種類的混動汽車的關系(MHEV/HEV只是降低成本的節油車不在談論范圍之內):
PHEV釋義為插電式混動汽車,車型的特點是有兩套驅動系統,發動機變速箱可以驅動車輛行駛、電動機減速器也可以驅動車輛行駛,而且兩種驅動系統可以寫「協同工作」同時輸出動力,這種模式叫做HEV混合動力輸出。
除HEV以外PHEV的電驅系統還可以單獨輸出,電池組容量約在15kwh左右,可以為混動汽車提供80~100公里的純電續航能力,對於大部分有穩定通勤范圍的用車人而言已經足夠了,這是PHEV在EV模式下體現節能的主要方式。
混動、電動汽車的關系大致如此,不用神話某一種類型。
⑥ 增程式電動車有哪些牌子的性能如何
增程式電動車有哪些牌子的性能好
⑦ 增程式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品牌
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品牌有:東風風光E3、雪佛蘭沃藍達Volt、傳祺GA5、寶馬i3、別克VELITE 5等。
1、東風風光E3
東風風光E3是一款純電動都市SUV,於2019年11月22日在廣州車展正式上市。東風風光E3基於純電平台打造,有EV(純電型)和EVR(增程型)兩種車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東風風光E3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雪佛蘭沃藍達Volt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傳祺GA5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寶馬i3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別克VELITE 5
⑧ 增程式電動汽車優點那麼大,為什麼沒能普及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是當下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無論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還是車企的布局方向,大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了主推點,而新能源汽車也確實慢慢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然而,新能源汽車也有煩惱,其續航里程一直被人們所詬病,從而引發了多數人的焦慮。
現今市面上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有哪些?
看來增程式電動汽車所擁有的優點還真不少。那麼市面上的增程式電動汽車理應很多?但遺憾的是,現今市面上的增程式電動汽車只能用少得可憐來形容。
前不久,馬拉車市對於節後車市行情作了大量的到店探訪工作。在到過的數十上百家汽車4S店內,看到的增程式電動汽車屈指可數。
別克4S店內,在連接展廳和客戶休息室的過道處,孤零零地擺放著一台別克VELITE 5。
與其他車型面前圍滿了客戶不同,這台VELITE 5幾乎無人問津。在加上其擺放的位置,不難看出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境遇頗有些尷尬。
寶馬也是有增程式電動車型的。作為寶馬新能源的i系列目前最入門的車型,寶馬i3(參數|圖片)擁有純電和增程兩個版本。
寶馬i3增程式電動車型是在純電動車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台擁有34馬力的650毫升雙缸汽油發動機,9升油箱則被布置在前軸上方,整車重量也增長到1315千克。
這台發動機主要負責為電動機發電,這樣一來寶馬i3的最大續航里程就被延長至300公里。
除了別克VELITE 5和寶馬i3,還有下月即將開啟預定的理想智造ONE。
但由於理想智造ONE的交付時間在今年第四季度,要想看到它在大街上的身影,還得等上好幾個月的時間。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現狀就是這樣,不僅車型稀少,車企也很少涉足其中。
一04一
為何增程式電動汽車不受「待見」?
既能讓人保證電動車的動力質感,又沒有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里程焦慮。難道你不好奇,為何增程式電動汽車卻是如此「不受待見」的現狀呢?
首先,成本因素。
增程式電動汽車所要求的動力平台是常規平台無法滿足的。研發增程式電動汽車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問題,是車企無法忽視的。
而大多數人又將其定位成燃油車型向純電動車型過渡的車型。而車企的最終目標是轉向徹底的電氣化,在增程式電動汽車上投入過多的資金和研發成本多少有些不劃算。
其次,政策導向。
國家政策使得新能源裡面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動獲得了更多的關注。而增程式電動汽車所能獲得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太小。
從而導致增程式電動汽車真正的潛力被忽視,這也降低了企業研發的積極性。
再次,售價過高,消費者不買單。
增程式電動汽車因為成本、技術等多種原因,導致了其最終售價不可能走廉價路線。
目前別克VELITE 5售價在26.58萬-29.58萬之間,其現狀就是成為4S店內的「擺設」而已;而寶馬i3增程版40萬出頭的售價也讓人望而卻步;當傳出理想智造ONE的售價將會起步於40萬,就惹得一片爭議。
增程式電動車是不錯,但這價格,誰來買單?是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可是有前車之鑒的,當時雪佛蘭的VOLT在2011年進入中國時,也是信心滿滿。然而接近50萬的售價,最終也落得個了鎩羽而歸的下場。
馬曰: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增程式電動車本身具備了諸多優勢。其接近於純電動汽車的駕駛體驗,不僅能夠起到教育市場的作用,促進純電動的普及。同時,也能促進上游電池產業,以及電機電控的持續發展。
增程式電動汽車對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又受限於自身局限、政策導向以及市場認可度,增程式電動車的發展前景也是布滿艱辛。
作為消費者,能夠擁有更加豐富且合理的選擇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願增程式電動車能有更好的發展,畢竟擁有一款技術出眾,擁有多場景用車體驗,價格又公道的汽車是大多數人都嚮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