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20112013
A. 恆大為什麼要帶頭布局充電樁建設
多地開始推進充電設施建設。10月11日,《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通過。按照《方案》,到2018年底,廣州力爭各類充電樁(機)保有量達7萬個,到2020年達10萬個。
而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充電樁的商業價值不僅體現在充電業務上,還包含以充電樁為入口的廣告、保險、金融、售車及汽車工業大數據等,基於這些,充電裝備市場因此成為「香餑餑」。
B. 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目前,A股中主要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有:比亞迪、萬向錢潮、松芝股份、宇通客車、上汽集團等。
充電樁設施匱乏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因此,產業政策這方面也是大力支持。據悉,《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導意見》等文件將於近期出台。有業內人士預測,如果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將超過500萬輛。按照一輛車對應1個慢充、0.2個快充計算,預計截至2020年將會催生500萬個慢充和100萬個快充的市場規模。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在於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與電控系統,提升這些核心技術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是中國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所在。在環保及製造升級的政策推動下,市場人士預計新能源汽車中上游產業鏈將成為受益最快的子行業,相關標的有望迎來絕佳的成長性投資機會。
動力電池板塊看好東源電器(16.29)以及未來規劃打通電池上游產業鏈的ST路翔;電機電控方面,國內最有代表性的驅動系統供應商是上海電驅動和上海大郡,看好大洋電機(7.98)(一舉收購電控龍頭上海電驅動)和正海磁材(16.65)(收購電控專家上海大郡);充電設施相關概念股,看好布局全球充電站終端建設的能源互聯網入口龍頭特銳德(18.2),建議關注在充換電產品技術方面具備難以替代性的公司,如易事特(26.21)、奧特迅(19.49)、眾業達(16.83)等。
C. 小區要地下車庫充電樁,按什麼比例去安裝最合理
這個是政府規定的,根據《成都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運行維護技術要求》,住宅小區按充電樁直接建設20%,預留100%
D. 調查丨不靠「綠牌特權」,電動車在成都為什麼還能賣的那麼好
前段時間,上海限行政策升級的消息在朋友圈被刷爆了。相關限行內容可以歸納為:如果沒有滬A牌照,那你的車將在上海核心區域「寸步難行」。
明顯趨嚴的限行政策,將再次推升上海市原本就緊俏的牌照資源的熱度。要知道,一張滬牌的拍牌周期,短則兩三個月,長則一兩年,同時價格也已接近10萬,都快趕上一輛緊湊級合資轎車的售價了。
作為全國私家車保有量第二,同時又還沒有限購搖號的城市,成都的新能源車市場未來的發展可能性顯而易見,這也被廣大新能源車企視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沒有「限牌」的情況下,成都能常年奪得新能源車銷量最多城市的冠軍,首先和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的重視和努力分不開,最重要的就是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遠超許多大城市。其次,這也和成都地區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密不可分,只要新能源車企的產品優勢,不管是特斯拉還是國產車型,他們都樂於體驗和買單。當然,在此過程中,不少車企比如傳統品牌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何提升消費者在購車以及售後方面的體驗,因為這對於前衛且敏感的電動車主來說十分關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