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牌新能源汽車起火數量
⑴ 新能源汽車起火統計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選購了新能源汽車,自燃事故的現象也就多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月1日至11月8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已發生了27起自燃事件,這些自燃的新能源車涉及到16個品牌共18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電動)車型。其中,1月份共發生1起、5月份中發生6起、6月份發生6起自燃事件,7月份發生1起、8月份發生8起、10月份發生4起、11月份發生了1起。
這些發生自燃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分別是哪些品牌的?涉及到哪些純電動或混動車型等新能源車型?以下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統計數據表。
序號 時間 地點 品牌 車型 事件
1 1月7日 山東臨沂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 5月4日 浙江杭州 江淮 瑞風EV 行駛中自燃
3 5月8日 廣東東莞 日產 帥客EV 充電時自燃
4 5月8日 湖南長沙 理想 ONE 行駛中自燃
5 5月18日 廣東廣州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停車自燃
6 5月26日 深圳福田 南京依維柯 EV車型 追尾自燃
7 5月28日 深圳 比亞迪 秦Pro EV 充電時自燃
8 6月7日 浙江長興 江鈴 易至EX5 停車自燃
9 6月20日 江蘇靖江 東風 東風新能源 行駛中自燃
10 6月22日 河北保定 長城 歐拉iQ 充電時自燃
11 6月23日 河南鄭州 比亞迪 唐DM 行駛中自燃
12 6月27日 浙江杭州 力帆 820EV 停車自燃
13 6月28日 浙江杭州 吉利 帝豪EV 停車自燃
14 7月27日 上海松江 奇瑞新能源 小螞蟻 停車自燃
15 8月6日 廣東肇慶 理想 ONE 事故後起火
16 8月11日 廣東琶洲 小鵬 小鵬G3 停車自燃
17 8月12日 深圳坪山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行駛中自燃
18 8月20日 福建三明 北汽新能源 EX360 充電時自燃
19 8月21日 上海 眾泰 E200 行駛中自燃
20 8月23日 海南海口 廣汽新能源 埃安 S 路口自燃
21 8月27日 福建廈門 北汽新能源 EU5 充電時自燃
22 8月27日 湖南長沙 北汽新能源 EU5 街頭自燃
23 10月5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4 10月13日 福建邵武 威馬 EX5 充電時自燃
25 10月19日 江蘇泰州 威馬 EX5 路邊自燃
26 10月27日 北京海淀 威馬 EX5 停車自燃
27 11月6日 江西萍鄉 北汽新能源 EX360 停車自燃
⑵ 一不小心就「火」了,哪些品牌的汽車發生過自燃事件
上一代Jeep牧馬人曾多次被爆出自燃事件,其中多數事故車輛的起火點都在變速箱部位。
⑶ 35天內接連發生4起自燃事故,威馬汽車引發新能源汽車信任危機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規模已升至世界首位。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時有發生。去年,特斯拉和蔚來就曾深陷「自燃門」。除此之外,像比亞迪、廣汽新能源等較為熱銷的新能源品牌也都發生過自燃事故。據不完全統計,2018和2019兩年,在我國發生的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超過了80起。
而就在近日,又有一個新能源品牌因為短短一個月發生四次自燃事故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它,就是前不久剛剛完成100億D輪融資的威馬汽車。雖然這幾起事故均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卻引發了消費者對於電動汽車的不信任及恐慌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此次並沒有披露這些被召回的車輛其電芯是由哪家供應商所產,但是據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目前有多個動力電池供應商,其中包括寧德時代、穀神、力神、蘇州宇量、塔菲爾能源、瑞浦能源、中興高能等。
威馬汽車此次所召回的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其對應的電池生產商應該是中興高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在今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曾表示,目前,因電池問題導致起火的新能源汽車事故佔起火總數的60%左右;第二大原因是碰撞,由此導致起火的比例為21%。也就是說,電池問題仍然是電動車起火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對於此次的威馬汽車自燃事件,也有網友指出,威馬汽車這35天來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幾乎要毀了整個行業。雖然這位網友的措辭有點過激,但是毫無疑問,在經歷這一系列的自燃事件之後,消費者在短期之後確實很難恢復對新能源汽車的信心。
在小編看來,造車新勢力目前在研發技術和時間沉澱上缺乏積累。雖然威馬汽車此次主動發起了召回,並為可能存在問題的車輛免費更換由其他供應商提供電芯的動力電池包,但是誰也無法保證,類似的狀況後面還會不會再次發生,或者說,市場上還會不會再出現「另一個威馬」。
(註:以上配圖均來自網路,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並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數據顯示:特斯拉起火事故率高於我國新能源汽車
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會(GIMC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在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他介紹,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萬分之0.49,2020年是萬分之0.26,比燃油車的萬分之1到萬分之2,要低很多。
大會上,孫逢春院士根據數據報告,給出了以下七個結論:
1、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比例低於傳統燃油車。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率是0.0049%,2020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年化火災事故率是0.0026%。根據公安部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傳統燃油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0.01%~0.02%。
2、我國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率顯著低於國外水平。2012-2019特斯拉安全報告表明,每行駛2.8億公里就發生一起特斯拉車輛燃燒事故。而在2018-2019國家監管平台統計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每行駛4.47億公里發生一次燃燒事故。
3、大型車企新能源汽車的著火車輛較少。
4、著火車輛中乘用車佔比較大。2020年目前統計的54輛著火車輛中,乘用車25輛,佔比46.3%。
5、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相對較好。
6、行駛狀態下著火車輛較多。具體來看,起火車輛中,靜置狀態佔31.4%,行駛狀態佔40%,充電狀態佔17.1%,未知狀態11.4%。
7、2017年及以前出廠的新能源汽車事故率較高。
目前,工信部已發布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准。新標准方案中,增加了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要求,提醒駕乘人員;增加了電池系統熱擴散試驗,要求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鍾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等。新標準的實施,也能夠進一步保障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
⑸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類電動汽車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時左右,山東省日照市一輛特斯拉撞擊護欄後發生火災。
2、2019年4月21日晚8時許,上海徐匯區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區地下車庫內,一輛特斯拉轎車突然冒出白煙。
3、2019年4月24日,武漢一輛比亞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來ES8分別在上海、武漢市再次出現自燃事件。
(5)各品牌新能源汽車起火數量擴展閱讀: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大數據安全監管成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在發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車(已查明著火時的車輛狀態)中,41%的車輛處在行駛狀態、40%的車輛處在靜置狀態、19%的車輛處在充電狀態。
《報告》顯示,今年5月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台發現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79起,涉及車輛96輛。其中,47輛事故車輛接入國家監管平台,28起事故在發生前10天內國家監管平台已進行預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車輛為乘用車、28%的事故車輛為專用車、7%的事故車輛為客車。從動力電池類型看,86%的事故車輛使用三元鋰離子電池、7%的事故車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7%的事故車輛電池類型不確定。
在已查明著火原因的車輛中,58%的車輛起火源於電池問題,19%的車輛起火源於碰撞問題,還有部分車輛的起火原因源於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問題等原因。
⑹ 新能源汽車首設安全目標:5年後起火事故率控制在0.5次/萬輛
在歷時一年半的修訂之後,面向未來15年的中國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出爐。10月27日,由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1000餘名專家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一個月前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透露的新能源汽車和油電混動車各佔50%的目標也正式落地,進入推進階段。同時,新版路線圖也首次提出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碳排放」目標,提出汽車業碳排放將於2028年左右先於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隨後在2035年,碳排放總量將較峰值下降20%以上。
由工信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全行業1000餘名專家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頻繁自燃的現象,技術路線圖2.0首次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方面設定了目標: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達到20起,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417萬輛,以此推算,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率為0.047次/萬輛,這一比率與2025年的目標基本持平,這意味著在未來5年內,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事故數量也將呈現一個上升趨勢,而之後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提升和車輛的淘汰更新,起火事故率也會呈現下降趨勢。
起火事故次數將先升後降
針對新能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首次提出的兩個方面的目標也顯示出對新能源市場化推進的預期。其中,在起火率的設置上,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事故率要分別小於0.5次/萬輛、0.1次/萬輛和0.01次/萬輛。對於這三個時間段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前來自行業專家的公開預測分別為5000萬輛、8000萬輛和1、6億輛。以此推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每年的起火事故次數分別要控制2500次、800次和160次以內。
不過,對於專家之前的預測,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根據今年的新態勢表示,預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很難達到5000萬輛,他以每年新增100萬輛來推算,預計2025年剔除掉報廢車輛後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會在2000萬輛左右。以此計算,則2025年的起火事故次數目標為控制在1000次以下。由於近兩年來電動車起火事件引發消費者對其安全性的諸多擔憂,因此,對起火事故率的目標設置,也是對新能源汽車消費信心的保障。
點評:2020年上半年,我國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達到20起,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417萬輛。顯然,電池安全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控制會起到推動作用;如果片面追求長續航而忽略安全,起火因素會嚴重阻礙新能源發展。除了續航里程外,現在消費者最關注的就是安全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2019新能源車市銷量下滑,特斯拉、蔚來、比亞迪先後出現自燃事件
[億歐導讀]?2019年是公認的汽車產業變革之年,在變革中,純電動汽車成了車企破局和轉型的第一步。就純電動而言,電池安全、補貼退坡、里程焦慮和銷量下滑是今年繞不開的關鍵詞。
(車市寒冬/Pixabay)
2020年,伴隨著補貼的完全退出,一個純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向所有玩家敞開。
新的一年,國產特斯拉將實現大規模交付,合資品牌旗下新能源車型也將陸續推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將面臨重新洗牌。
在這樣的環境中,新能源車企要做的便是提高產品力,並完善配套服務,消除消費端的顧慮,讓新能源汽車的優勢真正體現出來。否則,在未來競爭中將難以存活下來。
編輯:張宇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新能源汽車起火案例這么多,萬一遇著了怎麼辦
春夏是汽車自燃的高發期。近期,湖南長沙一輛理想ONE的前機艙發生著火事件,再次讓人們把目光聚焦在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上。
先來看看近年來的起火案例。
理想汽車至今的交付量約為7000輛,昨天(4月8日),其首輛車發生「自燃」。以此來算的話,理想ONE的著火概率是七千分之一!對於理想ONE著火,理想汽車內部當前的統一說法是前機艙「冒煙」。
截止到發稿,理想汽車對此事件的官方解釋仍舊停留在:經過現場檢測,車輛電池系統沒用出現問題。目前車輛已經移到安全區域進行檢測,有後續調查結果會及時發布。
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不是稀罕事兒,尤其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而言。
舉些例子:2019年4月22日,西安的一輛蔚來ES8在某服務中心維修時著火!5月16日,上海嘉定區安亭鎮一居民小區,一輛蔚來ES8在充電時發生自燃。6月14日下午,一輛蔚來ES8在武漢市漢西建材市場停車場發生自燃。當時,蔚來汽車的交付量大概在1.75萬輛,以此計算,蔚來汽車的起火概率是六千分之一!比理想汽車起火的概率還要高一些。在隨後的6月27日,蔚來汽車宣布召回4803輛ES8電動汽車,原因是汽車搭載的電池包中模組設計可能存在起火隱患。此召回數量佔了交付量的四分之一還要多。
不僅蔚來、理想發生起火,就連特斯拉這種「教父」級別的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2019年4月21日,上海某小區地庫一輛特斯拉起火,並連帶燒毀多輛汽車。該事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很多車主在找車位時都有意避開新能源汽車。3月8日,上海一輛特斯拉正在金橋充電站充電時突然著火。3月26日,特斯拉3在中國廣州某小區地下停車場,又發生燃燒事故。
此外,在過去的兩年內,威馬汽車、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力帆等新能源汽車都發生過起火事件。所以業內有人士調侃:有哪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沒發生過起火?
顯然,起火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安全隱患之一。
根據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的召回公告統計,在過去一整年中,2019年共12批次新能源車輛召回,召回33281輛,涉及企業有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來、寶馬、奇瑞、宇通、金龍等9家車企,涉及因潛在自燃隱患而展開召回的共有6520輛缺陷車輛;因動力電池問題而召回的新能源汽車數量有6217輛。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總計為120萬輛,召回了33281輛,以此計算,約合每40輛新能源汽車中,就有一輛要被召回。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
如今,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保有量約為400萬輛,以後數量還會增多。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新能源汽車,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可是,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旦自己遇到了新能源汽車著火事件,該怎麼辦?
第一、要說明的是,至今尚未發生一例電動汽車自燃起火之後造成的人員傷亡事件。專業人士指出,電動汽車從熱失控到明火燃燒的時間大概6-8分鍾,對於駕駛者而言,有足夠的逃生時間。
第二、當電動汽車發生起火,一旦發生機艙起火,千萬不要自己嘗試去滅火,應迅速撤離逃生,然後撥打火警電話求助專業的消防人員。切記,不能用水去為著火的電動汽車滅火!
第三、一定按照廠家要求去充電。當充電設備發生故障時,千萬不要繼續充電。
第四、當汽車發生自燃之後,找保險公司理賠、找廠家索賠。如果在索賠過程中遇到不能協商的問題而發生爭執,可以找當地媒體參與,或者通過微博微信求助。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10月9日,《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於進一步規范新能源汽車事故報告的補充通知》正式出台。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發生冒煙、起火事故的上報規定及排查要求,也明確了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出現後的主要責任方為汽車的生產者,也為更多新能源汽車召回提供了參考。同時指出,若存在缺陷問題,須配合缺陷調查、召回實施等相關工作。
這也就是說,國家監管部門已經有專門的立法來監督廠家對有安全缺陷的產品進行召回,交付到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性相對來說是有保證的。未來,新能源汽車必定是發展大趨勢。新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關鍵是如何把問題解決好,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焦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頻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自從新能源汽車進入公眾生活以來,火災和自然的發生並不少見,每一次事故都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最近,特斯拉、威來、榮威、比亞迪四大新能源電動車品牌相繼火起來。這方面說明大家都很重視新能源汽車,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寄予厚望,這是好事;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任何瑕疵都暴露無遺,可謂一招全身。新能源汽車並不是唯一會因事故和碰撞而燃燒的汽車,傳統燃料汽車也會燃燒。根據美國消防局的數據,美國高速公路上每年約有19.4萬輛汽車著火,其中64%在發動機區域啟動。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針對不同的車企的不同需求。電池組公司為汽車公司提供符合能源要求、循環壽命要求、經濟性要求的電池組,而充電設備公司為汽車公司提供符合汽車公司充電電壓、電流、功率、計費要求的充電設備,簡單地認為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組成部分。充電設備企業基本都是和電池BMS企業隔離的,平時很少有接觸。基本上,只要BMS企業滿足PACK企業的技術要求,一切都會好的,很少能實現與電池組企業和整車企業的同步溝通。目前BMS企業-電池企業-Pack企業-整車企業-充電設備企業溝通不足,共同合作開發相對碎片化,停留在某些環節,大大增加了整個系統集成帶來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