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新能源汽車2017銷量
⑴ 市值超豐田 月銷量破萬 國內新能源遭特斯拉「碾壓」
當特斯拉國產的時候,所有人都預料到特斯拉會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產生沖擊,多位國內新能源掌門人也表示:新能源市場還非常龐大,和特斯拉並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可以實現共同進步。當時能夠心平氣和的說出這句話,是因為沒人能夠預料到特斯拉帶來的沖擊這么大,甚至是達到了「碾壓」的地步。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為6.8萬輛,雖然同比下降25.4%,但環比增長22.2%,新能源市場5月呈良好態勢。而在累計銷量方面,今年1-5月累計銷量23.0萬輛,同比下降達到45.6%。而特斯拉在5月份銷量中一馬當先,其Model 3在5月新能源銷量中排名第一,達到11095輛,並且和第二名銷量差距極大。
銷量第二名的是廣汽新能源埃安(Aion S),銷量為3892輛,事實上,埃安(Aion S)的銷量也是贏來了大漲,同比增長276%,只是在特斯拉Model 3高達11095萬輛面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而銷量第三名為北汽EU系列,達到3500輛,此外,蔚來ES6和理想ONE車型的銷量均超過了2千台。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後的Model 3在3月份時銷量也曾突破萬輛,而隨著國產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的發布和價格調整,4月國產Model 3跌至只有3635輛,業內人士分析這並不是特斯拉的常態,4月份銷量相對來說是異常的,也有特斯拉調整的元素在內,月銷萬輛才是目前特斯拉的正常表現。對比之下,比亞迪1-5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6512輛,同比下滑高達61%,其中比亞迪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36354輛,同比下滑61.4%。
在銷量方面,國內一眾新能源車企,幾乎都被特斯拉或者說Model 3給「碾壓」了。況且,這還並不是特斯拉的極限,目前國產版Model 3還沒有完全100%國產化,據特斯拉預計,7月將本地化率提升至70%-80%,年底則是100%國產,並且將採用本土供應商提供的動力電池。也就是說,特斯拉Model 3未來價格可能還會繼續下探,特斯拉CFO扎克·科克霍恩也表示:「特斯拉會不斷地降低價格,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甚至在降價的情況下,還可以提高利潤率。」而當Model 3國產化程度達到100%的時候,對國內新能源而言,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事實上,特斯拉Model 3在國內市場的強勢表現,不僅對國內新能源造成了很大對壓力,甚至對賓士、寶馬、奧迪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因為國產Model 3的價格剛好打到了A4L、C級、3系的價格區間,而Model 3也引走了部分原本屬於BBA的客戶,雖然目前來看影響較小,但隨著特斯拉在國內影響力的擴大,以及未來不斷下探的售價,BBA的傳統燃油車型也將遭受特斯拉的沖擊。
除了在國內銷量出色,在國際上特斯拉也是大放異彩,截止6月10日,特斯拉股價大漲8.97%至1025.05美元,總市值達1901.22億美元,超越豐田汽車成為全球市場價值最高的汽車公司。事實上,特斯拉近幾年的發展非常迅速,2017年4月市值超福特,成為美國市值第二的車企,2017年8月,特斯拉市值超通用,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車企,2020年2月,特斯拉市值超寶馬和大眾總和,成為全球市值第二的汽車公司,而這次又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車公司。不少人預測,未來特斯拉市值還將持續拉高。
結語
「市值超豐田」「單車月銷量破萬」,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在國內將一並新能源車企都壓的喘不過氣。從個人角度來講,也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不過自主新能源相較於特斯拉來說,還是有很多不足。目前來看,也唯有蔚來汽車未來或許能夠與特斯拉一爭高下,不管從產品發布戰略,還是公司特性,國內目前只有蔚來汽車與特斯拉最為接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會下跌嗎
不降反升才是最為可能的趨勢
⑶ 2017年廣西新能源汽車銷售數量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提供的信息顯示,2017年,廣西新能源汽車整車年產銷超16000輛。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
新能源汽車,又稱代用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這類全部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也包括混合動力電動車、乙醇汽油汽車等部分使用非石油燃料的汽車。具體分為六大類: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醇醚燃料汽車、天然氣汽車等。
⑷ 頻遭質疑的廣汽新能源,能否撐起「對標特斯拉」的野心
但是目前來看比起直接叫板的特斯拉,廣汽新能源還差有一段距離,雖然廣汽新能源埃安S的5月銷量僅次於Model3,但從銷量數據來看,埃安S僅為國產Model3銷量的35%。
正如古惠南曾經提到的,未來汽車產業的競爭不僅是產品力的競爭,更是研發、智造、服務等全方位的競爭。隨著新技術以及新企業的陸續入局,行業競爭已經行至深水區。如何在試圖「快人一步」的研發中穩步前行,是廣汽新能源接下來必須堅守的事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⑹ 「e汽車」廣汽埃安新能源獨立 廣汽集團自主板塊迎來新紀元
同時,古惠南表示,以後的常用常新不會只是軟體的常用常新,硬體也會常用常新。據了解,廣汽埃安已經搭建了純電專屬平台、「三合一」電驅、廣汽第四代電池管理系統、ADiGO3.0自動駕駛、5G智能健康座艙等技術。
對2021年的目標預估,肖勇延續了自己以往的霸氣風格,他表示:「2021年我們不僅要考慮銷量的問題,還要考慮品牌向上和商業模式。我們要成為高端智能純電動車品牌裡面的No.1,如果要加一個銷量目標的話,我認為至少要增長50%。」
古惠南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的目標不僅僅是中國市場,「未來大家想起廣汽埃安品牌,就想起最先進的產品和服務。我一直思考,中國的產品走出去很多,但是中國的品牌在海外能打響名堂的並不多。所以我希望埃安未來能走向世界,站在世界的頂端。」
結語
從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的獨立,可以看出廣汽集團目前正在通過聚焦智能化和電動化兩大領域從而推進自主業務的突破,在強調「科技廣汽」的同時,實現自主板塊的品牌向上。(文/e汽車Miki)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一腳急剎,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生產、銷售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分別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2136.0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下滑9.2%和9.6%。雖然中國汽車產銷量依舊蟬聯全球第一,但是國內車市繼2018年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之後,國內汽車產銷量連續2年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宏觀經濟壓力、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10餘年來,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未來形勢更加嚴峻。
就在2019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文件中明確提到了一點——到2025年時,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要達到車市總體銷量的25%,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達30%。
誠然,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首次下滑,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在【汽車維基】看來並不算一樁壞事。
首先,與德國市場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規模早已邁入「百萬級」,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是大勢所趨,符合發展規律,也是產業共識。其次,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的優化製造更多有利的氛圍。車企如果想要做到穩定市場預期,扭轉2019年新能源汽車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價,提高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的競爭力,以這樣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變,最終呈現出穩定且快速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2017年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總銷量即排名
我只知道北汽新能源的2017年的總銷量和排名的,因為它是全國第一,世界第二。我想這兩個數字就很能證明了。它在2017年的總銷量是103199輛,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業。
⑼ 廣汽新能源分拆上市官方回應:在考慮
[汽車之家?行業]?前不久,有消息稱,廣汽集團有意將Aion(埃安)打造成與廣汽傳祺並列的自主品牌,以提升集團整體估值。同期,廣汽新能源注冊資本由7.83億元增加到14.19億元人民幣,增幅高達81.28%,集團內部大量董事發生變更。於是,廣汽新能源分拆上市的消息被傳出,並稱集團最早將於2020年11月底首次公開募股計劃。
『廣汽傳祺GE3』
另外,在電池方面,廣汽石墨烯電池公司已獨立運作。基於石墨烯技術研發的3DG「超級快充電池」,充電10分鍾續航可達200-300km;廣汽硅負極電池技術,能量密度高達400Wh/kg,約為當前三元鋰電池的兩倍,量產搭載後有望實現續航超1000公里。在智能網聯方面,廣汽新能源也已經實現L3級自動駕駛。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廣汽新能源的銷量還有持續攀升的機會。對於廣汽新能源的分拆上市,汽車之家也會持續關注。(文/汽車之家?翁萌)
⑽ 為什麼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爆發
相較於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423輛的慘淡表現。根據乘聯會廠家數據,17年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1.65萬,環比1月增長202%,同比增速64%。2月新能源乘用車的環比1月增兩倍呈現補貼目錄資源到位後的廠家產銷重新啟動的特徵,尤其是經濟型電動車的潛力巨大。本文將重點分析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穩步邁進的重要驅動因素。
以北京為例,目前北京機動車車牌為搖號方式獲取,不過自2016年起新能源乘用車指標向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直接配置,不再進行搖號。按照申請時間先後排序,在乘用車上牌指標始終維持在15萬的情況下,其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指標的年度配額由2014年的2萬輛提升至2016年的6萬輛, 2017年仍將維持這一數字。而個人示範新能源指標從2014年佔新能源指標的50%增長到2016年的85%,2017年仍將保持這一數字, 預計新能源個人示範指標將穩步增加。
截至2017年2月8日北京市2017年首輪搖號已經用完八成新能源車個人指標,由此可以預測一線城市個人消費乘用車的數量將保障持續增長。
受限牌城市限購影響驅動, 牌照剛需帶來的個人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將持續穩定增長。 目前新能源乘用車在個人消費者領域的推廣,主要是受牌照紅利驅動,銷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 深圳等限購一線城市。
目前 A00 級電動車要進入的是三四線城市及鄉鎮,農村地區。目前這部分市場大部分是低速電動車,最高車速每小時五六十公里。低速電動車無法上牌和購買保險, 安全保障較弱, 且市場混亂, 車型良莠不齊,不過由於價格便宜,最低甚至只要1-2萬元,在老年人和部分無車青年中熱銷。 如今低速電動車的年銷量規模已經突破了一百萬輛, 換句話說,未來 A00 級電動車市場仍有巨大替代空間。目前時速100公里,續航100公里的微型電動車對鄉鎮和三四線城市都十分實用,充電6、 7小時對於家庭用車也比較方便, 能充分滿足低成本短距離用車需求。雖然國補退坡20%,但各三四線城市開始陸續出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加上補貼,基本可以讓微型電動車變得便宜。 隨著各大車企開始瞄準三四線城市的微型電動車市場,預計2017年 A00 級電動車市場將進入爆發期。
目前,北汽、眾泰、奇瑞、長安等各大車企已經推出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型來打開三四線城市、農村鄉鎮等地的市場。 根據各大車企的2017年產品計劃,將有至少十幾款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在2017年上市,比如奇瑞eQ1、寶駿E100、 北汽新能源 ARCFOX-1 等等。以北汽新能源2017年1月18日新上市的車型EC180為例,靈動版售價15.18萬元,加上國補、地補和北汽新能源提供的廠家補貼,補貼後價格為4.98萬元, 官方最大續航里程為180公里,最高時速100km/h,基本滿足三四線城市與鄉鎮家用需求。
除個人消費需求拉動以外, 計程車市場的新能源替代是未來幾年拉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成長的另一重要細分領域。 相對普通汽車,新能源汽車購置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較低,且保養方式簡便。所以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需求的發掘存在於運營端,比如計程車。 出於政府對公共交通的鼓勵, 疊加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未來計程車電動化將是重要政策引導方向。
以一二線城市為代表,全國各大城市計程車電動化風潮漸起, 相比公交車的電氣化率相差甚遠,新能源計程車的替代空間巨大。 目前山西太原已實現計程車全面電動化,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的純電動計程車運營數量為5500輛。 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出租汽車1.8萬輛,我國計程車保有量超過140萬輛, 新能源計程車在存量市場的滲透率僅1.3%, 而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每年我國計程車增量有2萬輛以上規模,為電動化提供較大替代空間。
計程車電動化具備較高經濟性,替代空間非常巨大。 以太原為例, 2016年太原將8292輛傳統燃油計程車一次性置換為 比亞迪 e6 純電動計程車。 考慮國補地補,比亞迪e6經國家、省、市各級補貼之後, 置換價格與傳統車當, 80kWh裝電量可續航300公里左右。 而充電服務價格一般最高1.2元/kWh、 最低0.7元/kWh,假設一輛計程車一天駕駛500km,一天須充滿兩次電量,經折算全天電費僅160元,僅為燃油車加油費一半不到,而且相比燃油車保養,純電動車保養頻率低、 方式簡便。
新能源積分市場交易將給新能源車企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如果以每分5000元計算, 2018-2020年新能源積分將給新能源車企帶來1-2.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額外收益,略低於2019-2020年國家補貼。結合補貼退坡進程,新能源車企將在2018年獲得3.5-6.9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高額回報,達到未來5年的峰值。且根據所需積分測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需求量約為95萬輛,同比增速高達77%, 預計2018年新能源積分將會相對緊缺,新能源乘用車搶裝潮或將出現。
快遞數量規模巨大提振物流車需求。 在「 互聯網+」帶動下,各行業的商業模式發生巨大轉變,線下單一營銷模式轉變成線上、線下營銷,人們的購物方式有了新的改變,電商網購規模迅速擴大,同時,帶動快遞物流行業蓬勃發展。其中,物流車在快遞的運輸上承擔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底,國家關於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發布,新出台的補貼方案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有利的。 2017年工信部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中,以電動物流車為代表的專用車型共有36款,占總比19%。在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中,專用車型共有37款,佔比18.4%。 2017年新版第一、二批目錄超預期先後落地有望助推2017年電動物流車行業景氣度提升。http://www.okey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