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聯盟

發布時間: 2022-01-13 07:27:49

㈠ 整車廠、電池廠、第三方,誰來主導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

當電池重生的閉環打通了,「新能源=真環保」的命題才能成立。當廢舊電池產生了價值,電動車的保值率也可能上升,並由此打消用戶購買電動車的一大顧慮。

如果沒有高額利潤驅使,哪裡來的行業風口?可惜電池回收仍是一個半公益的事業,註定了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多少都曾有過對「電池污染」的恐慌。

有這么一則研究數據,說是一節普通電池被丟棄到大自然中,有可能直接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

具體出自於哪裡,已經很難考據了。但廢舊電池不經過妥善處理,將會污染環境,這幾乎是共識了。

這一市場需要「大企業」的布局,需要整合規模,但因為具備一定的公益性質,又要求動機純粹,不能總想著「賺一票」就走,重資產投入,以及長時間等待,都是考驗。

今年4月,五礦集團長沙礦冶研究院主導建立了國內第三方動力電池回收服務平台,推動行業內動力電池回收流轉。今年6月,比亞迪梯次回收利用中心落地山東。蔚來汽車主推車電分離模式,電池回收亦是重中之重。威馬汽車對電池回收業務也早有布局。

藍海猶在,難度也不小。期待有一天,烈烈之風吹起來,「獨角獸」的出現也就不意外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中國已經正式啟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平台了嗎

7月31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台在北京啟動運行。這是我國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的關鍵一步,對有效推動電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據辛國斌介紹,下一步工信部還將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於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此外,扎實抓好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
此前,我國已確定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甘肅、青海等省區市和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1家央企作為試點,全面啟動廢舊動力蓄電池市場化回收利用。

㈢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應該由誰做整車廠,還是電池廠回收流程又該如何目前的難題是什麼

新能源汽車不一定都是電的…
用電的也不一定都是新能源…
量太小,還談不上正常的產業鏈

㈣ 工信部發布新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兩文件

1月2日,工信部公告了《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19年本)》。新版文件在環保、指標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對於老版文件,准入門檻有所提高。

解讀:相對於原版本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這次把梯次利用企業單獨列出,把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企業區別對待。

動力電池回收的理想模式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提取,新文件對梯次利用企業提出了明確的規范要求,在管理粒度上更為精確。

新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在很多層面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環保方面

與老的《暫行辦法》相比,新《暫行辦法》增加了環保主管部門批準的要求;新的辦法還在環保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需要企業安裝廢水、廢氣在線檢測。

2)資源回收

新增了提鋰的指標要求;之前強調鎳、鈷、錳等金屬的回收率,新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對其他器件和輔材提出了要求,例如電子元器件。

3)產品溯源

新增了產品溯源要求,梯次利用企業要標明電池產品編碼及標識情況,建設溯源體系;回收利用企業也要建設溯源體系。

我們看到新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在環保和操作層面對企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市場的准入門檻在提高。這對於當前回收市場參差不齊的現狀,會有更好的指引作用。

另外,鼓勵綜合利用(梯次利用)、建設溯源體系等,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規范市場秩序。

2018年,按照《暫行辦法》的要求,工信部確定了第1批《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5家企業分別是衢州華友、豪鵬科技、格林美、邦普循環和光華科技。

已公告企業需要在新的《規范條件》下運作,否則將會被撤銷公告,而被撤銷公告的企業,經整改合格2年後方可重新提出規范公告申請。

新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對電池回收市場有較強的示範效應,將從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原有的《規范條件》和《暫行辦法》將同時廢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管理平台何時啟用

7月31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台在北京啟動運行。這是我國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的關鍵一步,對有效推動電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於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與現有支持政策的銜接,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此外,扎實抓好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

㈥ 民建中央2020兩會提案:加快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易車訊 在「2020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中,民建中央提出《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提案》。

提案介紹,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比例過低,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量僅占總報廢量的7.4%,既危害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也造成資源浪費。當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頂層設計有待加強,回收利用體系仍未建立,回收工藝和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回收利用企業盈利難。

為此,建議:1.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頂層設計。一是在動力電池梯級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規、標准制定等方面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統籌部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示範應用。二是制定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運輸、儲存等法律法規,並梳理和規范相關標准,積極引導行業相關企業參與標准制定。

2.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一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規模化、高效化、可追溯的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體系。二是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三是遵照有限梯級利用的原則回收。依託動力電池健康狀況評估技術,盡力回收動力電池的剩餘價值,同時回收具有較高提取價值的元素。

3.加大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研發。一是開發動力電池自動化拆解技術,提高金屬的物理回收率。研發動力電池單體、動力電池模組、動力電池包的自動化拆解設備。二是開發正極、負極材料回收技術,大幅提升鎳、鈷、錳、石墨等的回收率,發展高價值化學材料的定向循環技術,形成可持續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三是開展鋰離子電池循環技術研究。

4.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商業化發展。一是制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激勵實施細則。二是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效益評估。開展動力電池成組集成技術成本分析,以及再利用場景的經濟效益分析和社會效益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商業模式試點示範。三是積極探索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包括儲能、智能電網的削峰填谷、偏遠地區分布式供電、通信基站後備電源及家庭電源調節等領域。四是拓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渠道。開展「互聯網+動力電池回收」、O2O、APP、微信等多種形式的共享共用模式,充分挖掘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價值。

㈦ 五部門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

原文如下:

一、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電池產品(以下簡稱梯次產品)的質量,保護生態環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梯次利用企業及其他相關市場主體的梯次利用相關活動。

第三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依法履行主體責任,遵循全生命周期理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保障本企業生產的梯次產品質量,以及報廢後的規范回收和環保處置;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應採取易梯次利用的產品結構設計,利於高效梯次利用。

第四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全國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指導、協調工作。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依職責強化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監督管理,加強信息共享。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生態環境、商務、市場監管主管部門,協調做好本地區梯次利用指導與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科技部支持梯次利用關鍵共性技術、裝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引導產學研用協作,鼓勵梯次利用新型商業模式創新和示範項目建設。

二、梯次利用企業要求

第六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59號)要求。鼓勵採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及裝備,對廢舊動力蓄電池優先進行包(組)、模塊級別的梯次利用,電池包(組)和模塊的拆解符合《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拆解規范》(GB/T 33598)的相關要求。

第七條 鼓勵梯次利用企業研發生產適用於基站備電、儲能、充換電等領域的梯次產品。鼓勵採用租賃、規模化利用等便於梯次產品回收的商業模式。

第八條 鼓勵梯次利用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動力蓄電池生產及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等企業協議合作,加強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廢舊動力蓄電池用於梯次利用。鼓勵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參與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第九條 梯次利用企業從事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活動時,應依據國家有關法規要求,與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協調、釐清知識產權和產品安全責任有關問題。

第十條 鼓勵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等與梯次利用企業協商共享動力蓄電池的出廠技術規格信息、充電倍率信息,以及相關國家標准規定的監控數據信息(電壓、溫度、SOC等)。梯次利用企業按照《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余能檢測》(GB/T 34015)等相關標准進行檢測,結合實際檢測數據,評估廢舊動力蓄電池剩餘價值,提高梯次利用效率,提升梯次產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及經濟性。

第十一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規范開展梯次利用,具備梯次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及必要的檢驗設備、設施,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所採用的梯次產品檢驗規則、方法等符合有關標准要求,對本企業生產銷售的梯次產品承擔保修和售後服務責任。

第十二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按國家有關溯源管理規定,建立溯源管理體系,進行廠商代碼申請和編碼規則備案,向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台(www.evmam-tbrat.com)上傳梯次產品、廢舊動力蓄電池等相關溯源信息,確保溯源信息上傳及時、真實、准確。

三、梯次產品要求

第十三條 梯次產品的設計應綜合考慮電氣絕緣、阻燃、熱管理以及電池管理等因素,保證梯次產品的可靠性;採用易於維護、拆卸及拆解的結構及連接方式,以便於其報廢後的拆卸、拆解及回收。

第十四條 梯次產品應進行性能試驗驗證,其電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等應符合所應用領域的相關標准要求。

第十五條 梯次產品應有商品條碼標識,並按《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GB/T 34014)統一編碼,在梯次產品標識上標明(但不限於)標稱容量、標稱電壓、梯次利用企業名稱、地址、產品產地、溯源編碼等信息,並保留原動力蓄電池編碼。

第十六條 梯次產品的使用說明或其他隨附文件,應提示梯次產品在使用防護、運行監控、檢查維護、報廢回收等過程中應注意的有關事項及要求。

第十七條 梯次產品包裝運輸應符合《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規范第1部分:包裝運輸》(GB/T 38698.1)等有關標准要求。

第十八條 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梯次產品自願性認證制度,獲得認證的梯次產品可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梯次產品認證標志。

四、回收利用要求

第十九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按照《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第46號)的相關要求,建立與產品銷售量相匹配的報廢梯次產品回收服務網點,報送回收服務網點信息並在本企業網站向社會公布。鼓勵梯次利用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生產等企業合作共建、共用回收體系,提高回收效率。

第二十條 梯次利用企業應規范回收本企業梯次產品生產、檢測等過程中產生的報廢動力蓄電池以及報廢梯次產品,按照相關要求,集中貯存並移交再生利用企業處理,並按國家有關要求落實信息公開。

第二十一條 梯次產品所有人應將報廢的梯次產品,移交給梯次利用企業建立的回收服務網點或再生利用企業進行規范處理。

第二十二條 梯次利用企業、梯次產品所有人等,如因擅自拆卸、拆解報廢梯次產品,或將其移交其他第三方,或隨意丟棄、處置,導致事故的,應承擔相應責任。

五、監督管理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主管部門,對梯次利用企業的梯次產品生產、溯源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障梯次利用的規范、高效開展。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管部門依據職責,對梯次產品認證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對認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據職責對梯次利用企業生產、報廢梯次產品再生利用企業利用處置等活動的環境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督,對於違反環境保護有關要求的,依據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拆卸、交售動力蓄電池以及錄入動力蓄電池信息等行為進行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組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負責協調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過程中的重大技術問題,支撐相關政策研究、行業信息分析等工作。

第二十八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六、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所稱梯次利用,是指對廢舊動力蓄電池進行必要的檢驗檢測、分類、拆分、電池修復或重組為梯次產品,使其可應用至其他領域的過程。

本辦法所稱梯次利用企業,是指從事梯次產品生產的企業。《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工信部聯節〔2018〕43號)中的再生利用企業及廢舊動力蓄電池定義適用於本辦法。

第三十條 本辦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商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30日後實施。

㈧ 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為何會被看好

近日,工信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等七部門印發通知,強調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的回收利用。通知提出,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後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

通知還提出,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產業基金,研究探索動力蓄電池殘值交易等市場化模式。專家指出,動力電池的使用年限一般為5到8年,這意味著我國前些年投入市場的新能源電池基本處於淘汰臨界點。預計今年,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可達50億元規模,2020年預計增長至100億元規模以上。

㈨ 新能源車生產企業為何被要求應建蓄電池回收渠道

據工信部官網,工信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辦法》信息顯示,相關主管部門將推動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標准體系。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上傳制度,同時,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後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

《辦法》同時明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國家標准化主管部門研究制定拆卸、包裝運輸、余能檢測、梯次利用、材料回收、安全環保等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標准,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標准體系。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上傳制度,汽車生產企業應定期通過溯源信息系統上傳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等信息,並通過信息平台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據悉,上述管理辦法將自2018年8月1日施行。

㈩ 新能源車電池處理行業未來將如何發展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前景廣闊 梯級利用是發展必然方向
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仍處於初級階段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處於「爆發期」,而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仍處於「摸石子過河」的階段。在行業發展初期,就要對企業入局設一定門檻,避免企業單純為利益處理廢電池而對環境造成污染。
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其中,銷量從2013年1.8萬輛增至2017年達77.7萬輛,漲幅達4216.7%。到了今年,雖然受到補貼調整等影響,但新能源汽車銷量仍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1-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60.1萬輛,同比增長88%。到2018年,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50萬輛。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前景廣闊,市場規模巨大
梯級利用是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最具前景的細分市場。近年來,動力蓄電池產銷量逐年攀升,隨之而來的是大量面臨退役、報廢的電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測從企業質保期限、電池循環壽命、車輛使用工況等方面綜合測算,2018年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將進入規模化退役,預計到2020年累計將超過20萬噸(24.6GWh)。此外,如果按70%可用於梯次利用,大約有累計6萬噸電池需要報廢處理。
預計到2020年累計退役動力電池將超過23萬噸(21GWh)。由於2016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80%以上搭載三元材料動力電池。所以,2020年以後三元材料動力電池的報廢量將有明顯的增長。
迅速增長的動力蓄電池退役量為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帶來巨大市場
從廢舊動力鋰電池中回收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所創造的回收市場規模在2018年將超過53億元,2020年將超過100億元,2023年廢舊動力鋰電池市場將達250億元。不同類型的動力電池金屬含量不同,對應的可回收利用金屬量及價格也不同。據預測,2018年新增報廢的動力電池中,鎳的可回收利用量較高為1.8萬噸。進行測算後,鎳相應的回收價格達14億元。與鎳相比,鋰的回收量雖然相對較少,但測算後的回收價格遠超過鎳達到26億元。
未來五年內磷酸鐵鋰電池是回收利用的主要對象
從退役動力電池的類型看,到2022年前退役動力電池的主力都將是磷酸鐵鋰電池;2023 年後退役三元動力電池將佔主流。因此,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首先要面臨磷酸鐵鋰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磷酸鐵鋰的再生利用價值很低,目前可免費回收甚至收費回收,但是可很好地進行梯級利用。
就鋰電池再生利用而言,可供再生利用的廢舊鋰電池來源不僅來自直接報廢的退役動力電池,還有廢舊的消費鋰電池、電池企業等的生產廢料、報廢的梯級利用電池等重要來源。經過測算,未來5年內主要的再生利用電池仍然是缺乏回收價值的磷酸鐵鋰電池。但三元動力電池的再生利用量將從2020年開始快速放量,並超過消費鋰電池的再生利用量;從2023年開始,三元動力電池將進一步超過磷酸鐵鋰電池成為再生利用的主要對象。
行業規范是當務之急
在行業爆發前期,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仍處於「摸石子過河」的階段,需要相關管理規范的逐步完善和推進。2018年初,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鼓勵開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動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模式創新。強調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要求汽車生產企業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該辦法已於2018年8月1日開始施行。
盡管鋰動力電池不含鉛、鎘等重金屬,但電解液中仍然有鎳、鈷、錳等重金屬,電解液、含氟有機物也有污染。如鋰動力電池電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鋰,它在空氣環境中容易水解產生五氟化磷、氟化氫等有害物質,對人體、動植物有強烈腐蝕作用,因此要特別注意溶劑和六氟磷酸鋰的處理。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從一開始就需要門檻和規范。企業要麼不處理,要麼全方位處理。避免企業為了利益,僅處理部分能獲利的材料,對環境造成污染。
產業鏈上下游聯盟合作將顯著加強
梯級利用企業將與電池企業的融合發展。梯級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是「儲能」,而電池企業也將儲能市場作為必爭之地,因而是目前梯級利用布局的主要力量。隨著兩類企業的互相滲透與重組整合,未來將形成一批兼具動力電池、電池梯級利用及儲能業務的電池龍頭企業。
再生利用企業將與資源材料企業的融合發展。再生利用企業正在積極向材料轉型;對資源和材料企業而言,再生利用也是必爭之地。隨著兩類企業業務領域的互相滲透與融合,未來將形成一批兼具資源、回收、材料業務的電池材料龍頭企業。
產業鏈上下游在回收領域的戰略聯盟與合作將顯著加強。動力電池回收責任機制安排,以及電池回收利用的系統性復雜性決定了上下游企業必須加強協同合作。
國企實施動力電池回收的產業環境將日益改善
但未來實施動力電池的回收,上述現象有望得到大幅的改觀。一則「新時代」國家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環境監管、督查整治力度空前,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難以生存。二則隨著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推行及動力電池溯源和監控系統的運行,各產廢單位售廢偷稅難度將顯著加大、廢舊動力電池流入非法渠道的可能性也將顯著降低,民營回收企業的「不開票」優勢也將逐漸喪失。
另一方面,國家為了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鼓勵許多國有公交集團、計程車公司及其他專用車單位率先使用電動企業,這些單位將是一段時期內退役動力電池的主要產廢單位。他們出於「國有資產流失」等考慮,更願意把退役的汽車及電池交給國有背景的企業去做回收利用。

熱點內容
廣州計程車價格2017 發布:2025-07-12 23:05:38 瀏覽:43
寵物精靈go皮卡丘 發布:2025-07-12 23:02:22 瀏覽:364
市政皮卡司機 發布:2025-07-12 22:46:15 瀏覽:673
深圳共享車價格 發布:2025-07-12 22:17:40 瀏覽:799
集裝箱房車全過程 發布:2025-07-12 22:16:04 瀏覽:955
豪車終結者五菱 發布:2025-07-12 22:14:21 瀏覽:776
上海大眾新車越野車 發布:2025-07-12 22:11:50 瀏覽:186
農安哪裡有修皮卡車的 發布:2025-07-12 22:11:44 瀏覽:468
濟南房車生產廠家在哪裡 發布:2025-07-12 21:51:04 瀏覽:746
想買豪車買不起的感慨句子 發布:2025-07-12 21:49:21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