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電動汽車定義
1. 電動汽車的概念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電動汽車的種類: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汽車(PHEV)、燃料電池汽車(FCEV)。
純電動
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由電動機驅動的汽車。
純電動汽車,相對燃油汽車而言,主要差別(異)在於四大部件,驅動電機,調速控制器、動力電池、車載充電器。相對於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電站。純電動汽車之品質差異取決於這四大部件,其價值高低也取決於這四大部件的品質。純電動汽車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選用配置直接相關。
純電動汽車時速快慢,和啟動速度取決於驅動電機的功率和性能,其續行里程之長短取決於車載動力電池容量之大小,車載動力電池之重量取決於選用何種動力電池如鉛酸、鋅碳、鋰電池等,它們體積,比重、比功率、比能量、循環壽命都各異。這取決於製造商對整車檔次的定位和用途以及市場界定、市場細分。
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有直流有刷、無刷、有永磁、電磁之分,再有交流步進電機等,它們的選用也與整車配置、用途、檔次有關。另外驅動電機之調速控制也分有級調速和無級調速,有採用電子調速控制器和不用調速控制器之分。電動機有輪轂電機、內轉子電機、有單電機驅動、多電機驅動和組合電機驅動等。
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缺點:蓄電池單位重量儲存的能量太少,還因電動車的電池較貴,又沒形成經濟規模,故購買價格較貴,至於使用成本,有些使用價格比汽車貴,有些價格僅為汽車的1/3,這主要取決於電池的壽命及當地的油、電價格。
混合動力
指能夠至少從下述兩類車載儲存的能量中獲得動力的汽車:
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電能/能量儲存裝置。
根據動力系統結構形式可分為以下三類:
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SHEV):車輛的驅動力只來源於電動機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能通過電機控制器輸送給電動機,由電動機驅動汽車行駛。另外,動力電池也可以單獨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汽車行駛。
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車輛的驅動力由電動機及發動機同時或單獨供給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並聯式驅動系統可以單獨使用發動機或電動機作為動力源,也可以同時使用電動機和發動機作為動力源驅動汽車行駛。
混聯式混合動力汽車(CHEV):同時具有串聯式、並聯式驅動方式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可以在串聯混合模式下工作,也可以在並聯混合模式下工作,同時兼顧了串聯式和並聯式的特點。
(註:隨著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其類型不局限於以上幾種,還可按照其它型式劃分。)
那些通常採用傳統燃料的,同時配以電動機/發動機來改善低速動力輸出和燃油消耗。國內市場上,混合動力車輛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動力,而國際市場上柴油混合動力車型發展也很快。
優點:
1.採用混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需要大功率內燃機功率不足時,由電池來補充;負荷少時,富餘的功率可發電給電池充電,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
2.因為有了電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制動時、下坡時、怠速時的能量。
3.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
4.有了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
5.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
6.可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缺點:長距離高速行駛基本不能省油。
燃料電池
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電源的汽車。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會產生有害產物,因此
電動汽車
燃料電池車輛是無污染汽車,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內燃機要高2~3倍,因此從能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理想的車輛。
單個的燃料電池必須結合成燃料電池組,以便獲得必需的動力,滿足車輛使用的要求。
近幾年來,燃料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世界著名汽車製造廠,如戴姆勒-克萊斯勒、福特、豐田和通用汽車公司已經宣布,計劃在2004年以前將燃料電池汽車投向市場。當下,燃料電池轎車的樣車正在進行試驗,以燃料電池為動力的運輸大客車在北美的幾個城市中正在進行示範項目。在開發燃料電池汽車中仍然存在著技術性挑戰,如燃料電池組的一體化,提高商業化電動汽車燃料處理器和輔助部汽車製造廠都在朝著集成部件和減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並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具有以下優點: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減少了機油泄露帶來的水污染。
3.降低了溫室氣體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5.提高了發動機燃燒效率。
6.運行平穩、無雜訊。
2. 如何定義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
3. 新能源汽車的定義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
4. 純電動汽車的定義
純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是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
5. 電動四輪車多少速度屬於高速
超過40公里每小時。
2016年底,《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標准工作組召開了第二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老年代步車」終於被明確定義為「四輪低速電動汽車」。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速度被媒體曝光,最高時速設定在40至70公里/小時。
低速電動四輪其主流車型有60V、72V,一般很少有48V的車型。以60V車型為例,電池一般選配60V58Ah、60V100Ah、60V120Ah等型號。而主流電機功率在1500W到3000W功率。一般來說,如果配備60V58Ah電池與1500W電機,正常低速電動四輪車的續航可以達到50公里左右。而如果配備60V100Ah電池與2000W電機,低速電動四輪車的續航則可達到80公里左右。而如果配備60V120Ah電池與3000W電機,低速電動四輪車的續航則可達到110公里左右。
6. 高低速電動車有什麼區別
1、對駕駛證要求不一樣
駕駛低速電動車,一般不需要駕駛證,有部分地區管理嚴格的需要C3駕駛證;駕駛高速電動汽車必須持C1以上駕駛證。
2、充電模式不一樣
低速電動車一般只支持慢充模式;高速電動汽車除了支持慢充模式外,還支持快充和快換,更加便捷。
3、電池不一樣
目前,大約95%以上的低速電動車都是使用鉛酸電池,其在生產和回收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鉛煙、鉛塵及含鉛廢水等污染物,對環境已經造成較大的危害,同時給人們的生產生活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高速電動汽車100%都是用的鋰電池,其安全性好、能量密度相對高、體積也相對小。
4、安全性能不一樣
高速電動汽車都要經過嚴格的碰撞試驗,一般配備有安全氣囊、ABS+EBD,鋼板厚度在1.1mm以上(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沉),主被動安全性都較強;低速電動車不會做碰撞試驗,不會配備氣囊、ABS+EBD,鋼板厚度都在1mm以內(用手敲打的聲音聽起來比較脆),安全性能較差。
5、身份地位不一樣
高速電動汽車可以上正規的汽車牌照,有行駛證,可以上交強險和各種商業險,也可以上高速公路;低速電動車在部分地區能上地方牌照,但不能上正規的汽車牌照,上車險有限制,不能上高速。
7. 純電動汽車定義特點,分類,什麼是最小離地間隙
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
1、採用混合動力後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來確定內燃機的最大功率,發動機相對較小(downsize),此時處於油耗低、污染少的最優工況下工作。由於內燃機可持續工作,電池又可以不斷得到充電,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車一樣。
2、因為有了電池,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時的動能。
3、在繁華市區,可關停內燃機,由電池單獨驅動,實現「零」排放。
4、有了內燃機可以十分方便地解決耗能大的空調、取暖、除霜等純電動汽車遇到的難題。
5、可以利用現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資。
6、可讓電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不發生過充、過放,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7、整車由於多個動力源,可同時工作,整車的動力性優良。缺點:系統結構相對復雜;長距離高速行駛省油效果不明顯。優點:技術相對簡單成熟,只要有電力供應的地方都能夠充電。
最小離地間隙」的標准號為GB/T3073.3-1993,其定義為:汽車在滿載(允許最大荷載質量)的情況下,其底盤最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
8. 電動汽車的概念是什麼
純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節能環保。
9. 電動汽車的定義
電動汽車(BEV)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更多新能源汽車資訊在「優能工程師」,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全方位學習,維信館主。
電動汽車的種類:純電動汽車(BEV)、混合動力汽車(HEV)、燃料電池汽車(FCEV)。
純電動汽車是由電動機驅動的汽車。
純電動汽車,相對燃油汽車而言,主要差別(異)在於四大部件,驅動電機,調速控制器、動力電池、車載充電器。相對於加油站而言,它由公用超快充電站。純電動汽車之品質差異取決於這四大部件,其價值高低也取決於這四大部件的品質。純電動汽車的用途也在四大部件的選用配置直接相關。
混合動力汽車是指能夠至少從下述兩類車載儲存的能量中獲得動力的汽車:
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電能/能量儲存裝置。
根據動力系統結構形式可分為以下三類:
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SHEV):車輛的驅動力只來源於電動機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電能通過電機控制器輸送給電動機,由電動機驅動汽車行駛。另外,動力電池也可以單獨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汽車行駛。
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車輛的驅動力由電動機及發動機同時或單獨供給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並聯式驅動系統可以單獨使用發動機或電動機作為動力源,也可以同時使用電動機和發動機作為動力源驅動汽車行駛。
混聯式混合動力汽車(CHEV):同時具有串聯式、並聯式驅動方式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結構特點是可以在串聯混合模式下工作,也可以在並聯混合模式下工作,同時兼顧了串聯式和並聯式的特點。
燃料電池汽車,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電源的汽車。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會產生有害產物,因此燃料電池車輛是無污染汽車,燃料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比內燃機要高2~3倍,因此從能源的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燃料電池汽車是一種理想的車輛。
單個的燃料電池必須結合成燃料電池組,以便獲得必需的動力,滿足車輛使用的要求。