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信託案例

新能源汽車信託案例

發布時間: 2022-07-12 04:15:49

㈠ 車企援手 大疫有情—武漢籍編輯感悟危局中的汽車行業

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成了舉國關注,危急身邊你我的緊要話題。在春節假期開始之際,老百姓們急切回家團聚,疫情的升級令節日氣氛戛然而止,無論你與武漢這座人口超千萬、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是否發生直接關聯,應該都有些發懵。隨後疫情的發展顯示,封城是必要的。為控制疫情不向外蔓延,武漢及湖北省顯示出了應有的擔當。

正如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嘗試封鎖一座有1100萬人口的大城市,是公共健康史上未曾有過的舉措。筆者就在武漢居住,封城政策發布後,對於普通武漢人的內心還是相當震動的。此前,武漢主流媒體上對於不明肺炎的報道並不算多,也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重視。在武漢,無論是企業年會,還是高校放假都按部就班,並無異樣。但在1月中下旬左右,武漢部分微信群已經開始流傳門診醫生防護升級的照片。盡管部分武漢人乘座地鐵開始有意識佩戴口罩,但武漢人的防護絕大部分也僅限於此。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確定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1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1月23日10時起武漢封城,武漢市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封城後,武漢市內部分超市,加油站等均出現排隊現象,市民開始囤積物資,並自覺減少外出。隨著媒體報道武漢市內肺炎數量日益增多以及市內交通禁行措施的實施,武漢市內不僅昔日人流攢動的漢街、司門口、江漢路、戶部巷人煙稀少,道路上的車輛、行人也大幅減少,昔日繁華的大武漢幾近空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據報道,針對本次疫情,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汽車行業應該強調國家利益優先,人民生命健康優先,現在還不是談論汽車行業損失的時候。相信疫情過後,汽車行業發展會恢復到健康軌道上來。

眾所周知,國內汽車銷量已連續2年負增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汽車企業營利能力相對有限。盡管如此,國內汽車企業在本次疫情中的表現可圈可點的。拋卻現實困難,通過各種方式支持抗擊疫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有了相互攜手,共克時艱,我們才能一起走得更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新能源汽車騙補名單上有誰

經過大半年的調查,從這次大會上財政部官員的口中也可以得知,新能源核查工作已經完成,新能源騙補名單可能已經初步擬定。雖然工信部等部委尚未公布這份名
單中都有哪些企業,甚至曾強調「財政部和部內有關司局未接向媒體透露過核查及處理情況」,但根據核查新能源騙補以來業內各企業的異常反應,以及媒體的相關
報道,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下都有誰「中招」了。

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能源騙補企業核查中,央視曾曝光過蘇州一家名叫吉姆西的客車製造廠,該企業2015年上半年電動車產量不過25輛,但其於年底爆發性增
長,僅12月份即獲得機動車合格證2905個,以3686輛的全年總產量收官。然而經過本刊記者前往蘇州的實地調查發現,該企業生產車間簡陋,產量極低,
並且部分汽車並沒有完工,就已經安上了正式的車牌,騙補暴露無遺,因此名單中少不了這家企業。

而在這次的曝光中,和吉姆西合格證及產量特別異常的企業不在少數,涉嫌企業包括:陝汽通家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國宏汽車有限公司、江蘇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蕪湖寶騏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金華青年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等十餘家汽車公司。


這些公司都有一個共性,其2015年12月單月的產量均已超過全年產量的50%,且年產量均在1000輛以上。業內分析他們本希望能趕在2013—
2015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後時機,狠狠地地撈上一筆,然而卻四部委和媒體擾亂了陣腳。被央視點過名的這十家車企嫌疑最大,最有可能直接登上騙補黑
名單。網站里有說http://nev.ofweek.com/2016-08/ART-71011-8440-30029187.html

㈢ 又一家新能源車企倒閉四年間「燒毀」51億元!

近日,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汽車」)已進入破產清算階段,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長江汽車總部了解到,廠區里大部分員工都已離職,目前只有兩百多位負責乘用車生產的員工還照常上班,但手上為數不多的訂單完成後已沒有新訂單。

長江汽車前身為杭州公交客廠,成立於1954年,90年代曾因經營不善瀕臨破產,2013年由五龍電動車前身中聚電池注資重組,並成立了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而五龍電動車第三大股東,則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2016年,長江汽車是最早一批拿到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車企之一,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示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汽車位居其中。

在2016年4月時,五龍電動車投資51億元推出電動車品牌「長江EV」,一期年產量10萬輛、二期年產量30萬輛,杭州工廠正式開始投產。同時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等子公司也相繼成立。

數據顯示,2015年,長江汽車與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紫荊聚龍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4%、33%、33%。

外憂內患長江汽車不堪重負

外憂內患,讓長江汽車不堪重負,昔日的高光時刻已不復存在,在長江汽車總部園區內,也只剩下「長江汽車」四個紅字,市場從不缺乏新產品,要想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沒有像樣的產品是很難做的,適合消費者,順應市場規律,進而生產出性價比過硬的產品,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重中之重。對長江汽車唏噓的同時,也不禁感嘆所有汽車製造商務實的重要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比亞迪負重前行,負債680億,揭開了新能源車的遮羞布

目前時間各國的環保理念更強了,除了傳統的燃油車外,都在大力推廣新能源車,以便應對更嚴格的排放法規,貫徹巴黎協定的具體內容,各國紛紛響應,給出了燃油車禁售表,其中以歐洲和中國最為積極,許多車企都在大力研發新能源車,電動車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隨著特斯拉在上海建廠,股票大漲說明了新能源電動車大有可為,事實真的如此?

然而更大的危機還不止於此,比亞迪在11月發行高達100億的的公司債券,用於公司運營,從2019年來看比亞迪同通過發行債券以及借款共抽錯了680億元。680億對於比亞迪來說是什麼概念,2018年比亞迪的全年凈利潤也不過27.68億元,屬於是負重前行,而比亞迪只不過是電動汽車的縮影,在過度依賴政府補貼後產生的副作用,也正是說明了新能源電動車的熱銷只不過是一個假象而已。

新能源電動車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洗牌,是一場技術的較量,電動車的發展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從國內來看,無論是新能源車的技術還是基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消費者購買意願不高,特別是電池續航能力,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充電問題,只有把這些解決了電動車才會被大家所接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新騙局

近期,老家一位許久不聯系的朋友向我咨詢了一個投資問題。在這個縣城裡,有人開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車和車聯網技術為旗號的「投資」。其模式比較簡單,也是繳納入會費成為會員,同時發展其他會員獲取提成。這種模式讓我立即想到了「傳銷」,在對這家注冊在廣州的企業進行了仔細的摸底之後,幾乎可以確認這就是一個「傳銷」的升級版。但令我吃驚的是,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智能網聯技術,竟然成為了新騙局的旗號。

與此類似的還有「國宏汽車騙局」,這是一個傳統傳銷的「升級版」。與傳統限制人身自由的傳銷不同,該傳銷組織以投資新能源汽車、鎳碳電池為名,打著私募、眾籌的旗號,發展下線會員,而私募、眾籌均是當下投資新模式,極具迷惑性。同時,新能源汽車也處於發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數量多,投資頻繁,掩蓋了自身「騙局」的本質,讓不少人血本無歸。

打著原始股的旗號,以新能源汽車作為幌子,在全國各地都出現了這種騙局。在山東、河南、四川、廣州等地都出現過。一些公司甚至連產品都沒有,拿著正規汽車企業生產的產品換掉車標等,就做成「誘餌」進行欺騙。在搜索引擎中隨意以「新能源汽車、原始股」等作為關鍵詞,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這些騙局有著很多共性。

比如,騙子們深知沒有實體的騙局已經很難騙到新人,其往往以偽科學作為幌子,宣傳其在核心技術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當下的最先進水平。他們會塑造一個嶄新的概念,並圍繞著這個概念進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資,一些高級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專業投資人。

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火爆,以及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出現,騙局也在概念的包裝下誕生。在浙江寧波,一家名為「米粒投資」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欺騙了頗多人士,這家曾經玩轉P2P借貸的企業,在國家大力管控該業務之後,「轉戰」新能源汽車租賃,以完全低於市場價的「超值實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戶,騙取押金,但最終人去樓空,被寧波公安機關以「非法集資」通緝。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手段都是已經被揭穿的騙局,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長長的鏈條上,還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們以更加隱蔽的方式存在。比較讓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稱之為「PPT造車始祖」的公司,居然獲得了百億元的投資,讓人大跌眼鏡。一個沒有任何技術,甚至只有一個模型的團隊,怎麼能獲得這么多投資呢?一些有著政府背景的資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㈥ 恆大新能源汽車公司被強制執行近億元,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2021年10月,許家印發布恆大化解風險自助三大戰略決策,其中第三條是在10年內實現房地產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 這意味著恆大將形成以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產為輔的產業結構。 恆大集團將於2022年推出首款電動汽車,比原計劃晚一年。 天津恆大新能源汽車廠總員工超過1000人,力保恆馳從下線到量產。

2020年恆大推出恆馳6款車型,涵蓋a級至d級所有級別,涵蓋轎車、轎車、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車型。 由於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的零部件供應商受到網路攻擊,零部件供應系統癱瘓,豐田汽車將於3月1日停止日本所有工廠的運轉。 2天後能否恢復正常駕駛,目前還不能確定。

㈦ 蔚來能源汽車4年虧400億,虧損的400億都花在哪些地方

據2019年9月25號消息,蔚來汽車25號再次電話召開發布會。蔚來汽車在電話會議上否決了4年虧損,50億美元的說法。目前虧損為200億人民幣。

之前有消息稱,未來成立4年來累計虧損高達400億,這一虧損接近了特拉斯過去15年的累計虧損金額。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未來公司為什麼會虧損200個億。

蔚來汽車公司最近還公布了直營店的建設成本,每一個直營店的建設是100萬元,未來會堅持直營模式,加大直營店的投入。汽車創始人以及董事長李斌說他們有信心獲得更多的投資。

㈧ 馳援「戰疫」,造車新勢力可能掏出了「救命錢」

2020如約而至,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型肺炎襲擊了武漢,繼而迅速擴散至全國,讓本該喜慶熱鬧的春節變得異常的冷清蕭條。

在疫情快速爆發的影響下,各地方政府開始相繼公布延遲復工、開學的決定,更採取了封路、封路等嚴格的疫情管控舉措。

而由於人員流動性被大大限制,市場猶如被按下「暫停鍵」,更進一步對企業資金鏈等各方面的挑戰。

顯然,此次疫情,不僅是對造車新勢力內部調整能力的一次「附加題」,更是對其企業抗風險能力的一次「大考」。

功夫拍案

不可否認,即使在銷量下滑、資金緊迫的情況下,國內造車新勢力還是願意拿出「救命錢」來支持國家的疫情防控,這種行動應該值得社會肯定。

在危難之際,作為已經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國內造車新勢力,對於國家疫情的愛心捐助,數字背後體現的,不僅是一份愛心,更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的擔當。

而與此同時,2020年對於處於發展初期的造車新勢力,將是生死攸關的一年。

新車型的落地、資金鏈的維持、特斯拉的入場、補貼退坡的沖擊,在面臨來自這各方面的挑戰之時,造車新勢力接下來的每一步極為關鍵。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新能源汽車行業生命周期分析復甦期

摘要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勢復甦,產銷遠超預期2021年8月,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保持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30.9萬輛,同比增長1.8倍。2021年1-8月,新能源汽車總產量181.3萬輛,同比增長1.9倍。

㈩ 共抗疫情,造車新勢力在行動,蔚來汽車以530萬領跑

前言:作為「異軍突起」、飽受有色眼鏡審視的造車新勢力,在疫情面前,表現出令人欽佩的一面。

截止到1月31日20:00,至少已有六家造車新勢力馳援武漢等疫情嚴重地區,分別是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哪吒汽車和新特汽車。

總部位於貴安新區的新特汽車,一直走的是親民造車路線,資金方面並不雄厚,在去年7月份還遭遇過工廠項目停建的困難。不過在疫情面前,新特汽車在第一時間捐贈了10000套防護物資,並提供支援車輛隨時待命。

新特汽車表示,「疫情面前,眾志成城!新特汽車將與疫區人民、醫護人員等社會全體一起,心手相牽、共克時艱、眾志成城,一起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最後一句話:疫情面前,眾志成城。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人士團結一致的情況下,大愛小愛終將匯聚成為一條洪流,將新型冠狀病毒擊得粉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有房車嗎 發布:2025-05-26 07:08:12 瀏覽:97
皮卡丘愛心之劍 發布:2025-05-26 06:52:29 瀏覽:444
tt游戲平台怎麼找去吧皮卡丘 發布:2025-05-26 06:36:54 瀏覽:628
舊金山免費停房車 發布:2025-05-26 06:35:23 瀏覽:571
b型房車哪些品牌 發布:2025-05-26 06:34:30 瀏覽:856
皮卡異地過戶 發布:2025-05-26 06:27:46 瀏覽:517
皮卡丘戴上小智的帽子 發布:2025-05-26 06:08:23 瀏覽:959
房車的製作流程 發布:2025-05-26 06:03:25 瀏覽:142
越野房車阿莫迪羅挑戰者c1 發布:2025-05-26 05:41:31 瀏覽:545
高原旅遊安全知識 發布:2025-05-26 05:23:26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