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新能源汽車增資
『壹』 恆大新能源汽車成立新公司 注冊資本1億元
日前,資料顯示,恆大恆馳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劉永灼,經營范圍包括從事智能科技、汽車科技、網路科技、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100%持股。
『貳』 恆大新能源汽車被強制執行近億元,恆馳之後還有上市的希望嗎
恆大集團在房地產和金融領域的“風暴”影響了無數相關企業和消費者,但其汽車業務似乎“孤軍奮戰”。2月底,恆大第一輛車恆馳5號出現在工信部發布的汽車新產品宣傳單上,似乎即將上市。
新車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4718、1925和1661毫米,軸距將達到2780毫米。在室內裝飾方面,恆馳五號將採用三屏設計,科技氛圍濃厚。同時,新車還將配備與騰訊聯合打造的h-smart OS恆馳智能網路系統,可實現L2 plus自動駕駛、AR駕駛增強現實駕駛輔助、DMS駕駛員疲勞監控、360°全景圖像、全場景自動停車、,一觸式遙控停車和其他系統。
『叄』 恆大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增加註冊資本是什麼利好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0
『肆』 恆大集團預計將為新能源汽車業務投入294億元
8月27日,在恆大汽車的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發布會上,首席財務官潘大榮透露,2020年上半年,恆大集團為汽車業務提供了共計30億元的資金支持,主要用於股權收購、研發支出等。預計今年下半年繼續投入27億元,2021年將有90億元。
上半年,恆大健康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收5300萬元,其中鋰電池銷售額2660萬元,同比下滑89.5%。
恆大健康的新能源汽車部門目前並沒有實質性業務,2019年並表了卡耐新能源的電池業務,看起來有了一些營收。
投入方面,恆大健康對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規模不小。上半年,其新能源汽車業務部門的資本開支為39億人民幣。上半年,恆大健康虧損24.57億元,較2019年中期的虧損19.84億元擴大23.82%,主要受新能源汽車業務拖累。
8月26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稱,將從9月1日起正式更名為恆大汽車。8月3日,恆馳首期發布了六款車型: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恆馳6,覆蓋從A到D級所有級別,以及轎車、SUV、MPV等全系列車型。
其中,恆馳1是純電動D級轎車,恆馳2是純電動B級轎車,恆馳3是純電動C級SUV,恆馳4是純電動7座MPV,恆馳5是純電A級SUV,恆馳6是純電A級跨界SUV。
8月7日,其上海、廣州生產基地首次對外亮相,恆大健康稱,其兩大基地已全線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8月27日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恆大汽車表示,正在快速籌建恆馳汽車展示體驗、銷售、維保修售後服務三大中心,包括36個恆馳展示體驗中心、1600個恆馳銷售中心、3000個自建及授權維保修售後服務中心。
對於一家還沒有實現量產的企業來說,這些數字非常誇張。關於量產的進度,恆大汽車稱,其上海、廣州工廠預計於9月份具備試生產條件,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
另外,恆大汽車還計劃在10年內設立多個年產能30GWh的電池工廠。如果以上述的計劃規模來看,6款車、建渠道、建整車廠、動力電池工廠,資金需求量將會非常巨大。
關鍵的問題在於,恆大造車的思路目前是大而全,294億元看起來很多,但是這種撒胡椒面的布局,到了每個環節,可能都沒啥力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恆大又在買,到底是想造新能源車,還是在"圈地"
恆大在近段時間可謂是動作頻頻,為了進入新能源車市場,恆大可謂是拿出了做房地產的底氣,沒有技術!買!沒有工廠?買!沒有品牌?買!對於恆大來說,似乎什麼都可以買的來,但是恆大的第一款新能源產品竟然是復甦薩博9-3
使用易車APP
隨時隨地了解汽車信息,這有點讓我們很摸不著頭腦,雖然薩博的口碑十分不錯,在國內也有不少薩博的車迷,但是將薩博改成電動就完全失去了本味,恆大難道就這點實力嗎?
對於恆大來說,任何問題似乎都並不能稱為問題,在近日恆大新能源旗下的俊江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和金浩生活服務(江蘇)有限公司拿下了兩塊住宅用地和一塊工業用地,兩家公司均為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1.38億買工業用地不難理解,但是7.04億買兩塊住宅用地是鬧哪樣?這其中又是否和房地產有什麼關系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塊住宅用地和恆大新能源的部署並無太大關系。
『陸』 轉型穩步推進 恆大新能源汽車關聯公司注冊資本增至35億美元
易車訊 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近日發生了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約25.15億美元增至35億美元,增幅達到了39%。
10月22日,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恆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宣布了恆大化解風險自救的三大戰略決定,其中一條為「十年內實現由房地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轉型「,這意味著恆大要將造車進行到底。此外,三大戰略決定包括了原則上恆大10年內不買地,同時將全面實施現樓銷售、以大幅壓降房地產開發建設規模。
『柒』 許家印豪擲300億|恆大汽車何時能造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購瑞典NEVS之後,恆大還是沒有一分汽車整車銷售收入。去年,在那場很受矚目的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恆大高調「量產下線」了「國能93」(「NEVS93」),但這款車卻意外消失在了恆大的產品規劃序列中。
在業績交流會上,恆大健康高管們談到產品上市規劃時,並沒有提及這款「量產下線」的「國能93」以及生產這款車的天津基地。
彭建軍表示,通過設立在奧地利格拉茨的AEPMT(歐洲項目聯合指揮中心),對分布在德國與奧地利的3個車型項目組,分布在歐洲、日本、美國的造型設計團隊等團隊進行統籌管理,確保新車型如期於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潘大榮在提及新能源汽車業務報表數據時也表示,「到2021年恆馳全系列產品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後,我們的報表數據會有非常明顯的改善。」
問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情況時,彭建軍特別「拎出」了廣東南沙、上海松江兩個生產基地,表示它們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但沒有提及已經建設完畢、已經具備量產功能的天津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方面並未表示恆馳系列產品將率先在哪個基地展開生產,而「國能93」及其背後的薩博平台似乎不再是恆大的重點。彭建軍在介紹正在同步研發的14款車型時候表示,已「基於本特勒底盤,開發出恆大3.0架構下的大、中、小三大平台」。
國能和天津基地似乎被「邊緣化」了。有接近恆大的人士對智庫君表示,公司內部甚至已經在傳天津基地要被出售的信息,但從其資源和地位來看不太可能。
天津基地是國能汽車及其創始人蔣大龍在國內的首個整車項目,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是恆大在建的生產基地能夠正常運轉的前提,需要指出的是,如嚴格遵從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也只有天津基地達產後,其他基地才能進行生產。
繼續「買買買」?
新能源汽車耗資巨大,不過,恆大對這種狀態也頗有心理准備。
此前,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便表示,恆大在新能源汽車的三年投資預算是450億,其中,2019年投資200億、2020年投資150億、2021年投資100億。盡管近兩年投資額度將逐漸減小,但從絕對量上看仍是相當大的規模。
恆大將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持續投入,恆大健康的高管也在業績發布會上重申了這一點,並表示會繼續投入研發和製造。按照規劃,恆大將研發14款新能源車型,並在2021年底~2022年初實現大批量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恆大還會繼續進行並購嗎?在過去一年中,恆大健康先後入股了瑞典NEVS、上海卡耐新能源、泰特機電等新能源整車、電池、電機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更早的2018年,恆大還斥資145億元成為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大手筆並購是恆大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特色路徑,許家印也將「買買買」視為恆大的策略之一。
此外,恆大有計劃進一步加強在控股公司中的地位。去年11月,恆大健康曾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全資子公司MiniMinor向NEVS增資30億美元,增資完成後,恆大將持有NEVS的82.4%股權,NEVS創始人蔣大龍控制的NationalModern將持有NEVS的17.6%股權。
據悉,上述增資並未完成,具體交易將「在一年內作出」。而在此之前,恆大健康也曾增資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2019年7月,恆大健康子公司恆大新能源科技集團與深圳市邦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前者出資1.78億元人民幣收購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9.5890%股權,而之前恆大已經收購了卡耐新能源70.27%股權。
顯然,恆大並購的步伐並不會戛然而止。不過,在財大氣粗地收購產業鏈上下游公司時,恆大內部也開始出現變化,「土豪」如恆大,也面臨著疫情之下經營壓力增加的情況。
3月17日,恆大集團發布了一則關於在集團系統海選恆大寶集團人才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結合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推薦。各單位上報調崗人員名單後,恆大這一內部變動迅速在社交網路發酵。
啟信寶的數據顯示,恆大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2月28日,注冊資金30億元,由深圳市盈貿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銷售、汽車、電動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等。
這輪調整中,恆大新能源汽車也不能排除在外。一位恆大新能源汽車內部人士對智庫君表示,恆大集團旗下所有業務均有波及,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兩年虧損50億,恆大新能源汽車未來三年還將持續投入450億
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2019年凈虧損較2018年進一步擴大,凈虧損達49億元。
映射到恆大身上是一個道理,發展面對普通消費者的量產車才是王道。
據悉,恆大旗下恆馳品牌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恆馳1」將於今年上半年投產,與Gemera不同,恆馳面對的是真正大規模的私人乘用市場,性能不再是考核該車的唯一指標。如何在品質,價格,造型之間做到平衡,才是恆大新能源面對的最大難題。
綜上:
隨著各國陸續出台明確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在未來幾年將獲得快速發展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想在市場被瓜分完之前分一杯羹,至於
恆大能否實現: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玖』 恆大汽車投資成立新公司 注冊資本1億元
3月24日,恆馳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新增投資企業為恆馳國瑞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投資比例100%。
恆馳國瑞新能源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於2022年3月2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唐琳,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充電樁銷售;二手車經銷;集中式快速充電站等。該公司由恆馳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恆馳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3月2日,法定代表人為唐琳,注冊資本為1億元。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汽車新車銷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該公司由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
『拾』 恆大新能源汽車於鄭州成立新公司 注冊資本10億元
日前,恆大恆馳新能源汽車(鄭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劍超,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電車製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充電樁銷售;機動車充電銷售;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集中式快速充電站等。
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恆大新能源汽車(河南)有限公司100%控股,後者為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不久前,恆大恆馳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劉永灼,經營范圍包括從事智能科技、汽車科技、網路科技、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企查查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100%持股。
加碼投資的同時,近期中國恆大還在通過融資,緩解資金壓力。
5月13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將以每股40.92港元配售2.6億股恆大汽車股份,配售價相較5月12日收盤價51.15港元/股折讓20%,配售股份占恆大汽車總股本的2.66%,配股金額約106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