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開題報告
1. 本科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下面是學術堂整理的關於新能源汽車的論文題目,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1、對汽車新能源技術的初步探討
2、2011第九屆(上海)汽車電子與汽車新能源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3、現階段我國汽車新能源技術發展戰略研究
4、汽車新能源及潤滑油的發展研究
5、寶馬汽車新能源發展戰略
6、汽車新能源之氫動力
7、21世紀汽車新能源——燃料電池
8、汽車新能源領域異軍突起的新秀——來自EVS25珠海銀通展區的報告
9、寶馬集團展示汽車新能源技術的現在和未來
10、未來的汽車新能源
11、汽車新能源的N種可能
12、FPT菲亞特動力科技杯中國汽車新能源技術金牌榜揭曉
13、汽車新能源開發蘊育綠色革命的到來
14、CNG車型走俏 力帆汽車新能源戰略將分「兩步走」
15、也談汽車新能源——形形色色的清潔汽車「食譜」
2.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分析
這不是兩個課題么!應該是發展前景分析和研究目的吧?你一個"的"字不通!你分段來吧!著重在前景分析上-----這樣資料多一點!
按照起因.經過.然後研究前景,最後富及自己的看法?論文應該是精品,多半靠你自己了!你的字寫上去必須是客觀~有價值的!同時可讀性強.明白?你不是作文!
樓上的我也看好這個!你有什麼別的觀點嗎?來騰訊聊聊唄!
剛建的空間幫我刷下人氣qq:497813846
3.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其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車製造成為重要的一環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製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
對於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繫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歷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4.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9年,由於受到政策補貼下滑與大批量國五燃油車的拋售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首次出現下滑趨勢。但是,北汽EU系列憑借著智能交互、續航里程等突出優勢在市場上備受好評,2019年銷量突破十萬輛。
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下滑 純電動乘用車仍是主流
近年來,由於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得到迅速發展。2014-2018年我國能源汽車產銷逐年增長,2015年產銷增速達到300%以上;隨後仍以50%以上的增速發展。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首次出現了下滑的現象,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分別同比下降2.20%和3.98%。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5. 畢業論文的題目是 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的研究,這個怎麼寫呢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⑵通過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6. 研究學習選題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意義及價值
對於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市場競爭中,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早已有多家機構預測新能源汽車將繼續成倍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日前也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成長期,新能源汽車代表著產業調整的方向,預計今年比去年有一倍以上的增長。
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期待和供給側改革的思路。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應國家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轉型升級等戰略,體現在汽車行業就是要做好加減法,傳統汽車要做減法,嚴控產能,新產品新技術要做加法,大力發展」。傳統汽車產業由於起步晚,在核心技術上與跨國企業的差距明顯,但在新能源領域,中西方的起步差異並不大,如何利用政策引導加速行業市場化、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成為「十三五」期間需要解決的系列問題。
目前,入圍工信部2016年公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的車型有700多款,而在原目錄廢止前,入選的車型數量累計超過3000
款。之前的車型目錄因為時間比較久遠,當時在技術標准上都相對不那麼完善,而現在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技術和質量方面都有了相對清晰的標准,因此目錄也需要重新進行甄別,以剔除不達標的產品。
政策嚴格市場准入、加強質量管控以及事後監督成為趨勢,不具備產業化生產能力的企業或將面臨挑戰。汽車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任何一項技術進步都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投入。上汽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透露,上汽也希望打造核心競爭力。過去幾年,上汽在新能源領域總共投入超過60億元,成為國內唯一在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等三大技術領域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量產化能力的自主車企,並掌握了「電池、電驅、電控」的三電核心技術。
技術優勢可以助力車企實現成本管控。而成本壓力也是「十三五」車企面臨的關鍵挑戰。按照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未來4年,除燃料電池外的新能源車每年補貼將下降10%。上汽試圖掌握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加速車型投放實現規模化以降低成本。
以榮威為例,榮威e550剛上市的時候,動力總成成本為12萬元,它的百公里油耗為2.3升,百公里加速10.5秒。一年後新款榮威e550百公里加速僅需9.5秒,百公里油耗降低到1.6升,成本也降低了將近2萬元。而即將上市的榮威e950,百公里加速提升至8.5秒,油耗僅為1.7升,動力總成的成本又降低了2萬元。
吉利在其未來的5年新能源規劃中特別強調要「讓消費者花傳統車的成本購買新能源汽車」,而如何能做到有效的成本管控呢?吉利給出的辦法是技術提升和抱團取暖,比如聯合長安等車企加大在混合動力技術上的投入。
為實現成本和技術的雙突破,去年以來,包括北汽、上汽、比亞迪、長安等車企都宣布了未來的新能源投資計劃,記者粗略統計,未來幾年,新能源投資高達800億元。投入的方向包括整車、基礎設施以及零部件的整合和梳理。在政策引導和資本的驅動下,新能源產業的競爭格局將逐漸清晰。
不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單月產量達到了9.98萬輛,今年1月的產能僅為1.61萬輛,產量甚至不足前一個月的20%。盡管同比依然實現了大幅增長,但是從2015年環比大增來看,新能源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
進入2016年以來,新能源車市場便呈現沒補貼,便無銷量的境況。在清查騙補、補貼退坡、推薦目錄瘦身、電池發展路線爭議等錯綜復雜的因素,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問題將逐一暴露。新能源汽車對於節能環保是美好的願景還得接受顯示考驗。
7. 燃料電池汽車可行性論文開題報告
這個還不簡單嗎
我就會的
可以給你
8.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義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的發展方向,實質是由於我們的能源結構決定的,目前我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達到60%以上,不得不居安思危,同時傳統汽車三大件:發動機、波箱和底盤技術和專利基本控制在歐美日汽車廠商手中,包括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巨頭大多也集中在歐美日企業手中,加上日益嚴重的環保問題,國家一定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